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500000012

第12章 汉朝法律制度(1)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第一节)汉朝立法概况

一、汉初法律指导思想的变迁

汉朝法律指导思想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从秦朝的“以法为主,专任刑罚”,经过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过渡到以“以儒为主,德刑并用”。这种转变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汉至汉武帝之间的七十年中,黄老学派的思想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而辅之以儒法思想;到汉武帝以后,开始过渡到儒家的礼法并用。

(一)黄老学派的立法思想

汉朝立法思想的变迁,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联系的。汉初的统治者,大都亲身参加或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比较了解社会下层的疾苦,深知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王朝残酷的经济与政治压迫。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制止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流散,解除国家的极度贫困状态,并建立稳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在严峻的形势下,以刘邦为首的统治集团,从保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总结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教训,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而黄老思想在当时社会上居于重要的指导作用。

什么是黄老思想呢?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子。但实际上,黄老之学是一种特定的学术思潮,起源于战国中期,兴盛于汉初。黄老学派是从先秦道家发展而来的,与道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历史洪流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道法学派。因其思想以老学为主,吸收了法家的思想,而当时在人们心中黄帝是华夏族最伟大的帝王,比老子更有号召力,故称“黄老”学,又因这个学派是道法结合,故汉人又往往“黄老、刑名”并称。至汉初,适应各种思想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黄老学又吸收了儒、墨、阴阳的某些成分,成为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黄老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1.“清静无为”、“轻徭薄赋”

汉初黄老学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清静无为”。其着眼点是“民”,认为顺民心就能维护统治,而民以农为业,民要生存,统治者不能过分聚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无为而不不为”的效果。目睹秦因征敛无度致使百姓造反的汉初统治者,第一次模糊地感觉到取于民也应有个界限,而黄老学派的“取与当”的思想则如指路的明灯。“取”即赋敛摇役,适当与否,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问题。

汉初统治者在政治、经济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在思想上接受了黄老学说的观点,在客观上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建立政权伊始,就努力恢复被秦破坏了的合理的权利义务界限,致力推行轻摇薄赋政策,并用法的形式明确规定赋税的比率和摇役的天数。刘邦把田赋减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时实行“三十税一”,景帝时正式把田赋“三十税一”规定为法律制度。

2.“循守成法”、“除苛法严刑”

黄老学派是道法学派,主要特征之一是“守法而无为”。所谓“无为”,不是毫无所为,也不是漫无边际的放任,而是不超越既定法律规定搞什么作为,“法”是“无为”的界限。他们认为法是判断是非的根据,对于功过要赏罚必信,不徇私情。黄老学派强调按法办事关系到国家治乱的根本问题。

汉初统治者坚持黄老学派的“赏罚信”思想,主张严格执法,但是基于“安民”、“惠民”的立场,对法家的“重刑轻罪”的主张是不首肯的。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汉初除秦苛法,废除了“诽谤妖言令”和“收孥连坐法”,主张把犯罪者和家属区别开来,划清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删繁就简。去苛从宽,无疑是顺应人心的。汉文帝十三年。正式发布废肉刑令。

黄老学派道法结合的法律思想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执法“守大体”,不苛细小,反对法家“细过不失”的主张。不仅对一些轻微的犯法行为,就是对一些奸人或比较严重的犯罪,只要对封建政权不构成威胁,持黄老思想者也乐于通融处理,以维护社会安定,避免激化社会矛盾。这条法律思想是在目睹秦“法网密于凝脂”、“细过不失”所造成的恶果后,总结了法家“重刑制民”理论失败的教训之后得出的深刻认识。

汉初,在统治者法简刑轻的思想指导下,社会矛盾有所缓和,政治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二)汉武帝以后儒家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经过汉初七十年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特别是“文、景之治”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据说当时国库堆放的钱累巨,以致串钱的绳子腐烂得都提不起来了;粮仓里积存了太多的陈粮,装不下的全都腐坏了。在政治上通过削想,至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基本上改变了各诸侯国据地称雄、各自为政的状态,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权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政权的稳固,国力的强盛,使汉武帝产生了大一统政权的愿望。对内,他要强化皇权,用自己的文治来提高自己的独尊地位;对外,要征服少数民族,用武功使其臣服朝贡。这一切有为的宏图大略,需要一种理论体系为之作论证,主张“无为”的黄老思想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于是董仲舒创造的封建正统的法律思想体系应运而生,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派的理论开始独霸中国封建历史的思想舞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正式形成。

儒家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派别,春秋时期孔子将其发扬光大。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时期“以德配天”的学说,强调“德教”的重要作用。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生们,在继承先秦儒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抛弃了儒家中不利于君主独裁专制的内容,把先秦世俗儒学发展成为一种实用的政治理论。

董仲舒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主要有以下要点,

1.提倡立法结合、德主刑辅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以礼义教化和法律双重手段来治理国家,其中礼是根本,刑法、刑罚是辅助,刑法、刑罚应以礼义教化为标准,即以儒家所主张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为内容,这就是所谓“礼刑相为表里”,“出礼人刑”。

董仲舒认为,秦“废德教而任刑罚”基本国策的失误在于不能导民向善,因此他又回到先秦儒家的传统立场上,主张“德主刑辅”。他认为德教能培养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人们普遍地确立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时,他们就会主动为善,这是任何刑罚的作用都不能比拟的。教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功效,就在于它能在犯罪动机产生之前或萌芽之时起到积极阻止作用,防止其发生或发展为犯罪行为。董仲舒把教化称为“防”,即阻止犯罪的预防,而且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董仲舒还从阴阳五行说中“阳主阴辅”,“阴者,阳之助也”,来论证“刑者,德之辅也”。

从此,“德主刑辅”构成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也是汉以后影响悠久的占据统治地位的政策。

2.独尊儒术,确立三纲五常为正统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大一统”学说,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标志着中央集权的统治深入到思想领域。

确认儒家思想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只有在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之后才能成为可能。由崇尚黄老之学转变到独尊儒术,说明了西汉统治者从长期的统治经验中,觉察到懦家思想更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统治。例如,以董仲舒为首的懦家学派,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拥护者和宣传者。董仲舒从“春秋大一统”的理论出发,主张“强干弱枝、大本抑末”,“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以此为皇权的绝对权威进行辩护。他反对黄老之学的无为政治,指出:“王者必改制”;宣扬建立严格的等级秩序;还把维护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说“王者之三纲,可求于天”,从而暴露了儒家思想的阶级本质,也说明了三纲学说被封建统治者推崇备至的根本原因。

三纲学说既是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封建国家立法的根本原则,它指导了汉律令的修订,并贯穿于汉律令的内容当中。从此以后,三纲理论一直是封建法律的基石。

二、汉朝的主要立法及其法律形式

两汉相沿四百年中,无论在立法内容、立法技术以及法律形式等各个方面,都比前朝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一般说来,汉朝的立法主要集中在汉初高祖及文、景帝时,至汉武帝时立法更为全面。经过西汉初、中期的全面立法,两汉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已经基本形成,这段时期制定的主要法律规范被作为祖宗成宪,在整个两汉四百余年中均被遵循。

(一)主要立法

汉朝初、中期的主要立法如下:

1.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在统治基础尚未稳定的情况下,为了扩大政治影响,笼络人心,以利于夺取政权,他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严刑,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罪,余俱去秦法”,这可以看做是西汉王朝立法的开端。在天下“苦秦苛政久矣”的情况下,刘邦的约法三章,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约法三章只是政治策略性的口号,并没有真正实行。但是刘邦的除秦苛法,并非长久之计,而是在楚汉相争、胜负未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争取民众的权宜之策。

2.《九章律》

汉朝建立以后,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依循秦朝旧律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汉高祖五年,命丞相萧何制定《九章律》。《九章律》是汉朝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法典,它远取李悝《法经》,近取秦律,于盗、贼、囚、捕、杂、具六律之外,增加户、厩、兴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其中,户律主要规定户籍、婚姻、赋税的内容,厩律是规定畜牧马牛、驿传之事,兴律主要规定征发摇役、城防守备等事。所增加的内容,大都是民事法规。由于汉初法律制度大多沿袭秦制,因此九章律的基本精神仍在于“御奸”,在结构上也是以刑为主,兼蓄诸法。

3.《傍章律》

这是汉高祖时制定的有关宫廷礼仪方面的法规。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深感文臣武将缺乏应对礼仪,懦生叔孙通奉命制定《傍章律》十八篇,主要是参照儒家的礼仪制度,集中规定了君臣朝请及各种官延礼制。《傍章律》是对《汉九章》的补充,与《九章律》并行。

汉高祖时期,除了萧何的《九章律》、叔孙通的《傍章律》,还命“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由此可见,汉高祖时期立法活动是比较频繁的,这就为汉朝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4.《越宫律》与《朝律》

《越宫律》与《朝律》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重要法规。《越宫律》是汉武帝即位后,命延尉张汤制定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规,共二十七篇《朝律》也称《朝会律》,是御史赵禹奉命制定的关于朝贺制度的专门法规,共六篇。

《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总计六十篇,统统称做汉律。这些基本法规构成了汉代成文法的主要内容。据史籍记载,至汉武帝时期,以这些基本法规为主体的汉律令已达三百五十九章,加上各种决事比,构成了汉朝法律极为庞杂的内容。

西汉初年及汉武帝时期的主要立法,形成汉代法律规范的主体框架,被之后汉代各朝所遵循。随着社会情况的变迁,各朝在不改变这些基本法律的前提下,不断颁布各种单行法规和法令,使汉律的内容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大。加上两汉时期不断积累增加各种判案成例,即“决事比”,使法令繁多,体系庞杂成为汉朝法律的显著特点。总括两汉四百年的立法活动,经历了由繁苛到简缓,再由简缓趋向繁苛的多次反复过程。

(二)法律形式

两汉时期的法律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律、令、科、比四种,现分述如下:

1.律

律是汉朝基本的也是相当稳定的法律形式。在古代,律与法同义。《尔雅、释诂》解释律为“常也”,“法也”。这说明律是国家通用的行为规范。自商鞅“改法为律”以后,“律”又有整齐划一的作用,即所谓“律,均布也”。律即成为一种稳定性很强、内容相对集中的主要法律形式,汉朝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法规称作律。

汉朝的律,除上面提到的《九章律》、《越宫律》、《朝会律》之外,还有规定诸侯贡金的《耐金律》、考核地方官吏的《上计律》、不得擅自仕于诸侯的《左官律》、关于田租口赋的《田租税律》、关于严禁诸俟窃服宫中饰物的《尚方律》以及禁止藏书的《挟书律》等等。此外还有与律具有相同性质的《相坐法》、《沈命法》以及《吏见故纵法》等等。这些单行法规大都是集中规定某一方面内容的专门法规,总的说来汉朝的律比较齐备。但是由于汉律是经过各朝增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两汉四百年间又始终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整理与修订,因此有许多内容相互矛盾、反复的地方。所以无论就内容还是以体系来看。汉律都比较庞杂,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2.令

令,是皇帝发布的正式诏令,也是两汉重要的法律形式。《汉书·宣帝纪》注曰:“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所以,令是皇帝于法律之外所发布的文告,令和律一样具有强制性。皇帝的诏令,是进行司法审判最具有权威性的根据,可以取消、更改、代替法律。西汉时廷尉杜周审判案件不按照法律,而专门以皇帝的个人意志为转移。有人因此责问他,杜周坦然地回答说:“三尺(法)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是,何古之法乎。”这说明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皇帝的个人意志就是具有最高效刀的法律,连公布于天下的成文法也都必须置于皇帝的诏令之下,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

由于令是皇帝根据形势需要随时颁布的一种极为灵活的法律形式,所以汉朝的诏令多而且广。所谓多,是说汉朝诏令数量繁多。自武帝时就已达三百五十九章,到成帝时,则“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了。对于这样浩繁的诏令,连“明习者不知所由”,于是只得整理分类,编纂成“令甲”、“令乙”、“令丙”,内容极其庞杂。所谓广,是指诏令所涉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统治阶级者手中灵活的武器。

3.科

科,也是汉朝的一种法律形式。所渭科,有两种涵义:一是对犯罪者处以刑罚,也叫做科刑;二是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令条文,也叫做“科条”。汉朝的科条种类十分繁多,特别是汉武帝时,科条数量有所增加,至东汉末年,科条禁令已经是非常严密了。各朝虽然对原有基本法规未作根本变动,但颁布了种类繁多的具有单行法规性质的利条。

4.比

比,就是以典型案例作为判决的标准,又叫“决事比”。汉朝“决事比”是从秦朝的“廷行事”发展而来的。汉时规定,凡律无正条者,比附以为罪。

同类推荐
  •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从没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惊悚、悬疑、无厘头;从没有故事蕴含如此丰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识;可以读得非常开心,彻底松弛大脑,跟着剧情爆笑和傻乐;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运转大脑,随时把握情节与隐喻!
  •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宣讲和普及我国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中对广大群众最为重要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普法系列:土地山林承包及房屋拆迁补偿问答

    普法系列:土地山林承包及房屋拆迁补偿问答

    不懂法是可怜的,因为受到他人侵害不知道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不守法是可悲的,因为受到法律制裁后果十分严重。尽管人间美好,社会安宁,人们之间充满着关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社会上,总会有人为了贪财、谋利,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私欲而骗财劫色,不择手段地侵害别人利益。正因为这样,为了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宁,国家不得不制定许多法律。这好比动物园里必须要有许多围圈动物的铁丝网一样。
  • 资源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资源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现代国际社会主要的议题之一就是环境与资源问题,无论是起源美国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还是一直未远离人类新近又横加流行的新型流感,从中都可窥见环境资源的影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环境资源问题不但现在是、将来也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存量的基础之上的,而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存量是有限的、稀缺的,这就需要通过各种社会调控手段来规制人类的环境资源行为,达致环境资源行为的理性、有序。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最大研究成果就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目的。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通过法律的资源循环利用控制应当是可行而有效的。
热门推荐
  • 花落花开

    花落花开

    今年寒冷来的早,农民朋友田里的晚稻还没来得及收割,一夜间就进入了隆冬,一夜的大雪,窗外天地同色。今天是丰乐市消防支队清流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凌峰和市文联作家协会秘书长金凤大婚的日子,消防大队和市文联联合为他们举行婚礼仪式。作家协会的几位年轻人和消防支队的几位女战士张罗了两天,把一个近两百平米的大餐厅布置成了一个大花园,天花板上横横竖竖拉起一道道三角小彩旗和粉色绢花,地上正中铺着一条红色地毯从大门处直通前台,每隔两米就有一个扎着粉绸带和插满绢花的拱门,两边是一张张圆餐桌,每张餐桌上都放了一支大花瓶。
  • 珍珑游

    珍珑游

    先天一炁,大道生根,道衍三千,融于苍生。万物相生,流水无情,相生相克,一局珍珑。少年郎,结伴行,心若梦,离殇红,春风吹后爱恨生,一曲红尘笑乾坤。
  • 梦魇农场主

    梦魇农场主

    我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出了一本功法,什么鬼?穹川大陆,种族林立,强者为尊,天骄并起。入朝为官者,愿立不世功勋;艰苦修行者,妄悟天地之道;万般筹谋者,颠覆社稷山河;浴血杀伐者,挽救黎民苍生。唯念念不释之人,只求养一方水土,护一众佳人。但世间风起云涌,暗潮涌动,心有羁绊之人,又如何独善其身?
  • 总裁大人,别这样!

    总裁大人,别这样!

    孟晚歌为了复仇,甘愿将自己放逐于地狱,然而地狱好像变成了天堂?在孟晚歌自己都放弃自己的时候,季星川却拉住了她,盯着她说:“我要惩罚你。”“惩……惩罚我什么?我什么都没干啊。”“就是惩罚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只要你打个电话,刀山火海我替你闯,千军万马我替你挡!但是你没有,晚歌,我心都碎了。”季星川,这个传说中千亿身价、遥不可攀的男人,为她遮风挡雨,对她宠爱入骨。但是这个男人却说:“遇见你,才是我这一生最大的惊喜与幸运。”本文又名《总裁总是爱撒娇粘人怎么办》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无忧仙山

    无忧仙山

    “洛神是你师傅?”路人甲重复问了一遍。“不错啊,亲传弟子,唯一的那种~”无月一脸认真加自豪的回复。“啧啧啧~又一个得了痴心疯的。”路人甲摇头叹息,怜悯的看了眼面前毫无灵根的女子。无月:……有个霸气侧漏的师傅,这很奇怪嘛?为毛没人信呢?哼~月宝宝不开森!————————————————————轻松向修仙文。有男主,主剧情。感情线只是辅助线,快来入坑呀(?˙▽˙?)
  • 我心如初

    我心如初

    一段年少时的爱恋,牵出一生的纠缠。大学时代的林珊阳光灿烂,意外邂逅了大三学长徐睿。开朗直率的她和才气出众的徐睿在青青校园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的爱情纠葛。然而,不善表达的他终于使她在一次伤心之下远走他乡……
  • boss息怒:豪门攻妻掠爱

    boss息怒:豪门攻妻掠爱

    一朝莽撞,她抡起巴掌错惹全市最高贵危险的男人,原以为是大难临头,岂料隔日竟以‘王的女人’头衔登上头条,从此腹黑金主日夜缠身,身心皆被强取豪夺,情至深处却被迫逃离。他的字典里重来容不下爱情两个字,可失去她的日子却生如游魂,直到她嫁给竹马的婚礼,他高调出席,用枪口对准新郎脑壳,手指揉过她柔软的唇“宝贝儿,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做我夜擎琛的太太,我愿倾尽所有,许你一世宠爱!”…一年后,她终究还是远走,说好从此相忘于天涯,再重逢,他却砸下千亿身家买下她设计的永恒之钻,她气急的骂他“夜擎琛,你一定是疯了!”他低低的笑着将她抵近墙角“是的,爱上你,是我此生做过最疯狂的事,若能挽回,我甘愿放弃全世界,只搏你一生相伴!”【闻不到她的幽香,他恨空气,看不到她的容颜,他恨光明,听不到她的声音,他恨全世界,若爱是一种病,他已病入膏肓,唯她可医!】
  • 七真年谱

    七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天叫我去种田

    老天叫我去种田

    种田文,主要是吃吃喝喝的家长里短。前期生活比较苦,后面甜!(友情建议:适合加书架养肥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