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400000024

第24章 国学大师给青少年人生的三个智慧锦囊 (2)

第四章3 国学大师给青少年人生的三个智慧锦囊 (2)

在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个北大的旁听生叫冯省三。他是个山东的青年,由于是北大学潮中的英雄,所以被学校当局给开除了。一天他跑到鲁迅先生家里,往床上一坐,跷起脚说:“喂,你门口有修鞋的,把我这双破鞋,拿去修修。”鲁迅先生竟然毫不迟疑地给他拿去修好,这位冯省三连句谢谢也没有说就走了。后来,当别人问鲁迅先生怎么评价这件事呢?鲁迅先生说:“山东人真是直爽啊!”。而这句话后来也被广为流传。由于鲁迅先生对待青年学生的大度,使得很多青年学生们,都愿意和鲁迅先生交朋友,而鲁迅先生也从和青年的交流中,发现了当时青年们所感兴趣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使自己的文章也能更适合青年学生的口味,更能反映出时代的呼声。这就是鲁迅先生大度智慧的过人之处。

相反,而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朋友们说:“我恨死某某人了”这样的话。也经常看到很多青少年朋友,因为一丁点的小事情而和别人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些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个人气量太过于狭小所致。和鲁迅先生比起来,我们真的应该感到惭愧和愚昧。

可以说,我们的古人,是特别推崇大度的情操和智慧的。比如形容弥勒佛的这幅对联,就流传千古被人称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古人们之所以如此推崇大度容人的情操,是因为一个人只有学会大度,他才能在人生中左右逢源,才能有所作为。如果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就立即气愤感慨;别人稍有怠慢或者毛纺,便勃然大怒;那么他将显得非常刻薄,自然这样的人是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的。一个不懂大度容人的人,是一个涵养欠缺的人。用我们的古话说,更是一个福气浅薄的人。

气量是一种情操,更是一种修养。只有拥有“雅量”的人才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人有一分气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成功。当你大度地对待别人的冒犯时,你会发现因为自己的大度,得到的终将是别人的回报;当你大度地对待你周围的朋友时,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间,自己获得了那么好的人缘。

这就是鲁迅先生大度所带来的回报。因为大度的胸怀,鲁迅先生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在当时的文坛能够左右逢源。也正是因为大度的胸襟,才是鲁迅先生那些具有重大革命意义的文章得以发表,唤醒了当时青年们革命地意识。在《朝花夕拾》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狗,猫,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通过描绘狗猫鼠之间如何结怨,实际上来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后鲁迅先生在文章的末尾点明:结怨,结得没意思。这就是鲁迅先生大度,豁达的智慧感悟。

青少年朋友们,一个有出息,有思想的年轻人,绝对懂得豁达、大度才能容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的道理。所以,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小事时,让我们学会鲁迅先生“野草”般的大度智慧。少发些火,多些忍耐,慢慢地学会大度,等你修炼到家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也成了一株“野草”,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

信念坚定才能告别“彷徨”

人都有彷徨的时候。尤其是在希望破灭,遭遇失败之时,彷徨就会从内心中冒出来。鲁迅曾经也有过彷徨的一段时间,至少在写《彷徨》的时候。在写《彷徨》之前,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满怀希望的,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当时。于是,鲁迅先生也开始彷徨了。然后,他写了关于“彷徨”的小说。

收入《彷徨》的,有11篇小说。《祝福》写祥林嫂毫无希望、就是有点希望也要被扑灭的一生;《在酒楼上》写曾经激进的青年吕纬甫,最终回到子曰诗云的教授之中;《幸福的家庭》其实在经济的压迫之下并不幸福;《长明灯》中的疯子疯疯傻傻,他就是要把庙里的长明灯打灭,被阻了,他就说:“我放火。”最后,他就被他的叔伯长辈锁在庙里的厢房之中;《示众》依然写的是看客。中国人永远只是看客,只会当看客。看了,就散了。不问被看者为什么示众,也不问自己为什么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兄弟》似乎是在讽刺那种貌似亲睦的兄弟情份,而《离婚》就纯属一个乡下女人的不幸了。鲁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个爱姑在“七大爷”的威严之下,竟不敢说她早已想好的话了。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是官,且有势。而她,只是一个乡下人……

在鲁迅先生的文集《彷徨》中,鲁迅先生将他生活中所见的所有不幸,都付诸于文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悲哀,从中也抒发了自己彷徨看不见光明的情绪。鲁迅先生将这部小说集取名为《彷徨》,就是描绘当时自己心态的最好佐证。

虽然现实的黑暗是可怕的,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对光明和希望的信念。他坚定地认为黑暗终将过去,光明终将到来,他依旧坚持着“呐喊”。后来鲁迅先生便走出了彷徨。当鲁迅先生反思自己这段彷徨的过去时,他发现了信念坚定的重要。于是,他写下了《最先与最后》这篇文章。

在《最先与最后》中他说:中国一向少有失败的英雄,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然坚持跑到终点的竞技者,以及见了这种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面对希望的破灭和失败的阴影,我们必须像“落后但仍然坚持跑到终点的竞技者”一般,有着坚定的信念,不停止自己的步伐,我们才能成为“中国将来的脊梁”,我们才能走出失败,告别彷徨。

下面这个故事,就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面对希望的破灭、失败的打击,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在美国,有两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他们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他们都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们根据自己认真计划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的电影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们两个。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其中一个放弃了,他实在不愿再去看人家的嘴脸,受尽别人的嘲笑,他转身走进了一家餐馆打工。另一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重新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那位选择去餐馆打工的年轻人劝诫他应该像自己那样找到实际的工作挣点温饱钱,而不要再

试了,否则就会身无分文遭到别人的白眼。

而这位年轻人一咬牙又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50家后,第351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开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史泰龙。

在电影史上,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史泰龙,皆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同去追寻梦想的年轻人已然销声匿迹,过着和大多数失败者一样失败的生活。

青少年朋友们,在失败的彷徨中,走出来了就是胜利,谁不害怕因为失败而受到别人奚落,谁就能让那些奚落他的人大跌眼镜。所以,在面对失败的痛苦时,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终将获得成功,不停止追求成功的步伐。那么,我们肯定能走出失败的“彷徨”。

同类推荐
  • 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犹太人做人做事的经典智慧

    犹太人做人做事的经典智慧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目标读者为大众人群。犹太人的经商智慧向来为人所称赞,犹太人做人做事的智慧也向来为人所称道。本书从犹太人的思考智慧、做人智慧、做事智慧、交际智慧、借力智慧、包容智慧、教育智慧等多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犹太人的经商理念、赚钱技巧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阐述了犹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所在,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以经验和理念上的帮助和借鉴,启发读者在学习、工作、做人做事方面都有所进步,从而走向成功。
  • 要学会宽容

    要学会宽容

    本书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十大商人发家秘笈

    十大商人发家秘笈

    十大商人范蠡、吕不韦、张謇、盛宣怀、胡雪岩、徐润、荣氏兄弟、曾宪梓、李嘉诚、王永庆,是纵横商场的佼佼者,他们在商海翻波掀浪,富甲天下。本书总结十大商人成功的发家秘诀,挖掘他们的独门经营和发家奇术,忠实地再现他们成为一代富商巨贾的历程。不仅能给立志于商海中的人们以经验和教训,也能给他们以深思、启迪和警戒。毕竟十大商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热门推荐
  • The Crimson Fairy Book

    The Crimson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奶狗进化论

    小奶狗进化论

    (新书《才不要和甲方谈恋爱呢》求收藏~)那一年,他为了替父还债,参加了长歌娱乐的练习生选拔。那一年,最爱她的人离开了人世,留给她一家娱乐公司。许嘉鸣:听说现在的女孩子都喜欢我这样小奶狗?云君:弟弟,我是你老板。许嘉鸣:我可以给你唱歌,逗你笑,还可以给你暖……床……云君:我是你老板。许嘉鸣:好的,老板……女友大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巫师传奇之旅

    巫师传奇之旅

    一个穿越者,带着智能芯片来到了奇异的巫师世界。无尽辉煌无尽荣耀的上古巫师,栖居在冥河尽头掌管众生命运的冥河女神,来自混沌星界之外深渊的深渊十二魔神,无尽神秘的巫师之祖,原初的光,聚集了无数知识的无尽塔,不可救赎的罪……传说,史诗,神话,破灭的世界,逆转的未来,相互交织的命运,混沌星界,恒河沙数……莫林走上了巫师之路,在巫师的路上,渐渐的成为了传奇。群号(喜欢的可以加):57827020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麻雀千金你别逃

    麻雀千金你别逃

    她,慕容思橙,早上刚分手,晚上却在VIP面具恋人之夜无意得罪四位性格各异的少爷,“恭喜你成为我的VIP恋人”。这是他们同时说的话,碍于游戏规则,他们不敢撕下她的面具;她不把他们放心上,他们为了寻她踏破铁鞋,却不知要找的人就在身边。她,慕容思橙本是只麻雀,因为妈妈二婚,进入了豪门,化身麻雀千金,成了冰冷少爷皇甫轩的妹妹;接着成了花心少爷上官然的女朋友;然后又成了可爱萌呆少爷凌哲瑞的未婚妻?再后来关于她的身世,什么?她的身世和温柔的南宫澈又有什么关系?她认识他们,也知道他们在VIP面具恋人之夜被自己耍了,她可不想那么早见阎王,巧合,是天注定?还是另有所谋?当真相发现之后,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转变?
  • 紫府神仙传之魔海狂蝶

    紫府神仙传之魔海狂蝶

    东华帝君重生为夏国王子翼丹,与司禄仙子的前世今生陷入苦恋。他的堂兄燕王翼风,则受到魔界女王欲天罗刹的诱惑,帮她得到了群魔趋之若鹜的蚩尤令符和神功秘笈。最后罗刹凭借坚忍和狡诈,终于修成了秘笈里的顶级神术“归元神功”,并由此祸乱三界,企图颠覆天庭!翼丹承载着荡寇除魔、维护三界的天命,历尽艰辛,终于重返天界!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
  • 神意将至

    神意将至

    在施清的背后,庞大的帝国已经对他参与的穿越计划彻底失望,但这最后一位穿越者,带着可以修改世界规则的系统,在这样一片陌生而广阔的大陆上,觊觎着神祗的权能。
  • 末世尊上

    末世尊上

    一场世纪流星暴的到来,奏响了末世的章序之歌,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被重启,这个属于强者为尊的时代,谁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