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98500000095

第95章 黄河

“书院掌控?”

消息门路多的人并不多,场见大多数的人都有些疑惑。

还是那个狗腿子,他又问了一句,“陈兄可否详细说明一下?”

陈润点点头,开口道:“在李纲先生发布的消息中,那奇术确实是由擎国公发明的……”

刚讲半句,众人便是一副认同的模样……奇术自然是由奇人发明的!

“擎国公此番的说书《凡人修仙》和靠山书阁卖书一事只是向我们展示改进印刷之法的能力……”

“今后这新印刷之法将由书院掌控,书院则会将会面向全大唐做印刷生意……”

陈润讲到这顿住了,因为他知道必定有不少人对此感到震惊!

果不其然,人群中传出一道声音,“李纲先生为何会涉及商贾这等下贱之事?”

这一道声音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却见陈润依旧是一脸平静,便知晓有一个解释。

陈润开口了,“自古学堂之事钱财的来源无非是朝廷支持、他人相赠以及学子父母交钱,但现今刚结束乱世不久,整个大唐上上下下都远不如前隋富庶……”

“李纲先生不愿加重朝廷和百姓的压力,便让书院涉及此等之事,其盈利用于书院的建设……”

“以商养士,李纲先生大德啊!”立马有人赞叹道。

“商,有污清名,李纲先生忧国忧民,不愧是一代大儒啊!”这样接上话的人也不少。

别看这样的一个理由轻轻松松的换来了众儒生的理解和赞叹,你换个人试试?!

这也就是杨靳将书院交给李纲的目的之一了。

书往往代表着士,而士与商之间多年下来造成的鸿沟使得想要这两者共处尤为艰难,也就李纲这样的人物能让绝不大多数的人闭上嘴。

赵姓男子眼珠微微转动,用一种怪异的语气说道:“据在下所知,那间书院好像就只有十六名学生吧……”

赵姓男子的话有些诛心了,众人都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

书院就只有十六个学生,新型印刷的盈利是个人都知道那会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陈润轻笑道,“赵兄莫急,在下还没说完,对于赵兄的疑惑,书院给了两个解释……”

“第一,书院想要以印刷之术一步步的将大唐的书籍价格给压下来,虽然如此还是会累积大量的财富,但书院还出了一项规定……”

陈润此时没让旁人等待直接说了出来,“若是有人能送一卷书院未有之书,可得百贯!即便书院钱财不足,也愿意以书院之名、以李纲先生之名、以新印刷之法作保!”

一卷书百贯?!

这个价格让不少人的心思都动了起来,但很快就消了下去……

他们这群人习读的都是市面上流传的书籍,想获取这份钱财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将书籍价格压下来会不会导致书商没了商路,这点众人都不会提起。

简简单单的一个理由,商是贱业。

“第二,书院以后不会只有十六人了,今年八月会招生……”

陈润的这句话不长,但却令场间的氛围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

……

皇宫。

在内侍的伞下,杨靳一步步的走近了御书房,王德正在门外等着。

“擎国公可是让老奴一阵好等啊!”王德心情还算可以。

“王总管辛苦了。”杨靳回以笑容,伸手指了指天空,问道,“陛下此次召我,为的可是这雨水一事?”

“这个,老奴也不是很清楚。”王德嘴上这般说着,但头却是微微的点了一下。

杨靳有数了,说道,“那请王总管先通报一声吧。”

王德回话道,“陛下有吩咐,擎国公来此,不必通报,直接进殿即可。”

……

杨靳走进了御书房,却见李世民俯首在浩瀚的奏折中,王德则早已隐去,连带着御书房内的其他无关之人也退下了。

听到脚步声,李世民抬头,见到是杨靳来了,刚想起身,却一声的头晕眼花,扶着桌子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就听到杨靳的声音,

“你这头疾要是不注意……”

后续的话杨靳没说出口,但话中的意思李世民是一清二楚。

可那又能怎么办呢?

李世民苦笑道:“你不是皇帝就不会知道坐上这个位置会背负着什么!”

摸了摸自己屁股下的位置,李世民叹道:“自从坐上了这个位置,我每天都不敢懈怠,千万大唐百姓的生息与我的每个决定都息息相关……”

“行了,这本就是你的选择……”

“我当初能不这么选吗?”李世民瞪眼道。

杨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能将话题转到正事上,“今日召我来,为的就是这久雨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将几分奏折甩过去,杨靳接过,翻开看了起来,而李世民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一年大涝,第二年往往会大旱,再加上那几乎已经可以确定的蝗灾……明年是个大灾年啊!”

看到杨靳翻开了某份奏折,李世民话语一转,

“你看的这份是御史台结合黄河附近州府上报之事写的。关中久雨将近一月,黄河的水位上涨很多,部分地区恐有决堤之险!”

黄河决堤,千里如汪洋,人尸如死鱼。

这是天灾,李世民也没办法,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劝有决堤之险的地域上的百姓迁离走。

但落叶归根,让百姓迁离自己一辈子,甚至是祖上几代人都生活的地方,这难度不是一半的大!

因此李世民想要看看杨靳有没有什么法子……

天灾杨靳能干什么?他又不是真像百姓说的那样,与仙人有关……

杨靳在李世民有些失望的目光中摇摇头,刚想开口,却想到了某些过往……

“长安城的十六卫中有不少很多年没出动过了吧?”

李世民有些不解为何杨靳提到军队,但还是点点头,“除了去北方的那几卫,其余的是有些日子没动弹了。”

“你觉得让军队去加固那几处,如何?”

虽然军队不可轻动,但李世民显然想明白了杨靳的意思,问道:“用什么?沙石包?黄河决堤可不是小打小闹!”

“用船载满沙包石块,然后开到决堤口,然后沉下去应该行……”

“那就这样!”李世民想通了,下了决定,“先命黄河州府劝离百姓,军队则先准备好,做最坏的打算!”

“别寒了军士的心。”杨靳说道。

李世民笑了,“这点你放心,我李世民从来不会亏待军士!”

杨靳笑了笑,却不说话。

黄河决堤的可能性其实挺大的,一旦决堤必定需要沉船,而开船的那人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决堤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处理好……

其实最好的法子就是用军队强行带离百姓,但不现实,因为人太多了,而大唐太穷了!

就算有这个能力,李世民也不会用!

用军队去堵黄河,别的不说,只要成功了,美名、民心那就都有了!

而若是强行带离百姓,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救了他们的命,骂声绝对会比赞扬多!

之前忧心百姓生息,现在顾及自己名誉和民心,将百姓置于危险之地,将军士扔进危险之地……

帝王,真是个复杂的生物!

同类推荐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贞观最强家丁

    贞观最强家丁

    唐枫因着意外穿越大唐,成为长孙府的一名家丁。正值贞观盛世,小小家丁登上大雅之堂,游走在王侯将相中,惊得朝堂满朝风云。且看小小家丁,如何游戏人间,搅动风云。本文种田文,非考究!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附身废帝刘辩,执掌召唤猛将系统。刘备有关羽张飞,我有秦琼李存孝!千年名将汇聚一堂,缔造宏图霸业!新书《三国最强主宰》求支持!
  • 大唐之隐没的英公后人

    大唐之隐没的英公后人

    嗣圣元年,武则天囚禁皇上意欲篡位,英国公李勣之孙徐敬业扬州起兵伐武,后兵败被诛族。直到大唐贞元十七年吐蕃军到唐朝盐州时,吐蕃军中有将徐舍人,自称徐敬业后人,将包括僧人延素在内的俘虏千百人全部放归。人们才知道,原来徐敬业尚有后人流落异域。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在徐舍人出现之前,徐敬业的幼子在异域隐姓埋名,习得一身好剑法后就曾重返中土,怀着为祖辈正名雪耻的心愿,一步步接近权利中心。然而,他却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大阴谋,这场阴谋首先将整个武林搅得天翻地覆,接着刮向长安,历经三朝,将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韦皇后、太平公主、武三思、安乐公主、太子李重润、上官婉儿等等赫赫有名的人物全部席卷进来。。。
热门推荐
  • 此生妖娆灼芳华

    此生妖娆灼芳华

    传说中光阴大陆中,有一处世外之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是灵气最纯粹之地,那里的人每一个都天资出众,是天选之子。那里的人,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出世,在各个位面进行历练……玉质是从血肉白骨中诞生的一朵玉兰花,花身洁白无瑕,异香撩人……
  • 会修仙的大明星

    会修仙的大明星

    慕风说:刚穿越过来就是个穷光蛋,名声还臭遍了娱乐圈。还好这个世界有灵气。那就先努力修炼吧。俗话说的好:明星会修仙、快乐似神仙。既然老天又给了自己一次重活的机会。那就先从当一条有理想的咸鱼做起吧。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
  •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幼出家于荆州玉泉寺。年二十,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师马祖道一,得嗣禅法。德宗贞元十二年,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南七十里之大梅山,其地即汉梅子真旧隐处。世称大梅和尚,习称大梅法常。文宗开成初建成寺院,四方僧侣请学者达六七百人。开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八。事迹见《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传》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七本传。法常谈禅语录,门下辑为《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中国不传,日本金泽文库藏有旧抄本,今存称名寺,日本学者日置孝彦撰《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之相关考察》有校录本,刊《金泽文库研究纪要》第十号(临川书店1989年);贾晋华《传世洪州禅文献考辨》(《文史》2010年2辑)也有考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国师请下轿

    国师请下轿

    (齁甜,双洁,双强,双宠,双黑)本文原名《公主在上,国师请下轿》,同名漫画已上线。 朔方王朝九皇子萧怜,号云极,女扮男装位至储君,乃京城的纨绔之首,旁人口中的九爷,眼中的祖宗,心中的阎王。这一世,她只想带着府中的成群妻妾,过着杀人放火、欺男霸女的奢侈糜烂生活,顺便将女儿拉扯大。可没想到竟然被那来路不明的妖魔国师给盯上了。抢她也就罢了,还敢抢她的娃!好不容易,祸世妖颜的国师大人终于滚了,东煌帝国却来了一纸国书,“吾皇太华帝君,愿倾国为聘,千里红妆,迎娶朔方王朝九公主为后。”萧怜一手拉着包子,一手捂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怎么办?要是被那魔头知道她敢怀着他的崽子嫁给他家亲戚,还不把这天下给拆了!
  • 帝国第一宠:殿下,乖乖听话

    帝国第一宠:殿下,乖乖听话

    【史上最强最甜的“祖孙恋”,女主118岁】陛下有三好:自恋霸道宠妻如宝。对陛下来说,脸乃身外之物,可要可不要;小白乃必要之物,不得不要。为了追到白昔月,皇帝陛下舍弃节操、专注吃软饭、不屈不挠。被花式求婚N次后,白昔月一把拽起他衣领:“老白,我不接受祖孙恋!”叶司白笑着摸摸她的小腹:“小白,这里好像有个小小白。”————帝国尊贵的三殿下,摇身一变成为落魄的“灰王子”,从此开启被小舍友保护爱护、心安理得吃软饭的完美人生。————本书又名《恋人118岁》,也叫《面瘫舍友爱上我可惜我是他永远得不到的男人》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当代著名作家、画家,高级记者。历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会长。该文集是他五十多年文学创作的集成,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散文、影视剧本等。如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长篇散文《世纪之战》《近墨者黑》等。作品曾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文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