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200000036

第36章 《韩非子》作品(32)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是以功外于法而赏加焉,则上不能得所利于下;名外于法而誉加焉,则士劝名而不畜之于君。故中章、胥己一仕,而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平公腓痛足痹而不敢坏坐,晋国之辞仕托者国之锤。此三士者,言袭法,则官府之籍也;行中事,则如今之民也,二君之礼太甚。若言离法而行远功,则绳外民也,二君又何礼之?礼之当亡。且居学之士,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被甲。礼之,则惰修耕战之功;不礼,则害主上之法。国安则尊显,危则为屈公之威,人主奚得于居学之士哉?故明主论李疵视中山也。

说四

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曰:“中牟有士日中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主曰:“子见之,我将为中大夫。”相室谏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绝无已也。”王登一日而见二中大夫,予之田宅。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叔向御坐平公请事,公腓痛足痹转筋而不敢坏坐。晋国闻之,皆曰:“叔向贤者,平公礼之,转筋而不敢坏坐。”晋国之辞仕托、慕叔向者,国之锤矣。

郑县人有屈公者,闻敌,恐,因死;恐已,因生。

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曰:“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齐、燕。”主父曰:“何故可攻?”李疵对曰:“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君曰:“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疵曰:“不然。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陈;上尊学者,下士居朝,则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陈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伐之不亦可乎?”主父曰:“善。”举兵而伐中山,遂灭也。

【译文】

经四

可以得利的地方,百姓就会投奔它;可以扬名,读书之士就会为它卖命。所以对不合法的功劳给予奖赏,君主就不能从臣下那里得利;对不合法的名声给予赞扬,士人就会追求名声而不为君主所豢养。所以中章、胥己做了官,中牟的百姓放弃田园而追随文学的人就占城镇的一半;晋平公腿疼脚麻而不敢活动一下,就是怕失礼;于是晋国不去谋求官职不去依附贵族而投靠叔向的竞占都城的一半。这三个人,言论合乎法令,那只是按官方文件讲话;行为合乎法度,那只是遵循法令,二君对他们的敬重也太过分了。如果他们的言论背离法规而所作所为又与功业相远,那他们就是法外之民,二君又为什么对他们讲求礼仪呢?敬重这样的人,国家就要灭亡。况且所谓有学问的士人,国家无事的时候,不为国尽力;危急的时候也不参军披甲。敬重他们,民众就会松懈耕战的功业;不敬重他们,就会违背君王礼贤下士的旨意。国家安定,他们就会尊贵显赫;国家危急,他们就会像屈公那样畏惧,人君从这些所谓有学问的士人当中得到些什么呢?所以明君是肯定李疵对中山国的观点的。

说四

王登作了中牟县令,对赵襄主进言说:“中牟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中章,一个叫胥己,他们的品行很好,学问很广博,主公为什么不选拔录用呢?”襄主说:“你给我引见引见,我将任命他们为中大夫。”相室谏说:“中大夫是晋国尊贵的职位,而今授予没有功劳的人,这不合乎晋国对待大臣的规矩。恐怕主公只是耳闻而没有亲眼目睹吧!”襄主说:“我选用王登,就是既用耳闻又用目睹了;王登选中的,又要耳闻目睹,这样,耳闻目睹也就没完没了。”王登一天就荐举了两个中大夫,还授予他们田宅。中牟的人放弃耕种,卖掉住宅和园子,而跟从文学的人,差不多是城镇的一半了。

叔向侍奉平公坐在下首,请示事情,平公小腿疼痛,脚麻转筋也不敢改变跪坐。晋国的人听说了,都说:“叔向是有品德的,平公敬重他,腿都转筋了还不敢改变跪坐。”于是晋国都城中不再谋求官职,依附贵族的人都去仰慕叔向的,竟占城中的一半。

郑县有个人叫屈公,听说敌人攻进来了,非常害怕,吓得死了;等怕劲过去了,又活了。

赵主父让李疵去探访中山,看可不可以攻伐。李疵回报说:“中山可以攻伐。君主如果不火速进攻,将会落在齐国和燕国的后头。”主父说:“为什么呢?”李疵回答说:“中山国的国君敬重岩穴隐者,像对待老朋友那样亲自坐车去看望那些居住在僻街小巷的读书人,总有几十人;同他们分庭抗礼、备受敬重的布衣之士不下百人。”主父说:“用你的话来说,当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怎么可以攻伐呢?”李疵说:“不是的。敬重岩穴隐者而朝见他们,战士就会在行军作战中灰心丧气;主上尊敬学者而朝见他们,农民就会在田间松懈起来。战士在行军、战斗中松懈下来,军队就弱了;农民在田间怠惰下来,国家就会贫困。兵力比敌人弱,国内又贫困,国家不灭亡的,从来没有。攻伐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吗?”主父说:“好。”举兵而攻中山,就把它灭亡了。

【原文】

经五

《诗》曰:“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傅说之以“无衣紫”,援之以郑简、宋襄,责之以尊厚耕战。夫不明分,不责诚,而以躬亲位下,且为“下走”、“睡卧”,与夫“掩弊”、“微服”。孔丘不知,故称犹盂;邹君不知,故先自戮。明主之道,如叔向赋猎与昭侯之奚听也。

说五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一曰: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

郑简公谓子产曰:“国小,迫于荆、晋之间。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子产曰:“臣闭其外也已远矣,而守其内也已固矣,虽国小,犹不危之也。君其勿忧。”是以没简公身无患。

一曰: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饮酒不乐也。俎豆不大,钟鼓竽瑟不鸣,寡人之事不一,国家不定,百姓不治,耕战不辑睦,亦子之罪。子有职,寡人亦有职,各守其职。”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荫于街者莫有援也,锥刀遗道三日可反。三年不变,民无饥也。

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盼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趋而谏曰:“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阮,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而后民听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食、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泰危乎?而人臣不泰安乎?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事。”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宜乎?

孔子曰:“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贵甚。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君不能下令为百姓服度。以禁之,断缨出以示民,是先戮以莅民也。

叔向赋猎,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之谒?”申子辟舍请罪。

【译文】

经五

《诗经》上说:“君主不以身作则,民众就不会相信。”齐桓公的师傅劝他不要穿紫衣,援引郑简公、宋襄公的事例,责令他们尊重耕战。如果君臣的名分不清,不要求臣下真心实意地去效力,什么都亲自和臣下一起做,那就只好“下走”、“睡卧”和“掩弊”、“微服”了。孔丘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说似盂;邹君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先自受辱。英明君主的治国之道,就如同叔向分配猎物和韩昭侯听取他人意见是一样的。

说五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一国都是穿紫色服装。这时五匹素绢换一匹紫绢。桓公为此发愁,对管仲说:“寡人喜欢穿紫色衣服,紫绢太贵了,一国的百姓都喜好穿紫衣,没完没了,寡人可怎么办呢?”管仲说:“主公想要制止,为什么不试试不穿紫色衣服呢?对左右说:‘我非常讨厌紫衣的气味。’于是左右正好有穿紫色的衣服前来,主公一定要说:‘稍往后退一些,我讨厌紫衣的气味。’”桓公说:“好吧!”于是当天的近侍都不穿紫色衣服了,到了第二天城里的人都不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全境的人都不穿紫色衣服了。

另一种说法:齐王喜好穿紫色衣服,齐国人也都喜好。在齐国五匹素绢换不到一匹紫绢。齐王为紫绢贵而犯愁。师傅劝王说:“《诗经》上有句话:‘不亲自去做,老百姓不会信。’如今君主想让百姓不穿紫衣,请君自己脱下紫衣上朝。群臣有穿紫衣向前接近的,王就说:‘离远点!寡人讨厌那种气味。’”于是当天近侍就不穿紫衣了,当月城里的人就不穿紫衣了,当年全境的人就不穿紫衣了。

郑简公对子产说:“国家太小,又逼近楚、晋两国之间。如今城郭不完整,兵甲不完备,无法对付意外情况。”子产说:“我严防边境已经很久了,国内守卫得也很牢固,国家虽小,但还没有危险。主公不必忧虑。”因此一直到简公去世国家都没有祸患。

另一种说法:子产做了郑国的丞相,简公对子产说:“喝酒都不快乐。祭器太小,钟鼓竽瑟也不响亮,寡人的事又多又杂,国家也不安定,百姓也没治理好,耕战之士也不能和睦相处,这都是你的罪过。你有职务,寡人也有职务,各守己职。”子产退出后管理政务五年,国内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在街道上桃李成荫没有攀援的,锥子刀剪失落在道上三天还可以回来取。三年没有改变,百姓也没有饥荒了。

宋襄公同楚国在涿谷交战。宋军业已排好阵势,楚兵还没有过完河。右司马购强快步向前进谏说:“楚兵多而宋军少,请在楚兵渡河将半未成阵时进攻,一定会战败他们。”襄公说:“寡人听君子说过:‘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不抓花白头发的兵,不把人推向危险的地方,不逼人于困窘之地,不进攻未成列的敌军。’现在楚军还没过完河就进攻,是不讲道义的。请让楚军过完河排成阵再击鼓进军。”右司马说:“君主不爱惜宋国百姓,不保护国家的根基,只不过是为了道义罢了。”宋襄公说:“你不回到队伍里去,就按军法处置。”右司马回到队伍里,楚兵已经摆好阵势了,宋襄公这才击鼓进军。宋军大败,襄公大腿也受伤了,三天就死了。这就是羡慕仁义的祸患。如果一定要人君自己亲自行事而后百姓才会听从,这就是说要人君耕作而后食,上战场排成阵列而后士民才肯耕田和战斗,那么人君不也太危险,人臣不也太安逸了吗?

齐景公到渤海边去游览,驿站信使从宫中来进见说:“晏婴病重,就要死了,恐怕来不及见他一面了。”景公急忙站起来,信使又到了。景公说:“快套烦且那辆车,让太仆韩枢驾车。”车跑了几百步,认为太仆赶得不快,夺过缰绳替他赶车;又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不快,就放弃了车子而跑起来。以烦且这良马和太仆韩枢的驾车技巧,还认为不如下车跑得快呢。

魏昭王想要管理国家事务,对孟尝君说:“寡人想要管理国家事务。”孟尝君说:“君主要管理国家事务,那么为什么不试试读些法令呢?”昭王读了十几根简,就睡着了。昭王说:“寡人不能读这些法令。”君主不能亲自掌握权势,而又想要做人臣应做的事,那么睡觉打盹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孔子说:“为人君的就和盂一样,民众就和水一样。盂是方的水就方,盂是圆的水就圆。”

邹国国君喜欢在帽子上佩带长穗,左右也都在帽子上佩带长穗,长穗贵得很厉害。邹君很犯愁,问左右,左右说:“国君喜欢佩带,百姓也多佩带,因此价贵了。”国君为此自己先剪断长穗出门,于是城里的人都不佩带长穗了。国君不能下令为百姓制定佩带的标准来禁止使用,而自己剪断长穗给百姓示范,这是先侮辱自己而后去亲临百姓的。

叔向分配猎获物时,功多的授予的也多;功少的授予的也少。

韩昭侯对申不害说:“法度是很不容易推行的。”申不害说:“所谓法,就是按功劳给予奖赏,依据才干授予官职。现在君主设立法制而又听从左右亲信的请托,这就是难以推行的原因。”昭侯说:“我从现在开始知道如何行法了,寡人知道听从什么了。”一天,申不害请求给他的叔伯哥哥安排个官职,昭侯说:“这不是从你那里学来的。听从你的请求,败坏你的治国之道,还用你的请求做什么?”申不害诚惶诚恐地避开正寝请求处分。【原文】

经六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说在文公之攻原与箕郑救饿也。是以吴起须故人而食,文侯会虞人而猎。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患在厉王尊击警鼓与李悝谩两和也。

说六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扑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同类推荐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介绍了罗斯柴尔德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显赫的名字上。而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来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加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妖孽王妃狠不纯

    妖孽王妃狠不纯

    “我用我的灵魂诅咒你们,不得好死!”前世被心爱的男人生生逼得跳楼,她带着不甘和怨恨在一个被人忽视的王朝公主的身体中活了过来。怎料,等待她的却是一场充满阴谋的联姻……【简介无能,请移步正文~】
  • 华娱巨星天王

    华娱巨星天王

    宅男陈默喜得穿越,重生成一名燕影表演系学生,四年磨一剑,以一部动漫震撼娱乐圈,从此踏上巨星之路。年轻就该热血,我就是唯一天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敕赐滁阳王庙碑

    敕赐滁阳王庙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卷珠帘

    画卷珠帘

    她是书画世家的闺秀,因不公的姻亲要嫁给萧家傻子,她带着画卷进京退婚,却无端卷进波澜诡谲的宅门里。那些风流才俊的儿郎们曾对她诉说:大傻子:“你是我娘子,你不喜欢我……”三狐狸:“你宁肯嫁给白痴,也不愿嫁给我!”四瞎子:“当年我没有赴约,你恨我吗?”可是,他们倾吐真心的人都不是她。她只是陷入这场错综复杂的爱恨纠葛里的局外人,她只想远离深宅的是非恩怨,可谁能告诉她,她何时已将身心相付?以画传情,绘一幅绣幕珠帘里那些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
  • 洪恩灵济真君灵签

    洪恩灵济真君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少爷迷糊妻

    腹黑少爷迷糊妻

    人人道,贺濯阳是当今社会纯度最高的黄金单身汉,要智谋有智谋,要财富有财富,要长相有长相,要风度有风度,简而言之那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女人无限爱慕,男人无限嫉妒。哎,谁人知道他也很烦恼啊。“那个,如果你没什么事情的话,请向路边躺一躺,我还有急事!”这种人也能当老师?没看他满身是伤吗?难道他身上的血在她眼中是菜汤吗?上官云释,本少爷和你杠上了!片段一“少爷!少奶奶和夫人吵架了!”“吵就吵吧!婆媳问题自古就有,不吵才是古怪!下去吧!”贺濯阳对那人挥了挥手,便又将注意力放在文件之上。“少奶奶说了,要是你不去帮她的话,她明儿个就给你带绿帽子!那个送帽子的人绝对是……”管家的话还没传完,便看见自家少爷飞也似的跑了出去。片段二“哎呦!贺大哥,你就陪陪人家嘛!人家好不容易才见着你!”办公室里,刚刚送走瘟神的贺濯阳又开始头皮发麻!不是已经送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酝酿了好久才酿出笑容,这才抬头向门口看去,然后他傻眼了!上官云释媚眼如丝的走了进来!“老公啊!桃花运很盛嘛!嗯?”“呵呵呵……”贺濯阳干笑,很是讨好的笑道:“都是老婆照顾的好!”片段三“你就是黑道皇后?”贺濯阳瞪着眼前同样不可置信的上官云释,他眼中迷迷糊糊的小妻子,原来便是黑道人人闻风丧胆的黑道皇后。“你就是赤炎的国王?”上官云释非常受打击的看着自己老公,平时被他欺负欺负就算了,竟然敢……“哇……哇……”上官云释一下子蹲在地上哭了出来。“喂……好好的你哭什么啊?”“我被你欺压这么久,要是被别人知道了我丢不丢脸啊?我以后怎么带弟兄啊!……呜呜……”“……”推荐好友文文惹上豪门冷少龙妻凤夫王爷,王妃爬牆了师兄,你别跑强索妾欢长官,矜持一点总裁,轻一点
  • 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

    会幸福这件事,不是鸡汤是信仰

    你曾有过“不被听见”的时刻吗?有这样一个宅女,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下了判决书——一个“讨人厌的孩子”。这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个垫底宅女一路坚持、终成长为追梦达人的所见所感。她带着“讨人厌”的标签长大,去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也认识到自己的弱势、缺点和心理问题。她留学东京、创建留学生NPO、在异国奔波就职、到奥斯陆看极光……她一路坚持,从中国走向东京、伦敦、首尔、开普敦、特罗姆瑟……正如同许多年轻人梦想中的那样,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渐渐摸索到那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 风起涟漪

    风起涟漪

    他是命不久矣的当朝太子。她是天生痴傻的风府小姐。一场意外,魂归故里,浑浊不在,冷傲取之。“若你要这江山,我便替你金戈铁马。”“我要,唯你。”你可知,这山河人间,万家灯火,从不及你眉眼半分。有人说:“成也是你,败也是你,神也是你,魔也是你。”他却说:“你若成神,我便陪你普度众生。你若成魔,我便陪你颠倒乾坤。”“今日,许你万里红妆,护你一世安宁。”不曾想,触手可及的幸福,如泡沫般易碎。你说过,此一约既定,万山无阻,你定带我看尽世间繁华。可你为何食言?从此,我入梦十载,皆不见你。朝思,暮想,梦里相逢,不见君。春思,秋念,花落,流水叹,不见君......她入了十年梦,他寻了十年心。相逢终成陌路。“我可曾、见过你?”“不曾。”尘埃落定,洗净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二年二班小茉莉

    二年二班小茉莉

    讲述了小茉莉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从此成了一名小学生。她遇到了一看书就迷进去的点点,什么事都急吼吼的赵茫茫,考试永远得第壹的柳萌萌,还有冷冰冰、气哼哼的杨岛……52个同学52个样子,小茉莉不光只是快乐,她还有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