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7500000035

第35章 舅家人

小马熊崽子的消失,影响不了什么,更是不可能影响到方静,实在不行,进山再抓只回来就好了,再说不是还有熊二嘛,熊二长大了也是可以培养成为一只好坐骑的。

方静看着倒处爬的熊二,想着要不要把熊二培养成为一只伟大的坐骑,但估计小妹不同意,实在不行,就培养成小妹的坐骑好了。

熊二此时可不知道方静打的什么鬼注意,只想着玩,想着吃。

做好早饭吃完,各回各家,各忙各事,方静帮着方大用锯木头,锯成木板,好做桌子,木头已然晒了几天,虽不足,但也不影响太多,锯成木板再泡水里一天,再晒一下就行了。

方静和方大用锯完木头,又砍了手臂粗细的竹子回来,准备给熊二搭个窝,狗娃小妹他们也过来帮忙,大竹子拿不动,小的还是可以的。

沿着房子墙边搭,挖了两排够放竹子的深沟,深度有个半米深,把两米来长的竹子竖着栽进去,在顶端用大竹片做成屋顶,不漏雨就行,往里面铺了里些细竹枝和竹叶,这就算是做好了。

把熊二赶着进去,熊二现在也是老实,扭着小屁屁进到里面就不再出来了,估计也是知道自己以后就得在这里面睡了,方静又是把绳子绑在窝口边上的竹子上,就不再管它了。

时间过得很慢,方静觉得这时间真是慢,家里有吃有喝的,也不用再担心肚子挨饿,闲下来就坐在树下的竹椅上打盹,偶尔抬眼看看几个小娃,也时不时看看方大用,此时的方静就像个地主老财似的,要是手里有根棍子,那就更像了。

就这样方静也觉得无聊,于是又想着把空地围成个院子,弄个竹门,这样看起来就有些诗情画意了,方静也不在细想,提着破刀去砍野麻,砍够了野麻又开始砍竹大业。

时过两日,上午刚吃过早饭,方静在树底下弄竹门,看着院子算是完成了,近两米高的竹篱笆围着空地,除了没有门,这算是完成了一半了,这两日,村里人也会过来帮忙扎绳或砍竹子,这也使得方静做院子的速度加快了一些。

“静娃子,小团子。”院子外传来喊声。

“你们是?”正在制作竹门的方静站起身看着院外穿着像是乞丐的几人,手上提着木架子,背上背着包袱,大人如此,小孩也是一样。

“静娃子,我是你小舅啊,这是你舅母,这个是你表弟,这两个是你表妹。”院外的中年人对着方静指着人一个一个介绍。

方静傻看着进到院子中所谓的小舅,舅母,一个表弟两个表妹,他可没有这付身体的以前的记忆,可不知道还有个小舅什么亲戚。

所谓的小舅应该在三十多岁,舅母看着也差不多,表弟也就十岁样子吧,表妹一个七岁的样子,最小的被七岁的拉着,四岁的样子,和小妹差不多大;方静知道不能用前世的眼光来评论这世人的年龄,就比如这小舅,看着像四十多岁,其实也就三十来岁,这是时代生活压的,小孩也一样,别光看个子,这世的小娃个子普遍比前世的小娃偏矮,看狗娃他们就知道了,也就方静和方园两兄妹独特一些,长得正常一些。

“陈家兄弟来了?你们这是?”方大用忙起身拄着拐杖过来。

“大用兄弟,这几年可还好?”小舅看到方大用过来,忙放下手中的木架子,解下背上的包袱过来和方大用说话,木架子中有个铁锅和一些炊具,还有一些木头方静也不认识。

“还好还好,陈家兄弟,你们这是怎么了?”方大用忙请小舅坐下,问起了方静心中的疑问。

“咳,陈家湾前年遭了灾,大家都各奔活路去了,留下不多的人,半个月前又遭了土匪,死的死,跑的跑,我娘和大哥一家也没了,村子里都没人了,这不先来二妹家落个脚,再看看去县城寻个活,养活这一家子。”小舅坐下后忙说起这几年的遭遇。

“静娃子,这是你小舅,舅母,你娘亲过世那会不是来过吗?你忘了?”方大用对着边上站着的方静说道。

“大用叔,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上次从大榕树上摔下来后不是摔坏脑壳了嘛,很多事都忘了。”方静用手摸了摸后脑勺无奈的说道。

“哦,你看这事,我都忘了,莫怪,这你小舅家遭了难,过来这先落个脚。”方大用对着方静说着,然后又续说了一些往事,这才使得方静对这小舅家算有个了解了。

方静忙又给小舅一家问了声好,又各自喊了一声,算是认下这门亲戚了,然后让大家把东西放下来坐下休息,总不能把人家轰出去不是,再者又是自己娘亲的哥哥。

“小妹,过来,见过小舅舅母还有表哥表姐们。”方静叫着小妹过来见过小舅一家。

“这是小团子吧,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可怜我那妹子就这么没了,唉。”小舅说完重重的叹了口气。

方静瞧着感觉这小舅以前应该和自己的娘亲关系极好,要不然,也不会自叹得如此,表情满是回忆和痛惜。

“小舅,莫要伤心,过往的事都已过去,我们兄妹俩现在还挺好的。”方静只得表达了一下自己兄妹还不错,算是安慰小舅。

“可怜你们了,当时我要把你们带去陈家湾,你个混小子还就死不愿意,现在看到你们过得好,小舅心里算是安了。”方静不知道以前的事,只得听着小舅说着一些话,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

“小舅,您们没吃饭吧?我这去给您们做饭。”方静不知道小舅他们走了多少路来到方家村,附近最近的村子也得走四个小时,小舅他们肯定是在林子里过的夜,要不然也不会这个点过来,猜想小舅他们肯定是从集镇上过来的。

其实方静有些猜错了,陈二林他们一家子确实是从集镇上过来,其实昨天晚上就到了离方家村不远处了,陈二林不想麻烦方静兄妹俩,只得在林子边呆了一宿,但同样也不想太早过来,要不然,会让方家村的人说他陈二林一家脸皮厚,赶着饭点来;其实陈二林的确不知道方家村家家户户都有粮食,不差陈二林一家一碗饭,但这也体现了庄户人家思想。

“不麻烦了,我们吃过了。”陈二林一家已经好几天没吃过饭了,都是在路边或林子里采些野菜果子垫着肚子,此时更是饿得两眼冒星星了,但还是得说自己吃过了,怕浪费了方静家的粮食。

陈二林可是知道这外甥家,自从自己的妹妹去世之后,家里没有大人,更是过得难上加难,更别说自己的外甥去种地了,小孩子一个,怎么可能家里有粮食,最多也就是野菜了。

“麻烦什么啊,一会儿的事,您们在这坐着,我给您们做饭,狗娃,帮我烧火。”方静取下屋墙上的腊肉,切了半大块,又从笸箩里拿些竹笋放在锅中水里烧,端着陶罐去装小米淘洗。

不到两刻钟,饭菜做好,端着放在树下的桌子上,又拿来了小竹碗和筷子摆上。

“小舅,舅母,表弟,表妹,您们吃饭吧,菜不多,饭管够,晚上我再弄多几个菜,让您们吃好。”方静端着一碗水给小妹喝,对着小舅一家说道。

“静娃子,这?家里有粮食?村子里谁家给的啊?可不敢这么吃,我们喝碗稀粥就够了,这得糟蹋多少粮食啊。”陈二林看着陶罐中的小米饭,对着方静喊道,这可是干小米饭啊,不是稀的,这是大户人家才这么吃法的。

“小舅,您们吃吧,不要心疼粮食,家里有粮食,您们赶紧吃,莫要担心粮食,不够屋里还有呢。”方静可不想吃个饭还被说教。

陈二林赶紧起身向着屋里走去,过了一会走了出来,那神情那是相当的丰富了,陈二林满脸不可相信的表情回到椅子,看着外甥,想问不好问,不问又不放心。

“静娃子,屋里的粮食从哪里来的啊?”陈二林还是问起方静。

“哦,这个啊,前些天打了几只猎物卖了些钱换的粮食,您们还是先吃饭吧,莫要让饭菜凉了,那可就不好吃了。”方静随口回应着,又催着小舅一家他们赶紧吃饭。

“那好,那好,我们先吃饭,小霞,大初,大英,小芝,吃饭吃饭,这可是你们静表哥做的饭菜,都吃都吃。”陈二林流着眼泪喊人吃饭。

陈二林明白外甥是拿命去打猎物换的粮食,山里的虎豹豺狼能随时撕了自己的外甥,好在外甥命大,没被撕了,尽还打着猎物换了这么多粮食回来,可是打猎没伤着真就是好命吗?肯定不是,肯定是胆战心惊,随时都要博命的,陈二林流着泪吃着饭。

方静看着眼前的小舅流着泪吃饭,以为是饿了好一段时间,看着这一陶罐饭和菜,想着终于能吃个饱饭而激动的流泪,却是不知道,陈二林心中所想与方静他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陈二林一家,把所有的饭菜吃光了,一点未剩,还好方静没有按着以前的量来下的米,要不然,再多一两份他们也能吃光,方静可不想让他们吃太饱撑得难受,至少晚饭可以做多几个菜,让他们吃多一些。

“小舅,舅母喝点水。”小妹很是懂事的用个大竹碗打了一碗水过来,递给吃完饭的小舅舅母。

“小团子长大懂事啊,都能给小舅打水了,以前小舅抱着你的时候,你还只是尽知道哭呢。”小舅开着玩笑说着小妹。

小妹那会却实只有一岁多点,方德在陈小慧生下小妹不到一个月就被征召去打仗了,可又是不到几个月被传来战死,再到祖爷奶病倒去世,再后来陈小慧病倒去世,小妹那会也只有这么点大,只知道娘亲去世,留下一个哥哥了,只知道没了娘亲,剩下的只有哭了。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4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4

    本书收录了抗战期间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中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90余篇。老兵们的回忆均为其所亲历抗战事件的忆述。西北军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及之后的初期抗战,西北军所参加的战斗,以七七事变为主,主要表现了大刀队的活跃;第二章讲述1937年到1938年,在日军进犯势如破竹时,西北军所开展的数次阻击战和保卫战,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第三章讲述西北军在台儿庄大战中的英勇表现;第四章讲述中条山日军与西北军八年间的反复争夺;第五章讲述相持阶段,西北军坚守阵线,并寻机打击敌人;第六章讲述抗日战争末期,西北军的数次反攻作战。东北军内容为一章。主要讲述九一八事变时部分官兵不顾不抵抗命令,所做的一些反击战斗,还有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虽被边缘化,但仍秉承着“打回老家去”的信念,为抗战顾全大局,参加了很多战役。晋绥军内容为三章。第一章讲述晋绥军在河北、山西战场上所参加的数次战役,以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为主;第二章讲述江淮战场上西北军所参加的几次战役;第三章讲述35军在绥远战场上给日军的沉重打击。本文作者均为抗战老兵、下级军官,亲身参加了很多战斗,他们的回忆还原了一个火线上的抗日战争。
  • 超神三国之最强神兽系统

    超神三国之最强神兽系统

    “哈哈!这已经是我统一了十二万九千六百次三国类型的游戏了。听说官方会给一个奖励啊!不知道会是什么?”一名男子坐在电脑前,自言自语的说道?:“官方,惊喜大一点啊!不大怎么能叫惊喜呢?”正说着,只见电脑上出现了几个大字:恭喜您,完成“最强三国玩家”成就,奖励:穿越,三国。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沉雪

    沉雪

    “文革”期间,来自天津的女知青孙小婴插队北大荒,柔弱的身体、敏感的心灵,不断遭受恶劣环境的磨砺、伤害。另一位女知青舒迪,高大健硕、积极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她们的情谊照亮了孙小婴黯淡的青春岁月。然而,个人命运被历史洪流裹挟,少女之间纯净如雪的感情,能否经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考验?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武炼诸天

    武炼诸天

    神龟相助,废体重修,逆天修武,登临巅峰。得天地奇遇,赢诸天造化,看尽人情冷暖,问鼎武道长生。他天才之资,无敌当代,为了家族浴血奋战,然,筋脉寸断,修为尽废后却被家族发配边荒,任其自生自灭。万古三十帝与皇,只字不言泪和殇,且看凌霄如何搅乱风雨,于血与骨的修途中崛起……
  • 玉台画史别录

    玉台画史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荣的草原

    光荣的草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寒水易

    寒水易

    作者的一些随笔和成长史,给那些迷茫中的人
  • 修仙小1

    修仙小1

    因为一纸婚约,误入军营,幸得高人指点,踏上修仙之路,并不知自己仅仅只是别人培养的一颗棋子,误食妖丹,仙魔同体,竟成决定棋局之人!
  • 少年们是怎样老去的

    少年们是怎样老去的

    13个少年们的故事,13段关于青春的回忆。有人看见的是回忆,有人看见的是过去,有人看见的是自己。南城,是陈虹羽笔下一座虚构的内陆重工业小城,它并不存在,但又有那么多小城共同的影子。它的街道坚硬如铁,它的空气沉默如谜。它曾经惶惑、混乱而无助,如今它褪去了老城的古旧,换上了现代化的外衣。
  • 名门贵妻:总裁借个娃

    名门贵妻:总裁借个娃

    为了重病的爷爷,她去到他的求子会场,与他开始了这一生的牵绊,她与他签订合约,成为他的女人。“你为什么帮我?”“因为想。”“那为什么……吻我。”“因为,甜。”他从不掩饰自己欲望与野心,想要握在手里的东西,就一定不会放过。而她,就是这场游戏中最诱人的奖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竹中青玄

    竹中青玄

    十年前,赵家被人迫害而亡,十三岁少年赵凯听从自己师傅的遗愿,待着赵家六岁大小姐赵初露逃亡于世,躲藏在一个小镇中存活。十年后,当大小姐已经长大,无奈当初的犯人追杀过来,赵凯决定通过自己这十年锻炼出来的武技,来保护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