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100000002

第2章 诗词是非谈(1)

§§§第1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新证——驳郭沫若先生的曲解

对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种种曲解,笔者拟从杜诗中找出力证,以有助于进一步读懂这首诗。

一、茅屋

杜甫在乾元二年(759)七月弃官到秦州住了近四个月,又去同谷,住了一个月左右,遂决计去蜀,年底到了成都。杜甫为什么放着官儿不当却辗转艰行来到四川呢?原来前二年杜甫任左拾遗时,为房琯罢官事触怒了肃宗。房琯被贬,杜甫也受牵连,由左拾遗这个朝官一下子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一个管祭礼、教育、医巫的小文官)。冬末回洛阳,两个月后返回华州,有感于途中目睹战乱景象,写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时朝廷正当宦官李国辅独断专横,杜甫深感肃宗的无能,自己又无力正乾坤,愤慨地反问:“唐尧真自圣(实际是说肃宗是个昏庸废物),野老(自喻)复何知?”又加关内久旱,天下饥馑,故乡河南骚动,听说秦州得雨,秋收有望,这才弃官来到秦州。后来一看,那里也不是存身之所,才又经半年多的时间来到“夙称富庶”的成都。这半年是他一生最苦的一段经历,疾病饥饿的折磨,山山水水的跋涉,风寒雨雪的摧残,狼虫虎豹的惊吓,沿途受到社会上的冷暖遭遇,真可谓饱经风霜了。到了成都以后,好不容易住到浣花溪寺主复空的庙里,熬过寒冬腊月。这样的处境怎么能修建起一座“草堂”呢?

首先杜甫来成都要有个奔头,决不能单纯地因这里富庶而来。杜甫一家子住在庙里也并不因认识复空,我们从《酬高使君相赠》诗可知,他吃的粮菜都靠“故人”、“邻舍”接济的,复空可能是看这些“故人”情面才让他留住的。那么,这“故人”是谁呢?老友彭州刺史高适离着较远,剑南节度使裴冕又没交情,主要依靠的就是他的表弟王十五司马,其次是友人萧八、何十一、韦二、韦少、徐卿等人。高适既闻杜甫来川,派人远道赠诗,也不能没有经济上的援助吧?正因为有这些人做后盾,他才在第二年到浣花溪西头敢于“卜居”;如果没有盖房子基金,他怎能贸然“卜居”呢?“主人为卜林塘幽”,《仇注》说“主人”是“公自谓”,我看应是王十五。且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劳。”

一个“忧”字,说明王十五早就为建草堂操心了,所以今天前来送建造资金。杜甫既以他乡之“客”自居,对此地的故人当然是称“主人”了。“他乡唯表弟”,一个“唯”字,也可以充分看出杜甫来川投奔目标不是别人,就是这个表弟。在杜诗里只有这位表弟出资帮助过他营建草堂,所以推想这“主人”当是王十五。司马是个多大的官呢?不过是九品文宫。既是这样,王的资助也就有限的了。若是大官,这笔钱派个家院送来也就是了。再加房前房后种点树木也都是乞求于故人的(见《萧明府觅桃栽》《从韦明府觅绵竹》《凭韦少府觅松树子栽》《诣徐卿觅果栽》);甚至连吃饭的食具也是向人要的(见《韦处乞大邑瓷碗》)。可见老诗人成立这个家是七拼八凑勉强对付起来的。

这样盖起来的房子的规模能像大地主的房子那样冬暖夏凉吗?杜甫写草堂的诗可以作证。《堂成》诗说“背郭堂成荫白茅”,顶盖是用白茅草苫上的。“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白屋是阴冷的,院庭是篱笆编的,而且很矮,连邻鸡都能经常来往;门是柴枝编的,而且不常开;门庭冷落,群鸥白鹳常来沐浴栖身。翻遍杜甫描绘草堂的诗,从未发现有夸耀草堂规格如何富丽堂皇的。杜甫是久经颠沛流离的人,到成都好不容易才寻个落脚之处,如果草堂真比瓦房还阔气的话,他是会赞不绝口的。即使这样简陋,他也还不断写诗借环境的幽美来抒发其满足的心情。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满足的心情来说明草堂如何阔气。

二、秋风

草堂建于上元元年春,到刮这次秋风相隔仅一年半左右。

“八月秋高风怒号”,这场风除在这首诗内具体描写“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绢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而且后来还下了雨“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我们还可以从《柟树为风雨所拔叹》找个旁证。《叹》诗虽和《歌》诗不是一时之作,但是也可看出此地风雨之大。

“倚江柟树草堂前,古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苍天意……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这场风雨可能在夏季,不到三两个月,又来了“八月”这场风雨。《叹》诗虽然只写二百年的柟树被风雨拔倒,没有写草堂受害情况,但是也可想见草堂上的茅草也一定被风雨吹打得够惨的,所以这次秋风一怒号,才卷走屋上“三重茅”。“三重茅”,不但不能理解为苫过几次厚达一尺半,而且也不能理解为苫得多;相反的,有上次风雨摧残,现在茅草巳剩薄薄的两三层了,“三”在这里当是少、薄、稀的意思。正因为仅剩这么点茅草还被风卷走了,老诗人才拼命地去抢救。

三、南村群童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老诗人一看“三重茅”被卷光了,心急如焚,拄着拐杖前去追赶,可是“高者挂”的,够不着;“下者飘转”的也捞不起,只有岸上的一点零乱茅草还可以拾到,不料竟被南村一群儿童给抢走了,老诗人急了,“唇焦口燥”地呼喊,我就剩这么点苫房草,别抢啊。可是,孩子不懂事,不但没帮助这位衰朽的老人拾起茅草,反而“公然抱茅入竹去”了。孩子们,你们怎么这么忍心抱着跑了,竟干出“盗贼”的事来。这里谈得上阶级对立的对骂吗?如果说抱茅的是穷人孩子,那杜甫也来抱茅,不也是穷人吗?如果说地主是杜甫,那抱茅的孩子里就不能有地主的孩子吗?怒号的八月大风是不管穷富的,能刮走的东西,一律刮走。杜甫虽出身地主,但是这时他并未过上地主生活。首先,他没有派恶奴去追打群童,更没有恶犬去追咬,也没让自己的孩子去追赶打架,而是把自己累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哪有一个地主亲自去追这么点茅草的?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看到他平日对邻里、儿童的关系处得很好嘛。你看,在这前一年,江水暴涨,是“儿童报急流”的。为什么关系这么好呢?平日和南邻朱山人“惯看门户儿童喜”。有一次泛溪水上,看到儿童捕鱼猎鸟,采莲挖藕,发现鱼鳞被碰掉了,藕上带河泥,就关心“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巳睽”,怕他们上市卖不上好价。和邻近农民关系处得就更好了,到寒食节那天,“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是这样亲热往来,樱桃熟了,还有“野人相赠满筠笼”。所以他来客人也要请邻人作陪:“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如果自己缺酒时,“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关系这么好,为什么群童不像江涨报信时的表现,却来抱茅草回自己家呢?老诗人怎么还对群童追赶呼喊得“辱焦口燥”呢?其实,这正写出五月到八月连遭两次风灾,受难之大,家家如此,谁也顾不上谁了。一时惜茅如命,心急如火,才如此急躁。“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叹息”,就说明老诗人深感灾情之重。这要在平时,一喊这些儿童就会帮忙的,可今日竟如此“公然抱茅”而去,真是苦难逼人啊!看了这抱茅情景才“叹息”;一会回屋,再看屋漏的惨景,又彻夜不眠,这才产生了诗末的幻想。

四、娇儿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回到屋里一看,天黑了,风定了,可是屋里却是“雨脚如麻”,到处漏得水淋淋,孩子不愿进被窝,多年的破旧被褥泥渍厚,一触皮肤凉如冰铁;即使进入被窝,被里一条一缕的,孩子又怎么伸腿儿?老诗人的“叹息”未止,又睹此景,怎不心痛如绞?叫声“娇儿”,怎么跟我颠沛流离受这样的罪?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道出了受罪的根本原因,绝不是因“南村群童”欺压至此。所以这里也不能把“娇儿”与“盗贼”对立起来。不只现在“住的盖的这样差,几年来也没得一天好。在《空囊》里说:翠柏苦犹食无衣床夜寒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在《赤谷》里说: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卧道路,永为高人嗤“真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差点当了路倒儿。就是建成草堂以后的生活也并未富裕起来,也还是靠”故人供禄米“来生活,来了客人还得”自锄稀菜甲“孩子经常挨饿:恒饥稚子色凄凉“想要喝酒解愁,又怎奈”无钱何处赊“诗人穷困如此,今天看看孩子受这样的罪,自己当父亲的怎能不心疼,叫声”娇儿“正是自爱自怜自责自怨之情的流露,根本谈不到地主对子女叫”娇儿,的问题。

五、天下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段本是老诗人推己及人的理想最高境界的抒发,是历代为人传诵不已的名句。没有风卷房茅,床头屋漏,就不会想到“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幻景;没有“群童”抱茅,“娇儿”难眠,就不会想到“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幻景。

“士”,不能只理解为读书人,退官的隐士或未考中的穷秀才。士,在《诗经》里有时就是男子或女子的通称,如:“有依其士”或“厘尔女士”。士民,又指一般的人民;士庶,也指一般的百姓。“寒士”,就是吃不上住不上的穷人,老诗人自经丧乱天天睡不着,长夜沾湿所悬念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一己之家么?看看他到成都以前的诗篇吧。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忧的不是老百姓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憎谁爱谁,不是十分鲜明吗?

他写战乱给农民带来的家破人亡之苦:当兵的在前方“边庭流血成海水”,在家的,“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不只一家如此,不仅一年这样:“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黎。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真是“老弱哭道路”,“死人如积丘”。再加连年自然灾害,害得人们吃不上:“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穿不上:“焉知南邻客,九月尚绤”我们读到杜甫大量同情人民疾苦的诗,可是却读不到一首可怜或同情读书士子的诗,相反的倒看到一些处士、隐士对他们的哀怜、矜悯。就以乾元元年(758)冬以来一年多的时间来看,杜甫见过的读书士子在诗中提到的就有阌乡姜七少府,是县级专管水火盗贼的小官,能在“河冻味鱼不易得”的时候设鲙鱼宴招待他;有“昨夜邀欢乐更多”的秦少府;有热情接待他的二十年前老友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有视“荣贵如粪土”的阮隐居,秋日还曾赠他“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有与他同遭贬谪的赞上人,在秦州为他安置食宿以及定居生活等等。说杜甫要把这些人“大庇”于广厦之中去,有何必要呢?从《所破歌》中怎么也看不出杜甫“叹息”的是这些人,“长夜沾湿”关怀的是这些人。这些人的生活哪个不强过他,强过杜诗描述过的那些穷苦人?

“穷年忧黎元”是杜甫的初衷,“大庇天下寒士”则是他最高理想。要知道杜甫是尝过饿死娇儿的苦痛的。

至于说一旦“眼前突兀见此屋”的时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乃是发自心底的誓言,这是恨不得马上在眼前涌现出千万间高楼大厦来的迫切愿望,是诗人感情激动到高潮时的至诚至切之声!

杜甫这种宏大志愿和理想,不是一时冲动才说出来的。他曾多次颂马赞鹰并以此自喻,要为国为民不惜一己利益:“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开元二十九年秋黄河泛滥,诗人喊出:“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他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开头就抒发过终生誓言:“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虽然他一生困顿,理想志愿始终未能实现,但是他至死也没忘了人民和祖国,他的绝笔诗慨叹“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而自己以多病之身,一事无成,不禁涕泪如霖。所以不能说大厦告成之日,杜甫第一个搬进去就忘却他人了。杜甫不是那种人。

§§§第2节[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有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论述

“诗人说所住的茅屋,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盖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恨人。”

“使人吃惊的是他骂贫穷的孩子为‘盗贼’。孩子们拾取了被风刮走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亏得诗人大声制止,喊得‘唇焦口燥’。贫穷人的孩子被骂为‘盗贼’,自己孩子却是‘娇儿’。他在诉说自己的贫困,却忘记了农民们比他穷困百倍。”

“异想天开的‘广厦千万间’的美梦,是新旧研究者家们所同样乐于称道的。以为‘大有民胞物与之意’,或者‘这才是以代表人民普遍的呼声’。其实诗中所说的分明是‘寒士’,是在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打算,怎么能够扩大为‘民’或‘人民’呢?农民的儿童们拿去了一些被风吹走的茅草都被骂为‘盗贼’,农民还有希望住进‘广厦’里吗?那样的‘广厦’要有‘千万间’,不知要费多大的劳役,诗人恐怕没有梦到吧?慷慨是十分慷慨,只要‘天下寒士’皆大欢喜,自己就住破房子冻死也不要紧。但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像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还会冻死呢?所谓‘民吾同胞,物为吾与’的大同怀抱,‘人饥己饥,人溺已溺’的契稷经纶,只是一些士大夫们的不着边际的主观臆想而已。”

§§§第3节“群童”与“寒士”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是千古定评的不可多得的名篇。可是《李白与杜甫》一书却诬之是一首“怨天恨人”的诗,说什么“骂贫穷的孩子为‘盗贼’”呀,“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打算”呀,什么“广厦真正像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一句话,“只是一些士大夫们的不着边际的主观臆想而已”的诗。我在1979年春曾有专文作过驳议,可是,不料在十二年后的1991年末,一家名牌大学学报上竟有人以驳论为名,仍在歪曲这篇名诗。说什么杜甫不是骂“贫穷的孩子”,而是在骂“顽童”,好像顽童就该骂。说什么“寒士”是受苦的知识分子,应该“大庇”。这只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说法,仍不合杜甫诗本意。

杜甫的茅屋,建于上元元年春,到刮这次秋风相隔仅一年半左右。在此前两三个月,曾有过一次暴风雨的袭击,将杜家门前的一棵二百多年的老楠树摧折,可以想见其灾情之大了。未经喘息,又突然“八月秋高风怒号”起来,“卷我屋上三重茅”,是上次被风刮过之后仅剩下的两三层薄薄的茅草(不是什么“一尺多厚”、“冬暖夏凉”、“比瓦房还要讲究”)又被刮个净光,老诗人怎能不着急呢?

同类推荐
  • 让世界看见我

    让世界看见我

    本书由盲人旅行家曹晟康口述,新锐作家高钰等进行整理和改编。讲述了曹晟康只身一人环游世界六大洲的传奇故事。困难重重、险情迭起,这不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一个倍受伤害、勇往直前的艰难心路历程。
  • 四季随笔

    四季随笔

    本书是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叙述的隐士赖克罗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其实是吉辛通过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本书是一部最富自传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自己穷困的一生,他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于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的珍品之一。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月夜轻箫

    月夜轻箫

    《月夜轻箫》的作者是陕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延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本书收入作者二十多年间创作的130多首诗歌,分为《春日呓语》、《夏日的湖》、《月夜箫声》、《洗净铅华》、《秋风絮语》五个部分。作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讴歌了陕北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亲情、友情、爱情。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热门推荐
  • 原振侠7:精怪

    原振侠7:精怪

    一个乖僻的怪老头,收藏住一个神秘的保险箱。临死时竟然留下古怪的遗嘱:把这个陪了怪老头半个世纪的保险箱留给原振侠……另一方面,名医凭森乐博士被绑架,美女特务海棠适时出现,怪老头的管家失踪……究竟这一切与保险箱内的东西有什麽关係?半个世纪前己经出现的骇人设想,超越宗教、道德:让实验室成为创造生命的舞台!人是不是有权去製造生命呢?其实,这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人一直在制造生命,只不过采用了自然方式而已。自然方式和人工方式只是方式不同,效果其实一样。──倪匡
  • 吾名莫漓

    吾名莫漓

    吾名莫漓,吾已归来。四大神兽很厉害?不好意思,都是吾的契约兽。修炼很困难?不好意思,吾三岁之后修为就蹭蹭蹭的往上爬。属性很难得?不好意思,吾生来就是全属性,五行元素、风雷元素、鬼怨仙魔气任你挑,只有你没有的,没有吾没有的。……
  • 无限世界交流群

    无限世界交流群

    襄阳城外,郭襄被绑高台之上,火势一触即发。张三丰天人化生、白发转青丝,一步一虚度,拳拳破虚空,一连十三拳,硬生生打死金轮法王于万軍之前!白灵山上,六道鸣助怀抱桔梗,驾驭着百米高的须佐能乎,手中长刀遥指,口中淡漠道:“接下来,不会特意针对你们,但如果你们没能挡下余波的话,那死就死了吧。”马林梵多,顶上战争,战国与白胡子对峙,香克斯态度不明、凯多、BIGMOM虎视眈眈,海軍元帅路飞,身后站着七名海軍大将,一扬身后正义披风:“我以异界海軍元帅之名,暂时接管此界海軍最高指挥权!”两个现实世界,以帝国气运为引,以三山五岳和昆仑为支撑,同源而相合,促进世界稳定而平和地融合。......我是顾尽欢,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尽欢!PS:诸天聊天群流+灵气复苏流
  • 论河豚的一百种使用方法

    论河豚的一百种使用方法

    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艺苑雌黄》落魄小姐x河豚妖精?河豚,可佩,可拿,可撩,可食……反差萌,无虐点,日常打怪无限流。
  • 乔少诱妻套路深

    乔少诱妻套路深

    婚礼现场,只有新娘没有新郎,让她彻底成为榕城的笑话。“当年说走就走的人是你,现在不择手段嫁给我的也是你,顾青柠,你怎么这么恬不知耻?”男人捏着她的下巴,语气阴冷嘲讽。“我需要的只是乔太太的位置。”女人笑颜如花。男人眼底一片猩红和狰狞……
  •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毒妃

    第一毒妃

    她,一身傲骨,惊世丑颜,两世为人,却均为孤煞之星,贵为公主,却囚与地牢,八十一根毒/针见血封喉,无人能及,不信天,不信地,不信命,却在那一眼之后相信了他!国/乱,战起,终是披上嫁衣远嫁他国!他,清贵绝伦,所向披靡,却在洞房花烛之前披甲上战场,战败,至双腿残废,但却没想到的是连拜堂后的妻子也换作她人!她说,你我各自心有所属,合,亦是分,最终却在他设下的柔情陷阱里欲罢不能!他说,这世间唯独想的便是夺回发妻,不惜一切,将她置于万劫不复之深渊。亲手将她换送皇兄,换回发妻,却不知被拉入更深的陷阱......犹记当年,蒲公英漫天飞舞,他一身青衣坐于轮椅,波如静水,音如温玉:“以后就唤你阿丑如何?”她笑如夏荷,半边丑颜被放下来的青丝遮住,粉唇轻启:“只要是夫君取的我都喜欢”经年之后,女子一身火红,妖娆绽放:“怎么?想救你心爱之人?那就拿自己的心来换回我哥的命!”男子激动不已:“你...是...我的阿丑”原名《丑颜天下,换/妻》
  • 萝莉万福

    萝莉万福

    云馨本是赫赫有名云楼千金大小姐,却遭人陷害身材回到孩童大小,从此,江湖上少了一个绝色美人,多了一个腹黑萌萝。为了寻找“失踪”的云馨,沈白喻四处查探,谁知人没找到,他却带回一只脏兮兮的小萝莉,开始了粗心奶爸与伪萝莉的蠢萌日常……她嫌弃他生活粗糙没品位,他嫌弃她人小事多狐狸精。当真相抛出,小萝莉变身富家大小姐,沈白喻暗暗搓手:“肥水不流外人田,稳赚不亏!”
  • 诸天幻想维度

    诸天幻想维度

    天空一声巨响,有人异界串场!陆跃看着眼前陌生的环境,惊愕的同时也不乏有点小激动:“穿越了?咳!多大点事,淡定!淡定!”不过......————战技位面......独孤九剑?!斗气位面......六脉神剑??!亡灵位面......保护伞公司??!!炼金位面......变形金刚!!!!!......————从位面大厅走出的陆跃一脸懵逼,忍不住开始低头沉思:Emmmm......好像,没毛病?(新人新书,不足之处多包涵......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咳!求一切。o(* ̄︶ ̄*)o)
  • 万古兑换系统

    万古兑换系统

    少年叶凌,偶得万古以来最为强大的兑换系统,一路开挂,吊打一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敌人趴下,众生,在我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