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85900000009

第9章 屯田之策

二人皆是露出一副,原来是这样啊的表情。可荀彧又怕自己主公多心,连忙站起身来解释:“主公不必解释,想来若不是为了这城中的一方百姓,您也就不必如此劳心费神了。”

“文诺啊,你要总是如此恭敬,以后还怎么相处。放宽心,对我有所怀疑,也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还要请你们多多指正才是!”

说实话杨澜真是受不了古人这一套,明明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还要借此机会表明一下忠心。

心说不行,我得改改他们这毛病,于是故意说道:“文若士载,今后还要共处一室,可敢与我约法三章?”

“主公但说就是!”

“别……别说是三……三章,十……十章也行啊!”

这两老小子上套了!杨澜心中一阵窃喜,表面却不露声色:“那可说好了,不能反悔!”

“第一,以后不能再叫我主公。我姓杨,名澜,字敬之。以后就叫我杨澜或者敬之都可以。”

“第二,以后别动不动就三跪九叩,搞的我跟皇帝似的,我不习惯。”

“第三嘛,第三我还没想好,以后想好再说吧。”

荀彧邓艾听杨澜说这三条跟开玩笑似的,顿时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自家主公说的约法三章是这样的三章。

不说还好,一说说的荀彧背后直冒冷汗。连忙跪在地上,手中施礼道:“主公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这不是叫我等坏了礼法吗?”

杨澜心说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呢,先前说的时候他就用这话怼我,今天我可不吃你这一套了,还好之前已经和他们约法三章了!随后又假意怒道:“文诺你岂是想出尔反尔,欺瞒于我?”

“这……这……哎!”荀彧顿时被杨澜说的哑口无言。转头看了看邓艾,眨巴眨巴他那小眼睛,想让他劝劝主公。

邓艾心领神会,脑中思索了一下道:“古……古语有云:隆礼……礼尊贤而王……王,重……重法爱……爱民而霸。主公刚才……才提出的……的两点,其一是……是不忠,其二是不……不敬。如此不忠……忠不敬让我和……和文若兄……兄如何……何自处。”

“我心意已决,你们要是不同意,就速速退去散伙吧,图谋大计之事就劳二位费心了,我再想办法便是。”杨澜拿腔拿调的,故意把“散伙”二字的语气说的极重。

荀彧被逼的实在没办法了,哀求着和杨澜商量:“大不了以后我等少跪就是了,但绝不敢直呼您的名讳,还望请主公三思!”

这时,好久都没说话的大先知,却突然开口道:“差不多行了,古人对于礼法看待的比性命还重要。要是按你这两条行事,还不如杀了他们来的痛快呢!太过分了!”

杨澜心想这要求过分吗?简直不要太简单。不过古人之所以有如此思想,也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与教育造成的,并不能怪他们。

看着可怜巴巴的荀彧与邓艾,杨澜再不忍心逼他们。遂说道:“既然二位执意如此,我也就不强迫文若与士载了。”

转头看见荀彧还在那杵着呢,叹了口气:“文若也别一直跪着了,快快请起吧。”

“不过,关于收购农田之事如若百姓执意不肯,也不要强迫。就说即便收了地,不但不会没粮吃,反而还会多给他们一部分。家中有耕牛的出牛,没牛的出人就够了。”杨澜似乎对此事早有计划,说的头头是道。

既然主公都承诺能多给粮食,也就没什么可再说的了。不过就是对于杨澜的安排,还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荀邓施礼领命,又问还有没有什么安排的。

杨澜想这么说都该说到天亮了,就说有什么话明天再从长计议。让两人先好好休息,毕竟现在都是纸上谈兵,一切还要看具体实施的情况。

结果二人一听主公言犹未尽,非说自己不累,让杨澜再给他们讲讲究竟还有何计划。

杨澜心说你们不累,也不能不让我睡觉啊。大半夜的,三个老爷们搞什么阴谋论!但是又顾及荀彧邓艾的面子,盛情难却之下,只能强打精神接着给他们往下讲。

“你们想象一下,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里,既能养活这一方百姓,又能有余粮以囤积呢。”

荀彧邓艾二人皆是摇头道:“不知!”

“答案是种地!多多的开垦良田,就能多多收获粮食。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说的话,三岁小孩都知道?其实不然,这里面还暗藏着商机。

“商机是什么,商机就是钱财。有了粮就有了钱,有了钱就不愁招兵买马。有人有钱有粮,还愁不能占有一席之地吗?你们理解没有。”

杨澜说的口干舌燥,端起面前盛有水的茶碗,咕咚咕咚猛灌了好几口。

邓艾挠了挠头,似是还有疑惑:“理解……解是……是理解了,那……那具体……体实施的……的办法呢?”

杨澜用手一指地图:“正如士载所言,屯田之事事在必行。但眼下我们人手不足,急需几百位壮劳力,来帮助我们开垦土地。所以我让你二人广发告示,召集人手。”

“再者,城中百姓还需大量粮食果腹,现种现吃肯定是来不及了,买粮才是唯一解决的办法。可为什么我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去寻找粮商,而不是就近购买,你们有没有想过。”

两人不明所以也就算了,更主要是觉得不能替主公分忧而感到内疚。荀彧略微把头一低:“说来惭愧,属下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二,还请主公明示。”

杨澜把手一摆:“这没什么,把商人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相互竞争。如果去各家问价,定不会以最低的价格买来粮食。只会以标准市价卖给你,根本不可能打破粮商之间定的最低价。”

“但是各处商人皆会于一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有同行在,又是一笔不小的买卖,谁也不愿意让落入他手。这样,就形成了竞争之势。”

“我会在当天先报一个普通市价,以竞拍的形式来决定,最后与谁做成这笔买卖。”

竞拍这个词对于荀彧和邓艾,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杨澜看他二人似懂非懂,耐心的解释道:“举个例子,每斛小麦是220铜的市价。以220铜为起拍价,每个人都能叫价。张三说能以210铜每斛卖给我们,李四紧接着又说200铜就能卖给我们,不一会王五说每斛只要180铜。”

“显而易见,王五的出价最低,我们就买王五的粮。这就是竞拍,让商人自己之间互相竞争,我们做收渔翁之利。”

荀彧听完顿时说道:“妙哉,妙哉,好一招离间计!这样就可以打破商户之间的平衡关系,无法用市价来限制我们了。”

杨澜心说我这可不是什么离间计,各个商户可都是公平竞争,只不过以你们的想法,怕是不能有此一招。

邓艾发现说到此处,主公眼中闪烁着锐利光芒,似是志不在此。就又问:“买上粮,我等又该如何行事?”

杨澜等的就是邓艾这句话,郑重其事说:“接下来才是重点,因为我们的目的,根本不在于能便宜的买到粮食。而是借此机会,和商人打通交情卖粮。”

“缺粮的情况最多维持在今年,赶着明年有收成了,吃都吃不完,只会拿去卖,绝不会再买了。”

“我粗略算了一笔账,如果我们能够召集三百人,并且引水入田的方式也可行,那么就能开垦五千亩良田。平均一人十五到二十亩地,再加上有牛和耕具辅助,应该是不成问题。”

“谷物的成熟期大约有九个月,也就是说,我们要白白养活城中的难民九个月。再加上雇佣的壮劳力,算下来将近千人。一天保守估计也要吃掉十斛,甚至更多的粮食,九个月就要吃2700斛左右。”

“你们能想象到2700斛(120斤一斛)是多少吗?我们至少要在谷物成熟之前,有这么多粮食供大家吃,才可以保证那五千亩地的收成。”

想想都觉得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以杨澜一人之力养活上千口人,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况且要是地种好了,老天爷不作美,赶上大旱闹灾。那可真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哭都没地方哭去。

但是事情就是如此,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不过,杨澜转头又安慰起荀彧邓艾:“好在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搏上一搏,机会来了也要能抓住才行。一旦熬过这段时间,我们的春天就来了。4500亩地的收成想想都诱人阿!”

在座的三人随着话语,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正等着收割。又想到百姓们手里捧着成堆的麦子,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还都只是幻想而已。

荀彧不知不觉两行清泪已经流下:“这正是我等之福,更是百姓之福啊!文诺先替上艾县的百姓谢谢主公了!”

看到荀彧如此激动,一直以来敬文诺为兄长的邓艾,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不过一向不善于表达的他,却是暗下决心:誓要替主公和兄弟解忧,发挥自己所长,让屯田之事可行。

似乎是受到他二人的感染,杨澜突然觉得自己做了一生当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也为能结识荀文诺、邓士载这样的忠义之士,而感到欣慰。

想想前方的路还长,自己现在势单力薄。多亏了有这两人在一旁出谋划策,才能让杨澜有了更多可以思考的空间。

不知不觉已是聊了一夜,众人却无半点困意。最后荀彧还是让杨澜先去床上休息,万事交由他们处理就好。

杨澜也是真的困了,自从上班以来,就再也没有整晚不睡觉。也顾不得许多,上床倒头便沉沉睡去了。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

    本书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风捉影势在必然,而历史却要真凭实据,谨慎从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全书史料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汉世祖

    汉世祖

    穿越后汉隐帝刘承祐,辅弼创立江山。其后以尚幼之年,嗣新造之业,保延洪之运,守不拔之基。PS:若不是父兄死得早,这也许会是个再世李二。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热门推荐
  • 心若放宽,处处是晴天

    心若放宽,处处是晴天

    本书的主旨并不是在纯粹地讨论天气问题,而是借用天气来比喻生活。今天下雨,不能外出,但是我们可以躲在家中喝酒、打牌,也可以是其乐融融;如果我们失恋了,或失业了,就当从没恋爱过、就业过,一切不就是重新再来一次吗?这就是此书的主旨,书中所有的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一主旨来展开讨论和叙述的,即:生活中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以喜乐的心去看待,乐观积极地去面对。其结果就是你的心情总是愉快的,生活也总是处处充满阳光。
  • 帝王谋妻:娘娘,您别跑了

    帝王谋妻:娘娘,您别跑了

    这是一个外表高冷内心闷骚的帝王谋妻的故事,这是一个外表妖媚内心更妖的“公子”跑路的故事。(女扮男装,1V1)“陛下,人又跑了!”宫人惊呼!话音未落,顿觉一阵风刮过,方才还在批改奏折的帝王,已在追爱的路上。——你到底想怎样?——娶你。——小爷我是男的!——无妨。自此,天然夫妇走上了“狼狈为奸”坑天下的不归路。故事纯属虚构,请勿较真,欢迎吐槽。
  • 竹庄诗话

    竹庄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逆天射手

    网游之逆天射手

    一个小小的射手能有多大能耐?一般般吧,核爆输出。射手的存在难道不是为了被秒?夜天明不服气:谁秒谁还不一定哦。
  • 男神来了

    男神来了

    霸道傲娇洁癖的天王巨星,一直深陷绯闻旋涡。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光芒万丈,却没有人知道他一个人默默守候一段爱情多年直到她贸然闯入,纤尘不染的味道砸进他的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这一生遇见的所有人里,千万颗活跃跳动的心,怎及你的钟情?
  • 不老人格

    不老人格

    在那座不老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抱着猫儿走在他们的回忆中。这次又是谁?一个故事,两个人格。谁去谁留?这里,有一个说书人,还留在原地。
  • 凤云归

    凤云归

    一朝穿越,一手绣艺,绣尽山河!“皇后!给朕绣件龙袍吧!”“好!五万两!”“可以!”“黄金!”凌苏似笑非笑的看着身边的男人。“皇后倒是不贪!”“嗯,本宫从来都是······啊!”“皇后还是给朕多生几个小公主吧!”凌苏想,如果能一生如此,那回不回现代,也许也并不那么重要了!已有百万完结作品《逆世凤谋》,欢迎大家去批评!都说扑街建群没意义,但自己有个好久的群,就放出来吧!读者可进,群号:631987411
  • 第十五禁区

    第十五禁区

    《进化演论》《时间论序》《空间结论》《神学论述》突如其来的四大论派刺激着人类对高级文明宇宙起源的极度渴望从此人类不再局限于科学世界各地出现一群有一群一批又一批打着终极旗号的疯子探索论证演化揣测挑衅在无数可能的学术中找寻进化的终极宇宙的源头人类终于触摸到了媒介殊不知天罚随之而来终于给予人类的真相是令人胆寒的《阴谋论》第十五处禁区开始≠结束?结束≠开始?……
  •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40-50年代期间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
  • 蝴蝶祭

    蝴蝶祭

    骆琪,曾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却在一夜之间承受家破人亡的痛苦。罹忧,高高在上的皇帝,一手造就了骆家的悲剧,却在阴差阳错间爱上了她,一次次的伤害,到最后才发现最初的最初,竟然都是一个设计多年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