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600000003

第3章 这不是传说

我愿做铺路石,这是我的人生定位。栽树人在太阳下劳作感到凉爽,这是一种心态;乘凉的人未必感到凉快,这就是社会现状。

——柴瑞霁

2009年隆冬的一个晚上,运城东城区的夜空突然间绚丽璀璨,路人纷纷驻足观望,附近居民打开自家窗口,眺望这突然出现的风景。夜幕下,整座建筑的霓虹灯全亮起来,华光四射,变幻着色彩与图案,给冷清的东城区平添了几分现代化城市元素,也使这个寒冷的夜晚变得明丽而温暖。这座人们关注了许久的建筑,终于在这天晚上,用她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宣告:我,站在这里。我,是新建的运城市中心医院新院。

一天上午,一对父子走进门诊大厅。30多岁的儿子带领父亲穿过8米宽的走廊,来到VIP住院大厅等候电梯,儿子搀扶着父亲,父亲的腿仍然在哆嗦。

儿子说:“爸你从来没有住过这样高级的医院吧?咱也住一回。”

父亲说:“连见也没见过,像电视里演的飞机场、大宾馆。”

儿子得意地笑了:“这走廊能跑汽车呢!”

父亲又说:“你有俩钱烧的,这多贵啊?”

儿子说:“不贵,床位费跟老院一样,没有加价。放心,这新院环境好,仪器先进。”

父亲摇摇头:“老了老了,总算见识一回啥是大医院。北京的医院都像这吧?”

儿子摇摇头:“爸,北京的大医院也就几家,好多都不如这大呢。如今有飞机场,还能请北京的专家飞来给你看。不过没必要,你又不动手术。”

父子俩的对话消失在电梯里,听见这几句话的两位护士悄悄交换着眼神,嘴角翘起来。

又是一个上午,一个男人跑得满头大汗,挤进即将关闭的电梯,发着牢骚:“谁他妈把这医院盖这么大?我都跑了半天还不知道门在哪儿!”

电梯里一位护士问道:“您找哪个科室啊?我领您去。”

男人说:“你这不马后炮吗?我找到了。在三楼。”

护士没有吭声,抱歉地笑笑。她想对他说,我们门诊大厅有咨询台,还有导医,您应该先问她们就不会跑冤枉路了。但她忍了忍没有吭声。

又过了几天,门诊大厅咨询台旁竖起一面鲜艳的旗帜,旁边站着几位身披红色绶带的护士,绶带上“志愿者”几个黄色大字那么醒目。有人扶着患者进来了,东张西望,不知所措。也许,是这大厅实在太高太大了,那醒目的挂号处标识牌反而被他们忽略。其实,往前再走四五步就是咨询台。一位志愿者迎了上去,微笑着说:“请问你们要去哪个科?那边是挂号处。”

他们转过头,看到挂号处前长长的队伍,靠墙有两排椅子。他们跟在志愿者身后边走边仰头,春天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洒在他们脸上,顿觉暖意融融。

围在咨询台前的人们,不断地四散,顺着指引的方向,看着头顶的标识牌匆匆而去。影像科、超声科、儿科、妇科、体检中心、住院部、VIP……又有新进来的人们围拢上来。

又过了几个月,电子显示屏上告知大家,专家门诊电话预约挂号开始实行。

每天早晨,当洒水车唱着歌驶过河东东街时,中心医院新院靠马路两旁已经停泊着许多车子。到体育馆门前跳舞的男男女女四散而去,有的赶着上班,有的往南去早市买菜。两位老干部站在路边,指点着对面的新院大楼。

甲:“这医院搬到哪哪挤,你看这乱的,交通秩序得好好抓抓。医院地下车库那么大,你非要停在路边干啥?”

乙:“你没留意?自从医院开业,这河东路就开始堵车,别看这医院还真能拉动东区经济发展。你看对面的门面房,马上就是好生意。你看卖馍夹菜的,一个小车,这一会儿就把钱挣了。你不买一个尝尝?”

甲:“我回家吃。老太婆有规定。”

乙:“退休了还当‘气管炎’?哎,你说,这片新房肯定涨价吧?开发商又该偷着乐了。你说这医院不建门面房多可惜,这一年还不把大家的福利钱赚回来?”

甲:“不建是对的,这院长眼光高,人家这叫花园式医院。三五年树长起来,那是啥景象?反正咱们又多了个遛腿的地方。你看,连铁栏杆也没有,放心,就是咱家后花园哦!”

俩人哈哈的笑声,淹没在洒水车返回的歌唱里。空气顿时变得清新,连绿化带里枯黄的万年青,也多了几分绿意。

站在这座米黄、米白、桔红三色相间的建筑面前,她会使你想到德国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大厅,想到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与一街之隔或庄严威风或方正呆板的建筑物相比,无论是样式还是色彩,都显得别致而独特,大气而安静,祥和而温暖。没有围墙的遮拦,少了大门的阻隔,各个方向的进出口人来车往,随意而有序。远远望去,像一位虚怀若谷的母亲,面容慈祥,于花园深处对你微笑,轻轻伸展双臂,把儿女随时揽于怀中。若不是醒目的红十字、运城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那些文字标识和静静停泊在门口的救护车,谁会以为这是每天都会发生与疾病和死神抢夺生命的医院呢?

临街花园已经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延伸出去与街道边的绿化林带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新栽不久的树木虽然还不能罩一片绿荫,但无论整体布局还是小小细节,都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包括每一条道路的拐弯,每一个区域的树种。当有一天,槐树的枝叶挡住刺眼的阳光时,坐在树下木椅上的老人会感到凉爽的惬意。当夕阳的余晖为一切建筑和草木涂上一层金色时,那座小亭廊下聊天的人们,远眺南山和盐池,会被身边的美景感动,刹那间忘记病痛。当五年甚至十年之后,这些长大的树木,用自己的身躯与枝叶围笼起整座建筑时,人们就会明白,院长当初宁可舍弃三千万元收入,也不在周围建临街门面房的良苦用心。尽管对于资金紧缺的医院来说,那并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一个新的现代化医院,42%的绿化面积似乎更为重要。

春天的某一个清晨,有一棵杏树带头绽开花蕾,在风中摇曳。也许,它不忍看到那个被称为院长的人每天走过这里,仰头观望的失望表情?接着,一朵、两朵,一棵、两棵……可有人明白,它为什么没有桃花的妖媚,没有梨花的冷艳,因为它是这座建筑里所有人们的一个瑰丽的梦:唯愿明日杏成林——这是一位报纸记者发表文章时的题目,一语中的。

柴瑞霁院长曾经对几位热心参观的市民讲:“为什么要栽种杏树呢?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叫董奉的名医,与华佗、张仲景齐名。他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治好一个患者,就让患者在山坡上栽杏树,病重的栽五棵,病轻的栽一棵。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树达十万株之多。后人用杏林称颂医家,杏林成为中国中医学界的代称。我们希望,新的中心医院将来也能受到群众的欢迎,门前杏树成林。”

杏花短暂的花期里,院长每天上班都会先到树下转转,像他每天下班都会随手关闭楼道里的灯一样,成为一种习惯。往往,他注视着枝头那几朵花,若有所思,或者,徘徊留恋。终于,最后一朵花也随风落在泥土里,但枝上的叶芽已经窜出,转眼间一片新绿。也许,在院长眼里,在他心中,这已是蔚然成林的壮观,是漫天漫地的绚烂!

同类推荐
  • 中国时代·卷一

    中国时代·卷一

    美国主流媒体中国100年现代史《纽约时报》版文化大革命十年文献《时代》版朝鲜战争中美交战记录《华盛顿邮报》版中美建交秘史《纽约客》版邓小平的改革《新闻周刊》版蒋介石兴衰故事《生活》版中国百年影像记忆一个中国两种表达一本各自表述的美国国家立场的中国实录忠实记录美国国家利益的中国一百年意见书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图书版的《参考消息》《时代》周刊围观中国的“政治技术内幕”中国人了解现代百年史的“全政治内参”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大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内容推荐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 两地思量共此心

    两地思量共此心

    这本文集以庐隐的小说为主,在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凌云的庐隐,一个在感伤颓废道路上徘徊的庐隐。作品感情细腻,思想深沉,文笔优美,极富个性化。庐隐的《海滨故人》、《象牙戒指》书写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散文《云鸥情书集》、《东京小品》系列则更为充分和个性化地表现出作家的才情,大量表达现实关怀的杂文也可以作为我们了解那一时代的透镜。收入本书的十篇作品,产生于庐隐生命中不同时期,但其共同之处,却在于这些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庐隐的另一面。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成书于天启年间,为陆绍珩所作,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此书原名《醉古堂剑扫》,清代书商将其附于明人陈继儒名下,更名《小窗幽记》另行刊印出版,流传颇广。是以后来者,有不少人不知其原作者。本书是陆绍珩流落北京时,感于世态俗情,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分成十二卷,集结成书,用以自省自娱。属于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的可行之法,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反映了古代文人高洁的品格修养。
热门推荐
  • 梨花误

    梨花误

    步蘅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睛,有种摄人的吸引力,令她怎么也挪不开目光。那竟是一双……绿色的眼睛!不,是一只绿色的眼睛!另外一只是灰褐色的……不一样的颜色,却都一般晶莹亮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他可盐可甜

    他可盐可甜

    傲娇忠犬犯罪心理顾问X苏冷的女心理系教授某一天,他跟她一起在公园散步,遇见有告白的情侣。他懒懒斜了一眼:假命题。她:为什么?他:任何统计数据都只能反应一个大概率事件的可能性,而无法确定一件事的必然性。一切事物的必然性只有在一个时刻才能被定义——死亡。所以‘我爱你’这个命题的真假显然要用一生的时间来验证,直到结束生命的那一刻我才能确定:我爱你。.........所以“我爱你”是他要实践一辈子才能回答她的命题。
  • 爱吟草

    爱吟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聂隐娘(侯孝贤电影《刺客聂隐娘》原著小说)

    聂隐娘(侯孝贤电影《刺客聂隐娘》原著小说)

    《聂隐娘》是唐代裴鉶所著文言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的一篇。唐传奇的出现是我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其中很多作品对后世的文学经典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取材于唐代传奇《莺莺传》;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取材于《离魂记》;洪生的《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传》等等。是著名导演侯孝贤最新力作的原著小说,同名电影即将热映。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最强灭霸系统

    最强灭霸系统

    看两个好兄弟,在乱世,如何平定天下,走上人生巅峰。
  •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她,私生女,父辈一手遮天,她却“软弱无能”人前她忍让讨好、伪装顺从,人后她肆意不羁、爱恨分明!……他,身份神秘,商界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他谪仙优雅,令人折服,人后他霸道凶残,仿若魔鬼,令人臣服!……她是他的劫,她以蛮横的姿态闯入他的世界,却想拍拍屁股跟他撇得一干二净?他笑的危险,女人,进了我的房间,就想这么容易逃脱吗?他更是她的劫,游荡在乖巧与放纵之间,她伪装的天衣无缝,可在遇见他的时候,她败了,他用他独有的霸道和温情将她纳入他的专属领地。若干年后:“妈咪,我看到爹地跟一个漂亮姐姐出去了。”精致的小脸无辜的眨巴着眼睛。“什么?!”某女危险的叫道,卧室很快传来噼里啪啦的拆解声,“砰”的一声,一个键盘无辜的躺在卧室门外。“乖儿子,今天晚上跟妈咪睡。”“啵啵啵”小家伙屁颠屁颠的跑进卧室,哼哼哼,成功抢到妈咪!而此刻正在认真批文件的某男忽然一个响亮的喷嚏,随即眼睛一眯,那个小鬼又干什么了?
  • 拳神沐宇

    拳神沐宇

    沐儿..沐儿...你怎么就消失了,我要这些...别难过了...虽然发不出声音,但小白会摸摸你的头,来安慰你....小白你真好....
  • 文苑诗格

    文苑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汤姆·索亚历险记(经典译林)

    汤姆·索亚历险记(经典译林)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汤姆·索亚这个美国小顽童讨厌学习、打架闹事、不守教规,但同时又正直、善良、足智多谋、富有冒险精神。他对自由自在、充满激情的生活的追求,令人深受感染。一天深夜,汤姆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