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200000021

第21章 《韩非子》作品(17)

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夫外无怨仇于邻敌者,其遇诸侯也外有礼义;内有德泽于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务本。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起;治民事务本,则淫奢止。凡马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今有道之君,外希用甲兵,而内禁淫奢。上不事马于战斗逐北,而民不以马远淫通物,所积力唯田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故日,“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也。

人君无道,则内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邻国。内暴虐,则民产绝;外侵欺,则兵数起。民产绝,则畜生少;兵数起,则士卒尽。畜生少,则戎马乏;士卒尽,则军危殆。戎马乏,则柠马出;军危殆,则近臣役。马者,军之大用;郊者,言其近也。今所以给军之具于柠马近臣。故曰,“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矣。

人有欲,则计会乱,计会乱,而有欲甚;有欲甚,则邪心胜;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由是观之,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退则令善人有祸。奸起,则上侵弱君;祸至,则民人多伤。然则可欲之类,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夫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者,大罪也。故曰:“祸莫大于可欲。”是以圣人不引五色,不淫于声乐;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胥靡有免,死罪时活,今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疾婴内,则痛祸薄外;痛祸薄外,则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惛。惛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故曰:“咎莫惛于欲利。”

【译文】

人有病了就会尊重医生,有灾祸了就会畏惧鬼怪。圣人在上,百姓的欲望就少;百姓的欲望少,血气协调、心平气和而举动合理;举动合理,就很少祸害。体内没有痤疽疮痔的病害,身外没有刑罚诛戮的祸患,他对鬼怪看得就极其轻淡。所以《老子》中说:“用道治理天下,那鬼怪也就不灵了。”太平盛世的百姓,并不与鬼神相残。所以《老子》说:“不是鬼神不灵,而是神不伤人。”鬼怪毒害人叫做鬼伤人,人把鬼驱走消灭叫做人伤鬼。百姓触犯法令叫做百姓伤上,施行刑罚杀戮百姓叫做上伤民。百姓不触犯法令,君主也不行刑;君主不行刑叫做上不伤人。所以《老子》中说:“圣人也不伤民。”君主不与百姓相害,人也不与鬼怪相残,所以《老子》中说:“两不相伤。”百姓不犯法,君主对内就不用刑罚,对外也不贪求百姓的财产。君主对内不用刑罚,对外不贪求百姓的财产,百姓就能添人进口、安居乐业。百姓添人进口、安居乐业,蓄积就会增多。百姓添人进口、安居乐业而又蓄积增多,就叫做有德。大凡所谓祟,就是失魂落魄而精神错乱,精神错乱就没有德。鬼怪不祟人,魂魄就不会失落,精神就不会错乱,精神不错乱就叫有德。君主使百姓蓄积增多,而鬼怪又不错乱他们的精神,德就尽施于百姓了。所以《老子》中说:“两不相伤,百姓就会归德于君主,君主也会归德于百姓。”是说德在上下,两方均丰盛而归于民了。

有道的君主,在外对邻敌没有怨仇,在内对人民有恩德。在外对邻敌没有怨仇,对诸侯又讲究礼仪;在内对人民有恩德,治理政事提倡努力耕作。对诸侯讲究礼义,就很少发生战争;治理民事提倡努力耕作,过度的奢侈就不会出现。大凡马之所以有大用,就是对外供战争之需,对内满足淫逸奢华的需要。而今有道的君主,对外很少用兵,对内禁止淫逸奢华。君主不使用马去追击逃敌,百姓也不用马去远方转运货物,马所积蓄的力量只用于田园。积蓄的力量在田间,必定要努力施肥浇灌。所以《老子》中说,“天下有道,把战马归还给农民去种田”。

君主无道,对内暴虐百姓,对外侵犯欺侮邻国。对内暴虐,百姓的产业就会断绝;对外侵犯欺侮邻国,就要多次用兵。百姓产业断绝,牲畜繁殖的就少;多次用兵,士兵就再也无法补充了。牲畜繁殖的少,战马就缺乏;士兵补充不上,军队就危急了。战马缺乏,怀胎的母马就得出征;军队危急,君主的近臣就得出战。马,是军中最有用的;郊,是离国都最近的地方。如今怀胎的母马和近臣都参战了。所以《老子》中说:“天下无道,戎马就在郊野里产驹。”

人有欲望,思虑就会混乱;思虑混乱,欲望就会加重;欲望加重,邪心就会得胜;邪心得胜,办事就会失掉原则;办事失掉原则,祸难就会发生。由此看来,祸难产生于邪心,邪心是由欲望诱发而成。欲望这种东西,进则可使良民为奸,退则可使善人遭祸。奸事一起,上侵犯君主,削弱君主的权势;祸害一到,百姓就会遭受伤害。于是欲望这种东西,上侵君主,下伤百姓。上侵君主,下伤百姓,这是大罪。所以《老子》中说:“祸害再也没有比欲望再大的了。”因此圣人不为五色所诱惑,不沉湎于声乐;明君轻视贵重玩物而摈弃华丽。

人无羽毛,不穿衣服就不能抗御寒冷;上不着天,下不沾地,以胃肠为本,不吃饭就不能活;因此不免有欲望和贪心。欲望和贪心不除,那就是自身的忧患。所以圣人有衣服足以抗御寒冷,有饮食足以充饥,就不发愁了。一般人就不是这样。大的像诸侯,小的像积蓄着千金资财的巨富,他们想得到的忧患便排除不了。刑徒还有被赦免之时,犯死罪的人有时也可以活命,唯有不知足的人的忧患,终身不能解脱。所以《老子》中说:“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

所以欲望和贪利比忧患还要厉害,有忧患就会生病;生病则智慧衰退;智慧衰退,就会丧失法度;丧失法度,就会胡作非为;胡作非为,就会出现祸患;祸患一出现,疾病就会缠绕心神;疾病困扰在内,病痛和祸患逼迫在外;病痛和祸患逼迫在外,痛苦就会积聚于肠胃之间;痛苦积聚于肠胃之间,那对人的伤害也太惨痛了。惨痛则退而自责,退而自责则知惨痛生于欲望和贪利。所以《老子》中说:“自责没有什么比欲望和贪利更为惨痛的了。”

【原文】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道,与尧、舜俱智,与接舆俱狂,与桀、纣俱灭,与汤、武俱昌。以为近乎,游于四极;以为远乎,常在吾侧;以为暗乎,其光昭昭;以为明乎,其物冥冥。而功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内之物,恃之以成。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万事得之以败,得之以成。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福成。故得之以死,得之以生,得之以败,得之以成。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物可得道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日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人之身三百六十节,四肢、九窍其大具也。四肢与九窍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动静尽属于生焉。属之谓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至死也,十有三具者皆还而属之于死,死之徒亦有十三。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凡民之生生,而生者固动,动尽则损也;而动不止,是损而不止也。损而不止则生尽;生尽之谓死,则十有三具者皆为死死地也。故曰:“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

是以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不爱精神不贵处静,此甚大于兕虎之害。夫兕虎有域,动静有时。避其域,省其时,则免其兕虎之害矣。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不免于万物之害。何以论之?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事上不忠,轻犯禁令,则刑法之爪角害之。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斗之爪角害之。嗜欲无限,动静不节,则痤疽之爪角害之。好用其私智而弃道理,则网罗之爪角害之。兕虎有域,而万害有原,避其域,塞其原,则免于诸害矣。凡兵革者,所以备害也。重生者,虽入军无忿争之心;无忿争之心,则无所用救害之备。此非独谓野处之军也。圣人之游世也,无害人之心,则必无人害;无人害,则不备人。故曰:“陆行不遇兕虎。”入山不恃备以救害,故曰:“入军不备甲兵。”远诸害,故曰:“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不设备而必无害,天地之道理也。体天地之道,故曰:“无死地焉。”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矣。

【译文】

道就是万物所以形成这样子的原因,是各种事理的总汇。理是构成万物的条理,道是万物构成的依据。所以说:道使万物有条有理。物各有各的理,不会互相干扰;物各有各的理而不互相干扰,所以理就成了制约万物的力量。万物各有各自不同的理,而道汇合了万物的理,所以不能不变化;不能不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因此生死之气都从那里禀受,一切智慧都从那里汲取,万事万物的兴废都从那里发生。天得到它才能高,地得到它才能藏,北斗得到它才能具有北斗的威力,日月得到它才能发出永恒的光辉,五常得到它才能具备五星的固定位置,众星得到它运行才上轨道,四季得到它才能掌控四时节气的变化,黄帝得到它才能掌控四方,赤松子得到它才与天地同寿,圣人得到它才制订出礼乐制度。道和尧、舜具有同样的智慧,和接舆具有同样的狂放,和夏桀、殷纣一起消灭,与商汤、周武一起昌盛。以为只在近旁,但它可以游历四极;以为太远了,但它却常在我的身边;以为太昏暗了,然则它的光芒昭着;以为很明亮了,然而它却暗淡而幽深。它的功德造就了天地,又演化为雷霆;宇宙间的事物,都依靠它来形成。大凡道的实情,不制作也不表示,柔弱随顺,依时变化,与事理相适应。万物得到它而可死,得到它而可生;万物得到它而可失败,得到它而可成功。道比方似水,被淹的人喝多了就会死,渴时适量喝些水就会生;比方似剑戟,愚人用它泄愤就会生祸,圣人用它诛戮残暴就会得福。所以得到它就会死,得到它就会生,得到它就会失败,得到它就会成功。

人们很少见过活象,得到死象的骨头,根据它的图形去想象它活着的模样,所以人们所想象的就都叫做“象”。如今道虽然不可能听到和看到,但圣人可以用它所显现的功效来推知它的形象。所以《老子》中说:“它没有形体的形状,它没有物体的物象。”

大凡事理就是方圆、长短、粗细、坚脆的区别,所以事理确定之后才有可能说明。因此事理确定之后才有存亡、生死和盛衰。万物一存一亡,忽死忽生,开始茂盛而后衰亡,这不可叫做永恒。只有那种与开天辟地一起生成,到天地消散以后仍然不死不衰的才叫做“永恒”。而永恒是无所变化的,没有定理的。没有定理,不处在固定的某一点上,因此无法说明。圣人观察它的玄远虚空,运用它的周而复始的轨迹,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然而它是可以研究的。所以《老子》中说:“道如果可以讲清楚,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人的开始是生而最终是死。开始叫出,最终叫人。所以《老子》中说:“出生人死。”一个人的身体三百六十个骨节,四肢九窍是人的大部件。四肢和九窍总共十三件,这十三件的一动一静都属于生的范畴。属也叫徒类,所以《老子》中说:“生的徒类都有十三个部件。”至于死的时候,十三个部件反过来又都属于死,因而死的徒类也有十三个部件。所以说:“生的徒类有十三个部件,死的徒类也有十三个部件。”大凡百姓生生不息,而活着本来就得动,活动过度就要受损伤;而活动并不会停止,就是损伤不止。损伤不止,生命就消耗尽了;生命消耗尽了,就叫做死,于是这十三个部件都成了走向死亡的东西了。所以说:“百姓活着,活着就得动,活动就要走向死亡,也是通过这十三个部件。”

因此圣人爱惜精神而以清静为贵。不爱惜精神,不以清静为贵,这要比犀牛和老虎还要凶猛厉害。犀牛和老虎都有一定的活动区域,出没也有一定的时间。避开它的地区,察看它的出没时间,就可以避免犀牛和老虎的伤害了。百姓知道犀牛和老虎有角有爪,而不知道万物都有角和爪,也就免除不了万物的伤害。根据什么说呢?雨季到来,旷野空静无人,如果早晚去翻山越涧,大风和露水的角爪就要伤害人。侍奉君主不忠,轻易触犯法规禁令,刑罚的角爪就要伤害他。在乡里不加检点,憎爱没有节制,争斗的角爪就要伤害他。嗜欲没有限度,行动没有节制,痈疽的角爪就要伤害他。喜欢用个人的智巧而不顾道理,法网的角爪就要伤害他。犀牛和老虎都有它们的活动的区域,而一切祸害又都有它的根源,避开它们的区域,堵塞它们的根源就可以免除各种祸害了。大凡武器,就是为了防备各种祸害的。重视生命的人,即使进入战斗之中,也没有忿争之心;没有忿争之心,就没有准备防害的必要。这并不是单说已经开赴战场的军队。圣人在世上交往,没有害人之心,就必然没有人害他;没有人害他,就不防备别人。所以《老子》中说:“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上犀牛和老虎。”进入山中不必依靠防备来挽救危害,所以《老子》中说:“进入军中不必准备盔甲和兵器。”远离各种祸害,所以《老子》中说:“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也用不上它的锋刃。”不设防而必然没有伤害,这是天地自然的道理。体会天地自然的道理,所以《老子》说:“就不会陷到死亡之地。”活动而不介入死地,才叫做“善于养生”。

【原文】

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谓勇。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故见必行之道。见必行之道则明,其从事亦不疑:不疑之谓勇。不疑生于慈,故曰:“慈,故能勇。”

周公曰:“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天地不能常侈常费,而况于人乎!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是以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是以举之曰:“俭,故能广。”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本书分为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孙膑等部分。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卫国英雄:俞大猷(青少版)

    卫国英雄:俞大猷(青少版)

    俞大猷是明朝名将和军事家。他“历仕三朝,身经百战。经营四十七年,斩馘二万五千余级,功在边陲,裒然为诸将之首”。这是朝廷对俞大猷的评价。史家说:他“四为参戎,七为总戎,皆将别将。”“为诸将之首”,这一评价是恰当的;“皆将别将”也是事实。它正说明俞大猷不是一般的将领,事实也确实如此。俞大猷参加过明朝各种类型的战争,与此同时,俞大猷在军事理论上也多有建树。他的海防理论、边防理论、治安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和战争指导思想多为前人所未发。俞大猷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难得的,有政治头脑、有战略眼光、长于谋略的军事家。
热门推荐
  • 帝少独宠:甜妻宠入怀

    帝少独宠:甜妻宠入怀

    裴双谣的隐婚老公,是神秘的大人物。她猜了很多人,却没想到会是江城呼风唤雨的太子爷:封御。传闻他不近女色,不怕死的裴双谣决心亲身试验一下。结果这一试……“少夫人,今天少爷给你准备了惊喜。”地点在江城最浪漫的餐厅。此后隔三差五有惊喜……“少夫人,少爷给你准备了惊喜。”惊喜是一个戒指。裴双谣抓着他问,脸颊红红:“戒指什么意思?”封御向她靠近,嗓音魅惑:“补的婚戒,戴上后你就是想逃也逃不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中国血

    中国血

    本书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作者将人物命运放在战争、原始丛林、蛮荒部落等一切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空间,使人性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张扬和反省;因为战争,生与死、存亡与毁灭成为一瞬间的现象,这个命题对于今天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策,逆天五小姐

    嫡女策,逆天五小姐

    风的北宫风离+南宫明月=《帝凰,名门庶女》这本实体书已经在2014年6月上市了。当当网、卓越网、淘宝、天猫、各大书店已经有货,这套实体书中有网络没有的新番外,二万多字哦。希望喜欢明月和风离的亲们能喜欢,去购买实体书多多支持风哦。风谢谢大家的支持,O(∩_∩)O谢谢!****她蔚明珠,她本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女,南齐至尊皇后,她嫁他七年,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却不曾想,身怀六甲时换来他一纸圣旨,打入冷宫!父亲被斩,昔日辉煌的将军府顷刻崩塌,临死才知道原来她只不过是他登上帝位的垫脚石!身下鲜血弥漫,冷宫外却传来他另娶新人的喜乐,断送了她所有的幻想!水银灌顶,她凄然以血为咒:“上天入地,我蔚明珠在此发誓,如有来生,我定然会让你们十倍千倍的偿还今日给我的屈辱!”再一次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在十年前,这一次,她绝不会再任由命运摆布,她定要让那些伤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地狱幽魂索命,玩心机,斗权术,她一一奉陪!当日伤她一分者,今日她必还十分!王侯将相,太子藩王,她教他们一个个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且看昔日弃后今生风华滟滟,逆天无双!哼,前夫求娶,门窗全无,誓要报仇!什么,装可怜?玩心计?好吧,来比比,谁才是鼻祖。不是说她心狠手辣,恶名远播么,咋的还有那么多桃花登门求亲?她以为她这辈子都是无牵无挂,却没想到惹上一腹黑的主,而且,甩都甩不掉!当坚强狂傲的女子,撞上那俊颜面瘫、腹黑狡猾的男子,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是他?还是他?踏过一路情伤,两世情仇,面对同样为她全心付出的几位绝色郎君,她该选谁?
  • 爱有余毒:陆少追妻蜜蜜宠

    爱有余毒:陆少追妻蜜蜜宠

    他想给她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却因她而入狱。等他王者归来,她的身边已经有了别的男人……
  • 灵长的线

    灵长的线

    陶立山的各路妖精纷纷举办夜宴,因为听说失踪了二十来年的裁判回来了,太好了,那场“盛宴”可以继续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薄情帝少偷心妻

    薄情帝少偷心妻

    她不过是趁着刺杀小小的报复了一把,顺带收拾东西走人!不想,惹来一场海上对峙……军舰对飞机?少帝对少将?不是吧!她不就是犹豫了下,居然用炮来轰!糟糕!船破了!我不要喂鲨鱼啊!
  • 无限之罪乐园

    无限之罪乐园

    前方一切未知,他只能踏着鲜血成神。他明明是个独来独往的杀神,怎么突然变成所有人的信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