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7400000007

第7章 秦皇折戟

秦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未敢再行出游,只在宫中享乐。一住三年,渐渐地,时过境迁,又想出宫游幸。他以京畿一带素为秦之版图,官民归心,可任其畅游,不生他变,但他尚恐有意外事情,遂扮成平民模样,微服出宫。为防不测,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揣兵器,随侍左右。

一日,始皇正行之间,忽听道旁歌声骤起,歌曰:

神仙得者茅初成,

驾龙上升入太宫,

时下玄州戏赤城,

继世而往在我盈,

帝若学之腊嘉平。

始皇记忆惊人,仅仅听了一遍,便已牢记在心,只是不解其中之意,遂向里中父老问之。父老对曰:“近有道人姓茅,名蒙,字初成。于本年九月庚子日,在华山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当茅仙未升天之前,邑中先有此谣。如今其事果验,所以路人常唱此歌。”

始皇欣然问曰:“此事果真否?”

父老对曰:“千真万确。”

始皇又问:“仙可学得来吗?”

父老皆曰:“学得来。”遂又补充道:“那茅仙未曾学道之前,常在这一带走动,并未见其有甚特别之处,及至去了华山六年,再见之时,一派仙风道骨。又三年,竟然白日升天。可见仙是学得来的。”

始皇大喜,厚赏父老。返宫之后,便依着歌中末句的意思,下诏将腊月改名为“嘉平月”,算是学仙的初基。旋即,又在咸阳东境,开一大池,引渭水落入。此池长二百里,广二十里,号为“兰池”。就池上筑造宫殿,以类蓬莱、方丈、瀛洲。又选池中大石,命工匠刻成鲸形,长二百丈,充做海内的真鲸。始皇一有空暇便到兰池游玩,以慰求仙之志。

这一日,明月当空,大地如银,始皇又动了出游的念头,便带上武士四人,微行至兰池旁,突地钻出一群强盗,夹击始皇,多亏四武士拼命相救,砍倒了六七个盗人,方使余盗惊骇而去。

又一个有惊无险。

尽管有惊无险,始皇也失去了游玩的兴趣,气鼓鼓地返回宫中。

他有一个读书的习惯,每当睡觉之前,总要读上半个时辰的书。气归气,习惯不能变,他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卷书,《录图书》三个字闪电般跃入眼帘。

这一跃,使他立马想到了一句很不吉利的话——“亡秦者胡”,将书朝地上猛地一掼,抓起御笔,气冲冲写下一道御旨:“匈奴可恶,着大将军蒙恬,一边加紧修筑长城,一边出兵再逐匈奴,北出长城千里之内,不得留一胡人!”

旨未及发出,丞相李斯夤夜谒见,奏称南越蛮人有北侵之意。始皇正在气头上,未加细想,立拟一诏:“遣将军任嚣率大军二十万,克日南行。”

二诏一出,山摇地动,未及一年,南北方皆传佳音。胡人远离长城,不下两千五百里,南越俯首称臣,所得之地,分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把始皇乐得眉开眼笑,遂在咸阳宫中,摆下宴席,大会群臣,就中有博士七十人,次第向前献酒。始皇正在开怀畅饮,仆射[14]周青臣奉觞上前,谀道:“从前秦地不过千里,仰赖陛下神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当今分置郡县,外轻内重,战斗不生,人人乐业,将来千世万世传将下去,还有什么后虑?臣想从古到今,帝王虽多,但像陛下的威德,实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始皇最喜谀辞,闻言哈哈大笑,连饮三樽,又赠青臣三樽。

博士淳于越,原本齐人,学富五车,性又刚毅,素来瞧不起周青臣,加之他平日所读古书,皆言分封如何之好,今始皇偏偏将它废去,设立郡县,心中已大不以为然,却又凑着周青臣极口奉承,愈觉忍耐不住,起身言道:“臣闻殷周两朝,传代久远,少约数百年,多约千年,这都是开国以后,大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富有四海,而子弟无尺寸之地,倘使将来有田常等人从中图乱,若无亲藩大臣,当有何人相救?大凡做事,不事古人,断难长久。青臣又当面献谀,非忠臣也,还乞陛下详察!”

始皇闻淳于越之言,心中自然不快,但面上未曾有半点流露,还特意问道:“诸位爱卿,周青臣与淳于越二卿之言,孰是孰非,还请各抒高见。”

话刚落音,始皇御前的一位大臣,霍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启奏陛下,依臣之见,淳于越乃是一派胡言!”

此话正合始皇之意,却强压欢喜说道:“爱卿莫要激动,请道其详。”

那大臣极善揣摩始皇心理,闻言,愈发来了精神,亢声说道:“五帝不相因,三王不相袭,治道无常,贵通时变。今陛下首创大业,建万世法,岂愚儒所得知晓?且越所言,系三代故事,更不足法,当时诸侯并争,广招游学,所以百姓并起,异议沸腾。现在天下已定,法令划一,百姓亦安分守己,各勤职业,为农的用力务农,为工的专心做工,为士的更应学习法令,自知避禁,今诸生不思通今,反想学古,非议当世,惑乱黔首,如何使得?愿陛下勿为所疑!”

一席话说得始皇频频颔首,当即赞道:“丞相之言甚好,朕赐你白银千两、细绢百匹。”

丞相者,李斯也,他本是创立郡县制,废除分封制的倡导者。此制已行数年,并没有什么弊病,偏淳于越独来反对,欲将既成局面再行推翻,真是岂有此理!到了席散回邸,还是余恨不休,想淳于越这班儒生之所以敢于在皇上面前妄发谬论,还不是拾着古人一二言语,我若能说动皇上,将古书一股脑儿焚烧,看他们还凭借什么?对,就是这般主意。

李斯的作风,历来雷厉风行。何况,此事关系着大秦的国体,怎可拖延?连夜上疏始皇,疏曰:

丞相李斯昧死上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羽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之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15]为城旦[16]。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谤言息而人心一,天下久安,永誉无极。谨昧死以闻。

始皇手捧奏书,一连读了三遍,不由得喜上眉梢,拍案叫绝:“此议甚好,不但可绝许多谤言,又可塞民之聪。”在奏书上批了一个“可”字。李斯奉了制命,当即号令四方,将民间所藏之书,除医药、卜筮、栽种之书外,悉数烧毁,一时间火光冲天。该焚之书,只有山东曲阜内孔子家庙,由孔子遗裔孔鲋偷藏了数十部,暗置复壁里面,才得保存。此外,亦有穷乡僻壤,尚有几册留藏,不致尽焚。论及中国文化,此次浩劫,实乃空前绝后,始皇纵有千般功劳,难抵其罪。

始皇焚书,本已大错特错,又因几个儒生方士,如卢生、侯生之流,叛其而去,遂迁怒于诸儒,将咸阳儒生,共四百六十余人,悉数拘捕,绳捆索绑,推出咸阳西市,开刀问斩。

始皇长子,名叫扶苏,素信儒术,为人忠厚,行事与乃父迥然不同。故而,每遇始皇残暴行为,常行谏阻。今见始皇欲杀儒生多人,因进言道:“天下初定,黔首未安,诸生皆诵法孔子,习知礼义,今若绳以重法,概处死刑,臣恐人不服,反累圣聪,还求陛下特沛仁恩,酌予赦免。”

话未说完,引得始皇勃然大怒,拍案说道:“孺子何知,也来多言?此处用你不着,你可北赴上郡,监督蒙恬,快将长城直道赶紧造就,朕就要北巡了!”

赶走了扶苏,始皇怒犹未息,因见此次所杀儒生仅限咸阳一地,暗自想道:儒生遍布天下,平日最喜摇唇鼓舌,讽刺时政。如今闻我残杀他们的同类,未免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他们一概诛杀,免留后患。但若明令将其杀戮,必当人心不服,易生他变。且风声一露,狡猾者先期逃避,反多漏网。唯有用利禄诱之使来,然后不动声色,一网打尽,才是妙策!当即草拟一诏,下令求贤,命地方官访求名儒,限期送京,听候录用。此诏一下,遂有许多贪图富贵之人,如蚁慕膻,如蛾投火,纷纷来京,共计七百人,半系耆年,半系后进。始皇一概召见,假意温言慰谕,皆拜为郎[17]。无不欢喜,弹冠相庆。

始皇暗自发笑,将近宦赵高唤到内殿,近前嘱咐道:“汝可前往骊山,寻温泉近旁之地,栽下香瓜,须要它冬月结果。等到瓜熟之时,速来报朕,不可有误,亦不可泄露于人。”

赵高奉命前往,就马谷地方,依言栽下香瓜。瓜种得了温泉暖气,寒冬腊月,居然发芽引蔓,结出茶碗大的香瓜来。赵高立马遣人进宫,上书报告此事。始皇假作惊异,召诸生问道:“天寒地冻,万物不长,为何独独马谷之地,偏生出诸多香瓜,卿等耆老之人,能道出原因否?”

诸生听了此言,也觉惊奇,有说是祥瑞者,有说是灾异者,莫衷一是。

始皇笑道:“卿等未曾目睹真瓜,各自悬想揣测,故而见解相异。依朕之意,诸卿可亲往其地,探个明白,方可核定是异是瑞。”

诸生齐道:“皇上圣明!”联袂出都,一口气跑到马谷,果然谷中有瓜数枚,其香扑鼻,诸生越加惊讶,互相猜疑。有几个胆大的,公然倡言要摘一两枚尝新,众皆附和。

瓜未及摘,忽听一声爆响,便有许多土石,如风暴一般,从四面山上飞坠下来,慌得四下乱窜,觅路欲奔。偏偏谷口外面,已被木石塞住,不留一隙。诸生到此,方知上了始皇大当,或号啕大哭,或破口大骂。须臾,俱死谷中,为乱石所掩。此地,后人称之为“坑儒谷”,或号为“愍贤乡”。至唐明皇时,又改为“旌贤乡”,立庙以纪之。

始皇尽管刻毒,平白无故坑杀了这么多儒生,也觉有些过分,更怕这诸多鬼魂向他索命,乃使御前博士各咏驱鬼诗一首,择其佳者,谱成曲子,在宫中传唱。鬼倒是真的没有出现,却出了几桩怪事。

其一,始皇正在批阅奏章,东郡太守遣人来报:五月初三,天上忽落下一星,待到地上化为石头,石上赫然刻着七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平日最忌言死,闻之大怒,立命御史前往东郡,以辨真伪。御史还报,其事属真,但那字好似人工雕刻,追究起来,竟无一人承认。始皇恨道:“此等刁民,还不一概处死,问他做甚!”

御史奉了圣旨,二次来到东郡,就石旁所居之人,不分男女老幼,一齐拘捕,共得八百一十七人,绑赴法场,问了斩刑。

其二,距落星之事仅隔两月,有使臣从关东来,道经华阴平舒。皓月当空,忽有一匹白马,从华山上驰下,渐渐行近,车上有人,手持一璧,授予使臣道:“可替我赠滴池君,今年祖龙当死。”使臣心中诧异,方欲动问,车马连人忽然不见,惊得使臣大张着嘴巴。此事欲待不报,又恐始皇怪罪,便硬着头皮将璧呈给始皇。始皇详问了得璧经过,思量多时,才启口说道:“汝在华山下所遇,定是华山脚下的山鬼,山鬼有何智识。就使稍有知觉,也不过晓得眼前情事,何足凭信!”

使臣不敢接腔,默然自退。始皇又自语道:“祖者,始也,龙者,人君之象。‘祖龙’明是指自己,莫非此事要应在我的身上不成!”继而一想:也不尽然,祖者既然可作始字讲,谁敢说这始指的不是我的先人呢?何况我祖亦曾为王!若是指的先人,先人早亡,怕他作甚!

想到此,始皇心下稍安,将璧交于御府。府中守吏大都认得此璧,谓之为御府故物,二十八年前,始皇东游渡江,曾将此璧投水祀神,今不知如何出现,也觉不解。始皇听了,越觉心下动疑,踌躇莫决,不得已召入太卜,命他虔诚卜卦,辨定吉凶。卜的结果,游徙最吉。

始皇听了太卜之言,暗自揣摩道:我可游不可徙,民可徙不可游,不如我游民徙,双方并作,方可从应卦兆。自以为计妙,当即传诏两道,一道迁徙事,命内地百姓三万家,移至河北、榆中二处居住;一道出巡事,择定十月癸丑日,由咸阳出发,右丞相冯去疾奉命留守,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并上卿蒙毅随行。此赵高者,便是马谷坑儒之赵高,因种瓜有功晋升为中车府令。

始皇多淫,嫔妃又广,共得子女三十多人,内有一子,名叫胡亥,不长不幼,也不知是何妃所生,更不知有甚能耐,偏得始皇宠爱。始皇原本要他与冯去疾同留都中,他偏要随父出游,始皇笑而允之。

始皇此番出游,一改昔日旧辙,直奔东南。十一月,南行到云梦,过丹阳,抵钱塘,上会稽,祭大禹。又循海北上,至琅邪,传旨一道,召方士徐巿,询之寻求仙药之事。

徐巿又名徐福,琅邪人,步行入都上疏始皇,言说蓬莱、方丈、瀛洲三山,是为神山,山有仙人,有不死之药,可代为寻觅。始皇信以为真,拨给巨款,命他上山求药,一去三年没有消息。此次忽蒙宣召,恐始皇见责,假说道:“蓬莱仙药本可取得,无奈海上有大鲛鱼为害,所以不敢前往。欲得仙药,须先除鲛鱼;欲除鲛鱼,只有挑选弓弩手,乘船同去若见鲛鱼出没,便好连弩迭杀,不怕鲛鱼不死。”

始皇闻了此言,不但不责徐巿欺诳,还要依着巿言而行。大鲛为患之事,明明是一派胡言,始皇竟然信了,这不单单因他求仙心切,容易受骗,细究起来,还有他因。

始皇一心求仙,故而每到一地,便要祭祀当地所奉之神,此行琅邪也不例外。谁知他祭罢海神归来,夜得一梦,海神身披盔甲,手执长矛,恶狠狠朝他刺来,他忙拔剑相迎,鏖战了半宿,胜负未分。待到醒来,立召占梦博士问之,博士答道:“水中有神,分吉恶两类,恶者深藏水底,人不得见,偶尔出行,必有大鱼或蛟龙相随。今陛下祭祀百神,甚是恭谨,偏有此种恶神,胆敢作祟,只有设法将其除之,吉神不请自至。”

此言,始皇默记在心,今见徐巿之言,与博士不谋而合,愈加深信不疑。遂择得善射之人数百,亲自带着,驾着御舟,由琅邪入海北行,要与海神一决雌雄。

北行至成山,航行了数十里,并不见有什么大鱼,更莫说蛟龙了。始皇不死心,继续前行。始皇地至之罘,方有一大鱼扬鳍前来,若沉若浮,巨鳞可辨。引得弓弩手豪气大发,各逞技艺,箭如飞蝗,直奔大鱼,顷刻血水漂流,那大鱼眼见得不能存活,悠悠地沉下水去。始皇见状,龙颜大喜,拨出黄金千两,赏给射鱼之人。

是时,徐巿亦在船上,自忖这大鱼一死,寻求不死之药之事,再也无话可遁,便趋步上前,向始皇庆贺,并讨得大船三十艘,童男童女各三千人,粮食器皿不计其数,又暗藏家禽家畜、农具冶具,航海东去。

也不知行了多久,更不知行了多少路程,来到一座大岛,岛上草木丛生,并无人迹,徐巿越看越爱,便有留居之意,却故意装出一脸忧愁的样子,对众人说道:“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不死之药,可始皇硬要我等去寻,岂不是白日做梦。但我等若是空手回报,必要惹得始皇冲冠大怒。始皇本是有名暴君,杀人如同儿戏,他这一怒,我等还有命吗?”

众皆少男少女,如何经得徐巿一吓,禁不住哭了起来。

徐巿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强压欢喜道:“别哭,别哭!我已想得一条活路在此,但不知尔等肯不肯照行?”

众人闻听有救,忙拭泪恭听。

徐巿环指大岛道:“汝等请看,这岛之大是我等平生罕见,虽然榛莽丛杂,却是地热易生。我等若是努力耕种,收获必丰。至于粮种、农具,舟中一应俱全,汝等勿虑。且是,此地远离秦土,当在数千里之遥,既不必输粮纳税,又不至犯法受罚,岂不快哉!”

众人闻言,转忧为喜。

徐巿笑微微道:“若能在此岛久居下来,尚有一大喜。我说出来,怕把汝等高兴得昏死过去,不说也罢。”

他越是不说,众人越是急于知道,齐声央告道:“说吧,说吧!大人若是不说,怕是未等高兴,我等便已急死了!”

徐巿这才不慌不忙说道:“汝等虽为童男童女,年纪也不算小,大者十五六岁,小者十三四岁,就是十三四岁,也该朦朦胧胧知道,何为儿女风情。我有心让汝等各择一心爱之人,配对成双,不知汝等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听者无不欢呼雀跃,更有甚者竟然高呼徐大人万岁。

自此之后,这几千人,便奉徐巿为主,安居在这个无名岛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逍遥自在!后来徐巿老死,便在岛上安葬。相传今日本境内,尚留徐巿古墓。[18]

且说那始皇送走了徐巿,驻舟海上,日夜候着徐巿归来,好吃了那不死之药,长生不老。谁知徐巿一去不归,方知上当,气得胸口发闷,呕血半升,恐怕死在海上,一边命蒙毅往各处名山大川为之祈祷,一边命起驾西归。

到了平原津,始皇的病越发重了,他躺在金根车上,不想吃,不想喝,也不想睁眼,只想睡觉,可一睡下便做噩梦,只得睁大两只龙眼硬撑着,越撑病越重。勉强行至沙丘,竟然昏迷过去,许久方被御医救转过来。他自知时日不多,将李斯、赵高召到床边,口传一诏,由赵高代笔。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操劳过度,病入膏肓,恐不久于人世。特赐书扶苏,交兵事于蒙恬,星夜回京,主持朕葬。切切。始皇三十七年七月丙寅。

赵高书毕,正要让始皇复阅,忽听一声惨叫,始皇口喷鲜血,驾鹤西去。

李斯见始皇驾崩,又惊又怜竟不知向赵高索取诏书。赵高暗道了一声天助我也,怀揣诏书,去见胡亥,并谓之道:“皇上驾崩,不闻分封诸子,乃独赐长子书,长子一到,嗣立为帝,如公子等皆无寸土,岂不可虑!”

可虑者,并非胡亥,实乃赵高也。

赵高者,赵人也,出身极卑贱。其父赵槐,犯法下狱,身受重刑。其母因夫而累,没为奴婢,复与他人私通,生赵高兄弟数人,皆用父姓。其母后又犯罪诛死,高亦被阉,选入宫中,充当宦官。高为人狡诈阴险,善解人意,又能强记秦朝律令,凡五刑细目若干条,俱能默诵,渐得始皇赏识,并命中子胡亥,以高为师,学习法令。高虽为亥师,却极力讨好胡亥,导他淫乐,亥大悦,常在父皇面前谬赞赵高。始皇对高越发信任,加之马谷种瓜有功,晋升中车府令。赵高本不安分,一旦得志,自然营私舞弊,犯下大罪,忽被发觉,始皇大怒,将他交给蒙毅审理。蒙毅依法审理,还报始皇:“赵高当死。”始皇平日杀人如麻,从不知爱惜二字,忽对赵高网开一面,罚俸半年了事。

赵高既得活命,不思悔改,反恨蒙毅,几欲设计陷害。怎奈蒙毅树大根深,父祖皆为秦之大将,有不世之功;其兄蒙恬,更是深得始皇信任,竟将秦之大军大半交其掌领。若不趁着始皇归天,向蒙毅报仇,待扶苏做了皇帝,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但要除去蒙毅,必得除去蒙恬,而蒙恬与扶苏关系密切,若除蒙恬,必先除掉扶苏,另立新君。若真的在我赵高手中立一新君,谅这新君也不敢不听我的。可始皇有那么多儿子,立谁好呢?立胡亥,这不只因为我赵高教过胡亥,有师生之谊,且胡亥童心未泯,头脑简单,立他便于掌握。但要立胡亥为君,首先得征得胡亥本人同意。故而,这才找到胡亥,晓之利害。谁知胡亥不解其意,听了他的挑唆,不以为动,反大理相责:“我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无遗命分封诸子,为子自应遵守,何待妄议!”

赵高仗着与胡亥的特殊关系,直言驳道:“你错了,方今天下大权,全在公子与高及丞相三人手中,愿公子不必墨守成规,须知人为我制,与我为人制大不相同,怎可错过!”

胡亥并不傻,岂能不知赵高之意,摇首说道:“废兄立弟,便是不义;不奉父诏,便是不孝;自问无才,因人求荣,便是不能。三事统皆悖德,如若妄行,必致身殆国危,社稷且不恤食了!”

听了胡亥之言,赵高哑然失笑:“臣闻,汤武弑主,天下称义;卫辄拒父,国人皆服,孔子且默许,不为不孝。从来行大事者,不顾小谨。若犹豫不决,必生后悔,愿公子断然行之。”

胡亥到底涉世不深,经赵高一劝,动了为尊之念。赵高一战得胜,便掉头去找李斯,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居然将李斯说动,同意篡改始皇遗诏,改立胡亥。赵高之所以说动李斯,不单单因为他健谈,根子还在李斯,害怕立了扶苏,扶苏必重用蒙恬,反使自己失了丞相之位。

赵高再战又捷,还报胡亥,经过密谋,将始皇遗诏付之一炬,另书一诏,由胡亥遣一心腹,星夜送达扶苏、蒙恬。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率将帅四十余万以屯边,数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疏,直言诽谤朕所为,以不得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恬与扶苏居外,不能匡正,应为同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不得有违!

扶苏与蒙恬接诏,惶恐中不辨真假,自杀身亡。

赵高自伪诏发出之后,说动李斯,将始皇驾崩之事秘而不宣。但因天气炎热,恐其尸发臭,移至辒辌车中,日夜趱行,越井陉,过九泉,径抵咸阳。都中留守冯去疾等,出郊迎驾,由赵高传旨,皇上疾重免朝,冯去疾等浑然不觉,拥着圣车,驰入咸阳。可巧胡亥心腹,从上郡归来,报称扶苏、蒙恬自杀。胡亥、赵高、李斯三人,皆大喜,立马将始皇驾崩之事公告于朝,并立胡亥为帝,号称二世皇帝,以应始皇。

国人无不盼始皇早死,但当他真的死了之后,又不想让他死了。

何也?

古之帝王,对死一事看得很重。往往刚一爬上帝王之位,便要营造陵墓。始皇亦不例外,因其墓位于骊山,故名骊山陵。里面是一座大宫殿,外面是一座大山林。陵身高达五十八丈,四周约有五里。穿地之深,直透过三重泉水。圹之四周用铜熔成墙壁,外涂以漆。圹中上备天文,也有日月星辰,皆用大明珠缀成;下备地理,也有江河湖海,以水银为水,安设机器,使之周流不息;中间建筑宫观苑囿,备置奇珍古玩。并雕刻百官石像,排列两旁,又用金银为凫雁,玉石为松柏。此陵之高之大、之奢、之华,古今无双。至始皇死,修了三十九年,尚有一二成工程尚未完工。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秦二世颁一严诏,要各县遣送囚犯协助修筑始皇陵墓,违者严惩不贷。

职县令奉到诏书,亲往狱中清点囚犯,得一百五十人。所缺者唯有领队而已。

囚犯不比平民,大都是些亡命之徒。凭一人之力,把这一百多人平平安安地带到千里之外的咸阳,实非易事。

职县令会同萧何,将沛县的大小吏役排了一遍,觉着还是刘邦合适。他不只有着“常徭咸阳”的光荣历史,他还豁达大度,关爱民夫,还有一点仗义疏财的豪气,深受民夫爱戴,故而,带了四次队,从未出过一次问题。

谁知,当萧何找到刘邦,说明来意后,刘邦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连说自己身体欠佳,难负大任,要他另选贤者。

萧何来见刘邦之前,是在职县令面前拍了胸脯的,岂肯轻易另选贤者?且是,若有贤者可选,以他和刘邦的私交,也不会把这件极有风险的差事揽到刘邦头上!

刘邦拒绝带队,他如何回去向职县令交差,但要说服刘邦,谈何容易!

不,我一定能说服刘邦。刘邦虽说有些无赖,却极重义气,且又喜欢戴高帽子,我何不在这两个方面做做文章!

“三哥!”萧何笑对刘邦,不紧不慢地说道,“带队的事,你既然不愿意去小弟也不敢勉强。但小弟大老远跑到这里,总不能连一樽水酒也不让喝吧?”

经他这么一提,刘邦连声说道:“喝,怎么能不喝呢!”忙命周绁去准备酒菜。

萧何酒量不大,但喝个三五碗完全能承受得了。可他今日喝过三碗之后,却伏在酒案上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刘邦满面困惑道:“何弟,你这是怎么了,喝得好好的,怎么说哭就哭了起来?”

刘邦不问倒好,他这一问,萧何索性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三哥,小弟是没脸活了。看在你我朋友一场的分儿上,小弟死后,请三哥隔三岔五到小弟坟上看看,送几个冥钱。”

刘邦见他说到了死字,料想出了什么大事,忙道:“何弟,到底出了什么事?”

萧何哭着回道:“也不算什么大事,都怪小弟这张嘴。”说着,自个儿扇了自个儿两个嘴巴。欲要再扇,被刘邦攥住了双手。

萧何道:“你别攥我,你让我好好教训一下自己的嘴巴,免得它无遮无拦,招惹是非!”

刘邦道:“你一向说话是很谨慎的,何来是非可招?”

萧何道:“还不是因为三哥你!”

“因为我什么?”

“小弟自以为和三哥关系最铁,也自以为只有三哥才能将这批筑陵的囚犯平安带到骊山,于是便向职县令竭力推荐。职县令一来怕你不愿带,二来还怕你带不好,久久无语。小弟劝说道,‘职大人,说来说去,你还是对我刘三哥不大了解,放眼沛县,可称得上文武双全的唯他一人,这一次若能叫他带队,定然不辱使命!至于他愿不愿带?我敢拍着胸脯给你担保,我这个刘三哥向来是急公好义,莫说此事事关圣命,就是靠我萧何的面子,他也是非去不可!’谁知……算了,小弟这一次是丢尽了脸面,实在是无颜活了,你就让小弟死吧!”萧何说毕,锵啷一声,拔出佩剑,横脖子抹去。

刘邦劈手将佩剑夺下,似嗔似怒道:“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命就这么不值钱?既然你在职大人面前拍了胸脯,三哥还有何话可说!莫说只是让三哥做个领队,就是让三哥上刀山下火海,只要是你何弟说的,三哥也去!”

一席话,说得萧何心里热烘烘的,真想趴下给他磕三个响头,当天下午便带着刘邦回到沛县城。

这批囚犯,果然难带,一出县城,便逃跑了好几人,再前行数十里,又有十几个不见了。刘邦孑然一身,既不便追赶,又不能禁压,自觉没法处置,一路走一路想。到了丰邑西面的大泽中,清点人数,仅剩一百零三人,逃走了三分之一。

莫说已经逃走了三分之一,就是从此以后一个不逃,依照秦律,刘邦也是杀头之罪。

他自知必死无疑,心中烦闷,只想破口骂人。

骂谁?

骂这些囚犯?

不值!

要骂就骂萧何!若不是你萧何以死相激,我何以会揽下这件苦差,到头来性命不保?

不只萧何,连老爹也该骂,他常说我刘邦是一龙种,贵不可言,到头来只见其祸,不见其贵!

还有那个看相的老头儿,更该骂,他说我此生该做皇帝,享国四百一十三年。莫说享国四百一十三年,就是一年,甚而一日,我也死而无憾。可直至今日,我连皇帝的味儿都没有闻过一下!

事已至此,骂有何用,倒不如趁着还未到咸阳,喝酒去,喝他个一醉方休!

正想着喝酒,不远处现出一个酒亭,上书“泽中亭”三字。他便将众人带到亭中,要了一坛好酒,二斤牛肉,独斟独饮。

待酒喝到五成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活到四百一十三岁,那看相的老头,说我刘邦可享国四百一十三年,分明是指我和我的儿孙。我横竖要死,何不在死前为儿孙积点阴德?

主意既决,烦闷之情一扫而光,连饮三碗,将碗啪地一摔,霍地站了起来。众人不知他何故如此,一个个瞪大吃惊的眼睛看着他。

刘邦朝众囚逐个儿扫了一遍,与之语道:“尔等若至骊山,必充苦役,看来终难免一死,不得还乡,我今一概释放,给汝一条生路,可好啊?”

这事来得过于突然,众囚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似信非信。

刘邦笑道:“尔等不必疑惑,我虽是一介亭长,但在沛县也算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岂能骗尔等不成?来来来,愿去者近前,我好为尔等解去刑具!”

他这一说,众囚才知不是玩笑,一拥而上。

刘邦道:“别急别急,一个一个来。”盏茶工夫,便将这一百单三人的刑具尽数除去。

众囚中,倒也不乏义士,去掉刑具之后,并没立马逃去,反向刘邦问道:“恩公不忍我等送死,慨然释放,此恩此德,誓不忘怀。但公将如何回县交差?敢乞明示。”

刘邦举目一瞧,认得开言之人,姓高名起,在沛县也算小有名气。嘿嘿一笑道:“高兄这话问得有些蹊跷,我放尔等逃走,违了秦之大法,必死无疑,难道还去报县,寻死不成?”

高起道:“既是这么说,我等愿从恩公,生死与共!”

刘邦道:“尔等也是有家有口之人,邦不敢勉强,去也听汝,从也听汝。”

于是以高起为首,共有十五人留了下来,这十五人的姓名依次为:高起、陈贺、薛欧、王吸、虫达、枞公、陈涓、陈濞、孔聚、王翳、吕盛、奚涓、陈仓、纪信、吴景龙。刘邦感其大义,出钱购酒购肉,大飨众人,直饮到月上中天,方才起程西行。因恐县中派人来追,择小径而行。

正行之间,忽见高起慌慌张张跑回,报道:“刘亭长,前面有一条大蛇,身长数丈,横架泽中,挡住了去路,咱不如折回去吧!”

刘邦闻报,仗着酒胆,厉声叱道:“咄!壮士行路,岂畏蛇虫?”

说毕,大步向前。

同类推荐
  • 欢喜神探

    欢喜神探

    民国初年,上海旧闸警署副署长之子陆何欢为与恋人重聚,从大不列颠苏格兰场调回旧闸警署任职,不想刚一下船,便得到了恋人凌嫣早已犯下凶案不知所踪的消息……耿直的陆何欢决意彻查此事,却盲打误撞扰乱了署长包康的升迁,被包康开除。陆何欢发挥苏格兰场破案神技,侦破了棘手的“碎头女尸”疑案,因此被势利油滑的警署探长应喜收为探员。二人同吃同住,一时成了欢喜冤家,并自命为“欢喜神探”……在携手侦破了一系列或诡异离奇或令人发笑的案件之后,陆何欢和应喜从一开始的龃龉不合到契若金兰。二人在旧闸警署春风得意之时,陆何欢失踪已久的恋人凌嫣突然一身血衣死在旧居,陆何欢一蹶不振……旧闸数名大家闺秀接连惨死,死状与凌嫣无异。陆何欢重整旗鼓,一路追查这起“血衣咒”连环杀人案,不料竟引出一个令他难以置信的真相和一场刻骨铭心的旷世奇情……
  • 银行职场生存记

    银行职场生存记

    曝光银行职场内幕,揭露各色奇葩上司,一次次将危机转为契机,步步升级打BOSS……没有强而有力的身家背景,没有哈佛耶鲁的学历文凭,没有灵光的脑袋和厉害的人脉,俗称“三无屌丝”,人称“打不死的小强”,我是方振强。从2007年到2017年,我经历了银行业兴衰起伏的十年,眼见着原先的同事纷纷离开,或主动或被动。感受着从高薪的金饭碗到被吐槽的鸡肋餐,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开始有传言未来几年将出现银行业的破产潮。那么曾经风光的银行从业人员,尤其是像我这样的银行业小人物该如何生存、如何调整自己都将成为新的课题。
  •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是为电视剧拍摄而写作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民初的安徽白沙镇,据琼瑶本人所言,创作灵感是来自于安徽的棠樾牌坊群。曾家巍峨的七道牌坊远近闻名,不止是整个徽州地区的光荣。梦寒嫁入曾家的第一天,其中最戏剧性、最花俏也最壮观的一项礼仪,就是——新娘拜牌坊。大喜之日,全镇老少妇孺呼朋引伴,万头钻动的来看热闹,忽然间,喜庆人群阵伍中硬被插入丧葬队伍,顿时众人哗然。新娘子梦寒也震慑不已,她心中暗忖,自己究竟是嫁入誉满白少镇的礼教世家,还是自此被锁入茏罩神秘诡谲气氛的重重深楼中?
  • 坊间世道

    坊间世道

    小月芳龄十七那年,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才脱胎出美人模样,一举成为矿上万人瞩目的尤物。她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姐姐,都生得平庸寻常。小时候的小月也是一张扁平的脸蛋,一脸的灰土气,还有一头黄草似的头发,家里人就叫她黄毛三丫头。谁知道老天爷做了法子,让她悄无声息地来了个大变美人形,就像如今跑到韩国整容了似的,一张标准的瓜子脸,眉清目秀,顾盼生辉,身材高挑,脚步轻盈,尽显青春少女的诸般风情,最不可思议的是,她那原本一头黄草似的头发居然变得黑亮顺滑,神采飘逸。小月学习成绩一般,勉强考上中专,毕业后就在矿食品公司里当营业员。
  • 温情圈套

    温情圈套

    他第一眼“碰”到她的眼睛时,心里就止不住怦然一跳。一双好厉害的眼睛啊,藏着一种魔鬼般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来自于它的亮丽,更来自于它的野趣。野趣,这两个字可谓有声有色。在大上海这座美女如云而美女们又都整齐划一似的追求肌肤如雪目光似水的城市里,想要从美眉的双眸里捕捉到几分久违了的荒野风情,实在是太难得了。她的名字也不同凡响,姓花,花木兰的花;名盈,热泪盈盈的盈。花盈,她的揽客方式也比其他女业务员们聪明十分。
热门推荐
  • 新妻来袭,老公请小心

    新妻来袭,老公请小心

    他是百里家二公子贺少,她是蓝家千金闺秀,阴差阳错,她成了他的妻。不愿受束缚,他对她百般冷落,而她只冷眼看他在外潇洒风流。婆婆冷眼相待,大伯不时骚.扰,小姑经常找茬,情敌频频登门,她一一应付自如。直到某天,她被爆出怀孕消息,他大怒,连夜不息折磨她,看着她腿.间染红,他冷笑嘲讽:“蓝倾喻,这就是你背着我偷腥的代价!”其后,他集结两家长辈,把她驱逐出门。婆家不要,娘家不能回,她走逃无路,最终孤身沦落天涯。.数年后,某男的订婚现场,惊现神秘宝宝:“爹地,婚姻是坟墓,我专程远道而来解救你!”男人一脸黑线:“小鬼,我不是你爹地。”“吃完想赖账?如果不是你,我岂会从妈咪肚子里面蹦出来?”.“爹地,请签字!”某宝戳着清单空白处。男人冰眸扫向单子,上面注明:孕育费+教学费+生活费+心灵创伤费=一亿他摸摸下巴:“我可以给你钱,但有个条件。”“什么?”“叫你妈咪回家!”
  • 论语日记(上册)

    论语日记(上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冷幽默热笑话

    冷幽默热笑话

    本书分为爱情逗乐篇、男女诙谐篇、夫妻风趣篇、家庭爆笑篇、生活情趣篇、办公娱乐篇、校园笑话篇、衣食住行篇、医疗笑话篇、体育笑话篇、儿童拾趣篇、古代逗笑篇、文艺逗趣篇、动物搞笑篇、军事笑话篇、社会百态篇、愚人幽默篇、现代八卦篇等十八章,让你一次笑个够。
  • 重生变成娃娃鱼

    重生变成娃娃鱼

    重生为娃娃鱼的徐有熊,原本以为是要开启异兽争霸的传奇之路,没想到刚爽几天,就被丹宗世子毁去肉身,在吾皇帮助下,“夺舍“梅花村少年肉身,拜师正气宗门下,重启驳斥命运的逐仙之旅。然而,这还不算完……
  • 一抹阳光

    一抹阳光

    岚山煤矿矿长朱金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有学问的,评价他说话办事是何等的举重若轻。学问不高的则说他四六不靠,不怎么着调。在那年春天的梦阳市两会上,有电视记者现场直播采访,朱矿长,你平时常说你们矿的煤炭资源没有数,而专家们却论证还有2000万吨,请问,你作何解释?他呱唧呱唧地说的全是把资金说成纸巾一类的梦阳翘舌普通话:就是没有数嘛!
  • 秀吧,领主大人

    秀吧,领主大人

    一秀冲天,高调种田。 阵亡在工作岗位上的工程师穿越到异世,成为碎雪城的领主,维克特六世子爵。大敌当前,没有兵百废待兴,没有钱异兽横行,没有魔法威严扫地,没有实权可这又能怎么样呢?拔出你的王者之刃,先给领主大人削个苹果亮出你的荣耀之光,跟随领主大人秀到天际
  • 影帝有点迷

    影帝有点迷

    众人都说影帝燕禾的体质很迷,走到哪案子发生到哪。燕禾:这个锅我不背。虽然自己是很享受,谁让每件案子都是9处负责呢,而9处,有他想见的人。9处人都说余期绝对是整个公安系统的独一份,边查案边谈情,还是和影帝谈情,很让人羡慕嫉妒了。余期:……都说和明星谈恋爱就要做好一年见两次,一次见一天的准备。可到了她这里,一天见两次一次见半天的频率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早晨出门才分开的人,为什么下午又见到了?还是在案发现场见到的。真·武林高手·女主x不务正业·影帝·男主谈谈情,查查案的轻松日常。
  • 麻雀为邻

    麻雀为邻

    《中国孩子阅读计划名家原创:麻雀为邻》是儿童文学著名作家张国龙新近创作的一本随笔美文集,共分为语物、语童、语殇、语芜四卷,选取的是作者近几年体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倾注真情为青少年读者创作的一系列哲理美文。作者以散文的诗意笔触,以孩童的视角观照大自然的花鸟鱼虫,畅谈自己的生命感悟,同时还有大量关于亲人、朋友及童年生活的回忆,通过优美而浅近的文字,向青少年读者传达对大自然及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亲人朋友的真挚情感。
  • 读懂心灵

    读懂心灵

    心灵也有一把钥匙,这把心灵钥匙是牵引我们联结一座座爱之桥梁,同时还鞭策着我们的心路历程。一旦失去这把心灵的钥匙,就再难拥有一串闪亮的日子。有一条路叫绝处逢生:人生险处绝境之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绝处逢生这条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希望。只要撑开希望这把伞,任何苦难都会悄然后退,给我们让出一条生路。
  • 厉少有喜,二婚甜妻送上门

    厉少有喜,二婚甜妻送上门

    苏千瞳只是顺手救个总裁而已,谁知道转身就被总裁赖上了,不但要宠她上天,还不在意她二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