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19100000002

第2章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又郑重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又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保证我们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20世纪初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党的行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此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毛泽东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在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的伟大旗帜,是我们的“主心骨”。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从九个方面作了阐述。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又委托中央宣传部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党的十四大的这一科学体系的概括加以扩展、充实,把它概括为十六个方面。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名为邓小平理论,但是对其内容没有作新的概括或调整。因此,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仍然可以说包括十六个方面。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我们的事业要依靠广大人民来完成(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上述十六个方面,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构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展开为十六个方面,即: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于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关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展开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对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指出: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系统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具有科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方面阐述了该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具体为“八个明确”,即:一是根本主题和目标任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国情实际和发展方向。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两大布局”和“总体方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方略。四是发展动力和战略步骤。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法治环境和法制保障。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六是军事条件和军事保障。强调必须强军。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军事保障。七是国际环境和外交保障。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八是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八个明确”构成了一个完备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对十八大以来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的系统化归纳,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机结合,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化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正是遵循这一思想,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会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疑难解答

《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是如何表述的?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的。习近平同志以一系列创新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九大报告把这些创新观点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思考题

1.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2.如何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3.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的意义是什么?

同类推荐
  • 共青团与相关团体关系研究:历史的视角

    共青团与相关团体关系研究:历史的视角

    本书稿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任务,从中国社会结构状况和政治现实需要出发,以历史文献为重要依据,运用政治学理论,深入论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青团与学联、工会、农会、妇联、儿童团、青联、少先队、青年社团等各类社会组织构成理念相扣、行动相应的政治关系和工作关系,同时着力剖析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与各团体关系形成的现实社会基础、必然性以及经验教训,从而探索共青团与各类社会组织有机互动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
  • 中国:“十三五”大战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十三五”大战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前瞻研究、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
  •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改变这个状况,不仅要加大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宣传,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更要从法律上给予确立,使社区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官员的基本义务与权利。选举任命的“公仆官员”首先要得到居住地社区中共党员和社区居民认可,要有群众基础。否则,没有本社区群众基础的“公仆官员”,怎么能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呢?怎么能说是群众的代表呢?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社区观,也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 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与领导干部谈识网用网

    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与领导干部谈识网用网

    网络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尤其是新媒介素养至关重要。本书从舆论引导的角度入手,从战略认识、危机应对、形象构建、建设治理等四个方面,集中阐释领导干部如何识网、用网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宏观论述,又有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给出了可操作的建议,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价值。
  •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的单行本。
热门推荐
  • 余生向暖星河不迢

    余生向暖星河不迢

    某日顾星迢接到电话说他的小青梅在军训休息的短暂时间里被人拦在了操场上,看样子是想表白,室友死命催他赶紧来官宣。顾星迢慌了,挂了电话就往操场跑。你以为,他怕小姑娘被抢走了?NoNoNo,他是怕那个要表白的人被他的小姑娘按在地上暴揍!毕竟,小姑娘出自将门世家,像擒拿,军体拳等等样样不在话下……顾星迢在路上为他祈祷:兄弟,保重!Q:有一个青梅竹马是什么感觉?顾星迢:我的人生里突然怼进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可爱,她会甜甜的笑,会奶声奶气的喊哥哥,会屁颠屁颠的跟在我身后当小尾巴,这种感觉,还不赖。傅向暖:我的人生里突然出现一个外冷内热的小哥哥,他会握住我的手,会像哥哥一样保护我,会带着我这个跟屁虫走南闯北,这种偏爱是我想要的。*遇见你后,我向你奔赴而来,从此苦短甜长,人间值得。——傅向暖我想要把一腔孤勇和余生六十年都给你,只要最后是你。——顾星迢*后来啊,星河也不再迢迢千里,星辰都弃寒向暖而来。后来的后来啊,所爱跨山海,两厢生欢喜。
  • 大氏族

    大氏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本以为他的降临是为了嬉戏世间,他却上了战场;他本以为此生孑然一人做个笑傲江湖的剑客,他却发现无数的人因他而昌亦因他而亡。这就是氏族,氏族之间的征服,至死方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

    究竟是堕落还是时尚?是追求还是疯狂?当今的时代是个鱼目混珠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也因此而复杂化起来:龙蛇同穴正如人鬼一洞,好与坏已经不是唯一的判别是非的标准,道德的阶级归属似乎也遭到了怀疑。人心不古,世风难测。然而,希望在哪里?希望孕育在那些渴求希望的人心里。于是,一个新型的工业时代,就这样轰轰烈烈,又悄然无声地开始了。轰轰烈烈说的是现象,悄然无声说的是实质。只要稍加冷静,你就会发现农机厂新任厂长林茂下“公海”的方法不仅救不了企业,反而还会把公海里的鱼捞到“私海”里去,富了他个,穷了千万家。催人深思,发人深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深不负你我

    情深不负你我

    人生能有几个八年。最初,大学相识的他们,甜蜜相恋,成为众人眼中模范情侣,一场天灾人祸却令有情人被一道墙分隔两地。三年后,他躲,她追,他自知早已不是大学里风光无限的天才小生,配不上美好迷人的她,极力掩盖自己的心意。再次相见,她依旧美好如初,身边不乏优秀的追求者;可是他却早已褪去了大学时期属于他的那些自信与傲骨。命运轮回,兜兜转转,恩怨繁华之间,二人能否再次重温旧梦?
  • 窈窕萌女君子好逑

    窈窕萌女君子好逑

    容浅,华萧,容华浅笑异世相遇他们的生命轨迹本应相交后相驰而去却因为两条手链重新交缠在一起三千世界她在,他也始终都在吾在河之彼岸,守望汝之归来
  • 魔鹰记(1)

    魔鹰记(1)

    少年林峰,巧逢魔缘,使他反出圣门,如魔脱囚笼傲扬魔界。从此,这位被称为“魔鹰“的少年亦魔亦道,沉浮于正邪之间,却因其怀魔宝异学,几度徘徊在生死之间。而当情与义使他再度重生之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把他与整个江湖再次推向生存与灭亡之中。
  • 几时明月圆

    几时明月圆

    你说等你回来就娶我为妻,可我苦苦等待却始终不见你,当我历尽磨难终于站在你面前时,你身边却有了她,就算你不再记起我,就算你伤我千百遍,我也只不过是想再听你唤我一声‘轻儿’。
  • 我的一寸男友

    我的一寸男友

    本故事纯属个人大脑里的奇葩之作,愿各位小哥哥小姐姐们,全力吐槽,发出你的吐槽能量........去拯救一个即将毁灭的小星星——爱德拉~,卡拉米粒行星。故事起源于黑压压一片的外太空里,一个硕大灰蒙蒙的大星星里——不!是旁边一颗只能用超级高倍望远镜才能发觉的小星星——爱德拉~米粒行星中的爱德拉甲乙国王子,艾德蒙奇葩走位来到地球上的故事。至于什么故事?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久的我作者大大都快升仙了........................(此处省略500万,内容个人去想)本书完~!谢谢收看~~~!本书完!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