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0000000006

第6章

《十八摸》,各地民间小调几乎都有这一节目。唱词或有变化,曲调也各不相同。

山西河曲二人台,在名角演出正式剧目之前,刚刚学戏的小年青往往要演出一些垫场节目。好比大轴戏之前的折子戏。节目有《打樱桃》、《挂红灯》、《倒卷帘》、《打金钱》之类。当然,有时也唱《十八摸》。

《十八摸》,一生一旦对唱,表现少年男女情窦初开调情的内容,基本算不上什么黄段子。比如头一摸是这样的:

(生:)头一摸,摸到了妹妹的头发上;

(旦:)妹妹的头发黑又亮。

(生:)黑格整整像乌云;

(旦:)亮格汪汪缎子样。

(生:)揣一揣,(旦:)不叫你揣;

(生:)摸一摸,(旦:)不叫你摸。

(生:)不叫揣来(旦:)不叫摸,

(生:)哥哥我走呀!

妹妹的羞涩推拒,哥哥的纠缠要挟,少年情趣十足。

15、“二驴”剧团

二人台发祥繁盛地山西河曲,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年代,全县只剩了一个财政拨款的剧团。一年演不了几场戏,演员几乎开不出工资。

后来政策渐渐放松,允许民间组团,自负盈亏。结果,县境里一下子冒出将近二十个剧团班子。庙会集市,包括丰收庆功、祭祖贺寿、婚丧娶嫁,都要请戏班演出。无为而治,使民间文化有了复兴繁荣的可能。

民间艺人樊二牛以家族班底组建的剧团,人称二牛剧团。只要老百姓喜欢,没有什么人来粗暴干预,传统剧目《兄弟挂嫂嫂》、《叫大娘》,什么都演。人们要是哄起来,要樊二牛和他儿媳来《公公烧媳妇》,二牛拒绝不过,有时抹下脸来也演。

有些嘴损的就说,还不如叫成“二驴剧团”哩!

我采访过樊二牛。知道剧团管理严格,即便是民间艺人,艺人有艺人的道德规矩。

16、小女婿

建国初期,有一出新戏《小女婿》,反对包办婚姻,相当着名。

七八岁的小男孩,娶十八九的大姑娘做老婆,旧社会非常普遍。一来家里找了一个劳动力,二来最巴望那女子早早怀孕生孩子。

当公公的如果当初也是小女婿,那么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与儿媳妇其实最是年貌相当。公公烧媳妇,可想而知有着极大的可能。

17、风情

“自古长安多丽人”,与长安曾是开放的国际大都会有关。

如今的西安,女性美的指数有多高,可以商榷。

而封闭的晋南,女孩子们实在不敢恭维。愚以为,除了封闭圈子里的近亲结婚,造成人种退化;还有礼教的约束压抑,也相当地不利于女性增加风情、风韵、风姿、风采。

“风”,古代民歌的别称。

凡是民歌之乡,礼教既已疏阔,人性得以张扬。

清初李渔周游天下,认为边塞之地山西大同女性最为风致。

而如今民歌之乡河曲的女孩子,名扬三晋。

有人说,那是河曲有水。黄河水滋润了姑娘们。晋南永济、河津,不也靠拢黄河吗?

莫如说,是野性的民歌、疏阔的民风滋润了姑娘们。

18、大同煤、口泉炭

在山西,有一句地方民谚,说是“大同煤,口泉炭,浑源州的女人不用看”。

在陕北,也有类似民谚。什么地方煤什么地方炭,米脂婆姨绥德汉。

即便在我们老家盂县,也有本县民谚说:青城煤,兰掌炭,寨上的闺女不用看。

那儿的姑娘,提亲保媒用不着相看,随便抓一个出来,都漂亮。

19、去过大同浑源州

山西浑源,境内有北岳恒山,风光秀丽。历史上的北魏王朝在大同平城建都,曾于浑源修筑行宫。民间传说,有宫嫔流落此地,宫禁中的化妆秘方传入民间,包括遗传因素,美艳了一方妇女。

而外长城在恒山山脉蜿蜒盘旋,历朝在此多有驻军。直到清朝,仍然有绿营兵驻扎。边塞地带,加之大量驻军的雄性需求,一方民风因而疏阔浪漫。女性极为风流多情,最会体贴男人,所以民谚还说:

去过大同浑源州,

个个回家把妻休。

20、白丁香

浑源,地处长城一线。冬季严寒,春日风沙,但妇女们多数肤色白皙,面容姣好。据说与民间化妆秘方有关。配置秘方的原料,有鸡蛋清,还有白丁香。

这儿所谓白丁香,或曰是麻雀粪便。不知确否。

21、赛脚会

野史传言,边镇大同历史上曾有传统的“赛脚会”。

阳春天日,大同满城妇女要在自家门首抛头露面,展示做工精巧、刺绣华美的弓鞋裹脚布。同时,当众展现各自赤裸的金莲小脚,炫耀夸比。红鞋绿裹脚,一时琳琅满目;尖尖玉笋,可街两岸。有身份人家,女子们或者遮一块布帘,只把双脚暴露街市;一般居民,女人们搔首弄姿、丢眉使眼,尽显风骚。

金莲小脚,曾经是中国男人的至爱,几乎成为中国女人的第二性特征,称为“亵物”,不可公然示人。大同偏生有赛脚会,风气之开放,堪称惊世骇俗。

22、天下女人都一样

老百姓,村里人,寻常议论,说女人美丑不过是供眼目观赏罢了。到黑夜吹灭了灯火,天下女人都一样。

但那只是肤浅的一种思想。为讨不到天姿国色而自我宽慰。

除了美丑艳媸,单纯讲做爱,天下女人其实并不一样。

台湾的柏杨先生谈女性美,曾经举出他们老家河南的民谚来说话。他谈到女性的脚的时候,套用民谚说:天下女人都一样,只在脚上比高低。

柏杨称,民谚说的其实不是脚,原话要直接“黄色”得多。

23、重门叠户

山西人私下评价,一般都认为北路女人好。具体好在哪里?据说那里的妇女,天生与众不同,号称是“重门叠户”。究竟怎样,不曾亲试,不宜妄言。

一年,在我省原平县大街上浏览法院布告,有两个卖淫女人被判刑的内容。一个,绰号“大过瘾”;一个,绰号“九门帘”。怀疑九门帘,便是所谓重门叠户了。

24、大过瘾

我们村,历代都有风流女人,所谓破鞋。乃至村里开展运动,没有右派,要拿破鞋来充数。“地富反坏右”,变成“地富反坏破”。

深翻密植,消灭四害,下乡工作员都要发动一场运动。运动的惯常手段,是先拉出阶级敌人来游街示众,以造成恐怖威慑的气氛。地主和破鞋们被迫各自敲打了铁锹头、破脸盆,在那儿自己呼喊:

打倒地主谁谁谁,深翻土地搞密植!

斗臭破鞋某某某,消灭苍蝇和老鼠!

小学教员在一面带头喊口号:

地主不死,运动不止!破鞋不臭,搞倒搞透!

25、胭脂鸭梨

我村还有破鞋绰号叫“胭脂”和“鸭梨”的。

至今,村里流传一首小调,唱的就是鸭梨的故事。

晴着阳婆下大雨,

鸭梨嫁到红崖底。

二喜子赶车赶得快,

差点把鸭梨甩球坏!

比兴咏赋,颇合古格。

26、间架不大入深深

起房盖屋,一般都是间架与入深成比例。但也有特例,因地基四至局限,房子间架不大,入深却比较深。

村里有小个子而特别能吃饭的大肚汉,或者有矮个女人生下巨型婴儿的;人们形容这号看似反常的情况,说是“间架不大入深深”。

青楼妓馆,多娇小女子。干那样营生,什么样人物的什么样武器不见?二战后,美军占领日本,东洋妓女对付白种黑种大汉,事实证明,应付裕如。

27、拉皮条

拉皮条,人人都懂。但原话本是“拉屄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吃哪一行的都有。

28、儿童不宜

以上若干段子,当然儿童不宜。

道学家俨然人面,天下己任;其实并不是只有他们关怀世风,爱护青少年。

古代圣贤早已教导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而人皆可为尧舜,最粗野不文的老百姓也懂得礼法规矩。什么是儿童不宜,大家天然明白。什么事不该儿童知晓,什么话不该儿童听闻,老百姓有自己的尺度,无须道学家饶舌多嘴。

在乡下,自然负担了儿童学前教育的,多半是奶奶和姥姥们。老太太给孩子们念叨儿歌,让孩子学习说话、熟悉音韵,那儿歌或许朴素鄙俚,却绝对干净,有益无害。

我自幼的经历,可作佐证。

29、古话古

一首儿歌,是教娃娃念叨熟悉音韵的。

古话古,笑话笑,

你骑骡子我坐轿;

轿里坐着个毛娇娇。(用毛茸茸的狗尾巴草编结的小人、小动物,叫做毛娇娇。)

毛娇娇不吃夜草,告给夜瓢;

夜瓢不会舀水,告给小鬼;

小鬼不会把门,告给马棚;

马棚不会作宅子,告给王瞎子;

王瞎子不会算卦,告给镰把;

镰把不会砍柴,告给吾来!

句式重复,利于儿童念叨;其间转换音韵,要孩子学习发音。

30、上圪塄台

一首,是哄孩子睡眠的。

上圪塄台,下圪塄台,

了见婆婆拣茬来。(茬,庄禾的根须。可作燃料。)

镲又响,鼓又响,

十八骡骡驼驮箱。

马骡含着一口水,

喷了小姐的花裤腿。

小姐小姐你不要气,

给你杀个羯牯类。(牯类:山羊。)

谁杀呀?

秃妮子杀了秃腥气,

羊妮子杀了羊腥气。

铺什么?羊皮;

盖什么?簸箕;

枕什么?擀杖;

蹬什么?棒槌。

秃妮子,好睡不好睡?

轱里轱辘正好睡!

节奏铿锵,音韵变换,内容也有趣。

31、红公鸡

一首,描写姑娘出嫁。

红公鸡,上碾盘,

抬掇闺女不上算。

三斤豆腐二斤酒,

打发闺女上轿走。

爹也哭,娘也哭,

丈人丈母你不要哭。

你闺女,到我家,

作准叫她受不了罪。

铺绵毡,盖棉被,

扎花枕头挨我睡,

小脚又蹬那银钱柜!

给儿童说儿歌,说到“小脚”,戛然而止。

32、梅豆花

一首,描写女儿出嫁初到婆家情由。

梅豆豆花,根子里开,

大郎喝酒二郎筛。

三郎端的菜盘来,

四郎骂我是烂奴才。

我也不是驴上马上跌将来,

花花大轿娶将来。

看我的头,杏花油,

看我的脸,粉眉粉眼粉蛋蛋,

看我的脚,红鞋绿裹脚!

孩子们到七八岁,男孩女孩突然不在一起玩耍。女孩子们跳圈踢毽子,念叨《梅豆花》,正是粉眉粉眼,一派烂漫。

33、白草坡

一首《白草坡》,好像是专为男孩子设计的。

白草坡,白草洼,

白草洼里放白马。

溜脱缰绳跑了马,

一跑跑到丈人家。

丈人丈母不在家。

大兄哥推,小舅子拉,

一拉拉到他炕上。

红油桌儿展放下,

乌木筷子四角里撒。

掀起门帘望见她!

看她的头,杏花油;

看她的手,尖尖梢梢挽灯篓;

看她的脚,红鞋绿裹脚。

给小男孩描述他未来的憧憬,是那样姣好的一个女孩子。而且,也是一旦说到金莲小脚,戛然而止。整个意境,健康、美好,音韵漂亮、色彩绚烂。

34、诌经二大爷

到孩子们开始读书上学,老奶奶们的儿歌“与时俱进”,教孩子熟悉成语俗语和四书集句。

《诌经二大爷》,说一个学童放学回家,因为忘了老师让背诵的一句课文,害怕挨手板,吃不下饭去;家里人都不识字,母亲替儿子焦急,连忙请来隔壁的诌经二大爷。二大爷是那种村里的能人,诌经捏戏,一肚皮词语。从哪儿给孩子开始诌呢?二大爷摸摸胡须,便从这里说起:

湖中有水,

水中有鱼。

而他每说一句,孩子都说“不是”。

二大爷也真了得,排山倒海一气诌了下去。

鱼龙变化,

画虎不成;

成者王侯败者贼,

贼王八,

八有佾;

驿内有眷,

圈内有猪;

诸君德,

得不到手;

手中无钱,

钱上的命;

命苦心不苦,

苦心作乐,

乐极生悲;

碑上有字,

字要成文;

文齐武不齐,

齐天大圣,

圣人君子;

子戊马午,

伍余元卜!

诌经二大爷诌到这一句,孩子突然叫到:对了!就是这一句。

原来,先生要孩童背诵的,是《百家姓》里的一句。

35、头一回上你家

宁夏“花儿”有一首《尕妹子的大门上浪三趟》。其曲调被着名的《花儿与少年》作为主旋律。

山西河曲的一首民歌,反映一个后生到相好的女孩子家里,屡次受挫的情景,也很有名。“头一回上你家你不在,你爹他打了我两烟袋”,大家耳熟能详。

但这首民歌也有歌头。对后边的反复咏叹,做了注脚。

歌头是这样的:

人们说我和你,咱们两个好,

阿弥陀佛天爷爷,只有天知道!

36、三月不识“文”字

我记事的时候,村里成年人识字的不多。

队里分红张榜,大家在那儿围观,多数人是瞎狗看星宿。

场上分粮食,粮堆上插了人们的名字标牌,前来担粮食的农汉十有八九会在那里愣神。仿佛卖炭的丢了驴,挺着一个大架、黑虎了脸面,不知和谁过不去。

我的四大伯,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草台班里当红正生,抗日战争初期就担任了我们村的青抗先队长。抗日政权号召办夜校,要大家识字学文化。上了三个月夜校,上级小区干部来审查。领导特别看重我四伯,着力培养的苗子,点名要他认字。黑板上写了“文化”二字,四伯好比“洋鬼子看戏——傻了眼”。

憋出一头汗,自己在那里念叨:看见面熟熟的,车梯儿似的,就是想不起来!

车梯,是大车停放时候支架车辆的部件。上边一根横木,下面二木交叉,俨然一个象形“文”字。

民间笑话说,一个孩子怎么也记不住一个字,先生只好送他回家。路上看见孩子的父亲,那父亲抬杠道:我儿子怎么一下子能认出我来?他见的次数多嘛!

事实上,读书识字需要一点天赋,或者不能错过最佳开发期。像我四伯,一个“文”字,看见次数够多,足够面熟,偏生认不出,如何解释?

37、人之初

父亲兄弟七位。家穷人口多,爷爷只好确定一项家庭政策:一三五读书,二四六下苦。村里当年只办过冬学,请外村的老秀才来当先生。父亲排行老六,本没有机会念书;一年因为生病,读了一季冬学。

已是民国年代,提倡新学,发放新编民国小学课本。但老秀才还是给孩子们教“三百千”开蒙,压根不睬什么民国课本。老式教书方法,又不讲解,只要孩子们背诵。背不来,打手板。

《三字经》里的“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大家就更加不懂。父亲他们给改编成了“越刮风,越牙疼;好吃屎,担大粪”。

38、见了大娘没说的

熟人见面,没什么说的,没话找话来说,十分尴尬。村里老百姓形容这种情况,有句俗话很生动:见了大娘没说的,“大娘大娘鸡踢呢”!

孩子在冬学念书,大人们尽管不识字,照样要关心子弟们的学习。和我父亲年纪仿佛的铁小,念书最差,他二大爷偏生最爱询问他的读书情况。这天,铁小放学回家,当街撞上了二大爷。二大爷果然关心他的学习,当众就考校开了功课:

铁小,今儿念了句什么书?

铁小哪里记得念过什么书?但又不敢不与二大爷搭腔,乖乖站定,冲二大爷嘻嘻一笑,指指头上道:

二大爷,二大爷,月亮爷爷亮汪汪的在天上哩!

另一版本,说铁小正在喝稀饭,二大爷问起读书,铁小嘿嘿一笑,筷子敲敲碗边说:

二大爷,这稀饭甜甜的,是好喝!

所答非所问,铁小的故事成了我们村一个典故。

39、黑先生

孩子们当天学习一句书,一句都记不住,根本不足为奇。父亲说,还有当场就忘记的。

当时,教书先生请的是镇子上的一名老秀才,人称黑先生。黑先生这天,教学生背诵一句三字经:大小戴,注礼记。大家背诵半天,先生要上厕所,特别警告学生张明谦,说从厕所回来就考他。明谦摇头晃脑连连念叨,不敢稍有松懈。黑先生提着裤子回来,张明谦结果当场背诵成了“一只大,一只小”。

父亲说,黑先生脸都气白了。

黑先生穿一条老棉裤。裤子里生了虱子,怎么办呢?数九天,将裤里子翻出来,整夜晾在院里冻那虱子。结果,黑先生唯一的棉裤给人偷去,在炕上光腚围了一床被子下不了地。

种种行状,我总怀疑黑先生的秀才身份。父亲说是千真万确。国民中心小学的校长,有时来检查教学情况;每当这时,黑先生就让大家将“三百千”古旧书本藏起,装神弄鬼拿出新编教材来授课。人家在时,黑先生也恭恭敬敬;等人家一走,黑先生便鼻子里出声:哼!连我茅厕里遗了的一点学问,也比他强!

国民小学书本,据父亲讲述,有“招手”一词,黑先生的解释是:手背发痒,就去“搔一搔”。盖方言搔读作招,秀才的解释不知岔哪儿去了。

还有“香港是我国的领土”,黑先生竟然念成“香巷”。

“文革”中,山西大剧院演出革命现代戏《海港》,我们老家来人,一律念成“海巷”。黑先生误人子弟,一至于此。

古话说,秀才识字认半边。信矣夫!

40、沙漠之“丹”

同类推荐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残雪说,写作就是一种表演和突围。《残雪文学回忆录》放言无忌,指点文学江山。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隐居三年

    隐居三年

    这是一本自我之书,是一幅风景画卷,也是一画镜子。徐南歌子画着画,把生活过成诗,蓦然回首还创造了一个新自己。在创立的“南歌子丝巾品牌”蒸蒸日上,获得资本投资时,她毅然放下企业与品牌,在上海隐居,“我的内心需要表达,我也急需滋养,我只是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稍离五色五味。”徐南歌子这样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居三年是诗意而长情的三年,是举轻若重的三年,是不为旁人的自我修炼、寻找生命底色的过程。她把对艺术、对创造、对生活的不同视角的体验和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把对自我生命的追溯与表达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隐居三年》,提醒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慢下脚步,一边滋养一边前行。我们本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我们本可以另有轨迹生活。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庶女神医

    庶女神医

    “娘子,为夫病了,相思病,病入膏肓,药石无医,求治!”“是吗?该不是中毒了吧,我用银针试试。”“银针无用,唯有娘子是为夫的神药,吃下去瞬间就好,娘子,来吧。”“……”她是国医圣手,一朝穿越成相府不受宠的庶女,为了家人,不得不四处周旋。他是最尊贵的少爷,却也是皇帝老儿遗落民间的私生子,表面和善一派,却极为护短。这一生,只有一块逆鳞,就是她!
  • 骑士战魂

    骑士战魂

    1000年前,魔族霸者冥王祸乱世间,而为了阻止魔族,圣光骑士亚瑟王和骑士与魔族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最终将冥王封印。圣光骑士亚瑟也为此牺牲了性命。在亚瑟和冥王的战斗中一部分的魔兽活了下来。魔兽们并没有放弃,直到今天魔兽们还在收集人类的恶念并设法让冥王复活……直到现在
  • 非凡教练

    非凡教练

    巴神,你想重振雄风?阿德里亚诺,你还想踢球?董芳卓,你不甘心就此退役?博尔特,你也想踢球?还那谁……你也想?OK!签下这合同。我有系统在身,保你梦想成真。那些有天赋的球员,来我的麾下吧!我会让你们成为全世界最好的球员!我会带领你们怼死大巴黎!不但怼死大巴黎,还要去英超怼曼城等一众豪门。皇马、巴萨你们别急,下一个就是你们!
  • Men of Iron

    Men of Ir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炼狱之女成长日记

    炼狱之女成长日记

    我,普通的小学生一个,普通生活让我十分乏味。次空间是梦境的来源,梦境的人物是我一辈子的导师。我没有穿越的狗血剧情,没有什么女主的强势,却有天马行空的心思。我有一个触不可及的恋人,他是我的守护神。夜影说道:“属下,一直都在!”
  • 阿弥猫:庆庆的妙幻博物馆

    阿弥猫:庆庆的妙幻博物馆

    陈庆庆是一位从事装置艺术创作的女性艺术家,她采用废旧物品,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给人以全新的感官刺激的作品。同时她又把创作缘由和感悟,以文字的方式抒写出来。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它们”、“欢乐只有一点点”、“花谢了”,文字与作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展示了一位感情细腻的女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开了本新书《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级》,恳请各位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开了本新书《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级》,恳请各位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开了本新书《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级》,恳请各位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恭迎各位书友莅临欣赏,收藏推荐,蚂蚁叩谢!!!!!!**************意外获得异界通道,掌握一个星球的资源,原本只想低调赚钱!可肖锋怎么也想不到赚钱赚的这么容易,实力膨胀的这么快!
  • 恶霸与憨妻

    恶霸与憨妻

    贴上假面,只做“疯子”假装正经的简介:憨子其人,一生总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脑子正常,吸引了陈霄的注意力,而后,暧昧了!第二阶段,脑子崩盘,戳中了陈霄的内心,而后,消失了!第三个阶段,脑子好了,占据了陈霄另一半的位置,而后,变异了!终其一生,只为陈霄一人,得到了,便圆满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侦探故事

    侦探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我和吸血鬼真祖的诡异日常

    我和吸血鬼真祖的诡异日常

    我本来过着一成不变的普通日常,但自从我被一个自称吸血鬼的少女缠住后,我的日常就朝着毁灭的深渊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