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5000000001

第1章 契子 六类部队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有必要向各位朋友们解释一下,何为六类部队。

在我眼里的特种部队,绝不是野战军侦察连那样的部队,也不是中国近几年才开始组建的海军陆战队。他们训练刻苦,但是针对地形或战场特征太强,如果把北方的侦察部队精英丢进热带雨林中,或者是号称生命绝壁的沙漠中,他们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受过这种地形生存训练,而非战斗减员。他们属于职业军人的意志力和血性是有了,但是还欠缺丰富的可以迅速适应任何地形和气候的包容力。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真正的终身职业化军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特战技能,或者可以说是特战艺术。好了,废话少说,我还是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眼中,部队的分类吧。

纵观世界各国兵种,无论如何花样百出,部队都可以分为六大类。你千万不要把什么海陆空三军当成其中三类,那些只不过是常规兵种罢了,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类。他们是一个国家数量最为庞大的常备武装力量,但是在真正职业军人眼里,他们只是一批刚刚学会怎么去打开武器保险,或者勉强能将坦克、战斗机开起来的童子军罢了。

第二类部队,是预备役或民兵,这些人也许连“士兵”这个名称都暂时没有资格拥有,在人类历史上经过无数次实战证明,想要靠装备不统一训练不完善的民兵来保家卫国,只能是一种理论设想。也许有人会提出否认意见,说比如我们中国诸如淮海战役什么的,不就是靠老百姓的小推车做后勤供应,才让中国野战军六十万部队打赢了国民党八十万大军吗?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靠区小队、县大队之类的地方部队,加上武工队、游击队、民兵,将敌人彻底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但是请注意,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说白点,就是你已经被人家打进老窝了,你的国门已经被敌人集结优势兵力敲开了,你的重工业,你的科研机构,你的能源基地,已经部分甚至全部被敌人占领了!就算你把敌人拖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算你又打出八年抗战,终于把入侵之敌击退,那么胜利了之后呢?我们国家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要被打退多少年?

十年?

二十年?

四十年?

我们中国现代军人,最大的使命,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曾经使用过的三棱刺刀上……保家卫国!在某种程度上,我非常害怕打仗,我们不怕死,但是我们害怕将战火引到自己的家园!

第三类部队,是文职部队,这种部队包含面很广,文艺兵算是一种,电子对抗部队也算是一种,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和野战部队息息相关甚至是混合在一起,但是他们不需要亲自去上战场,是一种脑力劳动多过体力劳动,也更容易升官,也许还能混个好名头,但是在部队实际权力却不算很大的那种。

第四类部队,是科研部队。

就好象我老爷子,十八岁参军,抓到过苏联特务,在和苏联关系最紧张,随时可能开面开火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大规模突击,对中国领土进行大纵深战略破坏的时候,他老人家为自己准备了十三颗反坦克火箭弹!

真正了解军事的人应该明白,这可比为自己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要悲壮多了!当时的单兵式反坦克火箭炮后座力太强,一般士兵如果连续发射十三颗火箭炮,就会因为心脏无法承受负荷而猝死。当时中国面对苏联这种能集结几十甚至上百个机械化师,进行三百公里以上大纵深战略打击的军事强国威胁,只能利用人海战术,以空间战、人海战,不断拉长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补给线,来换取战机。当时全国已经做好了打游击战的准备,军工厂一年时间内制造的子弹,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简单点来说,我用普通步枪练习打靶,射出的近四万发子弹,其中有三万发,是那个时代紧急生产的!现在部队里还有大量当时制造的子弹。

就是因为有了和敌人坦克同归于尽的心理,老爷子后来对坦克有了极大的兴趣,不知道怎么混的,在重新上了军校补习后,竟然开始研究武器装甲车,最后竟然转成军代表,负责监管军工厂,专门制造坦克、装甲车和架桥车。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我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解放军文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期上,看到了老爷子的名字,我才知道,他老人家在全国专研装甲车的文职军人中,也能排到两百多位。在我们家客厅里现在还挂的一张足足六尺长的相片上,就是他们198X年在北京开会时拍摄的合影,那时候老爷子还算年轻,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最后一排。

他们这一类,就属于军工科研及制造单位。

在七十年代,军工厂的口号是,一等品支援兄弟国家,二等品内部交流,三等品供给军队!后来有一次我问老爷子,军工厂不是为我们军队服务的吗?怎么却拿三等品来供给军队?!

老爷子没有回答我,他只是略略苦笑了一下。他老人家最后走到了大校也就是正师级别,在退役的时候,被升成了少将,但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竟然脱离了真正的军队。我有两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位,老爷子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好的职业军人。不过我让他失望了,混来混去舞台上也曾经跳了几回,军队中也曾转了好几轮,我最后竟然成了一个靠码字为生的职业写手,人生的莫测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五类部队,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战斗机器。我自己也属于这一类军人。我是研究狙击与反狙击的军人,中国在八十年代,都没有自己统一的狙击教材,也没有专用的狙击步枪,当然更不可能有特种狙击子弹,这全是在九十年职业军人配合第四类军工科研单位,一点点研发出来的。

我当时使用的是南非某家军火厂出产的二十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这种口径在现在已经可以称之为狙击炮,每发子弹的重量都有几百克重,使用高爆穿甲弹,可以在一千二百米范围内打穿一百毫米均质钢甲。这种狙击步枪,二十毫米型号子弹,采用二战时德国MG-151型飞机机炮弹药,全长将近一点八米,重二十六公斤,每个弹匣才能放三发子弹,还得手动拉枪栓。按照常规,这种超重型狙击步枪,需要二人小组使用,在作战的时候,一人负责狙击,一人负责当观查员。但是第五类部队训练的狙击手,必须能单独扛起这种武器在丛山、山丘、沙漠等各种地形中迅速移动,在没有观查员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这种狙击步枪由于口径太大,使用了横向气喷装置,一旦开枪旁边两米内不能站人,否则就会被从枪口横向喷出来的气浪撞伤,狙击手更不能躲在狭小的空间中射击,否则自己就会受伤。更可怕的是,这种枪一旦开火,就好象用反坦克火箭炮开炮一样,浓重的烟雾随之腾起,在战场上只要一开枪,只怕敌人的覆盖性火力就会狂砸过来,所以我这种狙击手,又被人戏称为炮灰狙击手。

虽然被称为炮灰狙击手,但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我们经历了最严格甚至是残酷的训练。首先我们要学会空手格斗和短冷兵器使用,并能借助各种随手可得的道具,把它们变成杀人武器。如何用一根绳子,在十四秒钟内勒死一个敌人,如果一拳就把敌人打得长时间晕眩,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敌人实施高强度物理打击。基本上每个人都拥有什么跆拳、空手道黑段之类的玩艺儿。

在近战的时候,手枪是我们一种重要的自卫武器,这种武器,我们训练最狠的是拔枪速度及出手第一枪的命中率,无论在任何状态下拔出手枪射击,在手枪抬起,指到目标的瞬间就要扣动扳击,百分之八十六命中率为达标,百分之九十命中率为良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优秀!

只拥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狙击手的另外一门课程,就是诡雷制造!诡雷就是制造各种地雷,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室里利用一些化学原料,再加上几个烧杯,几个木制勺子,和一个能保证温度的冰箱,制造出*,加上面粉、木屑,就可以把它制造出安全度大大提高的*zha药。当然了,想制造*zha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有危险成份,一旦温度超过二十摄氏度,或者配制的时候遭到剧烈冲击,就可能产生爆炸,对化学原料要求也较高,在化学试验室中,我们还能制造出比固体汽油弹更可怕,根本无法扑灭的燃烧弹,再加上几颗玻璃球,几根铜片,一卷钓鱼用的线,一管口红,就可以制造出花样百出,就连地雷探测器也未必能探测到的地雷!

在自己需要长时间隐藏的位置周围埋设诡雷,以防止被敌人反突袭,利用气味或道具,来引开军犬注意,这也是一种在战场上自我生存的绝活儿,至于什么狙击手之间的对抗,利用电子器材在狙击手开枪之前就发现狙击手,什么黑夜不用光学瞄准镜射击,这些都是必修课程,就不一一废话了。

第六类部队,应该算是最神秘的部队,说他们是超能力部队也一点不为之过。当然他们未必是拥有电视上那种什么特异功能,他们在某种领域,比正常人更敏锐,更发达。可以是智商仅次于爱因基坦的超天才,可是一个眼睛瞎了耳朵聋了,鼻子就比狗还要灵的人,也可以是过目不忘,逻辑运算能力比计算机还强的数字天才,哪怕你是一个小偷,但是什么锁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也算你是一号人物。

美国的五角大楼和FBI里,这样的人物就数不胜数。当然了,这样的国宝级人物,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个组织专门集结,他们最珍贵的地方是,这种能力是天生并经过后天强化的,无法量产,无法复制。

好啦,已经带领兄弟们对六类部队进行一次粗略扫描,我这部书要写的主角,当然是第五类部队成员,兼于大家更喜欢看第三人称小说,我还是把小说写成第三人称好了。

大家不要追求太高的真实性,毕竟这是小说,看过当YY一下好了。

同类推荐
  • 混世帝王

    混世帝王

    一场滑稽的意外,我穿梭到了一个未知名的世界,开始了一段未知的主宰之路。
  • 暴走兵王

    暴走兵王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能动手的就别BB,能整死的就别留活口!男人,就是要简单粗暴!
  • 克莱号

    克莱号

    在N国快没有能源的情况下,制造了一艘“克莱'无威”号去宇宙寻找无尽能源。不料被袭击了,我陷入军迷后,醒来后发现我在我的家乡的菜园,之后的内容发布再看。
  • 沪上秘闻

    沪上秘闻

    或是在暗夜中踽踽独行,或是在阳光下信仰坚定。战斗不仅发生在战场,也发生在深不见底的敌营。1939年,特务委员会“76号”在上海成立,一场生死较量悄然上演。日本留学的闻家少爷闻思远,接到一封密信后悄然回国。在76号,不仅要提防敌人,还要面对自己的大哥。此后,一件又一件的意外事件发生,使各方开始怀疑他的身份……而他,也开始发现家中每个人仿佛都在伪装……
  • 兵道之发如雪

    兵道之发如雪

    混乱大世,几位年轻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突破桎梏,超越自我,奋力崛起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扶君上相

    扶君上相

    养夫甜文:???????“你,你做什么?”????????何南枝瞪大双眼,看着这个高她整整一个头的俊美男子,含糊不清道。????????见她一副缩头缩脑的模样,江丞相勾唇,撑住她耳后的墙,头愈加凑近,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她脸颊。???????“不做什么,亲你一下。”???????……???????那年阴差阳错过继在她门下的瘦弱男孩,一朝成了权倾朝野的丞相爷,还扬言娶她为妻,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何南枝只觉自己引狼入室,早早被这头孤狼盯上了…… 男主前期乖巧,后期强势反扑。本书高甜,但没有高脂,仙女们可以放心食用!
  • 六号火化间

    六号火化间

    高考落榜生子良,来到诡异的六号火化间,这里仅接收非正常死亡的尸体。一个个案子被揭去面纱,却偶然发现每日相处的身边人,竟是人形怪兽?
  • 徐志摩诗文书信集(套装共3册)

    徐志摩诗文书信集(套装共3册)

    《徐志摩诗全集》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志摩的诗”收录了诗人早期发表的56篇诗作;“翡冷翠的一夜”收录35篇;“猛虎集”收录33篇;“云游”11篇;“集外集”部分,是编者从报刊、徐志摩日记等处辑录的徐志摩未收入诗集的作品,共62篇。《徐志摩书信集》通过集锦徐志摩与四位民国传奇女性的书信,窥探故事之外诗人真实的内心情感——对原配张幼仪的朋友之情;与旧爱林徽因相忘于江湖;对陆小曼的体贴入微,柔情蜜意;与知己凌叔华的君子之交。《徐志摩美文集》共收录了26篇美文,分为三部分:“浪迹萍踪”收录了在外游历时的见闻感想11篇;“天末凉风” 记叙了与旧识、知己、师长、亲人之间的情谊8篇;“烟火人间”集锦了对于生活、生命的感悟7篇。
  •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我不要求你离婚,我不要孩子,我让你去找她,我不要你去干任何工作,我只要你能陪着我,你为什么还要打我,浑身是伤的李静哭的肝肠寸断,但那无情的拳头还是落了下来……这是你第一次主动要我,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她躺在床上,心里的苦涩阵阵泛出,她不明白这倒底是为什么?她只想问老天,为什么她的爱会这么难……
  • 重生之女主你太嚣张了

    重生之女主你太嚣张了

    【男主是病娇忠犬,独宠无一】某个女人猖狂成瘾,嚣张至极,不仅心狠手辣谋害胞妹,还企图动摇皇室根基,罪无可赦!遭人鄙夷!一夕被渣女陷害斩首死刑,重生于史上最废柴的杀手家族的大小姐身上,多了个四岁的儿子不说,还遭各种冷眼与嫌弃……前世她蛮横任性猖狂无礼,今世即便不再是自己的身体也要踩着他们的尸体浴血为王!披荆斩棘!女主爱上男主之前,男主说,“我女人要我洁身自好。”女主爱上男主之后,男主说,“我女人要我对她以外的人洁身自好。”问女主为何如此目中无人、猖狂自大,男主答曰:我的女人,我宠她。【女强男强双强爽文,简介无力,移步正文,请坚持看完前十章再决定是否弃文哦大家。】
  • 快穿之可爱的我超凶的

    快穿之可爱的我超凶的

    第一世的时候,她带着好奇心正准备去探寻世界就死亡了;第二世的时候,她懵懵懂懂的冲破束缚成了剑灵,他手把手教她一点点认识世间万物。在凡界一起斩杀魔修,在仙界共同抵御魔族。万年啊,她还是没有懂人心。所以被人背叛、消逝前,他唯一牵挂的就是她;第三世的时候,她出生在剑宗,万千宠爱,一生顺遂。她谨记他的话,心之所向,剑之所护。只是,山风凛冽,云雾渺渺,她好想他,她可能再见到他?第一个世界:你怎么这么甜第二个世界:养娃的小日子第三个世界:粉红色的回忆第四个世界:雪花落同心结第五个世界:赚票票养妹妹第六个世界:是他先动手的第七个世界:你是我的归宿第八个世界:怎么会没有心第九个世界:你是我心上人第十个世界:手要稳剑要快……等等,好像哪里不对,被系统给骗了!!!
  • 神经搭档

    神经搭档

    想了解机智大法师和东北暴躁德鲁伊老哥的轻松搞笑冒险日常吗,来这里就对了
  • 职场智慧

    职场智慧

    不管你是职场菜鸟,还是职场“人精”,总会为或大或小的问题苦恼,本书模拟现实案例,用实话动人,亲手教你玩转职场潜规则。
  • 梨涡觞

    梨涡觞

    意外的车祸让她穿越到遥远的古国,遇到的他竟是梦里一直出现的人……是意外?还是命运的安排?她以为这是个纯净无忧的光明世界,却未曾想光明的背后仍有嫉妒,阴谋,谋害……,而她竟陌名的卷进了黑暗涡旋的中心……情到深处费思量,他的深情,他的付出,竟是她选择离开的理由……松开他坠入深崖的瞬间她对他说:“有一句话,我一直没来得及说……我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茶说

    与茶说

    关于中国茶的轻读物,通过爱茶人的视角和眼界,用生活化的方式,看待茶、感受茶、懂得茶、享受茶。文笔生动有趣,优美清新,如一杯冲泡得刚刚好的芬芳清幽的茶,清趣怡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建立起对中国茶系统而清晰的认识,感受中国茶文化下的生活情趣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