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3300000052

第52章 元年已到,起兵伐董

第二天,李荨昆被糜贞叫起,一脸懵逼的被服侍穿戴衣物,一脸懵逼的被服侍洗漱,知道和一屋子人吃完饭后才反应过来……

“老子这婚就算结完了?”

观文殿大学士汪洙曾经说过人生有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他乡遇故知,嗯……一班子忠心耿耿的手下。

久旱逢甘雨,徐州这边最近也没闹什么大旱。

金榜题名时,自己官拜丹阳太守、荡寇将军,再加上李荨昆也在糜竺的帮助下买了一处府邸,买了一堆仆人侍女,也有不少田地让自己的田丁去耕种,算的上是大家大业了。

就差洞房花烛夜了,虽然李荨昆已经经历完了,但是,喝断片了啊!

对此,李荨昆表示,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岂能事事顺心如意,更何况这年头、自己这身份,可能还有洞房花烛夜的时候……

送走了糜竺,糜贞由糜芳带回东海回门,走个形式。

当然,可能也就是李荨昆觉得是形式,但是在这群人看来这就是不能够废的“礼”。

“开元,如今你的婚事已经圆满了,现在,该忙正事了。”

李荨昆点点头,知道自己的假期过了。。

李荨昆长处一口气,问道:“最近有什么大事情吗?”

王朗正色道:“主公,如今白波军被镇压,黑山军开始龟缩于各处深山,导致朝廷矛盾再次激化,董卓已经有了要称帝的想法!”

李荨昆突然神色一整,问道:“景兴,今天是什么时间了?”

“还有一个月就是正月了,也就是皇上的新年号,初平元年了。”

李荨昆感觉脑瓜子嗡嗡的,虽然自己给这个世界造成了一些改变,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很大的改变,但是历史终究还是一步步的向前推移了。

如今董卓越来越狂,还有一个月,老曹就该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了。

“景兴,吩咐下去,宣高的领徐州一军的一军人马,立刻执掌,孙观任臧霸的军中主薄,李选延、李孝彬、李文铸三人还是统领原来的本部人马,听令于宣高,让吴敦去统领另一部人马。

传令文向率琅琊军立刻携带粮草与宣高汇合,就在兖州东部驻扎。

丹阳军校尉郝戊和丹阳军校尉诸寅二人带着本部人马分别前往下邳、广陵,给我荡平那里的小股贼寇。

李元裕的十三队骑兵划入我的亲卫军,和五十个骑弩手一样。

吴敦本来的人马就交由景兴你来掌管,务必保护琅琊北方虎口,让安明率彭城军北上,协同你部。

告诉子仲,东海务必给我保下,给季才书信一封,让他和他提拔的人继续进一步掌握东莞。

我不管朝廷这次会不会认命我为刺史,都不能让其他人进入徐州半步!”

王朗听后大惊失色,说道:“主公,这、这,这越职了啊,这么做朝廷会不满的。”

李荨昆冷哼一声,说道:“景兴,我跟你说的群雄逐鹿就要来了。”

王朗怔了怔,李荨昆继续说道:“很快就要发生战事了,相信我,我这一次要亲自率军出击,徐州就要靠你们了。”

王朗倒吸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平了昌豨,又和袁绍阴了一战,如今还没有休整半年的时间,就又要开始征战了。

王朗重重的点点头,说道:“开元放心,徐州是你的根基,有我王景兴和安明、季才、子仲等人,定不会让徐州落入他人之手!”

李荨昆想了想,笑道:“让子台管理北寒、北阳、北稽三个县,管理妥当。”

王朗立刻笑道:“我会马上通知子台的!”

刘勋和王朗共同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二人的友谊早已经坚不可摧。

别看李荨昆给刘勋分配的是三个县城,远不及王朗、陈前掌管一郡。

但是那三个县和琅琊比起来,王朗还是希望自己掌管那三个县,因为那才是李荨昆的根基,那才是真的好官职!

“你啊你啊。”李荨昆看着王朗发自内心的笑后,对于王朗更加的看重了。

李荨昆也不是突然兴起,而是早就打算提拔刘勋,锻炼锻炼他的治理能力。

只不过一直耽搁了。

………………………………

就这样,一个月紧锣密鼓的度过,来到了让李荨昆跃跃欲试的初平元年,190年的正月。

这一年也是春节,老曹就是春节之后号召各个诸侯讨伐董卓的。

正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而李荨昆,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对于春节的情节,也是很深很深的。

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为岁首,是为殷正,但是被刘秀教育了之后,又改了回来。

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为天下祈求丰年……

这一套套李荨昆也是乐在其中的来回忙乎,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放松了。

这一段时间来,李荨昆每日里锻炼身体,就是牟足了劲,为了这一次在天下亮个相。

各部的将士见主公都如此,再加上吃得好、穿的暖、有钱花,一个个也是斗志十足。

正旦一过,李荨昆就成天在府内锻炼,等着老曹的书信。

果不其然,李荨昆终于是在二十天后等到了曹操的檄文。

曹操发矫诏诸镇,号召天下兴义师讨伐董卓,于是檄文去往各地,算起来,离得近的应该已经有人到了兖州了。

“唉,这一场表演开始了。”李荨昆笑着起身,辞别了糜贞、王朗,带人前往兖州东部。

为什么说是一场表演呢?

其实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所谓“十八路诸侯”其实只有11路。

而且,用“诸侯”形容他们,纯粹是抬举,因为这些人的职务是刺史、太守,是地方上的行政官。

州郡不典兵,本质上没什么兵权,所以,这些人带来的真实兵力,不会是“众各数万”,而可能是“各众数千”。

然而,真正掌握军权的诸侯,如徐州的陶谦,嗯……

徐州的李荨昆、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辽西的公孙度、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焉等,都没有参加这一次联盟。

实力派的孙坚,是自己后来主动参与联盟,因为孙坚是真的忠心于汉室。

那么问题奶了偏偏是一些刺史、太守前来参会呢?

这些人多数是之前何进(以凉)、袁绍为在地方夺权而任命的官员,最长的韩馥也仅到任一年多。

显然,这是要给盟主袁绍撑场面,或许因为袁绍要做盟主,所以就没邀请真正的实力派,也怕压不住,他袁绍袁本初也是一个体面人。

这一次邀请李荨昆,怕是袁绍和曹操商量好的,准备报复一把,让他当“头军”。

那么诸侯联军的兵力情况如何呢?

有人说四个字足以说明(作者说):惨不忍睹!

军事装备先不提,因为史书上没谈到这一点。(嘻嘻)

从兵力上看,曹操看到的是诸军兵十余万,这里面可能把后勤运输民夫辅军也算进去了。

但就算10余万,加上曹操的数千,也不应该超过15万,只是比董卓兵力略多。

兵力少也没关系,以少胜多也有可能发生,但是这玩意得看军队的战斗力是什么档次。

那么联军的战斗力如何呢?从史料上看,诸侯联军多数是临时征召,根本就来不及训练,比如曹操一下子就招募了数千人。

面对董卓虎狼之师,联军如何能打?兵少,又不能打,总该要吃饱饭吧?

然而,从史料上看,这一点可能也完成不了,这次讨董发生于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正是青黄不接之际。

而且,大部分只能靠“东道主”的冀州刺史韩馥、陈留郡太守张邈提供后勤,显然这个时间点这两人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这一次,老子说啥也要把赵云神马的薅过来!”

李荨昆如今不缺士族,缺的是带兵打仗的人手!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荨昆都得让吴敦上阵了,还说啥啊?

“董卓啊董卓,天下人觉得你是一个垫脚石,呵呵,老子可不会被你骗了!”

曹操等人都有些忽略了董卓本身,好像各路诸侯联军,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击败大反派董卓,但这一种假设考虑过董卓吗?

能掀翻一个王朝的根基,岂是庸才?

董卓此人极富传奇色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限于篇章,就不多说了。

但从董卓的身世来看,他父亲只是一介县尉,没什么后台可言,但最终却能脱颖而出,实现拜将封侯,可见董卓的能力之强。

李荨昆甚至觉得,这人是不是和王莽一样,是一个没有系统的老版穿越者。

当然,从李荨昆这段时间从各个地方的情报上来看,董卓主要是“勇”的一面,少见“谋”的一面,但不管如何,面对这样一个能打之人,军中的宿将。

诸侯联军想要击败董卓,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毕竟,十八路诸侯里,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也不算什么天才,尤其是盟主袁绍,才能属实一般。

以诸侯联军的实际情况来看,面对统帅10余万正规军、还有吕布这样猛将的董卓,还有赢得可能吗?

估计赢的可能只存在于理论上,对此,诸侯联军中的大部分,都很清楚事实,所以干脆每天“置酒高会”。

反正已经出演,捞足了政治资本,只有曹操没能看清事实,才主动进攻,结果一败涂地。

当然,曹操可能明知会失败,但却可以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所以才主动进攻。

那么为何除了孙坚以外,其他的实力派不参加讨伐董卓的联盟?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有地盘、有军队,属于既得利益者!

董卓乱政行为反而让他们成了割据军阀,保住既得利益比军事冒险更重要。

如果这帮人能来一半,估计董卓怕是早就逃了!

总得来说,这一次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却是成功的演出!

但是如今,有了李荨昆!就算赢不了,也要给董卓安排个明明白白!

………………………………

争霸开始了!

谢谢起点

麦田的飞翔者的100点打赏

同类推荐
  • 民建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民建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民建史话》以《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为主要资料来源,同时参考了大量的会史档案、民建先贤人物传记,为读者演绎了一个民主党派70年的发展史。书中讲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代代民建人是如何为着理想的实现而努力拼搏奋斗;面对困难、面对抉择,一个政党是如何把握好航向,由爱国主义驶向新民主主义,又由新民主主义驶入社会主义的航程。
  • 最牛张角之横扫三国

    最牛张角之横扫三国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东汉末年,民不聊生,为救天下黎民,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不久病死,黄巾军也随之逐渐瓦解,倘若张角不死,还会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现代特种兵魂穿张角,再续黄巾雄风。这是我的三国,这是我的天下!
  • 三国人臣

    三国人臣

    水镜先生:曹操不敢称帝。曹操:朕呸!朕就称帝了。孙权:朕靠,朕也称帝。刘备:本来我也应该称帝的。汉献帝:朕还没死,你等逆贼竟敢称帝!张爱卿,给朕削逆贼。张起:陛下息怒,臣去去就来。
  • 大国师万岁

    大国师万岁

    宫灿是一名热爱历史的理科生。因为车祸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他发现他有精钢不坏之身,并且力大无穷。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他想天下大同!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吗?封建两千年社会进步缓慢真的是因为认知不够吗?
  •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共四卷: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00个人民军队经典战例,每卷书精选25个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这些战役战斗,或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或以逸待劳,或长途奔袭,或运筹帷幄,等等,无不体现出指挥者的胆大心细、神机妙算、英勇果敢,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这些林林总总的战役战斗,无法穷尽人民军队所创造的石破天惊的经典战例、所书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所孕育的凝心聚魂的战斗精神,只是力图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还原历史真相,讲述传奇故事,展现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道奕苍茫

    道奕苍茫

    神祗不显,仙人无迹,魔物潜藏,精怪作祟。异世少年自乱世而起,定要走出一条争命的路。
  •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储君嫡妃

    储君嫡妃

    她是金枝玉叶的国公府千金,单纯温婉却被一碗安胎药毒死一尸两命。“妹妹快喝了吧,这是本宫为你准备的安胎药。”善良的太子妃设计夺取了她的一切包括她肚子里刚刚怀孕三个月的孩子。深情的太子得知真相以后痛彻心扉,却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三皇子的细作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他自己却被自己的父亲赐死,死前他为了逆天改命用他的血和浠儿的血融合在一起,大祭司开启重生之路。
  • 密道追踪

    密道追踪

    自杀前发誓,如果能拿到援兵虎符,就将复活。耶律乞努的坟冢被另外一个盗墓门派卸岭压制千年。但是卸岭的一个叛徒,正在试图将耶律乞努复活。随着老沙和大拿进入地下,发现,复活一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钢厂地下实际上是一个通往平时空间的途径。要复活的并非耶律乞努和他的阴兵,而是来自于另一个镜像空间的军队!而连接镜像世界两边的,竟然是一条活在地下几千年的大鲤鱼,这条鲤鱼的巨大,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鲤鱼一旦惊动,就会引起灾难。事态进一步复杂,现在不仅要把耶律乞努送回镜像世界,而且老沙的大拿,要也要跟随进入到镜像世界里,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第一次就变强

    第一次就变强

    第一次翻数学书,数学熟练度+999。第一次照镜子,颜值+999,获得国民男神属性。获得了第一次就变强系统,罗阳:来吧,跟我一起尽情地体验第一次吧!人生有多少个第一次,就有多少迈向巅峰的感觉……
  • 无心惹相公

    无心惹相公

    在21世纪某年的一个6月天里。大街上周围都是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也是!在6月里的大热天里大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身体的温度降下去那里还有时间在一起到处跑呀。不过在某座豪华别墅里有个人却在不停的啃着东西。她就是我们的女主姚蓬蓬。吃!吃!吃!她现在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吃东西。“小姐。你吃慢点小心呛着了。”厨娘王妈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从厨房里走出一边担忧的看着自家小姐,每次她受……
  • 头号游戏设计师

    头号游戏设计师

    【稳定日更6K,跟你分享我的世界】没有刺客信条、巫师马里奥、塞尔达鬼泣、彩六辐射、生化奇兵、英雄联盟这些游戏的世界还有什么意思?方熹告诉自己:既然如此,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九霄之上为王者

    九霄之上为王者

    李白,一个生存在乱世中的一个人,他的身边有武术、法术、射术等,圣霄学院、稷下学院等学院培育出了一群,一等一的天才,以及诸子百家各路纷争,唐、秦、魏、蜀、吴、楚、汉七大国家先后崛起,其灭亡。他,与他的一群出生入死的朋友将何去何从?
  • 新的王座

    新的王座

    一个发生在奇幻世界的故事...PS:本书讲述一废材青年意外来到奇幻世界,被迫踏上王者之路......
  • 小公主

    小公主

    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儿童小说,写的是19世纪的故事。既刻画了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萨拉,使人对她又是同情又是佩服,又对明卿女士那种势利小人作了淋漓尽致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