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98500000003

第3章 南山琴师

你以为我在玩,其实我在工作;你以为我在工作,其实我在玩。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世界级手工吉他大师隐居终南山下,周华健、齐秦找他定制

有人说,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翻篇越来越快。从前一个时代有好几代人,现在一段人生就能跨越好几个时代。但是,还是有人早早认定了一件事,并决定要用一辈子时间去做,哪怕不被人理解。

他苦苦追求于技艺,哪怕投入远远超过产出,只因相信手中的作品在世间是独一无二的。

他逆着潮流而活,哪怕被抛在时代后头,不为人所知。也许,从他身上,我们能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发现了这个快节奏时代罕见的美!

(一)山脚小院,世界级手工吉他大师在此

与匿身终南深谷中不闻世事的隐士不同,在终南山下环山路一处幽静的农家院子里,隐居着一位瘦高的留着长发的中年男人。他深居简出,大门常闭,饮酒做琴,自成一统,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13年,今年53岁的解小石做了整整13年吉他……

解小石,在国内乃至世界手工吉他制作师的圈子里,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位生于1963年的新疆汉子,2004年无意之间开始手工原声吉他制作,尽管学习制作吉他是“半路出家”,但过人天赋和精湛技艺使得他迅速得到了众多业界大师的认可,其制琴水平也步入了“大师”的行列。2009年和2011年,解小石受到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手工吉他顶级峰会——“美国加州手工吉他交流会”的邀请,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受此交流会邀请的中国人。解小石的吉他成为该峰会的第一把中国人手工制作的吉他。

解小石在新疆长大,曾在新疆八一钢铁集团炼钢厂做电器维护工作,期间参与制作集团的焦炉比例模型。1993年后在广东珠海玩具厂做玩具设计、手板模型制作。这些平庸、烦琐的工厂经历,都为他后来的手工制作形成了积累和准备。

“我一直与商人格格不入。碰到不喜欢的客户就是能赚钱也懒得理他,碰到对脾气的客户,成了好哥们,你还怎么能忍心赚他的钱呢?”在做手工吉他之前,解小石还是一个商人。真性情的他注定生意平庸。

某日,他得到一把吉他,弹奏之后觉得手感不好,就买了一些零件来自己琢磨着改装,居然改成功了,而且音色手感都有了提升。拿去给琴行老板听,对方一听之下大赞不已,直夸专业,建议他不如改行做吉他。随口一说的话却让解小石心中一动。他做了多年餐具生意,但一直比较平淡,于是干脆就改行,正式开始做起了手工吉他。

由于国内尚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和教材,他就托人从国外买回被誉为“圣经”的教材书《吉他制作》,有了资料不懂一句英文,就找了外院的两个学生翻译了半年,誊写在白纸上厚厚一摞,因为书中许多词语和表述比较专业、生僻,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请教老师或者查阅资料,所以另一个收获是两个学生后来的外文水平进步了一大截。没有指导老师,就全国各地地参加乐器展会找人切磋;没有的工具,解小石就会想办法去创造……终于,在2004年第一把标有用贝壳嵌成“X”字样的吉他诞生了,也是从这第一把“X”吉他开始,解小石的制琴灵感便一发不可收拾。历经磨砺,“半路出家”的解小石成为在国内外吉他演奏家和手工吉他制作者中享有盛誉的“制琴大师”。

在成为“大师”的过程中,江建民是解小石生命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对解小石制作的手工吉他大加赞赏。江建民是华语乐坛极具影响力的编曲大师、吉他大师、录音棚乐手,齐秦“虹”乐队第一代吉他手,有“亚洲第一吉他手”的称号,经他手打造出的大牌明星不计其数。20多年来江建民编曲并录制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吉他爱好者。歌手周华健找江建民录音时,对这个吉他的声音也很好奇,江建民随即把解小石推荐给了周华健,激动的周华健是直接给解小石打电话订琴的。电话接通后一报家门,解小石刚开始有点反应不过来,正巧电视中放映周华健的歌曲,于是他像对老朋友一样说:“你的声音和电视中是一样的,没变。”

经过江建民的推荐,许多音乐界的“大腕”在用过解小石的琴后都感到十分惊讶,不敢相信国内还有人可以制作出这么好的吉他,于是纷纷向他发出“订单”,在这些人里,包括歌星齐秦。

沿环山路到五台古镇附近见到解小石时,他正在院子恭候,下车伊始便感受到他阳光的笑声。这里离西安市区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村民自建小二楼有一个整洁的小院,面对悠悠南山。院子东有大片辽阔肥沃的土地,依着墙是菜地,西红柿、茄子、豆角、萝卜硕果累累,精神抖擞……每天早晨傍晚,解小石会沿着环山的小路跑步一圈。他说自己轻易不会离开小院,进城后已经不习惯了城市的人群和空气,人群的烦躁和焦虑是他能敏感感受到的。

一楼是工作室,正在制作的吉他、整整齐齐的工具,摆满了工作台,摆不下的直接挂在墙壁上。二楼是生活起居场所。制作吉他对温度湿度环境要求很苛刻,为了提升温度,他自己安装了锅炉,每个冬季烧掉5吨的钢炭。

谁也想不到,这一处普通民房会是一间手工制造世界顶级吉他的工作室,一把售价6000美元的民谣风格吉他在这里诞生……

(二)一年最多做五把吉他,独自一人全手工打造

他一年只做五把吉他,甚至更少。

从画图、选择原料、组装、合箱、装边、粘指板、打磨、喷漆、装琴桥,几十个工序都是由他一人完成的,一把吉他需要用去近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看来,他以前所有的职业都成为积累的过程。

“我当过木工和钳工、电工,搞过乐队,还盖过房子。”他笑着说,“现在看来,曾经的一切都是在为今天做准备。”解小石说,他现在一年最多做五把琴,“要保证质量!”在网上搜索“解小石”,可以看到许多全国各地的吉他爱好者在论坛上讨论他,从琴的样式,到琴的音色。

解小石有着对音色、审美的独特理解,和他有共鸣的人会爱上他的琴。

除了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买琴,也有一些想跟着学习制作吉他的人,但他都没有应允。“等我再精进一点,再考虑收学生。我现在在制作过程中,都做了工作笔记,把一些能优化的过程都记了下来。如果以后有人要学,这些笔记对他们会很有帮助。以后干不动了,会考虑收徒的,这需要机缘。”

这个还在对自己要求“精进”的人,却早已名声在外。很多人都来找他谈过,有人想包装他,有名人想和他合作批量产琴,但都被他拒绝了。“我对开工厂赚钱不感兴趣,如果是那样子,我不如去做生意。我不需要太多想法,我只是个手艺人。”

目前解小石的手工吉他价格最低为2万元,且需要提前一年的时间预约。在预约时,解小石会和对方进行几次面对面的沟通,观察使用者的禀赋、性格、习惯,从而为定制者制作出一把独一无二的吉他。

做琴不能住在单元楼里,“机器多,不隔音,怕邻居投诉”,所以刚开始做琴的时候,解小石选择住在西安城南的吴家坟,后来拆迁又搬到了瓦胡同。刚住了一年,瓦胡同也开始拆迁。这一次,他干脆离开城市,搬出三环,到了终南山下的村子,这里离西安市区有50公里。当时他开玩笑地说:“不可能拆到这里吧!”

心躁之人绝对做不出好琴。为了能将琴的声音做得纯净、平衡、透亮,解小石一直在寻觅一处能静心的幽静之地。直到在终南山一住十年,成为一名南山琴客。

来自新疆的他,现在已经可以熟练使用关中方言与村民交流。他带着朋友参观村子,一路上遇到的老乡都与他打招呼。解小石说,开始觉得“留着长头发在这儿怪怪的”,现在“村里人也习惯了”。

平时除了做琴,解小石也喜欢做饭,而且手艺颇高。虽然平日的工作要精雕细琢,但是这个新疆汉子对面食和肉类是无比地热爱。烹制火锅、涮肉、各式炒菜、拉条子,都不在话下。经常有朋友自城里上山看他,为的就是吃一顿他做的饭。比如西安著名的摇滚歌手王建房,就常召唤一批人上山找解小石。“去找老解”几乎成了一句接头暗号。最近的一次,是王建房和几个做音乐的朋友在解小石家里搞了一个烧烤party,他们自己带着酒上山,老解在附近的村子赶集买了各种肉类先腌着。偶尔解小石也下山“与民同乐”,喝多了酒,就住在王建房家里。在没有朋友上山“骚扰”的时候,解小石就做做吉他,遛遛两只狗,在这个安静的小村子里隐居着。

一片菜地,一条狗,养花、摄影、画画、跑步,静心造琴,散淡生活……

(三)“如果做不出最好的琴,我就买一根最好的麻绳上吊。”

“我从小喜欢手工和鼓捣点什么东西,这是骨子里带来的东西。我5岁时竟然拆卸了一个自行车,又把它复原装好了。后来参加工作当十年电工,厂子里展览做模型等,满足了我的爱好。后来工作影响了一些,但是我就喜欢鼓捣点东西,也没停下来过。每完成一件东西,不管是琴还是什么物件,我就深深地满足了,获得快感,沉浸在其中。”他思索着说。

这可能才是他坚持的根本和动力源头,却与名利无关。

他说:“做琴最初的几年,经济一度拮据,自己也曾想放弃过。一位朋友鼓励说,这就像你小时候小人骑大车,你要往前走,哪怕慢一点,哪怕推着走,也不要停下来,更不要倒了。”

解小石做吉他的原料是很苛刻的。

琴的部位不一样,材料选择也不一样。目前市场上的工厂琴与手工琴的区别一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另外一个就是所用原料不同。手工琴的面板需要松软,多用松、杉,并且苛刻到选择寒冷、无污染的北半球森林原木。背板、侧板对强度硬度要求高,用非洲、欧洲、马来西亚的黑檀、紫檀、红檀、夏威夷相思木等密度大的名贵木材,保证成琴后与面板振动能很好呼应、反射。琴颈用非洲的桃花芯木,像人的脖颈一样,要求舒展、通透,硬度大,弹性好。而工厂琴在面板、背板、侧板用料上多选择稳定性好、不易变形的三合板。成琴后弹奏的感觉当然是天壤之别了。

“我现在有个嗜好就是爱木头,爱看木头,没事时拿起来一块块摩挲,遐想,敲击,与木头交流……”在一间专门储藏原料的工作室里,解小石拿出自己珍惜的名贵木材,举在空中轻轻一敲,嗡嗡的颤响和振动就在房间的静谧空气里明显地传开。“这就是适合做琴的好木头!”

“儿时第一次摸到我爸的吉他,拿起来我就放不下了,太喜欢这个声音了,其他的乐器都不喜欢了。”说到儿时的事情老解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父亲是个音乐爱好者,正是在他的熏陶下,解小石对音乐有了自己的理解。

一开始制琴时,父亲质疑他的这项工作,直到亲手弹了他做出来的琴,老父亲眼里一亮,一辈子喜欢音乐的父亲赞叹地说:“哦,不错啊!”就这样,他获得了父亲的支持。“一开始,老爸还是担心我这个事情,总担心吃饭是个问题。这两年采访多了,名气大了,老爸才似乎放心了。”每年老解回新疆两次,就是为了回去看老爸。说到家乡和父亲,解小石的眼里饱含思念。

“你以为我在玩,其实我在工作;你以为我在工作,其实我在玩。”他说:“我投入全部热情做琴时,常常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解小石每天扎在工作室十几小时。儿时热爱的化学、物理、几何、航模知识都在此刻派上了用场。心情不好时他干脆不做琴,有时兴致起来,半夜起来开工,做到白天,饿了自己做饭吃,累了一头睡倒,不论时辰。

一把琴成功,做最后的装饰是必需的,解小石一般用不同颜色的鲍鱼贝壳,细细地镶嵌进面板里,细致如女人绣花。有的部位也用牛骨或者驼骨,也有人用象牙来做,他却坚决不用。他也碰见过客户要用金银等各种金属镶嵌来装饰的。对此,他玩笑说:有钱人不会弹,会弹的没有钱!

“马丁吉他的结构几乎已经奉为标准了,但我想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结构,要改变X梁,创造新的结构。”解小石笃定地说道,“我有很多梦想还没有实现,我想花几年工夫做出一把绝世好琴,给自己做一把琴。”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梦想,他想从结构入手对传统进行突破。一个半世纪以来,Martin吉他公司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公司,被誉为“箱琴之王”。

他的另外一个梦想是出一本书,把手工制琴的方法、步骤、工艺、技巧等能系统地记录下来,使得手工的工艺传承下去。另外,加进去自己制作每把琴后的故事和情感。

并且,知天命的他也常常从做琴的工艺中琢磨一些哲理。比如,琴身上的零件没有重要和次要之分,全部好琴才能好!整个琴身面板、背板、侧板、琴颈、琴桥、指板,以及旋钮、品丝等五金件,没有一样不是重要的,任何部件的瑕疵都会毁掉一把琴的音色。甚至,面板背板上不对称的一块木头的疤痕也会影响到音色的平衡之美。

比如,人的耳朵是最挑剔的,不像嘴巴饿了只得吃,耳朵不喜欢的东西可以逃避不听。

解小石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在工作室里,一大块从新疆新运来的硕大的榆木墩在那里。“这东西造琴行不行?我也准备试试呢,吉他是有生命的,面板会呼吸。”

人一生,除过吃喝拉撒睡,除过世事应酬,诱惑烦心,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平庸的、琐碎的、毫无贡献的,真正能静下心来专注某一件事的日子不长。从画图、确定原料,到最后打磨完成,一把吉他需要用去解小石最少两个月的时间,这些工作耗去了他的精力,也丰富了他的生命,给他带来无可替代的生命的快感和满足……

10年前的一天,坐在终南山下的这个幽静小院的黄昏里。解小石曾与王建房、仲伟等友说:我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环境,如果做不出最好的琴,我就买一根最好的麻绳上吊!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

    本书用漫话的形式,将诗人的生命历程、作品的内涵与诗艺表现作为叙述重点,着重艺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全书包括的这些短文,每篇处理一首诗,或一个特定事件。各篇分读可以体味作品的精华,合观则可得诗人的身世与人格。既是非常好的文化小品,也是学术小品,很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 驯悍记

    驯悍记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情节滑稽有趣。它讲述一个聪明的男子,运用巧妙的计策,成功改造了脾气暴躁的富家女,使之成为温柔贤惠的妻子。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 灰丝袜:散文九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灰丝袜:散文九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八零后女作家祈媛用她纤细敏感的文字,以独特的世界观记录了她游览古镇,回望母校中国美院,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心情,挖掘出琐碎生活中的新鲜与异质。
热门推荐
  • 毒药

    毒药

    西默农笔下的人物很多都被写死了,其中极少数是寿终正寝。在所有的死亡方式中,中毒是他描写得最精彩的一种。《星期天》的悲剧发生在戛纳海滨,旅馆老板忍无可忍,萌生用自己的拿手菜毒死妻子的念头。在《铁楼梯》中,砒霜再度成为秘密武器。主人公饱受胃痛折磨,越来越怀疑他深爱的妻子可能正在故伎重施……在第三部小说《麦格雷不择手段》中,麦格雷当机立断,迅速弄清事情真相。
  • 传说中的盾战在异世

    传说中的盾战在异世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穿越,更想不到会继承游戏角色的能力,这也就罢了,结果,居然夺舍成了系统……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神级工业主

    神级工业主

    新书《医药巨头》已经上传,大家都去瞧一瞧。............重生了,回到20多年前的唐飞重新开始,抓住共和国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涉及轨道交通,新能源,重工业装备,甚至芯片。一家庞大的制造集团渐渐的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让国人无比自豪的是,它掌握着制造业的很多核心科技。
  • 神农诡

    神农诡

    午夜时分,在皎洁清冷的月色下,一个巨大的人形黑影突然出现在探险队宿营地对面的山坡上。负责守夜的青年男子此时正用单反相机以慢门方式拍摄星空,当他检查照相机的拍摄情况时,显示屏上的黑影就象一只鬼魅,瞬间令他恐惧万分。由于连日来已经被神秘死亡事件折磨得心惊肉跳,当青年男子看到这一幕时,立即被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青年男子颤巍巍的抬起右手,指着黑影呆傻了半晌才翕动嘴唇:“神—农—诅—咒......啊......”。
  • 妖孽王爷吃货妃

    妖孽王爷吃货妃

    一朝穿越,遇上了N个妖孽,都长得祸国殃民的小样儿。哎呀肿么办?一碗面条两碗面条三碗……香喷喷滴肉包子呀!美女正饿着,下哪个妖孽的手好?还是一个一个排着队滴来?美色当前,流点口水先……嘿嘿吃一个补补眼,吃两个补补手脚,吃三个,不行,吃撑了就装不下最后一个妖孽啦……<br/>最后一个妖孽也不会让她得逞滴,不会成为她腹中食,他要让她成为他的口中粮嘿嘿。<br/>小片段:<br/>两人在天下第一面馆吃面,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吹灭了蜡烛。美男子关心的问着旁边的小女人,“害怕吗?”小女人点了点头,“恩,害怕。”胆怯的往一边靠去,美男子笑了笑,“怕什么,这不是还有我吗?”,她更往旁边靠去,“我就是怕你吃我碗中的面啊!”<br/><br/><br/>
  • 天火丹帝

    天火丹帝

    废柴没想到自己被推下悬崖之后,竟然因祸得福,得逆天丹道传承,踏上无上强者之路!
  •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这是你欠我的!”她微微一笑,嗜血冷眸寒光乍现,从此,废物白痴锋芒尽显,纵横天下。他身为皇族,却废物一枚,被人不齿。当心机魔女遇到腹黑恶魔男,爱恨纠葛永不断绝。“你不稀罕我可以,我稀罕你就成了!”腹黑男微微一笑,无耻卖乖。江山乱,风云起,黑吃黑的时代,他坏坏一笑:“娘子,手下留情哦。”
  • 绝世凰神在都市

    绝世凰神在都市

    三十年一场夺取成神机缘,江奕与人死战,一身修为几乎残废,在这都市中如何生存,一时心软救下他人炉鼎,收为侍女,却卷入一场阴谋当中。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