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5700000081

第81章 活着【二】

星夜渐沉,浓厚的乌云遮蔽住高悬于天际的皓月,绵长蜿蜒的山谷被一支支火把系数照亮,远远看去如一条游弋的巨龙,在这条人迹罕见的蜿蜒小道中,缓缓向着黑暗深处前行。

不久后,车队停驻扎营,此时距离拉近,人声、马蹄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儿,或哭泣叫嚷,或沉默着,忙碌着各自手里的活计,有持着火把的军卒站出来指挥着纷乱的人群,也有骑着马的骑士不断地往返于队伍前后巡视。

原不该这么混乱的。

陈临站在山坳中一处避风处,似水目光泛着幽幽火光。

大量的流民加入导致队伍的秩序名存实亡,即使是经历了杀戮、饥饿、逃亡等一系列灾祸,这些人中仍不乏充斥着各种的不平等。少数的恒产者抱团聚在一起,用提防的态度对待着大量的无产者;大多数是饿到脱相的骨瘦嶙峋的饥民,他们眼中泛着幽幽青光,比起人更多了一层兽性;一些老弱妇孺也相携着抱成团,他们是队伍中最为势弱的一支,只能躲在最角落的地方等待着官兵的救援。

乍看似平缓的局势下,危机如一口沉寂了的火山,稍有不慎,灼热的岩浆便会蓬勃溢出,吞噬掉整支队伍。

“其实没必要带着他们的。”

不远处有两个人大概是因为口角或是摩擦起了争执,互相厮打了起来,周围的人都在木然的看着,不久后几个官兵走过去,将两人分来,队伍这才又复安静下来。这时候帐篷还没搭好,最重要的是出来时没预料到会有这么多的灾民,所以即使多带来了一些,帐篷仍不够用,而此时已是农历八月过半,夜晚露水寒气逼人,若是待在外面过夜,第二日必定会感冒生病。

好在梁溪先生带来的这些厢军本就是仆役出身,让他们打仗或许不行,但做起这些杂务却是得心应手,在这些人的指挥下,一群人或伐树,或挖坑,很快便挤进了简易搭好的帐篷中。

随着一丛丛火堆升腾燃起,泛着浓浓米香的饭菜味很快弥漫在队伍上空,直到此时,队伍中这才出现一些欢声笑语,方才的不公与阶级此刻全数被打破,无论是恒产及无产同样混坐在火堆旁,大口的唏哩呼噜喝着米粥。

舍弃了温暖的大帐,梁溪先生撩着衣袍,手里提了一个小木桶,不断的在人群中游走,不时从木桶中舀出一勺为身旁人填满,直到木桶尽空时,这才不顾形象的一屁股坐到石头上,跟陈临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

“贤弟的担忧,我是知道的……”

“没错,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带上他们,只要派个人出去说上一句,相信这些人一定能自发的跟上队伍,硬撑着跟我们一起熬到开德。”

“但是啊……贤弟……但是我是官啊!”

梁信先生用手指了指下面的那些人,刚吃过饭后不久,稍远一些的黑暗处又开始隐隐传出嘶骂声,似乎是又因为琐事起了争执,不过很快便在军卒的制止中消停。

“贤弟,你看看这些人,仔细的看看他们,饥饿、赤贫、惊惧……他们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性,变得脆弱敏感,稍微波澜,就会像野兽一样炸毛龇牙,挥刀相向……”

“没错,如果我不理会这些人的死活,他们一样可以熬到开德,可那样熬过去的,又都会是些什么人?他们中又有多少人会葬身在这条路上?”

梁溪先生的这些话或许并不只是想说给陈临听,陈临听完也并没有接话,当一位穿着甲胄的部将走过来向他汇报时,两人便十分有默契停住话题,在没有提起,直到后面月色渐深,陈临这才起身返回帐篷。

因为流民太多的缘故,原定于单人居住的帐篷此时基本都挤进了两到三人,多些的甚至挤了五六个人。

跟陈临住在一起的,是一位留着络腮胡子的部将,见陈临掀帘进入时,这位部将连忙起身,同时将手中冉冉冒着青烟的烟锅磕熄:“陈先生。”

他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惶惶不安的神色,当然内心里究竟是何种想法就不得而知,陈临其实也抽烟,只是来到这里后没了后世的卷烟这才算是戒了一段时间,此时当看到这位络腮胡子手里的烟杆时,手指不仅有些发痒。

“没事,你抽吧。”陈临对着络腮胡笑了笑:“对了,能给我匀一些烟叶出来吗?”

“陈先生也抽?”

络腮胡说着,探手从腰间取出一个精致的小布囊,倒出一些分给他。

卷烟的过程并不繁琐,陈临想了想,便又取了一小团棉花放在前端充当过滤嘴,随即叼在嘴上,靠近油灯。

顿时间,一阵辛辣刺鼻的味道直冲后脑,陈临强忍着呕吐的欲望,深深吸入肺中。

咳——!

咳咳————!

泛着红光的烟卷在半空中划过一道明亮弧线,随即,寂灭在鞋底之下。

同类推荐
  •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超级天才居然来到古代!还是架空的!但是他的穿越到他身上居然是傻子皇子!我的天啊!
  • 回到明末做岛主

    回到明末做岛主

    重回大明,现代人毛文龙成为了明末颇受争议的名将毛文龙。他决定这一世,一定要改变历史,重振大明,让华夏后来的耻辱都不再重演!然而,却没想到,毛文龙被绑定了一个名将群!项羽:“你说啥?重振个蛋呢!造反!做皇帝!”韩信:“项哥说的对,给人家打工,功劳再大都是个死!还不如自己搞!”徐达:“想不到我大明会沦落至此!群主!咱们先占岛为王,再缓图天下!”毛文龙双眼放光:“按你们说的,做个岛主种田争霸也不错啊……” 本书书友群:869596154
  • 扫水浒

    扫水浒

    《扫水浒》,都头郓哥著。《水浒传》现代续书的诚意之作。作者参考了关于宋江起义的诸多零星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合理想象,力求还原梁山泊大聚义后由盛转衰及梁山好汉归宿的全过程。为与《水浒传》原著契合,作者延续了古典小说中古白话的写作风格,使人读起来并无时代的错乱感。全书以卢俊义惊噩梦开篇,讲述梁山大聚义后,宋江、吴用等见天下大乱,又应推背图上宋室将亡之谶语,遂决意据龙兴之地,成王霸之业。一时间,东、西、南、北好汉,群雄并起。青、齐、单、濮诸州,烽火连天。战官军、诛豪强,天下响震。不料自洪太尉误走妖魔后,张天师得华山陈抟之助,请得二十八星宿下界,收捕罡煞,延续宋祚。梁山好汉与星宿英雄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 山沟皇帝

    山沟皇帝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根据书友反馈,本书节奏超快,三章就称帝,动不动就倾国之战……)欢迎加入VIP群:31779983
  • 女儿梦

    女儿梦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热门推荐
  • 走进历史深处

    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 一点过往

    一点过往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都成了过往,人都得向前,只是偶尔回首,能会心一笑,便是收获,能开心向前,已是万幸。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仙字经

    仙字经

    江宁胸无大志,佛性修仙,直到有一天,他不小心捡到了一个字……然后,又一个,又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人皇立道”是仙字经里的第一句话?因为要做仙,首先要学会做人。嗯,就是这样。嘴笨不会写简介。
  • 金箓斋启坛仪

    金箓斋启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莲妃惹不起

    倾世莲妃惹不起

    红莲莲发现自己动弹不得,改成了口头劝说:“李遇,你听我说,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实在太需要长币了,我是想着你们两个大男人,抱抱也没什么,这样还可以挣十枚长币。”“你十枚长币就把我卖了?”李遇狭长的凤眸微眯,轻抿的嘴唇,清冷的神情。红莲莲立马嗅到了危险,笑着回道:“不敢,不敢,在我的家乡,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拥抱,纯属于礼貌。”“是吗?”李遇薄唇吐出这两个字,他一个翻身把红莲莲压在了身下。
  • 第一杀神:绝色狂妃逆天下

    第一杀神:绝色狂妃逆天下

    穿越异世,强大的‘暗夜之王’-齐月,重生于幼女之身,自此安分为闺秀。一道赐婚圣旨,嫁与传说中的病秧子王爷。阴谋阳谋,牵动那沉寂已久的嗜血因子。黑暗本性爆发,欺我者-灭!伤我者-杀!杀神归来,誓要逆了这天下,将这世间踩在脚下!繁华背后,唯独那人却仍站在彼岸,“月,我永远都在,你回头便能看见的地方---”【小溪新文,凰惊天下:至尊小毒妃,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 大河深处

    大河深处

    外乡小囡穿林过河探险寻人,厂区女孩记忆深处诡异的人皮风筝,问题少女的身世纠葛,某个热天午后被淹死的男孩,亲密好友的漂流离散……过去总笼罩着一层滤镜,写作者不断为其增加细节,我们似乎也得以在虚构中追忆并挽回逝去的时光。“很多过去之事,当时发生时,我漫不经心地放过去,不留心,可是一段时间之后,等它们在抽屉里待得陈旧发黄,变得不那么清晰了,我才会将它们重新拿出来,审视与注解,在一遍遍回味中,给它添加含义,普通的时刻也变得非凡起来,成为生活的一个个表征,但也因此,过去笼罩着一层滤镜,且在反复的审美中,不断添加虚构的细节,使得这层滤镜越来越厚,直至失真。”
  • 重生之隐身技能太娇弱

    重生之隐身技能太娇弱

    【虐向/青梅竹马】齐目凝亲眼看着自己一家三口被杀。重生后,她不死,不伤,自动屏蔽周围邪念之人,同时也隔开所爱之人。危机时刻,她总能化险为夷,可她身边的人却不能幸免。挚友被迫害,施暴者是她所爱之人的父亲,她知道,他也知道。他们青梅竹马,却各怀心事,人心总隔着一层,误会便多了一层多年以后,一切揭开……终将落幕。
  • 烟囱下的孩子(中篇小说)

    烟囱下的孩子(中篇小说)

    冬天好玩的东西不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游戏。只有广播,所以,我们反对这个世界。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力子,另一个是砖头。这个寒假,我们三个就像浸在一个缸里的咸菜,天天泡在一起,泡尽青绿,泡掉漫长的冬天。我们十二岁的年龄,天天站在农场的广场上看着高高的烟囱发呆。这座烟囱有多高?我们认真猜过很多次了。我说有二十五米!砖头骂我:“你什么眼睛啊?你长的是肚脐眼儿。这烟囱肯定有五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