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100000041

第41章 舌战伯嚭怀念妻子(1)

且说孔子正在给子路讲解正名分的道理,猛听子贡惊喜地喊了一声“老师”,闯进屋来说道:“天下雨了!”

孔子也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忽地站起身,快步走到庭院,先伸手试了试雨点,然后仰起脸,尽情地享受着这久旱后的春雨的甘甜。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点点落地,滴滴入土,犹如滋润着他的喉咙,浇灌着他的心田。他久久地默立着,想像着雨后农家的繁忙景象,品味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黑暗中,子路看不见他的脸色,但是,他能猜透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他轻轻走近他,低声喊道:“老师,快进屋吧!”

孔子爽朗地说:“仲由,无风落雨,云彩又是这般厚,这般匀,定然是场普雨了。你不用让黎民挖河引水浇灌田地了。”

子路摇着头喘了一口粗气说:“蒲邑没有工商作坊,黎民全靠种田为生。然而土地高低不平,沟渠年久失修,旱不能引水浇田,涝不能排水泄洪。弟子决心奏明君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春播后,便动工挖沟修渠。”

孔子说:“役使黎民,切忌农忙季节。你把挖沟修渠之事安排在春播后、夏收前,甚是合适。”

子路听到老师的赞扬,高兴得笑了起来。

孔子却心事重重地陷入了沉思。他看着高柴和子路从政颇有建树,又想起了鲁国,想起了冉有……

且说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夏,吴国国王夫差派使者到鲁国呈递国书,约鲁哀公到鲁国曾阝城会盟。鲁哀公经过一番筹措,命相国季孙肥担任相礼,届期赴盟。

曾阝城在鲁国都城南一百多里处,与吴国北疆接壤。当时吴强鲁弱,鲁哀公不免有些胆怯,但想到曾阝城在鲁国境内,有重兵把守,也就稍微放心了。

到了曾阝城,季孙肥亲自往盟坛察看。回到驿馆,向鲁哀公禀明。然后终日演练礼仪。

会盟这一天,鲁哀公一大早就等候在盟坛前。这里是平原,盟坛是用土临时筑起的一个台子,台阶在南。盟坛几案上摆着整猪、整羊等供品。大约等了半个时辰,吴王夫差方姗姗而来。鲁哀公举目看时,顿时怔住了。但见夫差头顶金冠,身穿锦袍,在黄伞的覆盖下,迈着四方步,威风凛凛地朝盟坛走来。身边有八个身着铠甲、腰佩宝剑的贴身侍卫。身后有四路纵队的仪仗,衣冠华丽,步伐整齐,各持一面彩旗,如众星捧月般紧紧地尾随着。鲁哀公不看则已,这一看颇有点自惭形秽之感。他不自觉地回头看看身后,不仅人员少,而且衣冠平凡。等夫差走到眼前,他硬着头皮施礼相见。然后步向盟坛台阶前。这时,钟鼓齐鸣,乐声灌耳。鲁哀公和夫差在各自的黄伞笼罩下,一步一并脚地登上盟坛,按照主右客左的位置坐定。

吴国担任相礼的太宰伯嚭和鲁国相国季孙肥从各自的队列中走出,在坛前彼此行过相见礼,也一步一并脚地登上盟坛。他们径直走到各自的国君身旁,季孙肥喊道:“上香!”

坛下一人捧香而上。

季孙肥接香在手,抖动着宽大的衣袖向北方作过揖,恭恭敬敬地将三炷香栽在青铜香炉中,转向对夫差和鲁哀公施礼道:“万事俱备,请君侯盟誓!”

夫差和鲁哀公踏着钟鼓的节拍走到香炉前,面北而立。

季孙肥说:“献爵!”

坛下有两人捧爵应声上坛。

夫差和鲁哀公各自接爵在手,向天地三界洒酒致祭。然后,又拜过天地三界,方高诵盟言,无非是些“永世修好”、“不动干戈”之类的话语。

等他们各自回到原位置落座,伯嚭收敛了笑容,面对夫差启奏:“君王,当今之世,吴强鲁弱。吴国每每庇护鲁国,才使鲁国免于干戈之苦。古人说,知恩不报非君子。今我吴国有恩于鲁国,鲁国却一直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报答。长此以往,恐怕与情不通,与理不顺吧!”

夫差也盛气凌人地说:“是啊!爱卿说得不错。我吴国是有恩于鲁国的。”

伯嚭望着鲁哀公和季孙肥那种敢怒而不敢言的神情,挖苦道:“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典章制度极为完备,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今君侯不依礼义行事,莫非礼崩乐坏了吗?”

鲁哀公气得满脸发青,浑身哆嗦,不知说什么话好。

季孙肥急得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只好忍气吞声。

伯嚭更加神气十足了。他眼望蓝天,旁若无人地傲立了一会儿。假惺惺地说:“吴国和鲁国本是兄弟邻邦,吴国庇护鲁国,也是义不容辞的。况且而今鲁国不甚富强,从今年开始,就请鲁国每年向我国送牛、羊、猪各一百头,略表心意,未知君王意下如何?”

夫差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在情在理,不在物啊!就请鲁国照此办理吧。”

季孙肥有些发怒了,向前跨了三步,想据理力争。

鲁哀公怕把事情闹大,急忙制止道:“爱卿息怒!百头牛、羊、猪事小,一旦闹出别的瓜葛来,事情就大了。我们暂且忍下这口气吧!”

季孙肥不顾礼数了,粗声粗气地喊道:“会盟完毕,请君侯退坛!”

鲁哀公像一只斗败的鹌鹑,也不管合不合音乐节拍了,低着头,匆匆走下盟坛。

夫差则不然,他仍旧目视前方,迈着四方步,踏着音乐节拍,大摇大摆地走下盟坛。

鲁哀公压根儿就没料到这次会盟会如此不欢而散。回到宫廷,后悔莫及。羞辱,惭愧,一齐袭上心头。他清醒了,认识到,在列强争霸的残酷现实面前,不求自强自立,就要受人欺凌。想让强者怜悯弱者,无异于让豺狼改变吃肉的本性。他想来想去,猛然想起了孔子。他用心琢磨用一个什么样的最妥当的办法接孔子回国。

这年秋天,吴国太宰伯嚭邀请季孙肥到吴国。季孙肥接到书札,不寒而栗。他想起了夏季在郎城会盟时的情景:“在鲁国的属地之内,他尚且那样凶相毕露,而今要到吴国,他将会施展何种伎俩呢!”他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父亲的临终教诲,决定派人去卫国请子贡。当即亲笔修下书札一封,命人送到卫国。

子贡接到季孙肥的书札,禀明孔子。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能言善辩,可随相国赴吴,多用些礼义、仁德的道理劝说吴国太宰。”

子贡说:“伯嚭辅助夫差,正在力图称霸于诸侯,礼义、仁德的道理,他怎会听得进去呢?”

孔子说:“夫差是个明白人。只要把道理讲明,他岂能无动于衷!”

子贡遵照孔子的嘱托,迅即返鲁,跟随季孙肥奔赴吴国。

过了长江,景色与北方迥然不同。但见河渠纵横,堤柳成阴,稻谷茂盛,满目皆绿。人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子贡看了,果有此感,他心情兴奋,神态盎然。到了吴国都城,众多特异的景色更令他感到美不胜收。只见古刹生紫气,民宅冒炊烟。河流交错而流,街道井然有序,长堤恰似彩虹,小桥宛如玉璧。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临河,堪称道道地地的水城。他坐在马车上赞叹不已。

季孙肥可与他不同。他不知伯嚭的闷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一路走来,闷闷不乐。

黄昏时分,他们找到一家馆舍。刚要卸马歇息,忽见门前小河中一轮红日闪烁着万道霞光。微风吹,涟漪起,将霞光扯成了片片点点,忽而方,忽而圆,万紫千红,变化无穷,宛如一架神秘莫测的万花筒。子贡伫立在河边上,久久地看着,偷偷地用各种美好的字眼比喻着,形容着。直到季孙肥喊他,他才跟在他身后进了馆舍。

当夜就寝,季孙肥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害怕伯嚭再耍新花招,也担心子贡不是伯嚭的对手,蒙受耻辱而归。

第二天早晨,子贡见他眼圈发黑,眼珠发红,知道他没睡好觉,怎奈他是相国,不便多问,不声不响地和他同车奔向太宰府。

当时诸侯国君的呼称较乱,有的称公,有的称侯,有的还称王。上卿的称呼也很多,有的称相国,有的称太宰,有的称令尹。因此,太宰伯嚭和相国季孙肥的官职完全一样,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列文官之首。

且说太宰伯嚭闻听季孙肥和子贡来到门前,慌忙整衣出迎。入客厅落座后,季孙肥由于心情过于紧张,连句客套话也未说,就单刀直入地问:“太宰大人,未知此次特邀季孙肥来贵国,有何见教?”

伯嚭有些忍俊不禁,幸亏用牙齿咬住嘴唇,才未笑出声来。他指着矮几上的橘子向季孙肥和子贡说:“请尝尝吴国的桔子!”

季孙肥也意识到自己又丢了丑,脸色一阵发红,一直红到耳门后,不自禁地垂下头,低声说:“多谢太宰!”

子贡吃了一个橘瓣,表情坦然地赞扬道:“江南柑橘,果然味道不同!”

听到子贡的声音,季孙肥如释重负,伸手拿起一个橘子,不慌不忙地剥去皮,吃了起来。

伯嚭满脸带笑地问:“贵国君侯可好?”

季孙肥连声说:“好,好!”

为了尽快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子贡拱手问道:“太宰大人,贵国君侯何好?”

伯嚭一听子贡用的是雅言,音调又是那样纯正、爽朗,立即意识到他是个身手不凡的人,重新将他打量了一番,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子贡说:“复姓端木,名赐。”

伯豁了解子贡,顿时刮目相看,欠身说道:“噢,夫子的高足弟子!失敬!失敬!”

子贡说:“太宰大人过奖了!不敢,不敢!”

面对这样一位雄辩能手,伯嚭的锐气有点受挫,琢磨了半天,才冲着季孙肥说:“相国大人,今年夏季在曾阝城会盟时,鲁国曾答应每年向我国送牛、羊、猪各一百头。未知今年何时送来?”

季孙肥吞吞吐吐地说:“这……”

子贡打断了季孙肥的话,和颜悦色地说:“太宰之言错了!”

“嗯?”伯瓠瞪着发怒的眼睛,质问道:“这是鲁君亲自答应的,错在何处?”

子贡引经据典地说:“古代圣贤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鲁国和吴国同属周天子的领地,鲁君和吴君同是周天子的诸侯,既已结盟修好,发誓以礼相待,不动干戈,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了。既为兄弟,就应该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同舟共济,唇齿相依。而今吴国富强,鲁国衰弱,理应由吴国接济鲁国。大人非但不劝吴王按理行事,反而要鲁国以贫济富。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好一张利嘴呀!”伯嚭想着,倒吸了一口冷气,强词夺理地说:“弱者向强者进贡纳礼,自古而然。”

子贡用咄咄逼人的口气说:“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仁德施行,礼义完备,推而广之,可及天下。纵观整个历史,凡对别国诉诸武力的国家,则貌似强大而危机四伏,只有推行礼治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若论真正的强者,当首推鲁国。吴国为何不向鲁国进贡纳礼呢!”

伯嚭窘得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说:“如此说,吴国和鲁国在嚭地的会盟岂不是名存实亡了?”

子贡说:“请问太宰,鲁国和吴国在曾阝地会盟,是为了修好,还是为了一国强迫另一国称臣纳贡?”

伯嚭说:“当然是为了修好。”

子贡以胜利者的口吻说:“那就请太宰大人规劝吴王履行诺言吧!”

伯嚭还想争辩。

子贡蓦然站起身,对季孙肥说:“相国大人,太宰大人已然同意鲁吴两国永世修好,我等可告辞回国了。”

季孙肥恍然大悟,站起身就往外走。

回到鲁国,季孙肥向鲁定公禀明,鲁定公对子贡的才华赞叹不已。

子贡仍旧回到卫国,把赴吴的经过详细陈述了一遍。孔子说:“你的确是位辩士!”他望着庭院中开始变黄的槐树叶子又说:“眼下已到秋天,我想去蒲邑察看仲由的政绩,你陪我去好吗?”

子贡说:“为老师驾车是件快事,我自然愿意去。”

第二天一早,师徒二人上路。子贡为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又用娴熟的技术为老师驾车,轻车熟路,洋洋自得,忽向孔子问道:“老师!颜回、仲由和我,各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淡淡地说:“颜回是个有仁德的人,仲由是个勇敢的人……”

子贡回过头,眼巴巴地望着孔子。

孔子说:“你是个聪明的人。”

默默地走了几步,子贡又问:“这三种人的特点是什么?”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容易迷惑,仁德的人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子贡听了很兴奋,激动地说:“老师,您老人家身上各种长处都具备。”

孔子不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用嗔怒的目光望了子贡一眼,又重复道:“聪明的人不容易迷惑,仁德的人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对于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这三点,我一样也不具备。我的特点是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还有什么?我就是好学罢了。”

子贡讨了个没趣,只顾扬鞭催马。走了一段路,他闷得难受,又讲起了赴吴国的事:“吴国太宰伯嚭呆头呆脑的,还想耍弄聪明。”

孔子板起面孔说:“端木赐啊!你就那么好吗?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背后讥讽别人是不对的,我可没有闲功夫听你说长道短。”

进入蒲邑境内,孔子高兴地说:“好啊!子路能够恭敬而取信于民了!”进入城里,孔子越发高兴地道:“好啊!子路能够以忠信而宽容于民了!”走到邑衙,孔子高兴极了,说道:“好啊!子路能够明察案情而果断地加以处理了!”

子贡手执马缰而问道:“老师,您没有见到仲由的政绩,也没有见到他本人,就连续赞扬三次,他究竟好在哪里呢?”

孔子神情怡然地回答说:“我看到他的政绩了。进入邑境,就看到沟渠纵横,壤沃土肥。只有得到信任,黎民百姓才肯不惜力气地挖沟筑渠,浇田整地,把庄稼侍弄得秸粗穗大,粒壮籽圆,到处是一处丰收景象。进入城内,则见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墙屋完固,树木茂盛。只有忠信待人,宽厚于民,使风俗淳朴,盗贼不兴,才能出现这种兴旺而安定的局面。到了衙前,又见邑署寂静清闲,衙役垂立听命。皆因明察邑情,熟知民意,清明廉洁,秉公断案,才有了这个鸣冤诉讼者无人、滋事干扰者绝迹的好局面。由此看来,我虽然赞扬了三次,也没有把他的优点说完道尽啊!”

子贡也觉得有道理,口服心服地点了点头,伸手扶孔子下车。

早有门人通报子路。等孔子下了车,他已经从邑衙内三步并成两步地出来了,仍是粗布衣衫,红得发黑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忙说:“老师!弟子不知您老人家来此,未能迎接,望乞恕罪!”

孔子满面春风地说:“不知者无罪。何况我是随便来看看。”

子路说:“老师请!”

孔子走进邑衙,展现在眼前的一切都朴实无华。这些可能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不动声色。唯有一桩使他不理解的是,大堂和两边厢房里都放着许多兵器,枪刀剑戟,一应俱全。他用目光盯着这些长枪短刀和弓箭盾牌,笑着说:“仲由啊,我观你的政绩,倒也显着。只是你身为一邑百姓的父母官,不用心教黎民懂礼义、知廉耻,一味耍枪练棒,崇武尚力,却是为何?”

子路知道孔子误解了他的本意,解释道:“弟子才疏学浅,担任这一邑的长官,必须上不负周天子和君侯,下不负黎民百姓。”

孔子说:“就我所见,你治理蒲邑有方,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子贡把孔子三赞子路政绩的话重复了一遍。

子路难为情地说:“老师可能是过于偏爱弟子,故而来到蒲邑感到事事顺眼。其实,这蒲邑大有弊端可见。这么大,这么富庶的地方,竟然没有手工作坊,黎民只靠种田谋生。在正常年景下,尚可勉强维持生计;一旦遇上旱涝灾害,减产歉收,生活可就没有保障了。因此,弟子正在设法让黎民学手艺,开设手工作坊,挣些钱财,用以换布帛,买柴米。即使遇上天灾人祸,也不至于忍饥挨饿。单这一件事,就把弟子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加上还要办学堂,请老师,让少年得到教育。更要安置那无业游民的生计,设法让他们有事可做。哪里还有功夫练武呢!”

孔子更觉奇怪,问道:“既不练武,衙内摆放这许多兵器派何用场?”

子路坦诚地说:“这些兵器是弟子备下预防万一的。倘有贼寇骚扰,便可召集黎民,各执兵器,登上城头,极力炫耀城中有备,不必冲杀出去,贼寇定然望风披靡,不战自退了。若是没有准备,一旦贼寇来犯,城中百姓便会闻风丧胆,不战自乱,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同类推荐
  •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本书讲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的传奇,一个具有胡人血统的平民诗人,让唐诗在国势衰落的轨迹中,再次腾飞向上,不能不说他具有“魔王”一般的功力,而“诗王”、“诗魔”的称谓也应证了他对唐诗的改造过程和承认。白居易拓展了诗歌的体裁,皇室爱情、平民疾苦,都在他笔下被还原,而他生命的波折,也让人感叹时代造就了一个不一般的诗人。伟大的诗人不会去选择时代,而是在时代中造就自己。白居易适逢乱世,但他并不因为身处乱世而悲哀,而是用他的笔和才思,去忠实记录乱世的根源,并对受苦难的人民给予了无限同情。诗人终究老去,白居易也在争鸣中走向历史的深处,但诗人的传奇却没有散去,而是随着他的诗歌永远在文学的天空里飘荡,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断翻新。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音乐之邦的最后绝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麦克阿瑟

    名人传记丛书:麦克阿瑟

    名人传记丛书——麦克阿瑟——有着狼一样性格的“五星上将”:“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热门推荐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镰鼬

    镰鼬

    一个即将被魔法学院退学的学生,即将被退学!千里寻亲的他,却屡屡陷入纷争中。
  • 我能把现实变成游戏

    我能把现实变成游戏

    大学生林小易意外获得一款神奇的“智脑”,能够将主角生活中遭遇的现实情况制作成游戏;在游戏中实现的事,现实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叮“宿主制作游戏并挑战成功,获得c1驾照*1…”“宿主制作游戏并挑战成功,获得迎新晚会赞助5000块…”“宿主……”无论现实遇到多大困难,都可以制作成游戏解决,还能获得属性加成;从此,林小易平凡的人生嗨起来了…(存稿20W!!!放心阅读!)
  • 体育法学与法理基础

    体育法学与法理基础

    本书介绍了体育法学概述、体育法学体系、体育法学方法、体育法基本理论概述、体育法律规范与相关体育规范、体育法律关系等内容。
  •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正常的超凡世界

    不正常的超凡世界

    穿越到奇幻世界,白落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居然是没有身份证!长期冥想导致腰间盘突出的魔导师沉迷纸片人老婆的死灵术士因为养猫掉毛而抓狂的驱魔人玩网游一年不下线的吸血鬼超凡者沉迷网络,白落手持梦幻科技,化身异界钢铁侠。轻松快乐的故事开始了。
  • 天元梦冢

    天元梦冢

    人生就像是一场冒险,虽然可以肆意,但一定要保留一份敬畏。你的话我至今难忘,可你又在哪里呢!万载匆匆而过,直到这个世间彻底没有了你的任何痕迹!直到哪个孩子的降生!
  • 超级中国(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超级中国(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了解未来中国崛起之路的最佳途径。本书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关于中国综合国力与美国实力比较的一系列文章。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王传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王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爱的,你是我学不会的别离

    亲爱的,你是我学不会的别离

    安然喜欢吴漾喜欢了七年,也追了七年,她爱过他,以“死”结束。绝望,痛恨,不甘远远胜于死。当她从医院醒过来时,她发誓,这辈子不会再喜欢他,不会再为他付出,甚至一滴泪。多年后,当已经失忆了的吴漾撕心裂肺地对她吼道:“安然,你的心真的是冰做的吗,你爱我一下会死吗?!”安然庄重而又认真地回答:“是啊,吴漾。爱你一下会死的。”一部虐心又温暖的治愈文告诉你,人生最幸运的事无非就是你爱着的人刚好也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