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500000032

第32章 “擅权自用 操纵朝纲 迫害百姓 擅权乱政 立地皇帝”明朝武宗时期的大宦官(1)

刘瑾

刘瑾(1451-1510年),陕西兴平人。祖籍姓谈。他原本是个市井小儿,因打群架伤了人,为了逃脱罪责,在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初年,才净身入宫当了太监。初入宫时,拜一个姓刘的老太监门下学徒。后来认刘太监做干爹,把姓谈改成姓刘,名叫刘瑾,连他的亲爹也跟着改名换姓叫刘荣。刘荣在其阉子刘瑾当权炙手可热的正德三年被封为后军府督都同知。刘老太监出身破落书香门第,入宫前曾读过诗书,他见刘瑾听话,脑子活,便在家里教他读书识字,时间长了,刘瑾也能连字成篇,写个应景小诗或简单行文之类的东西,虽远远比不上翰林学士们的高深学问,但在不识字的太监当中,算是个佼佼者。

明太祖朱元璋早在洪武年间,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对宦官做了种种限制,从小入宫净身的太监,不得识字。还特意在宫中立了一块铁牌,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为此,宫中绝大部分宦官不识字,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遗训。而进宫前识字者仅是少数。像刘老太监识字之人。

刘瑾本来就不是安分守己之徒,识了几个字,便想入非非,经常凑着司礼监不在的机会偷看奏章,窥视朝政。结果让弘治皇帝知道了,险些丢了性命。幸亏几位老太监求情作保,孝宗皇帝也念他年幼无知,便把他赶回兴平原籍,去看管茂陵香火。

刘瑾是个多面手,吹拉弹唱,敲打扮像样样在行,又曾在宪宗成化(1465-1487年)年间掌领教坊(也就是宫中的戏班子),因此,不久便被召回东宫伺候太子。他为了取悦主子,经常扮演成丑角逗太子玩乐。几年不到,便爬上了东宫管事的职位,成了太子面前说一不二的大红人。太子朱厚照,也就是后来着名的浪荡皇帝明武宗,民间都叫他正德皇帝。从小生性好动,喜爱玩乐,不读圣贤经典,不学习治国的本领,只求一味享受。但他是孝宗弘治皇帝唯一的嫡亲爱子。知子莫过父。弘治皇帝临终时都不放心他能执掌大明江山,因此把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召至榻前,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担任顾命大臣;并把太子朱厚照叫到当面教谕,要求他以君父之礼厚待三位顾命大臣。弘治皇帝一闭眼,太子朱厚照的旧病就复发了。这位16岁的新皇帝在其父皇灵前也不能安宁,他在刘瑾等太监的教唆下,前晌斗蟋蟀,后晌玩鹦鹉,甚至在灵前玩起觚角摔跤游戏。正德皇帝朱厚照最烦的就是上朝、议事、看奏折,更嫌顾命大臣啰哩啰嗦管事太多,朱厚照索性把一切事务都交给刘瑾去办理。

原是东宫太监头目的刘瑾,太子朱厚照当了皇帝,他自然就成了太监总管,与从前侍候过太子的马永成、高风、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人结成新的太监集团。朱厚照当皇帝,实际上大权都操在。从前的市井无赖,如今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宦官刘瑾手中。

明太祖朱元璋在明王朝开国初年,就对宦官做了种种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宦官不得穿戴外臣衣帽,官阶不得超过四品,宦官不得与朝内有公文往来,等等。但是,就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宦官就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这块温床上的产物,任何一位君主,只要他坚持高度集权,就离不开宦官。这就形成了一条封建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对明太祖朱元璋本人而言,限制宦官干政的是他,放手宦官参政的也是他。不是以朱元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由历史规律决定。在他皇帝宝座坐稳以后,特别是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以后,就开始对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将、甚至子侄、外甥产生猜忌,必欲一网打尽,斩尽杀绝。此时,与他朝夕相处的宦官就自然成为心腹,原来对宦官的种种防范措施也就自然松懈了。尤其是朱元璋后期,宦官又重新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各种干预国政的角色。太祖派宦官参预税务,参预边关马茶贸易,甚至派宦官为特使参预国内、国外的重大政治活动。明朝一代的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逐渐兴起。

明成祖朱棣起兵,就是利用建文皇帝身边的宦官为耳目,窃取机密情报,发动“靖难之役”的,个别宦官还在战场上为他出生入死,立过大功。因此,明成祖朱棣在对待宦官的态度上,比其老子朱元璋皇帝更加暖昧。首先表现为宦官名称的更换。洪武年间称监正、监副、监丞,永乐年间统统改称太监,使宦官从“中”字辈一跃而为“太”字辈,从此宦官就抖了起来。明成祖还派宦官插手经济领域,监督地方织造局,掌握市舶大权,把持各地采办事宜。

在刘瑾入宫,太监们朝夕谈论都是王振之事,王振如何讨好太后,如何巴结辅臣,王振权势如何显赫,百官如何顺从等等,这一切都在刘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刘瑾自入宫后识字开始,就把王振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王振那样有显赫权势和地位的大宦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刘瑾千方百计奔忙着。

入宫数十年的刘瑾,初为景泰(1450-1456)皇帝乾清宫“答应”,是一个极普通的厮役太监。弘治朝(1488-1505)因犯朝规,差一点被砍了脑袋,侥幸得以活命。后来,由权宦李广引荐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

本来是个聪明之人的刘瑾,二次入宫以后,吸取过去的教训,处处小心从事,察颜观色,百般讨好主子。他初掌钟鼓司,负责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演出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内宫杂戏。还时常向皇帝进献飞鹰、猎犬、歌舞、摔跤等游戏,让少年天子纵情玩乐,不理朝政。并偷偷地带着皇帝微服外出游玩,进酒肆,逛妓院,寻求刺激,把个平时就不安分的皇帝侍奉得心花怒放,神不守舍。刘瑾很快也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负责营造宫室、陵墓、冰窖、制造铜锡器妆奁等事宜。同时,他还总督团营——就是守卫京师的警卫部队总监,手握兵权。从此时开始,刘瑾已掌握明王朝的实际大权,成为宫中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王岳的二号人物。

在宫中职权一再升迁的刘瑾,就是利用正德皇帝朱厚照年轻无知,忠奸不辨以及贪玩的毛病,挖空心思地取悦天子。刘瑾还经常精心安排一些游戏,待朱厚照皇帝玩兴正浓时就拿来重要奏章请示裁决,朱厚照皇帝正玩得上瘾,自然不耐烦骂道:“这些事还用得上烦朕吗?养着你们这些奴才干什么?”刘瑾就乘机自做主张,不再奏报,事无大小,任意剖断,完全把持了朝政大事。

从小侍奉朱厚照八位太监自朱厚照当上皇帝后,也很快得了势。当时人们惯称这八位太监为“八虎”。刘瑾最具胆识,最富口才,人称“利嘴刘”,是“八虎”的魁首。另外七位太监是马永成、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高凤、罗祥等。“八虎”勾结,沆瀣一气,祸乱朝政。刘瑾先掌钟鼓监,再执内官监,后入司礼监,总监团营,是正德初年最盛的太监。马永成是掌管东厂的太监。何谓“东厂”?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以后,为进一步加强皇权,鉴于宦官在“靖难之役”中的汗马功劳,于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掌管,直接受皇帝指挥,专门刺探臣民隐事。普天之下,除皇帝一人之外,任何人都在它的侦察之中。东厂为宦官的特务活动开了方便之门。明宪宗成化年间又设西厂,武宗朝再设内厂。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历史上统称厂卫。明初锦衣卫的主要任务是侦察百官。朱元璋对他的臣下心怀疑忌,凭借锦衣卫对他们进行私访和密探。有一次大臣宋廉在家里写了一首对早朝发些牢骚的诗。其诗内容是:“四鼓咚咚就起身,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太祖朱元璋就知道了。早朝时,太祖朱元璋问宋廉:昨天的诗做得不错,不过“午门朝见尚嫌迟”中的“嫌”字不妥,应该用“忧”字,因为我没有嫌你来的迟,是你担忧自己来迟了。至于你什么时候要享田园之乐,我马上就可以批准你。可见锦衣卫已深入到百官的家中,吓得宋廉连连讨饶。

宦官头子汪直执掌西厂,派了大批特务出行侦探,事无巨细,连“民间斗骂、纵犬争鸡”之类芝麻小事也都列入侦破范围。如果谁犯了罪过,就要被封门闭户,或夜间搜捕,连妻室儿女都要被剥光衣服,遭到严刑拷打。弄得人心慌慌,不可终日。

武宗朝内在刘瑾主使下又设内行厂,简称内厂。“凡所逮捕,一家有犯,邻里皆坐。”人人自危。马永成执掌东厂,正是“八虎”为伥横行无忌的原因之一。

东厂太监丘聚,正德元年掌东厂。御史王时中出按宣府大同,结果遭到他的诬奏,逮捕贪污武官100余人。

司礼监太监魏彬,正德元年还掌管三千营,手中握着一定的兵权。

御马监太监谷大用,因奉武宗命令,在甘肃守臣访求藏族骟马、骒马,后被提升为提督西厂太监,分遣官校远近侦事,致使天下惶惧。

御用监太监张永,正德元年督十二团营兼总管神机营,后与边将江彬同掌四卫勇士。是“八虎”中地位仅次于刘瑾的二号角色。

这伙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倚仗武宗朱厚照皇帝的宠爱,拒绝执行孝宗弘治皇帝临终下达的撤销提督军营的监枪太监和各城门监局的命令。刘瑾告诉年轻朱厚照皇帝说,镇守太监是个肥缺,历来司礼监从中捞取不少好处。他唆使朱厚照皇帝把各地镇守内臣召回,另外再派一些太监去,条件是外派的这些人必须给皇帝孝敬一二万两银子。刘瑾还奏请朱厚照皇帝在各地设立皇庄30余处,皇庄横征暴敛,供武宗朱厚照皇帝挥霍并中饱私囊。这些皇庄占地3万7千余顷,管理皇庄的宦官、校尉在庄内横行霸道,京师一带的农民也深受其害。刘瑾等“八虎”的胡作非为。引起朝臣们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上疏谏止朱厚照皇帝无休止的玩乐,刘瑾等人的罪行被揭露和指责。

前朝弘治皇帝留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是个耿直无私之人,与郑和、怀恩等人齐名,是《明史·宦官传》中记载的三位好宦官。王岳在武宗即位不久就已看不惯刘瑾等人的所做所为,便找顾命大臣商量对付办法。刘健、谢迁、李东阳受先皇知遇之恩,肩负托孤之重任,更不能容忍阉党乱政。王岳联名上了一道言辞恳切、洋洋万言的谏疏。谁知正德皇帝看后只批了“闻知”二字,就扔下不管了。顾命大臣无法,又带领六部大臣叩阙力谏,坚决要除掉刘瑾等“八虎”。五官监侯杨源也以天象有变告警来进谏,使皇帝稍有震动。武宗朱厚照还是感情割舍不下,但又碍于托孤老臣及文武官员的公愤,决定把“八虎”调往南京。明王朝开国之初,是在南京建都的。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明成祖朱棣曾做藩镇守北京,自然知道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又考虑到防御蒙古族鞑靼和瓦剌的需要,就把都城迁到北京。但依然不忘南京祖宗基业,因此北京城里有什么衙门,南京照样有什么衙门。所以,武宗朱厚照难违众臣之谏,也就有了调“八虎”去南京的权宜之举措。

武宗朱厚照皇帝遣“八虎”去南京的圣旨虽已拟好还没有下达,就被“八虎”的亲信、吏部尚书焦芳飞马把消息传递给刘瑾。刘瑾连忙召集其他七位难兄难弟商量对策,面授机宜,最后决定先发制人。刘瑾他们夜闯武宗朱厚照寝殿,在武宗朱厚照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叩头出血,求饶不已;并伺机挑拨,说王岳、范亨、徐智等人勾结内阁大臣,限制皇上的行动,欺负皇帝年幼无知,阴谋篡政,才要把他们几个除掉。刘瑾还说,这班文臣敢如此大胆放肆,就是因为有司礼监太监给他们撑腰。如果司礼监掌握在皇帝身边的得力人手中,这班文臣也就不敢那么放肆了。武宗朱厚照听了这些话,果然大怒,立即下令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连夜派人逮捕王岳等人,并发配到南京。

众朝臣在第二天早朝时,才知道事态急剧逆转,个个惊得口瞪目呆。刘健、谢迁、李东阳等,声言自己老迈昏愦,不堪重任,有负先帝托孤之恩,今愿辞归故里,告老还乡。武宗朱厚照看都没看他们的辞呈,任凭刘瑾处理:批准了刘健、谢迁的辞呈,单单留下李东阳,同时任命焦芳入阁。这样既堵住朝臣的嘴,又拔去了眼中钉,剩下的李东阳成了朝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了。刘瑾在正德元年十月打入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又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刘瑾的权势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恶劣。

“八虎”把北京老臣开发的消息传到南京以后,南京六部官员全都炸了锅,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公推了给事中戴铣、御史蒋钦等六位威望素着的老臣为代表,千里迢迢赶赴北京,上疏武宗朱厚照皇帝历数刘瑾等人结党营私、篡权乱国的罪行,他们哪里知道刘瑾现已是主持司礼监的太监,大臣的奏折、边关文书、官吏任免、圣谕下达,全都要经刘瑾的手。戴铣等人的奏折一上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刘瑾。只见刘瑾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在当天下午,刘瑾就精心安排一场皇帝在御花草坪上的踢球游戏。年轻的朱厚照皇帝越踢越上瘾,刘瑾便装出忽想起什么似的,跑到朱厚照皇帝面前跪下说:“奴才该死,忘了一件大事。”说着又装着抖抖索索的样子从怀中摸出戴铣等人的奏表呈上:“回皇上,是南京戴铣等六人专程赴京奏事,请陛下御览。”

朱厚照皇帝踢球玩得正在兴头上,自然听不进别人的话,更看不进去奏折。他拿着奏折没看两句就烦了:“这些老家伙,吃的是朕的俸禄,享着荣华富贵,却不好好当官、理事。动不动参这个,告那个,烦死朕了。”一边骂着,一边把气撒到刘瑾头上:“混帐,什么芝麻小事都来烦朕,朕不是说过吗?一切奏章都曲你代朕处理,你是白吃饭的?”刘瑾忙答道:“是,是,皇上圣谕奴才记下了,不过今天这件事牵连到奴才,奴才不敢自做主张……”这是刘瑾的高明之处。朱厚照生气地说:“什么牵连不牵连的,你们几个都是朕的心腹,参告你们就是对朕不敬。就照这个意思替朕拟旨吧!滚开!朕还要踢球呢!”

就这样,刘瑾在第二天早朝宣读了皇帝的圣谕: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查戴铣、蒋钦等人,目无纲纪,擅离职守,又藐视朕躬,肆意诽谤内臣。着即革去官职,廷杖三十,交付锦衣卫,拘押候审。钦此。

同类推荐
  •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从籍籍无名的缝纫女工到名闻天下的的时尚界女王,从坎坷的童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到孤独终老,可可·香奈儿用坚强和独立成就了自己。本书为你揭开时尚大师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将她的独立、自信以及与众不同的时尚和生活态度立体呈现。你会看到:一个不甘出身贫贱的女孩,是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热门推荐
  • 尘世风华:逆天除魔师

    尘世风华:逆天除魔师

    天才除魔师因一时失足穿越变成废柴二小姐,当天才变废柴一切变得不同。那些欺她,骗她,之人将一一被她寻找,能力,美男也将因她的能力不断升起更逐渐出现,当能力为主时,一切又变得不同,家族的明争暗斗更让她铁心的把这个世界颠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辣手小毒妃

    辣手小毒妃

    前生谨小慎微,却落个身败名裂而死。重来一世,施妙鱼决定为自己而活。姨娘想要毁她贞洁,那就加倍奉还回去;庶妹想要夺她婚事,那就让渣男贱女送作对;上京城传言她命格克夫、容貌丑陋,她无所畏惧!可就是这样的名声,竟然还有人上门求娶。求助!被无赖王爷缠上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变革之路

    变革之路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程序员,随着一声惊雷,来到了未知宇宙。开元三年,立国四百年的齐国,表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际上早就暗流汹涌,周边诸国也是跃跃欲试。穿越者李睿,胸无大志,只想着随波逐流,享受一下腐败的生活。造反?李大少只想着平静的生活,酿酒,开矿,搭桥,铺路,咱们要先富带动后富。科举?经常有人问,汝何秀?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很优秀,小小科举如何能难倒我!美女?这不是我花心,十三岁的我有心无力,无奈穿越者自带的光芒,太过耀眼,各路美女纷纷要来霸占我年轻而优秀的肉体!官场?捧起一个优秀的府尹大人,做一个善良正义的官二代,让璀璨的民主之花在封建的时代绚丽的绽放。帝王?皇位什么的不稀罕,我只想有尊严的活着,请你从你的龙椅上下来,让天下百姓都能上去坐一坐!挥舞着时代的长鞭,平民乱,除恶霸,斗贪官,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皇亲贵胄,总要让你知道民主的洪流势不可挡,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 无限进化一条鳝

    无限进化一条鳝

    石磊重生成一条鳝鱼,身负宇宙最强(辅助)至宝——进化方块,吞食其他生命体可以获得对方的基因图谱。融合之后可以获得鳄龟的防御,美洲狮的咬合力,蛇的热成像……当他跃迁到波顿星系-飞丝星团-多兰星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如此精彩。叹为观止的外星科技;单人硬刚舰队的高阶·大肌霸·战士……凡兽、奇兽只是鳝生的开始!注:不变人,鳝始鳝终。咳咳,小猪委婉点:“霸霸,收藏一波呗!”
  • 魏过为明

    魏过为明

    上一世,林蔺不过是个山斗小民,活命而来。这次却附了个官,深知生活不易,本想着做个安居一方的小吏,却不想历史的车轮滚滚,压不住的...
  • 皇帝好多啊

    皇帝好多啊

    逼宫弄死李世民,只身在百万大军中宰掉成吉思汗,刺杀朱元璋,把赵光义衣服脱光,绑着当盾牌去攻城,凯撒,亚历山大,秦始皇,汉武帝……姬长安:“朕会把你们一个个的脑袋都作为藏品,永远收藏!”
  • 玲珑天命

    玲珑天命

    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伴你东山再起。
  • 王师三国

    王师三国

    谁告诉你穿越了就能狂拽酷炫叼炸天?不好好读书,你能在那群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面前装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13?你能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名将悍卒面前装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13?你能在那些指点江山的雄主名士面前装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13?退一万步讲,你甚至不能在妹子面前装一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13.所以你以为穿越后就能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我告诉你,你以为的对。因为你有商城系统,那些神兵利器,奇门遁甲,失传秘籍,现代科技产品,以及皮肤,充值就能买。
  • 侠梦归处

    侠梦归处

    江湖本就是打打杀杀、谁主沉浮的一个任凭岁月腐蚀的过程,它吃人从不吐骨头,等你老去,你就会发现因果循环到了。你要做到多么喜欢,才能不忘执剑行侠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