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3300000026

第26章 沦陷与夺回(2)

在这次战役中,苏军击溃德军32个师,其中彻底歼灭8个师,使得德军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被摧毁。仅在7月14日至31日中,苏军打死、打伤、俘获德军官兵就有20万人左右,同时缴获了各种口径的火炮2,200多门,坦克500辆,汽车1万辆,火车车厢666节,马匹1.2万匹,各种仓库近150个。更为重要的是,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回了利沃夫等一批大城市,彻底解放了乌克兰西部地区,在维斯瓦河西岸建立了强大的桑多梅日登陆场,顺利完成了战役的预定目标,从而为随后在波兰南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进攻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年7月29日,斯大林亲自打电话祝贺朱可夫元帅荣获第二枚“苏联英雄”金质奖章,这是苏联军人最高的、最渴望得到的奖赏。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也打电话向朱可夫元帅表示祝贺。加里宁主席在电话里告诉朱可夫说:

“由斯大林同志提议,国防委员会昨天决定为表彰你在指挥白俄罗斯战役和解放乌克兰战役中的贡献,给你授奖。”

从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一天起,苏联政府和苏联红军就把被***德国奴役的欧洲人民解放出来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国际义务和历史使命。到了1944年下半年,这一使命已经提到了苏军最高统帅部的议程。“第七次打击”就是苏军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实施的一次战役。这是以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为主要组成部分,在苏联、罗马尼亚边境地区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境内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德国非常重视对苏、罗边境的战略防御,因为德军一旦从罗马尼亚这条外围防线上败下来,其后果就不堪设想:德国不仅会失去其赖以支撑战争的石油、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基地,而且希特勒的欧洲联盟也将很快土崩瓦解。为此,德军统帅部在苏、罗边境的雅西一基什尼奥夫地域部署了实力强大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为了与苏军决一死战,德国和罗马尼亚的军队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种防御是依天然地形和完备的工程建筑物、炮兵和迫击炮的火力配套构成的,沿山地与河流总共建立了3道防御地带,并以战斗力最强的德军第6集团军坚守基什尼奥夫突出部,两翼侧由罗军掩护。

1944年8月20日凌晨,苏军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严阵以待的苏军阵地上万炮齐鸣,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打响了。德军第6集团军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主力,实力雄厚,加之工事坚固,因而与苏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了守住基什尼奥夫一线的战略要地,德军大本营急令德军增援这一地区。然而,久经战争考验而且越战越勇的苏联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精锐的突击集团于战役的第一天就突破了德军的防御阵地,向胡希、弗尔丘方向实施向心突击。苏军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进攻也是异常迅猛,打破了德军的增援计划,连克德军3道防御地带,在第二天深夜就攻占雅西、特尔古一弗鲁莫斯市。23日,苏军开进胡希地域。

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则从德、罗军的接合部发起进攻,并很快切断了德军第6集团军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联系,于23日挺进到普鲁特河一线。至此,苏军完成了对基什尼奥夫德军18个师的合围,同时,在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对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也形成了合围。

在大兵压境、重重围困的绝境下,罗马尼亚反动政府垮台了。23日,罗马尼亚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起义。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对***无比仇恨的心情,纷纷拿起武器,与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一起参加了战斗。激战一天,起义队伍击溃了驻扎在布加勒斯特的德军,成立了新政府。第二天,即1944年8月24日,罗马尼亚新政府宣布脱离**德国,退出***侵略战争。与此同时,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停止了抵抗,并很快把枪口转向了***德军。

为了能继续将罗马尼亚绑在***的战车上,希特勒当日即向德军下令,进攻布加勒斯特。德军的反扑并没有吓倒英勇的罗马尼亚人民,他们奋起保卫自己的城市,击退了德军的进攻,迫使德军放弃了重新夺取布加勒斯特的计划。

就在罗马尼亚军民奋起抗击德军反扑的同时,苏联军队解放了摩尔达维亚首都基什尼奥夫,接着以34个师的兵力歼灭被围德军。到27日深夜,苏军又在普鲁特河以东地域全歼德军。至此,苏联红军对德国***军队实施的“第七次打击”战役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自8月28日至9月30日,苏军实施了战役的第二阶段进攻。这一阶段战役的主要任务是歼灭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军在围歼基什尼奥夫地域德军集团的同时,即以两个方面军的大约50个师的兵力,在合围的正面上向罗马尼亚腹地发动进攻。

1944年9月5日,苏联政府在给保加利亚的照会中向保加利亚亲**德国的政府宣战。8月,苏军开始越过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边境。也就在这一天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和其他一些城市爆发了武装起义;9日,保加利亚建立了反***的新政权,并向希特勒德国宣战。15日,苏军开入索菲亚,随后与保加利亚军队联合行动,向西方和南方挺进,到9月底,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被全部清除出去。

苏军的“第七次打击”一共击溃了德军和罗马尼亚军的47个师,使得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苏军向前推进了800~1000公里,抵达南斯拉夫东部边界,这不仅对巴尔干半岛***军队造成了威胁,而且打开了通向德国在欧洲的最后一个盟国匈牙利的通道。

夺回最后的沦陷地

在南方战线胜利地实施了“第七次打击”之后,苏军于9月中旬起,在西北地区波罗的海沿岸发动了新的进攻。这就是苏军对德军实施的“第八次打击”,主要目标是解放苏联最后一片沦陷的国土——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对德国而言,它既掩护着东普鲁士,又保护着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行动的安全,同时,德国还可以从这里保持着与北欧各国的联系。因此,德军大本营决心死守这一地区。然而,当时的总战局对德军不利,西线战场节节败退,芬兰和罗马尼亚已正式退出侵略战争,而苏军骤然改变战略主攻方向,使得德军措手不及,晕头转向,首尾难以相顾。“第八次打击”从9月14日起,到11月24日止,费时多,规模大,虽然没能围歼大量德军,但还是取得了可观的胜利:击溃了德军29个兵团,解放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区,战线由1,000公里缩短到250公里,从而使苏军有可能腾出更多的兵力用于东普鲁士和柏林方向上的进攻。

朱可夫在前线通地电话下达战斗命令。苏军实施的“第九次打击”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把南斯拉夫打出***德国联盟,打出反苏战争。

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是德国主要的粮食和航空工业原料供应基地,而且匈牙利西部多瑙河沿岸又是从未受到大规模轰炸的军事工业基地。因此,希特勒决意稳定战场南翼态势,力保这些重要基地,并拖住他在欧洲的最后一个盟友匈牙利。为此,希特勒不得不放弃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并把那里的军队大部分都撤到匈牙利,以建立强大的预备队。同时,希特勒大本营还从法国、德国本土等地把大批军队调到匈牙利东部,重新拼凑成南方集团军群与苏军的乌克兰第二、第四方面军对峙,而新编成的F集团军群一方面掩护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两国通往南斯拉夫的道路,另一方面则对抗着苏军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

至此,希特勒军队的抵抗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因为战火离它的老巢越来越近了。另外,德国工业最重要的一些企业分布在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西里西亚。如果苏军一旦占领这些地区,将会对德军的军事工业形成致命的打击。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深知这一点,因此,面临行将灭亡的威胁,德军不得不作拼死的抵抗。

1944年9月28日,苏军发起进攻,“第九次打击”拉开战幕。到10月底,第一阶段的战役结束,德军对匈牙利方向进攻的苏军翼侧的威胁已被完全解除,战线由1,400公里缩短到700公里,苏军实施布达佩斯战役、解放整个匈牙利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4年10月29日至1945年2月13日,是战役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战役面临的形势复杂,而且延续的时间也长,其中布达佩斯攻坚战就历时45天,是苏、德军队的又一场硬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浴血奋战,苏军终于在2月13日歼灭了德军集团军,解放了匈牙利的首都。

在“第九次打击”战役中,德军有50多个师被击溃,其中20个师全军覆没。这次战役不仅为苏军以后在维也纳方向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苏军以后实施维斯瓦河一奥得河战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战斗的结果,扩大了欧洲的解放区域,匈牙利亲德政府正处在投降的前夜,希特勒德国在欧洲已被孤立,苏军具备了从南线直捣**老巢的条件。

德国公开的斯大林长子雅科夫被俘的照片。1944年10月7日至11月1日,苏军在北极圈内实施了1944年内最后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进攻战役,即苏军对德军实施的“第十次打击”。

“第十次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北芬兰的佩特萨莫。这里原是苏联的领土,194-0年有条件地让给了芬兰,苏德战争一开始,德军就占领了这里。3年来,德军在这里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完备的纵深梯次配置,由3道防御地带组成,正面约60公里,纵深达150公里,左边临海,右翼暴露。周围敷设了无数的地雷,并挖掘了大量反坦克壕沟。

德军所以要重点防御这一地区,是因为它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地区盛产的镍和铜都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原料佩特萨莫不冻港是优良的海军基地,是北海上的一个重要据点。它不仅可以控制北海的航路,与北挪威的港口相呼应,而且还可以威胁和封锁苏联的莫尔曼斯克港口,而这个港口又是苏联重要的吞吐口岸之一,对苏联军事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佩特萨莫还掩护了通往德军占领下的挪威北部的要道。

10月7日,苏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垂死挣扎的德军虽然极力抵抗,火力猛烈,但苏军第14集团军在北方舰队及其海军陆战队的支援下,兵分两路实施夹击,致使德军腹背受敌。这样,苏军在部分地段攻破了德军的防线。随后,苏军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沼泽、湖泊、高山峻岭等自然条件带来的重重困难,经过3天苦战,终于全线突破德军防线。苏军又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奋力向佩特萨莫方向发起总攻,并于10月12日开始攻城。

佩特萨莫攻坚战是这次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德军奉命死守,抵抗异常顽强,曾一度扼制了苏军的攻势。然而,苏军攻城主力部队不仅得到佩特萨莫以北海岸登陆部队的策应,而且得到了强大的空中支援。经过3天激战,10月15日,苏军终于攻克了佩特萨莫。苏军乘胜出击,到10月25日,接连拿下了德军在北极地区的最后两个据点。到10月底,苏军如期完成了北极地区的进攻,向前推进了1,500公里,进抵挪威北部沿海。整个战役中,共击毙德军3万人,击沉敌舰156艘,并解放了挪威。

苏军的“十次打击”战役,使德军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1944年上半年,德军有30个师6个旅被全歼,142个师1个旅损失过半,共损失100多万兵员和大量武器装备。1944年夏秋两季,德军又有96个师24个旅被歼灭或俘虏,有219师22个旅损失一半或一半以上。这一时期,德军共损失兵员160万人,坦克6,700辆,火炮和迫击炮2.8万门,飞机1.2万架。除拉脱维亚一小块土地外,苏联几乎全部恢复了战前的国境线。

苏军1944年的“十次打击”行动,向前推进了550公里到1,100公里,苏、德战线已由4,450公里缩短到1,250公里。苏军打击和牵制着200个师的德军兵力,从而有力地支援了盟军作战,使盟军迅速地打退了德军的反扑,将其驱逐出意大利中部、法国和比利时国境。苏军和盟军从东西两线对德军的夹击,使得德军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同时,德国的各同盟国纷纷宣布退出战争,轴心集团全面崩溃,使得战线迅速向德国境内推进。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正当1944年苏联军队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军事胜利之时,斯大林作为一名最高统帅仍然保持了高度清醒的头脑。他不像希特勒过去那样对闪电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斯大林没有实施那种横扫一切的洋洋大观的攻势,因为这种攻势虽然可能使敌人发生混乱并一举将其击溃,但也可能使进攻一方的战线拉得过长而暴露自己的侧翼。即使到了已经是胜利在望的时候,斯大林仍然是毫不激动地、谨慎小心地从事。在整个1944年里,斯大林以惊人的自律性力量和慎重,把战斗的中心从北而转向南面,忽退忽进,就如同一个拳击手有计划地狠狠向对手出击,而并不期望一击就把对手打倒,实际上这种期望也是不现实的。斯大林使得希特勒总是在猜测,总是把自己的预备队用来填补不断出现的缺口,总是想去应付新的威胁,而又总是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自己的力量,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正如有人后来所评论的那样:“十次打击’在协同作战和时间的安排上就像钟表一样的准确,证明斯大林目前的总参谋部具有组织能力和系统的工作,这同1941年的无能和混乱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

同类推荐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卫国英雄:俞大猷(青少版)

    卫国英雄:俞大猷(青少版)

    俞大猷是明朝名将和军事家。他“历仕三朝,身经百战。经营四十七年,斩馘二万五千余级,功在边陲,裒然为诸将之首”。这是朝廷对俞大猷的评价。史家说:他“四为参戎,七为总戎,皆将别将。”“为诸将之首”,这一评价是恰当的;“皆将别将”也是事实。它正说明俞大猷不是一般的将领,事实也确实如此。俞大猷参加过明朝各种类型的战争,与此同时,俞大猷在军事理论上也多有建树。他的海防理论、边防理论、治安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和战争指导思想多为前人所未发。俞大猷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难得的,有政治头脑、有战略眼光、长于谋略的军事家。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热门推荐
  • 流年如许歌如旧

    流年如许歌如旧

    藏在青葱岁月里的记忆与秘密,目睹了男孩童年时代黑暗记忆的女孩在少年时与他再次相遇。友情与心动的交织,伤害与原谅都只和青春相关。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次相遇相伴,终有一天会随着热烈而急促的告别而终结。后来,我们又遇到了很多人,他们教会我们学会理解世人的罪恶和孤独,才能成为世人。
  • 七零娇妻有点甜

    七零娇妻有点甜

    前世唐小点过的惨不忍睹,甚至搭上唯一的弟弟,直到刹车失灵导致车毁人亡时,她才感觉到,这一辈子活得非常窝囊......万万没想到,她重生了,这辈子她势要和窝囊不沾边!一脸严肃的某人:娇妻,当然要从小守护啦!P了个S:老时间,六点以后发文,节日推荐加更,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 西边残阳还未落

    西边残阳还未落

    真实的题材,悲惨的故事,道尽人间沧桑,逆境出人才,扬吾光辉岁月的艰辛!
  • 暗黑之门

    暗黑之门

    明凤桢站在病房门口。白色的门。她把手放在把手上。这一瞬间,它仿佛变成了黑色——像一个突然出现的黑洞,立刻吸光了她所有的勇气。明凤桢倒退了几步,靠在走廊的墙上,开始喘息。“弥怎么了?”护士小姐关切地看着明凤桢,她的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冒着冷汗,“哪里难受啊?我去叫医生”“不,不用……”明凤桢闭上眼。护士扭头看了一眼方才明风桢想要打开又未能打开的门,若有所思。“你别太担心,丁小姐只是晕倒,她的身体素质很好,没有大碍的,应该很快就能醒了。”
  • 七秒过后

    七秒过后

    作为一条鱼的快乐与作为一个人的困惑。那些我们始终无法弄明白的事情,总会再一定的时间真相大白,那些念念不忘的,或是那些自认为是迷惑想要解开的,到头来只会是自我的一种折磨。离开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时候。像一条鱼一样选择在七秒之后忘记一切,可能是最好的一种解脱。亲情,爱情,扭曲的报复,和那些无关情的爱在伦理的鞭挞下,都可以渐渐忘记,只做一条简单的鱼!
  • 五个孩子和沙滩仙子

    五个孩子和沙滩仙子

    五个孩子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沙滩仙子,它通过魔力可以实现他们提出的任何愿望。起初,他们许的愿实现后总是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与兴奋,但事情的结果往往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随着愿望的实现总是会惹来一个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
  • 富足人生的八大支柱

    富足人生的八大支柱

    本书列选“别为金钱焦虑丛书”。作者认为,富足是一种心态,富足建立在道德之上。寻求和发现美德的过程,就是获得财富、找到真理,让自己的人生不同凡响,让自己更加坚强勇敢、自由快乐的过程。本书向读者讲述了搭建富足人生圣殿的八大支柱,有助于读者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人生。
  • 凤凰生死祭

    凤凰生死祭

    江湖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要说近,随处可见打着什么门派旗号的江湖人,吹嘘着自己的阅历,对各大门派各路高手如数家珍;有的不爱说话,只是品酒吃茶,似乎对这些传说早已司空见惯。要说远,几大高手武功多么盖世,各路门派绝学多么高深,从来都是传闻,谁也不曾真正见过。江湖一直流传着一本名叫《凤凰双生剑》的男女混练的剑谱,一但练成,威力无穷。然而这部剑谱却也带着一个诅咒,就是练成的男女必定会情绝意断,自尽而死。岳景岩是一个从小长在武学世家的风流公子,因为一次意外流落江湖。然而关于剑谱的秘密却在逐渐揭开......
  •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

    中国经过了几百年的低谷,现在已经崛起,各领域都将出现本土的大师,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汉语新诗也一样。现在汉语新诗大致上(仅仅是大致上)已显露出“旧自由体”和“新自由体”两个阵容。相信不远的将来必会出现诗与诗的“可比性”,即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一比就比出来了,一点儿也用不着自负、固执、大肆标榜和故弄玄虚不为别的,只为有标准。标准的确立会给每一个诗人两样东西:艺术的良知和洞察一切的目光。然而,标准确定之前,前进者靠什么?这是每一个前进者必须警惕的。
  • 联合报文学奖得主陈麒凌都市情感力作(套装共4册)

    联合报文学奖得主陈麒凌都市情感力作(套装共4册)

    本套装包含《回首又见他》、《你是我久等的归人》、《一念,半生》、《红尘如泥》四本书籍。《回首又见他》这是一部关于成长与爱的女性都市情感小说。讲述以麦蓝为主的几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在现实与爱中跌撞受伤后,明白真正的幸福是:经过努力后,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去爱。《你是我久等的归人》本书共选了陈麒凌18篇短篇小说。每篇所描写的感情类型都有不同,有大学生纯纯的爱,有刚步入社会青年青涩的爱,有对信仰的尊敬,有对父母深切地关怀,有对故乡真切的怀念,也有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应。每一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没有千人一面,每人都展示了独特的个性。《一念,半生》世间的圆满大同小异,残缺却可有万千种演绎。十八个故事,十八段孤独情缘。《红尘如泥》她三岁识字,五岁能诗,六岁随父亲遍游江南名胜,八岁离家出走英吉利国不遂,竟绝食以死抗争缠足,十五岁以文才和大脚名闻乡里。十六岁遭张家退婚,愤而誓言不嫁,仍不服气,设计让未婚夫一尝缠足之苦。二十二岁人生遭遇大变,乱世中与母亲姐妹生离死别,于绝境中奋起,一举在太平天国女试中夺魁……她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状元,她是传奇。她是傅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