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600000127

第127章 张孚敬

此时,刘同寿心里也全是问号。

眼前这位老者精神还算矍铄,但从面相上来看,却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得多,满脸的皱纹如同纵横的沟壑一般,不似养尊处优的当朝首辅,倒是和他在府城见过的那些老童生倒有几分相象。

不过,当朝首辅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韩应龙等人都被震住了。

张孚敬在民间、官场上,风评不佳,提及他的经历,人们或是语气酸溜溜的,或是一脸憧憬,就仿佛是后世提及某些中了大奖的幸运儿一样。

但只有身在局中,才知道他当年做的事到底有多难,明目张胆的和权倾朝野的杨廷和作对;而且在从未谋面的情况下,准确的把握住了嘉靖的心境,尤其是在被杨廷和一脚踹到南京后,他更是从零开始,组织起了皇党的势力,在朝中合纵连横,最终掀翻了杨首辅。

魄力和洞察力,以及组织力,缺一不可。至于文才之类的东西,则不值一提。

刘同寿和孙升的体会尤为深刻。

小道士的特长跟嘉靖的爱好正对口,再加上他两世为人的见识,在他想来,想进京见驾,将嘉靖忽悠的死心塌地,服服帖帖,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一件事。

结果却是一波三折,手段使了不少,却连根皇帝毛都没摸到,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虽然他已经重新振作起来了,但也只是解决了心理问题,而不是找到了对策。

而孙升的父亲和王守仁有并肩作战的交情,孙燧殉国后,王守仁对他们三兄弟也是照拂有加,尤其对孙升这个小神童,更是待若己出。

孙升的为人处事,受老师王守仁的影响很大,除了名声才学不如之外,某种程度上,他就是个翻版的王守仁。

他的性格方正中带着机变。

在张孚敬的经历中,世人多只看到了他的好运气,但孙升看到的却是一条做大事的道路。

想利国利民也好,锄奸荡寇也罢,终究都是要站在朝堂之上,在大明的最高峰顶指点江山的。而登山的途径有很多,张孚敬走过的这条,是最快捷的。

眼下的形势比嘉靖初年更有利,朝中山头林立,派系驳杂;宫中邵元节垂垂老矣,新秀呼之欲出。所以,听到刘同寿的事迹,并在杭州有缘相遇时,孙升不避交浅言深,直接坦露了心声,将心底的计划合盘托出。

幸运的是,他没看错人,小道士果然是个胆大包天的,对他的计划不但没有抵触或畏缩,反而大加赞叹。

孙升感动啊,知己难求!他曾经与两位兄长商议这想法,结果都是被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一顿。

他二哥孙墀书生气十足,为了让弟弟回归正途,把圣人经典引了又引,几乎把他的耳朵磨出了茧子来;他大哥孙堪是嘉靖五年的武状元,脾气那叫一个大,说不过弟弟,恼羞成怒了就要动拳头,孙升狼狈逃开后,也只能对天长叹了。

终于得了知音,而且还是个可以互相照应的,孙升也是大有当年桂、张二人相逢,组成最佳搭档;或是刘关张相遇桃园,留下了千古佳话的感觉。借着刘同寿在江南掀起的浪头,他豪情万丈的开始了组建势力的工作。

结果,他发现他的感觉是错觉,他这点能耐,在真正的官场老手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尽管还不确定某后黑手的身份,但毫无疑问,对方只是随便动用了点常规手段,就将他苦心经营了两个多月的局面,彻底摧毁了。

他向刘同寿致歉,是真心诚意的。在他看来,小道士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没能趁着东风将小道士的成果巩固下来,显然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张孚敬出现了。

孙升又激动了。

不像韩应龙只是对首辅这个身份表示敬重,对孙升来说,就像是扑街写手见到了大神本尊,没扑过,又怎么知道大神的伟大呢?想到能有机会当面向伟人讨教,他又如何能够淡定?

孙升连张孚敬出现的理由都忽略了,一心只是用憧憬崇敬的目光盯着对方,要不是张孚敬久经历练,没准儿会被吓到也说不定。

刘同寿能理解同伴的心情,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丢份儿,志高兄,你好歹长得志气好不好?还没搞清楚人家的来意呢,你就把情绪都摆在脸上了,这怎么行?谈判么,总要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才好,哪怕即将面对的对手块头过于庞大……

但有些事是不能退让的。

从吴山通报开始,刘同寿就已经在琢磨老张的来意了,谢丕想到的那些,他也想到了,不过却不敢抱太高期望。把事情往好了想,容易失望,反倒是破罐子破摔,经常会绝处逢生。

总结了一下自身的价值,刘同寿很怀疑,张孚敬是不是打算把自己当做筹码丢出去了。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自己的对头主要就是邵元节和谢丕,后者属于私仇,前者则是竞争关系。

谢丕的影响主要是在士林中,他可以造势、造舆论来攻击自己,但作用不是决定性的;邵元节那边却很麻烦,争宠也好,抢饭碗也罢,从龙虎山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他们对自己的地盘看得非常紧,完全给外人涉足的机会。

而张孚敬对邵元节还是相当忌惮的,所以,自己进京之后,上门拜见,对方也不搭理。现在亲自上门,嘿嘿,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谁知道背后有什么勾当?

刘同寿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在形容各异的一众人等中,只有他和张孚敬这一老一少一派从容,倒也相映成趣。

开客栈的老板,大多都是眉眼通透,反应机敏之辈,这间客栈的张老板也不例外。

首辅大驾光临,张老板自然不敢怠慢,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他将伙计们指使得团团乱转,自己也亲自上了阵。短时间内,他将客栈的客厅收拾得干干净净。

香,点上了,是上好的檀香;茶也煮好了,是上好的毛尖;看着那位同宗的首辅大人携着小道士的手步入客厅,张老板心中念念叨叨的,将漫天神佛谢了个遍。

早就看着这位小道长有福气,能让这么士子都憧憬如斯,不过,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福气竟然大到了这个地步!连阁老都给招来了,要是他再多住些日子,会不会连皇上都会……

张老板很欢喜,张老板很期待。

当然,龙套的心情跟主角是没关系的,此时,刘同寿和张孚敬的眼中,都只有对方。

落座奉茶,张孚敬微微抬了抬手,吴山会意,开始清场,连同他自己在内,所有人都被清出去了,现场只剩下了两个人。

来了,刘同寿的警惕升到了最高点,他死死的盯着张孚敬的脸,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不肯放过。他不介意当棋子或者筹码,只要入了局,棋子也未尝不能变身成为棋手,但他不想被蒙在鼓里,他必须对整个计划有所了解,这样才有翻盘的机会。

“恭川在信中盛赞,说刘观主生有夙慧,出类拔萃,老夫本还存有疑虑,今日一见,此言却是不虚。老夫在刘观主这般年纪时,终日懵懂,只会读书,待人处事,不及观主十一,真是惭愧啊。”

恭川是李崧祥的字,以李崧祥的赞誉作为引子,张孚敬开口就是一番盛赞,换在普通人在刘同寿的位置上,恐怕当场就乐晕了。但刘同寿却一点都不觉得意,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礼数越足,人情就越大,接下来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

“张阁老言重了,道家讲究的就是修身养性,贫道不过是多修了几年道,对俗事不怎么挂怀,离阁老说的荣辱不惊,尚差得远呢。”刘同寿不软不硬的将对方的话头给顶了回去。

这个时候可不能顺杆子往上爬,否则被人顺势一引一带,那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眼下京城中盛传,张孚敬要借着京察之际,扫清异己,力挽颓势。

按照规制,京察大计由吏部都察院主持,采取向部院发出访单匿名考察的方式,完成后由内阁票拟去留,或者发还各部院重审议定是否恰当,然后造册奏请待皇帝裁决后,将察疏下发。

京察结束后,言官对留用官员拾遗。因京察而免职的官员,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不得叙用。

最初定下这项制度的时候,朱元璋应该是从整顿吏治的角度考虑的。在官员们头上悬一把利剑,让他们时时刻刻都警惕着,不敢懈怠,不敢妄为。

但开国一百五十年,这项制度早已经变了味,公正严明的味道渐弱,勾心斗角的势头渐起。六年一次的京察,成了大明朝堂党争的延续,代表着重新洗牌的机会,外间有这样的风传一点都不为过。

以刘同寿对京察的了解,张孚敬要想成功,至少得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他要掌控住吏部和都察院,这是先决条件,满足不了的话,哪怕得到皇帝的支持,也没办法尽如己愿。

当然,这不是说皇帝的支持不重要,那是一锤定音的力量,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来说,吏部和都察院是细节,属于实施范畴,皇帝的支持则是宏观上的,关乎政策是否能得到批准。

所以在京察开始前很久,为了能在大计时占到一点先发优势,各方面已经开始发力了。张孚敬在吏部占了上风,但却达不到全控,左侍郎谢丕跟他从来就不是一条心;都察院则是各方势力混杂,很难说谁占到了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意向就很关键了,而最能影响到嘉靖的,致一真人邵元节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不过老邵一向不掺和朝争,想要得到他的帮助,难度很高。

刘同寿认为,张孚敬结好自己,想必是要在这方面打主意。

也许他想来个先扬后抑,让自己搞个预言戏法之类的东西,动摇嘉靖,事后再跟邵元节达成默契,弄给罪名给自己,把用过的棋子抛弃;又或是造出假象,逼迫邵元节就范,反正来来去去应该不出这些套路。

政治么,就是这么回事,将利益最大化才是王道。

怨别人无情无义没用,关键是自己应该怎么应对,破局的契机又在哪里?

也不知是不是洞察了刘同寿的心思,吃了个软钉子之后,张孚敬却是话锋一转,语出惊人:“刘观主聪明过人,心性也佳,对人情世故之洞察,尚在很多成年人之上,但你可知道,陛下为什么一直不待见你?”

同类推荐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我的老婆是皇上

    我的老婆是皇上

    堂堂七尺男儿意外穿越到了大秦元年,成为了开国皇帝的妃子。这还不算什么?!最坏的就是竟然是现在要准备侍寝了?!马上要被摁在地上摩擦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 风雨话东周

    风雨话东周

    周朝在我国历史上分为西周和东周,尤其数东周的故事最为好看。读了一些书,觉得历史确实很丰富多彩的,有必要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把历史描写出来,不为什么,只为写给自己,也写给大家,尝试着写写老百姓也看得懂的历史,满足下自己小小的私心,已经足够了。从今天起,我试着把东周那段历史用白话写出来,由于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上的修养,其中的错漏一定不少,希望大家以娱乐的心情随意看看。看不过去的也可以尽管批评。只要大家快乐就行。
  •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分三编。上编“社会思想”介绍了林森、张澜、张君劢、胡适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致力于推动现代中国的转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编“文化传奇”讲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亚子、张伯驹等人的风骨铮铮,蕴藉风流。下编“时代变迁”讨论了物理学家饶毓泰、新闻人杨刚、地方绅士牛友兰等人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 回五代杀出一条血路

    回五代杀出一条血路

    ——又名《芙蓉城下穿金甲》21世纪屌丝沈梦,在读了大量的穿越小说后,终于也穿越了。他以为,凭着自己的诗词才情、麻油酥饼、采桑种田,也可以家产上亿、妻妾成群。然而,他错了。因为他穿越到的是五代时期,——一个战乱频繁、人命贱如纸、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既然救世无望,那么杀人如何?“无奈”之下,沈梦拿起长刀、穿上金甲,伫立在芙蓉城下……
热门推荐
  • 危机四伏

    危机四伏

    赵小柱是桔子胡同派出所的片警,憨厚朴实,踏实肯干,深受民众和领导的肯定。他刚刚与警花盖晓岚结婚,过着简单平淡幸福的日子。当这对新婚夫妇将要乘坐前往法国的飞机去度蜜月时,却在机场被一伙儿国际刑警抓捕,对赵进行了严酷刑讯。事后才知是误会,因为赵小柱与通缉犯“响尾蛇”容貌极其相似,国际刑警错把赵小柱当成了他。而赵小柱的命运也从此开始转折……在苗处的强烈说服下,赵小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加入了国际刑警,在特种部队经过艰苦训练,他从一个小片警变身成为国际通缉要犯、贩毒组织头目——响尾蛇,成为了一个美游骑兵,作为卧底执行特殊任务。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战争正等待着他,他内心的魔鬼将喷薄而出。
  • 张逍遥与二狗

    张逍遥与二狗

    混沌初开,万物生根,大到宇宙爆炸,小到一粒尘埃。都与我何干,真的,朕真的是普通人。
  • 西方大学改革史略

    西方大学改革史略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诞生于中世纪欧洲,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大学改革的历史,严格地说只有两百年。改革的含义是指改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合理、完善且更加切合需要。
  • 一念成婚:高冷总裁强制爱

    一念成婚:高冷总裁强制爱

    十八岁以前,她是昆城第一名媛,万千宠爱,耀眼夺目!十八岁那年,她失手杀人,锒铛入狱。成了昆城人人骂之的杀人凶手!三年的牢狱之灾褪去了她所有华丽的外表,捧着一颗脆弱不安的心等待着未婚夫的承诺。然而,她等来的却是未婚夫和妹妹的羞辱。一场车祸,她与他重逢,却不愿意卑贱的卖掉自己,他紧追不舍,她避之不及。直到浩劫来临,她终于红着眼眶来求他:帮我报仇,我送你。他却挑起她的下颚,目光无奈:我只要靳太太。于是,一场无爱的婚姻,捆绑了两个人的身体,直到她当初恳求的这个男人,把她再次推进了地狱的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A Footnote to History

    A Footnote to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984(英文版)

    1984(英文版)

    这是英语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作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预测世界未来走向,会出现两大集团彼此对峙。此小说中的很多词,后来都被人们经常使用,以致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2005年,《时代》杂志将此小说评为“1923年以来最佳100部小说”中的一部,位列编辑选择第13名,读者选择第6名。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其列为“大阅读”书目,位列第8名。本版本是西方最流行版本。
  • 左右脑销售

    左右脑销售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左右脑销售博弈的概念及其在销售流程、技巧中的运用等知识,并通过55个经典实战案例,生动验证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同时,作者旨在用详尽的案例分析,让每一位读者真正领会到本书的销售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召唤之万古一帝

    最强召唤之万古一帝

    李飞穿越神武大陆,得到最强召唤系统,召唤出名将谋臣,最终一统大陆,成为万古一帝。最终他踏上仙界,召唤出百万神兵神将,走上仙界争雄的道路...... 仙路无尽,杀戮无尽! 求推荐票,求收藏,谢谢!
  •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