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600000057

第57章 黑暗之地 (2)

第三十二章 黑暗之地 (2)

“主人,求求你,别这样,我在新奥尔良可是有丈夫的啊!”女人不由地往后退了两步,哀求道。

“那又怎么样,这儿有一个不更好吗?你没有权力在这儿说话。桑博,带走他们。”列格雷吼道。

“来,小宝贝,你,跟我来。”列格雷回过头来对埃米琳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楼上的窗口出现了一张脸,它看上去是那么地抑郁。过了不一会儿,一个女人对正要进门的列格雷说了些什么,列格雷十分恼怒地斥责道:“你别说了,老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有你来说话的份!一边呆着去吧,干你要干的事吧。”

汤姆十分担心地望着埃米琳,同时也看了一眼列格雷和那个女人。然后,他就随着桑博来到了自己的住处。这是一个远离主楼的地方,可以看见一排阴暗破旧的房子。这一切都使汤姆无比失望,原先他希望自己能在一间小房子中住下,能让他有自己的空间,能有一个小架子供他摆放《圣经》,这样他就会能独享一份与主同处的安静了。可现在,这一切看来都是不大可能的了。

汤姆往几间屋子中看了一眼,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堆稻草凌乱地铺在地板上,确切地说,不是地板,是经过无数次的践踏之后的泥地。

看见这一情形,汤姆向桑博问道:“我住哪儿呢?”

“我也不太清楚,但你可以住这间,只有这间似乎能再挤下一个人,要是再来人,我也不知道要将他们塞到哪儿了。”桑博答道。

夜深了,一群奴隶疲惫不堪地拖着脚步回到了他们的住处,他们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没有活力,好像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精神,没有表情,衣衫褴褛。立即,这个地方就变得十分得吵闹和拥挤。从磨坊那边又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他们正争着将自己的玉米粒磨成面,这样他们才能有少得可怜的烙饼当晚餐。

可怜的黑奴们一天中一直在监工的监视下辛苦地干活。夏天的太阳可真是一点儿也不留情,但和主人相比就算不上什么了。主人们用尽了一切办法来促使他们全力地干活,从早到晚都始终保持高强度,也许有的人会说:“摘棉花真是件轻松活啊!我可不觉得那算什么。”这就好比一滴雨滴到你身上,你也许会觉得它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把你长时间地置于暴风雨中,你就会受不了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摘棉花,或是其它的活。一种原先觉得十分轻松的活轻而易举地就能变成人间最恐怖的刑罚,这应该也是人世间的一场悲剧。

汤姆茫然地站在人群中注视着每一张脸,但令他失望的是,他见到的都是一样木然的脸,没有人留意,更没有人关心他的到来。每一个疲惫不堪的男人和女人都忙着挤着磨面,他们的身上满是动物般的自私和野蛮,人类文明的遗迹在他们身上早已荡然无存。他们所关心的仅仅是那张烙饼,那么多的人要磨面,但磨子又那么少,于是那些瘦弱的人就被高大强壮的人赶到了后面继续等待。

“喂,小妞,你叫什么名字?”桑博走到那个混血女人的身边,丢给她一袋子玉米,喊道。

“露西。”女人小心地回答道。

“好的,露西是吧,你听好了,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女人了。来,把这玉米磨了,再烙饼给我吃,快去,还呆着干嘛!”桑博喊道。

这时女人一时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她大叫了起来,叫声中充满了绝望:“我现在不是你的女人,以后也不可能是,我不要!”

“你要是不听话,小心我踢你!”桑博威胁道。

“你随便吧,踢死我好了,我不要再活了,我现在这样活着,和死了没有什么分别的。”

“桑博,我要去告诉主人你想打伤能干活的人。”昆博说道。

“我要告你不让女人磨面,你有什么权利管我的事?”桑博反击道。因为他刚看见昆博赶走了几个等着磨面的妇人。

此时的汤姆已精疲力竭,他感觉腹中空空,因此迫切地想领到自己的粮食。

“给你!”桑博丢给汤姆一个破布袋,里面装着一些碎玉米粒。“黑鬼,你要省着点噢,这可是一周的粮食噢!”

接下来汤姆就一直等在磨坊里,过了好久,他才等到一个空位。当他磨完之后,看见两个妇人正在磨面,于是就过去帮她们磨,干完了之后,汤姆才来到快要熄灭的火前开始做自己的晚饭。

在这个地方,从来没有人替女人磨过面,尽管这是个非常小的事,但却十分令这两个女人感动,好像有一丝女性特有的表情浮现在了她们的脸上。她们替汤姆烙好了饼,递给了他。这时她们看见汤姆的手中拿着一本书。

“那是什么?”一个女人问。

“《圣经》,一本书。”汤姆答道。

“是吗?《圣经》,我可好久没有见过它了,自从我离开肯塔基之后。”女人带着惊讶的口气说道。

“你在肯塔基长大的吗?”汤姆问道。

“是啊,我曾生活得那么好,我还受过一些属于上层人的教育,哪会料到会有这样的下场。”女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们的谈话引起了另一个女人的关注,她凑过来问道:“那到底是什么书啊!”

“这就是《圣经》。”

“那《圣经》又是什么呢?”女人又问道。

“天哪,你居然没听说过《圣经》,想想以前我常常听到女主人念《圣经》,它是那么地令人激动。可是现在每天除了听到打骂的声音之外,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美妙的声音了。

“您就给我们念一段吧。”另一个女人央求道。

于是汤姆就念了起来:“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到安息。”

那女人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平静的表情,她不禁说道:“说得太好了,这到底是谁说的?”

“上帝。”汤姆答道。

“是吗?我可真希望能在这儿见到他,希望我能够去找他。看来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我想我迟早会累死在这儿的。我每天都在没日没夜地干着,但是桑博还嫌我干得太慢,摘得不够多。我觉得我每晚刚吃完饭还没来得及睡一小会儿,就听见那该死的起床号了,每天都是这样,也许要等我死了,这一切才会终结,要是我知道上帝在哪儿,一定会去告诉他这一切。”那个女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上旁是万能的,他无处不在。”汤姆说道。

“得了,这种鬼话只能骗骗小孩,我知道他根本不在这个地方。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也许,我该回去睡一会儿了。”女人打了个呵欠,说道。

两个女人回到了她们的屋里去了,只剩下汤姆一人独坐在火堆旁,看着那堆还冒着黑烟的柴火。

夜更静了,夜空中升起了一轮金黄的月亮,皎洁的月光如水般泻向大地,带来一片宁静。月光中,一个孤独的黑奴抱着双臂坐在那儿,膝盖上摊着他心爱的《圣经》。圣洁的上帝啊,是否你正目睹着这一切,是否你已将他们所有的痛苦记在心上?

汤姆的心中正在不停地斗争:“上帝在这儿吗?”这个问题使他的心好乱,他的脑海中不时浮现起旧日的痛苦和委屈,以及一切梦想的破灭。正像一位即将溺死的人,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儿女的尸体在大海上漂浮的那种感觉。如果是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还能有什么心情来将上帝赞美。谁又会相信“信有上帝,相信他定会赏赐那些苦苦寻求他的人”这样的话呢?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粗人,又怎么可能在这无人性的行为面前始终如一地维护自己的信仰呢?看起来这太难了。

想了一会儿,汤姆缓缓站了起来,收起了《圣经》,走进了那间还可容下他的小屋。小屋的地上已经到处躺满了疲惫不堪的黑奴们,屋里弥漫着恶心的味道,有汗臭,有草腐烂的味道,有牲口的味道……令汤姆透不过气来,但是他实在是太累了。不一会儿,他裹着那惟一一条用于挡风的破毯子睡着了。

在睡梦中,他听到了伊娃的声音。梦中,他和伊娃坐在庞恰特雷恩湖边公园的长椅上,他静静地坐着,伊娃则在一边用她那无比温柔的声音为他念着《圣经》: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

你趟过江河,水一定漫不过你,

你从火中行走,必不被烧,

因为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

是以色列的圣者,是你的救主。”

这声音就像从天外传来的,久久萦绕。不久,那声音就渐渐地低了下去,然后消逝了。但是汤姆仍然记得伊娃那可爱的大眼睛,眼睛中闪烁着爱的光芒,这种感觉很让人舒服。后来,她好像随着那远离的乐声一点一点地不见了,只剩下一堆闪亮的星星,如珍珠一样明亮。

汤姆梦到这儿,猛然从梦中惊醒,但心中仍在回想那个美妙的梦。那可爱的天使曾经是那么地善良,总是尽力地去帮助人们脱离苦难,谁又敢说上帝会阻止在天堂的她继续行善呢?

快看天空中,

一个美丽的灵魂正用她美丽的翅膀,

在我们的上方,

高高地飞翔。

同类推荐
  • 草根智者

    草根智者

    民间有智者,尤其是物质富裕、社会文明程度极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草根智者,才是人中俊杰、世间精英、社会栋梁。识人而知事,温故而知新。他们的故事,应是我们的营养。一把手得知他叫“一把手”时,他的前边还有支书。作为大队长,他是“二把手。”可这“一把手”也好理解,他的另一支手早被炸飞。但这一只手,着实不凡。见他的第一面,印象并不好。那天早上,特别忙碌,他却坐在办公室不走。当时,我正与公社老文书交接手续,办公室堆满东西,他坚持不离办公桌前的椅子。从言行上判断,他对老文书不恭,进门就问:咋才交?老文书不理,我也不便搭嘴。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出版的小说。这本书以书信体说理小说,书名人物为主人公的一个虚构了的自传性的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由于当天是星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星期五”。在经历了野人、俘虏之后,在岛上以总督自居,成为荒岛的统治者。后协助经过荒岛的英国航船平定叛乱水手,并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鲁滨逊依靠巴西种植园的收入成为富翁,并娶妻生子,过起安定的生活。
  • 叫父亲太沉重

    叫父亲太沉重

    父亲说,你们放心吧,我肯定会给你们留下一笔遗产的。父亲是在和子女们吃年夜饭时说这句话的。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两个儿子正在喝酒,两个儿媳刚刚煮熟了饺子正准备往桌上端,一双十几岁的孙子还在户外放鞭炮,谁也没和老爷子打话,老爷子突然间就冒出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简直让人无法琢磨。孙坚、孙强刚刚碰了杯,酒都举到嘴边了,又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用两双充满醉意的疑惑眼睛看着父亲。孙坚哥俩经常坐在一起喝酒,几乎总是一喝就醉,今儿是大年三十,从中午就喝,早就有些醉了,这时居然也清醒了。
  • 时代医生

    时代医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城中巨兽

    城中巨兽

    本小说集里收录了作者18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皆写于2013年至2016年之间,其中多篇在国家公开刊物《湖南文学》《佛山文艺》发表。文章思想多元、美好、纯粹,语言幽默戏谑,具有鲜明的文学风格,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历史走一遭

    历史走一遭

    想和神农尝百草?想和秦始皇一起征战天下?想帮西施和范蠡?那就来这里,来历史走一遭。
  • 侯门迎杏来

    侯门迎杏来

    淡水姑娘的黄粱一梦里……有口蜜腹剑的丈夫,费尽心机夺她嫁妆的婆婆,一个个都拼死将她拉入泥潭之中……梦里是被博弈输掉的废棋,令她冯家满门诛连,望族世家一朝灰飞烟灭。睁眼她还是状元夫人……四面楚歌是她,阴辣狠毒是她。纵使她棋差一招有何妨?这一世,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提枪打马的桀骜少年款款而来,“表姑,状元府里的红杏该出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狼谋

    狼谋

    绵远河东岸有一道飘逸脱尘的微型山脉,家家炊烟惹燕,处处竹篁啼莺,步步清幽,步步雅静,松柏苍翠欲滴,山花烂漫溢香。相传明末曾有朝中大员赵祥为避魏忠贤乱不远万里来到蜀中,看中了此山,便携带家眷重宝在山脉中隆起如屋脊深陷如瓮缸的地方隐居了下来,后来又埋骨这里。
  • “酒鬼”五魁

    “酒鬼”五魁

    民国二十一年冬至这一天,在中原大地边缘的一个叫麻宏的乡村里,老财主贺老大的儿媳妇生了个圆头圆脑的小子。小子满月的这一天,贺老大在祠堂里举办了酒席。全村九十九户人家共计五百零八号人全数应邀了。开席之前,人们排成了长队,怀里揣着各种各样的礼品,有大枣、腊肠、鸡鸭,更多的是虎头帽和绣花鞋。与贺家有亲戚关系的长辈可以用手轻轻抚摸一下小子,其余的都在他面前用双手对着上天画出一道半圆弧线,然后双手合十,表示祝福。在全体父老乡亲面前,贺老大为小子起了大号:“贺五魁”,并请先生当场写进了家谱。
  • 乐邦遗稿

    乐邦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感受德意志

    感受德意志

    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界诺贝尔奖——“歌德金质奖章”得主杨武能教授,自1982年始赴德国进修、研究、讲学,亲历了德国的发展,对德国的文学、历史和自然景致熟稔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杨武能教授用人文的笔触描绘了德国神秘的古堡、茂密的森林、流淌的河流、高耸的教堂和油画般的建筑,和德国的节庆、城市的建设、对环保的关注、对教育和历史的重视以及德国民众的生活画像,目睹并亲历了柏林墙的倒塌和两德统一前后的对比与变化,对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因政治格局造成的隔膜、柏林墙倒塌前的种种状况及两德统一后人们的心态大量真实的细节描写,读来犹如一部活的德国史。
  • 蒲公英的花

    蒲公英的花

    因为喜欢张依兰,袁萧然努力拼搏,改变自己困苦的处境,为的是能和她双宿双飞。一个假期的分离,他与她恍如隔世,是什么支撑他走进大学的校门,支撑他牵起她的手,把她暖暖地抱在怀中...... 因为爱上玲子,王坤与靠女人吃饭的父亲恩断义绝,是什么让他回头审视自我,让他坚强无畏地走下去,让他与她约定今生...... 在嫩江江畔,盛开着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村里的孩子一辈又一辈吹着蒲公英的花长大,它的精神一代传着一代。他们是村里的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原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蓝天下,享受着温暖的亲情,暗暗张开双臂又迎接着美好的爱情,然而世事难料,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将他们卷入一个又一个漩涡...... 梦想与现实的抉择,亲情与爱情的交涉,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他们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