登陆注册
2163600000028

第28章 附录诸葛亮与《诸葛亮兵书》(4)

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九诸葛亮五次北伐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正史并无“空城计”退司马懿军之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份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而退。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为统帅督军抵抗。诸葛亮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口),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8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54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五次北伐战役均告失败,其主要原因分析:

一、役前的局势

蜀国自231年6月第四次北伐撤兵后,已经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了。因此蜀军此时不仅已经补充了第四次北伐的作战消耗,估计实力还有所增强。其中233年进行了平定南夷豪帅刘胄反叛的小规模作战。诸葛亮又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并沿斜谷建立粮仓,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准备。

魏国在西线一直采取守势,没有与蜀国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在东线,这两年连续与吴国有中等规模的作战。

吴国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向魏国发动中等规模的军事行动,其中233年吴主曾亲自出动进攻合肥新城,没有获胜。

鉴于以前吴蜀双方对魏军事行动的不统一,此次专门进行了协调工作,约定双方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使魏军东西不能兼顾。

二、战前双方部署

由于此前蜀军连续多次进攻魏关陇地区,魏国已经逐步在该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防线。当时双方在关陇地区的兵力部署大致是:

魏军:大将军司马懿、杨武将军郭淮率西线主力兵团屯于长安一带,5万人左右;

征蜀护军秦朗(由魏明帝派来增援)率2万人随后赶到战区;

另外在陇右的天水郡、祁山等地大约还有防御部队1~2万人,由于距离远,没有参战。

故魏军在西线的总兵力约9万左右。其中参加本次战役的兵力为7万人左右。

由于近三年西线没有什么军事活动,所以魏军在西线保持的基本兵力属于中等水平。考虑到魏军利用秦岭有利地形作防御作战,这些兵力已经足够了。《中国军事史》则估计魏军兵力不少于7万人。但是准确数字无记载。根据魏明帝严令司马懿在西线坚守不战,估计在西线是蜀军兵力占有一定的优势。

蜀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西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出斜谷进军关中,总兵力号称10万人,实际估计8~9万人。(根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二》的记载)

由于吴蜀建立了同盟关系,蜀军可以集中所有兵力与北线,除去汉中的少量留守、成都和南方的一些部队外,其余应都在这里了。由于蜀军前面恢复了近三年的时间,总兵力应当在11万左右。

蜀军战役企图:考虑到陈仓已经成为坚固的要塞,而远出陇右难于及时形成对魏国的威胁和与吴国的协同进攻,加上魏军两线作战兵力不足,因此本次战役,诸葛亮冒险出斜谷直接进攻关中的中部地区。

魏军战役企图:由于东、南线吴军的三路进攻对魏国威胁更大,因此魏明帝集中主力先迎战吴军对合肥、襄阳、广陵的进攻,以部分兵力增援西线,在西线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以尽量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三、战役实际进程

在第一、二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从第三次北伐开始,改变了基本战略——不以夺占魏国城市为重点,而是以围困魏国战略要点,诱使魏军来援,自己控制强大的机动兵团以求在野战中歼灭魏军的主力。

本次战役诸葛亮依然采取这一战略,希望寻求魏军主力决战。

公元234年2月,蜀军开始自汉中沿斜谷向关中地区进兵。由于秦岭谷道崎岖难行,直到4月蜀军才到达关中的郿县一带。

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在渭河南背水筑垒坚守。

司马懿认为,如果蜀军依山东出武功,魏军的形势将比较困难;若蜀军西上五丈原,则魏军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诸葛亮率军出谷后,看到魏军已经沿河筑垒坚守,于是西上五丈原。

魏将军郭淮认为蜀军下一步将自五丈原北进,占领北原,以切断陇道,威胁魏国的陇右与关中之联系,迫使魏军与其决战。因此建议抢先占领该地。司马懿于是派郭淮率部进占北原。

当郭淮占领北原后正在修筑堡垒时,蜀军前军已经开始向北原进攻了。在郭淮发起反击后,蜀军的这一计划没有成功。

接着,诸葛亮率大军假装向西前进,许多魏将均认为蜀军将进攻西面的防区。郭淮判断蜀军如此明显地西进,必定是声东击西,希望魏军主力西援,好趁机向东进攻阳遂。果然后来蜀军趁夜猛攻阳遂,由于魏军已有准备而没能成功。

这时的形势是:蜀军在五丈原一带的渭河南岸地区占据了一块阵地,其东面是司马懿的主力沿渭河一线筑垒坚守,其北面是郭淮军依托北原的地势筑垒防御,其西面是坚固的陈仓要塞。只有南面是通往汉中的斜谷。

从5月到8月,诸葛亮多次向魏军挑战,但是魏军坚守不出,这样渡过了100多天。期间诸葛亮考虑到魏军希望等蜀军粮尽自动撤兵,于是在当地进行屯田。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蜀军开始撤退。司马懿得到消息,开始准备发起追击,结果被蜀军打出的诸葛亮旗号所欺骗,担心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又放弃了追击。等到得知确实情报后,蜀军已经安全撤走了。

整个战役到此全部结束。自234年2月到8月共历时7个月。

四、总结分析

实际上,本次战役基本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交战。由于魏军采取了坚守战术,使蜀军求战不能。从战役企图的实现来看,应当说魏军完全达到了战役企图,而蜀军完全没有达到战役企图。所以说本次战役蜀军的行动是不成功的。虽然在最后的撤退阶段有一些表现,也只能是保证蜀军不受大的损失而已。

那么,为什么蜀军的作战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呢?

在总体方面,有许多文章已经做了详尽的分析,大致上是在政治战略、经济和整体军事力量方面蜀国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使其每次作战都必须全力以赴,投入绝大部分的主力,因此不敢冒险。

在军事方面,有以下战术上的问题:

1、由于蜀军是远隔秦岭到关中地区作战,应当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而如果一旦形成相持的局面,最后失败的必然是蜀军。

2、如果要想速战速决则必须出奇谋,进行一些冒险的行动,这样才能调动魏军,从中寻找战机。而只采取一些平稳的作战行动,是无法打破平衡的。

3、蜀军在战区的行动均被敌人预料到,是蜀军无法取得战役主动权的关键。其中两次战术进攻均被郭淮识破了真实企图。

五、几个特别的问题

1、诸葛亮为什么不向东出武功,而要西上五丈原?

司马懿也认为蜀军向东出武功对魏军威胁较大,西上五丈原则对魏军没有什么威胁。诸葛亮之所以未选择东出武功,主要是他一生谨慎,不敢冒险。我们知道战区的地形是,渭河与秦岭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坦河谷地区,蜀军可以沿这个狭长地区向东进兵。但是由于司马懿的大军是沿河筑垒,如果蜀军沿这个走廊向东运动,就要冒侧敌行军的危险,大军在狭长地带侧敌行军的危害是很明显的(举个现代的战例: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兵团12万精锐大军在黑山、大虎山一带侧敌行军,向营口撤退,结果遭到解放军的拦腰攻击,结果全面崩溃,仅两天时间12万人就全部被干掉了。如果不是侧敌行军,这样的主力兵团即使被包围,至少也能打上20天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渡河背水列阵是很厉害的部署,他在无形中使蜀军最有威胁的进攻路线消失了。诸葛亮不敢拿大军冒险,只能西上五丈原了。

不过如果诸葛亮敢于冒险,那司马懿敢不敢出击也不好说。因为司马懿得到魏明帝的明确指令坚守不战。可是如果不出击,蜀军通过了这个狭长地带前出的武功,就可以切断司马懿军与后方长安的联系,还可威胁长安城(那里估计兵力很少)的安全。战局恐怕难以预料了。

2、诸葛亮为何没能占领北原的要地有两个错误,第一,没有估计到魏军先抢占了北原,所派去的部队不多,结果被郭淮的反击所击溃,使魏军赢得了时间,加固了北原的防御阵地。第二,没有马上增派主力去争夺北原。如果司马懿增援北原,就可以调动其离开堡垒在机动作战中加以攻击,如果司马懿不增援,那么消灭郭淮后还是可以切断陇道,或者沿渭河北岸东进,威胁司马懿的后方。

总之,是诸葛亮用兵比较犹豫,且计划被对手所预料到(也就是不够奇)才导致蜀军没能占领北原的要点。

3、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妇人服饰了吗?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妇人服饰的事情。但是在《三国志》的有关传记中均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能有人以为这个事情对司马懿不利,所以三国志故意不记载。

此事的记载见于《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那么真有此事吗?没有此事,分析如下:

第一,相信以诸葛亮的修养和气质,根本不肖干这样低等的事情。

第二,诸葛亮应当比较了解对手司马懿的性格,这样的激将法根本是没有作用的,换作张飞之类脾气暴躁的大将,或许会使用一下。

第三,《汉晋春秋》记载: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哉?”说明诸葛亮早已判断司马懿根本不会出战,还会用这等方法吗?

第四,大约是《魏氏春秋》想贬低诸葛亮,才有这样的内容。或许是前线的部将以诸葛亮的名义送去的也未可知。

第五,如果激将成功,写写也还可以,如果失败,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其实,《三国志》的记载是很准确的,通常不太可靠的记载它均将其舍弃。所以,诸葛亮根本没有送妇人服饰给司马懿,只是进行了许多次的挑战(诸如士兵在营垒前骂战等)。

4、诸葛亮真的在战区进行屯田吗?

此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应当是确有其事。不过,诸葛亮的真实意图,可能并不是利用屯田来增加军粮。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屯田一般是在自己的后方,或者在敌我之间的无人区,还没有千里迢迢向敌人发动进攻而在战场上进行屯田的,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的骑兵很容易就可以把屯田所种的麦粮践踏毁掉。

第二,诸葛亮三面受敌,中间的地盘并不大,屯田所收的粮食对于近10万大军来说是太少了,而实际上诸葛亮近三年来在斜谷已经囤积了很多粮草,根本不用依靠这一点粮食。

第三,诸葛亮4月才出谷,又进兵五丈原,接着争夺北原,最后相持下来到8月有100多天,那么屯田应在相持阶段进行,也就是5月开始。通常关中地区6月中下旬就已经开始收割了,5月才开始屯田,不知种什么作物能够在1个多月里成长?

同类推荐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我师伯是林正英

    我师伯是林正英

    特种兵季霸穿越僵尸道长,还成了一名道士。同样都是高危职业,前一世,无人可挡。这一世获得系统,遇妖灭妖。书友群(419278420)
  • 携带系统闯异界

    携带系统闯异界

    穿越异界三国,携带召唤系统!收巅峰武将,招顶级文臣,揽天下之美女,定九州之关河!
  • 弹药科技知识(上)(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科技知识(上)(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
  • 核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核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热门推荐
  • 行独

    行独

    一场车祸,让叶枫重生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刀光剑影,这里光怪陆离,这里强者为尊。且看叶枫如何利用前世的知识在这一方世界叱咤风云(苟延残喘)......
  •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阴兽

    阴兽

    《阴兽》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第四卷,共收录江户川乱步的四部推理中篇,乱步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仅有四部中篇。《阴兽》是乱步停笔后的第一篇著作。故事的主人公为两名分属本格派和变格派的推理小说家,一个为故事的记述者“我”寒川,另一个叫大江春泥,最后一位主角是貌美的妇人,静子。有一天寒川在博物馆内认识静子。之后,两人有书信交往,几个月后,静子被春泥恐吓,向“我”求救,不久六郎被杀死亡。寒川如何推理的,到底谁是凶手,大江春泥又是谁?这是一部集色情、奇异、荒谬(大正期大众文化的特征)与推理为一体的本格推理小说的杰作。乱步代表作之一。
  • 妖孽女帝:众生皆草木

    妖孽女帝:众生皆草木

    崛起于微末,凌驾于诸天;天若欺我,我必逆天;人若欺我,我必杀人……这是一位妖孽女帝的崛起之路!手染鲜血,脚踏尸骨,吾为史上第一女帝!
  • 太后重生之哀家不好惹

    太后重生之哀家不好惹

    某天夜里,太后凉凉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里的她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所在地的时代,如同看戏一般呆了一晚,可惜戏没看完。谁知第二天夜里,她又到了那里,而且……回不去了……她可不是普通的太后,她可是摄政皇太后,眼里没有私情,只有权利。不过换了个地方斗而已,怕谁啊!这儿的对手段位太低了吧……无聊……一个不小心混成了国民老公,行吧。他,人面前冷傲无比,蔑视一切,她面前,忠心奶狗一只。『超搞笑女强文,男女主感情稳定,甜度会长蛀牙』
  • 末日之血夜来临

    末日之血夜来临

    那天那场鹅毛大雪改变了众多人的命运,一群懵懵懂懂的十五岁少年少女该何去何从?是沦为丧尸,还是拿好手中的利器为自己闯出一片黎明。五位觉醒异能的孩子该怎样生存于乱世之中?病毒弥漫,人心叵测,该何去何从。嘘,听黎明的号角已经开始吹响,让我们斩开黑暗,迎接曙光……但我们就像是别人棋盘上的玩物一样,只有不断前行寻找走出的办法,才能变成真正的自己。不断的跨越空间时间只为找到心中的答案,前方的曙光是我们的终点吗……
  • 孤子

    孤子

    伦理剧的纠结,言情剧的俗套,整体不狗血处处狗血。这是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现代小清新,这是一个关于欢喜冤家的俗套小虐缘。穿插些许灵异鬼神,人性冷暖。是三个人的情路,还是两代人的纠葛。是一个人的成长还是一辈子的蹉跎,平铺开来,大约不小白,大约不刺激?唔?大抵如此吧!
  • 神帝诊所

    神帝诊所

    一代神帝秦飞和宇宙之王吹牛哔……吹到没素材,于是跑到了华夏都市开起了诊所。推拿20万,正骨50万,疑难杂症100万,救死扶伤:面议。神帝泡面群:958024361
  • 未来可期之娇妻可依

    未来可期之娇妻可依

    前世,被渣男害死。她懦弱,瞎了眼被渣男迷了心窍。这一世,她可不会重蹈覆辙。本想报了仇,却没料想到遇到了某男。天天宠着她,每天被撩的面红耳赤,还装作一脸懵懂的问她:“媳妇,脸怎么这么红啊?”一不小心就惹上了腹黑闷骚的总裁。开始了虐渣渣,手撕白莲花,撒的一手好狗粮的生活。【宠文哦,1V1超甜】
  • 阿呆的方程式

    阿呆的方程式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作者12篇风格各异的作品。作品既包括恩爱冤家生死恋的“爱你才毒辣”,又有描写好为人师文化酒友的“阿呆的方程式”,还有短小精悍发人深省的短篇聋羊杨六等等。平实诙谐的语言,在幽默中悲情抒怀,伤感中深切反思。作者年志勇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天下》、《洗牌》、《命门》构建了中国通信业的激流三部曲,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