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100000006

第6章 诗词是非谈(5)

再看汉魏古诗,同样写“美人”,有的有喻指,有的就无喻指。如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就只写佳人之美,无所喻指,而曹植的《美女篇》则借美人喻指有操行的志士。何以知其然也?只要通观全诗,抓住题旨即不难确定。《北方有佳人》是用夸张手法写佳人长得如何美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如果说这是比喻,那也只是借上古妲己、褒姒的美貌来夸张北方佳人之美罢了。《美女篇》则不然,前半篇写美女因貌美而人人倾幕,后文一转,说时人只见其容貌之美,却不识其灵魂之美,这美女节守自爱,绝不屈从于时俗。如果再结合作者身世来看,说这首诗有喻指,是完全正确的。诗中赞美那种与时俗抗衡的“高义”之志,正是曹植自抒胸臆、自命高洁的诗情流露。像这样通篇作比的,在古诗中并不是很多的,多数如《楚辞》,只是在某片断或某词中作比。

本来比兴手法源出于《诗经》,他们却偏说自“屈原以来的比兴手法”,其目的不在研究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怎样继承和发展了诗歌的比兴手法。他们认为屈原是受压抑人物,又把屈原冠之以法家头衔,又说《楚辞》都寄托着君臣之情的,随手牵来这个比兴之说,正可为他们的政治需要服务。孰料,经过上面一番分析,他们的企图也就不攻自破了。“屈原以来的比兴”,被后世诗家运用,写出了广泛的题材,抒发了种种情怀,这浩如烟海的诗篇,这源远流长的诗史,怎容这些人来任意糟蹋!

不错,李商隐是说过:“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但这正说明他写诗是继承古人比兴的传统手法,不是抽象地说教,而是借用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借少女、高松自喻才华操行的不凡,借古史的得失喻当朝的时政。他在仕途上失意,在爱情上有隐痛,不便明言,他就借物或借典来曲折婉转地表述。我们查遍了《玉奚生诗》,也找不到一首“是用男女相思比喻君臣际遇”的诗,更查不出有法家有受压抑或颂扬法家思想行为的诗。至于他们一再曲解的《无题诗》就更无这种思想感情了。

即以他们称为“无题诗》的钥匙”《锦瑟》诗来说吧: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他们不顾全诗,只抓住一个“瑟”字便大做文章,一下子安到舜的头上,生说这是借“湘灵鼓瑟”的故事,寄托诗人悼念那个曾支持过法家李德裕的武宗皇帝的悲愤之情。

是这样么?古人也有讲过这首诗的,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其声,适怨清和。”《刘贡父诗话》又认为“锦瑟”是当时贵人爱姬之名。《酉阳杂俎》说:“锦瑟”是令狐楚家的青衣。这些说法虽不一定正确,但却给人一些启发:李氏青年时期确受过令狐楚赏识,曾留下幕下任职,又与其子令狐绹同学,因此李到令狐家听到青衣锦瑟女弹奏演唱,当属可能。即或“锦瑟”不实指某人,以乐器论,弹奏也得靠人,写乐器也难离开写人。不查典实,仅就诗论诗,也是很明白的。

全诗在描述一位乐伎弹奏锦瑟,回溯已逝岁月,抒发其往事不堪回首的怅惘之情。她可能已年近半百,正巧与锦瑟的弦、柱数相似,因此拨弄一弦一柱,都引起往事的回忆:年轻时曾有过“庄生晓梦迷蝴蝶”式的醉人生涯,后来又有发生过“望帝春心托杜鹃”式的悲苦创伤;这悲苦创伤犹如“沧海月明”,珠泪迸洒不尽,难以填补,而那醉人生涯又好像“蓝田日暖”,美玉光华闪闪,使人无限迷恋。最后说:这些情景啊,只能在瑟曲的追忆中寻觅,青春一去不复返,岁月无情催人老,收拢锦瑟,怅然若失!

看,这不是一首极普通的追忆悲苦身世的抒情诗么?哪有丝毫喻示“唐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的影子?他们把《锦瑟》之所以称为《无题诗》的钥匙,无非就是为了给《无题诗》规定一下影射的基调,就是说《无题诗》“讲的都是当时的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于是好拿这把钥匙去开所有《无题诗》的各扇门窗,最后给《无题诗》罩上“儒法斗争”的烟幕,以达到他们借古喻今的目的。

再看《无题》“昨夜”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腊灯红。嗟余听鼓应边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梁效抓住第四句就按“君臣际遇”模式,武断地说这是表达李商隐“和帝王的心是相通的”,但反回头又说帝王们“通宵寻欢,酒暖灯红,”诗人则“深深不平”。在这调子下,马上就有人演绎发挥,首先给“昨夜”诗定下影射主题是“直接对宣宗和令狐的抨击”,擅自确定这首诗是“大中四年(850)十月的作品”,目的是使之与宣宗即位和令狐绹拜相的时间吻合。同时又抓住当时诗人赵嘏的两句诗“昨夜星辰回剑履,前年风月满江湖”,就说李商隐是“故意套用这个当时流传很广切题的句子,对令狐绹作了辛辣的讽刺”。又把“画楼”定为“结鳞楼”,“桎堂”定为“翰林院”,由此推想夜宴地点在“含春亭”,是令狐绹的拜相处。把“彩凤”说成是受儒家迫害的法家,“失去翅膀不能振翅高飞,使社会进步”了。把“灵犀”说成是诗人心中的火炬,可以洞察一切。把“送钩”、“射覆”说成是令狐“讨得皇帝欢心”。把最后两句说成是“诗人像无根的蓬草一样被风吹得到处飘零”。同时,还把这首诗与《锦瑟》比较:说一个是对法家皇帝的怀念,一个是对儒家皇帝的抨击。真是随心所欲,任意曲解。

《无题》连题都没有,确定年代是有困难的,一般只能就诗的内容分析来推测。“昨夜”诗末句提到“兰台”。“兰台”是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秘书省为“兰台”的,李商隐在开成、会昌间任秘书省正字,至宣宗登极即从郑亚赴广西为掌书记。而令狐绹拜相的大中四年,李正在徐州卢弘止幕府。说这首诗写于是年,是不合实际的。又赵嘏的《十无诗》乃寄桂府杨中丞的,其第一首头二句《全唐诗》作“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江湖。”赵登进士第较李晚五年,李诗开头叙写时间地点句又何来“套用”赵句呢?“昨夜星辰”,只是点明时间离得很近,夜色很美而已;“画楼、桂堂”,只是点明地点,是泛指的一种美称罢了。再从结构来看,如果此诗果是一首讽刺儒家君臣际遇的诗,短短八句,也不会首联写儒家君臣宴集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未出场,颔联就突然写法家的“身”和“心”来,到颈联又接首联让儒家出场,还未及讽刺抨击,尾联又扯到法家对自身的慨叹,忽而东家狗,旋又西家鸡,这样乱刀分割,还哪像一首完整的律诗?再说,这里既是儒家君臣在打击法家君臣之后的拜相盛会,又怎能容许一个被打击下台的法家小兰台令参加?

我们说《无题》“昨夜”是一首完整的描述一场爱情的抒情诗。首联点明了诗人与所爱者会见的时间、地点,夜色迷人,环境幽美;颔联抒写两人虽已见面,却因某种原因阻挠,大有咫尺天涯之恨,但是两情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颈联记下了所爱者的真切行动:宴席间,当“隔座送钩”——行酒令到诗人时,伊人又为他高举蜡烛,照得诗人眼明心红。这中间两联,一抒情,一描叙,一虚一实,把这场受拘限而又不甘束缚的青年男女恋情表现得何等动人!尾联说,苦恨时间短暂,就是这样有限而又可怜的会见也不会再有了。听,晨鼓频催,诗人即将起身应官差离开此地,有如蓬草随风飘散。诗末流露出个人命运不能自主任人摆布、毫无办法、徒唤奈何的情调。回应开头,昨夜轻风该多么情深,把诗人送到伊人身边,有此邂逅的机遇;可今晨的更鼓却又何等残忍,催逼诗人马上别离,辗转天涯,后会无期。

这不是一首很好懂的诗么?如果说还不懂,那只能说诗中的底蕴还没揭开,女方是谁家小姐或奴婢,是何人阻挠他们不得倾吐衷肠?但是,这些不知道,又有何妨?我们从诗中既已体会到诗人恋慕的真情,敢于揭示出目前的“转蓬”处境,这还不够么?为什么非要硬扯到儒法斗争上去?

梁效好不容易从李诗中找到一条根据:“楚雨含情皆有托”。不知出处的人,可能被他骗过,以为这是李商隐写《无题》诗的指导原则。其实这是李诗《梓州罢吟寄同舍人》中颈联的上句,原意本是说同舍人善于逢迎长官,朝三暮两,不管换谁来当政,他都能应对得很好,有所依托。是依托之托,与写诗之有所寄托,毫无关系。

他们又一个说法就是李商隐是“处于压抑地位的法家人物”,因此只有借《无题诗》才能“转弯抹角”地抒发“蕴藏在胸中的郁闷”和“积愤”。

是这样吗?请看《寿安公主出降》诗:

妫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诗人在这里怀着极大的愤慨痛指文宗皇帝将堂妹下嫁给割据一方,拥兵作乱的成德节度使王元逵,说这是“事等和强虏”的屈辱作法;把亲叔父绛王杀害了,又把他的女儿封为寿安公主,这种“睦本枝”的殊恩,又是何等的自相矛盾!最后严正指出:只要封建割据、兴兵作乱存在一天,这种屈辱下嫁之“礼”以及这种骗人的“殊恩”将永无休止地演下去。看,这无情的揭露、大声的痛斥,有一点隐晦么?没有,一点也没有!诗人到了出离愤怒之时,早就抛开一切顾虑,一反抵抑之调,而化为怒目金刚了。

我们再把某些人定为怀念李德裕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和《哭刘》等诗来对读一下,则益见“转弯抹角”说之荒谬了。他们说什么法家代表人物李德裕贬谪崖州,就使李派法家遭受同一厄运,所以作为李党成员的李商隐不得不作《无题》以寄休戚与共之情,表述斗争到底的决心。此说如成立,我们不禁要问:同一个李商隐为什么对李德裕的被贬,既写了《无题》,又写有题《李卫公》、《旧李将军》、《泪》诸诗呢?

李德裕会昌四年(844)因平泽潞叛乱被封号为卫国公,当他一贬潮州,再贬崖州之后,李商隐写诗寄情,竟敢用李德裕的封号为题,竟敢控诉因李德裕的被贬致使一时的贤才四散飘零:“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而李卫公这样一位名将军、贤宰相却被贬到海南去看歌舞,听鹧鸪哀鸣。“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这两句诗具有多么大的讽刺力啊!在《旧将军》中更借颂汉将军李广的功绩来颂李德裕的功德,借为李广鸣不平而为李德裕喊冤。“李将军是旧将军”,一语双关,把诗人对李德裕所受冤屈的激愤之情,抒发得多么真挚坦率!这和“相见”《无题》诗的凄清哀婉:怎能同日而语呢!

再如李商隐哭他的好友刘的几首诗,也没有以《无题》来“转弯抹角”。刘,何许人也?当文宗大中二年(848)皇帝“亲策制举人贤令方正”时,他竟敢冒犯天威在对策中大胆揭露宦官集团专权祸国的罪行,又历引春秋史实,讽及文宗,发出要诛权奸的檄文。最后下第,不得仕于朝,又被宦官诬以罪名,贬为柳州司户,终于积愤而死。对于这样一位誓死与权奸抗争到底、目无皇帝威严的危险人物的死,李商隐不是一哭再哭一连写了四首悼亡诗吗?他大声疾呼赞扬刘是“有美皇扶运,无谁荐直言”的旷世之才。他明目张胆地为刘鸣冤叫屈:“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他由衷率直地称颂刘“平生风义兼师友”,他更大胆仗义地指责文宗如同“深闭九阍”的“上帝”,“不下问衔冤”。诗人只能“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併将添恨泪,一洒向乾坤”!这样不顾一切地直抒胸臆,哪有一点“转弯抹角”的意思?

§§§第15节“剑器舞”必须持剑舞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一首描写剑舞的名诗。《杜甫诗选》注“剑器”:“舞时着军装,持剑。”这条注释本来是不错的,可是却有人著文说:“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的望文生义。”摘抄了几则资料,先说是“健舞名”、“武舞名”,又说是“武曲名”,最后结论“剑器是彩绸舞”。

如果这样摘抄引证下去,古人的解释还有很多。但是,注释或解释,毕竟是后人读书之所得,只能是一家之言,只能供其他读者参考,注释绝不能代替原诗。再考,古人讲的也不一定都对,讲错了,今人发现了也可纠正。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可轻易否定古人研究的成果,又不应轻易盲目迷信古人尚未验证的论断,一定要实事求是。在资料不足时,一是存疑,待发掘新资料研究后再定;一是反复研究原作,从对原作的分析中探索求其内在实质。

杜诗《剑器行》,前人对“剑器”确曾做过不少考证注释,但是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互相转抄,不外证明它是舞名或曲名。这一点,似乎从无异议。问题出在“剑器”舞也好,曲也好,表演时,舞蹈演员究竟是挥彩绸还是挥剑舞?

比如《正字通》诗是:“空手而舞”。《札朴》却说是:“以丈余彩帛结两头,双手持之而舞”。《宋史·乐志》上则说:“剑器队,衣五色绣罗襦,裹交脚幞头,红罗绣袜额,带器仗”。联系起来看,说明“剑器”舞,既可空手舞,又可持彩帛舞,又可带器仗舞。

又,段安节《乐府杂录》说“剑器是健舞曲”。《宋史·乐志》说:“剑器是宫调曲名”,属中吕、黄钟曲调。陈阳又说:剑器是舞曲名。联系起来看,“剑器”不只是一种舞蹈,还有配乐,配上中吕、黄钟一类曲调。

综合起来,“剑器”当是一套完整的歌舞名称了。但是,这些都只能解释杜诗的用词来源,却仍然不能说明杜诗所描述的主人公舞“剑器”时是空手,是持彩绸,还是持利剑。

倒是《唐诗选》307页注引钱谦益的《杜诗注引》说得近情理:《明皇杂录》记称:“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但可惜又说,“今本《明皇杂录》无此文。”仇兆鳌《杜少陵集注》也引《明皇杂录》,文字与钱引文有出入,没有“善舞剑”三字。

对歌舞者来说,歌舞时带不带器仗,要看具体场合而定。比如在宫廷舞《剑器》,遇上胆小的皇帝,就不让舞真剑,可以木制剑或彩绸来代替挥舞;如遇上好武尚勇的皇帝,不但非要持真剑舞不可,还可能自己也拔剑随众起舞。在其他场合也同理,方便时持器仗,不方便时只好用代用品。比如,今天假如有一支歌舞小分队到前线演出,只带了预定节目的道具(即器仗)。可是,战士临时点出节目,是预定节目所没有的。这时表演只好徒手作比成样,或用代用品表演一番。但是,我们决不能以此为准,就说某舞是徒手舞或持代用品的什么什么舞。对《剑器》舞也应这样看,这种舞本应持剑舞,可是在不方便时也可能彩取其他权变方式代替。权变,毕竟是应急之变的措施,不能以权变一时的形式定为原来的定式。

《剑器》,首先应有剑器物本体,因为这种舞是持剑器而舞,然后才能定名为《剑器》舞;正如《大刀》舞,必须用大刀来舞样。(当然大刀可以用木制的,不一定是钢铁真刀,总之必须是刀)

再说,剑舞乃是我国的一种古已有之的舞蹈艺术。鸿门宴,是人所共知的历史故事吧?《史记》早有明文记述,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错,是因为要杀害刘邦才舞剑,但是必须首先承认舞剑是当时酒宴前的一种武舞艺术形式,才有可能乘此时此地表演之机,实现杀刘阴谋。正因为舞剑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刘邦手下大将樊哙也能相应地为保卫刘邦而挥剑起舞。在汉朝如此盛行,在唐朝也盛行不衰,李白曾见过司马将军舞剑,岑参曾见过酒泉太守舞剑,吴道子见过裴将军舞剑,杜甫也曾见过武卫将军舞剑。

同类推荐
  • 含羞草

    含羞草

    本书是贾永新的作品集,收录了作者的诗歌、散文等多部作品。本书包括散文和诗歌两部分,作品所表现的均为作者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主题积极向上,语言文字质朴感人,可读性极强。
  • 蒋勋说红楼梦1-4辑(套装共4册)

    蒋勋说红楼梦1-4辑(套装共4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奔赴岗位

    奔赴岗位

    写下这十天的日记之后,按照编辑部的安排我已从震区返回北京进行暂时休整。今天,当我把十天来的抗震日记整理出来时,我的自我评价是:一位摄影记者震后奔赴岗位的文字写真。我以为,汶川地震发生后摄影记者的岗位一定是在灾区的最前沿,而不应该是别处。所以,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到达现场,否则就是失职。事实上,和我一样无论是先行一步到达现场,还是稍后一点赶到现场的同行们,目前,他们仍然还有成百上千的人继续奔波在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进行着艰苦的采访。
  •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本书选取了舒芜先生论述唐宋诗的经典文章20多篇,内容涉及行旅诗人孟浩然、王维散论、李白诗中的白日光辉、高适与岑参、猛禽鸷鸟──杜诗中常见形象、论韩愈诗、细读元稹《行宫》、读郑嵎《津阳门诗》、谈《唐诗三百首》、帝里皇都和山川郊野、由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隔篱娇语、名句的后来居上、扁舟·轮舶·宇宙飞船、李清照的“扮演”、何用嫁英雄、花下一低头、彻底悲观的《人间词》等。
  • 汪曾祺早期逸文

    汪曾祺早期逸文

    本书选收汪曾祺20世纪40年代发表于《大公报》、《文汇报》、《经世报》、《昆明生活报》等报刊上的30余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汪曾祺早期的创作风格,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热门推荐
  •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古近体诗选注本,由黄思维选注。全书收诗近百首,把秦观诗作“清新妩丽”与“严重高古”两方面的风格特点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 杀神归来

    杀神归来

    曾经的国服神秘王者。曾经王者局1v5杀懵职业战队!峰回路转!再度归来!王者,依旧在闪耀。
  • 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是一本青少年励志类读物,从自立自强方面阐述了如何为人处事,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蜀道难》讲抗战时期,江东人纷纷入蜀避难。途中,青年职员冯子安与白玉贞小姐邂逅。冯对白一见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庆,冯子安准备与白小姐结婚时,白玉贞却已“神龙不见尾”……一场爱的梦幻,终成泡影。
  • 星海破坏神

    星海破坏神

    宝石猎人林惊羽无意间挖掘出一个神秘魔方,他的血脉恰巧激活了神秘魔方,从此他的命运被改写...等待他的是一条充满了惊险与机遇的路,科技与异能在他身上完美绽放,操纵舰队纵横星海,超神机甲毁天灭地...他,才是星海破坏神!
  • 金牌爱情保险师

    金牌爱情保险师

    简唯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型悲剧现场——有爸有妈,但爸妈心里只有小自己十岁的弟弟有青梅竹马的男友,男友却牵起了小白莲的手找到不错的工作,却在上班第一天被发配边疆以为遇见的是大客户,没想到其实是只黑心狼季子霖的人生如同一部纪录片,每一步都是教科书般的顺利所以,根据人品守恒定律,季子霖在追老婆这条路上走得格外艰难——“简小姐,我可以追你?”“不可以,但季先生想买保险吗?”“简小姐,今天我过生日,能请你吃饭吗?”“季先生要不要考虑一下臻享一生重疾保险?如果您活到七十岁的话就能收到一笔巨款!”“一一,卖保险太辛苦了,给我当秘书吧?”“不了,但建议您可以给贵公司员工来一份团体意外险!”*于是,季先生从呼风唤雨的大老板,变成卖保险的小老弟——秘书汇报工作:“小王,考虑给你儿子买个重疾险吗?”朋友聚会:“虎子,你刚买的豪车要不要来个如意车险?”公司开会:“各位同事,我老婆这个季度有两千万的保费任务,大家分一下吧。”不管简小姐过去的人生有多悲剧,季先生这个纪录片导演,也能把以后的日子变成甜甜的爱情片——“老婆,我要买保险!”“保什么?”“保你终身爱我险。”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孔氏三国

    孔氏三国

    重生孔融之子,要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么?不,但他没有系统?也不会文韬武略,该怎么办?不对,他还小,什么都可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