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2100000009

第9章 巴顿的征服生涯(2)

创办坦克学校的工作不亚于指挥一场重大的决战。巴顿很清楚,他眼下所做的是创造历史的事情,美军中几乎没有坦克方面的人才,也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设备,一切都要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而且,许多工作只能靠他一个人去完成。巴顿是一个不怕困难,敢于创造奇迹的人。虽说不怕困难,但此时,巴顿多么希望有一个能理解和支持他的人在身边,与他共同战斗。他不禁又开始思念妻子了。他在给比的信中写道:“我承认,我依然处在‘恐惧’之中,我所干的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我多么希望你能在我的身边。”

巴顿把坦克学校的校址定在了朗格勒。朗格勒城虽然不大,但其历史悠久而灿烂,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到处可以见到古罗马时代的城防遗址和各种建筑物,还有几座中世纪的天主教堂,它们构成了这座古城的风韵和灵魂。巴顿的指挥所设在一幢独门独院的旧式木结构建筑中,不远处就有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这是巴顿本人亲自选定的地点,因为他很崇拜恺撒大帝和古罗马的武士们,在这里他感觉离他们很近,这将会给他带来勇气和好运。

不久,萨缪尔·罗肯巴赫上校到任了,他是潘兴将军任命的坦克兵司令,巴顿的顶头上司。除了负责领导巴顿的坦克学校外,他还负责在英国的美国坦克兵的训练工作。

巴顿是个个性极强的人,喜欢自作主张,我行我素,所以对罗肯巴赫的到来从心里感到不高兴,生怕罗肯巴赫妨碍他的工作。而罗肯巴赫的个性也很强,而且资历和军衔都比巴顿高。因此虽然两个人是弗吉尼亚军校的校友,但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冷淡而微妙的,这正可谓:一只槽上拴不住两匹叫驴。但作为职业军人,巴顿视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且他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因此,他在工作上很注意配合罗肯巴赫上校,很少跟他顶牛。通过一段合作,罗肯巴赫发现巴顿前一段的工作很出色,而且是个真正的坦克专家,干事很有魄力,因此他对巴顿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这样,两人建立起了一种有趣的工作关系,工作上各负其责,相互支持,但从不涉及私人事务。

巴顿与罗肯巴赫虽然在性格上格格不入,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喜欢干实事,雷厉风行。所以罗肯巴赫一到任,他们就把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在短期内就办了几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最终确定了坦克学校的校址。此后,他们又参观了英国、法国人办的坦克学校和他们的坦克部队。在这一过程中,巴顿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非常详细地向罗肯巴赫做了介绍,他的认真态度给罗肯巴赫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其实这是巴顿的一个小伎俩,其目的是叫罗肯巴赫以后能按照他的理论和思路行事。事实证明,巴顿的目的达到了。

坦克学校的学员终于在年底前到达了。这是一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热血青年。但在巴顿眼中,他们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军事素质很差,缺乏训练,军容不整。巴顿深感不悦。他认为:“我的手下别的东西可以没有,但决不能没有纪律。”巴顿决定,首先从军容军纪抓起,在自己的学校中塑造出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种真正的军人风度,让人一看就与众不同。于是,他为军校学员立的第一条规矩是:注意个人仪表和着装,要衣着笔挺,内务整洁,不留胡须和长发,礼节周到。

坦克学校终于建起来了。开学典礼那天巴顿发表了演说。由于发现有不少来自陆军的高官到场,而这些人大都不重视坦克部队,所以巴顿临时决定调整讲话的内容,即在谈坦克的作用时保持低调,以免得罪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讲话中,巴顿一个劲地抬高步兵的地位,指出步兵是地战之王,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而坦克的主要作用是与步兵协同,配合步兵作战。巴顿的讲话引起了坦克部队军官的不满,对此巴顿做了解释,认为为了坦克兵的未来,可以牺牲一点尊严。但事后巴顿又感到很后悔,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

坦克学校已经建成了,学员也全部到位,但却没有供训练用的坦克,这简直是个大笑话。所以在一个时期里,巴顿等人所能做的事情是进行基本设施的建设,制订教学大纲、训练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这方面,巴顿借鉴了西点军校的许多现成的东西。同时,他还派一些军官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坦克部队去参观学习。为了获得训练用的坦克,巴顿费尽了周折。他先是向法国人求援,要求借几辆坦克供教学使用,法国人答应得很痛快,但行动却很迟缓。没有办法,巴顿只好把目光转向国内,敦促国内尽快组织生产坦克,以解燃眉之急。

第二批新兵又进入了坦克学校,他们立即被置于巴顿“铁腕”的管束之中。在训练营中,巴顿充分展示了他的特殊性格:刚毅严厉,甚至有几分“冷酷”。无论在纪律还是军容方面,他都规定了很高的标准,而且严格执行,绝不含糊,这令初来乍到的新兵们产生了很强的敬畏感。巴顿一向重视狠抓部队的作风和纪律,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他认为:要想打败凶恶的***强盗,减少自己的伤亡,就必须执行铁的纪律。纪律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有纪律的军队能够无坚不摧,所向无敌。巴顿还很重视军容和礼节,这是他与众不同的风格之一。他认为,军容和礼节是军队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外在表征,它可以壮大军威,使军人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自信心。他认为,从历史上看,那些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往往是既威武又文明的。在纪律和礼节方面,巴顿本人是全军的典范,他的军礼姿态既威风又优美,别有风韵,为将士们所仿效,被誉为“巴顿式”。

为了监督官兵们执行规定的情况,巴顿组织了一支小型的督察队,由一批精干严谨的军官组成,经常下营区巡视。发现违规者,当场予以纠正,严重者则上报指挥部,进行通报批评或处分,对表现优异者,则在官兵大会上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在巴顿的领导艺术中,对官兵们发表演说或训话是一项重要内容,他的这种习惯是在一战中养成的。在讲话中,除宣传、教育、鼓动等内容外,他经常向官兵们提出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对士兵,要求他们要坚决服从命令,无条件地完成任务;对军官,要求他们忠于职守,而且要以身作则,成为表率,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影响广大士兵,把士兵们训练成技术精湛、作风勇猛、具有攻击精神的战斗员。巴顿本人也很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而且他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值得官兵们去仿效。

1918年春,巴顿收到国内急电,惊悉艾尔先生和夫人先后辞世。此时,战争已进入到关键阶段,军中公务繁忙,无法分身,巴顿只能写一封长信,嘱咐妻子处理好丧事,多多保重身体。此时,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惆怅。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直到3月下旬,法方才把坦克送来。巴顿大喜,立即召集全体军官开会,布置任务。他下令:从此时起,学校进入“实战状态”,全体教官(包括他本人)都参加训练工作,其余人员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由于坦克的数量很少,为了保障训练工作的开展,巴顿把训练时间做了周密的安排,以做到歇人不歇车,提高坦克的利用率。由于事先学员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理论课,并到英法的坦克学校和部队进行了实习,所以训练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学员们很快就掌握了坦克的驾驶、技战术、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在训练期间,巴顿曾多次组织实战演习,其中包括与步兵的协同作战演习。他事必躬亲,亲自把握训练的每一个环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研究、整改。在这一过程中,巴顿发现英法军队提供的相关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他立即组织业务骨干现场讨论,进行修改订正,不断完善坦克兵的作战技术和方式。此问,上司们经常来到学校检查工作,观摩演习,巴顿部队良好的作战素养、威武的军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巴顿被提升为中校。

坦克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式武器,巴顿爱上了坦克。图为1918年巴顿在法国雷诺型坦克前留影。随着训练工作顺利进展,坦克部队的创建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4月,第1坦克营成立,巴顿出任营长。很快,营又扩建为旅,下辖两个营和一个维修队,巴顿又荣升为旅长。参加战争没有几天,巴顿就从一个下级军官变成了中校旅长,虽然距他的理想相去甚远,但他确实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快——他有些踌躇满志了。于是他在给妻子的信中,经常显露出亢奋和得意之情,夸张的言词比比皆是。在一封信中,他告诉妻子一首坦克旅的歌曲,并把其中他最欣赏的歌词抄在信里:“我们跟着旅长穿越地狱,打到敌人那边去。”此时期,巴顿性格中的缺陷也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他对官兵们有时要求得过于苛刻,骂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巴顿并不担心官兵们会忌恨他,他认为自己是秉公办事,而且以身作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人。他还认为,自己的目的是爱护他们,使他们不致于因胆怯、懒惰而成为“他妈的可耻的懦夫”。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已进入了尾声,战场上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协约国军队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德军已成为强弩之末。特别是在1918年上半年,德军在西线集中兵力发动了5次大规模攻势,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它的有生力量基本消耗殆尽。从战略上看,德军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正当世界人民为战争即将结束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巴顿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连睡觉都不得安宁,生怕哪一个早晨起来,发现战争已经结束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果真如此的话,那就等于毁了我的军旅生涯。我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就是盼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否则,一切心血不都是徒劳吗?”

由于参战心切,一段时间以来,巴顿经常到前线部队参观、走访,特别是当听说有坦克参战的时候。他总是很认真地观察一些战术细节,如坦克如何发挥其炮火的威力;如何突破敌人的防御工事;如何与步兵协同等等。有些战斗与坦克的关系不大,但他也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很欣赏炮弹从头顶飞过时的感觉,认为很富有刺激性。

巴顿似乎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一进入战争环境他就进入了亢奋状态,精力也格外充沛。到前线进行考察使巴顿获益匪浅,但也使他看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巴顿来到了朗格勒的陆军参谋学院,拜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并选修了一些课程,以进一步充实他的关于坦克作战的知识。他在这里有幸结识了同时代许多优秀的军人,其中有乔治·马歇尔和阿德纳·查菲等人。他们在巴顿后来的生涯中都曾再度出现,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由于在国内订购的坦克迟迟不能运到,巴顿的坦克旅只是一个空壳,不能投入战斗,这气得巴顿火冒三丈。但比他更急的是法国政府——俄国退出战争大大加重了法国的战争负担,法国急需得到美国的援助,于是法国军方大笔一挥,给巴顿调来了一批坦克。此时巴顿的坦克旅已经兵马齐备了:共计25辆坦克,900名官兵。巴顿喜不自禁,恨不得立即插翅飞上战场。他表示:“我将表现出比现在更为严厉的面孔,这将是我真正的面孔。”

此时,坦克部队是一个刚刚独立的新兵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往往习惯于用步兵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巴顿不能不受到这种影响。但巴顿出身于骑兵,他把骑兵的精神和传统带到了坦克部队,因此,他的一些看法与他人又有所不同。他认为,坦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机动性和速度,无论在中世纪还是近现代,这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从这一点出发,他对法国的雷诺式轻型坦克很感兴趣,认为它比英国坦克灵活快捷,与他的作战风格非常相近。巴顿认为,既然坦克是矛与盾的综合,就不能仅仅把它当作防御性武器或进攻性武器,而应同时发挥两方面的特长,并利用这些特长,使其在快速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突破其防御工事。此外,他对于步坦协同作战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这是巴顿对坦克作战的最初认识,其中的一些思想在20世纪的两次大战中都得到了验证。

8月20日,巴顿突然接到通知,9月初美军将首次独立地组织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潘兴将军命令坦克兵也将参战。巴顿梦寐以求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美军奔赴欧洲后,在1917年只有工兵部队参加了战斗,主力部队都集结在后方,为参战做准备。1918年春,德军在西线连续发动5次大规模攻势,前线吃紧。形势的变化迫使美军一方面向欧洲大量增兵,同时抓紧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很快就基本完成了,赴欧美军总数已达到150万人。

起初,英法要求将美军混编人协约国军队。潘兴将军认为,这一做法不仅不利于协约国军队的统一指挥,而且有轻视美军战斗力之嫌。因此,他根据美国政府的指示,抵制了这一主张,因而保持了美军建制的完整和独立的指挥权。从5月份开始,美军主力部队陆续参加了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均有良好表现,令英法军队高层不得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在马恩河和索姆河两大战役中,美军作为一支生力军表现出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气势,作战极其勇猛顽强,指挥官也显得训练有素。但仍有人对美军的真实战斗力表示怀疑,因为美军毕竟还没有独立地组织实施战役。但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9月中旬,圣米耶尔战役打响了,它是美军开始独立组织实施战役的一个标志。

圣米耶尔突出部是1914年9月德军在凡尔登东南的战斗中形成的。当时,德军在这里修筑的防御工事相当系统完善。但由于近两年来这里战事很少,德国人在这里配置的防守部队兵力较少,但配置了较多的机枪和火炮,其实力仍不容小觑。

联军司令部把作战任务交给了美国第1集团军(下辖3个军)和法国第2殖民地军(下辖两个师),共计70万人。他们领受的具体任务是:夺取圣米耶尔地区,控制巴黎至南锡的铁路线,为下一步发动更大规模攻势创造有利条件。潘兴将军根据上述情况制订了周密的作战方案:主攻任务由美军第1集团军担任,第1、4军从突出部由南向北进攻,以同从西面进攻的侧翼部队形成夹击之势,而巴顿坦克部队的任务是与第1、4军协同作战。

坦克大显身手的时刻终于到了——这是巴顿日夜盼望的,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本书分为“纳兰容若传记”和“纳兰容若词作赏析”两部分,分别讲述了纳兰容若的生平和传世之作,并以诗词中最动人的语句,揭示了他的凄美悲情的内心世界。书中收录的诗词均是对纳兰情感的真实写照,并附有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华贵的悲哀,抒写优美的感伤。一尺华丽,三寸忧伤,拈一朵情花,呷一口墨香,在最美的诗词里邂逅纳兰容若。
  •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许你红妆十里

    穿越之许你红妆十里

    他年少时许她十里红妆,少年时她非他不嫁,她等了他十三年,更等了他一辈子,再等不回年少时的他,原来世间万物里,所有重逢都不如初遇
  • 珠宝收藏家

    珠宝收藏家

    某个私人收藏馆中,满是珠光宝气。极品玉石翡翠堆积满仓,珍宝级的各种彩钻珠宝摆满了房间,鸡血田黄像是假山似的堆放着,碧玺、水晶、玛瑙、欧珀等诸多宝石,几个仓库都塞不下,它们没有资格登上真正的舞台。在展柜之中,是耀眼夺目的光明晶石,是神秘梦幻般的紫色星空结晶,是奇诡的雷霆源石,是能凝雾聚气的烟雨古矿……每一件都是灵能宝石!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记者:李缘先生,大家都很好奇,您究竟有多少财富……李缘:我真的没钱,只有一家收藏馆。
  • 血凡的游戏

    血凡的游戏

    开挂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创世游戏,一个能够边游戏边修真的奇幻世界。让我们随着主角的成长,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她知道自己不聪明、糊涂了些,可是诸位仙女姐姐们也用不着给那么多绰号吧,什么“笨蛋芽儿”、“破坏芽儿”、“倒霉芽儿”“暴力芽儿”害的她幼小的心灵深受打击,抬不起头来。其实她只是偶尔做错些事情罢了,她又不是故意的嘛就算这次,她也只是不小心把月老祠放火烧了呗,月老师傅爹爹干吗要臭着张脸啊,居然一屁股把她踹到了人世间,亲们,菜的新文已发~(黯妃)她是皇上御赐于他的正妻,但她的爹也是他最仇恨的一个。为了他,自己的崩溃流泪、彻夜无眠。当冰冷的湖水带走她生命中唯一的那丝温暖的时候,她泪已尽、情已竭,心死如灰。本欲枯灯残卷了此一生,但是不曾想更大的阴谋等待着她。她唯有把自己孱弱的身躯送进那柄长剑之中。漫天大雪中,刺眼的鲜血如梅花般染红了四周的洁白。她凄然的笑了:染雪,染雪。多讽刺的名字啊!当初爹给自己取名的时候,可否想过,他女儿的结局竟是如此?她是他如芒在喉的一根刺,只因她的身体里流着夕家人的血。他恨,恨她的“淡然”,恨她的“善解人意”,恨她的一切一切。曾经他以为无情冷酷、彻底伤害便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可是当纷飞的大雪中,怀抱着她渐渐变冷的身躯,他终究泪雨滂沱,才发现:这一剑,不仅仅是刺在了她的心窝,原来自己早已鲜血淋漓、血肉模糊。耳际却响起她切切的话语:“如果…有下辈子,我夕染雪宁愿是…离你尹络绕…最遥远的那颗星星!”可是…下辈子…到底在…哪儿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如今的大多数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而疏于管教。疼爱孩子是没有错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疼爱容易转变为溺爱,成为一种对孩子的伤害。而管教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过分管教孩子却容易使孩子形成叛逆孤僻的心理。这两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呢?那就需要父母“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一书正是从疼爱孩子与管教孩子这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父母应该如何在对孩子疼爱的过程中管教好孩子,从而使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疼爱与管教。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由李建芳编写。
  • 重生嫡女为王

    重生嫡女为王

    穿越而来的莫清涵,面临着重重险境:她是护国侯府的嫡子,却非蓝颜。帮助含冤屈居家庙的娘亲脱离家庙,再次夺回掌家之权。帮助姐姐退掉那个顽劣残暴子弟,再找一门好婚事。帮助被陷害贪墨的外公翻案,重振忠义伯门楣。同时还要阻挡来自二房和家里那些妾室的挑衅和陷害。更要想方设法隐瞒自己女儿身份。兼备修炼自己柔弱的身体,捡起自己的武功。【片段一】千方百计,某姨娘终于被封为平妻。“本夫人已经是平妻,正经的侯府夫人,是你的长辈!世子见了本夫人竟然不行礼问安!?”某姨娘嚣张跋扈,得意万千。“哦?既如此,那我们护国侯府也有了未嫁嫡女?”某世子挑眉,“当然!芙儿已经是侯府嫡女,浩儿也成了嫡长子!”某姨娘无比得瑟。“二妹妹既是未嫁嫡女,可得要参加半月后的选秀大赛了,不然可是杀头之罪。”某姨娘面色铁青,皇上可是已经年过半百有余,命不久矣!【片段二】某男冷眼看着某世子,宣布自己被册封世子的圣旨,“二弟!如今你的世子之位已被废黜,本世子才是这护国侯府的世子!”“那就烦请世子爷把三天前以护国侯府世子身份捐赠的一万两付了吧。”某世子气定神闲,指着来收银子的士兵。“好!”某男咬牙答应,为了世子之位,再花一万两又如何!?某世子带着衣袖里册封自己为凤阳侯的圣旨转身而去。某男却在看到一万两黄金时大骂出口。【片段三】某倾城王爷“不小心”中了媚药,欲火焚身,闯进梦寐以求的房间。“涵儿!快救救我…”话音未落,一桶带着冰渣子的潭水从头而降,冰凉刺骨。“王爷内热外发,心焦气躁,这冰潭水最能灭火。对了,走的时候记得打扫干净,本侯有洁癖。”某凤阳侯撇了眼瑟瑟发抖的落汤鸡王爷,扬长而去。“莫——清——涵!本王一定要压倒你!”某王爷含恨发下毕生宏愿。◇◆◇◆◇◆◇◆◇◆此文种田,宅斗,女主冷情淡漠,加腹黑。男主无比狠毒!无比腹黑!誓要压倒女主,不论男女!一对一!小牛首次接触种田文,如有不测,请亲见谅!乱世浮夸,且看蓝颜醉塌,芙蓉暖帐,心海无垠,道是今朝做牛人。——蓝牛推荐小牛完结文:《冷情少爷》:
  • 南有栖枝

    南有栖枝

    那一年南郡大雪,犹记得满城绫罗飘零,长街铺墨,这人世间也走的倦了,灼若红霞的梅花也没能熬过寒冬;即便每日倚栏见了将军又如何,独守空城三年,唯见烽火。这须臾数十年,不过是场荒唐的梦罢了……
  • 硝烟年代

    硝烟年代

    70年前的那场战火,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模糊。但是当年的那些抗日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铁血壮歌不容忘却!当年40余万华夏男儿、扛起枪抵抗那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面对这帮穷凶极恶的豺狼、战士们没有退缩,而是一批接着一批,前赴后继的进行着抵抗,接着一批接着一批倒下。我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很庆幸我活了下来,可是我的战友们呢,他们都死了!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面对牺牲的战友,我别无选择,只能拿起枪和这帮穷凶极恶的饿狼搏斗。因为我知道,我是咱们中国的爷们儿,作为中国爷们儿关键时刻不能怂。不但我没有怂,我们华夏民族的所有战士啊都没有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