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7200000004

第4章

隔周的周三,我在公司看稿看到很晚才搭最后一班电车回家。从森下车站走清澄大道回公寓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刚刚看的稿子。作者是一位非文学类的女作家,在她三十九岁时,母亲因脑溢血病倒,导致行动不便并失语,那份稿子细腻地记录了她与老父合力照顾母亲十三年,一直到母亲半年前亡故这期间的艰苦历程,可以说是半私小说性质的写实作品。

最后一章详尽地描写了目睹母亲死亡的情景。

深夜,微明的房间,只有我和母亲。我坐在床边不断抚摸母亲的手。母亲的胸口像是风箱般发出剧烈的声响,显得极为痛苦的样子。尽管谁也没开口,但我知道,母亲已经开始朝着死亡之路助跑,不管我说什么母亲都不会回答了,表情也没有任何变化,睁开的双眼失神地盯着空中。看来,母亲已经想要休息,想要安安稳稳地睡了,但是她的肉体却还不允许,似乎还在“不行,不行”地强拉住母亲。

然而,此刻,母亲痛苦异常,仿佛在说:“已经够了。”我的呼吸也随着母亲急促的呼吸而起伏,但却无法分担那一份痛苦。母亲独自奋战,自始至终一个人孤独地奋战。

我已经无法再说“加油”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帮她拿掉喉管、关掉氧气,让这一切结束。母亲正朝着无法回头的终点孤独地奔跑,我看着如此的姿态,竟茫茫然不知此身何在,也恍然不知时间是否仍在流动。

早上过了七点半左右,医生打电话来,我告诉他情况没什么变化,母亲一直显得呼吸很困难的样子,医生则说,护士一上班就立刻派人过来。

就在那之后,母亲的呼吸更为急促,像是拼命想爬上陡坡而不断喘息的火车头,“咻咻、咻咻”地喘着气,她弓起身子,胸口不住地震动。看到母亲如此痛苦,我不禁抱起躺卧的母亲喊着“妈妈”,紧紧地抱住她。臂膀里的母亲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口呼呼作响,然后,像是火车头紧急刹车一样,猛然停止了呼吸。一瞬间,四周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母亲口里的管子掉了下来。

“爸,妈妈的呼吸停了……”

父亲一脸茫然地站着。然后说了声“是吗”。

衰老,以及死亡都不是可以中途退缩的。那是何等困难的事啊。不管有没有家人,又或者身旁有没有任何人在,那终究是一场孤军奋斗的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超越。

因此,母亲在这一天清楚明白地教导我,“人的死亡,就是这么一回事。”

“别担心,我做得到,一定做得到。”母亲,我做得到,像你一样,我做得到。

在公司,我屏息反复读了好几次。死亡最终是一场孤军奋斗的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超越。然后她还宣示:自己也一样做得到。然而,我却思索着,如果死亡是一场战斗,那到底是对什么、为谁而战呢?而所谓靠自己的力量去超越死亡到底指的又是什么呢?

老妈究竟有多少的力量能够如同作者的母亲、甚至和作者一样可以独力超越艰难的死亡历程?

我边走边想,只觉胸口一阵紧缩。

死亡的确是不值一提、司空见惯的现象。面临死亡之际的苦痛在生与死的切换点上上演着艰苦奋斗的故事,过去累积的记忆牵引着本人以及身边的亲人陷入留恋的泥沼,但是,那些是死亡此一现象的周边运作,而绝不是死亡本体。

所谓死亡的本体,指的就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此一事实——亦即,对人类而言,与诞生并存、独一无二的绝对现象,除此之外,无人能理解其真貌。非要正确地形容死亡的话,仍只能说是“不值一提”、“司空见惯”、“极其平凡”的一件事。

尽管如此,我很早以前就一直思索:

即使不可能,然而我们还是得苦苦思考死亡之后的世界为何。如果真如这位作者所说的,死亡是一件必须要“超越”的事,那么无论如何我们都非得掌握超越之后的那个世界的面貌不可。

但是,我的母亲一定做不到。我深深地觉得,母亲是不可能顺利“超越”死亡的。

我走到公寓前,发现二楼我的房间窗户透着光。

应该是好久没来的雷太或是小仄来了吧。

开门时我发现门锁上了。

我不曾锁门,一个人在房间内也不会把门反锁。长久以来,我从没住过会遭人闯入的房子。小时候和母亲、妹妹住在北九州岛的公寓,当时是妈妈一个女人当家当然会锁门,高中毕业到了东京之后就没用过门锁了。大学时代为了筹措学费和生活费拼命打工,房间里也不可能会有被觊觎的贵重物品,上班之后过着领薪水的生活,存折和印章都放在公司的置物柜里,公寓也就不用上锁。

但是我交代小仄,如果一个人在房间里的话一定要锁门,而且连门链都要带上,这是当然的。

我按了门铃,不久门打开了。

“老师,您回来了。”

果然是两个星期不见的小仄。

“我回来了。”我说,锁上了门。

“一段时间不见了,还好吗?”

小仄没有回答,脸上露出难以解读的笑容。她的长发濡湿,大概是淋过浴了。我走进房间,小仄回到厨房,而我直接走进八叠大的洋室。我脱了西装,到浴室淋浴,把头发和身体洗净换了家居服,然后才打开厨房的门。

小仄在桌上摊开了几本书,不知道在写什么。我打开冰箱准备拿出啤酒,她在背后开口说道:“有色拉和炖煮的东西,您可以吃哦。”

我点点头应声,拿着啤酒和包着保鲜膜的两个小盘子放到桌上,在小仄对面坐了下来。小仄头也不抬专心地在报告用纸上写东西。我啜饮啤酒,配着小菜,茫然地看着小仄。我吃着拌洋葱和红萝卜的马铃薯色拉,以及先油炸过再以甜味炖煮的香菇、莲藕和栗子,由于晚餐只简单吃了外送的荞麦面,此时食欲大开。

小仄是素食主义者,完全不吃肉和鱼,所以她偶尔才下厨所做的菜的调味方式非常特别,每一样都十分美味。

“吃动物的肉会让我不舒服,不管是牛肉、猪肉、鸡肉还是鱼肉,我就是不喜欢将动物杀来吃。”

从我们认识以来,她就一直这么说。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她的影响,原本就已经不吃鱼的雷太最近也不怎么吃肉了。

有一次,我在教小仄功课的时候打死了一只在她房间飞的蚊子,她露出非常痛苦的眼神。

“我连一只小虫都不杀哦。”

隔了一会儿,还是初中生的她这样说。然后害羞地笑了,但随即脸色一沉,接着说道:“但是,像这样的人不会活很久吧。”

对于她不吃动物的心思我觉得不是坏事,只是我也同意她的直觉,这种人不会活很久的。即使不管生理上的问题,不杀害动物的思想就已经违逆人类生存的道理了。

“没必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来让自己活很久。”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这样回答。

我进公司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兼差家教。从学生时代起我就一直负担母亲和妹妹的生活费,尤其是进公司时小我四岁的妹妹刚好要上老家的短期大学,开销很大,就算出版社的待遇再高,凭新进员工的薪水要负担妹妹高额的注册费、学费,还有她在外赁居的生活费是不可能的。

我最先被分派到会计部门。同期进公司的同事全部都希望进入编辑部门,虽说我选择了出版社就业,但却不想当编辑。当时会报考现在的公司,纯粹是被高薪所吸引。我的目标是业务部门,之后也如愿被分派到会计的职务,因此除了一年两次的结算期之外,几乎不用加班,可以和学生时代一样晚上兼差。

当初三学生小仄的家教是进公司第二年到第三年的这一年,每周三次,从晚上七点到十点三个小时,辅导她升学考试的课业。不知是不是指导奏效,后来她顺利考上庆应女子高中,现在已经是庆应大学文学院人类关系学科专攻心理学的三年级学生了。

我自己则在会计部门待了两年之后,在没有提出特别申请的情况下被调到周刊编辑部,从此之后便过着完全不可能兼差的忙碌生活。话虽如此,但由于加班费异常丰厚,自然无须兼差,再加上三年资历,我所领的薪水已经较一些上市公司的课长高出许多,因此一直到三年前母亲染病后医药费大增之前,我的经济状况都颇为优渥。

我和小仄自庆祝她高中上榜那天后就没有联络了,半年前有天她突然打电话到公司,刚好是五月连假的那几天。

这是我和小仄隔了五年后的首次见面。

由于她在初中时期不断反复厌食和暴食,导致身心很不稳定,即使到了大学时代状况也不见改善。那次在银座的餐馆见面,她仍是只吃蔬菜,而且只吃一两口就不动筷子了,光喝啤酒。她身高变高了,将近一米七,我问她多重,她说差不多只有四十公斤。

我在当她的家教时就发现,小仄身心失调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她的父亲在航天技术研究所工作,是日本极负盛名的火箭开发先驱,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美国或种子岛,几乎不顾家庭;母亲是音乐家,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独奏会,并在当地的音乐大学任教,常常不在家。或许因为如此,小仄的母亲对小仄和小她三岁的弟弟的管教非常严格,也很强势。

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小仄完全没提为什么突然和我联络,她既然不说,我也就不方便问,总之她就那样一个劲地喝酒,才两个钟头就喝得烂醉,我想如果就把她这样送回家恐怕不好,于是那晚便带她回我的公寓。

在往公寓的出租车上,小仄痛苦地喘着气,仿佛叹息似的自言自语:“我今天在车站的月台上看到一个年轻妈妈疯狂地责骂她的小孩,不管那个小孩怎么哭喊,她好像疯了似的不断地怒骂。如果要那样凌虐自己的小孩,不要把他生下来不就得了。唉,看了真讨厌啊,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世界啊!”

“为了小孩好,那种母亲还是早点死掉的好。”

我说完后,她沉默了片刻,然后喃喃地说:“尽管是那样的妈妈,但是对那个小孩来说,她还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啊。”

我在和室铺了棉被让她躺下,然后拿湿毛巾仔细擦拭她的脸和脖子,为她醒酒。

“老师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小仄双眼紧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么说着。

过了片刻我问她:“你啊,是想死吗?”

“我不知道。”她回答。

“如果你想死的话,在这房间里死没关系,没有人会妨碍你。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死很寂寞也要说出来,我会帮你想办法。”

小仄没回答,只是微妙地偏着纤瘦的脸,泪水从紧闭的双眼流了出来。

“我不知道要找谁。我想要打电话,却不知道要打给谁。”

我握住她的手——骨感而冰冷的手。

小仄静静地哭泣,哭了很久很久。

我拿毛巾帮她拭泪,她突然反问我:“老师,您也想死吗?”

“嗯,不知道。”

“说得也是。”

小小的脸颊终于笑了,她就这样宛如死亡般陷入了睡眠。

我看着小仄纤瘦的睡脸,心想她应该常常想死吧。想死,不过是现代许多活着的人,尤其是像她,或者像我这样还被视为年轻人的一群,极为必然的现象吧。的确,这是个极度欠缺令人想要活下去的魅力的世界。当然,不管是哪个时代都一样欠缺这种魅力,不过我并不像小仄那样想死,毕竟“要是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这种感觉和“期望死亡”的感觉是没有多少交集的。

只是,从很久以前开始,根据我少数的几个经验,如果我说“要是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或者“我才没有拜托谁来把我生下来”或者“要是这样不如去死来得轻松”,亲近的人总是会说:

那样的话就去死啊!

仔细思考这句话,可说是最具有反诘效果的,而这种人一说完这话,通常会认真地听我述说理由,然后用他自己的经验告诉我种种道理,努力而委婉地安慰我、鼓励我。

可惜的是我总是对他们这句反诘的话感到失望,以致后来无论他们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感到彻底的失望。

要知道,虽然我说“要是没有被生下来该有多好”,但那跟“那么去死啊”完全扯不上关系。即使你告诉别人你想死,对方也没有权利大放厥辞地说“那你就去死啊”。

若真要说出那样粗暴的话,至少也应该是“你这么想死,那我们一起去死吧”。

有几句俗话这样说:“你无法制止坚持想死的人”,“被死诱惑的人无法可救”。其实才没那回事。一天二十四小时,就算几个人分工合作还是可以持续监视对方防止他物理性的自杀。我本来就时常觉得,自杀这种现象是可以透过防治而锐减的。不能遏止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周遭的人常为了莫名其妙的顾虑使自杀者得以遂行,而其根源正是弥漫当代的西欧个人主义崇拜的错误风潮。

我真的想死吗?

以及,

我真的不想死吗?

这两个问题哪个重要呢?当时我一边听小仄的呼吸声一边想着,对于总有一天会死的我们来说,后者的问题似乎重要多了。

你是真的不想死吗?

如果是的话,理由是什么呢?

如果你被人这么问,会怎么回答呢?就我而言,不管是对于他人或是对于自己,我都想不出任何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由”。而那些拥有所爱的人或亲爱家人的人则必定会回答:“为了这些人我不想死。”但我觉得他们都没考虑到未来的事。其中也有人会如此回答:“想要变得更快乐、更幸福。”但这根本就把问题和“人的命运”以及“达到其命运的单纯状态”搞混了,模糊了焦点。这种人既忽视死亡,日后在死亡的那一瞬间必然会付出巨大的相对代价,尝到苦果。

据某位医师所发表的文章,一九九八年以后连续三年的自杀人数超过了三万人,针对这被称为“战后自杀人数激增第三期”的现象,他写道:

“一九五八年为自杀潮高峰的第一期,这时正是重新签订美日安保条约[10]的时期,在这个社会剧变的时代,自杀中未满三十岁的年轻人占全体的半数。第二期是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六年泡沫经济即将崩坏的时期,这个时期自杀人数的激增主要也是集中在年轻世代。始于一九九八年的第三期,每一世代的人数都有增加,但以五十岁到五十五岁的世代为主。”

昭和三十年代(一九五五年)前半,像我这样未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一年至少有一万人以上自杀。读这篇文章时,我对这庞大的数字惊讶不已。就算一年只有一万人,一天也有二十七人死亡,也就是说当时有三十分之一的年轻人正在日本的某处自杀。

“不过,我们在第一期所看到的,未满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自杀人数一半的倾向在之后逐渐趋缓,现在只占不到十几个百分比,年轻人的自杀率降低了。”

我思索着为什么年轻人的自杀比率会逐年降低,但完全找不到答案。

一方面我也深切地思索。

为什么我不自杀呢?

而我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可以轻易解释的。

小仄头也不抬,一心在报告用纸上书写,我坐在她对面花了近半个小时喝光罐装啤酒,看看墙上的挂钟,指针指着十一点。我不知道小仄到底在写什么,大概是学校的报告吧。最近除了工作之外我对阅读感到有些厌烦,很少看书,就算看的话也只是看我所负责的作家的作品,或者是工作上必要的参考书目,因此对于眼前小仄正在写的文章一点都不感兴趣,不过倒也不讨厌在一旁看着别人专心写东西的样子。我想我之所以会喜欢家教的工作,也是因为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真读书的样子,而不是因为喜欢教人读书。

随着舒服的微醺在体内扩散,一股睡意袭了上来,我站起来在流理台洗盘子,再仔细地压扁啤酒罐丢进专用的垃圾桶。在小仄还没出入这里之前,我和雷太总是把喝完的一堆啤酒罐、葡萄酒瓶和威士忌酒瓶随意丢进大型垃圾袋里,占去了厨房的大半空间,自从擅于整理的小仄出现之后,各种垃圾都经过适当的分类,渐渐地我和雷太也就乖乖地依照她的分类方式处理垃圾。

我把餐盘放回篮里,擦完手准备回房的时候,她说:“要泡茶吗?”

我回头,小仄露出舒缓的神情看着我,只见桌上的报告用纸已经收起来了,书也合上堆在餐桌角落。

“那我来烧水。”

我拿矿泉水倒进茶壶烧水,小仄是不喝自来水的,她走到我旁边,从流理台上头的柜子拿出两个玻璃杯,再从小抽屉里拿出银色茶袋。

“那是什么?”

我看着玻璃杯。

“我之前来的时候看到这茶,于是就买杯子来了,我也买了雷太的,一共三个。”

那是一种颇厚重的透明玻璃杯。

“很高级的玻璃杯呢。”

小仄笑了。

“才没有,是回收再制的玻璃杯,一个三百元。”

“是吗?”

“我常常想,老师在生活上真的是很低能。”

我回到餐桌。

“不过,这茶倒是很高级。”

小仄拿着剪刀剪开真空包装的茶袋封口时说道。

“是谁买的啊?”

“她买给我的,我记得她也说过这是很好的茶。”

“对啊,这家店在青山,是非常热门的中国茶专卖店,这种茶一百克大概要五千元哦。”

小仄小心翼翼地拿汤匙舀出一些茶叶放进玻璃杯,再缓缓注入半杯的沸水。

“嗯,好香。”

小仄拿起一个玻璃杯放在我面前,再拿着自己的那杯坐在对面椅子上。

杯子冒出蒸汽,一拿近嘴边,鼻腔里立刻充满了蜜一般的清淡香气,只见杯里卷起的细小茶叶像胎毛一般,接着缓缓伸展开来把杯内染成鲜艳的黄绿色。我含了一口茶,满口浓醇的甘味。

“这个茶真好喝。”

小仄似乎也觉得很好喝,慢慢地啜饮着。

“这茶叫作绿雪银针呢。”她看着茶袋上的标示说道。

“那是什么啊?”

“绿色的雪,银色的针,绿雪银针。老师您的中文不行哦。”

“完全不懂。”

“老师不懂的事情还蛮多的嘛,可是以前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

小仄的语气里流露出一种奇妙的感触。

“当然啦。”

“但是,汉字的气氛很不错。用英文说的话茶只不过是green tea,而红茶和咖啡也只用地名命名,不会有这么棒的名字。”

“是吗?”

“是啊,所以我不喜欢英文,今天上了日文英译的课,提到‘狼狈’这个词,您觉得英文该怎么译呢?”

“嗯,‘狼狈’的英文应该是confuse或者是upset吧。”

“Don't know what to do.”小仄苦笑着说。

“原来如此。”

“但是,这不就和狼狈真正的意思完全不同了吗?”

“真正的意思?”

“狼狈两个字是犬字边加上良跟贝两个字,狼跟狈指的都是狼,狼前脚长而后脚短,而狈前脚短后脚长,所以它们总是一起行动,一旦分开就会跌倒,便会陷入恐慌之中,所以说狼狈,您不知道吗?”

“嗯。”

“是吗?这是常识哦。”

“真不好意思。”

“不用道歉,我又不是在责怪您。”

刚才在玄关看到小仄的时候,她一如往例一张扑克脸,但不知为何现在好像心情很好。她一边吹气让茶变凉,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然后又拿起茶袋观看。

“下次我买个茶香炉来。虽然有点迟了,但是老师的生日是十号,对吧?当作生日礼物。”

“什么是茶香炉?”

“老师,您不会以为茶只能用喝的吧?”

我没有回答,小仄更觉有趣。

“茶香炉啊,是把茶叶放在盘子上,下面放蜡烛加热的香炉,用这种茶来点的话香味一定很不错,可以让心静下来。”

“心静下来啊,唔。”

“马上就装这种脸,把别人当笨蛋。”

她好像真的非常高兴。

“我可没有取笑你的意思,但是我没兴趣。心静下来这种用语太暧昧了,从你嘴里说出来更是一点说服力也没有。”

“好过分,我也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心情低落的,而且这种闲情逸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茶是闲情逸致,香味也很闲情逸致,连汉字都有着闲情逸致。”

我想起来了,枝里子给我这茶的时候也讲过和小仄类似的话。

——这是很好的茶哦,放入杯子倒进热水就可以喝了,酒喝多了的时候可以喝喝看,一定能稍微舒缓一下,我觉得你就是欠缺单纯享受美味的那种闲情逸致。

“闲情逸致啊。”

“对,闲情逸致。”

我一直觉得小仄的笑容里蕴含着不可思议的色彩。

同类推荐
  • 盗墓贼的钥匙

    盗墓贼的钥匙

    一对扑朔迷离的血饕餮,两座相隔千里却又分属同一个人的诡异地宫,三个大相径庭的盗墓贼,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陈年往事。一位赋闲在家的盗墓贼,无意间在奔丧途中发现了一座深埋荒山的陵墓,但是当他伙同自己同族的表兄弟进入地宫之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没有棺材!寒潭怪鱼、余卦甬道、人头煞、五龙壁、尊经阁……当他们终于历尽艰险到达地宫的终点时,竟然在一具诡异的干尸手里发现了刚刚经手过的血饕餮,然而血饕餮的主人却骤然死去,所有的一切顿时变得扑朔迷离:意外出现的访客是敌是友?其中牵扯出的鲁荒王长生修仙的秘密又究竟指向何方?
  • 变男

    变男

    书中通过情感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卑微以及整个世界的平衡性,以及人性本乐的天性,充分表现了年轻女孩们敢爱敢恨、与众不同的爱情观。
  • 青年霍元甲之冲出江湖

    青年霍元甲之冲出江湖

    霍父是镖局元老,后退隐江湖,不希望子承旧业。可过去的仇人非要置霍家于死地。大难来临之时,霍元甲无力拯救家人,受尽屈辱;突击学艺,救全家和乡亲们于水火之中,成为全村英雄。他被恶势力盯上,霍元甲灭恶人,被迫离乡逃往天津港。他为生存和天津港黑帮殊死搏斗,占领天津码头,欲共处平和,却无法生存,只好到天津卫开镖局,但镖局市场已被瓜分,三家各有背景。老镖局设尽法子将霍元甲挤出天津卫,并将其投进监狱置于死地。霍元甲被迫出手,统一镖局,威震四方。怎料,漕帮和青帮都看上了他。连王爷都为了个人目的拉霍元甲下水。霍元甲本想济世百姓,却沦落成草寇。在打败了日本浪人和盗国宝勾结洋人的清王爷之后,决定退出江湖……
  • 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

    这年头,谁不信迷信谁头疼。李云朋到海平市上任的头一天,在海平市街道上碰着一个算命的,说他这个人十天后有艳遇,艳遇之后就跟着一场人生挫折,即使不翻身落马也得脱一层皮。这个年轻的副市长从不信命,可是到了十天后的上午,他竟然在海平境内的龙化县与司欣颖邂逅,事情的前前后后几乎跟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这是春天,春天是人和大海都不怎么安分的季节。
  • 家事律师

    家事律师

    一部由资深律师用15年积淀创作出的实力作品,本作品是对律师行业的窥探,体现的是一个家事律师的成长,但更有形婚男女的故事的精彩。一个家事律师的成长记,一段璀璨的红尘恋事,一场理想与现实的较量……熬过难捱的时光,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作品旨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心灵告别兵荒马乱,有勇气和力量,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要在自己的故事里,成为勇者。你若美好,世界便好。
热门推荐
  • 刺猬王妃:碰不得

    刺猬王妃:碰不得

    莫玲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她长得过于漂亮。难道长得漂亮也是错?也不一定,主要看自己的男人是什么身份了,要是像益楠这样万人之上的人,长得漂亮还真不一定是好处,在外面招花引蝶……不管是自己爱与不爱的,都会死在刑具之下。
  • 星轨彼岸之尽

    星轨彼岸之尽

    ——我曾经见过,所罗门里的恶鬼因为惧怕人类的丑恶而逃走。在这场战斗打响之前,有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光暗之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妖神大战一触即发……就让我看看你们的羁绊有多强吧!那名少女轻轻说着。
  • 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阿米亥诗集

    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阿米亥诗集

    本书集结了阿米亥多年创作的精华,他的诗灵动而睿智,看似波澜不惊的语调下面充满着奇思妙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以色列人民的生活。同时阿米亥还喜欢引经据典,善于运用比喻,甚至能将《圣经》中那些遥远、神秘的传说带到纷杂、充斥着战乱、情欲的日常生活中去。《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阿米亥诗集》由先锋诗人欧阳昱操刀翻译,译本可靠、简洁凝练。
  •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and Piracies of the Famous Captain Singleton is a novel by Daniel Defoe, who is an English trader, writer, journalist, pamphleteer and spy,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720. It has been republished multiple times. Captain Singleton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partly inspired by the exploits of the English pirate Henry Every, who operated in the late 17th century. The narrative describes the life of the Englishman, Singleton, stolen from a well-to-do family as a child and raised by Gypsies, eventually making his way to sea. The former half of the book concerns Singleton's crossing of Africa, the latter half concerning his life as a pirate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Arabian Sea.
  • 傲娇女神逆袭吧

    傲娇女神逆袭吧

    乡巴佬萧柔还没有开始她的豪门生活就已经死了。然后另外一个女孩来到了她的身上。从此不管是以前害死萧柔的人还是嫌弃她的人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天,萧柔伸了一个懒腰,慵懒的说道,“嘿,008,斗渣吧!”
  • 爱随夏至

    爱随夏至

    唐唐从来没有想到过,会爱上冤家路窄的俞林潇。他是那样的可恨,唐唐恨不得用麻袋套住上他的头狠狠揍一顿。面对商场上的恶战,唐唐和俞林潇异常默契,联手击退明面上的对手。冤家顶头上司摇身一变,变成大BOOS,不想被捏死,还是快点溜吧。俞林潇冷漠的拦着她,想走,可以,把偷我的东西还回来。谁拿你什么东西了,你不要随便冤枉人,唐唐记性好着呢。俞林潇冷笑,你偷了我的心,还想偷跑,门都没有!
  • 承蒙厚爱霍爷请矜持

    承蒙厚爱霍爷请矜持

    [双重生,1V1,不喜勿入!]前世,她从出生便被病魔缠身,父母选择哥哥而放弃她,在二十岁那年带着遗憾而终。魂离身躯之际,却看到那个仅见过一次的男人跪在她的墓碑前不肯离去“对不起,我来晚了……”上天怜悯,重活一世,身携空间归来。她,是高贵优雅,冷漠疏离的大小姐,美得不可方物,医学界第一天才,千金难求一诊。当他再次睁眼,回到第一次遇见她时“我再也不会让任何人夺走你活命的机会!”他,帝都金字塔巅峰的金色“大钻石”人称霍爷。众人皆知,冷酷铁血的霍爷心中有一抹白月光,却无从得知。直到那抹白月光出现,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霍爷居然有一个搞笑的小名!众人深知,那是白月光的专属。(简介无能,欢迎入坑!)
  • 蜜恋挑战美男老公

    蜜恋挑战美男老公

    “老公,你背我回家吧,我今天在基地累了一天了”她一脸期待样子对他说,“好,我们回家”他宠溺的对她说。她可以让她的一句话就让他大发雷霆,也可以因为一个动作让他和颜悦色......可能这就是缘分吧,让两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在一起了......
  •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宠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史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 奥运精神

    奥运精神

    奥运精神铸就伟大企业,奥运品格塑造接触员工,奥运心态成就辉煌人生。用奥运故事激励员工的最佳读本。每个故事都让你感动、流泪、坚持、成功。秉承“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