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78400000002

第2章 过逆水河

“前方为平坦地带,但不要认为平而无事。现在时局阽危,四民失业,乃至盗贼群起,尤以北方平原地带为甚,所以,本路程以你们二位为先锋,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心绪集中,时刻以大局为重,切不可大意!”

“末将谨记就是!”

李球虽已离开北方有十来年了,但在他的印象里,北方民风纯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汉遍地,英雄不问出处,五湖四海皆兄弟,以天下英雄豪杰为坐上宾,何来“盗贼群起”矣!

李上策看到李球回答得不干脆,于是补充一句道:“时事不可预料,也不可以前经事或口传之经验来推论现在之势,望二位再记住!”

“末将记住了!”

李球和李疯接受将令后,开始着手准备出发。

“在平坦地带还要你来相助,远来和尚是不是不信任我的?”李球在队伍前面向李疯发牢骚。

李疯不以为然地答到:“你不要自以为是,想当年,我李疯在南方跟李大人奋战时,你还是一位毛头小儿。”

李球一听就不乐意了,但没有接着呛李疯,心想:“你李疯一直以为自已天下无敌,在李家屯时,你就是这样,动不动以拿李大人长李大人短在包装自已,今天我就看你本事如何!”

李疯见李球默而无语,也就没有再说出什么更长自已威风、灭李球气势的话语来。

李上策走在后面听到李疯的大嗓门,又见李球不理不睬的样子,心里一乐,大声道:“你们俩宛如黄河入海口之水,表面上河水不相容于海水,海水容不下河水,而在水下面却如胶似漆般同流合污了!”

说得大家紧张情绪消失大半,竟都笑起来。

人马走得很快,刚过了一池水塘,又到达一条河流。大清朝地大物博,南北气侯差距明显,北方河流与南方河流不一样,虽是初春萌动,仍有薄冰铺面,但前面这条河流却如江南春江一样,流水湍急,滚滚向前。

“走了这么远的路,仅此一河活动如春。”雅书东见到前方的河流时说道。

“这条河宽阔,队伍难以强渡呀!”此刻正在下午未时三刻许,太阳从西方斜照,李球手搭凉棚,瞅着河流,大声说道。

“你们看!从南方划过来一条船了!”丁水侠大声喊道。

众人高兴,有船就有办法渡河了。

“喂!船公!能帮我们渡河吗?我们给银子的!”

那船公听到了东面有人在岸上叫喊,于是,掉转船头,向东面而来。

不一会,船公已靠近东岸。

李上策走上前,供手抱拳道:“船公近来可安好!我们来自于南方,现要到北方执行军事任务,因河水湍急,又是冷季,敢借老公贵船一用?我们按时按量支付租钱的。”

船公环顾了所有在岸上的人员后,说到:“军部要借船,我岂敢有不借之理。至于租钱,我也不是有什么企望了。”

胡雨石听后不理解,忍不住问到:“一方有船,一方要渡船,一方给一方租钱,天经地义,船翁为何说不是有企望呢?”

船公叹口气道:“过此河者,每月都有好几拨军部人员,若我们不给他们船用,他们就强夺;若给了,从没有支付过船租钱的。”

黄瑞兰解释道:“军部有朝廷的,有非朝廷的,我们是奉朝廷之命,渡河岂有不付船租之说?”

船公没有再说话,只是摆好渡船势,等人上船。

丁水侠突然走近船翁问到:“我平生所见河流,都是以东西方向为主,所谓大河东去不回头,可这条河流为何是南北向流水呢?”

船翁答曰:“此河叫觐津河,在嘉庆之前,是东西流向,嘉庆中期,因本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不知怎地,地震后,觐津河靠逆水屯这一代,变成南北方向了。”

雅书东听后觉得很好奇,于是问到:“这块地方为什么叫逆水屯呢?”

船翁答到:“在觐津河改道之前,河水是向东流,但你若是离河岸远观,河水表像上是向西流一样,很有错觉,故这块地方俗叫逆水屯。渐渐地,官方也认可了这种叫法。”

众人边与船翁聊天,边上船渡河。

“逆水屯是闻名之地,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当船翁在摆渡四位书生时,突然有点惊讶地问道。

雅书西老实地答到:“我们是淮河以南人士,因此,对北方地域民情并不了解。还希望船翁绍介绍介。”

船翁地主之兴顿生,说道:“逆水屯闻名就闻名在,出过10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八十八位进士,享有二里三进士,隔塘两状元之美誉。”

船翁的一句话,吓倒了四位书生。三河镇地处丰饶之地,财富可甲江浙,名士信手拈来,武士如行云走水,但至今未出过一位文武状元!

船翁接着说到:“但出了这么多名人,也不是一件好事,真是福祸相依呀。”

雅书西不解地问到:“出名士是地方所求,民心所望,船翁为何贬低之?”

船翁叹口气道:“人人都热考功名,家田亲地无人过问,导致春不能播种,夏不能灌溉,秋不能收粮,冬不能度日。名士是百里挑一,有一人成功成名走了,敲锣打鼓,而后飞黄腾达,妻妾成群,中午吃肉,晚上吃鱼,留下九十九人为赔葬之品,好不凄惨!真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

船翁继续说到:“还有更惨的,武士进不了功名,被乡间义举所征用,十人出走,能活着回来的还没有一位,剩下那九位都是破布裹尸把乡还的。”

船翁说到这里,用嘴撇了撇,说到:“你们看,那田间土包都是从异地运回来的尸骨。哎!说到这些从战场运回来的武人,那才叫一个惨字难尽。有的赤身裸体,遍体鳞伤;有的有头无身,有的身体全在,但头没有了…”

“所以,现在的逆水屯反而成了矮矬穷的代名词。上下屯竟流行一句话叫,敢死不叫英雄,活着才需要勇气。”

胡雨石道:“逆水村形成这样,那官府的人都不管不问吗?”

船翁苦笑道:“现在全天下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官不顾民,民不信官,官民都是自顾不暇呢。”

胡雨石大为不解,“何以说之?”

般翁道:“天下老百性感叹:糊口累断腰,告官跑断腿。而官不为,民乱;官作为,民慌。总之,民官不能相配矣!”

队伍就在船翁喋喋不休的叙说中向北岸运动。玄佬族人指挥着马匹过河,行军的缁重也顺利地到达河北面。

这时,从河水上游漂流过来几朵残枝花。雅书北刚好上岸,眼见之,触动他的书性,随口咏了一句:河水不知花有泪,左逐右涌到天涯。

丁水侠是最后一拨上船的人,他观看着船翁划船的技巧,忙问到:“船翁!你今年高寿几何?”

船翁答曰:“七十有五也!”

丁水侠道:“如此高龄仍划桨如履平地般轻巧,可见您在水中作业已有若干年了吧?”

船翁答曰:“被你猜着了,我从八岁就在这条河里作业,算至今日已有六十五年余了。”

丁水侠又问到:“此河河面并非遥不可及,为什么不架起一座桥呢?”

船翁叹道:“以前是有一座竹板桥,虽不能沉重,然,可行走成人居民也,在嘉庆年间那场地震中,此竹板桥毁于一旦,至今无人修复。”

听了船翁的话语,丁水侠等人感概不已。

全部人马到了北对岸,已时太阳快落山时分,因北岸为平原地带,那个太阳迟迟不走,红而不烈地挂在西边,因此,大地还有一线生机。

“大家清点人马及物品,我们要连夜动身。”李上策的话一说完,只听到河中央的船翁吹了一声口哨,从河南岸平地而飞起一群野鸭,越过觐津河上空,向北掠过队伍上空而北走。

李疯喊道:“北方野鸭并不能空飞,此群野鸭为何腾空越起呢?”

李上策忙向前方一看,只见黑压压的一群人向队伍走来。

李球也看到了这群人,驻足抽刀,大叫道:“前方是什么人?”

“呜呀!呀呜!”这群人口中都在念叨着什么。

李上策大惊道:“队伍停下来!队伍停下来!前方来人是义和拳!”

黄瑞兰此刻也很紧张,他当然听说过义和拳的神威。直隶一代的义和拳,那是都能持符念咒、神灵附体,均为刀枪不入者。

“这么多人,我们如何是好?”黄瑞兰问李上策道。

李上策正驻马观望前方,听到黄瑞兰在问,答到:“我早就听说过,加入义和拳的人都被灌了迷魂汤:给你希望,却永远达不到希望。导致这些人精神恍忽,神筋错乱,所以,我们不可以施展武力,对付义和拳武力行不通。”

风雷豹听到李上策说武力行不通,在马上大叫道:“我观前方来者如小鸡找食耳!在我们太平天国,这样的人群多的是,哪有武力解决不了的。”

李上策看了一眼风雷豹,叹道:“北方义和拳已完全被某种教义洗脑,如雨后春笋,田间韭菜,杀不尽,除不完,割不绝。”

黄瑞兰急道:“那如何是好?行军要紧呀!”

李上策在马上一直观看前方,突然喊道:“胡雨石安在?”

胡雨石答到:“我在这!”说着就来到李上策身边。

“把你身上的银票准备若干!”

“是!”

李上策又喊道:“李东安在?”

“李东到!”

“你和五位李家屯村民一起,策马急冲向前面人群,但不要杀人,只乱撒银票!”

李东并没有理解李上策的话,但李东已知道“军师”说话的份量,于是答道:“是!”

胡雨石将身上的一些小额银票掏给李东这一群人,李东等接过银票后,李上策大声喊道:“李东!带着队伍向前冲!切记我的话!万不可有一丁点不执行!”

李东大喊一声“谨执行军令”后一夹他的坐下马,直接冲向前方人群。

“呜呀!呜呀!呀呜…”前方义和拳念叨声音徒然增大。

李东现在骑的这匹战马是一匹生马,当冲进人群后,不能很好地听从李东的指挥,突然横冲直撞个不停,其他五位村民见李东乱了方寸,也忘记撒银票了,只顾向前冲。

你说有李上策军令,不得杀人,坐下马又不听使唤,李东在这群人中间就象羔羊落入虎群般,被团团围住。其他五位村民当然也落得与李东同样的下场。

“我要去救李东!”李疯大叫道。

李上策立刻下令鸣锣收兵。李东和五位村民被义和拳活生生地抓走了。

“这样收兵不免太窝囊,丢我淮军脸面。”李疯叫道。

“李东被这群人抓去,不知是死是活,我等却贪生怕死,呜锣鼓收兵。”李球也在说。

李上策并没有理睬两位先锋的理怨和怒气,他只坐在马上一动也不动。

黄瑞兰看李上策这样一副神态,也没有去问他下一步如何行动。

再说李东等人被义和拳抓走以后,还没走一里路,这群人突然发现李东和五位村民身上全是银票,于是都疯抢起银票,无人顾及李东等人。

李东运足气力,将绳索崩开,然后快速地将五位村民身上的绳索解开。一路烟似地向回跑。

“李东他们回来了!”众人大呼。

李上策看到李东和五位村民已跑回来,策马大叫:“敢快上马行军,不得有误!”

就这样,黄瑞兰、李上策带着队伍在义和拳内斗的夹缝中走向北方了。

看着离身后的义和拳越来越远,李球忍不住回头问李上策道:“军师如何不让我们对义和拳大开杀戒?”

李上策答到:“义和拳不是能杀的,以前淮军遇见义和拳都避让,我们为什么要杀之?”

李球又问:“那李东都被抓去了,为何又能被放出来?”

李上策答曰:“义和拳是那些不能聊生之人所兴起,被蛊惑。钱者,平衡器也,有哪个社会,哪个群体是不能用银子平衡的?我知道李东等人身上银票多多,义和拳见之怎能不内讧呢?”

众人听了李上策的分析,都很佩服。

此刻天色已完全漆黑,天空中似有乌云笼罩,灰蒙蒙的。

黄瑞兰不知道已行军到哪里了,于是问到:“谁知道前方是什么地方?”

丁水侠向前方看了一阵,回答到:“前方灯火通明,似乎有密集的居民。”

黄瑞兰一惊,心想,前方是不是已到塘沽口了?

李上策在马上问到:“前方是不是塘沽口?”

李东听到“塘沽口”三个字,情绪激动起来,他左右前后观看,虽是黑夜,他越来越觉得此路有熟悉之感,于是大声喊道:“塘沽口!真的是到了塘沽口!”

众人皆惊。李上策立马喊道:“队伍停下来!稍作休息!”

黄瑞兰此刻也在他的记忆中寻找塘沽口印象。

“李东!过来一下!”

李东边跑过来,边说到:“黄大人!是到塘沽口了。”

黄瑞兰答到:“我也有这种感觉。”黄瑞兰进而转头对李上策道:“看来是到塘沽口了。”

按照这次黄瑞兰当初设定的护主计划,他是带队伍在塘沽口等李大人路过,然后跟进李大人的队伍,以此来履行护主的重大任务。

黄瑞兰这次行动是不能让朝廷知道的,也不能让李大人本人知道,盛宣怀曾对黄瑞兰说:“成大事者都是守口如瓶的人,古语道,好事一说就办坏,坏事一说就办成。所以,护主队伍终极目的地必须成为机密之事。”

黄瑞兰看到众人已在烧火煮饭,他又叫李上策来到无人处,小声说道:“本次行动终极目的甚是机密。”然后,黄瑞兰把盛宣怀大人的命令向李上策详细说了一遍。

李上策此刻才知道黄瑞兰为什么要队伍休息,不愿立即进入塘沽口。

“那我们要分批进入塘沽口,否则很难保密。”李上策说道。

“除你之外,暂时也不要让队伍里其他人知道这个绝密。”黄瑞兰补充道。

李上策点了点头。他正在思考如何进入塘沽口。对于塘沽口,李上策是去过的,只不过时间较长,脑子里的印象不是很清晰。

“办法有了!”李上策对黄瑞兰说道。

“队伍可分三批进入塘沽口。第一批,由我、四位书生、胡雨石和部分玄佬族人;第二批,你、扶苏今昔、李球、李疯、丁水侠兄弟及玄佬族人;第三批,李东四兄弟和五位村民,他们今晚不进塘沽口,等明天上午进入。”

“不让李东他们今晚进入塘沽口,有没有什么理由呢?”黄瑞兰问。

“就说因李东家父葬在塘沽口,为了平静他们四兄弟的情绪,所以,才命令他们明天上午进入塘沽口。”

黄瑞兰深思了一下,觉得李上策的计划可行,于是就同意了。

“叭!叭!叭!”几声军令响起,李上策大声喊道:“现在军令如下!”

李上策把上述的行动计划逐一下达出来。

李东问道:“为何将我安排到明天上午进塘沽口?我几兄弟还想趁早进塘沽口去祭拜我父亲呢。”

李上策又将李东四兄弟不能今晚进入塘沽口的原因说了一遍,李东四兄弟也没有违抗,接受了军令。

李上策带着四位书生、胡雨石和部分玄佬族人,快马驾鞭向塘沽口出发。

一马平川之地,夜深人静之时,李上策这一行队伍很快就到了塘沽口城外。

“到啦!这前面就是举世闻名的塘沽口!”李上策在马上用鞭指道。

胡雨石没有来过塘沽口,于是问到:“塘沽口是以什么而闻名天下?经商还是造业?”

李上策答到:“塘沽口是军事要道,海陆交汇之地,环供京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雅书东问到:“我们这次是护主行动,怎耐要为何抢占军事要道?”

李上策看了一眼雅书东,答到:“护主为朝廷天大的行动,我们第一站就是塘沽口,朝廷自有安排,我们奉旨行事即可。”

李上策接着小声地对众人说到:“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属于异乡人,塘沽口民风彪悍,人性直爽,好狠喜斗,故我们首批队伍还是低调一点好。不到万得已之时,绝不能出手斗狠。”

雅书东听李上策这么一说,忙问到:“那我们如何低调为好呢?”

李上策答到:“一切按我的号令行事,不得违规。”

众人听诺。

虽说塘沽口朝南有城门,但无人把守,走近一看,城门宽阔,足有五丈有余。

“城门无人把守呀?”雅书东刚到南城门,见到一片凄凉之状后,脱口而出。

还没等其他人答话,城门内已尘灰扬起,一队军旅飞奔呼啸而来。

李上策见势,忙叫道:“大家向两边让开!”李上策的话音刚落,那从城内来的一队军旅已在吆喝声中擦身而过,留下满城门的灰尘。

“这一队是什么人?如何如此焦急或张扬?”雅书西不解地问道。

“这分明是官府之兵,我们不管时事。”李上策指着城内说到:“塘沽口城东南边,曾是繁华喧嚣之地,旅馆林立,商业遍地,以至人满为患,我们先到那里找一处就寝的地方。”

雅书东一听,乐起来:“看来我们终于能睡个囫囵觉了。”

李上策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城东南方向,可是找遍四周,也没有印象中的“林立旅馆”存在。

“大爷!给一点吃的吧!我已三天粒米未进…”突然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一群小孩子们,男孩子、女孩子都有,高矮不一。虽是夜间,仍可见到他们脏乱的脸上露出道道饥饿而恐惧的眼光。

胡雨石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冷馒头,那一群孩子们蜂拥而上,将胡雨石团团围得个水泄不通,不顾死活地将胡雨石举着的那几个冷馒头一抢而空。没有抢到冷馒头的孩子跟在已抢到的孩子们后面,四散逃走,留下孩子的哭嚎声作为给胡雨石的回报。

“这是哪里来的孩子,深更半夜,无人照料。”胡雨石看着远循的孩子们在咕嘀着。

“你们来看看,这边全是残垣断壁,好像发生过房屋坍塌一般。”雅书南在大声说道。

李上策忙走近一看,痛苦地答到:“这一片地,原来就是林立的旅馆,那边是商业街。”

“那怎么办?你看这四周,没有房子呀!”

“我看西南边倒还是灯火繁星般,我们可以往西南方走。”

雅书东、雅书南、雅书西、雅书东这四位书生开始议论。

李上策答到:“西南边是京蓟八旗卫戍军队驻扎的要地,我们进去不了。”

“那如何是好呢?”雅书东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杵在那里。

“这地面还有一些旧木草料,为何不自盖居所呢?”一位玄佬族长者说道。

“自盖居所?这可能吗?”雅书东马上出言否定玄佬族长者的建议。

李上策听到玄佬族长者这一句建议,脑洞大开,眼前一亮,提高音量答到:“这四周旧木草料确实不少。行军丛林之中,饮露饱野之时,本就是以天为屋顶,以地为眠床,自搭棚,自建窝,平日常事也。”

李上策发了这么一席话后,玄佬族人都说要自搭房,四书生想反对自建房但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我们玄佬族人天生就会盖房造屋,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们吧!”玄佬族长者毛遂自荐地说道。

众人虽将信将疑,然却都大喜。玄佬族人说着就动手干起来。

“我们可以在第二批队伍来到之前,将房子搭好!”玄佬族长者对李上策说道。李上策心里一惊,也不相信玄佬族长者说的话,但为了鼓舞众人,也有希望成真的意味,他大声说到:“玄佬族长者说得好!我们一定要在第二批队伍来到之前,将房子建好,给他们一个惊喜、一个意外!”

玄佬族人天生就是筑房者,它们家乡的房子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巨峰窄山之间,像今天这场地,玄佬族人脑子里根本没有“造屋难”这三个字。只听到长者一声“开始干!”,其他玄族人也不说话,跟着就干起来。

同类推荐
  • 腾龙玄血志

    腾龙玄血志

    挣扎于国与国的争斗,在无边的连环阴谋中沉浮。英雄的热血顺着剑尖滴落,豪杰的头颅被快马碾做凡尘。于这乱世之中,求取自己的信念,无数闪耀的星星,在大辰帝国的这片土地上,绽放出转瞬即逝却灿烂无比的光芒。
  • 南朝大争霸1:刘宋崛起

    南朝大争霸1:刘宋崛起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对后来的隋唐大一统产生了极为正能量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是时代及读者的需要。本系列图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纵深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对南北朝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铁马金戈的战争场景、波谲云诡的宫廷阴谋、离散破碎的皇权亲情、无边泛滥的情色欲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描述与评论,帝国争霸兴衰史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本书为该系列的首册,讲述了南朝政权——刘宋,从繁盛到走向衰亡的过程。
  • 盛世王朝之糊涂王爷

    盛世王朝之糊涂王爷

    故事发生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最鼎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清朝出了很多文人雅士和股肱之臣。讲述了大清第一聪明王爷和亲王弘昼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他的爷爷是康熙,父亲是雍正,哥哥是乾隆,本剧将细说正史为大家还原一个真正的康乾盛世!一个时代的名人、名事都将综合的演绎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里面以康熙、曹演、纳兰性德、耿聚中的后代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其中包括曹雪芹、郑板桥、刘统勋、刘庸、郎世宁等等那个时代的文豪雅士的个人小传,也有年羹尧、岳钟琪、铁将军阿桂这样的武将传奇故事,以一个清朝王爷的视角,折射出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朝代轮转留下的也只有关于他的那些荒唐故事。
  • 逆袭从大唐开始

    逆袭从大唐开始

    刘清风本是一个工科屌丝,在考研的路上被闪电劈中,意外穿越到了盛唐时期。逆袭从大唐开始,看屌丝男士刘清风如何征战大唐盛世。
  • 佛系战国

    佛系战国

    佛系三连:都行,可以,没关系。佛系青年钟离穿越到诸侯纷争、兵戎四起的战国。女儿是未来的王后,女婿是大国的君王。钟离准备天上掉馅饼,静等成为国丈爷,一不小心还能力挽狂澜,只手遮天,踏碎金戈铁马,轻松了却天下事。然而穿越的时候——钟离看着身边哭得可怜巴巴的小萝莉,他正在卖女儿换粮食……钟离:我是一个佛系青年,但却是“斗战胜佛”。
热门推荐
  • 城市遗迹

    城市遗迹

    青年女工江兰蓝和她的中俄混血男友在商品大潮的裹挟冲撞下一路厮杀,决心改变贫穷的现状,找回俄罗斯贵族当年的风采,却不料陷入命运的怪圈儿。神圣的处女地,月圆时节的女儿坟,即将刑满释放却突然越狱的逃犯——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古老的咒语……(全书25万字,现节选前五章。)一九九七年春节刚过,在我生活的这座北方城市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毗邻江岛的闻名全市的蓝梦大厦,在开业典礼半月之后突然倒闭。女总经理去向不明,生死不知。为情为义?为财为债?是携款潜逃还是遭人绑架?无人知晓。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NF侵入漫威

    DNF侵入漫威

    DNF爱好者卢克,重生到了漫威世界,还变成了一个7岁小学生,获得了DNF系统。章鱼罗特斯,自称使徒化身,指引者。属性话痨,腹黑。任务是督促卢克在漫威散布使徒的荣光。直白说,就是入侵搞事情。卢克:我需要美刀开盒子,开到技能就能变强。我想去打工。罗特斯:我们去抢运车钞吧!卢克:和托尼斯塔克搞好关系,我觉得有助我们散布使徒的荣光。罗特斯:那我们炸了斯塔克大厦吧!卢克:齐塔瑞人入侵地球了!我们去帮个忙。罗特斯:哔,系统任务发布,帮助齐塔瑞人炸毁角五大楼,奖励国庆大礼包一套。卢克:干了!……新书《漫威熊孩子》已发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天依然喜欢你呀

    今天依然喜欢你呀

    已发新书《易先生是我的了》 【青春校园系列文】某天,“凌学长,我喜欢你,超喜欢你,巨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男朋友吗?”落某人不自信的说道。下一秒,“等……等一下,不管你同不同意,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男朋友了(^-^)!”闻言,某校草心中乐开了花。1v1甜宠文,欢迎入坑~
  • 凤临天下之废材要逆天

    凤临天下之废材要逆天

    一个现代的顶尖杀手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以武为尊的苍云大陆的北凤国的紫家废材七小姐的身上睁开眼眸后冷漠的神情代替了原来的呆滞和懦弱。他是南璃国的天才七皇子,看他们如何霸逆天下。
  • 布水台集

    布水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交谊典嫌隙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嫌隙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月半

    六月半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付秀莹不同时期中篇小说十多篇:《爱情到处流传》《花好月圆》《灯笼草》《小米开花》《锦绣年代》《旧院》等。
  • 皇朝末日:五后传奇

    皇朝末日:五后传奇

    战火纷飞,皇权倾扎,叛乱阴谋,猜忌陷害,英雄末路……与权力相比,亲情、爱情孰轻孰重?覆巢之下,道义忠奸孰是孰非?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性在险恶中挣扎,在无边的绝望中期待黎明到来。魏晋南北朝北周时期,随国公杨坚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达到取代周王朝的最终目的,扶持了众人认为最没出息的鲁王赟做太子,并将女儿嫁给赟。就在事情按照理所当然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先后出现的尉迟炽繁和齐王宪,搅乱了两个人的情感世界,悲剧就此发生。传奇英雄一般的人物齐王宪,深得民心,然而为了皇权的平稳,坦然赴死,用悲剧结束了辉煌的一生。但,齐王的死并没有换来天下太平,反而加速了皇朝的衰落,内忧外患,权臣倾扎,皇族叛乱……宣帝用残暴的手段一次又一次镇压之余,不顾连年战乱百姓疾苦,纵情声色,只闹得天下分崩离析,从此北周走向风雨飘摇的衰亡。为了抑制杨家不断扩张的势力,满足自己的欲望,宣帝在皇后杨丽华之后,又同时册立了四位皇后,形成了五后同朝的局面。五后家族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愈演愈烈,局势更加紧张,五个皇后,出身不同,却因为命运走进了同一个皇宫,历经繁华沧桑,各自的命运又将如何?爱情、亲情,在权力的欲望中变得不堪一击,人性在扭曲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当皇朝末日来临时,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