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300000008

第8章 历史倒影(7)

豫让叹口气说:我死不足惜,只是无法报仇了。你能不能让我以衣当人,用剑刺穿?那样我就死无遗憾了。”

这是一件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在那个时代衣服是人的象征,豫让刺穿了赵襄子的衣服,就等于损伤了他尊贵的形象。哪个得势的贵族愿意受此耻辱,何况堂堂国君赵襄子?然而,赵襄子竟然答应了。豫让的利刃刺破了他的衣服,随即插进了自己的脖颈,然后訇然倒地。他的肉体倒下了,高昂的大义却冲霄而起,感天动地。

回味这个故事,我为豫让感动,也为赵襄子感动。豫让甘心为死了的再也不能提携照顾自己的恩人复仇,这是人间的大义;赵襄子敢于将刺杀自己的敌人视为义士,并且不顾自己蒙辱成全他的大举,这也是人间的大义。我所以将此视为人间大义,是因为他们的举止跳出了功名利禄的藩篱。

聂政和他的姐姐

写战国的义士,不能不写聂政,写聂政不能不写他的姐姐。

聂政是韩国的一位勇士,为奉养母亲和他的姐姐,混迹在齐国的屠夫当中躲避是非。他能躲过是非吗?凭他那侠义肝胆我看未必。

濮阳人严仲子在韩哀侯手下当差,耿直进谏,不料却得罪了相国韩傀。韩傀在朝堂大骂他,还在后头威胁要刺杀他。严仲子畏惧相国逃亡出去,东躲西藏,过着非人的日子。日子久了怨恨更深,就决计要杀死韩傀。严仲子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聂政身上,先后数次前去拜访。尤其是聂政母亲过寿时,他不仅备了酒菜,还以两千两黄金作为寿礼。身高位显的严仲子这么善待聂政,令他大为感动。他虽然退还了礼金,却真诚地问有何事相求?严仲子便如实相告,聂政沉吟着说:“我之所以隐藏在市井当屠夫,是为了奉养老母和姐姐,如今姐姐虽已嫁人,可老母健在,我不能将身体许给他人。”然后,礼貌的送走了严仲子。

日子过去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守孝期满,他对朋友说,我不过是个平民,作为诸侯卿相的严仲子如此看得起我,与我相交,我应为他效劳了,随即找到严仲子要替他复仇。严仲子给他备车套马,还派些壮士做他的助手,他都不要,说是人多会走漏风声,毅然辞别严仲子独身潜回韩国。

可是,刺杀韩傀谈何容易?韩傀府中戒备森严,进出有人卫护,哪里有下手的机会?然而,聂政不愧为勇士。这一日,韩傀端坐在相国府中议事,众多的卫士护在身边,聂政居然手持利刃闯了进去。士卒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聂政飞身向前,一刀就刺死了韩傀。卫士呼啦围了上来捉他,聂政挥刀杀死十几人,自己也受了伤。毕竟寡不敌众,看看难以逃脱,他便毁坏了自己的容貌,自杀身亡。聂政的大举感动了世人,也感动了史圣司马迁,他挥毫记下了这感天动地的故事。

看到这里,你可能边感动边生疑问,为什么聂政自杀之前要毁坏自己的容貌?这似乎是个漏洞。你放心,史圣司马迁是不会留下任何漏洞的,这将引出聂政的姐姐。韩傀死了,刺客也死了,还死得无法辨认凶手的容颜。刺客是谁?为何行刺?均无人知晓,这真成了疑案。于是,韩国陈尸街头让众人辨认。过了好久,没人认得出。聂政的姐姐聂荣闻知便对人说,肯定是我弟弟,跑来一看果然不假。她伏在尸体上失声痛哭,大声说他是我弟弟。人们听了十分惊诧,提着心问她:你弟弟杀死相国犯了大罪,你怎么还敢前来相认?聂荣忍住悲痛说:

“我不来就会埋没了弟弟的英名。为了老母和我,弟弟才甘愿在屠夫中忍辱生存。老母去世,我出嫁了,他才为人复仇。他所以要自毁容颜,就是怕我受牵连,我怎么能贪生怕死呢?”

说完,仰天嚎啕几声,自杀在聂政的身边。围观的人无不感动得潸然泪下。

聂政能够忝列战国义士当中,固然因为他侠肝义胆,举止感人,但是,若是没有他姐姐聂荣挺身而出为他正名,恐怕他就是有再壮观的举止也会淹没在俗世的风尘当中。冷静地说,聂政的行为似乎有点鲁莽,只因为严仲子礼贤下士,看得起自己就慷慨赴义。不过,令人佩服的也在这里,他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报答知遇之恩,就乐意献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生命。至于他的姐姐就更为令人敬慕了,明明知道去了就难以活着回来,但是毫不畏惧,毅然前往。给弟弟正名后,她放悲哀悼,从容舍身,这岂是常人能做到的?

荆轲背后的义士

在中国的历史上,荆轲是位大名鼎鼎的义士。他那大义凛然的壮举不用描画,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让其高大的形象耸立了千秋万代。不过,成就这么一位千古英雄绝不是一人之力。他的背后还有着不少的义士豪杰,至少举得出两位:田光、樊於期。没有他俩的舍命帮助,荆轲连成行的可能也没有。

在中国诸多的义士中,荆轲和豫让一样都是失败的英雄。荆轲本是卫国人,后来流落到了燕国。燕国的老臣田光知道他是个非常之人,对他特别好。此时秦国已强大无比,正如秋风扫落叶一样荡涤列国,燕国也危在旦夕。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了回来,一心要拯救自己的祖国。田光有勇有谋,在国内德高望重,太子丹慕名前来讨求救国的办法。田光是位爱国之士,但是年迈体衰,只有救国之心,而无缚鸡之力了。他明白千里马老了也跑不过劣马,就把荆轲推举给他。太子丹认为此事关系重大,便告诉田光千万保密。田光有着丰富的政治谋略,这样的道理哪能不知道?不过,太子丹既然这么告诫自己,那就说明他有疑虑。为了让他们放心地成就大事,送走荆轲,田光就拔剑自杀了。田光的举止我们不得不佩服,舍生取义、慷慨捐躯,历来是热血男儿的青春之为,一位年迈的老臣能这么凛然赴死实在难得。

由于田光的荐举,荆轲才有了立功的机会。到了太子丹那里,荆轲受到了平生最高的礼遇,住着华贵府第,吃着山珍海味,玩着珍奇宝物。太子丹和他一起纵论天下,认为拯救危亡的国家只有将秦王杀掉。荆轲当即答应愿意前去行刺。可是,过了好久迟迟不见行动,太子丹便去问他。其实,荆轲早有了谋划,只是担心随意前去无法接近秦王。他告诉太子丹,要想接近秦王还不让他生疑,必须带上两样东西: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燕国的地图不难,而这樊於期的人头却让太子丹为难了。樊於期是秦国的大将,因为不满秦王逃到了燕国,怎么忍心杀死他呢?见太子丹犹豫,荆轲便亲自来见樊於期。他说:

“秦国对将军够恨毒了,杀了你的父母族人,还要用黄金千斤和万户之城买你的头颅,你将何为?”

樊於期听了禁不住痛哭流涕,气愤地说:“每想到这些,我就痛彻骨髓,可是苦也没有办法啊!”

荆轲即将自己刺杀秦王的谋略告给他,也将无法接近秦王的担忧倒了出来,进而提出要借樊於期的人头。他信心十足地说:“要是有了将军的头,那秦王就不会怀疑我,刺杀就可以成功。”

这真是个没有一点儿人情味的损招,什么不能借,居然要借人家的性命?要是一般人还不当时火起,拔剑将荆轲刺死了?然而,豪杰义士都是视死如归的,为了大义,随时可以捐躯。樊将军非但没有怪罪荆轲,没有火拼荆轲,还自刎丧生,毫不犹豫地将头颅献给了荆轲,献给了他梦寐以求地复仇之虑。

田光、樊於期用自己迸溅热血的生命为荆轲刺杀秦王铺平了道路,壮士可以出发了。继而,便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送行场面,便有了图穷匕首见那刺杀秦王的壮观场面。虽然,荆轲没能杀死秦王嬴政,厮杀一场,最终死在了秦王的剑下。可是他那胆略和气概已成为义薄云天的壮举,并因此而写进了千古流传的青史。往历史英杰中一瞥,荆轲的形象巍峨高耸,醒目招眼,可是,谁看得见田光、樊於期呢?然而,我却对荆轲背后这两位被众人忽略的义士充满了敬意。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对待生命实在太随意了,为什么能活着他们却选择了去死?我以为他们一定觉得死去比活着更有价值。当然,他们心中的价值绝不是金钱物质,是凡夫俗子难以理解的精神意义。

篇后语

我要钩沉的历史完了,要讲的故事也完了。故事中有振聋发聩的大义士,还有被人忽略的小人物,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被人忽略的小人物,别看没人把他们当义士看待,但是他们却支撑和成全了义士。大义士也好,小人物也罢,他们均生活在一个无义的时代,一个混乱的时代,一个为了物质利益流血争斗的时代,可是,他们对众人纷争的利益却视而不见,像是活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将信义看得高过一切,为之心甘情愿的抛头颅、洒热血,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自然,我丝毫也不否认,在这些人身上有着明显的缺陷,若是用现代眼光审视,他们或者是非不明,或者草莽粗鲁,算不上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的确,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挑出很多毛病,但是,有一点却无法否认,他们没有苟同于俗世浊流,活出了最具个色的自我,因而才使生命有了不同寻常的亮色,才使那个时代有了可以炫耀的话题。我之所以穿越时空想起他们,是他们的行为对那种追波逐澜的物欲时尚早就做出了警示。

2009年1月31日首次电脑写作长文

翻阅骊山

辑录感言

在读者眼里,我恐怕是一位埋头耕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的典型农民。下笔就是山西的山呀、水呀、土呀、庙呀、村呀,把这些写过了又写什么呀,就是乡村老百姓嘴里的那些粗糙的能掉出渣的土话。这一回众生可能奇怪,你不在黄河那边的山西扑弄,跑到陕西这头乱点哪门子鸳鸯谱?

老实说,乱点鸳鸯的太守虽然也姓乔,可是经考证,与鄙人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这回我所以扑弄过黄河,扑弄到骊山,不是我有人家乔太守的能耐,而是去年以来看书一次又一次读到骊山。读到骊山就有一种翻江倒海的感觉,禁不住就写了下来。日子长了,将这种感觉一归拢,一翻阅,突然又有了新的感觉。

这新的感觉是,骊山让历史改道,又改道。

这么说,不免有些突兀。说细点吧,自从人直立行走后,就在脚下踩出了路。自从地上有了路后,山就成了碍眼的东西。让人攀高爬低汗滴滴地喘息。人和山便有了矛盾。矛盾到后来人愤怒了,就要挖山填海。于是典籍《列子·汤问》中有了文章《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全家出来进去极不方便,因而,他就率领家人一起挖山。挖来挖去,感动了神仙,把两座大山背走了。这真是个动人的故事,可惜的是我带着感动走进愚公故乡时,如同大白天碰上了鬼,太行、王屋二山明明白白还在,还稳稳实实地耸立着。看来山能让人改道,而人要请山让道不是梦想,就是人有病了!

所以,我们看见的道路总是围着山绕行,即使从山里穿过去,顶大也是钻个蛛丝马迹般的洞洞,动摇不了山的根底。

这山的威力够大了吧,令人一次又一次改道。但是,这山与骊山相比就差得稀了!骊山不是让人改道,而是悄无声息的就让中国历史转了弯。

其实,骊山算不上什么大山,也算不上什么名山。说到大,陕西省的大山是秦岭,骊山只是秦岭的一个指甲尖;说有名,陕西有名望的是华山,骊山只是华山脚边的一个小石块。那么,骊山到底有什么法术让历史走样呢?

我辑录几段笔记请大家来解这谜吧!

笔记一:西周灭亡

童年就学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却忘了这一把烽火狼烟焚毁了西周王朝。近日,给江苏少儿出版社撰写《中国神话》,掀起古籍凭眺,一眼盯住了燃烧在迷幻世界的火光。借着火光纵目,我从《史记·周本记》中咀嚼着那亡国的世事。

世事的开端与骊山无关。骊山的西绣岭上安然落卧着一座座烽火台,烽火台是那年代的报警设施,块块砖石堆起高高的城堡。城堡里堆满了柴草和狼粪。若是有了敌情就在城堡上点火,夜晚点柴草,烽火映天,能够照射很远;要是白天就点狼粪,狼粪烟旺,同样能够传导很远。远近的诸侯看见了,就会领兵奔来援救国都。国家无战事,烽火台闲逸着,骊山也就静谧谧的。

骊山绝不会想到有人会惊扰了自己的静谧,惊扰它的人不是凡人,布衣草民不会有那么大的威势。他是国王,是周天子,史称幽王。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即位后就声色犬马,疏理朝政。宫中美女玩厌了,便广招天下佳丽。这时,歧山地震,山崩地裂,泾河、渭河、洛河尽被壅塞,洪水肆横,百姓流离失所。幽王不顾不睬,依然寻欢作乐。大臣褒向忧心如焚,进宫劝谏:请幽王远离女色,拯救万民。幽王不听也罢,不该勃然大怒将褒向押入大狱。

转眼过了三年时光,周幽王日日贪欢,褒向却在狱中天天煎熬。褒向的儿子洪德一心要营救父亲,却苦于没有办法。思来想去,投其所好才是上策,幽王不是喜欢美色吗?干脆就给他进献个漂亮的女子。洪德选中的女子是褒姒,后来她不仅走进了历史,而且走进了神话。周幽王见了美女,立即放了褒向,那是因为褒姒确实太漂亮了。古人说她,柳眉如弯月,杏眼闪秋波,面色似桃花,齿白如珠玉。其实,用任何表达美貌女子的词汇都难以活化她的神韵,我们只要看看周幽王那骨软魂醉的小样就可以明白褒姒美到了何种程度。不然,他怎么会从此朝政不理,群臣不见,只与美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胶漆到咋个地步?有书记载:游则携肘,立则相偎,饮则交杯,食则同器,坐则叠股。这情状简直比得过当今西方涌来的摩登时尚。

褒姒虽美却从未启齿一笑。这是周幽王的缺憾,也是他追求的目标。他做梦都在想,要是爱妃一笑那可能比花容月貌还要醉人呀!周幽王决计要在美人的笑脸上醉一把了。

乐工击鼓鸣钟,美人不笑。歌女展喉唱曲,美人不笑。舞伎飞展腰肢,美人不笑。

歌女展喉唱曲,美人不笑。

舞伎飞展腰肢,美人不笑。

周幽王急了,问爱妃喜欢什么?褒姒说,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挂扯了衣服,那声音很好听。

周幽王笑了,这有何难?国库里有的是丝绸,搬来撕扯。丝绸很快搬来了,宫女们不停手地撕扯,撕完了一匹,又扯完了一卷,搬来的一大摞都扯完了,美人竟然还是不笑。

美人越是不笑,周幽王越是想要她笑,美人的笑,在周幽王心目中比江山社稷都重要了。他公然颁旨,谁能让爱妃一笑,赏赐千金,加官晋爵。

这一道圣旨,将宫廷贪欢和骊山牵扯在了一起,也就要搅碎骊山千年沉寂的悄静了。

牵扯骊山的鬼点子出自虢石父。他要周幽王登上骊山,点燃柴草,戏弄诸侯一把,在烽火狼烟里欣赏美人的笑颜。好!只要美人能笑,能过一把瘾,有什么豁不出去的!美人尚未笑,周幽王早高兴地捧腹大笑了!

这鬼点子还真灵验。

同类推荐
  • 二十夜和一天

    二十夜和一天

    这是一本独树一帜的诗文集。作者把自己对德国社会的生存体验和深度的思考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分别写了德国流浪汉、难民和房地产商,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社会遭遇的反思,回应了现代性面临的问题意识。“古巴组诗”则描写了古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当代的生活境遇。
  • 呼兰河传(全新校订版)

    呼兰河传(全新校订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1940年完成于香港。此作以萧红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艺术形式独特。萧红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文体的巅峰之作。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几个版本进行了校订。另附有萧红的其他几篇名作《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小城三月》等,读者借由这些作品,已基本可以领略萧红创作的精华了。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中的十余篇游记写于1933—1934年。此间,郁达夫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与政治几乎不沾边,“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 含笑的泪 带泪的笑

    含笑的泪 带泪的笑

    王老师原是汽车兵,后当作家,曾任总后创作室主任,写出了许许多多佳作。我喜欢看他的作品,这部书稿我看了很多遍,每一次总被那充满生命意识的原生力所感动。所以积极推荐给我的朋友史奉真的。一路花香领我进了中国歌剧舞剧院。我怎么能想到这地方会这多的花?路边的草坪不必说了,就连各户的窗台上,院子里,甚至墙头上,都摆满了花盆。但丁说:“我向前走去,但我看到花,脚步就慢了下来了。”我干脆站着不走了。
热门推荐
  • 在斗罗创立锻天宗

    在斗罗创立锻天宗

    少年穿越斗罗大陆,觉醒武魂是一个女性内衣,先天魂力一级,为了颜面决定另开道路,养魂兽,锻神铁,铸神兵,锻造天下可锻之物,本书设定年龄和比比东一样。
  • 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缘既已生,便不再灭。而人生总是难得糊涂的。本以为这辈子就是泡面凉茶,没想到娶了公主生了儿子,还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了人生赢家。有激动,有愤青,更有作者的人生哲学。文风平淡,文笔,额,还行吧。想看打脸、爽文、后宫请绕道。
  • 天竺别集

    天竺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丫鬟升职记

    一品丫鬟升职记

    苏弥穿越了,醒来就是进献王爷的美人队伍一员,好吧只有跑了,只是为什么她同在这王爷身边打转?我们努力跑躲的远远的,只是这身后尾巴怎么都甩不掉怎么办?
  • 阴阳师的攻略笔记

    阴阳师的攻略笔记

    只因阴阳师的特殊身份,我被牵连进一场场诡谲莫测的灵异事件——桃花源的背后,竟是陶渊明笔下的一个弥天大谎;武则天的王子墓,竟然在世人都未曾注意过的地方;暗黑古堡中被囚禁的女巫魂灵讲述着痛入骨髓的爱恋……那个叫白临渊的男人,被我在新婚当夜杀了三次,这一世仍然选择和我一同在绝境中死里求生,当前世记忆的碎片被重新拾起,我是选择相信自己,还是跟随了我五世的他?内心os:为什么我要和这个大魔头谈恋爱啊,不仅腹黑残忍小心机多还别扭的要死,攻略他也太难了吧!(无能狂怒)而且怎么还会有前世纠葛这样老套的剧情啊!不过作为新时代女性,我才不会因为前世纠葛就放弃攻略一个极品忠犬系男友好吗?
  • 大梁女武神

    大梁女武神

    一杆雪蒹葭,红袍守西梁。谁言女子不为将?偏有人持枪仗剑战八方。你看此处是江湖,你看此处是沙场,翻手便卷动了乱世浮云,起笔则掀开了旧时冷暖,拿起长刀可化大梁之魂死守国门,放下书卷皆是儿女情长恩怨昭昭。君且看,红袍玄甲,银面高髻,大梁女武神!
  •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境谋杀

    跨境谋杀

    矶谷笃郎先生贝加尔湖寒流尖利如刀,裹挟着粗粝的雪尘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肆意狂舞,原野、河流、荒草、树木、房屋都淹没在一片白茫茫冰山雪海之中。太阳被阴云笼罩,若隐若现,毫无生气,令人格外压抑,仿佛置身于混沌世界,窒息般透不过气来。托木斯克市标志性建筑,托木斯克火车站,远远望去,这座尖顶的三层黄色房子在风雪弥漫中犹如迷幻中的城堡,童话般的不真实。傍晚时分,一辆老旧的蒸汽火车吐着巨大的气团,隆隆地驶入寂静的托木斯克火车站,沙哑的汽笛声在广袤的平原雪野上空回荡,听起来是那样凄厉而悲戚。
  • 做事就这几招

    做事就这几招

    许多人都感叹:“现在要做成一件事真难!”我们每个人都在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在社会上能不能站得住、吃得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会不会做事。其实,要想在做事上有所作为并不难,关键在于必须要有招数。招数有正、奇、攻、守、毒、险,视情而定,因人而异;可以成事,也能坏事;既能害人,也能害己。希望读者正确理解,运用于正道,造福社会,自己也因此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未来。
  • 火墙

    火墙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