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500000023

第23章 “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先导者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明代宦官(1)

郑和

郑和(1371-1435),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晋宁县)人,本来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人,全家信奉伊斯兰教。郑和的曾祖父名叫拜颜,祖父、父亲都叫哈只。因为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朝拜过麦加,所以人们尊称他们为哈只。郑和的父亲马哈只,庄重魁伟,性格豪爽耿直,好扶危济贫,打抱不平,因而颇受乡党邻里的敬重。其母亲马温氏,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家庭妇女。郑和还有一个哥哥叫马文铭和四个姐妹。就在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即郑和出生那一年,腐朽的元朝已经被推翻,云南仍处在元朝皇帝所封的梁王统治之下。这年,明军收复了四川。四川平定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先后派遣王祎、吴云等前往云南招降,都被在云南元朝的梁王杀害。和平方式解决云南失败之后,朱元璋决心以武力收复云南。搂元璋在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秋,诏命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30万大军进攻云南。梁王逃到晋宁自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春,明军攻下大理,云南最后平定。由于地方上新经战争,创伤未复,就在这年郑和的父亲突然去世,他的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境况下,年仅12岁的郑和被迫走向北平,投靠燕王朱棣,作了一名侍奉朱棣的小宦官。

宦官是极为下贱和被人鄙视的一个阶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着“祖训”,告诫后代,永远不许内官干预政事。郑和初到北平燕王藩邸时,年纪还轻,自然不会被燕王所重视,郑和在宫廷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和在朱棣身边逐渐长大成人。他“身长七尺,腰大十围,……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宏亮”,善于辩论,机警干练,学习刻苦,才智过人,谦虚谨密,不避劳苦,深得宫中大家的称赞。也渐渐地受到燕王的信任和重视。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让朱家皇朝传之千秋万世,朱元璋实行了分封制。他规定制度:功臣们不论功劳多大,地位多高,封的爵位也只是到“公”爵为止,只有到这个“公”死后,才追赠为“王”。皇帝的儿子,都要被分封为亲王(也称藩王)。因为对皇帝朱元璋来说,这些王都是他亲生的儿子,有父子之情;而对继位的皇帝来说,又有着兄弟之谊。父子兄弟,融为一体,控制着全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妃们一共给他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长子朱标,封为皇太子,准备让他继承帝位。还有一个皇子朱楠,因为生下来一个月就夭折了,没来得及封。其余24个儿子,全都封为亲王,并按他们长大后要去主宰的地方,作为“王号”。如二儿子朱樉封到西安,这里古代秦国之地,朱樉便被封为秦王;四儿子朱棣封地在北平,这里是古燕国所在地,便封他为燕王。这24个王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网,把整个中国都掌握在朱家的势力范围之中。

朱元璋在分封诸王的同时,又大封功臣,以便巩固政权。功臣里封公的有7人,封侯的有28人。朱元璋到了晚年时,对开国功臣宿将很不信任,很不放心。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和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凉国公蓝玉谋反案,两次大杀功臣,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当初随同朱元璋一同起兵,沙场上拼死拼活,让朱元璋当了皇帝的将领,朱元璋将元勋宿将杀民戮殆尽。

朱元璋杀尽功臣宿将后,所有守边事宜均由诸王负责,于是诸王军权渐大,尤其是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常常统帅诸将,出巡塞外。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本想立四子朱棣为太子,但由于大臣们的坚决反对,便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坟为皇太孙,作未来的皇帝。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去世,皇太孙朱允坟继承帝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大权掌握在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二人手里。针对诸王大权在握的情况,齐、黄二人提出了削藩王的建议。他们认为,建文帝过于柔弱,应该逐步削去各亲王的兵权,以便巩固政权。建文帝朱允坟采纳了齐、黄二人的意见,先削掉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下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臣武将。由此,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帝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誓师北平,起“靖难军”,夺取了河北大部。消息传至南京,建文帝朱允坟大惊失色。他先后派65岁的老将耿炳文和只会纸上谈兵的膏梁子弟李景隆率师北伐,都被燕军打败。1402年,燕军大举南下,渡过淮河、长江,攻下南京,皇宫起火,建文帝朱允坟下落不明。经过四年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燕王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改元永乐年,当上了明朝皇帝,为明成祖。

郑和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期间建立了不少战功。所以,朱棣当上皇帝后,对郑和更加信任。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棣诏命郑和为内官监太监,主管宫室陵墓的建造、铜锡饰品的铸造以及各种器皿的购置等。朱棣并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从此他就改马姓郑,叫郑和。

由于元朝末年,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及长期战乱,使社会经济及中国人民同亚非人民经由海上进行文化交流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明朝初,“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山东、河南,竟“多是无人之地”。从开封到河北,“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在这种情况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如奖励垦荒、减轻赋税徭役、兴修水利、严惩贪官、抑制豪强、解放奴婢、鼓励发展经济作物、改革工匠服役制度、保护和扶植商业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了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初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辛勤垦种,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经济作物如棉花等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到了明成祖永乐年间,布帛、丝绢、棉花绒等已成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冶铁、铸铜、造船、织染、陶瓷、造纸、印刷等行业,在生产量、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包括罗盘针的使用、航海经验、航海知识及航海水手的培养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商业城市的繁荣。全国出现南京、杭州、苏州、扬州、广州、福州、宁波等30多个着名商业城市。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31年的励精图治,推动了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成祖朱棣时,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国力日趋强盛,出现了全国性的封建经济繁荣局面。面对这一切,朱棣感到非常自豪、骄傲。他想,国内统治已经十分巩固,经济繁荣,贸易活跃,下一步应该发展很早以前中国人民同亚非人民经由海上进行文化交流关系,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自认是“奉天命而君主天下”的,要海外各国臣服,都来“朝贡”。朱棣和历代封建帝王一样,宣扬国威,耀兵异域,中国富强。朱棣心想,假如建文帝朱允坟没有死,跑到海外的小岛上,再跟国内的旧臣秘密联系,有朝一日反攻回来,岂不是一件麻烦事。为此朱棣想派出一支强大的船队,前往“西洋”诸国,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让海外各邦臣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扩大同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换取一些国内缺少的物质,以满足统治阶级腐朽生活的需要;寻找建文帝朱允坟的下落,以防不测。

朱棣提出前往西洋诸国,这“西洋”这一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候,所指的地域是不同的。在明朝初期,“西洋”是指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海岸一带地方。明成祖朱棣决定派遣出使西洋的船队,便要挑选一个能干的人为正使,并负责统领船队。第二天金鸡三唱,曙色朦胧时,朱棣升殿,文武百官进朝。只见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朱棣皇帝说道:“今日文武百官会集这里,朕有旨意,百官细听敷宣。”

百官齐声道:“万岁,万岁,万万岁!有何旨意,臣等钦承。”

朱棣说:“朕今日富有四海之内,贵为天子,上承千百代帝王之统绪,下开千百代帝王之将来。为显示中国富强,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朕决定组织一支船队,选派一位能干之人担任正使,出使西洋各国,你们看谁能担当此重任?”

一位大臣手执象简,走上前来,说道:“陛下,臣推荐一人担任正使,出使西洋。”

朱棣忙问:“噢,爱卿快讲。”

“臣推荐内官监太监郑和。”

朱棣帝不解地问道,“爱卿,这么多文臣武将、公侯驸马你不推荐,为何偏偏推荐一位宦官?”

那位大臣回答道:“陛下,臣之所以推荐郑和,因为陛下对郑和非常信任;郑和智勇双全,知兵习战;郑和熟悉伊斯兰教、佛教,去西洋各国比较有利;郑和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担当正使合适。”

朱棣说道:“既然三保太监郑和能担当正使,出使西洋,那就快传旨意,宣他进朝。”即时朱棣传下一道旨意。

郑和接到旨意急忙跑进朝来,磕了头,谢了旨。

朱棣帝说道:“朕今日任命你为正使,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你愿意吗?”

郑和回答道:“奴婢仗着万岁爷的洪福,情愿立功海上,万里扬威。”

朱棣皇帝说道:“那好,着印绶监递印、中书科写敕与郑和。”。

郑和挂了印,领了敕,谢了恩,速去准备船只、人员,择吉日开航。郑和迅速组织起一支出使西洋的船队。他率领的这支船队,规模大,组织严密,是十五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郑和船队规模的宏大,首先表现在船舶的数量大,种类多。船队有大海船60多艘,连中小船只在内,多达200多艘。分5种类型:一种叫“宝船”,是郑和船队的主体。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的各种物品,从西洋换回来的奇珍异宝都在这种宝船上。最大的宝船有九桅,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800吨,可容纳千余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二种叫“马船”,有八桅,长37丈,宽15丈。三种叫“粮船”,有七桅,长28丈,宽12丈。第四种类型叫“坐船”,有六桅,长24丈,宽9丈4尺。五种叫“战船”,有五桅,长18丈,宽6丈8尺。船舶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郑和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辅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这支庞大的船队,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的船队能够与之相比,就是近百年后欧洲航海家的船队与之相比,也要逊色许多。公元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开始美洲航海探险时,只有3艘帆船,90名水手。最大的船只“圣玛利亚”号,只有250吨,不过是郑和船队大船的十分之一。哥伦布航行了一个月,一艘船就被大海吞噬了。另外两艘船抗不住大西洋的风涛,千疮百孔,漏水严重,最后总算勉强到达了美洲。公元1479-1498年,葡萄牙海军大将凡斯科·达·伽玛远航印度的船队,是葡萄牙国王麦纽尔亲自派出去寻找香料产地的。按照葡萄牙航海家的评价,他的船舶是亨利公爵革新葡萄牙船业后的产品,是当时欧洲最好的船。但达·伽玛的船队只有4艘船,旗舰也只有80英尺(不到25米)长,载重量120吨,另外还有100吨的一艘,50吨的一艘。这3艘船的总吨位,还不到郑和一艘大船的八分之一。葡萄牙他们返回里斯本时,只剩下2艘小船,海员生还者还不到一半。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也不过由5艘帆船组成,其中130吨的2艘,90吨的2艘,60吨的1艘,总吨位也只不过是郑和船队一艘大型宝船的五分之一。麦哲伦这支船队回到西班牙时,只剩下一艘船,265名水手生还者只有18人,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如此,他们的远航之所以损失严重,船小抗不起风浪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明,500多年以前,我国建造众多的大型海船,造船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也表明了明朝前期我国在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充分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规模宏大,表现在这支船队的人数上。每次人数虽然不同,但大约都不少于27000人。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统领官兵27800余人。第二次下西洋是27000余人,第三次下西洋是27550人。这些人员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使节及其随员。包括正使太监、副使太监(也称副使监丞)以及他们下边的一些人员,如少监、内监(也称内官内史)、舍人、鸿胪寺序班等。这是全船队的指挥中枢,他们(尤其是正使与副使)掌握着外交、贸易、航行和战争的决策权。第二是航海技术人员。包括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民稍等驾驶海船的船工。火长最富有航海经验,掌管着“针经图式”(航海图)和罗盘,掌握航行的方向;舵工掌舵;班碇手掌锚。还有阴阳官和阴阳生,是观测天象、预报气象的人员;铁锚、木舱、搭材匠是船上的各色工匠。铁锚匠管理修理铁话、木艌匠管理修理船舶。第三是财经、贸易人员。包括户部郎中、买办、办事、书算手等。户部郎中具体掌管钱财和对外贸易事宜,买办、书算手是管理贸易和书算的事务人员。第四是军事人员。包括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旗校、勇士、力士、军力、余丁等各种将士。第五是其他人员。包括通事(翻译)、医官、医士、僧侣等。从郑和船队的组成人员中看出,船队的航海力量比较强。船上拥有航海经验丰富的火长和观测气象的阴阳官、阴阳生,使这支船队能够战胜狂风恶浪,在日月无光的阴晦天气里,能在茫茫大海中顺利航行。为了示中国富强,扬国威于海外,防范海匪的劫掠,郑和船队专门配备了精良的武装力量。同时,为在远洋航行中保障全体人员的健康,船队还配备了180名医官、医士,平均每150人就有一名医务人员。这种完备的医疗制度,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宏大的规模和严密、完备的组织,保障了这支十五世纪世界上最大的郑和船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大海中,“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出色地完成了多次远洋航行的任务,光荣覆行了自己职责,谱写了历史篇章。

在明成祖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十五日这天,苏州城外的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码头,人山人海,苏州居民几乎是倾城而出,来看远洋船队出航。沿着数里长的河道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200余艘船只。船上的将士和船员们,个个衣着鲜明,精神抖擞。这时,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陪着永乐皇帝朱棣派的钦差走上码头。码头上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御酒。钦差斟满一杯,递给郑和。郑和躬身接过酒杯,高高举起,单膝向西北南京的方向跪下,高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决不辜负陛下重托,扬国威于海外!”

同类推荐
  • 邓演达

    邓演达

    邓演达作为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立下不朽功绩,被后人评为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人之一。作者在本书稿中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充分吸收当代学者有益研究成果,详细、准确地记述了邓演达的革命理论和实践。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李明传

    李明传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热门推荐
  • 一本书看懂健康学

    一本书看懂健康学

    食之有道,吃得好并不等于吃得健康。怎样利用饮食促进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书为您提供了信手拈来的健康饮食细节.全面有效的健康知识,科学实用的饮食方案,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且易于操作,是现代家庭生活必备的健康饮食管理全书。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挡将科学的饮食观念纳入您的生活,重塑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让自己吃得更健康、饮得更合理、快乐长寿。
  • 有思文丛:从清晨到日暮

    有思文丛:从清晨到日暮

    本书是小说家弋舟的一本散文集,由“异乡·寓言”、“无远弗届·书与人”、“和光同尘·创作谈”3辑37篇文章构成。内容涉及对历史的哲思、对生活的体悟、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对创作经验的总结。本书的语言极具特色,长短句错杂,耐人寻味。
  • 灵魂之戮

    灵魂之戮

    大黄昏时代,一个黑暗的年代,生物变异,大陆迁移,新神诞生,人们承受着苦难。与此同时,希望也伴之降临,与生命伴生的灵魂,以及神奇的契约,一个崭新的世界诞生了!
  • 修罗战神

    修罗战神

    一个浩瀚奇妙的玄幻世界,神秘无尽。转世林寒来到这里,修行之路就此展开,热血如焚天之火,激情若狂浪滔天,渴望如九天雷霆……一切敢挡在他前面的人,都要将他踩在脚下!
  • 腹黑夫君独宠妻

    腹黑夫君独宠妻

    公主要出嫁了!版本是这样的:容貌惊天、龛里谪仙——咦,这不是公主?霸道蛮横、桀骜乖张——猜对了,这才是。西晋皇室刁蛮三公主,及笄之年便对外放言,要去跟南楚议亲,求嫁南楚那位荒唐废柴的六王爷,只因看上了他的美貌。纯属瞎掰!实情本是她拒绝的他,南楚西晋失和,被逼和亲,她气不过想将某人给办了,谁知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史上最乌龙的和亲。误打误撞的把他们撮合,恰好天生一对。妙止风:“他是我的人!”楚暝:“爱妃敢不敢再大点声?”妙止风眼神:你看我敢不敢?楚暝:怕了怕了,本王惧内。“你是不是说过就宠我一人?”“是。”“再没有别人?”“没有。”嗯,这回答很满意,本王妃很开心。其实这就是一对恶俗阴险的霸王夫妻收归天下,搞事情的故事~
  • 超级运动专家

    超级运动专家

    我是一名职业运动专家,拥有一所世界三流的研究机构和五流的体育场,可一个个大牌女明星,都来找我做健身减肥,一个个大牌的运动员,都来找我做专业训练,真是烦恼!更烦恼的是,居然还有人来认干爹……我才20多岁啊!一个据说很有名的拳王来咨询--“训练具体怎么收费啊?”“本场馆正在进行推广活动,活动期间全部收费打五折,一天只要9999。”“价还行!付钱吧!”“抱歉,泰森先生,你持有的是外国护照,收费增加十倍,费用以美元为单位……”PS:宣传一下书友群号:164788089。
  • 凄凉满地红心草

    凄凉满地红心草

    被父母卖给有钱人,在不断地挣扎中变得强大,却渐渐的发现自己对买主的感情产生了变化,是爱上了,还是依然恨?命运该何去何从?
  • 天才皇后,驾到!

    天才皇后,驾到!

    且看现代火爆女特种兵,如何在异界求财生存,如何训兵晋级成为铁面女教官,如何攻克后宫这座坦克连……唐琳居高临下之姿,看着眼前这批站姿不合格的侍卫,冷眉蹙紧,“还没断奶是吧?连站都站不好,怎么当大内侍卫?今天谁不绕着皇城跑完一圈,谁他妈的就给我滚回老窝,听我口令,起步,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为了生存下去,唐琳盘下酒楼经营生意,却被大内高手相中,邀请她去报名参加大内侍卫选拔赛,结果经过层层选拔,凭借出色的本领,最后从侍卫演变教官,从此,她成了士兵们噩梦的开始……有一天,唐琳万万想不到,她教出的最出色的一名学员,竟然是……标题:史上最强女主角:天才皇后,驾到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