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600000006

第6章 我们共有一个家

“家”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让患者感到“家”的温暖与舒适,享受“家”的体贴与呵护,信赖“家”所提供的一切服务。

——柴瑞霁

在中心医院东边,有一组杏黄色建筑群,名曰杏林嘉园,一看就知道,这是医院员工们的爱巢。每当华灯初放时,这一栋栋楼房的每一个窗口,会陆续亮起灯光。温暖,温馨,宁静,安详。吸引着劳累一天的主人回来,享受亲人的一声问候,享受可口的饭菜,享受只有家才能带来的舒适与放松。

近在咫尺的距离让员工们首先感到的是方便。上下班不用挤车,连自行车也用不上,步行5分钟即可。一位护士长说,她有两岁的孩子,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仍然很宽敞。“才30出头就有了自己的房子,140平方米,过去连想也不敢想啊。当初如果不放弃北京海淀医院,那这辈子恐怕都要做房奴了。我很满足。”

一位科主任说:“对患者也方便啊,我们这种工作性质,患者需求第一。过去接到电话,骑着车子在街上横冲直撞,来晚了患者就不满意。有时赶到深夜,打不到出租车,急得在街上跑。现在简直是零距离啊。”

“那时候传言说不让盖新院了,有人就犹豫不决把房子让给别人,现在早就后悔了。这位置多好,升值空间大着呢。”一位副主任说,得意之情挂在眉梢。他还说:“你应该去看看院长的家,过去的,在老院。在去年10月份搬新家以前,他一直住在那里,你看看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建议你看。”

6月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位朋友陪同下走进中心医院老院后面的家属楼,从一个角落的单元里爬到四楼。尽管有思想准备,知道50平方米房子的基本结构,但当我站在客厅,头顶的吊扇旋转着送来一阵凉风时,我还是震惊了。

后来我问院长:“你俩一个是省委联系专家,一个是市委联系专家,一中一西一对名医,竟然能在如此的环境里憋了17年?孩子们回来怎么住?”

院长说:“大家都一样嘛,我以前还住过8平方米,14平方米的房子呢。”

“可您调进医院时已是1999年,很多人的住房都得到了改善。”我仍然不可思议。院长的两间卧室都是十来平方米,主卧室里有一台壁挂式小空调。我想到自己运气不好没赶上分福利房,但仍然能在同一年把50平方米的单元房换成两层楼的小院,就为改善居住环境。我不能像人们概念中的中国老太太,临终前说自己终于攒够了买房钱。况且,他们的收入应该不比我低。

“听说您调进时正好赶上两栋新楼建成,院长住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不算过分吧?您这客厅这么小,还是斜的,怎么给人看病啊?”我看着并排摆在门口墙根的两把旧藤椅,看着与电视机不到两米距离的一张双人木沙发,不知道那些来找这位名医把脉的领导们会怎么看,他们有没有想过首先为专家们改善生活环境?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谁拥有人才谁就是赢家的当今社会,这应该不仅仅是政治时尚。

简陋的阳台厨房,茶几当饭桌,酷夏时四人同挤一个卧室,若不亲眼目睹,哪里敢相信这就是2000名员工的一院之长?是无数患者从四面八方,甚至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寻医的名医之家?我心里涌上一种悲凉。

“我可以要一套房,但我不能。那时我刚进医院,60套新房,300多人排队,我不要,班子成员都不要,工作就好做了。当领导首先要学会放弃,要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很正常。”院长解释道。

后来一位分房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这次分房最顺利。”

“那您为什么不在外面买房子?”我穷追不舍。

“不是买不起,同甘共苦嘛,再说,这多方便哪。”院长说。说到方便,可能是他们对生活的最低要求了,下班后站在厨房里炒菜,玻璃外面来往的不是患者就是家属,那种没有上下班之分的感觉,真的难以描述。遇到流感,整天得捂着口罩。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环境。

人们说,院长的心思全在大“家”上。

2010年5月5日下午,在东院四楼的学术报告厅,中心医院第四届医院文化月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参会者除了医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还有所有科主任和护士长参加这个会议。纪检书记李为民担任总策划并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管恩亮宣读实施方案。

我悄悄走进会议室,坐在最后一排。

这是我第一次听院长做报告。

“以院为家,从我做起”是他报告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当我们拥有‘家’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超越感情,超越时空,凝聚人类高层次的爱,这种爱会支配每一个人为家的奉献和付出甚至牺牲,成为一种自然,从而不带任何理由和条件……”

“现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她有着63年的创建和发展历史。63年里面凝聚着我们每一届医院领导班子,每一代医院人,他们为此做出的付出或者牺牲。到今天能有这样一个现代温馨的家,都是在我们前辈的基础上而迈开步伐。我们现在这个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有着温馨舒适和现代的人文气息。当我们走进这个新家的时候,感觉绝对和过去有明显的区别,当我们置身于这个新家时,我们会油然产生一种对家的依恋和情感……”院长声情并茂,从家的概念讲到家庭成员意识,讲到大家庭的维护,讲到奉献精神,讲到具体行动。大到医院形象、医德医风,小到随手关灯和从地上捡起一个烟头,扔进垃圾筒。

“对任何事情,应该做到,这是一个认识层面;愿意去做,价值层面;尽力去做,就达到了一个精神层面。以院为家,我们起码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在认识层面首先解决应该做的,而且我们应该努力在价值层面解决愿意做,把愿意做变成一种自觉,一种主动,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如果我们都能够尽力去做,那么我们就有一定的境界层面。如果一个人能达到自己追求的那个境界层面,那他一定是愉悦的、快乐的,他也一定能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听了院长关于“家”的一番阐释,我对他多年屈居于那个“蜗居”,有了新的认识。对他以身相许构筑起的新家充满敬意。那岂止是一砖一石的垒叠,一草一木的栽培,而是智慧与魄力的集锦,是身家性命的抵押,是一个细胞、一群细胞的死亡换来。

难忘那天下午,我去老年病科找常念欢副主任看病,刚坐下就碰上院长“房颤”犯了。我冒昧跟进病房,目睹了医护人员的检查过程。

“你看病?”院长还是发现我了。那段时间我正好服他的汤药。

“我看院长怎么也生病!”我调侃道,希望整个病房能够放松紧张的气氛。我摆摆手示意再见,不敢让院长再说话。

“其实,你见到的是最轻的。那一年在成都考察设备,因大雾滞留,在机场接到家里电话说工地上闹事,一着急马上犯病,被送进华西医院抢救。那次在北京犯病,抢救了9个小时,董福松整整守了一夜。那次在太原开招标会,走到半路上犯了,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他被直接送进山大一院急救室,宾馆里等待的人生怕专家请来了,招标会开不成。第二天他准时出现在会上,压力太大啊……”有人进来了,打断了党委副书记管恩亮的感慨。

我了解到,为了这个大“家”,院长累出这个“房颤”,屡犯屡治,屡治屡犯。“这么厚一摞病历,再不重视,就要出问题了。”常念欢副主任担忧地说。

“人们几乎都处在一种状态下,大家似乎都在为了生存和金钱,为了感官的享受在奔忙,而你在追求一种精神,这种超出常规的追求会使你活得很累,每一步都难于上青天。院长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选择,没有人能够改变。”一位朋友这样评价。

同类推荐
  •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精选近百年来数十位中外名家分享人生感悟、诠释人生真谛之经典散文,展卷阅读,细心品味,每一篇文章都心醉神迷。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看名家谈人生,获知人生的意义,感悟生命之幸福,端正对生命的态度。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热门推荐
  • 凤隐双城

    凤隐双城

    侯府重生嫡女楚双城只想暴虐前世渣夫。却无奈卷入阴谋诡计的后宅江湖与朝堂。前有恨不得她死的姨娘,后有看不见的黑手。且看她如何金蝉脱壳,运筹帷幄的游走在红颜与刀锋之间。(爽文,杀伐果断,权谋争斗)
  • 雾岛传说

    雾岛传说

    这里,是时间的边界。你永远不知道,一扇门,一堵墙,一口井下面隐藏着什么样的世界。露露笸:你,你,你怎么可能来这里?你只是游戏里的一个人物而已。单溪:是啊,我只是一串代码,一串数字而已,我为什么可以到你的世界?你有想过吗?或许,你也只是一个npc?说完,他露出一个邪恶的笑。一场又一场的冒险,只为寻找你的踪迹。可你,又在哪里?
  • 胖胖秘书

    胖胖秘书

    秘书从来都是美女的职业,可是号称美女云集的广告公司却出了个胖胖的大秘——慕稀艾。
  • 婚姻流浪记

    婚姻流浪记

    有一群妻子,她们每天看似笑面如花,却默默背负着家庭压力,舆论压力,道德绑架。到底是遇到了怎样的男子,使她们的婚姻如此痛苦,却不能放弃?还有一群丈夫,有的视家庭为中心却被妻子嫌弃,有的视钱财为己命却愿意为妻子花钱,有的讨好妻子想要家庭美满却被厌弃;每个人都是婚姻路上的流浪儿,谁也不知道在这条路上自己最后有没有人收留,能否找到真正的家。
  • 强势宠爱:暴躁男神,轻点撩

    强势宠爱:暴躁男神,轻点撩

    她以为他只是个暴躁少年,没想到他不光暴躁,人还很坏,坏到她想打开他的心看看是不是黑的。没想到,心是打开了,人却被关在里面出不来了。唐墨:“你知道吗?”程瑶一脸冷漠:“不知道。”唐墨一脸深情,自问自答:“知道为什么千万人之中我也能一眼便认出你?因为别人走在路上,你走在我心上。”程瑶扶额。怎么办,明明是土味情话,却还是没用的沉沦其中……
  • 青春荷尔蒙

    青春荷尔蒙

    当女人不再对你唠叨,她已经死心了;当女人不再对你流泪,她已经心寒了;当女人不再对你撒娇,她已经没热情了;当女人不再要求你的陪伴,她已经失望了;当女人不再与你谈及未来的生活,她正在远离你了;当女人不再与你分享她的快乐,她已经不信任你了;当女人不再计较你打不打电话给她,她已经默然了;当女人做任何决定都独自处理,她已经不需要你了;当女人受到伤害一笑而过的时候,她已经看透你了;当女人在你身边,一直的沉默丶沉默丶继续沉默!她已经毫无留恋的要离开了。当男人明白,已经太晚了。(PS:本故事纯属虚构)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网王我竟然是芥川慈郎

    网王我竟然是芥川慈郎

    前世一直碌碌无为,虽然一直投身于网球事业,但总被人说对网球缺少热情。她也明白,以他的天赋,如果向他人一样,努力训练,一定可以拿下世界冠军,但如果真的有如果,人生也就没有那么多遗憾了。现在,她重生成为她一直崇拜的芥川慈郎身上,她该如何选择?命运的齿轮也许早已转动,也并非无规律可寻。
  • 罗天大醮设醮仪

    罗天大醮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帝君又作妖了

    我家帝君又作妖了

    生死劫,赌生死。她来到他身边为求一生,为他觅尽长安佳人,仍入不了他的眼。都说小王爷是个命薄之人,他不介。“既是在劫难逃,你我路上作伴可好?”***“帝君,帝君,听闻有妖上了觅缘台,招了桃花,试试?”“帝君,帝君,隔壁山的小仙子送来了秋波,瞧瞧?”“帝君,帝君……”有妖扶额:诶?我家帝君又作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