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00000015

第15章 (2)

第二卷1 (2)

为了这次冒险行动,他曾做了一段时间准备。那是在妻子和家具一去不返之后;他几乎读了、了解了处在他这种境地的人所能读到、了解到的所有东西——关于那些在这垛垛令人敬畏的墙内度过了年青时代的知名人士,他们的灵魂在其年老的岁月里还萦绕着那些高墙。在阅读中,他曾偶然想象着,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其余的人显得更异常高大。风从墙角、拱壁和门侧柱上掠过,就好像是那些惟一住在这个地方的人走过;常春藤的叶子互相轻轻扑打,就好像是他们悲哀的灵魂在喃喃低语;那些阴影就好像是他们轻薄的身躯在不安地移动。而这一切,都好像在他孤独时成了他的伴侣。在黑夜里他似乎和他们碰撞着,但又感触不到他们那有血有肉的身躯。

现在街道已荒无人迹,但由于他此时的幻觉他还不愿回屋去。到处都还有诗人在走动呢,有早期的也有近期的,从莎士比亚的朋友和颂扬者,到近来才湮没在无声无息之中的那一位——还有那班人中有音乐才能、至今仍在我们中间的那一位。

好思辨的哲学家们跟着来了,他们并不总是像框子里的画像那样满额皱纹、头发灰白,而是有的脸蛋红红、身材苗条,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朝气;近代神学家身着宽大的白色法衣,在裘德?福勒看来,他们中最真切的要算这一宗教流派的创始者——称为“牛津运动(牛津运动,以19世纪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牛津大学为中心兴起的运动,旨在反对圣公会的新教倾向,恢复天主教思想和惯例。)创始者”,也就是那著名的三位:一个热忠者,一个诗人和一个公式主义者,他们的学说早在他还在那偏僻的家里时便在他耳边回响,影响着他。这时他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感觉,因为他在想象中看到了另一班人将上述一些人排挤,其中一个披着长长的假发,即那个政客、浪子、唯理性者及怀疑论者;另一个是脸刮得光光的历史学家,他对于基督教显得如此客气,内心却充满了嘲讽;另外一些人也持着同样的怀疑态度,他们对于每一个学院的方庭也和那些诚心皈依宗教的人一样熟悉,同样自由地经常来往于那些走廊之上。

他看到那些政客们各式各样,有的行为举止更坚定一些,空想得更少一些,有的是学者,讲演家,苦干家;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胸不断开阔,而有的则越来越狭窄。

然后在他的头脑中又出现了一些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他们的组合奇特而不可能:有的凝目沉思,有的紧皱额头,有的由于长期埋头研究眼睛近视得像蝙蝠;接着出现的是那些官员们——如英国领地的总督和郡治安长官,裘德对这样一些人不大感兴趣;接着是那些不多言语、嘴唇薄薄的首席法官和大法官们,他对这些人物几乎不知其名。他在头脑中更热切地看到的便是那些高级教士们,这是因为他早就有过从事于这种职业的憧憬。他心中想到的这类人真是丰富多彩——有的满怀情感,有的充满理智;有一位用拉丁语写过书,为英国国教辩护;有一位至为圣洁,写出了《祷颂》;紧接他们的是那位伟大的巡回传教士,圣歌作家和热心者,他也像裘德一样由于婚姻的失意而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裘德这时发现自己竟大声地说出话来,好像在和上面那些人物谈话一般,像一个演员在一出情节剧里对着另一边的观众在说话;然后他突然不说了,为自己的荒唐行为感到吃惊。这个四处游荡的人说话语无伦次,也许已被那些高墙内的某个学生或某个正在思索的人在灯下听到了,他或许疑惑地抬起头来,不知道那是什么声音,那声音又代表什么意思。裘德现在觉得,就有血有肉的活人而言,除了街上零星几个迟迟不归的城里人外,他一人全部拥有了这座古老的城市。他似乎觉得自己有点儿着凉。

从阴影里传出一个声音,是一个真实的当地人说话的声音:

“你在那个碑座上可坐了好长时间了,小伙子。你在那儿做啥呀?”

原来说话的人是一个警察,他一直在注意着裘德,而裘德却没有发觉他。

裘德这才回屋去,在睡觉之前,他又先从两本带来的书上细读了这班人的生平和他们对世界的一些预言,这两本书都是关于大学里那班人物的。在他快要睡着的时候,他们似乎又在对他喃喃低语着他刚才读到的那些各式各样、令人难忘的话,这些话有的他能听见,有的他很难懂。其中一个幽灵(他后来在哀叹基督寺时把它说成是一个“已没有事业可追求的地方”,虽然裘德已记不得这句话了),此时正对着这个城市高呼道:

“多么美丽的城市!多么古老、多么可爱、多么宁静,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人们如此激烈地争夺知识,而她却没受到任何摧残!她以她无法形容的魅力在不断呼唤我们大家去追求真正的目标。走向理想而完美的境地。”

另一个声音来自于那个对“粮食法”先赞成后又反对的人,裘德在那个有大钟的方庭里便看见了他的幽灵。他心想,他的灵魂也许一直在构思他那名人讲话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字名:

“阁下,我或许是错的,但我总感到,当一个国家面临饥荒威胁的时候,就需要采取在所有类似情况下已采取过的一般补救办法,而我现在是应该对这个国家尽责了。就是说人民应该享有获得粮食的自由权利,不管这粮食来自于何处……你明天就可以罢我的官,但你绝罢不去我的这种感觉:我在行使我的权力中,没有任何一点腐败或自私的动机,没有任何满足个人野心的欲望,没有谋取任何私利”。

然后出现了那个狡猾的作家,他对基督教曾写出过不朽的篇章:“那些异教哲学家们,对于全能的上帝所表现的种种神明和奇迹,竟消极怠慢,置于不顾,我们怎能为之辩护?……希腊和罗马的圣人们,一见这个可怕的场面便掉开头去,似乎丝毫不知道,这个世界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已经是另一番天下了。”

接着出现了那个诗人的幽灵,他在那班乐观主义者中排到最后:世界的形成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在按照一个总体计划

帮着恢复其种族的生机。

他刚才在想象中看见了三位热心家,现在又出现了一位,他便是《我之辩护》的作者:

“我的理由是……人们之所以对自然神学的真实性绝对确信,原因就在于那些可能性事物同时发生并汇聚在一起……这些可能性事物不会达到合乎逻辑的必然性,却可能产生合乎精神的确实性。”

热心家中的第二位不好争辩,他更温和地低语道:为什么我们要昏厥,怕孤独的生活,

既然都听从上帝的意愿,孤独地死去?

他又听到那位脸小的幽灵、和蔼的旁观者在说话了:

“当我看见伟人的墓碑,我心中便不再有任何嫉恨;当我读到美人们的墓铭,一切放纵的情欲便会熄灭;当我见到墓碑上父母哀悼子女的文字,我的心就变软,对他们充满同情;当我又看见父母自己的墓碑,我便想,痛悼死者真是徒劳无益,因为我们不久也必将随之而去。”

最后出现的是一位声音温和的高级教士,裘德很小时便喜爱上了他那柔和而亲切的诗名;他一边听着那些诗句一边进入梦乡:

教我怎样去活,以便我不会惧怕

床与坟墓。

教我怎样去死……

他一直睡到次日上午才醒来。那充满幽灵的过去似乎已烟消云散,眼前的一切只告诉你今天的现实。他突然从床上惊起,以为自己睡过了头,说:

“啊呀——我那长着漂亮脸蛋儿的表妹,我倒把她忘得一干二净,而她一直就在这个城市里呢!……还有我那位过去的老师。”说到他老师的时候,也许话中包含的热情就比不上说到他表妹时的那番热情了。

同类推荐
  • 青底绣花绑腿

    青底绣花绑腿

    燕子轻轻抚摸着绑腿上那些传统的绣花,那些龇牙咧嘴的怪兽,妖媚冶艳的花草,传说这些东西是能驱妖魔避邪祟的,她突然明白过来,青羊滩的祖先发明这个东西,可能正是藉此护佑山民们健康长寿的意思。如此看来,这绑腿真的可算是护身符一类的宝贝了。
  • 三国3:谋事在人

    三国3:谋事在人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三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孔明之卷和赤壁之卷。孔明之卷:刘备从徐庶口中得知了隆中贤人——卧龙先生诸葛亮,便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次前往草庐拜访,终于得见。二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畅谈天下大事。赤壁之卷:诸葛亮前去东吴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将战船连为一片。诸葛亮先凭借地利草船借箭,后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三足鼎立之势便成。
  • 接待上访人员汤德

    接待上访人员汤德

    汤德和刘春江的相识,是从汤德往劳资科打电话开始的。电话是小赵接的。接电话的必然是小赵,不是因为小赵的工作是接电话,而是小赵把握着电话的话语权。每来电话,小赵都要第一个接,这样的好处是,外面的都知道劳资科有个小赵,局里的都知道小赵整天上班,工作勤恳,十分敬业。若是局领导的电话更好不过,小赵与局领导又增添了一份接触的机会。小赵若是不接电话,除非忙着更重要、更能够出头露面的事情,或者没在电话跟前。可是对于上访电话,就需要另当别论了,一般情况是能回避就回避,能不接就不接。不能没卵子找茄子提拎,将这等活计承揽在身上。
  • 飞

    一切从美丽的草原开始,一切又在美丽的草原上结束了!飞走了!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带者自己渴求自由幸福的梦想!去了太阳神殿,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个灵魂被放逐是一种堕落,一个生命被放逐是一种追求,一个理想被放逐是一种升华,一种自由被放逐,换来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恒久不变,一种源远流长,一种不管用何种方式表达的精神。飞是为自己而飞,更是为理想而飞。
  •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 and 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斯蒂文森的作品虽然写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仍然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口味。故事通俗却不流于俗套,行文严肃却不失幽默,在通俗类小说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热门推荐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王家庄的人和事

    王家庄的人和事

    传说,当年北京大王庄有弟兄三个,因为生计向南行走。走出八百里,老大停下来,老二、老三继续南行。又走了几十里,老二停下来,老三继续走。再走几十里后,老三也停下来。之后,弟兄三人各自娶妻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时至今日,都繁衍成近千人的庄子。王家庄是老二的村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王家庄的呢?已无从考证。这里不只是王姓,早已夹杂了许多别的姓。多少辈子里肯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没有村志,没有留下记录。我留意了庄里的一些人和事,并做了记录,今编成一篇《王家庄的人和事》。老五王家庄的王文昌,徒有文气的名字,但没有一点儿文化。
  • 岁岁照海棠

    岁岁照海棠

    我见青山,犹见故人。愿童心不泯,岁岁照海棠。[终于我见到了光,漫过盛夏,卷过和风。最后停留在海岸。带我走过荒芜,走过遗憾。告诉我要奔跑,向着光。于是前路不再漫漫。]我会陪你从青葱岁月走过余生漫长,此后种种时光,都不再迷茫。唐棠×宋泽你是我岁岁期盼的海棠。(非典型重生+剧情反转)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Villette(III) 维莱特(英文版)
  • 毒型情绪

    毒型情绪

    愤怒、恐惧、嫉妒、羞愧……这些情绪只会让人感到挫败。在我们的生活里完美似乎是不可能的期待,请放过自己,不要苛求。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毒型情绪》教会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情绪解毒,如何运用性格和情绪的王牌引领自己走向人生的巅峰。每一个人都要相信,卓越、爱、幸福和丰富的生活才是我们的命运,让那些阻拦我们进步的负面情绪都见鬼去吧!
  • 节气使

    节气使

    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阳谋就是暗箭,热闹非凡。有人喜欢安静,于是隐居于山林中不问红尘事,有人喜好杀戮,于是化身为修罗开始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杀人之旅。有人要给江湖订制一个秩序于是便有着无数的人对于这个秩序有着抵制的情绪。江湖的神秘客酒侠,为了抵制江湖的影子鬼域召集了二十四位节气使,在江湖上惩恶扬善。
  • 标杆集(心灵鸡汤系列书)

    标杆集(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撼龙经

    撼龙经

    风水致典撼龙经中,曾有言道:“大率行龙有真音,星峰磊落是音身,高山需认星峰起,平地行龙别有名。”戊子年初秋,我去云贵支教,遇见传说中“养老阁”的陋习,眼睁睁的看着埋活人的人间惨剧发生,一日在古渡口,偶得风水致典撼龙经,从此我给人观地看宅,寻风水龙脉,有道是青龙山高出贵子,白虎山高育高官,两边流水似玉带,儿孙不愁吃和穿……
  • 重生后死对头都怂了

    重生后死对头都怂了

    圣箬彩垤是一个大世界,其有七个域六个界以及中心地带盘古戒,在这里,有着似神非神的人类强者,也有着魔幻一般的飞禽走兽。蔡青染作为这个大世界曾红遍各界域的至尊强者,却应了那凤劫死在了最亲近的人手中,当她主魂归来,一切格局终将变换,三万余,乾坤变,便是那些害她之人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