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94300000003

第3章 一九七八年七月

1.关于十六步

确认电梯关门的那“咻”一声压缩机声在背后响过之后,我缓缓合上眼睛。我将意识的断片归拢在一起,沿着走廊朝门那边走了十六步。闭眼十六步,不多也不少。威士忌把脑袋搞得昏昏沉沉,犹如磨损了的发条,口中满是香烟的焦油味儿。

尽管如此——即使醉得再厉害——我也能闭着眼睛像用格尺拉线一样径直行走十六步。这是长年坚持这种无谓的自我训练的结果。每次喝醉我都直挺挺地伸直脊背,扬起脸,把早晨的空气和水泥走廊的气味大口吸入肺中,而后闭目合眼,在威士忌迷雾中直行十六步。

在这十六步天地里,我已被授予了“最有礼貌的醉酒者”称号。其实十分简单,只消把醉酒这一事实作为事实接受下来即可。

没有“可是”没有“但是”没有“只是”没有“不过是”,什么也没有,醉了就是醉了。

这样,我得以成为最有礼貌的醉酒者,成为起得最早的灰椋鸟,成为最后通过铁桥的有篷货车。

五、六、七……

到第八步站住睁开眼睛,做深呼吸。有点耳鸣,仿佛海风穿过生锈的铁丝网。如此说来,已有好久没看到海了。

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六时三十分。看海的理想季节,理想时刻。沙滩尚未给任何人污染,唯有海鸟的爪痕如被风吹落的针叶零星印在水边。

海?

我重新起步。海忘掉好了,那玩意儿早已消失在往昔。

第十六步立定睁眼一看,自己已照例准确地站在球形门拉手跟前。从信箱里取出两天的报纸和两封信,夹在腋下,然后从迷宫般的衣袋里摸出钥匙,拿在手上,把额头贴在凉冰冰的铁门上。片刻,耳后似乎传来“咔嗤”一声响。身体如棉花吸满酒精,只有意识较为地道。

罢了罢了!

门打开三分之一,滑进身体,把门关上。门内寂静无声,过度的寂静。

随后,我发现脚下有一双无带无扣的红色女鞋。鞋很眼熟,夹在满是泥巴的网球鞋和廉价沙滩拖鞋之间,看上去好像过时的圣诞节礼物,上面飘浮着细小尘埃般的沉默。

她趴在厨房餐桌上,额头枕着两只胳膊,齐刷刷的黑发掩住侧脸,头发间露出未遭日晒的白皙的脖颈,没印象的印花连衣裙肩口隐约现出胸罩细细的吊带。

我除去上衣,解下黑领带,摘下手表。这时间里她一动没动。她的背使我想起过去,想起遇见她之前的事。

“喂!”我招呼一声,但听起来全然不像自己的语音,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特意运来似的。不出所料,没有回音。

看情形她既像睡,又像哭,也好像死了。

我坐在桌子对面,指尖按住眼睛。鲜亮的阳光把桌面分开,我在光之中,她在淡淡的阴影里,阴影没有颜色。桌上放着一盆枯萎的天竺葵。窗外有人往路面洒水。柏油路面上响起洒水声,漾出洒水味儿。

“不喝咖啡吗?”

还是没有回音。

确认没有回音之后,我起身进厨房碾够两人喝的咖啡豆,打开晶体管收音机。碾罢豆粒,发现其实是想喝加冰红茶。我总是事后才接二连三想起许多事。

收音机一首接一首播放极为适合清晨的无害流行歌曲。听这样的歌,我觉得十年来世界好像一成未变,无非歌手和歌名不同罢了,我增加十岁罢了。

确认壶水开了,我关掉煤气,等了三十秒钟,把水浇在咖啡末上。粉末吸足热水,缓缓膨胀,温暖的香气开始在房间里荡漾,外面好几只蝉叫了起来。

“昨晚来的?”我手拿水壶问道。

她的头发在桌面上略微上下摇了摇。

“一直在等我?”

她没回答。

水壶的蒸汽和强烈的日光使房间变得闷气了,我关上洗碗槽上面的窗户,打开空调器,把两个咖啡杯摆在桌面上。

“喝呀!”我说。声音一点点变回了自己的语音。

“……”

“喝点好。”

足足隔了三十秒,她才以缓慢而均衡的动作从桌面上扬起脸,怅怅地盯视着枯萎的盆栽,几根细发紧贴在湿脸颊上,微微的湿气如光环一般在她四周游移。

“别介意,”她说,“没打算哭的。”

我递过纸巾盒,她拿来无声地擤把鼻涕,不无厌烦地用手指拨开脸颊上的头发。

“本来想在你回来之前离开来着,不愿意见面。”

“改变主意了?”

“哪里。只是哪儿都懒得去。不过会马上离开的,别担心。”

“反正先喝杯咖啡好了。”

我边听收音机里的交通信息边啜咖啡,用剪刀剪开两封信的封口。一封是家具店的通知,说若在指定期间购买家具可全部减价两成。另一封是一个不愿意想起来的人来的不愿意看的信。我把两封信揉成团扔进脚下的废纸篓,嚼了一块剩下的奶酪饼干。她像在驱寒似的双手拢住咖啡杯,嘴唇轻贴杯边定定地看着我。

“电冰箱里有色拉。”

“色拉?”我抬头看她。

“西红柿和扁豆,只剩这个了。黄瓜变坏扔了。”

“唔。”

我从电冰箱里拿出装有色拉的蓝色深底冲绳玻璃盘,把瓶底仅剩五毫米的色拉调味料全部淋到上面。西红柿和扁豆冻得如阴影似的瑟缩着,索然无味。饼干和咖啡也没有味道,怕是晨光的关系。晨光把所有的东西都分解开来。我不再喝咖啡,从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香烟,擦燃完全陌生的火柴点上。烟的端头“嚓嚓”发出干燥的响声。紫色的烟在晨光中勾勒出几何花纹。

“参加葬礼去了。然后去新宿喝酒,一直一个人喝。”

猫从哪里走来,打个长长的哈欠,然后一跳上了她的膝盖。她搔了几遍猫的耳背。

“不必解释什么,”她说,“那已跟我无关。”

“不是解释,说说而已。”

她略微耸下肩,把胸罩吊带塞进连衣裙。她脸上全然没有称得上表情的东西,使我想起在照片上见到的沉入海底的街市。

“过去一个一般的熟人,你不认得的。”

“是吗?”

猫在她膝头尽情摊开四肢,“呼”地吐出一口气。

我缄口不语,望着烟头的火光。

“怎么死的?”

“交通事故,骨头折了十三根。”

“女孩?”

“嗯。”

七点定时新闻和交通信息结束,收音机开始重新播放轻摇滚乐。她把咖啡杯放回碟子,看着我的脸。

“嗳,我死时你也会那么喝酒?”

“喝酒跟葬礼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开头一两杯。”

外面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新的炎热的一天。从洗碗槽上面的窗口可以望见高层建筑群,它比平日远为炫目耀眼。

“不喝冷饮吗?”

她摇摇头。

我从电冰箱里拿出一罐冰得很透的可乐,也没往杯里倒,一口气喝光。

“跟谁都睡觉的女孩。”我说。简直像悼词,故人是跟谁都睡觉的女孩。

“为什么对我说这个?”

我也不知为什么。

“总之是跟谁都睡觉的女孩子?”

“的的确确。”

“但跟你是例外喽?”

她的声音里带有某种特殊意味。我从色拉碟子上抬起头,隔着枯萎的盆栽看她的脸。

“这么认为?”

“有点儿。”她低声道,“你嘛,是那种类型。”

“那种类型?”

“你身上有那么一种味道。和沙钟一个样。沙子流光了,必定有人把它倒过来。”

“大概是吧。”

她嘴唇绽开一点点,又马上复原了。

“来取剩下的东西的。冬天用的大衣、帽子,等等。已经整理好装在纸板箱里了,有空儿替我运到运输社那里可好?”

“运到你家去。”

她静静地摇摇头:“算了,不希望你来,明白?”

的确如此。不着边际的话我是说得太多了。

“地址晓得?”

“晓得。”

“这就完事了。打扰这么久,抱歉。”

“文书那样就可以了?”

“唔,都结束了。”

“真够简单的。还认为啰嗦得多呢。”

“不知道的人都那么认为。其实很简单,一旦结束的话。”这么说着,她再次搔了搔猫的脑袋。“两次离婚,差不多成专家了。”

猫闭着眼伸了下腰,脖子轻轻枕在她手腕上。我把咖啡杯和色拉碟放进洗碗槽,拿账单当扫帚把饼干渣扫在一起。太阳光刺得眼球里面一剜一剜地痛。

“小事都写在你桌子的便笺上了——各种文书放的地方啦,收垃圾的日期啦,不外乎这些。不清楚的就打电话。”

“谢谢。”

“想要孩子来着?”

“哪里,”我说,“不想要什么孩子。”

“我相当犹豫。不过既然如此,没有也好。或者说有小孩不至于如此吧?”

“有小孩离婚的也多的是。”

“是啊,”说着,她摆弄了一会我的打火机,“现在也喜欢你的,不过,肯定也不是那种问题。这我自己也非常清楚。”

2.她的消失,照片的消失,长筒裙的消失

她走后,我又喝了一罐可乐,然后冲热水淋浴刮须。香皂也好,洗发液也好,剃须膏也好,什么都开始变少了。

淋浴出来,梳发、抹香水、掏耳朵,接着去厨房热了热剩下的咖啡。餐桌对面再也没有人坐。静静望着谁也没坐的椅子,觉得自己好像成了小孩子,一个人留在基里柯油画的奇异而陌生的街道上。但我当然不是小孩子。我什么也不想地啜着咖啡,慢慢花时间喝罢,发了一会呆,之后点燃一支烟。

整整二十四小时没睡,却莫名其妙地不困。体内倦倦的、懒懒的,唯独脑袋犹如熟悉环境的水生动物,在纵横交错的意识水路中无目的地往来穿梭。

怔怔地打量无人的椅子的时间里,我想起过去看过的一本美国小说:妻子离家后,丈夫把妻子的筒裙在饭厅对面椅子上挂了好几个月。如此想着,开始觉得这构思不坏。倒不是能解决什么,但总比放早已枯萎的天竺葵盆栽聪明得多。即使拿猫来说,若有她的东西也可能多少安稳些。

逐个拉开她的卧室抽屉,哪个都空空如也。一块虫子咬过的旧围巾,三只衣挂,几包卫生球,别无他物。她把什么都席卷一空。原先逼仄地摆在卫生间里的零零碎碎的化妆品、卷发夹、牙刷、吹风机、莫名其妙的药、月经用品以及长筒靴、凉鞋、拖鞋等所有穿的东西,帽盒、整整一抽屉饰物、手袋、挎包、小提箱、钱夹,总是叠放得整整齐齐的内衣、袜子、信——大凡散发她气息的东西尽皆荡然无存,甚至指纹都了无遗痕,我觉得。书箱和唱片架的大约三分之一也不翼而飞。那是她自己买的或我送给她的书和唱片。

打开影集一看,她的照片全取下了,一张没剩。我和她的合影,她那部分齐齐剪下,只有我剩了下来。我的单人照和风景照动物照依然如故。这样,三册影集里收存的便成了被彻底修整的过去。我总是孑然一身,其间点缀着山、河、鹿、猫的照片,简直就像生下来时一个人,迄今为止一个人,以后也一个人似的。我合上影集,吸了两支烟。

我想长筒裙留下一条何尝不好,但这当然是她的问题,由不得我说三道四。她决意什么也不留下,我只有接受而已。或者如她期望的那样,只好当她一开始就不存在。她不存在的地方,她的长筒裙也不存在。

我把烟灰缸浸入水中,关掉空调和收音机,又想了一通她的长筒裙,死心上床。

从我答应离婚、她离开公寓以来,已过去一个月了。这一个月几乎毫无意义。虚无缥缈的、犹如温吞吞的果冻的一个月。我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变化发生,实际上也什么都没变。

早上七点起床冲咖啡,烤面包片,出门上班,在外面吃晚饭,喝两三杯酒,回到家在床上看一个小时书,熄灯睡觉。周六周日不工作,一清早就开始转几家电影院打发时间。之后照常一个人吃晚饭,喝酒,看书睡觉。一个月我就是这样度过的,恰如某种人把月历上的数字一个个涂黑。

她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是无可奈何的,无非已经发生的事发生了罢了。哪怕我们四年过得再风调雨顺,那也已不再是重要问题,一如被抽去照片的影集。

与此相同,即使她同我的朋友长时间以来定期睡觉而某一天索性搬去同居,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问题。那种事是完全可能发生并且实际上也屡屡发生的。纵然她果真如此,我也并不觉得发生了什么特殊事件。说到底,那是她本身的问题。

“说到底,那是你本身的问题。”我说。

那是她提出离婚的六月间一个周日午后,我把啤酒罐的易拉环套在手指上玩弄。

“你是说怎么都无所谓?”她问,语调非常缓慢。

“也不是说怎么都无所谓。”我说,“只是说那是你本身的问题。”

“说实话,并不想和你分手。”她稍后说道。

“那,不分不就行了!”

“可是和你一起,哪里也到达不了的呀。”

往下她什么也没说,但我觉得她想说的不难明白。再过几个月我就三十、她就二十六岁了。与此后将要到来的东西的大小相比,我们迄今所筑造的委实太微乎其微了,或者说是零。四年时间简直是在靠存款坐吃山空。

责任基本在我。我大约是不该同任何人结婚的。至少她不该同我结婚。

起初,她认为自己为社会所不容而我为社会所容。我们较为成功地扮演了各自的角色。然而在两人认为可以一直这样干下去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坏掉了。尽管微不足道,但已无可挽回。我们置身于被拉长了的、平静的死胡同中。那是我们的尽头。

对于她,我成了已然失却之人。无论她怎样继续爱我,那都已是另一问题。我们过于习惯相互的角色了。我再也没有能够给予她的了。她本能地明白这一点,我凭经验了然于心。不管怎样都已无救。

这么着,她连同几件筒裙一起从我面前永远地消失了。有的东西被遗忘,有的东西销声匿迹,有的东西死了,而其中几乎不含有悲剧性因素。

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八时二十五分

我确认电子表上这四个数字,然后闭起眼睛,睡了。

同类推荐
  • 十八岁参军

    十八岁参军

    1933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我出生于湖南省乾城县所里镇,即现在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主城区。我虽然离开家乡到北方工作生活了六十年,但乡音难改,说一口既带湖南辣味,又带山西醋味的普通话。常常有人听了我的口音,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回答是湘西人,对方就说:“啊!知道了,是出土匪的那个地方。”有的人甚至还会开玩笑地加一句:“阁下不是土匪吧?”其实,这是一个误识,是受上世纪九十年代连续上映的《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往事》等影视剧的影响。这几部影视剧描述的土匪,并非传统意义的土匪。
  • 韩国藏中国稀见珍本小说(3):红风传

    韩国藏中国稀见珍本小说(3):红风传

    青云渺渺紫云现,嘉庆皇爷登金殿。 十二才官造监石,此书名为《红风传》。四句提纲叙过,引出一部《红风传》来。
  •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布老虎短篇书系由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先生主编,目的在于推动当下精致的写作和阅读。这一想法的萌生,是源于对当下文学状况的忧虑: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消费性的写作已经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流,这一被隐形之手塑造的文学环境,不仅激发了作家对市场诉求的积极性,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培育了读者粗糙的文学趣味。而在这种消费性写作的大潮中,短篇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显然成了市场的弃儿。但是从文学写作讲,短篇小说的精致更能够体现文学写作的某些特点,而对于精致的文学作品的追求,无论是作家,还是出版单位,都应该坚持下去。这套丛书正是本着如此的目的,策划编选的,所选的作家和作品,可以说能够代表了当下正在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群体的一流水准。
  • 马上生活

    马上生活

    城镇里的许多土著,都有些看不上外地人,但好职位大多被外地人占了,钱财也大多被外地人赚走了,土著的心里,不可能不起一点波浪,再面对外地人的时候,眼里有了光彩,只把不屑埋在骨子里,说话做事,都跟你保持着距离。
  • 侠义神枪(下)

    侠义神枪(下)

    日寇近来加紧了对抗日武装的军事打击,疙瘩山几年来夹缝中偏安一隅的局面恐怕再难维持下去了。这几天,罗洪哲不断接到线报,日伪联合攻山的计划已经拟定,疙瘩山上空战云密布,山雨欲来。从目前的敌我双方态势看,山上的防务顶住百八十人的进攻是不成问题的,让罗洪哲不放心的是这一仗打胜了,下一仗咋办?谁能保证这支土队伍能胜不骄、败不馁?毕竟这原本就是一群见利忘义的“胡子”啊。让他烦心的还不止这些——可能是疙瘩山这几年来太顺了,方汉超竟渐渐生出骄横之气、懈怠之心。
热门推荐
  • 中国ShEO

    中国ShEO

    本书是从中国女性领导力这么一个独特的视角,为剖析中国商务环境的现实做出了富有创意的杰出贡献。李教授从她的海量调研中精选了13位卓越的华人女性领袖,作为本书的经典案例。这些女性有些是中欧的校友,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跨越不同的时代和地理背景。为了配合李教授的主题研究,她们在此书中敞开胸怀,分享了她们作为女性商业领袖的精彩经历和独到见解。
  • 有了你,真好

    有了你,真好

    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我?那么多人只可以是你!!有了你,真好!
  • 萌兽系统:扑倒男神法则

    萌兽系统:扑倒男神法则

    【快穿·宠文·日更·雾】桑清向神明许下一个愿望,其代价却是带着一个系统【雾】穿越到不同的世界去弓略各种病娇(雾)男主,桑清感觉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清冷高贵的上神,才俊皆具的竹马,神秘冷傲的山神大人,忠心耿耿的骑士,全民皆崇的影帝……“上神大人”茑萝笑着问道,“那您,也是我的奴隶吗?”啻渊虔诚的在茑萝嘴角印上一吻,“茑萝,我是你的奴隶。”你所不知,有人于深渊中爱你深沉。【女主在不同的世界都有不同的名字,茑萝是在第一个世界中的名字。】
  • 蚀月编史

    蚀月编史

    安史之乱前夕,长安万物凋敝,只有一支强花独起;她是女皇的后裔,现在要向王室复仇,为了没有死去的父亲;她是风尘女的后代,七岁便犯大唐律极刑,千里追随只为做一代侠女,却不想可堪狂风骤雨却为情所困;她有异国面貌,出身卑贱却敢出兵征战,扶柳弱质终成一曲传奇;她是无情的杀人机器,为夺权与情人反目成仇,逆天命深入地宫九死一生;她是神秘无比的绝代美人,拥有不死金身,探吐蕃访苗疆只为追寻自己身世;她是误入武林的风尘楚柳,一生为女儿身拖累,万贯身家只拈来沽酒买笑;她是遗失的女儿,无面的木偶,金玉般良缘捆得她如无法破茧的蝶……这是一本中唐武林仕女图,也是众生六道像,跨越百年七位女主角,向你娓娓道来一代江湖传奇教门的历史。
  • 而黎明将至

    而黎明将至

    本书为青年作家杨仕芳的个人自选集,收录了其本人创作的《而黎明将至》《和影子赛跑的人》《望川》等中短篇小说,其中有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大奖的,也有带有文学实验性质的探索之作。小说聚焦乡村教育、空巢老人等主题,关注村镇的变化以及村镇人群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此探索时代浪潮中村镇与人的变化,寻找让人心从浮躁回归宁静的路径。
  • 三进制

    三进制

    不会写简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传说不一定完全真实,但也可能会是真实的存在。
  • 请玩家珍惜自己的角色

    请玩家珍惜自己的角色

    《论如何变强》①开挂②充钱③变秃④利用bug⑤成为欧狗⑥成为赌狗⑦成为舔狗⑧成为独狗⑨成为渣狗。神夜看了看,好像除了1和2,自己好像都做到了...
  • 末世母巢之主

    末世母巢之主

    在忽然爆发的丧尸末世里,拥有了一座虫族母巢,能做什么?海量爆兵?生物改造?还是割据为王?不,我能够做的事,更多、更多、更多!我要走出一条不同的生物进化之路!
  • 岭海焚余

    岭海焚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溺宠萌妃,冒牌王妃很嚣张

    溺宠萌妃,冒牌王妃很嚣张

    乔惠茜从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这么背,穿越到妓院,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老的男人就算了,好不容易逃出来竟然被当成了冲喜的新娘嫁进了齐王府?老天是不是在玩她啊?秦墨枫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上一个总是喜欢惹麻烦的女子,而在与她达成协议那一天起,自己的心好像就已经变得不像他了。当情愫在两人之间慢慢滋生,一年之后该何去何从?是顺从自己的心意留在他的身边,还是去往自己的江湖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