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300000719

第719章 刘罗锅的寒食帖

与此同时,看见谭掌柜回头了,大家自然觉得有些奇怪,以为他落了什么东西。

然而,谭掌柜一回来,就直接笑容满面道:“诸位,我刚才想到,除了天砚以外,我店里还收藏了一件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什么东西?”刑老好奇问道:“与东坡先生有关吗?”

“那是自然。”谭掌柜郑重点头,轻声道:“东西是黄州寒食帖。”

“什么?”

一瞬间,众人愣住了,然后第一反应就是摇头,表示不信。毕竟众所周知,寒食帖真迹就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谭掌柜现在却说他手头上有这样的东西,谁信啊?

“当然,肯定不是真迹。”察觉众人的鄙视,谭掌柜连忙补充起来:“我手头上的自然是仿品,不过却不是一般的仿品。”

这才对嘛!

众人轻轻点头,田老也有几分好奇道:“谁的仿品?”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特色了,但凡是名画名帖,肯定少不了临摹的作品。真迹难求,得到一件上乘的临摹作品也不错。

“这个就容我卖个关子。”与此同时,谭掌柜笑容可掬道:“请诸位移步,到我店里一看便知。毕竟东西有些珍贵,不好拿来拿去。”

这话也在理,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就结账跟着谭掌柜走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众人,肯定不包括四哥、李贵这些人。他们倒是想跟去,然而却不好意思,或没有这个胆子,只好眼睁睁看着众人走了。

不久之后,众人来到谭掌柜的店铺,门前的大字招牌,倒也有几分古韵。大家走进去打量一下,发现店铺空间也挺大,七八个人涌进来,倒也不显得狭小。

另外在二楼,还专门设了一个贵客室,谭掌柜把众人引进这个房间之后,又是斟茶,又是倒水的,忙活了几分钟,这才退了出去。不久之后,谭掌柜回来了,手里却多了两样东西,一件是个盒子,另外一件又是一根卷轴。

盒子先搁到一边,大家明显对卷轴更加感兴趣。

黄州寒食帖,实际上应该称为寒食诗帖,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第三年,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所以创作了两首诗,以便抒发内心中的苦闷。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所以找了个机会,携诗稿去拜访黄庭坚。

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想到了已经被贬到南海的苏东坡,激动之情难以自禁,又为诗稿题了一个跋文。张浩如获至宝,把题跋和诗稿合并起来,可谓是珠联璧合,最终形成了流芳百世的黄州寒食帖。

所以说,寒食帖的珍贵,不仅仅是由于苏东坡本人酣畅淋漓的行书,另外还要加上黄庭坚的精妙书法题跋。两人的书法联合起来,自然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反正自从黄州寒食帖现世以后,深得世人的赞誉,然后大家就把苏东坡的寒食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色真卿的祭侄文稿并列,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者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由此也可以知道黄州寒食帖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

这样珍贵的名帖,历朝历代肯定少不了临摹的作品,据王观所知道的,就有清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就临书过苏东坡的寒食帖。不过不是书卷的形式,而是四条长屏。

另外还有许多仿写作品,估计很难列举出来。毕竟在那个时期,连皇帝都曾经是苏粉,更加不用说苏东坡去世以后,苏粉遍布海内外,已经形成一种风尚了。

这种情况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文人雅士,谁没有临写过寒食帖的,估计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所以说有寒食帖的摹本不奇怪,重要的是这个摹本到底出自谁的手笔。如果是普通的文人作品,那么肯定不值几个钱。要是出自名家之手,价格自然也不低。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也不需要王观动手了,谭掌柜自己就系开卷轴绳带,然后小心翼翼把卷轴全部铺开,再请众人观赏。

众人纷纷打量起来,乍看字卷,大家就知道不是真迹。

因为真迹的图片资料广为流传,只要对寒食帖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字帖开卷并不是苏东坡的寒食诗二首,而是雪堂余韵四字。这一节,也有个名堂,称为引首。

引首有点儿类似书册的目录,常常是名人的题字。寒食帖的引首,就是乾隆亲笔御题,用上好的仿宋缂丝作底,再挥笔书写雪堂余韵四字。

雪堂,那就是苏东坡的书房。他被贬黄州时候,就居在在城东的一片坡地上。从此以后他就自称东坡居士,并且在书房匾额题写东坡雪堂四字。黄州时期苏东坡的许多作品就是在雪堂中完成的,其中就包括了寒食诗二首,所以说雪堂余韵四字倒是恰如其分。

当然,那是真迹才有的引首,现在这个字帖明显是仿品。不仅没有引首,更加没有董其昌、乾隆皇帝等人的题跋。

大家仔细打量,就发现这个寒食诗帖,其实就是两部分而已。一部分是苏东坡的寒食诗二首,另外一部分却是黄庭坚的题跋。这两部分就是寒食帖最精华,最宝贵的两部分。对于一件仿作来说,有这两部分就已经足够了。

众人继续打量,更加关注落款的位置。毕竟既然知道是仿作,那么肯定附有临摹作者的姓名,这个才是关键。

“石庵刘墉!”

看了一眼,田老也有几分惊奇:“居然是浓墨宰相刘文清的作品。”

“真是刘墉作品。”王观凝神再看,只见落款的地方有个钤印,印文是日观峰道人,也可以初步判断,这是刘墉的摹本。

说起刘墉,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但是要提到他的别号,估计大家肯定恍然大悟。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生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

至于刘墉本人的成就也不差,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所以才有人刘文清之称。

当然,以上都是雅号。实际上这人也有一个俗号,或者说是略带恶意的蔑称。可能是由于读书多了,又可能是由于年老,他的腰背有点儿佝偻,用京城的话应该是叫罗锅儿。

所以什么刘墉、崇如、石庵之类的名字、名字,一般人或许不太了解,但是要提到大名鼎鼎的宰相刘罗锅,那肯定是家喻户晓。

可以说乾隆一朝六十年整,大家对于乾隆皇帝底下的官员,能够脱口而出的估计只有三个人。第一第二不用说,肯定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纪大烟袋和他的死对头和珅和大人。第三应该是这位刘罗锅儿了,福安康什么的还要往后排。

几个人之中,纪晓岚和刘墉的官声是最好的,而且也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所以才得到世人的传诵,甚至不断的戏说、演绎出各种事迹来。

不过与纪晓岚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相比,刘墉的书法似乎更胜一筹。在乾隆之际,当时书坛有翁、梁、王、刘四大家之称,其书法艺术成就,当推刘墉最高。

最重要的是,刘墉书法以行书见长,初学赵孟頫,后学董其昌,到了中年之后,又学隋智永、宋苏轼,博采众家之长,这才自成一家。

也就是说,刘墉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动机,更有这个机遇临摹寒食帖。

实力、动机,大家都懂,但是机遇又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弄不明白,忍不住问了出来。

“我说的机遇,是指作为乾隆朝臣,刘墉有机会看到寒食帖真迹。”

田老微笑解释道:“寒食帖的传承有序,诗稿被张浩所得制成字帖之后,就一直保存在张家手中。北宋亡国,张家南迁,寒食帖还是张家的传家之宝,代代相承。直到南宋灭亡,东西才落到了元代内库之中。”

“然后元灭明起,东西又继续辗转,曾经在董其昌手里待过一段时间。一直到了清初,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性德,也收藏过寒食帖。不过这个被王国维誉为清代最好的诗词大家的人,似乎太爱惜这件东西了,并没有留下文字题跋,只是留下了几个收藏印鉴。”

田老轻轻摇头:“再之后,寒食帖归于清宫内库,落在乾隆皇帝手中。相比之下,乾隆是个自诩风雅的皇帝,不仅在上面题诗,更密密麻麻的盖印。而且害怕别人看不到似的,硬是在苏黄两大书法家文字之间,留下了自己的题记。”

“当然,那是真迹才有的情况。”

与此同时,田老笑道:“这是仿品,看起来干净整洁多了,也很舒服。”

此时此刻,其他人也明白了机遇的意思。毕竟寒食帖归于清宫内库收藏之后,一般人肯定没有什么欣赏的机会了。

不仅是乾隆一朝,其他时期估计也差不多。尽管寒食帖流传近千年,但是也不是谁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观赏的,一般人看见的寒食帖,肯定是摹本,或者是摹本中的摹本的摹本。隔了许多层,绝对与原本有些差距。

然而刘墉却不同,作为比较有名的文官,更是富有盛名的书法家,能够看见真迹的机会肯定比其他人大得多……

同类推荐
  • 超级魔兽工厂

    超级魔兽工厂

    我叫李修文,得到一个叫做【魔兽工厂】的应用这些非人的魔兽们,干起活来一个比一个厉害,生产出来的产品还附带特效呢品质+5?效率+100%?矮小壮实的矮人,力大无穷的巨人齐声说道:看我们如何制造一个个神奇产品,吊打外国公司。老书《德鲁伊在现代》200万字完本,人品保障。
  • 挽天阁主

    挽天阁主

    天塌了,我来挽天倾!挽天阁基础功能一:魔语商城。挽天阁基础功能二:造化天炉。挽天阁基础功能三:功德圣池。
  • 逆流少年时代

    逆流少年时代

    一根仙草的续命重生,让曾源回到了十年前,一切如初,回到过去他并没有想让自己成为多么厉害的人物,只是想要把那些未曾做的事通通完成……
  • 道启洪荒

    道启洪荒

    这个男人身世悲惨,人生祸不单行,本想励志成为最咸的那条鱼,有错吗?而立之年觉醒记忆,破除封印,一个崭新、波澜壮阔的世界向他走来,咸鱼的志向还能继续吗?
  • 我手机里有天帝宝库

    我手机里有天帝宝库

    是可忍孰不可忍!关键时刻,手机里的神秘系统帮了我,看我逆袭打脸渣女,全程装X!
热门推荐
  • 巫医皇后

    巫医皇后

    纳兰菁菁从出生便被冠上了天煞孤星的命运随之被生父抛弃至广华寺内,五岁时被其师父纳兰穆德带回医馆并交其医术。一次上山采药中认识了自己的师叔并被师叔要求拜做师父以便于交自己通灵之术。谁知回医馆途中掉到了山谷而后灵魂穿越到了另一时空,识得当今太子在另一时空做上了皇后......
  • 蓬莱学院1

    蓬莱学院1

    十三岁少年商无期跟着养父流浪,他接触谁,谁就倒霉,不是死亡就是失踪,算命先生说——他胸口有个剑状胎记,所以命犯灾星。养父被人杀死,临死前让他去中都城的蓬莱学院,可以解开胎记之迷。商无期到了中都,阴差阳错被蓬莱学院录取。蓬莱学院既教武功,也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在蓬莱学院,他遇到了李微蓝、叶眉儿、百里乘风、蒙恬、柳吟风、赵天骄、李尉、果落落、蛮妮……这些少男少女出身、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他们该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商无期在蓬莱学院又经历了怎么的磨难,发生了怎样的蜕变?在蓬莱学院,五重真相,一层层剥开,每一重真相,都如此令人心痛!英雄成长之路,如此艰难!这是一部校园玄幻小说,力图展现法、儒、道、墨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与力量。它同时也是一部青春成长小说。
  • 平凡人的饭碗

    平凡人的饭碗

    改革开放,城乡巨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王庄村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村小人少,依赖传统农耕维持生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村里人改变生活现状的唯一渠道就是读书升学,端上“铁饭碗”。当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时,新任村支书王天成带领全村人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发展农副业,开办小型企业,让小王庄村一跃成为全县的“明星村”。成功发展起来的小王庄村并没有停下脚步,村中老、中、青三代人优势互补,孜孜以求,大胆探索,走上一条农村变城市的康庄大道,让全村人实现了将“泥饭碗”换成“金饭碗”的梦想。
  • 叩问九天

    叩问九天

    道心魔心,一念之间。逆天有罪,长生不堪。叩问九天,三界已是纷乱,缘何不管。红尘离歌,情牵三生你我宿世难断。镜花水月紫虚迷幻,我炼慧眼看破大千变化。碧落黄泉九天阻隔,我守一心万相难阻彼岸。一个被遗弃的世界,一个被抛弃的少年,命数只是强者强加的桎栲,修行只为做自己的主宰。逆天而行的少年夺天地之造化,参生死之玄经,战八荒之大能,镇九幽之乾坤......少年自凡尘起,御九天神兵,闯向大千世界,书写红尘情歌!
  • 从教授开始

    从教授开始

    一个扑街网文写手,带着上天赐予的过目不忘的能力穿越平行世界,成了一名大学副教授,那就一边上课一边写作吧。只是不经意间,就搅动了娱乐圈的风雨,成了娱乐圈最博学多才的人,成了教师界最有人气的人,成了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大文豪。群号:522438437
  • 知知与终生

    知知与终生

    2050年,上大学的沈知知的母亲去世,不久,一个叫终生的男子带着母亲的信物找到她,并说受她母亲嘱托带她去安全的地方。起初,沈知知只当他是神经病,直到另一拨身份不明的人的出现,让她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她才发现自己卷入了巨大的迷雾中。原本的生活被颠覆,甚至连父母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么,她到底是谁?随着一系列的危险不断发生,她开始逐渐接触到真相。她和他在重重危险与陷阱中从陌生到熟悉,从相斥到相吸,一路携手战斗。然而,就在沈知知以为一切都将结束时,却迎来致命一击,原来,她自己就是真相。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云中歌3:忆流年

    云中歌3:忆流年

    云歌陪伴刘弗陵远离了皇宫,度过了一段世外桃源的幸福时光。另一方面,刘弗陵也要为保护大汉江山选择自己的继任者,精明不羁的刘贺、韬光养晦的刘询,刘弗陵终于选定了新的皇位继承者,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到来,光芒掩盖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阴谋。云歌也成为了多方势力觊觎的对象,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而孟珏也一直等待着云歌有一天能回到他的身边……
  • 请问你找谁

    请问你找谁

    窗外,爆竹声哔哔剥剥,潮汐一样此起彼伏,不远处,焰火仍然在继续,映得不大的一块天空变幻莫测,像鬼魅的脸。盯着王志兴得意洋洋的一张脸,胭脂蓦然觉得,周身,一切的感觉都在随着潮汐的退却被抽离,一切熟识的人,都在随着感觉的抽离渐渐幻化、远去,李翠兰,王志兴,刘国立,王小跳,陈元胜,刘丽娜。还有罗宇。半晌,胭脂跟王志兴说:“咱们——离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