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600000015

第15章 葫芦沟今昔/马烽(1)

今年初冬,报社派我到晋西北山区去做脱贫致富的专题报道。有天到了红石乡政府,接待我的是乡党委马书记。这是个不到四十岁的干部,言谈举止都很风趣。他边陪我吃午饭,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番全乡的情况。之后,向我提出一个建议。他说:“你最好是到苗全茂村看看。要说脱贫致富,那村子最典型了!这两年,无论专区里县里来的同志,没有个不去参观的。”他笑了笑又说:“夸张点说,来到我们红石乡,不去苗全茂,等于没有来红石乡!这就像到了太原,不去晋祠,等于没有到太原一样!”

苗全茂,这显然是个人名。我想这一定是以抗日烈士命名的村庄。这里是抗日老根据地,以烈士名字命名村名、地名,并不稀奇。我问他,这里离苗全茂有多远?他说:“沿这条川往上走十来里,拐个弯就到。”他说着站起身来,倒过筷子指着墙上挂的全乡地图说:“你看,就在这儿。”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代表村庄的那个圆圈旁,标着“葫芦沟”三个字。我随口问道:“你怎么叫苗全茂?”

“那是人们给葫芦沟起的绰号!”

“绰号!”我感到有点奇怪。我知道农民们爱互相起绰号,可还没有听说过给村子起绰号的。马书记笑眯眯地瞟了我一眼,边继续吃饭,边给我讲解这个绰号的来历:

苗全茂,确实是个人名,不过不是什么烈士,而是葫芦沟以前的老队长。文化大革命前夕,他就一心一意学大寨,成年累月领着社员们开山炸石,劈岭填沟。搞什么“大寨田”和“人造小平原”。葫芦沟本来就是个穷村子,这么三折腾两折腾,闹得人们连肚子也填不饱了,只好出外讨饭。有回,几个讨饭的竟然讨到了县革委会门上,被革委会作为“盲流”扣住了。问他们是哪个村的?他们说是苗全茂大队的社员。新上台的造反派们闹不清全县的村名、地名,就把他们交到了公安局。公安局的人知道苗全茂是葫芦沟的老队长,于是就派人把他们押送回村里来。从这以后,苗全茂就变成了葫芦沟的绰号。每逢人们形容某个地方穷困的时候,就会说:“那地方,简直是苗全茂!”甚至有的人还编了这么两句顺口溜:“牛尾沟出掏炭的(那村煤窑工人多),‘苗全茂’出要饭的。”而现在的葫芦沟却变成全乡拔尖的富村子了。

“他们主要靠了什么?”听到这里,我不由得问了这么一句。

“当然是靠了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农村政策喽!”马书记说,“不过最要紧的是村里出了个年轻的改革家!”接着他告我说,这人叫苗雨田。三年前被选成了村主任,一上台就显示出了他的才华。大搞横向经济联系,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很快就把一潭死水搞活了。以前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去年竟然突破了五百元大关,比以前增长了四倍。苗雨田不仅成了全乡的典范,也成了全县的标兵。今年县里正准备选他参加全省的劳模大会。

“有人又给编了两句顺口溜。”马书记接着念道,“苗全茂领导‘苗全茂’,全村穷得把饭要;苗雨田领导‘苗全茂’,家家发财人人笑。”

马书记讲得有声有色,我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一条多么好的采访线索啊!吃完午饭,我决定立刻去葫芦沟。马书记要亲自陪我去,并吩咐通讯员去供销社借一三○卡车(乡里没有小车)。根据近年来当记者的经验,我发现当地领导陪同采访,利少弊多。被访问的人往往是看顶头上司的眼色行事,不大容易搞清真实情况。因而我婉言谢绝了马书记的好意。我说我采访喜欢“单干”,只要能借给我一辆自行车就行了。通讯员说正好有辆葫芦沟来送统购粮的拖拉机要返回去。于是我就坐拖拉机上路了。

这是一辆小四轮拖拉机。驾驶员是个年轻姑娘,名字叫花妮。戴着一顶皮帽子,穿着一双翻毛皮靴,披着一件军大衣,打扮得像个愣小伙子。拖车里放着两捆麻袋,还堆着十来袋面粉。她告我说,这是卖了粗粮替村里人买的细粮。路上,我本打算和她聊聊村里的情况,可是,看到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是汽车,又是卡车,又是马车,又是自行车。喇叭声,铃声,车把式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连连不断。我怕分散她的注意力,只好默默地观看沿途的景色。

小四轮大约走了有二十分钟,就拐进了旁边的一条小沟。这条沟很有点特别,两旁是直陡陡的土崖,抬头望,只能看到一线天。拖拉机就在这个夹缝中行驶。机器的响声,震得悬崖上往下落土。我忍不住说了声:

“真险要!”

“这里叫葫芦蔓。”花妮头也不回地说,“不长一截截。”

果然走了不多一会儿,爬上一个小坡,视野忽然开阔了。两旁出现了一些坡地、梯田,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岭。整个看起来,像个大洗脸盆。再走不远就是村子了。村口的粉白墙上写着三个红色的大美术字:葫芦沟。

小四轮刚开进村,就在一座大门前停住了。花妮扭头来笑了笑说:“到了。”接着她又向院里大声喊道:“苗大叔,来客喽!”

我跳下拖车来,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她已经开走了。

这是一座西式大门,由两根石砌的方柱组成,安着钢筋焊成的栅栏,和城市里机关、学校的门面差不多。方柱上挂着好几块牌子,这里是村民委员会,是民兵队部,也是文化室。院子很宽大,北边是一排溜青石碹的窑洞。靠东头的窑门前搁着一辆摩托。旁边有个花白胡子的小老汉,坐在那里锻一块小石碑。他下身穿着老棉裤,上身却只穿着一件红色的棉布背心,露着两条光胳膊。他握锤子的右胳膊特别显得粗壮,好像是小孩子的大腿。一看就知道是个老石匠。他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走过来,用沙哑的声音说了句:“来啦!”算是打招呼。然后就放下手里的工具,边穿扔在旁边的棉袄,边站起身来向屋里喊道:“雨田,来啦!”

随着他的喊声,从房里出来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留着大背头,穿着一身深颜色西装,没有打领带,敞开的胸前露出了里边的花毛衣。他边向我迎来,边热情地说:“欢迎光临指导!请进家,请!”

这是一间会客室兼办公室。墙上挂着许多锦旗、奖状,地上摆着半圈人造革沙发。写字台上放着电话机和广播机,窗台上还摆着两盆菊花。看起来比乡党委的会客室还要气魄一些。我一进门就拿出记者证给他看,他只扫了一眼:“知道,知道。你是省报记者方斌同志。刚才马书记已经打过电话了。”随即又自我介绍道:“我叫苗雨田,担任村主任职务。”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双手递给我。我见名片上的头衔不是村主任,而是“永乐果脯厂经理”。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道:“两边都挂着。在市面上活动,村主任不如经理牌子硬。”说完大声笑了起来,看来这是个很坦率的人物。

这时,那个老汉已沏好茶,又把铁壶里的水倒在了脸盆里,要我洗脸。我忙问道:“你老贵姓?”

“贱姓苗。”

“我们村有百分之七十姓苗。”苗雨田接着介绍道,“大叔是村民委员会的通讯员,又是接待员,还是保管员,真个是连中三元!”说完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电话铃响了。苗大叔接完电话,连忙向苗雨田说:“你快动身吧,又催了。”

“我立刻走。”苗雨田边穿上大衣,戴上头盔,边向我说,“非常抱歉,我不能陪你了。我要进城去谈一笔生意——签订明年的供销合同。大叔会照顾你。我尽量争取早点回来。”说完,匆匆走出去了。院里传来的摩托声,很快就消失了。

苗大叔端来了几碟果脯和一碟炒南瓜子,摆在茶几上。他要我尝尝,说这都是他们村的土特产品。接着他又说道:“记者同志,要不要先给你介绍一下村里的基本情况?”

“那当然好了。”我连忙掏出了笔记本和钢笔。可他并没有坐下来介绍,而是转身走回里屋去了。不一时提来一台录音机,放在写字台上,边接电源,边说:“来参观的人多,介绍不过来。雨田就想了这么个点子:他写了个稿稿,请县广播站的人给录了音。村里情况这里边都有。你消消停停听。听完了再参观参观。”他随手按下键钮,转身走了。录音机里立时发出女播音员的声音:“各位首长,各位来宾:葫芦沟全体村民向您致敬。热烈欢迎诸位光临指导……”接下来就是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我边听,边做笔记:这是个六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人均耕地只有二亩挂零。近年来,所以能够摆脱贫困局面,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种植业、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二是群众集资兴办了一个果脯厂,除了加工苹果、梨之外,把山里那些野生野长的山桃、山杏收集起来,加工成了桃脯、杏脯,变废为宝,增加收入;

三是村里会石匠活儿的人多,他们利用农闲季节,组织修建队,出外包揽工程,每年也能赚回不少工资。介绍中也提到了过去“学大寨”时,由于政策太死,束缚了群众的手脚,村里的穷困状况,但没有说讨吃要饭,起绰号那件事。

我听完录音,走到了院子里。苗大叔又光着膀子在雕刻那块石碑。我走过去一看,只见碑上刻着两个大字:奠基。末尾的一行小字是年月日,还没有刻完。我问他这是干什么用?他说:“-唱戏、放电影、 村里要盖个礼堂——开会,有个遮风避雨处。雨田要在下面埋块碑,还说要举行什么奠基典礼!

他的花样真多!都是从电视上学来的!”

我蹲下来,拿出烟敬给他一支,他摇了摇头说:“我是烟酒不沾。没那份福气!”

我问他家有几口人?收入情况?他笑了笑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我是五保户,全靠村里养活哩!”

“他们怎么给你分派了那么多职务?”

“是我要求干的。”他边说,边穿棉袄。“咱不会下棋,不会打扑克,不爱种花,不爱养鸟,与其整天坐在敬老院里等死,不如跑跑打打痛快!”

“你们村里过去,真有过讨吃的?”

“那倒也不假。讨吃总比偷人强。老人们常说,宁可讨一口,也不偷一斗。”他说着站起身来,“你来看看我们村今天的情况吧!”他把我领到挂着“展览室”牌子的窑洞前,从腰带上解下一串钥匙来,打开门,让我进去参观。然后,他转身又开别的门去了。

我走进去一看,只见墙上挂满了图表和照片。窑洞中间的长桌上,摆着许多刊物和报纸。很显然,这里是展览室兼阅览室。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人家在收秋,有的人家在打场;有的人在喂鸡,有的人在喂猪;

有用荆条编箩筐的,有开汽车跑运输的;果脯厂在包装成品,修建队在砌公路涵洞;老农在银行里存票票,姑娘们在商店里试新衣……看来是把全村生产、生活的情景都照下来了。看了这些照片,也就不难理解葫芦沟脱贫致富的原因了。在这些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苗雨田参加县劳模会后,回到村里来的那张大彩照:他穿着西装,结着领带,胸前是一朵大红花,两手举着镶在玻璃镜框里的奖状,周围挤满了欢迎的人群。有的在鼓掌,有的在欢笑。

其中我认出了苗大叔,他满脸笑容,眼里却含着两点激动的泪。人们的形象、表情都十分自然,没有一点装腔作势的痕迹,显然是摄影师偷拍的。一个穷困的山村,在短短的几年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群众对这位领导人,自然会拥戴了。受到上级的嘉奖,是他本人的光荣,也是全村人的骄傲。

第二孔窑洞是“游艺室”。里边安着乒乓球台,另外还有象棋、军棋等文娱品。

第三孔窑洞是“电视室”。靠后墙桌上摆着一台二十四寸的大彩电,地中央只有十几条板凳。我进去的时候,只见苗大叔拿着一团棉纸,正在抹荧光屏上的尘土。他告我说,去年彩电刚买来的时候,每天晚上这里人山人海,连窗户外都趴满了人,今年有不少人家也买下了电视机,来这里的人就逐渐少了。

正说到这里,院里有人喊苗大叔。我随苗大叔走出窑洞,见是一位年轻妇女。人样子长得粗粗笨笨,头发是烫过的,穿戴的也很入时,和大城市里的年轻妇女差不多。她一手抱着个小孩,一手端着碗油糕。她说话有点结巴,磕磕绊绊地说今天是她儿子根根一周岁生日,她公公知道苗大叔爱吃油糕,让她特意送来的。苗大叔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他用手指摸了摸小孩的脸,笑着说:“真是个有了苗苗就不愁结穗穗,这一下,万山老汉可算心满意足了。”

后来我才知道,万山老汉父子俩都是光棍。儿子快三十岁了娶不起媳妇,老汉愁得整天唉声叹气。近几年来,万山老汉除了种地,白天黑夜编箩筐,儿子跟着修建队当石匠。父子俩一年也有两千来块钱的收入。前年秋收以后儿子结了婚,今年就有了一岁的孙子,老汉当然心满意足了。

“凤娥,你这会儿要没事,替我看看门。我领客人去果脯厂看看。”苗大叔说,“有紧要事,就在广播上喊我。”

凤娥点了点头,抱着孩子,端着油糕走进办公室去了。

刚出大门,正好碰上花妮开着小四轮过来,拖车上堆满了粮袋,显然又是去乡里送粮。我向她招了招手,算是对她的谢意,她也向我笑了笑。苗大叔问道:“花妮,白糖捎回来了没有?

“上午没找到供销社保管。这回……”

“你就是等到天黑,也把白糖拉回来。千万不能让果脯厂停工待料。”

花妮应了一声,加大马力,开着拖拉机走了。我们也朝村里走去。

村民委员会隔壁,是一座新盖的四合院。门上悬着一块匾。上边写着“敬老院”三个大字。我和苗大叔走过去的时候,只见门槛上坐着一个四十大几的女人,两手撑着下巴,满脸不高兴的神色,好像正在生闷气。苗大叔问道:“俞梅,你这是怎啦?”

“怎啦?半后晌了,他们午饭还没吃。蒸下的馍,烩下的菜,重新热了三回,请了三次,就是顾不上吃。忙着‘马踩车’哩!”她说着,站起身来,向院里摆了一下头。

我朝里一望,只见两个老汉坐着小板凳,在太阳地里下象棋。他们正在争夺一个棋子,只听那个白胡子老汉叫道:“你懂不懂下棋的规矩?举手无悔!这个车我是吃定了!”那个光头老汉说道:“我的手还没离开棋子,你就吃?你把我的手指头吃了吧!”白胡子老汉道:“你只要承认你是臭棋,我就让你这一子儿。”光头老汉道:“谁要你让?你的棋比狗屎还臭”“你的棋比烂死人还臭!”“呸!”“呸,呸!”

两个老汉越争声音越高,看样子真有点动感情了。人们常说,老年人像小孩,一点也不假。苗大叔笑了笑,向俞梅说:“你去把棋盘给他们抖了!”

“吓死我也不敢。”俞梅说,“前些天,我抖过一回,他俩联合起来,差点把我揍了!只有你说话才灵。”

苗大叔不声不响地走了过去,抓着塑料棋盘的一角,哗啦一声,把一盘棋给抖散了。两个敌对棋手,立刻结成了统一战线。白胡子老汉气呼呼地叫道:“俞梅,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你不要以为你是个女的,我就不敢捶你!”光头老汉说着也站了起来。

当他看到棋盘是在苗大叔手里抓着,说话的声音立刻变了:“嗬,是你呀!”

白胡子老汉笑着说:“我看你简直变成二主任了!连下棋你也管?”

“我是怕你俩饿着肚子,爬不到阎王那儿去哩!”苗大叔笑着说了这么一句。白胡子老汉也笑着说:“像你这号爱管闲事的贱骨头,阎王早就相中你了,让你去给他管家哩!”光头老汉接上说:“你见了阎王,替我们请个假。

就说我俩杀棋还没分出个输赢来哩!”

老年人开玩笑都有点特别,说得尽是你死他死这类话。两个老汉边说笑,边向东边伙房走去。俞梅也跟着他们走进了伙房。这时我才发现她的左脚有点跛。

同类推荐
  • 根儿

    根儿

    孤灯摇曳。床上,奄奄一息的白老爷咳喘着断续叨念:“要留根,要留条根啊……”屋里的太太丫头们都木然无语。这时白少爷跑进来叫道:“爹,生了生了,是个儿子,咱白家有后了!”白老爷浑浊的眼中放出光彩,他挣扎着伸出一只干枯的手,含混道:“让我看看、摸……摸摸……”白少爷向堂屋里唤了一声,仆童蓝福把婴儿抱进来放在床上,白少爷挡住灯光和白老爷的视线,蓝福小心地解开婴儿。
  • 余生

    余生

    《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女强人商界拼搏史!阿耐出品,必是精品!代表作《大江大河》《欢乐颂》《都挺好》改编影视剧均引起热议!《大江大河》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高智商大女主东山再起,精彩刺激的商业竞争记录!阿耐职业女性三部曲《食荤者》《不得往生》《余生》!读者评论:“阿耐每一本书的主角拦腰砍断看到的都是中国这几十年商业环境的年轮。”商场中的尔虞我诈就像一把利刃,刺向活生生的人,也包括自己。
  • 暗伤

    暗伤

    《暗伤》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几篇小说,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描写城市边缘人生活的《独来独往》、《蓝的火》,有描写年轻人之间美好情愫的,如《窗外的阳光》、《香水百合》、《风中尘埃》、《我依然在这里》、《弯月下的歌谣》。更有描写生存的困境窘境的,因为人生并非只有花开月圆,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暗礁,这就有了《暗伤》、《女人》、《梨花朵朵白》。鉴于篇幅所限,我挑了九篇进入这本集。希望你愿意看它,并喜欢它。
  • 逆水而行

    逆水而行

    霍品从鸡心湖缩回目光,眼睛又涩又胀。侧过头揉揉,眼前顿时一片模糊。一个人向霍品跑来,霍品怎么也看不清。到跟前儿,是刘会计。霍品问这么慌张,出啥事了?刘会计边揩汗边说吴乡长让霍品开会。霍品说知道了,却不动弹,目光再次抛向鸡心湖。湖水刚刚融化,泛着青色的光泽,在湖水映照下,岸边那排红房子格外刺眼。刘会计焦急地说,吴乡长让现在就去。霍品不答,却瞅着刘会计脖子上的伤痕问,又挂彩了?刘会计捂着脖子嘿嘿笑,不再催促。霍品这才往回走,慢悠悠的。霍品前后当了二十多年村长,乡政府大门进了无数次,现在却挺犯愁进去。不想见吴石。
  • 虎尾汤

    虎尾汤

    本书入选2014年度美国国家独立卓越奖(2014 National Indie Excellence Award)。主人公安丽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强的心。1938年春,上海和南京已相继沦陷,丈夫在战场奋勇杀敌,安丽却被迫留在鼓浪屿的家中。在等待丈夫回家的日子里,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和保护母亲、婆婆、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儿子。鼓浪屿渐渐变成一座孤岛,人们纷纷逃离,连安丽的老师也不例外,但安丽选择留了下来。她藏好家里的金子,储存好足够的食物,等待鼓浪屿落入日寇魔爪的那一天。
热门推荐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世毒妃:妖尊宠上天

    绝世毒妃:妖尊宠上天

    她是丞相府大小姐,龙玺帝国出了名的废柴,被恶毒庶妹丢入蛇潭惨死,重获新生,意外成为万里挑一的毒师体质,天赋逆天!别人苦苦几十年才能达到的修为,她轻松跨阶!别人求而不得的神器,有人双手奉上给她!天下第一冰山美男,甘愿为她翻手覆天,踏破九霄!手撕渣男,脚踩白莲,顺带拐了个冰山美男做夫君,玩转异界大陆!“这天上地下,只要是你想要的,本尊都可以给你。”某女漫不经心道“那,把你给我吧。”某男正合心意:“好,本尊满足你。”
  • 恶魔少爷深度爱

    恶魔少爷深度爱

    “有种来惹我,就该承受后果……”大手轻轻执起她的下巴,男人溢出一丝邪笑。她诧异万分,这是什么状况?不准离婚!不准找工作!甚至还不准她走出霍家别墅半步!不过,被当成禁奴的生活似乎也没那么难熬。有吃有喝有睡,还有佣人伺候,简直不要太过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玄太虚

    剑玄太虚

    自顾晨获得一枚剑印之后,他的人生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顾晨握紧手中的剑,抬头望天:“我定要用手中的剑斩破一切!”
  • 时光倾城

    时光倾城

    程铭轩和平丽都惊呆了!良久才回过神来。眼前的朱雪达简直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小狼狗!平丽想喝退朱雪达,朱雪达冷冷地望着程铭轩:“我是朱戌辰的儿子,是朱家的男人,这家用不着别人。”程铭轩突然想喊“你是我的儿子”,可面对朱雪达那冷冷的目光,话在他的喉咙里卡住了,有些胆怯地在孩子面前低下头去。慢慢地走出了朱家的大门。平丽无声地拉起朱雪达的手,含着泪把程铭轩掩在了门外。
  • 剡录

    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曲长歌入天门

    一曲长歌入天门

    现代小说《说说大学那些事儿》已经顺利签约,请大家多多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