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00000004

第4章

第一卷3

没有树篱的公路上和公路的两旁空无一人,苍白的道路似乎在不断上升、缩小,直到与天边汇合。就在路的最高处,一条青葱的“山脊路”成直角横跨其间——这就是伊克尼尔路——罗马古道的旧址——就穿过这地区。这条古老的道路蜿蜒着伸向东西数英里,人们几乎还记得,很久以前它曾是一条赶牛羊去集市出售的路。但现在已无人行走了,所以杂草丛生。

男孩以前从未离开那个半隐半现的村庄向北漫游到这么远过。几个月前一个阴郁的夜晚,一个赶车的从南面一个东站把他送到了那个村子里。而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就在他住的那块高高的世界的边上,竟会有如此一个宽阔、低平的地方。位于东西之间的整个北边半圆形原野有四五十英里的距离,在他的眼前展开;那里的空气显然比他这儿呼吸到的更蓝、更湿润。

离公路不远有一座被风雨剥蚀的陈旧谷仓,用红灰色砖瓦筑成。当地人都知道它叫“褐房子”。他正要走过谷仓,忽然发觉一把梯子靠在屋檐上;想到爬得越高就看得越远,裘德便停下来注视着梯子。在倾斜的屋顶上有两个人正在修整瓦面。他转过那条山脊路朝谷仓走去。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两个干活的人,便大着胆子爬上了梯子,站到他们旁边。

“哟,小伙子,你爬上来做什么呢?”

“对不起,我想知道基督寺城在什么地方。”

“基督寺就在那边,在那些树那边。你能看得见的——至少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哦,不,现在是看不到的。”

另一个砖瓦匠也转过身来看着所指的那个地方,手中的活儿太单调了,因此凡是能打破沉闷的事都能让他高兴。“像这样的天气你通常是看不见的,”他说。

“我看到过它,那是在太阳像一团火焰掉下去的时候,它看起来像——我也不知道像什么。”

“像天上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巴勒斯坦著名古城,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地”。),”这个严肃认真的孩童说。

“哦——可是我自己怎么就没想到……不过我今天是连一点基督寺的影子也看不到的。”

男孩也极力睁着眼往那边注视,但就是看不到那遥远的城市。他从谷仓上爬下来,也不再去管基督寺(他这般年纪就是反复多变),沿着山脊小路走去,寻找周围田埂里有趣的天然产物去了。当他再次经过谷仓往玛丽格林返回时,他看见梯子仍在原处,而那两个工人已干完一天的活儿走了。

近黄昏时天暗下来,仍有一点薄雾,但除了下面乡村较潮湿的地段和沿河流一带,雾已消失了一些。他又想到基督寺,既然他专门离开姑婆的家来到了两三英里以外的地方,他真希望能看到一次人们所说的那个迷人的城市。但即使他在这儿等下去,到晚上以前天空也不大可能晴起来。可他还是不想离开这个地点,因为他只要朝着村子走几百码远,就看不到北边那广阔的原野了。

他又爬上梯子,想再看一眼那两个男人指的地方,他爬到最高的一级停下,把身子靠在屋瓦上。也许以后好多天他都不能到现在这个地方了。如果他祈祷,也许想看见基督寺的愿望能实现。人们曾说,如果你祈祷,希望的事情有时就会来到身边,尽管有时也不会。他曾在一篇宗教宣传的小册子里读到过,有一个人修筑一个教堂,但没有钱把它修完,于是他跪下来祈祷,结果钱在下一批邮件里就送来了。另一个人也做了同样的试验,但钱没有来;他后来发现他跪着时穿的那条裤子是由一个邪恶的犹太人做的。故事鼓舞了裘德。他在梯子上退下一些,在第三级处跪下来,靠着上面的梯级祷告着,祈求雾散开。

然后他又坐下来等着。雾逐渐稀落,大约过了十分钟或十五分钟已完全从北边的地平线上散去,而其它地方的雾早已全部散开;在落日前约十五分钟两边的云也散开了,太阳露出部分身影,束束阳光清晰可见,从两块蓝色的云间直泻而下。男孩立即回过头往城市的方向看去。

在这片景色以内的一个地方,许多亮点像黄金般闪闪发光。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空气愈来愈明晰,直到能看清那些黄金般的小点是些风向标、窗户、潮湿的房顶石板、尖塔、圆屋顶、软性石建筑物上的亮点,以及其它各种乍隐乍现的轮廓。那一定就是基督寺了,要么是直接所见,要么是在这奇特的天气里呈现出的影子。

这个旁观者就那样目不转睛地盯着,直到窗户和风向标失去了光泽,像熄灭的蜡烛样几乎一瞬间暗下来,那模糊的城市又笼罩在薄雾里。他转向西边,看见太阳已消失,前面的一片景色变得幽暗起来,周围的东西个个现出怪物似的色彩和形状。

他急忙爬下梯子,跑着回家,尽力不去想那些巨人啦,猎人赫恩啦,埋伏着等候克锐金的阿波罗啦,或者那个额上有个大洞直流血的船长和船长身边许多的尸体,它们每夜在这个充满妖术的船上起来造反。他知道他已长大了,不应该再相信这些可怕的事。然而当他看见那教堂的高塔和小屋窗口的灯光时仍不由得高兴起来,虽然那不是他出生的家,而且姑婆也不是很喜欢他的。

老姑婆的“商店”橱窗用二十四块小玻璃镶在铝制框里,一些玻璃因年久而氧化,所以你很难看清里面放着的粗劣价廉的商品——它们是全部存货的一部分。而就是所有的库存商品,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也能搬动。就在这个窗户的里面,裘德表面上很长时间显出十分平静的样子。他的周围一切虽然渺小,但他的梦想却是远大的。

那个北面的高地由冷凉的白垩构成,通过这片坚实的障碍他总是注视着一个壮丽的城市——在想象中他把它比做了新耶路撒冷,虽然他的梦想比起《启示录》作者的梦想来,画家的成分更多,而钻石商的成分更少。因此那个城市便具有了一种实在性和永久性,一种对他生命的支配,这主要是因为一个核心的事实:他如此崇敬的那位充满知识和意志的男人实际就生活在那里;还不只这些,那个男人还生活在思想更丰富、精神更闪耀的人们中间。

遇到阴郁的雨季,虽然他知道基督寺也一定在下雨,但他简直不相信那儿的雨也这么阴沉。无论何时只要能离开村子一两个小时——这种情况是不多的——他都要偷跑到山上的“褐房子”那里去,不断地极目张望;有时他会得到奖赏,看见了一座圆屋顶或一个塔尖,有时看见一缕轻烟,他猜测那轻烟也像焚香时的烟一样,带着某种神秘。

然后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假如天黑后他爬上那个景点或再往前走一两英里,他就会看见城市夜晚的灯光。不过那样他就不得不独自走回来,但他并没被吓住,因为他无疑可以让自己心里增添一点男子气概。

这个计划及时得到了实施。他来到那个眺望处时并不晚,黄昏才刚过,东北方的天空一片暗淡,加上从那边吹来的一阵阵风,使此刻显得非常昏暗。但他还是得到了奖赏;他看到的不是一排排的灯光,如他以前几乎期望的那样。他一盏灯也看不到,那地方上空只有一个发亮的拱形晕圈或是一团白晃晃的烟雾,衬着黑色的天空,使那亮光和城市看起来只有一英里远左右似的。

他不知老师到底在那片光辉里的什么地点——他现在与玛丽格林所有的人都没有了联系;对这儿的人们来说他似乎已死了。但他在那片光里似乎看见了菲洛特桑正在悠闲地散步,像尼布甲尼撒王窑里的人(见《旧约·但以理书》第三章第二十四至二十六节。)一样。

他听说过微风以每小时十英里的速度行进,此时他又想起了这事。他面向东北方,张开嘴唇吸着风儿,好似它是甜甜的美酒一般。

“你呀,”他充满爱抚地对着和风说,“一两小时前还在基督寺城里,沿街飘行,吹动风标,轻抚着菲洛特桑的脸,让他呼吸;现在你来到了这儿,让我呼吸——你这同样的风呀。”

突然什么东西随风向他飘来——是来自于那个地方的消息——似乎来自于住在那儿的某个灵魂。那一定是钟声,是城市的声音,轻渺而悦耳,在对他说:“我们这儿很快乐!”

他就这样神游着,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直到一声刺耳的叫喊才使他回过神来。在他所处的山顶下几码远的地方出现了一辆马车,它们从这个巨大的斜坡底部经过半小时的蜿蜒爬行才到达这儿。马身后拉着一车煤——这些燃料只有经过这条独特的路才能送到高地上。一个车夫、一个男人和一个男孩赶着它们。男孩此时正把一个大石头踢到一个车轮后面,让那些气喘吁吁的动物好好休息一下,而另两个人则从货物上取下一个酒壶轮流畅饮起来。

他们是两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声音温和。裘德向他们打招呼,问他们是不是从基督寺来的。

“决没有的事,拉这样多的东西从基督寺来!”他们说。

“我说的是那边那个地方。”他变得如此热烈地依恋着基督寺,尤如一个青年男子提到他的情人那样,当又提到它的名字时他感到害臊起来。他指着那边天上的亮光——他们那双老眼是难以觉察到的。

“是呀,好像东北边是有个地点比其它地方亮些,不过我自己是不会注意到的,那里肯定就是基督寺了。”

裘德胳膊下夹着一小本故事书,这时滑落到路上,那是他带来准备在天黑前一路上看的。车夫看着他把书捡起来,一页页抚平。

“哈,小伙子,”他说,“在你能看懂他们看的东西以前,你得先把你脑袋打个转儿才行。”

“为什么?”男孩问。

“唉呀,我们这些人懂得的东西他们从来不看一眼,”车夫继续说,好消磨时间,“在修通天塔(基督教《圣经》中没有建成的通天塔。)那时大家都只说外国话,没有两家人说的是一个样。他们读那些玩意儿像夜鹰呼呼地扑打翅膀那么快。那儿都作学问——除了宗教就作学问。不过宗教也是学问,因为我一窍不通。是呀,那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地方,虽然夜晚街上有些妓女……我想,你晓得他们把人像苗圃里种小萝卜一样栽培成牧师吧?哪怕要花——好多年,鲍布?——五年,把一个长得高大蠢笨的小伙子,变成个没有坏念头、一本正经的讲道人,他们也会做的,只要能成。他们像工匠一样把他制造出来,让他拉长着脸,穿件长长的黑大衣和背心,戴着讲道师的领子和帽子,就像《圣经》里牧师穿的那样,这样连他自己的妈有时都认不出他了……好啦,这就是他们的事情,像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一样。”

“可是你怎么会知道——”

“别打断我,小伙子。大人说话不要插嘴。把前面的马牵开,鲍布,有人过来了,……你得注意我说的是大学里的生活。他们日子过得可高尚了,这是不用怀疑的,虽然我自己并不怎么看得起他们。我们是生在这高地上,他们是心在高地上——他们当然都是些高尚的人——不是全部——动动脑子大叫几声就能挣好几百。还有些人是年轻力壮的家伙,就能挣到银杯,差不多也值几百。说到音乐,基督寺到处都是好听的音乐。你也许信宗教,也许不信,但你总会控制不住和别人一起哼那些调子,尽管你唱得不好。那儿有几条街——叫大街——世上还找不出第二条像它那样的街来。我想我对基督寺确实知道一点点!”

这时马已缓过气了,又低下头让人套上了轭。裘德向那遥远的光晕最后崇敬地投去一眼,便转身与他这位如此见多识广的朋友一道返回;他们一边走,那朋友一边很乐意地继续告诉他那个城市的事——它的高塔、礼堂和教堂。运货马车转入一条交叉路时,裘德热情地感谢车夫告诉了他那些情况,但愿他自己讲基督寺时,讲得有他的一半好。

“哦,我只不过听到什么说什么罢了,”车夫毫不自夸地说。“我也和你一样从没去过那儿,那些情况只是东一点西一点听到的。你爱听我给你讲讲也没啥。在这世上像我一样到处走走,和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打堆儿,啥事都必然会听到些的。我一个朋友年轻时在基督寺的锡杖旅店给人擦统靴,嗨,他晚年时我和他熟识得如兄弟一样。”

裘德继续地独自往回走,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甚至都忘记害怕了。他突然间变得长大了。他内心产生了一种渴望,想找到什么可以抛锚的地方、依附的地方——那个可以说是令人赞美的地方。假如他到了那个城里,能见到那样一种地方吗?那地方是否不会害怕农夫,不怕受到阻挠和嘲笑,他可以四处观看和等待,让自己也像他听说过的那些古人一样干番大事?那光环十五分钟前他凝视时出现在他眼前,现在他在黑暗的道路上寻着回家,那个地方也像光环一样存在于他的心中。

“那是一个光明的城市,”他自言自语道。

“知识之树就长在那儿,”向前走几步后他又说。

“哪里涌现出许多为人之师,各处的老师也汇聚到那儿。”

“你可以把它叫做城堡,由知识和宗教守卫着。”

在作了这番描绘后他沉默了好久,最后又加了一句:“它会是适合我的地方的。”

同类推荐
  • 惠慈康复中心

    惠慈康复中心

    东琪到达惠慈康复中心时已经是黄昏了,叔叔没有来接她,电话也打不通,好在她记得地址,只是不管怎么说,司机都只肯在桥头把她放下,无奈之下,东琪只得拖着行李箱,一步一步过河穿山,往康复中心的大门挪过去。等她的手终于抓住满是铁锈的大门时,东琪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她坐在行李箱上喘气,打量着自己的实习地点。惠慈康复中心无疑很老旧了,连“惠慈”二字的亚克力“心”字底都没了,只留下模糊的痕迹。灰泥墙面,方方正正的三层楼,一侧的爬墙虎已经攀到了楼顶,楼内没有开灯,昏沉沉看不清所以,窗口又长又窄。
  • 家庭革命

    家庭革命

    一位独生子女的父亲,在儿子长到20岁的时候,非要逼迫儿子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条款不过76个字,概括它的精神就是“四不管”。这“四不管”规定了“协议”一旦生效,父母从此可以在四个方面不管儿子;儿子也可以不管父母。正常人实在很难想像这位父亲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里鼓捣出这么一件立刻要引起“战争”的事情。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家庭生活和父子亲情组合着一种一成不变的内涵,用现在的法律来解释就是:“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位独生子女的父亲全然不顾几千年的古老传统,执意要在自己家里来一场革命,“革”儿子的命,也“革”自己的命。
  • 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保卫战》是星光系列丛书之中的一本。钓鱼城保卫战,以孤城抗击蒙古进攻三十余年,甚至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也未能越雷池半步后,终止抵抗后也不降旗、不收兵器、不改县志。用实力让敌人放下屠刀,被欧洲人惊叹为“上帝折鞭之地”。因为其历史意义和传奇性,我们单独予以讲述。
  • 哈尔滨的愤怒

    哈尔滨的愤怒

    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江泽民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哈尔滨是座英雄的城市,是第一个夺取并建立红色政权的省会城市,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于一九四六年的春天,铅灰色的市政府大楼座落在道里区,被两条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大街——尚志街和兆麟街拥抱着。市长们办公的小楼与李兆麟将军被害地近在咫尺,而李兆麟身中七刀的躯体就在隔道的大屋顶建筑的大院里停放过。
  • 可爱的你

    可爱的你

    它静静卧于一大片繁茂却寂静的蒲草中。烈日跟它无关,只在快傍晚时会从它清蓝边缘那角经过,撒下柔和金色光圈。头顶,被高速公路横切的大桥在车辆与虫鸣的聒噪中,更加缄默。正是蒙城这年最喧嚣的八月。稚嫩的声音由远及近。“志雨哥哥,它真在这里吗?”雪儿噘着嘴,拉住了面前正专注拨弄蒲草的男孩。这是高速公路下的秘密,早年废弃的水田如今成为块状分布的沼泽地,前不久蒙城接连暴雨,被滋润得叶面肥大的蒲草们正懒洋洋地晒太阳,鲜少有人能找到这里。
热门推荐
  • 魔图

    魔图

    一张神秘的古图,一个将死的灵魂,偶然降临魔界。一个殒命的婴儿,一场逆天的赌局,悄然而生的阴谋。当有一日,你需要踏尽敌骨,走上那条孤独的至尊之路。当有一日,你需要受尽无尽的苦难,走出一条独属自己的路。你是否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后悔来到这里。魔界,勇士的世界,残暴而嗜血的世界,这里,从来都没有懦弱。
  • 漫威小男巫

    漫威小男巫

    这是一个关于熊孩子黑魔法师的成长故事,凑足二十个字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著名诗人顾城对人生的一句美好的描述。人生在世,你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很多的不快和打击:对手对你的攻击、世事对你的刺激、上天对你的不公……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生匍匐在大地上劳作,备受折磨。于是,很多人在面对折磨的时候,听天由命,最后就真的成了蚂蚁,平庸地度过了一辈子。但有的人却会把折磨当作一种历练、一种激励、一种教训,他们先是被折磨着,但在折磨中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继而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
  • 我的英雄酒馆

    我的英雄酒馆

    我有一个小酒馆,天天开着很好奇小二全都是挂壁,客人每个都牛逼。好酒好菜全供上,我的酒馆真犀利。
  • 须真天子经

    须真天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给的爱情似毒穿心

    你给的爱情似毒穿心

    婆婆生日这一天,我不孕不育的秘密被揭破,面对婆家的指责,老公却带着怀孕的小三逼我离婚,我和小三斗智斗勇,最终惨败在小三的阴谋和算计之下,成为复仇者......
  • 绣球花之恋

    绣球花之恋

    这是一段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小说。虽然,里面的人物已经不是原先的名字,甚至加入了很多虚构的情节。但是,这名日本女子与荷兰男人的传奇爱情故事,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构都显的如此荡气回肠。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如同清王朝时期的中国一样闭关锁国。但是,唯一开放的一个港口,却将日本这座东方岛屿和世界相连接——那就是长崎。年轻的荷兰医生,就是通过这里,随着荷兰商船来到了日本。在这个充满着传统理念的国家,他认识了美貌年轻的云。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这在当时的日本,简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从此,两个人开始一段艰辛而坚定的爱情旅程,其中的悲欢离合,让人唏嘘不已。
  • 冷王独宠小奴妃

    冷王独宠小奴妃

    王爷大婚,王妃和侧妃同天作嫁,她不是主角。出生在这样一个女人卑贱如草的时代,她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吗?爱与恨纠缠不休,这颗心,你不惜,我惜。终究是要没有靠山无所依赖,不然经历的这么多悲痛,还能有多大的意义?
  • 仰望幸福的角度

    仰望幸福的角度

    苏河是一个曾经为爱所伤的女子,因为伤得太深,所以不相信爱情。她一直以为她的爱情天空不会再有云彩飘过,可是耀眼的网球明星程灏然却突兀地闯进了她的生活。后来,程灏然因为一场意外导致手臂受伤,可能从此与网球场无缘。在他情绪低迷、缺乏信心的时候,是苏河在他身边一起鼓励他,给他重新回到网球场的勇气。
  • 卿本凤帝:拥倾世美男入宫

    卿本凤帝:拥倾世美男入宫

    这是女皇世界,1V1不喜勿入!她身为最备受瞩目的长孙公主。皇祖母给她准备了绝色美君。……看一代穿越公主如何收服皇夫!期待您的观看若是喜欢请关注作者新文《御赐皇女:夫君太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