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3600000002

第2章 序

闾小波[4]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依法治国,是指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维、执政理念始由政治转向宪法、法治。

宪政,一个测定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尺;而宪政目标之达致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如果说西方政治文化中有着久远的法治传统与诸多多元主义及分权元素,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则有着丰厚的人治传统与大量一元主义及集权元素。由于缺少一个彼此可以观照的“文明的他者”,长期以来,国人缺少对自身政治传统的自觉与自省。近代中国那些“开眼看世界的人”总是带着功效目光来看西洋,而注意到宪政的功效,将宪政视为救亡图存之良方是在甲午战争以后。1898年1月,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吁请光绪帝“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而系统并准确地表达宪政常识与功效的是梁启超于1901年发表的《立宪法议》。在那个救亡压倒一切的时代,国人对宪政的理解自然要依附于救世主义、民族主义。虽然有不少立宪主义者为立宪所痴狂,但宪政中所包含的理性、审慎、妥协等被宪法工具主义所遮蔽,立宪过程在专制亡国、立宪救国取舍中演变成一场充满社会抗争的政治运动,而宪政目标之转移使得宪政这一系统工程中应有的诸多议题被边缘化或完全过滤掉了,但清末立宪运动为国人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其后,任何统治者都得手执宪法,以示其统治的正当性。萨托利讲的“宪法在二十世纪已成为一种不可缺的政治符号”在近代中国同样得到印证。

清亡民兴,并没有自然带来专制亡、民主兴。其后,有人颓唐,有人反思,有人为获取真经而下西洋、走东洋,也有人努力为了中国满足宪政的条件而默默地劳作。在国人度过了15年令人难熬的北洋乱局,统一的中央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依照孙中山的建国三阶段,潜在的立宪主义者便开始屈指计算从军政到训政、从训政到宪政的时间表,对宪政满怀期待。宪政诉求的表达由隐蔽而公开、由个别而群体、由言说而行动,迄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立宪主义者的宪政诉求骤然升温,宪政再一次与救亡勾连在一起。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而庐山谈话会的受邀者、持论有定见且审慎的张东荪说:“没有一个专制国遇着了外患,而能够办到举国一致的。一个国家,政治愈专制,一旦有了外患,其政府想要举国一致去对付,因人民平日不信任的缘故,绝不会有结果。”破解专制不敌外患这一难题的钥匙就是“民主救国”、“宪政强国”。在战争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战时国会”——国民参政会成立了,这是当局为回应“民主救国”而作出的制度安排,自此中共及其他党派、社会贤达从体制外被吸纳到体制内。当有了这样一个名虽不正而言倒是相当顺畅的制度平台后,宪政有了一个合情又合法的表达渠道,宪政与民主一样,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且形成了话语霸权,任何党派均不敢公开非议或拒绝宪政。1939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上,左舜生、张君劢、章伯钧等36人提出了《请结束党治立施宪政以安定人心发扬民力而利抗战案》:“一、由政府授权国民参政会本届大会,推选若干人,组织宪法起草委员会,以制定一可使全国共同遵守之宪法。二、在国民大会未召集以前,行政院暂时对国民参政会负责,省市县政府,分别暂对各级临时民意机关负责。三、于最短期内颁布宪法,结束党治,全国各党各派一律公开活动,平流并进,永杜纠纷,共维国命。”[5]执政的国民党在价值上没有理由拒绝宪政,宪政之期成会也成了当年国人政治生活中最有价值、最受关注的话题,宪政遂由江湖议论上升为国策。随之,朝野各党各派围绕谁来草拟宪法、确立何种宪政体制、何时行宪等展开持续的大讨论。国人对宪法、宪政的热议,可谓空前绝后,这一可喜的景观按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宪政坐实,而不致重蹈清季开花不结果的结局,然而结果并非如此,其缘由正是祝天智博士论文试图要回答的问题。

战争、党争、宪争,是抗战时期中国政治展开的背景与表征,在此情境下发生的宪政运动与战争和党争确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如同清末,宪政议题的提出首先是因应救亡的需要。实现民主、宪政,方可汇集民意,凝聚民力,共赴国难。然而,政治运行的逻辑与书斋里的推演有难以弥合的鸿沟。中外的经验表明,战争年代,军令如山,行政集权、行政主导是常例。1938年,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党章,增设“总裁”一章,总裁可“代行总理之职权”,“总理”是孙中山的专称,其对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决议“有最后决定之权”,总理是党的超级领袖。至此,作为“总理第二”的蒋介石总揽大权也就有了某种法理依据。战争情形下,国民党推蒋介石为超级领袖恐怕不能说成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然而,国民党从孙中山晚年起就构建了“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党、打天下、坐天下”的政治逻辑,并为日后的继承者所坚守。如此,总裁之设立就不能视为权宜之计,而是一个政党的政治逻辑展开的一个重要环节,党治与宪治的矛盾便随着宪政运动的展开日渐升级。

抗战时期的党争有着多重意涵,其突出表现为国共两党之争,此外还有中间党派与国共两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国民党内部派系的纷争。党争其实就是政争,争的是自身的权力与地位以及在未来体制中的政治空间与话语权,要使政争转化为可控的权力制衡并符合议事规则,避免使政争走向战争,其良策唯有制定宪法,实行宪政。到20世纪40年代,国人对宪法已不陌生,此前中国已有过多部萨托利称之为的“装饰性宪法”或“冒牌宪法”。而40年代的宪争,是争这一“政治符号”之有无?还是要为中国立一部梁启超所期待的“万世不易之宪典”呢?看来两者都有。“万世不易之宪典”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经验表明世上并无类似的宪典,但将此作为立宪的初衷是必需的,否则制宪必将被权谋所绑架,最终难脱宪法工具主义的困局。二百多年来,汉密尔顿的设问不断为真诚的立宪主义者所反复咀嚼:“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6]要在“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与“靠机遇和强力”之间做出理性的选择并不难,难的是摆在选择者面前既定的条件无法选择,也很难更改。在这种情形下,有人出世,有人入世;入世者有的务实,有的激情浪漫,甚至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乌托邦主义者。在抗战时期的立宪主义者(特别是中间党派里的一些自由主义者)中间不乏乌托邦主义者,他们因日后被政客玩于掌心而受到一些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学家的同情或鄙视。其实,“历史的动力不是乌托邦的实现,而是对它的奋力追求”[7]。德国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曼海姆强调,人类不能没有追求和向往,否则人类历史就失去了持久的活力。“从我们的世界上彻底消除超越现实的成分……终将意味着人类意志的衰退”,“乌托邦已被摒弃时,人便可能丧失其塑造历史的意志,从而丧失其理解历史的能力。”[8]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时期的立宪主义者所作的努力并非全是无用功!

无论是清末的宪政运动,还是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成败不应是政治学家所要探求的结果,政治学家应以理性与建设性的眼光探寻政治事件的实态,揭示其背后的逻辑与机理,为日后的“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提供可靠的政治智慧。

祝天智受过史学的训练,2003—2006年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受到政治学的熏陶。他以英国历史学家希里(Seeley)的“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的政治科学无根”[9]为座右铭,索“根”又求“果”,迄今围绕这一选题已在《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学海》、《内蒙古社会科学》、《二十一世纪》(香港)、《长白学刊》、《福建论坛》等刊物上发过近十篇论文,《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摘登或转载过多篇,今获悉该书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乐为序,并期待同仁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指谬发问。

同类推荐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9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目的、特点、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宪法资源在两岸关系中的运用,并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法律机制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提出并论证“两岸法制”的概念,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两岸交往机制、行政机关合作机制、海洋权益保障、投资权益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海峡两岸和平协议研究,研究和平协议的性质、基本原则和主体等关键问题,和平协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研究。
  • 新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手册

    新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手册

    本书在新华社公开播发的稿件基础上选编而成,聚焦廉政建设主题,重点解读了八项规定、基层反腐、作风建设、廉政制度建设等廉政热点,权威客观,通读易懂,体例完备,可以作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参考资料。
  •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本书以“道德的进化”“文化名人论道德”“社会热点的道德观察”“采自乡村的道德故事”“美德小故事”以及“百姓故事”等部分,通过主题阐述、名人访谈、基层采访和网络交流等方式,梳理了中华文化中的道德元素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众多成就以及名人和普通百姓对道德建设的看法与建议,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提供启示和营养。
热门推荐
  • 帝坠仙尘

    帝坠仙尘

    往昔,虽有绝代风姿却压于重担,辗转难眠。今夕,褪去所以记忆,投胎转世,逍遥世间。
  • 不就仗着你可爱

    不就仗着你可爱

    【双洁,贼甜】一向迟钝的小青梅情窦初开了,开的对象不是他,沈璟辞坐不住了,把人堵到墙角,“小时候你曾说过要嫁给我,我也说了要娶你,你竟然敢违背婚约!”婚,婚约?三岁时候说的话能当真吗!南落落:“……谁让你总是毒舌我凶我还欺负我!”“可是我也宠你护你还……喜欢你啊。”话落,一个吻已经落下。?三岁时她给的糖果让她成为他的甜,他为此把一生都给她,做她的糖糖哥哥,给尽她宠爱和保护。
  • 职业NPC的异世界生活

    职业NPC的异世界生活

    惨遭联盟除名两年后,前职业选手叶寒收到了《光明国度》开发公司的任务邀请,重回游戏世界的叶寒却在此时遭遇车祸,转世成为异世界的NPC玩家。叶寒:“当我第一次知道我要做NPC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NPC受伤很疼,还不能够攻击现世玩家。后来作者跟我讲,我开局六神装,技能加特效,丹药很多很亮……”打职业是不可能打职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职业的,只有当当NPC,偶尔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谁说NPC不能成主角,路人也能打出MVP级操作。落魄职业选手,在异世界重回联盟巅峰
  • 水中之屋

    水中之屋

    《水中之屋》是一部关于动物文学的经典之作,集故事性和语言优美性于一身,着力刻画了野外生物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动物跟自然的密切联系。本书流露出的情感真实自然,读者随着作者细述不由自主便被带入那一带幽邃深远的山林原野,漫步其中,看聪明的河狸在湖泊之侧建屋筑坝;充满爱心的男孩用勇气和智慧保住河狸之家;骄傲的麋鹿跟猎人斗智斗勇,最终得以摆脱追踪;贪吃的熊母子历尽艰辛终于劫后余生,等等。书中的原野美景令人陶醉,里面展现出的丛林生物的智慧与勇气亦令人钦佩。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本书可以作为一个纽带,帮我们联想起人类曾和动物一起栖居的美好生活,从而带领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本真。
  • Catherine de' Medici

    Catherine de' Medic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考机器之微笑的上帝

    思考机器之微笑的上帝

    《微笑的上帝》为杰克·福翠尔夫妇合作完成的作品。两人的合作方式有些不同寻常——第一部分《暴雨幻影》由福翠尔夫人独立创作,叙述了一个匪夷所思、无从侦破的案件,第二部分《房子的秘密》由福翠尔先生完成,讲述了在思考机器的帮助下,通过逻辑推理侦破案件最终查出事实真相的故事。
  • 长得太好看了怎么办

    长得太好看了怎么办

    新书《我的世界有点弹幕》同类型作品,感兴趣的可以看一哈~埃罗芒阿老师、宫园薰、千反田爱瑠、泰瑞莎·瓦格纳、五等分的花嫁、樱岛麻衣……或许这会是全新的恋爱物语哦!宫崎结弦:恋爱?不可能的,我要学习!但是,长得太好看了怎么办?
  • 女人,有钱真幸福

    女人,有钱真幸福

    每个女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就是畅快的活着。而心态决定了口袋,口袋里的自由,决定了女人的幸福和脸上的笑容,财富就是一把通向幸福的金钥匙,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财富,就很难与幸福结缘。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如果女人没有钱会面对的种种心酸和无奈,文中我们的笔触可能会显得有些苛刻,但是,这些犀利的语言足以让每一个女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让女人瞬间觉醒,让女人更现实,让女人更理智,让女人更富有,让女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正夫养成记

    总裁正夫养成记

    【男主狄墨辰档案】特长:钢琴小提琴声乐书法篮球爱好:学习人生信条:坚强的意志可以攀登人生中的每一座高峰职业:软件开发公司总裁【女主莫灿月档案】特长:狄墨辰学会的我都没学会,但是在韩剧,日剧,台剧欣赏方面颇有建树。识便天下帅哥。智商极高爱好:反正不爱好学习人生信条:快乐每一天职业:第一医院副院长兼眼科脑内科主任那一年,我六岁,他七岁。因为他父亲的去世,他成为了我的哥哥,他的名字也由狄墨辰变成了莫灿阳,到了他有能力照顾自己才可以改回来,爸爸说这是保护他的方式。我讨厌他,那是从幼稚园就一直持续的事。他来到我家,抢走了一半爸妈的爱,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他那副乖学生的模样让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真的是莫灿阳的妹妹?”切,当然不是了。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总会有女生莫名其妙的把情书塞给我让我转交给我哥哥。他爷爷的,谁是他亲妹妹啊。像莫灿阳这种典型的装13大呆子,在爸妈面前一副好哥哥形象,老师面前一副好学生形象,其他人(除了我)面前一副温柔有礼谦虚谨慎的好同学形象,就是我讨厌的典型。可是,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大好女青年,面对讨厌的同志不应该排斥他,应该积极改造他,让他成为我喜欢的样子,融入到大潮流中。对,要出击,主动出击,强力出击,将厚黑学贯彻到底!我也一直坚信,无论发生神马事情,无论发生神马鬼畜的事情,我都要坚定的乐观的顽强的,生活着,生活着。所以——当我们因为一些(读者们永远也猜不到)的原因分开,又重聚的时候,一切仿佛有了极大的变化,不过我们雷雷更健康的生活还是一如往昔。片段一:第二天早上,早饭的时候。“灿月你越来越不学好了。”爸爸生气的坐在椅子上,“你给灿阳的是什么碟啊?”我咬了口面包瞪了莫灿阳一眼,“什么啊?我不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萌。“不是你昨天晚上给我的吗?不让我告诉爸妈你逃学的事。”当事人没有表情的吃着早饭,却吐出爆炸性消息。“狄墨辰,你找死啊。”我站起来,拉着他的校服,“你等着吧,我不会饶过你的!!!”但是我的声音最终淹没在爸爸的怒吼中。片段二:“墨辰,你觉得我穿这身白袍是不是显得特别纯洁。”我看着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他笑着说。“开玩笑。”他的视线没有从报纸上移开,“你本猥琐,怎么会纯洁呢。”“怎么不会呢?今天门诊的时候很多病人多说我是天使神医呢。”我揽了揽白袍坐在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