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300000037

第37章 《庄子》作品(26)

①役:门徒,弟子。古代做门徒的要为师父干杂差,故称役。②庚桑楚:老聃弟子,姓庚桑,名楚。③偏得:部分地学到。偏,不全。④畏垒:山名,所在不详,一说在鲁国,一说在梁州,一说即《禹贡》的羽山。⑤画然:明察的样子。知:通“智”。去之:离开庚桑楚。⑥挈然仁者:自信做到仁的。挈,通“契”,本指讲信用的契约,引申为自信。⑦拥肿:糊涂无知的样子。⑥鞅掌:失容的样子。⑨穰:丰收。⑩洒然:指见所未见,耳目一新的样子。异之:使他感到奇异。日计之而不足:指三年之前,每日盼望他有所作为而不去作为,所以说不足。岁计之而有余:指三年后,物不疵疠,而大丰收,无为是异于寻常的,所以说有余。社而稷之:为他建立社稷。社、稷均作动词用。释:通“怿”,高兴。百草生:指包括谷物的自然生长。万宝:各种果实。尸居:像尸主(神主牌)一样静寂而居,表示无为。环堵之室:四面围有一堵之墙的居室。堵,一丈。环堵,一平方丈。窃窃:烦琐计较的样子。俎、豆:都是祭祀时放祭品的器具。这里作动词用,引申为奉祀。其:岂。杓:榜样。寻常之沟:指深八尺,宽十八尺的沟洫。寻,八尺,二寻为常。鲵、鳝:都是小鱼。制:通“折”,曲折回旋。要狐:妖孽的狐狸。婆,通“孽”,妖孽。祥:善,得意。先善与利:首先推举善而又对众人有利的人。函:含。兽能把车吞含,说明很大。砀而失水:因波流动荡而离开了水。砀,通“荡”。盗:欺骗。数物:指举贤、任智等事。物,事。厚民:利民,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于利甚勤:努力谋利。勤,努力。正昼:中午。日中:中午。穴际:把墙挖穿。

【译文】

老聃的弟子中有个叫庚桑楚的,独得老聃真传,居住在北边的畏垒山,奴仆中着力炫耀才智的他就让他们纷纷离去,侍婢中着力标榜仁义的他就让他们远离自己;只有敦厚朴实的人跟他住在一起,只有任性自得的人作为他的役使。居住三年,畏垒山一带大丰收。畏垒山一带的人民相互传言:“庚桑楚刚来畏垒山,我们都微微吃惊感到诧异。如今我们一天天地计算收入虽然还嫌不足,但一年总的计算收益也还富足有余。庚桑楚恐怕就是圣人了吧!大家何不共同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他,像对待国君一样地敬重他?”

庚桑楚听到了大家的谈论,坐朝南方心里很不愉快。弟子们感到奇怪。庚桑楚说:“你们对我有什么感到奇怪呢?春天阳气蒸腾勃发百草生长,正当秋天时节庄稼成熟果实累累。春天与秋天,难道无所遵循就能够这样吗?这是自然规律的运行与变化。我听说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像没有生命的人一样虚淡宁静地生活在斗室小屋内,而百姓都无识无知地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如今畏垒山一带的庶民百姓私下里谈论想把我列入贤人的行列而加以供奉,我难道乐意成为众人所注目的人吗?我正因为遵从老聃的教诲而对此大不愉快。”

弟子说:“不是这样的。小水沟里,大鱼没有办法回转它的身体,可是小小的泥鳅却能转身自如;矮小的山丘,大的野兽没有办法隐匿它的躯体,可是妖狐却正好得以栖身。况且尊重贤才授权能人,以善为先给人利禄,从尧舜时代起就是这样,何况畏垒山一带的百姓呢!先生你还是顺从大家的心意吧!”

庚桑楚说:“小子你过来!口能含车的巨兽,孤零零地离开山野,那就不能免于罗网的灾祸;口能吞舟的大鱼,一旦被水波荡出水流,小小的蚂蚁也会使它困苦不堪。所以鸟兽不厌山高,鱼鳖不厌水深。保全身形本性的人,隐匿自己的身形,不厌深幽高远罢了。

“至于尧与舜两个人,又哪里值得加以称赞和褒扬呢!尧与舜那样分辨世上的善恶贤愚,就像是在胡乱地毁坏好端端的垣墙而去种上没有什么用处的蓬蒿。选择头发来梳理,点数米粒来烹煮,计较于区区小事又怎么能够有益于世啊!举荐贤才人民就会相互出现伤害,任用智能百姓就会相互出现伪诈。这数种作法,不足以给人民带来好处。人们对于追求私利向来十分迫切,为了私利有的儿子杀了父亲,有的臣子杀了国君,大白天抢人,光天化日之下在别人墙上打洞。我告诉你,天下大乱的根源,必定是产生于尧舜的时代,而它的流毒和遗害又一定会留存干千年之后。千年之后,还将会出现人与人相食的情况哩!”

【原文】

南荣趎蹴然正坐日①:“若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托业以及此言邪?”

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②。若此三年,则可以及此言矣。”

南荣趎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盲者不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与形亦辟矣③,而物或间之邪④,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谓趎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趎勉闻道耳矣⑤!”

庚桑子曰:“辞尽矣。奔蜂不能化藿蝎⑥,越鸡不能伏鹄卵⑦,鲁鸡固能矣⑧。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

南荣趎赢粮⑨,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

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趎曰:“唯。”

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趎惧然顾其后。

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

南荣趎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

老子曰:“何谓也?”

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⑩。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

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南荣趎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

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郁郁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揵;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揵。内外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

南荣趎曰:“里人有病,里人问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犹未病也。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

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已乎?能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终日视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

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能乎?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然而往,侗然而来。是谓卫生之经已。”

曰:“然则是至乎?”

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注释】

①南荣趎:庚桑子的学生。姓南荣,名趎。蹴然:不安的样子。正坐:正容端坐,以示敬畏。②营营:劳累而不知休息的样子。③辟:通“譬”,比类,相似。④间:间隔,阻塞。⑤勉:勉强,约略。⑥奔蜂:即蜾赢,细腰小虫。藿:豆。蝎:又叫毛虫,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形似蚕而大如指。生在豆中的即叫藿蠋。⑦越鸡:越地所产的鸡。伏:孵。鹄:天鹅。⑧鲁鸡:鲁地所产的鸡。或当时鲁地鸡种优良,所以比越地的大。⑨赢:担。⑩朱愚:即铢愚,愚钝。楚人谓刀钝为铢。因楚:通过庚桑楚的介绍。⑥眉睫之间:本指眼睛,眼睛是最能反映人的表情的,故引申为表情。得汝:指掌握了你的心事。信:证实。规规然:不由自主的样子。惘惘:不得意的神情。入就舍:就居弟子之舍。所好:指天道。所恶:指仁义等。自愁:自感苦恼。洒濯:洗涤,指清除掉那些不合乎天道的东西。郁郁:闷闷不乐的样子。津津:这里表示渗出、流露的样子。外鹱:被外物所牵制。韄,系缚,束缚。繁:杂。捉:促,急迫。内鹱:被心事所缠缚。缪:绸缪,缠缚。里人:同住一居里的人。卫生:养生。经:原则,方法。舍诸人:对人无所求。诸,之于。然:无所牵挂的样子。侗然:心怀开朗的样子。能儿子:能和小孩一样天真。嗥:号叫。嗌:咽喉。嗄:通“哑”,沙哑。与物委蛇:随物变化。同其波:随波逐流。撄:扰。怪:责怪。谋:谋算。事:服务。

【译文】

南荣趎虔敬地端正而坐,说:“像我这样的人已经年纪大了,将怎样学习才能达到你所说的那种境界呢?”

庚桑楚说:“保全你的身形,护养你的生命,不要使你的思虑为求取私利而奔波劳苦。像这样三年时间,那就可以达到我所说的那种境界了。”

南荣圻说:“盲人的眼睛和普通人的眼睛,彼此的外形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盲人的眼睛却看不见东西;聋子的耳朵和普通人的耳朵,彼此的外形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聋子的耳朵却听不见声音;疯狂人的样子与普通人的样子,彼此之间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疯狂人却不能把持自己。形体与形体之间本是相通的,但出现不同的感知是外物有什么使之区别吗?还是希望获得却始终未能获得呢?如今先生对我说:‘保全你的身形,护养你的生命,不要使你的思虑为求取私利而奔波劳苦。’我只不过勉强听到耳里罢了!”

庚桑楚说:“我的话说尽了。小土蜂不能孵化出豆叶虫,越鸡不能孵化天鹅蛋,而鲁鸡却能够做到。鸡与鸡,它们的禀赋并没有什么不同,有的能做到有的不能做到,是因为它们的本领原本就有大有小。拿现在说我的才干就很小,不足以使你受到感化,你何不到南方去拜见老子?”

南荣趎带足干粮,走了七天七夜来到老子的住所。

老子说:“你是从庚桑楚那儿来的吧?”南荣挞说:“是的。”

老子说:“怎么跟你一块儿来的人如此多呢?”南荣趎恐惧地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身后。

老子说:“你不知道我所说的意思吗?”

南荣趎低下头来羞惭满面,而后仰面叹息:“现在我已忘记了我应该怎样回答,因为我忘掉了我的提问。”

老子说:“什么意思呢?”

南荣趎说:“不聪明吗?人们说我愚昧无知。聪明吗?反而给身体带来愁苦和危难。不具仁爱之心便会伤害他人,推广仁爱之心反而给自身带来愁苦和危难。不讲信义便会伤害他人,推广信义反而给自己带来愁苦和危难。这三句话所说的情况,正是我忧患的事,希望因为庚桑楚的引介而获得赐教。”

老子说:“刚来时我察看你眉宇之间,也就借此了解了你的心思。如今你的谈话更证明了我的观察。你失神的样子真像是失去了父母,又好像在举着竹竿探测深深的大海。你确实是一个丧失了真性的人啊,是那么迷惘而又昏眛!你一心想返归你的真情与本性却不知道从哪里做起,实在是值得同情啊!”

南荣趎回到寓所,求取自己所喜好的东西,舍弃自己所讨厌的东西,整整十天愁思苦想,再去拜见老子。

老子说:“你作了自我反省,郁郁不安的心情实在是沉重啊!然而你心中那充满外溢的情况说明还是存有邪念。受到外物的束缚便不可避免繁杂与急促,于是内心世界必将堵塞不通;内心世界受到束缚便不可避除杂乱无绪和急促,于是外部感官必定会闭塞不通。外部感官和内心世界都被束缚缠绕,即使道德高尚也不能持守,何况是初学道仿行的人呢!”

南荣趎说:“邻里的人生了病,周围的乡邻询问他,生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像我这样的听闻大道,好比服用了药物反而加重了病情,因而我只希望能听到养护生命的常规罢了。”

老子说:“养护生命的常规,能够使身形与精神浑一谐合吗?能够不失却真性吗?能够不求助于卜筮而知道吉凶吗?能够满足于自己的本分吗?能够对消逝了的东西不作追求吗?能够舍弃仿效他人的心思而寻求自身的完善吗?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吗?能够心神宁寂无所执着吗?能够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纯真、朴质吗?婴儿整天啼哭咽喉却不会嘶哑,这是因为声音谐和自然达到了顶点;婴儿整天握着小手而不松开,这是因为听任小手自然地握着乃是婴儿的天性与常态;婴儿整天瞪着小眼睛一点也不眨眼,这是因为内心世界不会滞留于外界事物。行走起来不知道去哪里,平日居处不知道做什么,接触外物随顺应合,如同随波逐流、听其自然:这就是养护生命的常规了。”

南荣趎:“那么这就是至人的最高思想境界吗?”

老子回答:“不是的。这仅只是所谓冰冻消解那样自然消除心中积滞的本能吧?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跟人们一块儿向大地寻食而又跟人们一块儿向天寻乐,不因外在的人物或利害而扰乱自己,不参与怪异,不参与图谋,不参与尘俗的事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走了,又心神宁寂无所执着地到来。这就是所说的养护生命的常规。”

南荣趎说:“那么这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吗?”

老子说:“没有。我原本就告诉过你:‘能够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纯真、朴质吗?’婴儿活动不知道干什么,行走不知道去哪里,身形像枯槁的树枝而心境像熄尽了的死灰。像这样的人,灾祸不会到来,幸福也不会降临。祸福都不存在,哪里还会有人间的灾害呢!”

【原文】

宇泰定者①,发乎天光②。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修者③,乃今有恒④;有恒者,人舍之⑤,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注释】

①泰定:大定,非常宁静。②天光:天的光芒。③修:修炼,指使自己心地宁静的修炼。④恒:常,亦即恢复本性。⑤舍之:居止其下,意即归附于他。舍,居。

【译文】

心境安泰镇定的人,就会发出自然的光芒。发出自然光芒的,人各自显其为人,物各自显其为物。注重修养的人,才能保持较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保持较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人们就会自然地向往他,上天也会帮助他。人们所向往的,称他叫做天民;上天辅佐的,称他叫做天子。

【原文】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①,天钧败之。

【注释】

①即是:依照如此。

【译文】

学习,是想要学习那些不能学到的东西;行走,是想要去到那些不能去到的地方;分辨,是想要分辨那些不易辨清的事物。知道停留于所不知道的境域,便达到了知道的极点。假如有人不是这样,那么自然的禀性一定会使他败亡。

【原文】

备物以将形①,藏不虞以生心②,敬中以达彼③,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④,不可内于灵台⑤。

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见其诚己而发,每发而不当,业入而不舍⑥,每更为失。

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闇之中者⑦,鬼得而诛之。明乎人⑧,明乎鬼者⑨,然后能独行。

券内者⑩,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跤,犹之魁然。

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兵莫僭于志,镆铘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注释】

①备:具备。将:养。②藏:指心里所藏。不虞:无所思虑。虞,思虑。生:活。③彼:外物。④滑:乱。⑤内:通“纳”。灵台:心。⑥业:指习已成性。舍:舍弃,制止。⑦幽阍之中:在阴暗的地方。⑥明乎人:对人光明正大。⑨明乎鬼:对鬼光明正大。⑩券:本指契据(合同),这里作动词,意即契合。芯:愿,想。期:必。费:用。贾人:商人。魁:伟大。与物且:由于胸怀梗塞,与外物格格不入。且,通“阻”。尽人:自尽的人。贼:害,伤害。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于前人,他是继承和发展;于后世,他是创新和典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浩气长留天地间

    浩气长留天地间

    2009年年初,台湾出现了少见的寒冷天气。一月十一日,择吉日历显示是个诸事不宜的不祥之日。这一天早上,台湾历史博物馆前馆长何浩天先生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稍事休息,就走进书房,展纸泼墨。这几乎是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夫人周建藩劝先生:天寒手冻,少写几张。丈夫笑笑说:“你看,我已经写得出汗了。”晚上,泡完脚,上床休息,印尼籍的女佣为老先生按摩,夫人在一旁看着,不见有什么异样,略有不同的是,老先生觉得晚上一个人在屋里感到很冷清,希望有两三个人和他说说话,陪陪他。说是这么说,但不一会儿他就安然睡去,还传出均匀的鼾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星狐帝

    帝星狐帝

    世间有阴阳两说,阳有帝星之说,阴有冥王之说,阴阳两隔,帝星回旧地,却被重重骗局坠到死亡,直到他到了阴间……
  • 快穿逆袭:废物宿主有点狂!

    快穿逆袭:废物宿主有点狂!

    [1v1双宠嗜血病娇vs腹黑闷骚]前世被人开膛破肚,结果一醒来就发现自己躺在某个悲催的茅草屋里,此后的生活就是不停的刷副本刷副本,直到某一天……丞相大人邪魅一笑:“怎么?嫌弃为夫。”岚清芷:“不,不…不敢。”大boss挑眉:“女人,我是你的。”岚清芷:“嗯,你是我的。”腹黑军长勾唇:“想逃?看你呢逃哪去。”岚清芷:“逃你心里去。”某系统君:“珍爱生命,远离狗粮”##遇上你是我注定逃不掉的劫数#
  • 神魔霸道

    神魔霸道

    偶然的一次位面穿梭,无意间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大陆,这里离仙界不远,同时离魔界亦很近,左边是妖兽,右边是异族,生存在几大域界之间,麻烦事接二连三而来。无奈之下,只好推倒魔族世家,刮搜洪荒异兽,驱奴妖兽横行,斩灭仙界虚伪,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为了保护自己的至爱。为了生存,从此天地只有霸道,蓦然一回首,一朵莲花破天机!新书《大破天界》隆重登场,喜欢的人过去支持吧!
  • 惊人的巧合

    惊人的巧合

    本书将世界上的巧合分为“自然界的巧合”“历史事件的巧合”“生物界的巧合”等20章,将各种离奇现象和事件展示在读者面前。本书展示了大千世界的惊人巧合,是一部激发读者无穷想象力的巧合事件荟萃,为读者讲述说不清的离奇。书中这些神秘离奇的巧合,有一些可以用概率论来解释,有些却难以用现有科学来揭秘。对于每一个巧合事件,编者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相关资料,不仅仅为读者提供客观、丰富、新鲜的信息,同时也引领读者以探索的眼光,深层次逼近这些巧合背后的真相。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想给大家一个明确答案,因为连科学家都无法定案的事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下结论,只是把这些事件展现给读者,然后见仁见智,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参悟。
  • 南下薪火

    南下薪火

    《南下薪火》描述了主人公周晓元——一个南下干部的儿子,从儿童时代便从山西来到福建生活、学习、工作的故事。由于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在他身上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学讲本地话、恋爱结婚、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等。他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足迹,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是南下干部革命精神的延续。
  • 怀瑾握瑜兮!

    怀瑾握瑜兮!

    话说L大有一物理教授,冷面寒铁,高冷似冰,让迷恋他的学生们望而却步。再说此教授有一助教,温柔漂亮,才智过人,是曾经的天才,可偏偏和教授不对付,恨不得弄死对方,却次次落空,还被其才智拐回了家……南:昙花一现,只为韦陀(安)。安:你我亦是如此,我们不求那永生永世的爱,只求你我这一世能如昙花绽放般美好,不去计较那些纠葛,只有美好,带着你我一同逝去……(柠檬糖主玻璃配)(上面的玻璃渣是男二和女二之间的事,玻璃心可跳过(^V^))
  • 求神之行

    求神之行

    高高得飞起来。
  •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htm1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htm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九零之完美宠婚

    重生九零之完美宠婚

    上辈子,亲生母亲重男轻女,榨干她最后一滴血肉。养父母利用她,堂妹处心积虑抢夺她的一切;重回一九九零年,沐瑶决心吊打渣男贱女。那些欠了她的人,一个一个都要还回来!而她前世的守护男神,这一世,身体健康,俊美依旧。沐瑶:凌少,来相亲~凌千绝:好极了,不用抢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