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1300000008

第8章 李提摩太:从肉体救赎到精神救赎

1869年11月,一位名叫李提摩太的年轻传教士开始了他的东方之旅。3个月后,他抵达上海,并在中国一待就是45年。

李提摩太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省卡马郡,家中兄弟姐妹9个,他排行老末。20岁那年,李提摩太开始学习神学,后加入伦敦浸礼会并被派往中国山东一带传教。由于中西方文化及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像李提摩太这样的外国传教士并不受到中国人的欢迎,譬如他外出散步时,总会有一大群孩子甚至地痞恶棍跟在后面高喊:“洋鬼子!洋鬼子!”甚至会收获一些石头和土块。到了晚上,还有人趁着夜色在他住所的门上涂上各种污秽肮脏之物。不过,李提摩太得以相安无事的秘诀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求助于政府官员的帮助,这总算是保持了相对的和平。

为了更好地接近中国人,李提摩太的前辈——麦考文牧师曾仿造当地样式做了一件皮袄——里边是长袍,外罩一件马褂,当他穿着自己的新衣服出现在街道上时,见者无不捧腹大笑:“这洋鬼子的老婆多蠢哪!”“她不知道怎样做一件大衣!”

接受了麦考文的教训,李提摩太决定把自己弄得更像样一些,他换上了当地人的服饰,还剃去前额的头发并安上了一条人工的辫子。李提摩太的这次亮相更加轰动,一个卖点心的小男孩乍看到他的这副装扮,顿时吓得跳了起来,满盘子的点心都撒落一地。李提摩太走到街上时,这个消息似乎已传遍了整个大街,每户人家的男人、女人还有孩子,都跑出来要目睹这难得一见的景观。在众人的注目礼和惊呼声中,李提摩太听到背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啊,他现在看起来像个人了!”

李提摩太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认为这样的话,前来拜访他的上层社会人士或许会多一些。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当天下午,李提摩太就被邀请到一户人家去喝茶。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没有人邀请他,是因为他穿着外国人服装的样子太古怪,当他坐在屋子里时,“各种各样看热闹的就会凑到纸糊的窗子前,每个人都悄无声息地用指头尖沾着唾沫把窗纸戳一个洞,在上面凑上一只眼睛”,这样一来,主人每邀请他一次,家里的窗纸就得修补一次,而外国人穿上中国服装后,他就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反而不值得一看了。

李提摩太发现,要获得中国人的好感,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人治病。1875年,山东青州有很多人患上热病,李提摩太便源源不断地将奎宁丸免费发放给病人,而止痛药是最受欢迎的。当时有个人的妻子感染了霍乱,家人以为她不行了,李提摩太给她滴了几滴掺在糖水里的樟脑油,不一会儿,病人就转过脸来,说自己感到好多了。李提摩太不无得意地说:“对周围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个奇迹……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传说尽管很难找到我,并从我手里得到药,可一旦找到了我就能像上帝一样手到病除。”

由于身份特殊,当时的传教士无论做什么都会被人怀疑。1876年,李提摩太一行人前往山西赈灾,但拜访巡抚曾国荃时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曾国荃的下属说,巡抚因为他的出现非常生气。在之前的两年中,李提摩太因在山东赈灾已小有名气,山西官方为何会如此不友好呢?李提摩太感到困惑不解。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认为我的到来只是收买人心,使民众对政府离心离德。见面后,尽管我跟他解释说,我带来了2000两白银,将要发散给受灾最重的灾民,并且办了通行证,他仍然不怎么高兴,依然阻挠我的行动,处心积虑地要使我在刚刚开始时即陷于困境。”

曾国荃之所以反感李提摩太的到来,一是因为他的洋教士身份,二是因为清廷已发密旨,要山西方面对洋教士“婉为开导,设法劝阻”(另一个原因是,清廷担心洋人在非常时期深入险境,万一出现人身安全,将引发外交争端,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在曾国荃是个有历练、讲究实际的干员,当他发现李提摩太一行人并无恶意而且准备充分时,于是改变态度,并派助理为他们安排几个村庄去救济,还派官员和绅士前去帮助,以便不受干扰地完成赈灾工作。

1876年之后,华北地区连续出现旱情,先是山东,后蔓延至山西、河北等省,史称“丁戊奇荒”(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而受灾省份中,最为严重的是山西。在日记中,李提摩太以纪实的手法记载了当年的那幕惨剧:他从太原出发后一路南行,第一天就看到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第二天,看到四个躺在路边的死人,还有一个人四肢着地在爬行,已没有力气站立。第三天,路过两个显然刚刚断气的人,一个衣服鲜亮,却死于饥饿。一个大约40岁的男人走在前面,摇摇晃晃像是喝醉了酒,被一阵风吹倒后,再也没有爬起来。第四天,路边躺着四具尸体,其中一个只穿着袜子,看来已没什么分量,一只狗正拖着移动。另三具尸体成了一群乌鸦和喜鹊的盛宴。第五天,半天内就看见了六具尸体,一具浸在水里,由于野狗的拖曳,半身暴露在冰面上;一具半身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躺在路边的一个洞口旁;还有一具已被食肉的鸟兽撕碎,吃掉了一半……

李提摩太还看到,“有人磨一种软的石块,有些像做石笔的那种材料,磨成细粉后出卖,每斤两文到三文钱。掺上点儿杂粮、草种和树根,可以做成饼。我尝了一点这种干粮,味道像土,事实上这也是它的主要成分。吃了这种东西之后,许多人死于便秘”。这就是中国史书中经常被提及的观音土。

一路上的景象是如此可怕,“路两边的树皮自10—12尺以下都被剥去吃掉了,漫漫长路一片惨白……每天都能碰到载满妇女去外地贩卖的大车。也有步行的人,都带着武器自卫……在旅馆里,我听到了父母易子而食的故事,因他们无法吃自己的孩子;也听到人们议论,现在没有人敢到煤窑运煤,因运煤者的骡子、驴子甚至他们本人,都有可能被杀死吃掉”。

目睹了这些人间惨剧后,自带银两不多的李提摩太通过各种方式向海外通报灾情,以尽可能地展开募捐。据统计,经李提摩太等西方施赈者从饥馑线上挽救过来的家庭数目达10万户,获得救济约25万人;而据李提摩太自己的记载,在海外赈款20余万两中,他与助手负责发放了12万两。

之前山东赈灾的经验给了李提摩太很大的帮助,当时他采取的办法是:站在城里最贫困地区的一条狭窄小巷的尽头,让申请救济金的人排着长队从身边走过,“每有一个人领到救济金,我就在他那脏兮兮的手上用墨水涂做一个不易被涂掉的标记。有些人利用充足的时间跑到巷子的另一端重新排队,每当干干净净的手伸出来,我们就会怀疑这些人早已领过救济金,只不过用力把墨汁洗掉罢了。这样,我们只继续向剩下的那些依旧脏兮兮的手上发放救济金”。

山西放赈时,李提摩太对灾民们说:“你们安静地坐着不要动,每个人都会获得一份口粮”。他的自信和井井有条赢得了灾民的信任,他们就这样安静地等着,这让对面官府里的那些人大为惊异,因为他们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场景,没有兵,也没有枪,这些随时可能变成暴民的饥民是如此地顺服听话和安静平和。

好人总有好报。李提摩太有一次在山东遇到土匪抢劫,曾受过他救济的村民们听说后,“有的手持棍棒,有的扛着草杈,有的带着更危险的武器,还有人骑在骡子上,提着灯笼”前来营救他;村民们看到他安然无恙,就坚持让他骑上骡子,队伍原路返回,“途中又遇到了另外一些前来接我的人,他们同样掉转头,参加了我的护卫队。这样,当我们到达姚沟时,便形成了一支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的巨大队伍”。1878年10月,李提摩太离开山西时,曾国荃给他写了一封充满赞美之词的信。李提摩太对此不无感慨地说,“他不仅以个人的名义,而且代表我曾帮助他们摆脱饥饿的山西千千万万民众,对我表示了感谢”。

在游历与赈灾的过程中,李提摩太发现中国官员对交通和通信漠然视之(一方面也是财政因素的制约),就算在天津这样新近崛起的大城市,“道路之狭,不能容许两辆马车交错而过,这经常在马车夫之间引发严重争吵,争执谁该把车子退回到街头”。在广阔的华北平原,每到6月、7月、8月,“当雨季来临时,路上洪水四溢,水与尘土混合,形成无法行走的泥沼。路上的交通都中断了,3个月里,一般来说生意也都停下来了,其间所有的资金都被锁在柜子里产生不了任何利润,对整个中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生灾荒时,交通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救援的粮食从天津转运而来,但尚距山西荒区2000多里,因山多路远、驮运费重,加上经手人难免中饱私囊,救援的成本很高。为此,李提摩太多加用心,他经常在空闲时观测山路的高下并画为图形,为日后筑路做准备。

离开山西时,李提摩太给山西巡抚曾国荃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修建一条铁路,改变山西闭塞的局面,以便于赈济灾民;二是开关放行,让山西饥民能四出就食;三是就地募捐,以解倒悬燃眉之急。可惜的是,山西地方官员讨论后认为:“修筑铁路过于超前,并且必须引进大量外国人,这会导致无穷无尽的麻烦。因此,从对山西是否最有利的角度看,最好不要修筑铁路。”

1880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一席话对李提摩太触动很大,李鸿章直截了当地批评他们:“你的教徒无非吃教,一旦教会无钱养活他们,自然散伙。我知道信奉耶稣教的中国人,没有真正的读书人在内。”李提摩太由此意识到,从肉体上救赎一个人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改变他的精神和心灵,而要做到这点,必须了解中国文化,并用现代科学知识去赢得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任。

为此,李提摩太花了1000英镑购买各种科技书籍、仪器及标本进行自修,在1881—1884年的4年间,他每月在太原举行一次报告会,并邀请当地官员与士绅前来参与。1886年11月,李提摩太移居北京,并受曾纪泽(曾国藩之子)之托为曾氏子侄教授英文。此后,李提摩太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中国上层人物的圈子。

1890年7月,李提摩太在李鸿章的邀请下出任天津《时报》主笔,后来他利用这一舆论平台发表了众多呼吁中国改革的文章。次年10月,李提摩太赴上海接替韦廉臣为同文学会的督办。同文学会是由西方在华人士组织的团体(包括传教士、外交官、租界官员及洋商等,也有少数受过西方教育的华人),人数在200人上下,主要目的是宣传西学和联谊。李提摩太上任后,将之改名为“广学会”,并主张“从宗教的小圈子里走出去,去影响中国知识界的发展,影响中国政治的进程”。李提摩太强调,今后“广学会”的争取对象应以中国士绅和官员为重点,并对中国问题展开具体的调查和研究。

近代以来,涌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数不胜数,李提摩太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他能赢得极高的声誉,这与他在“广学会”长达25年(1891—1916年)的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在李提摩太的主持下,“广学会”出版了《万国公报》等10余种报刊、2000多种书籍和小册子,它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说:“我信仰维新,主要归功于两位传教士,李提摩太牧师和林乐知牧师的著作。”事实上,当时的维新派人士几乎都是从“广学系”下的出版物获得启蒙的,康梁师徒即为《万国公报》的忠实读者,梁启超还曾主动要求为李提摩太做私人秘书。私下里,李提摩太也自居为“维新派的老师”。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以前所做的种种建议,几乎全部概括和凝聚在他那份具体而微的计划中了”。这指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计划。

李提摩太一度还影响了光绪皇帝,譬如他编著的《七国新学备要》就被摆上了皇帝的书案。1898年变法开始后,光绪皇帝曾决定聘请李提摩太担任私人顾问,但在变法中,李提摩太却扮演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角色。

据台湾学者雷家圣在《力挽狂澜:戊戌政变新探》一书中的说法,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在变法期间访问中国,李提摩太向康有为建议,让光绪皇帝聘请伊藤博文为顾问,甚至赋予事权(清廷聘请洋顾问是李提摩太一贯的主张),这引起保守派官员的极大警惕。之后,御史杨崇伊密奏慈禧太后:“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将专政柄。伊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由此,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突然返回宫中,并部分解除了光绪皇帝的大权(这是政变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引发流血事件)。

李提摩太还有一个更加雷人的提议,那就是“中美英日合邦论”。变法期间,维新派官员杨深秀在康有为的授意下上奏光绪:“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维新派官员宋伯鲁也在奏折中以李提摩太的名义转述了“合邦论”,并极力提倡聘请外国重臣。很显然,这些言论在当时更多的是“添乱”,李提摩太的想法也确实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庚子国变时,在山西巡抚毓贤的戕害下,山西传教士与教民受祸最深,后其省承担的赔款也极重。《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李提摩太向各方提议,从山西教案赔款中提取50万两白银用于创办一所近代山西大学堂,这就是后来的山西大学。岑春煊任山西巡抚时,李提摩太被聘请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书斋总理。为表彰其贡献,清廷还曾赐他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并诰封三代。

早在20年前,李提摩太就向李鸿章建议,中国政府应每年投入100万两白银进行教育改革,李鸿章的回答是:“中国政府承担不了这么大一笔开销。”李提摩太争辩说,“那是‘种子钱’,将来会带来百倍的收益”。李鸿章问他何时能见成效,李提摩太说:“需要20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带来的好处。”“噢!”李鸿章回答说:“我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李提摩太曾说,中华民族的改变就意味着世界的改变,而教育是拯救一个民族唯一的方法和出路。在他看来,庚子年间之所以会出现义和团的排外行为,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教育的缺失,如果教育普及的话,类似这样的仇外事件本不应该发生。李提摩太认为,与其使用暴力与罚金,不如用教育来改变愚昧和无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山西大学堂成为辛亥革命前中国仅有的三所大学之一。

1916年5月,年事已高的李提摩太辞去广学会总干事的职务回国,后于1919年4月20日在伦敦逝世,终年75岁。

同类推荐
  • 大唐青云路

    大唐青云路

    意外穿越到大唐,竟然成了陇纪李氏的一员,李渊是他的堂爷,李世民是他的堂叔,原本该是逍遥快活的皇亲国戚,只可惜,摊上的便宜老爹,却是史书上最不堪的庐江王李媛!武德九年的六月,距离李媛掉脑袋的日子还有几日,身在幽州的李昊,拍着额头唉声叹气!
  • 小狗也要叫

    小狗也要叫

    本书是畅销书《辛亥:摇晃的中国》的作者张鸣最新之作,延续其一贯针砭时弊的写作风格,精准剖析当下中国!作者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摈弃枯燥的学术词汇,用生动的案例把专业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是一本老百姓看得懂的时政书!
  • 苗谱龙池

    苗谱龙池

    《苗谱龙池》,是以明朝为故事背景的五部集小说。《朱薇传》是第一部,写小夫人尚云香追杀怀孕待产的王妃李玉玲,在河边生朱薇时,捡到李玉玲丢的金锁、玉镯。疑心朱薇是李玉玲被淹死而转世,是报仇来了。朱薇在她的丫头齐映红的皮鞭下,死过去五次。朱薇与春玉发现了大娘李玉玲的密室与修身秘学,学习成功,带领兵将,解救了尚云香,解除了神龙会对古安城,对靖王府的占领,改组了神龙会的兵将,保障了父王保卫边疆的胜利。此时,尚云香又看到与朱薇同岁的李玉玲的女儿李醒儿,解除了对朱薇的怀疑。可是,在齐映红地挑唆下,朱薇、春玉是石板锁身与十八个女孩被沉湖水葬。他们得有的多大的智慧,能走出这种劫难。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大唐风华路

    大唐风华路

    穿越成为李世民的私生子,然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个媳妇,种着几亩地,没事发明点东西,慢慢将一个烂泥村落发展起来。韩跃感觉这种日子挺好,如果没有人打搅他情愿一辈子都这样。然而男人总要长大,小人物也会慢慢变成大人物,举手投足,会当凌绝顶,岁月是一把杀猪的刀,韩跃却慢慢成了一把锋利的剑。大唐风华,谁人领舞,这是一个小人物慢慢成长为大人物的故事。有装逼,有犯浑,有发财,当然也会有妹子……***********************************************大唐风华群:707518143(另有新书《大唐第一狠人》正在连载,可往品鉴,必不失望)
热门推荐
  •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译文经典)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译文经典)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讲述了:施托姆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是同时代人,也同为举世公认的擅长写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大师。《茵梦湖》是作者的名篇,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托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但他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茵梦湖》采撷了作者三则抒情中篇小说,其中除名篇《茵梦湖》外,《木偶戏子保罗》和《林苑一隅》都富有独特韵味,它们均为作者的代表作,我们从中可领略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整体创作风格;它们也定会给读者带来和以往不同的感受。
  • 空间女商重生

    空间女商重生

    名场面:云家重回京都时,京都大街小巷传遍了她父亲的死讯。英雄的坠落有人悲戚,有人庆祝失去了掣肘的毒蛇露出獠牙猝不及防被打中七寸不谈逻辑!求求各位宝贝走过路过点一哈收藏,不定时发红包!避雷:空间
  • 公鸡黄脑门

    公鸡黄脑门

    有一只注定不平凡的公鸡,从出蛋壳开始,它就能听得懂人类和各种动物的语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凡中之神

    凡中之神

    宇宙由爆炸形成,首先形成的智慧生命体吸收了爆炸能量,从而拥有了创世力量,这种生命称为一一神。
  •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六门教授习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梦魇

    三国之梦魇

    不争霸,不称帝,安居幕后,掌中天下。ps:架空带有玄幻色彩的三国。喜欢看传统历史文的朋友不要误入了。ps:书友群585766138,没啥要求,欢迎来玩。
  • 服务霸主

    服务霸主

    那一日,古宝城的蓝天被黑暗笼罩,出现在七大洲天空的巨大浮岛,悬浮在中夏上空。人们开始期待救世主降临,而展现的魔法,妖魔,异世界,超越者,武道,乾坤,肆意妄为的破坏这一切,一夜之间,人们世界观被颠覆。人民的仅剩希望成为了绝望。少年少女的离奇失踪案成为了唯一的线索。然而对方发起侵略……某一天,一位叫霸宝的少年横空出世,他坚信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而会改变这一切。一切都将重新改写……
  • 隐婚蜜宠:老公请节制

    隐婚蜜宠:老公请节制

    他是霸道冷酷的商业帝国总裁,她是为了还债替姐出嫁的富家千金。一纸契约,她和闪婚成为夫妻,从此生活再也没有平静……他冷酷残忍,杀伐果决,唯独对她下不了手;她一心想逃,却一步步陷入他的温柔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慕晨思君君可知

    慕晨思君君可知

    我拥有这样一个人。我笑他也笑,我哭他也哭。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是否愿意和他一起走向那条道路。有情人终成眷属,若我早些发现自己真正爱的人。一切,是不是都能像我所想的那样,平淡无奇。原来岁月太长,我和他还有很多时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