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4400000002

第2章 导读

科尔曼·巴克斯

1.鲁米的生平和时代

13世纪的中东处于一个政治急剧动荡、硝烟弥漫的时代: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仍在继续,十字军从西欧出发,穿越安纳托利亚半岛;势不可挡的蒙古大军的铁骑从亚洲大草原朝欧洲长驱直入。

这也是一个灿烂的灵性觉醒的时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三位讴歌神之临在的诗人也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们在世的时间有相互交叠的部分:一位是阿西西的圣方济(约1182—1226),他生活在世纪之初;另一位是梅斯特·埃克哈特(约1260—1328),他生活在世纪之末;第三位则是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他生活在这个世纪的中叶。他们都是伟大而臣服的灵魂,也是神奇的诗歌大师。

鲁米出生在名叫巴尔赫的城市附近,位于现在的阿富汗,那时属于波斯帝国的东部边界。他于1207年9月30日出生。他的家族世代都是伊斯兰法学家、神学家和神秘家。他的父亲巴哈尔丁·瓦拉德写过一本心灵日记,题为:“从自我到灵魂的爱的笔记”,鲁米对这本笔记极为珍视。

在鲁米年幼时,就在成吉思汗的军队入侵之前,他的全家逃离巴尔赫。蒙古帝国的版图向西扩展到波斯,并最终长驱直入,直到亚得里亚海。鲁米和他的家人旅行到大马士革,并一路来到尼沙布尔,在那里,他们遇到了诗人法里度丁·阿塔尔。阿塔尔看出少年的鲁米是一个伟大的灵魂。据说,当阿塔尔看到鲁米跟随他父亲巴哈尔丁向他走来时,他说:“走过来一个大海,后面跟着一个海洋。”为了纪念这次相逢,阿塔尔把他的《真主之书》送给了鲁米。

鲁米一家最终在土耳其中南部的科尼亚定居。他父亲继续领导当时的苦行僧教团。数年之后,鲁米才二十多岁时,他父亲去世了。鲁米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指导教团的神学、诗歌和音乐的学习,以及其他与灵修有关的事务,也包括烹饪和饲养动物。作为一个虔诚的学者,鲁米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他的教团有一万多个学生。

教团的工作就是打开心灵,探索合一的奥秘,如饥似渴地探求真理,并试图道出真理,为生而为人的荣耀和艰辛欢庆。为此,他们采用静默、唱歌、诗歌、冥想、故事、讲道和说笑话等形式。他们既禁食,也欢宴。他们一起散步,观察动物。动物行为是他们学习的经文。他们烹饪,并在花园里干活。他们也种植果树和葡萄园。

他们提出了很多人类的根本问题:欲望的目的是什么?梦是什么?一首歌又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另一个人的静默有多深?心灵是什么?成为一个完人是什么意思?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个人的觉知如何与这个源头相连?他们用许多方式提出浮士德式的问题:是什么支撑着世界,让它不致垮塌?我们如何在自律和臣服之间达成平衡?这些持续的灵性层面的问答渗透进诗歌、音乐、运动以及教团的各种活动之中。他们知道,答案不一定经由推理而来,而会经由音乐、意象、梦境以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而来。

也有其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探讨。我应该如何谋生?我如何能让我的亲戚离开我的家?你能帮我延缓还债期限吗?苦行僧也有世俗的职业:石匠、织布工、书籍装订者、杂货店店员、制帽匠、裁缝、木匠。他们是手工艺者,而非放弃世间生活之人,他们积极而又肯定,也流露出喜悦和狂喜。有人称他们为苏非或神秘家。而依我看,他们是在追随他们的心灵。

大约就在这个时期,科尼亚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一个名叫布尔汗丁·马哈奇的冥想者回到了教团,他并不知道他的老师、鲁米的父亲已经去世。当他回来之后,布尔汗丁决定要用他的余生来教导和训练他老师的儿子。在九年时间里,他带领鲁米进行了多次、有时是连续的四十日禁食。鲁米熟练地掌握了这种神秘传统。他教导学生们敞开心灵,并写诗来鼓励他们这样做。“神秘”一词在这里并不是指一个秘密的世系或任何秘传教义。这个词就像“灵性”一词一样。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但我做不到。“神秘”或“灵性”常常无法用经验来验证,或者说,照相机无法把它拍下来,秤不能称出它的重量,甚至语言也很难描述它。它并不完全是身体的、情感的或思维的,尽管它常常包含这三个方面。就像我们内心深处的爱一样,神秘既无法证明,也无法否认。它确实会发生,而这正是鲁米诗歌所栖居的人类存在的领域。

鲁米的第一个妻子去世后,他又结过一次婚,他有四个孩子。我们确实对鲁米那时的日常生活有些了解,因为他的大儿子苏丹·维莱德保存了鲁米的147封私人信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非常紧密地参与教团的生活。在一封信中,他恳请一个人延期15天向另一个欠他钱的人收债。他请一个有钱的贵族借给一个学生一小笔钱。一个亲戚搬到一个虔诚的老妇人拥挤的家里,他询问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在信中也会突然冒出几句诗行。鲁米做着很实际的世间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狂喜的诗人。

在1244年10月底,鲁米遇到了大不里士的夏姆士,这成了鲁米人生的中心事件,它激发鲁米成为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诗人。夏姆士是一个充满神性的人。他穿着一件黑斗篷。苏非故事中提到,他周游各地,寻找一个能承受他深刻而强烈临在的朋友。夏姆士是一个石匠,他可以在灵魂的恍惚狂喜状态和日常的体力劳动之间自由转换。每当学生们围绕在他身边——他们总是这样,他就会披上他的黑斗篷,然后告退离开。

夏姆士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难道我没有朋友吗?”

最后,一个声音传来:“你愿意用什么来交换?”

“我的头。”

“你的朋友是科尼亚的贾拉鲁丁。”

有关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鲁米在科尼亚一个小广场的喷泉边教导学生,他在朗读他父亲的笔记。夏姆士穿过人群,把那本书和别的书都扔进了水池。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鲁米问道。

“你现在必须活出你所阅读的智慧!”

鲁米把目光转向水中的书。

“我们可以把书捞上来,”夏姆士说,“它们会和原来一样干。”

夏姆士从水中拾起一本书给鲁米看。那本书是干的。

“扔了它们。”鲁米说。

当鲁米摈弃了书本,他开始了一种深刻的灵性生活和诗歌创作。“我原以为属于真主的品质,如今我在一个人的身上看到了。”他作为神学家的时期也结束了。他和夏姆士一起静修数月之久。他们的密谈和神秘友谊从此展开。

但是,教团中的一些人非常嫉妒夏姆士。他们不信任他,并怨恨他让鲁米放弃了教学。他们逼迫夏姆士去大马士革,但鲁米又把他叫了回来。最后,似乎是鲁米的一些学生,很可能包括他的一个叫阿拉丁的儿子在内,杀死了夏姆士,并隐藏了他的尸体。鲁米悲痛欲绝,开始绕着他花园中的一根柱子吟诗,这些诗句后来被视为有关寻找神圣伴侣的最真实的记录。当然,他的转圈也成了梅夫拉维教团[1]动态冥想的起源。这同时也是自律和臣服的象征。这是与星空、原子以及作为宇宙源头和本质的旋转形式相呼应的舞蹈。但也要牢记,鲁米的狂喜始于悲痛。

他说出他的诗句。笔录者把它们记下来,鲁米再在记录稿上修改,但他的大部分诗作可以说是自然的即兴创作。他的《大不里士的夏姆士作品集》可以视为他们神圣友谊的内在对话。有一段时间,鲁米四处寻找夏姆士,直到有一天在大马士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无须再寻找了。他感觉到,并且知道,夏姆士就存在于这份友谊中,并且他(鲁米)自己就是这份友谊。他的诗歌就来自于那里。

这部由颂诗组成的诗集,由一系列的两行联句组成,有时只有短短的八行,有时候则要长得多。这种形式是一种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从一个思绪到另一个思绪的非理性的、直觉式的跳跃。这种灵活的诗歌形式成了鲁米热切渴望的合适载体。鲁米和夏姆士在心灵中相遇,他们的神圣友谊在诗歌中扩展,超越了性别和年龄,超越了浪漫爱情,超越了任何的师生概念。这些诗歌包括《阳光》和《任何人说的话》。他们的友谊就是他们所居住的宇宙。不是经由爱相连,他们就是爱本身的活跃氛围。鲁米的诗歌呼吸着这样的气息。它们清新而感人,在七百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鲁米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二年中写下了一首超级长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玛斯纳维》,共有六万四千诗行,分为六卷。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就像海洋一样波涛汹涌,涉及许多的主题。它是自我的诠释,又充满了远见卓识,有时会对灵魂的健康和《古兰经》中的段落加以幽默的评论,书中充满了民间传说、笑话以及对当时在世人物的评价。鲁米把这部诗歌巨著献给了他的抄写员胡萨姆·切利比。他们一起在科尼亚漫步时,在穿过梅拉姆的葡萄园时,在授课时,在街上或在澡堂时,鲁米都会向胡萨姆口述诗句。胡萨姆曾是夏姆士的学生,所以,这首长诗也可以看成是鲁米与这位挚友的对话的延续。这部诗集奇特的多样性的统一,也体现了鲁米领导他教团的方式:有时,他会参与教团的整体成长;有时,他则会强调个人的需要。《玛斯纳维》的读者可以从这部诗集的任何地方读起,并在其中畅游。它是一股诗歌之流,它的副歌是狂喜的欢呼:“这没有终点!”或者,“这无法言说,我已沉溺其中!”

鲁米在1273年12月17日黄昏时分去世。每个月都会有上千人凭吊他在科尼亚的陵墓。据说,各大宗教都派代表参加了他的葬礼。他们把鲁米和他的诗歌视为帮助他们加深自己信念的一种方法。他也常常被称为莫拉维或毛拉纳,意思是“大师”或“主人”。每年的12月17日,全世界都会纪念这个他与神性合一之夜。这也被称为他的婚礼之夜。鲁米感觉这种合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知道这就是每一个想要赞颂的冲动的核心,并且,他认识到,它就是他称作“心上人”或“挚友”的临在。他并不属于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文化体系,他宣称,他属于这弥漫整个宇宙的神圣临在,并让它充满活力。

我属于心上人,我已看见两个,

世界合而为一,我呼唤它,并知道

它是最初,最终,外在,内在,

只有那呼吸,将人类呼吸。

2.对诗歌和意识的一些声明

法纳和巴卡:流过鲁米诗歌门槛的两道溪流

没有人能说清,内在生命到底是什么,但诗歌就是一种这样的尝试,也没有人能说清诗歌是什么,但让我们大胆宣称:意识之中有两道溪流,尤其是在狂喜的生命和鲁米的诗歌中:它们被称为法纳(fana)和巴卡(baqa),这两个阿拉伯词汇指的是人与神性的嬉戏和互动。

鲁米的诗歌就发生于这个开口,托钵僧的门口,这些能量从两个方向在此经过。一道流出,一道流入,法纳是从人类流向奥秘的那道溪流——寂灭、高潮的扩展、消融的狂喜进入一切之中。飞虫变成酪乳;鹰嘴豆消失于汤的香味之中;一头死骡变成盐场;婴儿把头转向乳房。这些狂野和无边的吸收就是鲁米最著名的意象和诗歌类型,酒肆中一个醉酒的声音宣称:“谁把我带到这里,就必须带我回家。”

“在那烛光中,是什么将我开启,并让我消耗得如此之快!”这是飞蛾在法纳之后、在它变成火焰之后所提出的问题。国王的猎鹰在天空盘旋。在法纳的壮丽消解中有一种奢侈。在一颗麦粒中有一千个麦垛。这种说法的字面意思也是对的:几年过后,一粒小麦种子可以变成上千个麦垛。但这是对认同于这种状态的丰盛自然的赞美。三千亿个星系对有些人来说有点华而不实,但对这种觉知并非如此;在法纳中,一切绝不可能被足够奢侈地言说。

法纳将我们的翅膀张开,让无聊和伤害消失。我们在其中变得粉碎,全然自由地舞蹈。我们是梦者,流进夜晚的爱的乌有之乡。我们是贪婪吞食的虫子,经由恩典,我们成为整个果园,树干、树叶、果实以及生长的全部。法纳是在我们骚动和疯狂的夜祷变成静默之前的消解。鲁米经常把臣服与落入自由的睡眠的喜悦相提并论。这就是人成为真主,就是哈拉智·曼苏尔[2]所说的:“我就是真理。”我们张开双臂。这就是露珠落入其中的无边海洋。

我的朋友、诗人丹尼尔·阿卜杜勒—哈伊·摩尔指责我没有明白无误地说清:法纳就是在真主之中寂灭。我避免用与神相关的词汇,但无法完全避免,我会尽我所能,因为它们似乎会带走经验的新鲜感,并把它纳入一个特定的系统之中。鲁米的诗歌属于每一个人,而他的激情针对的是经验,而非任何关于经验的语言或教条:我们的生活是经文,但不是任何一本书,无论它是《古兰经》《福音》《奥义书》,还是佛经。

但是,在法纳中,有一种我可能无法描述的强烈的孤寂。阿卜杜勒—哈伊说得对。在法纳中体验到的非在是全然的。在任何事物周围都没有软焦点。这就是夏姆士锋芒毕露的沙漠之剑。在这些方面,我还有很多要学。

巴卡则从另一方向经过门槛。它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内在生活”:它是从卡夫山[3]归来,预见就来自那里;怀着清明和理性生活;再次转向永在的一切。将星空缩进一个针眼。一种精炼、陪伴,两个人沿着某条特定的乡间小路漫步。一天的吸收工作。一幅精致的绘画。手臂交抱在胸前,并向彼此鞠躬。礼貌和工艺。真主成为人。与这一流动相关的品质是诚实、节制、专心、鲁米有时称作“理性”的清明、同情以及团队工作。巴卡也是从扩张回归到每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化的工作、痛苦和努力、混乱和黑色喜剧:一根紧绷的绳子的末端,对非在的深刻了解。

巴卡是动物和天使在一个尴尬却真实的人类之舞中相遇的地方。这是一种惊人的诞生,垂死者重生,所有宗教都知道这就是灵魂成长的本质。它可以在诗歌中听到,它是贾拉鲁丁和奥秘之间的一场对话。

巴卡可能会说:

挚友,我们的亲密就像:

无论你的脚踩在哪里,

你都能在你脚下

感觉到我的坚实。

而法纳则在同一首诗中问道:

怀着这样的爱,

我怎会只看到你的世界,

而看不到你?

巴卡能在鲁米的春日早晨的诗中感受到,绿意盎然,栩栩如生,就像是在河边野餐。

朋友们,请待在一起。

不要四散而去,沉沉入睡。

我们的友谊是由

清醒组成。

水车接受水流,

旋转,然后哭着

让它离开。

它就这样待在花园里,

而另一个圆

转过干涸的河床,寻找

它以为它想要的东西。

留在这里,随每一个瞬间而颤动,

就像一滴水银。

你会感到限制之中的巨大张力。鸭子在河中戏水。善良和不留名的助人之举。巴卡带来了祈祷的下一个阶段:有一个进入寂灭的开口,然后再回来照顾特定的人。这是海洋前来向水滴求爱!双膝跪地,话已说出口,既令人懊恼,又心满意足。

经由让法纳和巴卡同时流经和存在于他的诗歌中,鲁米是在说:它们是同一回事,这就是一个完人的核心,而他就是一个完人,这些诗歌则经由他的口中说出。他的心灵模式如此充满生机,在其中,世俗和神性始终混杂在一起,神话和平凡、梦想和市井生活交相辉映。

个人性的问题

就西方传统对诗歌的期待而言,鲁米的诗歌并非个人性的。我们并不能从他的诗歌中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诗歌与其说是主观的,不如说是客观的,或者说,是形象化的。它们引导和转化能量。它们做的是形象化的工作:它们让我们与我们的灵魂更深地相连。当我们看到基督或狄俄尼索斯的形象时,我们就会感到其中的悲伤和同情的核心。当我们看到梵蒂冈阿波罗的古老身躯时,我们就吸收了一些它的优雅平衡和力量,而我们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卡利神的形象传送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力量,那是一把愤怒的利刃。如果有一天走进堪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的观音殿,你就会吸收她高度的幽默和全然的接纳。

无论是何种情形,法纳还是巴卡,都不涉及一个人格的虚假自我。相反,它们是人神相遇的本质流动。鲁米诗歌就是要让我们超越个人性而进入就在此时此地的奥秘,它是梦境和渴望的源泉,进而进入一种临在,它会问:“我是谁?”罗摩纳大仙[4]和鲁米都会同意:做人的喜悦在于揭开我们所是的核心,这就是埋在废墟下的宝藏。

我听说,梅夫拉维的入门仪式由各种身体动作组成:赞念[5]、禁食、禁欲,以及长时间的静修,直到最后进入一种称为乎鲁尔(hulul)的出神状态。鲁米的诗歌让人品尝到这种状态。他的所有诗歌都是在延续他与夏姆士·大不里士在一起所经验到的转化工作,一定是如此,因为它们就源自这份友谊。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梅夫拉维教团的入门仪式,而且我并没有生活在法纳和巴卡的状态中,而鲁米正是在这种状态中发言。毫无疑问,我过于简化或歪曲了它们。如果我敢声称,自己有过这些状态的经验,它们则是来自于回忆我的上师巴瓦·穆哈亚狄恩,他告诉我要做这项鲁米的工作。他活在两个世界中。

我觉得,鲁米自然流淌的诗意的力量源自他持续的臣服与自律的平衡,他的想象力的光芒收敛于平静的普通视野之中。绚烂和务实,冥想和琐事,在这种混杂中充满了活力和有效性,这是莫拉维的一个诀窍。

宇宙和星光穿过我。(法纳)

我是新月,挂在节日的门上。(巴卡)

“新月”无疑是钉在游乐场入口处的胶合板标牌。而巴卡往往包含一个有关富丽堂皇的小小玩笑。

同类推荐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处世、两性、文章、政治、文化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犀利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 唐代分韵诗研究

    唐代分韵诗研究

    分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最多的诗歌创作方式,其作品即是分律诗。虽由唐前的“赋得诗”发展而来,但唐代分韵诗不仅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韵字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示出明显的发展痕迹。分韵推动了唐诗的进步,促进了唐诗流派的形成,并且为分韵诗在宋代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上世纪以来,分韵诗创作一蹶不振,但只要从现在起积极培育人才,不断拓展分韵创作的空间,分韵诗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晓日本系列:听大师谈摄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晓日本系列:听大师谈摄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让我们通过这些时代写真大师自己的解读,把握其中的视觉渊源、文化品位以及心路痕迹。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时间,看到了一种对空间物质世界的明悟。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仙武之我抽取了所有世界

    仙武之我抽取了所有世界

    凌天宇穿越成了皇子,得到万界抽取系统,可以抽取所有世界的东西。斗破苍穹的异火?海贼世界的恶魔果实?火影世界的尾兽?西游记里的金箍棒如来佛?嘿嘿嘿,通通都到碗里来!
  • 我的老婆是皇上

    我的老婆是皇上

    堂堂七尺男儿意外穿越到了大秦元年,成为了开国皇帝的妃子。这还不算什么?!最坏的就是竟然是现在要准备侍寝了?!马上要被摁在地上摩擦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 快穿:男神,有点甜!

    快穿:男神,有点甜!

    (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锦昭:我摔倒了,要老公亲亲抱抱才能爬起来!系统:你就可劲秀吧,你就秀吧!锦昭:可不是嘛,谁让我有对象你没有呢!系统:友尽!
  • 说话讲技巧 办事有方法

    说话讲技巧 办事有方法

    人生在世,谁都渴望成功。《说话技巧,办事有方法》提供了中国古代和国外大量鲜活、实用的有关资料和心理讲解,帮助你对任何人,任何场所,都可以从容不迫、潇洒自如地面对。让你的财富迅速提升,爱情找到甜蜜,亲朋关系更加紧密,事业上走向成功!
  • 大菩萨岭:壬生与岛原

    大菩萨岭:壬生与岛原

    《大菩萨岭》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从1913年至1941年间连载,共计41卷。小说以幕末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剑客龙之助在甲州大菩萨岭为试刀而斩杀朝圣者,随后一步步踏上魔道的过程,生动地描述了新选组及幕末武士阶层的人与事。作者以“大乘小说”称呼《大菩萨岭》,以佛教思想为中心刻画了人世间之业力。文学研究家中谷博将这部小说评价为“日本大众文学之母胎”。遗憾的是,直到作者去世,该小说也未最终完成。《壬生与岛原》是全书的第三卷,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创造了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的时间节点是从宇宙中的地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是一部独具韵味的世界史,从人类文明的起源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把人类文明各种滋味的旅程都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本书中,对于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美国独立战争等,作者都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描绘,还涉及到了像儒家和道家这样的东方文化。作者没有用枯燥堆砌的文学史料进行陈述,而是用剥离的方式对繁冗的文学史料进行简炼,把这段历史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称为世界史的代表作品。
  • 诸子辩

    诸子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系统:带着外挂撩男神

    快穿系统:带着外挂撩男神

    作为一个花痴女突然有一天看美男不流口水了是什么原因?找到真爱了?改头换面了?还是……苏青青怒吼一声“老娘是审美疲劳了!” 大龄剩女一朝翻身,左手美男册右手作弊器,穿梭于各个界面~【排雷】1、架空!纯架空!2!什么界面都有,不局限于只是现代古代(包括魔法修仙甚至末日都有可能)3、天马行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写不到的(看到任何场面都不要惊讶!!!!)4、本书不同于女频中的其他快穿流(更像是无限流)介意的慎入
  • 三生四世情难却

    三生四世情难却

    既然你为了躲避我,要跑去人界历劫“体验人生疾苦”,那我便陪你去历劫又何妨?第一世,“落笙,嫁给我吧!”陌宸单膝跪地,眼神真挚而充满爱意地看着她。第二世,宫宴上,“启禀陛下,臣子心仪落殿下已久,请陛下赐婚。”在女皇要给落笙选夫赐婚时,云陌宸跪地求旨……第三世,“墨将军,在下想求娶令千金落笙小姐为正妻,且只娶她一人,望成全。”少年宰相沈陌宸言辞诚恳。…………〖1V1宠文,超甜,双处。不会弃坑,大家放心入坑,欢迎大家批评斧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