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400000166

第166章 一年

李威想到了三个字,文字狱。

其实这是一种爱称,比如奶糖,民间皆叫太子糖。那么老百姓天天在吃自己这个太子?忌讳未必,反过来让人听了感觉却有些爱戴。这分明是看到新糖的销售,有些吃味了。或者是因为新糖干涉了一些人的利益,或者是因为本身看不起商人。呆得久了,李威凡事,开始喜欢往阴谋论上想。

但文字的力量恐怖的,唐朝没有文字狱,自己隐在暗处,陆梁二人的力量不值得一提。正好梁金柱与陆马留在洛阳没有走。将他们召入东宫,以及一些大臣,侍宴相待。

就说了此事。

一开始交的税并不多,只有两千缗,但现在交的税却是很重。有的大臣心知肚明的,一年十万缗不成,但按现在的情况,六万七万缗大约不成问题的。两千缗,凭借这些奏折,就足可以将新糖腰斩。可是几万缗,就是李治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相侍的臣子,包括一些谏官。看到梁金柱与陆马进来了,很有些不满。有两个大臣不顾众人感受,直接弹劾。李威压了压手,说道:“孤知道各位所谏原由,但陆梁二位,就是没有贡税,朝廷能不能禁止他们售糖?”

这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本来就是善商,自灾害发生后,多有捐助。不能抹着良心说话的。

李威又说道:“或者各位说他们贡税对不对?孤不知,可知道朝廷国库之紧,一年胜过一年。朝廷的利贷,造成什么影响,各位自己可以去查查。朝廷也要用度,各位的俸禄,国家的水利等工程,赈灾,军费,祭祀,君子不谈利,可是国家没有了财帛,孤不知会发生什么情况?陆梁二人做了表率,为何各位如此仇视?”

“此乃礼度,朝廷这一年多有借助重视商贾之举。臣只是恐此往,教化腐败。”一个官员从席间站了起来说。

“教化腐败么?孤思量思量,对了,协助朝廷将粮食不远千里万里,押向关中,这是错的。”

“殿下,此没有错,只是朝廷为何要封赏官爵?”

“也对,谈利皆是不好,天下已经大治,王化了,或者孤改日向父皇母后进谏,说天下大治了,朝廷官员都不需要俸禄赏赐,就能自主地替国家办好事。孤不知如何书写,你替我书写如何。国家不需要向官员发放俸禄,一年倒是省下许多经费。”

陆马与梁金柱听到这里,不顾席间压仰的气氛,低头失笑。

这个大臣却不知如何回答。李威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葛,继续说道:“大凶之年,不是年年有之,此乃特事特办。虽有些薄赏,却开了义举。士大夫未必都是好的,也要看上古经义薰陶,商贾重利轻义,更要王化之。或者不协助朝廷,将粮食留在家中囤积居奇,发灾害财,是好的?嗯,难怪,孤倒看到不少大户人家,非是商贾,确实是这样做的。最好,老百姓饿得纷纷揭竿而起,推翻了朝廷。反正各位出自名门望族,朝廷能倒,各位门阀却不会倒。就象周瑜对孙权说,吴国诸臣降魏,依是官员,可主公降魏会有什么下场?”

戴大帽子,谁怕谁?

这一句就有些诛心了。

席间沉默一片。

其实双方都说得有些不对,以现在的唐朝,全面放开商业,不大可能,带来的弊端,确实无法预测。但只是在地皮上打主意,就是两税法实施后,唐朝一年敛财达到两千多万缗,也没有解决唐朝最基本的问题,苦的还是最穷的一群百姓。

谏官谏得有些狠,李威大帽子压得有些大。可是李威见好就收,话音缓和一些,又说道:“梁金柱与陆马二人皆在此,各位可以问他们,他们只是想做些义举,感谢父皇与母后,也许会想官爵,可曾求过?只是一个名字,何必如此刀剑相向?此举更是不可开的,在文字上玩游戏会很危险,不相信,翻翻朝野各位,或者他人写的诗文歌赋,如果开此端,会有无数人被诛连,被斩杀。或者如孤,孤也写过会当凌绝顶,只是写山高,意气之高,非有他意。若开文字意晦,父皇如何容孤?”

这句话压在心里很久,终于借此事说了出来。

怎么办呢?所谓的新糖,名义上是陆马与梁金柱的,实际上却是他自己本人的。只是两个商人,面对如此大风大浪,自己不出来挡一挡,他们只是一叶小扁舟。

说完了,拿出两幅字,递给了梁金柱与陆马,说道:“以后就叫这个名字吧。”

虽然说了,李威还是低头了,省得罗嗦,于是赐了两个名字。一曰阳雪,一曰冰心。阳雪,雪嘛,总是白的,一见阳光便化了,形容蔗糖的。冰心,却用来形容冰糖。不仅仅是赐字,当着这么多人,也是做了一个表率。太子对梁陆二人有好感……

有些官员皱眉。

李威又说道:“各位,梁陆二人又与孤说过,新糖是受父皇与母后,有感而发想出来的。不过获利甚丰,不想专美。如若有他人想经营之,他们亦会传授。只不过作为定制,需贡朝廷一半税务。孤已经将此事写了奏折,交与父皇审决。非但如此,京兆刘家的奶糖,亦闻此事,写了信给孤,说是也参与此壮举,向朝廷贡出部分税务。”

做到如此,许多大臣已经不能再说,就是知道内情的狄仁杰也只有叹息一声。

让出技术了,经营的人多起来,国家得到的贡税必然会增加,但个人的利益却是受损的。

………………………………

但许久,才通过。

是好心了,可是官不与民争利。调过来一说,调过去又是一说。对此,李威很无语。

可情况逼得李治最后通过了。

主要是江东犁,这本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李威,突兀地出现,又是太子的身份,又是在籍田祭上出现的,迅速普及。开始只觉得便利,后来渐渐因为比较好耕,一些复杂的地形,许多百姓动了心思。可能开耕出来,未必有收获。主要是水。就是关中许多地方,因为没有相关的水利,都没有开耕。

政治还算清明的,官员升迁,固然阴谋阳谋的啥,可也要政绩。商业繁荣了,却不一定是政绩。倒是丰收,才是实打实的政绩。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这些碟儿田开耕出来,也要水利辅助。

唐朝的水利尚可,但这些旮旯田水利不大通的。于是都上书,要求增加水利。水利的成本主要是徭役,可大规模上水利,当地徭役却是不够。再说,除了徭役,负担重了,也需要成本。本来国库空了些,成本从何而来?可又能给百姓增加好处,又因为耕地增加,朝廷税务必然增加。从李治到各级官员,十分看重。

但钱从何而来?

真正与民争利,还不至于,商人主动贡税,还不是“小钱”,过了元旦了,正月又过了,二月到来,贡了近三万缗的税。见到这个数字,李治将阎立本与郝处俊喊来,说了此事。

羞羞答答的。

其实垂涎的人却是很多,但朝廷不成为定制,陆梁二人技术不放,又不敢动用武力逼迫。毕竟梁柱在公开场合,让太子接见过两次,也夸奖过两次。因此,有些人也渐渐上书,替陆梁辨护。

到了这时候,狄仁杰渐渐会意,为什么李威要放出技术。万事开头难的。这是正式的商税,有了糖税,然后就有了盐税……国家会渐渐有钱,也许,百姓负担会轻些。最少不会因为缺钱,利贷削民。

可其中的得失,狄仁杰一直判断不出来,只好看。

就来到唐朝一年了!

糖税的事,李威并不担心。钱多了,父亲早迟要动心的。

当然,李威没有监国了,春天又到了,便经常跑郊外跑,看皇庄。

春天到来了,皇庄的事多了起来,也渐渐好看起来。各种作物的种子幼苗种了下去,还没有成长,在一泓碧水间,略略有些青翠之意。山坡上开始种起了苜蓿,有了鸡舍、猪舍。

但还没有另一件事来得轰动。

棉花的种籽到了洛阳,没有从岭南引进种籽。有一个进化适应的过程,岭南天热,与洛阳气候不同。西域也与洛阳气候不同,不过比岭南差距略小。况且在李威记忆中,棉花后世种植的规模很大,却是新疆的棉花最好,然后是华北,再是江淮,岭南却似乎没有名气。

武则天不懂的,但有一门好处,不懂了,也没有善自作主张,听了儿子的话,将西域的种籽引了过来。只是缲车,使节还没有回来。妻子的作为嘛,李治不吭声了,任由妻子去做。于是声势很大的,一下子在许多官田与皇田种植。

皇后的作派大臣也不反对。毕竟衣食是这时候最重要的大事,民以衣食为天,不是吃得好,穿得好,是吃得饱,穿得暖。只是大家觉得很古怪,总有一些地方不对,先是皇太子,后是皇后,还夹杂着东宫的宫女,陆梁二位商人,这一两年,出来了许多新事物。于是有大臣问,一问问出来了,所谓的棉花就是岭南与西域的草棉子,产量不高,纺织费事。

再问又有些不对,种的方法不对,甚至听闻了一些更复杂的种植方法。不知道好不好,但绁布是有了,似乎确实很暖和。心中不大确定,又想到了皇后的某些手段,很畏惧的。能谏皇上,能谏皇太子,皇后的事,却不敢谏。当然,如果失败了,那可以大谏特谏。对皇后,朝堂中一半以上的大臣不抱有好感。于是默缄不作声,等着看热闹。

武则天也没有多大信心,问了李威数遍,李威拍手保证产量。也只有于此,缲车无能为力了。然后又悄悄地塞给武则天一万缗钱。母亲大手笔,借用的是官庄与皇庄的地。这没有成本的,但这么多地,却不能象长安城外那片皇庄,集一庄之力,放在十几亩地上。想要产量,要轰动,必须高产。当然,母亲嘛,不怕什么大义,会让父亲忌讳,产量越高越好,最好每亩地能出五百斤皮棉。肥料,人工,甚至因为初春的乍暖还寒,又要草棚子保温,都需要成本。

母亲雄心壮志,他是见识的。可是朝廷用度有限,手笔又大,如果弄得不好,影响产量。母亲会让群臣笑话,甚至许多大臣眼睁得多大的,正等着看母亲的好戏,然后再次“倒武”。武未必能倒掉,母亲会对自己怨恨,认为自己有意使她难堪的。

武则天过了半天才问道:“你那来这么多钱?”

“陆梁。他们到了江南后,并不是顺风顺水,儿臣说了一些好话,捐助了一些。本来儿臣想用来给朝廷的,只是想到母后引进了棉花,会有许多用费,于是没有禀报父皇。”

“这终是不好。”

“母后,儿臣也知道不好,可不是儿臣去用,一旦棉花推广了,千家万户有衣可穿,有厚被可盖,这是造福百姓,造福子孙的事。也是陆梁二人的心愿。”

“他们心也不错,可惜了,只是商贾。”

“商贾也有好人的,再如狄仁杰两位义女,举止修养道德才学,就是世家子女,也未必及。”

听到狄好与狄蕙,武则天没有作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交了一半税,他们的利不是很厚,商贾终是以利为行的,以后的钱财,却是不能受。你是太子,做事需要小心些。”

“是。”

棉花的事,有些遥远,种籽才下去,好坏不知。皇庄的多种经营,亦是很远,只看到小鸡小鸭在一天天长大。苜蓿开始拨出青色的幼苗,让山坡上开始出现一些翠意,甚至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弄来了许多鱼苗,倒进沼泽里。容易缺口的地方,用了密集的罗网拦了起来。但有些新方法的种植,又看出成果了。

一些试验地里,油菜用了移载,就是小麦大麦,也没有用撒播的方法,踩了一个个洼坑,上足了肥料,精耕细作。有的州县多一些,有的州县少一些。都不多,开了春,长势就能看到。紫云英未必有多重视,轮种也未必有多少农民听得进去,但对农家肥重视起来。于是,朝廷饲养马匹的马粪,便有许多人求。

现在还没有普及,即使看到效果了,普及在这个时代更慢,没有十年八年,未必有成效。可是就象初春的暖风,似乎带来了一片生机。

又不似前几年,没有听到什么灾害。朝廷开始宣布了一件事,让太子左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以讨叛蛮。但对吐蕃依然愁眉不展,并且姜恪在凉州,本来年已高,又有病,再加上担心,病死了。百姓便有流言,说是姜恪让吐蕃人吓死的。于是朝廷的耻辱又重了一份。

李威听到后,不置与否。朝廷为此愤愤不平,可他知道的不多,但知道耻辱才刚刚拉开,以后大败会越来越多,当然,也有胜利,可象唐初那样,战无不胜,大不可能了。

而这一切,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府兵制的败坏。如果有了足够的永业田,保后顾无忧,再有足够的赏赐,府兵制不败坏,唐朝雄兵还是精悍的战士,还会谱写汉族的辉煌。

做到这一点,需要田,朝廷还要有足够的财富。

因此,现在他所做的,看似不重要,影响却很深远。

不想表功,只是看到百姓对他的厚爱,尽一份心。但对自己来说,保住性命,却才是最重要的。

日子过得似乎很安定,手中的钱很多了,给狄仁杰的钱,狄仁杰未用,保管下来,留作万一预备的。但剩下的钱越积越多,就是跑路了,也不会担心。这才是底气!

与父母关系融洽了一些。

就在这时候,父亲突然下了一道奇怪的圣旨,让他回长安继续监国。

同类推荐
  •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

    世界历史上曾有一些大的灾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1887年中国黄河洪水泛滥,1943年中国河南发生大饥荒等等。本书再现了这些历史场景,让读者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
  • 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畅销书作者王伟全新力作!一部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观驭人之术,思成事之道”为宗旨、以解开权力运行的法则和密码为目标,从经济学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全新历史作品。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做事之道、用人之法,一切尽在“权利密码”中。且看古代高人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成就千古令名。身为读者的我们,也将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破解政治智慧、分析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看懂复杂的社会变革、经济演变,从而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 晚清原来是这样

    晚清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意想不到的真相,演绎真实的人性。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曾发生!从虎门销烟到清帝退位,从留美幼童到革命书生,从剪辫禁烟到开矿修路,本书以丰富的真实史料为基础旁征博引、从多重新视角切入,还原晚清历史鲜为人知的诸多细节,全景式呈现晚清帝国社会各阶层的众生相以及壮阔恢弘的世界历史图景。硝烟四起,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僵腐的晚清朝廷将如何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沉睡的国民如何迎接西潮的连番冲击?十字路口的古老帝国将何去何从,又将如何破茧重生?拨开迷雾,直击真相,见微知著,窥斑见豹,深刻剖析百年前的人与事,从细微末节追近代历史的真奥秘,并对晚清覆亡的原因做了深入探讨和富有洞见的反思。
  • 我家丞相是座山

    我家丞相是座山

    不正经文案:架空……论一个奸臣是怎么样被气死累死折腾死的故事正经文案:自此之后,山高水长,斗转星移,再也寻不到那个翩然遗世的身影了。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热门推荐
  • 吞噬大帝

    吞噬大帝

    一个卑微的生灵,打破命运的枷锁,用自己的双手逆天改命,从此便是吞噬天下的大帝之路!
  • 朱生豪书信全编

    朱生豪书信全编

    朱生豪的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这或许是他的同学、友人都不曾认识到的,因他在旁人面前不爱开口,所有的幽默、聪敏与遐思,只能在其给妻子的情书中看到,这些情书封封感人肺腑,句句动人心魄,字字刻骨铭心。
  • 逍遥梦路

    逍遥梦路

    深山宅男,一路种种田,养养鱼,做做梦,顺带悠闲成长的故事。咦?最后一不小心征服诸天万界,成为了大BOSS?莫非我还没睡醒?
  • 尘起即灭

    尘起即灭

    修习入圣大道,驰骋权谋官场,皆不若闲云野鹤,笑傲江湖!夜处断石桥头杯邀月,只当对影成三人。不要对我讲道理,你只需要知道,永远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在我这边就对了,因为小爷是朱尘!此去经年,往后余生,七界合一,是为尘起即灭兮!
  • 前夫来袭:老婆约吗?

    前夫来袭:老婆约吗?

    他不是善男信女,做事向来心狠手辣。他说,他的女人就算死,也只能死在自己怀里,别人休想碰她一丝一毫。一转身,他却跟别的女人传出了婚讯。“既然你已有妻子的人选,那我们之间就没必要在纠缠。”女人甩开男人,一脸冷漠的将他踢下床。“顺便送你一份大礼,我有孩子了,但不是你的。”他薄唇微抿,不由得勾起一抹邪恶的笑意。
  • 暮色深处的你

    暮色深处的你

    周褚阳,他野性、神秘,原本为黑暗而存,直到遇见温敬,早已封固的内心渐渐有了一丝柔情。温敬,她张扬、独立,原本安之若素,直到遇见周褚阳,才明白这世间会有如此飞蛾扑火般的眷恋。如果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不可言传的劫难,她愿意为他义无反顾——“没有人能拒绝命运。我选择你,这一生都不会错。”所有无法宣之于口的苦,都是在等不善言辞的甜。终有一天,你会遇见那个人。即使从未表明彼此的心意,你也愿意追随他的脚步。万里之途,从生至死,永不结束。
  • 爱是两个人的谜语

    爱是两个人的谜语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爱是心底的秘密,是隐晦的花语,是不言说的默契。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爱情难解的谜语,而谜底永远都在心爱的人手心里。本书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相公貌美如花我养家

    相公貌美如花我养家

    重生到农家,村里一枝花。左手拥空间,右手抱俊郎。宁韶卿死了四回,才摸准了老天爷的用意。这又聋又瞎又哑的废物居然是她命定的相公,好吧,那能不能再让她死一回?“相公,你会耕地采药上山打猎吗?人家说你是个废物。”“……”“喔,知道你听不见,那你能砍柴烧火做饭吗?你的确是个废物。”“……”“真是的,钱我赚,事我做,那我要你个废物来做啥!(╯‵□′)╯︵┻━┻掀桌,我要休夫!”
  • 侵蚀游戏

    侵蚀游戏

    新书出了……可以看看!当现实天降枪械,当以往超自然的幽灵化为现实,当神奇的矿物以及小精灵出现在街道,当辐射工兵,巨炮,光凌塔真的成为现实。当一天兽人精灵带着魔法进入现实,当虫族神族带着科技找上地球。当现实被游戏逐渐的侵蚀,当游戏不再是游戏,现实的一切又会变成什么模样?一切,从一张绘制着满月的银色闪卡说起……第一次侵蚀(CS:枪械降临)→第二次侵蚀(尸体派对:灵体入侵)→第三次侵蚀(牧场物语)→第四次侵蚀(红色警戒2)→第五次侵蚀(鬼泣)→第六次侵蚀(暗黑破坏神)→第七次侵蚀(魔兽)→第八次侵蚀(星际)(有一本完本,虽然扑街但也完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