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600000078

第78章 沸腾的杭州城

整个杭州城都沸腾了。

第一缕寒冬的气息是冰冷的,但却吹不去人们心头的火热。

杭州,江南果然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古往今来,多少名士风流在传颂不休,现如今,又出了个活神仙!

当然,神仙已经羽化升天了,但不要紧,因为他留下了弟子和传承,那位小仙师将来自天庭的纶音法旨,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了数万人眼前!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

要知道,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上,也没亲自接过神仙的法旨啊!邵真人就是专门在天庭和皇帝之间传达信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今天的杭州百姓,已经享受了比皇帝还高一等的待遇,当然,这种事只能意会,却是不可言传的。

回程的路上,刘同寿自是万众瞩目的中心,排场也大不相同。

前面开道的,依然是衙门里的衙役兵丁。这些人的精神头,比来时要旺盛得多,几十条手臂翻飞上下,仿佛波浪一般,随之响起的,是震天的鸣锣声。

只是,锣声虽响,但在潮水般的欢呼声中,却只是不起眼的一道音符罢了。随着消息的扩散,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赶来,到得队伍行进到杭州城的时候,远近人等已不下十万之数,杭州城一多半的人都来了。

在开道的锣鼓队后面,依然是由各宗门组成的大队人马。人还是早上那些人,可神态形容却是大不相同。

按照大会的规程,来的时候是佛门在先,道门在后,回程的时候则是相反,算是个不偏不倚的意思。不过,此时却是和尚一边,道士一边,两边都是陪衬,如同群星拱月一般,将那个万众瞩目的小道士拱卫在中间。

无论心中作何想法,僧道众人都是神情肃穆,举止有度,表露出的尊崇情绪,和祭奠本门始祖的仪式上的一般无二。

和刘同寿别苗头的心思早就息了,即便是最为野心勃勃的清虚和飞云,此时打得也是另外的主意。

清虚觉得自家算是近水楼台,紫阳观和紫阳派,难道不是一脉相传么?况且两边的距离也近,天台山离上虞东山能有多远,几百里地而已,尚未出省,就是一家!

他已经打定主意了,等回到宗门之后,立刻就去清查名册度牒,把紫阳派所有离开宗门的前辈弟子都列出来,尤其是王姓的!师徒也好,父子也罢,一定要从中挑出几个跟王一仙能扯上点关系的,然后去找刘同寿攀亲戚。

刘同寿的声望高涨至此,入京已经无可阻挡,他才不会傻不愣登的继续试图螂臂挡车呢。不过,小道士能耐再大,终究也只是一个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京城的水深着呢,光凭他只手空拳的,想打开局面哪有那么容易?

看看今天大会的布置就知道了,布政司衙门上下,不是敌意满满,就是意存观望。清虚老道虽然不了解朝政,但他也能品味出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无非也就是争权夺利的那点事儿,南宗立派数百年,类似的事儿也不是没经历过。

有先天的便利在,当下的局势又是如此,他相信,对于紫阳派这个送上门的强援,精明若刘同寿是断然不会往外推拒的。

至于先前的些许嫌隙,那不都是因为小人挑拨吗?反正也没造成多大的损失,大可以相逢一笑,泯却恩仇。至于谢家……老道翻了个白眼,嘿,那是谁?

崂山派以及其他大宗门,打的都是差不多的主意;至于那些小宗门,更是动起了合派并入,彻底投靠紫阳派的心思。

祖宗的基业传承固然很重要,可是,能投在真仙门下,进而将宗门发扬光大,这才是真的正光宗耀祖啊!现在要担心的,其实是人家小仙师肯不肯收留的问题。

清虚、飞云等人的眼色神情,众人也都是看在眼里,也猜到了他们的心思,相对而言,自家那小门小户的,竞争力完全不够看啊。

要怎么说动小仙师接纳呢?道士们都在冥思苦想着,想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刘同寿横空出世的结果,对和尚们来说,尚算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虽然道家的声望因之而暴涨,道尊将佛祖死死的压在了身下,佛门子弟完全看不到反转的希望。但是,这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自当今登基以来,和尚们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到现在,佛门已经没啥可再损失的了,多个小仙师不多,少他也不少。

反倒是有了刘同寿之后,很可能会动摇龙虎山独大的局面,至不济京城也会有一番龙争虎斗,然后,一直压在佛门头上的铁幕会随之松动,露出一丝空隙来。

佛道不同流,他们想投靠是不大现实的,但多少可以趁机留下点交情,若是将来刘同寿斗败龙虎山上了位,会网开一面也未可知。

若是两边势均力敌,或者刘同寿稍处下风,和尚们也不吝伸出援助之手,让道门的内斗进行的更加激烈一些。

所以,尽管充当了小道士的仪仗队,可一众大小和尚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各宗门的首领都只能充当仪仗,有资格陪在刘同寿身边的人,身份自然非同小可。

一直扳着个死人脸的熊大人,此刻已是满面春风,他毫不避讳的让出了车驾,并陪坐一旁,丝毫不见三品大员的架子。那随和中带着恭敬的态度,就算是他身边的亲近家人,也只是在熊大人幼时,老太爷还在世时方才见过了。

“小仙师,连日来衙门事务繁忙,招呼多有不周,还望多多担待啊。”

“好说,好说。”刘同寿微笑颔首,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神情。

熊荣心下略略一松,但他却不敢当真,他知道刘同寿比布政司王建兴还要早些,也更详细些,他才不相信,小道士会这么好相与呢。

“敢问小仙师接下来的行程如何?”

“此间事了,贫道当然要回观清修啊。”刘同寿一脸的理所当然。

“呃,小仙师得意却不自满,技高依然向勤,果然是不愧高人风范,本官敬服。”熊荣口不对心的恭维着,心中大是不以为然。

回观清修?鬼才相信呢!

张孚敬此番行事虽不张扬,但身为同党,熊荣也是知道些内情的,别的不说,单说皇上子嗣之事,若非有了提示,那谒语中怎么会多了那么一段?神仙无所不知?那上次怎么没见这段谒语?

俗话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熊荣虽然自居君子,但在官场沉浮了这么久,他也不惮于应用一下小人之心。在他看来,刘同寿分明是早有预谋,一心想循着邵元节的轨迹往上爬呢。

当然,人往高处走,这种心情无可厚非。况且,小道士又是个有本事的,先前的一系列事情,和今天这场神迹结合起来,登天之路已然畅通,只要静待旬月时光,一切自有分晓。

只不过,刘同寿说话的方式,却让他很有些意外。对方的神态语气,以及话里话外滴水不漏的架势,又哪里像是个十四岁的小道士了?若不是明知对方的身份,他几乎错以为面对的是个返老还童的老妖怪呢。

虽然还有些局限,但毫无疑问,这小道士确实是有些道行的,熊荣心中凛然,暗自提醒自己,千万莫要轻视了对方。

本来熊荣还要替张孚敬解释一番,说明一下布政司面对的局势,以免生出误会,令小道士怀恨在心就不美了。可两次试探都不得要领,他一时也不知如何开口,沉吟半响,无话可说,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

“熊大人,怎么不见王、李二位大人?”打破沉默的是刘同寿。

“呃,城中居民涌入涌出,秩序混乱,为防止有宵小之辈趁乱作祟,两位大人已经回衙门坐镇去了。等到诸事料理清楚,自然会来拜会。”熊荣随口说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实际上,那两位现在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当然不是为了治安问题。神迹所带来的震撼远未到消退的时候,正随着更多人的加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纵有那么几个小贼,又焉能酿成什么大麻烦,需要这两位大员坐镇?

能给他们带来麻烦的,也只有地位更高的那些大人物了。

“有人来找过本官吗?”刘同寿还远在城外,布政司衙门前,王建兴已经匆匆下了马车。

“日前来过的那几位,除了那位吴先生之外,都来过了……”

“天!”王建兴捂着额头,只觉头疼欲裂。这三拨人,没一个好相与的,今天这场大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样也有可能带来大麻烦,决定此事性质的关键,就看这几位使者怎么决定的了。

“带路吧,本官要先见见那位骆同知。”王建兴选择了一个最好说话的。

“回禀大人,骆同知只是从门前经过,让小的知会您一声,他已经走了。”

“走了?”王建兴吃了一惊,不用问,骆安是回京报信去了,所以才这么急不可耐。这事儿在情理之中,但对他来说却不是好消息,没了锦衣卫和张阁老的牵制,剩下的这两拨使者却要如何应付啊?

听得城外喧哗声渐近,王大人的头更疼了。

同类推荐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 九州沉浮录

    九州沉浮录

    一滴一滴的水总会汇聚成一个湖泊,一个乱世总会有英雄的集结争锋!九州大陆的鸿篇史诗.当古老的九州大陆陷入纷争,隐藏的黑暗力量蠢蠢欲动,世人呼唤着英雄.该来的战争,来了!!!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最真实的汉朝

    最真实的汉朝

    少年时代,刘邦认真读书,但这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的最高目标是做一个自由放任、潇洒如风的游侠。所以成人之后,他不断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闻名遐迩的侠士。游侠与无赖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游侠不工作,却以声张正义为根本,得到世人的尊敬,而无赖是人人唾弃的废人。如果混淆了这一关系,那刘邦的身份必受巨大贬低。这也不符合他的历史成就。刘邦是个侠肝义胆的游侠,而非无赖。他的建国之路,就是一条游侠的发展道路。“游侠”这个定位深深地印刻的刘邦的大脑和骨骼上,甚至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 小宋腾龙

    小宋腾龙

    史家写道:这才叫王者之风!败局中他鼓舞了柔弱者的勇气,激发出必胜的气势,拼争中他引领了方向,凝聚着人心,奠基着胜局。他只要敢做一件事,做对了一件事,便凝聚了民心,有无数虎豹一样的勇士为他冲锋陷阵,无数的智囊为他运筹帷幄。他凌霄而舞,振奋雷电,劈开长长的黑夜,重现朗朗的乾坤!他才称得上是一条真龙!********新书《逆道之鹰》已发布,欢迎!
热门推荐
  • 祸妃天降:冷魅王爷贪财妃

    祸妃天降:冷魅王爷贪财妃

    据说很是软弱又无能的王爷正在后院的凉亭里下棋。一青衣佩剑的侍卫前来,冷汗涔涔的开口:“主子,属下已经查清楚了,那个一毛不拔又处处跟您抢地盘的正是咱们府上那位。”至于是哪位,那还用得着明说么?下棋的动作依旧行云流水,那人头也不抬,淡淡的道:“无妨,抢回来便是。”“抢回来之后呢?”“以十倍的价格再卖给她。”青衣:“……”他以为主子会说给她送去,没想到……
  • 特种兵之世界最强兵王

    特种兵之世界最强兵王

    穿越特种兵世界,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他,是华夏的守护神!他,是敌人的梦魇!他,更是无数女人的梦中男神!这是一个用武侠制霸世界的故事……
  • 你是我最美的相遇

    你是我最美的相遇

    情深几许?明明相遇在绽放的青春,他与她却只有擦肩而过的缘分。那样如同朝阳般热烈仰望的爱情,在七年后她的回归之际,一段新故事重又开启。兜兜转转八年,叶枫心里面装的还是那个让她哭的男人。终于,她等来了男人的承诺。这是爱情小说里最完美的结局。然而,在这一刻,另一个默默关注她的身影,在她的心中荡起了微澜。向左,向右,都很疼......六年前,因为恋人边城毕业时的移情别恋,叶枫放弃了进央视的机会,远赴异国就读金融。六年后,叶枫回到北京成为深夜情感节目的主持人,得知边城父亲当年因犯罪与情妇逃往国外,王子沦为青蛙,他如今是某上市公司总经理。所谓离开,只是为了不连累叶枫而已。
  • 奉天纪事

    奉天纪事

    数百年间,这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发生的事情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奉天”留给人们的记忆,包括政治经济、文教体卫、市井人情、风俗习惯、古迹遗存、名人轶事,可书可写者比比皆是,只要你稍微加以注意,就会令你目不暇接。
  • 云之英

    云之英

    我想写一段仙气满满的故事。一个纯粹的仙侠故事。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云梦开始。。。。。。
  • 漫威中的信条

    漫威中的信条

    手握金苹果的刺客,背负着信条的刺客,任务失败,他带着金苹果投入大海,再次醒来时,一切已物是人非。“恕我直言,我的财力足够我买下六个日本,但是关于天刺,马克六百代估计可以和他打个平手。”托尼斯塔克捂着脖子,痛苦的说。“我这辈子不想被天刺的双刺攻击第二次。要知道,窝的盾牌上次被他割成了四半。”美国队长一脸的不开心。“真令人难以置信,这个活了几千年的怪物依旧这么强,虽然是我带队发现的他。”科尔森说道。钢铁侠一个响指灭天下然后黯然逝去?我天刺反对。灭霸的响指我挡不住,难道我还救不下钢铁侠和寡妇吗?且看年轻(一千多岁)的刺客,如何拯救世界,拯救漫威诸多英雄吧。
  • 猫的泪

    猫的泪

    他是令神都疑惑的存在,却也是震撼天地的存在,他能生生不息,也会自取灭亡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诸天万界捉妖

    诸天万界捉妖

    兰若寺外。姥姥(千年榕树精):先生,求您别收我!您不是喜欢小倩吗,我把她送给您……五行山下。孙悟空:上仙,带俺老孙走,俺老孙就把七十二般变化口诀送给你。翻手为书覆手为塔,穿越诸天万界,收妖。(已定世界:天龙,射雕,一眉道人,僵尸叔叔,聊斋,白蛇传,济公,西游,封神……)
  • 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乃是华夏之道的承造者、阐述者。因此,中国的现代秩序之构建、维护、扩展,儒家必然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本书各篇尝试运用儒家义理构造中国的现代社会治理秩序,分别讨论了儒家式慈善等社会自治制度建设,现代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儒家式现代公民也即君子养成,儒家式现代政治哲学,儒家式宪政之道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回到儒家,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始终瞄准中国的现代秩序之构造问题。在方法上,既超越心性儒学,也避免儒家原教旨主义,而致力于儒家与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之相互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