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8800000004

第4章 山西民间小戏(3)

山西省太谷县秧歌剧团演出的《偷南瓜》为该团代表作,曾在2007年参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主要剧情为:王老汉辛辛苦苦钟了二亩南瓜,眼看丰收在望。一怀孕妇人想吃南瓜,到瓜地偷摘一只,被王老汉捉住,妇人羞愧难当,以实相告,王老汉心生怜悯,摘瓜相赠。

二人台

二人台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之一。它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以及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的地方小戏。

河曲县是有名的歌乡,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民间歌舞历来兴盛,二人台最初就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出,演唱的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成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个角色一进一退的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

早期的二人台以表演歌舞为主,情节较为简单,主要是一旦一丑化妆演唱。多是在黄河码头、商铺宝局、节日庙会等场所的地摊演出。

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2至1864年),由于河曲一代连年荒旱,致使当地百姓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而走西口,其中不乏一些艺人也到口外谋生,于是,这种艺术形式随之被带到了口外,在吸收融化内蒙古民歌的音乐、语言及化妆等特长基础上,使之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

二人台艺术在表演上属于“两小”戏,也就是说它的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载歌载舞,尤其注重鞭、扇、绢等特技,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二人台的音乐分为唱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音乐旋律高亢粗犷,曲调起伏跌宕,演唱真假声相配合,自然、活泼、动听,乡土气息浓郁,很受当地群众和省内各界人士的喜爱。

二人台的伴奏乐器,以横笛、四胡、扬琴、四块瓦为主,在这几件乐器配音后,就形成了二人台独具特色、韵味无穷的戏曲音乐。

二人台所反映的内容较多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情趣,代表性的优秀传统剧目有《走西口》、《白八卖布》、《探病》、《打樱桃》、《卖菜》、《挂红灯》、《五哥放羊》、《十对花》、《挑菜》、《卖碗》等;还编演了《口袋》、《参军》、《刘木千》、《破镜重圆》、《十人走西口》、《蜜果园》等新剧目。

河曲县民间艺术团演出的《捏软糕》曾在2007年参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主要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女方母亲寿诞之日,二人通过压软糕、捏糕、蒸糕等情节,相互倾诉爱慕之情的故事。

古老的二人台艺术,以其委婉动听的旋律,歌舞并重的表演,充满着青春的朝气,风靡于整个晋北和内蒙古、河北、青海、甘肃等周边地区。

晋南眉户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之一。俗称曲子戏,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因而在最初被称为:迷胡戏。流行于临猗县、运城市、永济县、万荣县等二十余县。

眉户戏的来源,有说是晋南民间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也有传说是清代从陕西传入,受到蒲州梆子的影响,又吸收当地民歌,由地摊子说唱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的迷胡戏,曾经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就在晋南的解州、虞乡、赵伊一带出现民间班社,以“同乐会”形式活动于民间,演出过《卖布》、《刘秀走南洋》、《拾万金》、《三进土》、《古城会》等十余出折子戏,影响甚大。

清代光绪年间,赵连城等民间艺人组织职业班社,吸收了蒲州梆子的帽翅、水袖、手帕技巧和间板、滚白、流水等板式,取长补短,出现了一批艺人,甚至“敢于和蒲州梆子抗衡”。

抗日战争中,开始出现了反映现代生活的节目《查路条》。而且民众剧团演出了《夫妻识字》、《大家喜欢》、《王德锁减租》等剧目,为以后迷胡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以后,临猗县眉户剧团、临汾地区眉户剧团等专业剧团成立,先后培养出了李英杰、程根虎、卫本善、杨福生、范琳、郭高青、郭乘云、樊青容及许爱英、阎惠芳等一代代的优秀演艺人才,创作演出了一大批精彩剧目。

晋南眉户唱腔属曲牌体,素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之说。历年搜集整理大小调二百多个,代表性的大调有《金钱》,小调有《岗调》。在表现沉痛、悲哀的感情时用《西京》、《哭纱窗》等;表现活泼、欢快气氛时用《割韭菜》、《剪花调》等;表现快乐、升平景象时用《十里墩》、《戏秋千》等;表现急躁、紧张情绪时多用《紧述》等;表现说理、规劝时多用《琵琶调》、《勾调》等;描写景色时多用《四平》、《一串铃》等。眉户戏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三弦、二胡、笛子为主。琵琶、扬琴、柳琴、阮及唢呐、海笛、闷子、横箫等辅之。五十年代以后,加了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已发展到十多种,有板鼓、字板、梆子、碰铃、大小云锣、堂鼓、定音鼓等。

眉户戏传统剧目大多是“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很适合表现现代生活。成立于1953年的临猗县眉户剧团,尤其注重编演现代戏,从建团到今天的50多年间,先后编排了各类题材的眉户剧目230多本,他们演出的现代戏《涧水东流》、《一颗红心》曾被拍摄成为电影戏曲艺术片;《山妹》、《十里花香》、《留下真情》等也曾获得省级、市级各种奖励。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临汾市眉户剧团许爱英首演的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通过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爱情纠葛,表现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新文化、新思维与旧传统、旧文化的冲撞。该剧从创作至今,已演出2000场,先后更换了两代演员,历经数十年久演不衰,成为了眉户剧种的保留剧目。

耍孩儿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又名“咳咳腔”,是以一支古老曲牌(耍孩儿)命名的戏曲剧种,也是大同、怀仁、山阴、应县等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对于耍孩儿形成的具体时间,目前尚不确定,但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可以看出,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清代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早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耍孩儿剧种的演出班社已遍布四乡。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兴起,每个班社互相竞争,表演艺术飞快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唱对台”。当时,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则往往是耍孩儿班子取胜。

耍孩儿剧种最初只是在应县、怀仁等地活动,后来演出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

耍孩儿戏的表演,首先是舞蹈性很强。耍孩儿曲调属套曲体系。耍孩儿戏伴奏曲,选用了大量的民间器乐曲。耍孩儿唱腔是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

耍孩儿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演唱时,往往“咳”在词前,第一句唱词的咳腔有唤起听众兴味之感,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作用。另外,唱词上“迭褶”较多,听起来浑厚、质朴。耍孩儿的这种特殊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认为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就会觉得越听越爱听;这种唱腔深受当地戏迷喜爱,好象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

耍孩儿戏的表演,具有舞蹈性强,夸张幅度大,生活气息浓厚等优点。

耍孩儿曲调属套曲体系。在它大伴奏曲中,选用的是大量的民间器乐曲。耍孩儿唱腔是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

传统音乐分文武场。文场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称曲笛,亦称苏梅);武场有大锣、小锣、鼓、钹等。

它的剧目取材广泛,富有传奇性。唱腔婉转流畅,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主要代表剧目有:《狮子洞》、《白马关》、《送京娘》、《七人贤》、《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等四十多个剧目。

耍孩儿源于雁北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据传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一1812年),由农民农闲季节临时组织的班社曾遍布于桑干河两岸。涌现出了须生薄海鱼、席生,小旦“飞罗面”辛致极,须生兼花脸赵真,青衣“三旦娃”高宽、“水仙花”丑脚玉梅、海山,老旦孟福等一批耍孩儿表演艺术家。

解放以后,大同市成立了耍孩儿专业剧团,1980年,应县民营耍孩儿剧团成立。先后培养出“小飞罗面”薛治国、李永莲、李茂修、孙大军、李立芬等新一代演员,使这个稀有剧种得以传承。

2008年,朔州市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成立,这是一个民营性质的演出团体。剧团成立以来,将应县木塔文化、梨花文化与耍孩儿艺术相结合,除演出耍孩儿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目外,还演出了现代戏《巧遇》、《禾就笑起来》、《大春满应州》、《调包计》、《致富村的笑声》等。

山西省大同市耍孩儿剧团演出的《猪八戒背媳妇》又名《扇坟》,是耍孩儿优秀剧目《狮子洞》中的一折,曾在2007年参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主要剧情为: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遇到妖怪,孙悟空与猪八戒分头寻找师父,八戒懒惰,悟空遂化作扇坟少妇,戏弄八戒,促其醒悟,不敢再有非分之念。剧情极富戏剧性。

孝义碗碗腔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流传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的孝义市及周围市县的地方剧种。因它的伴奏乐器中有一种类似“碗碗”的铜铃,因此得名“碗碗腔”。

在孝义当地,很早就流行一种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皮影说唱艺术。清代光绪初年,因旱灾而东渡黄河来到山西晋南曲沃、晋中孝义一代的陕西饥民当中,有一些皮影艺人,他们将陕西皮影带到此地,开始在此卖艺谋生。很快就被早已喜欢看当地皮腔影戏的百姓所接受,日久天长,这种艺术与中路梆子、皮腔、汾孝秧歌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渐渐融合,形成为有别于陕西同州皮影、具有了汾孝地方特色的新兴地方剧种。

孝义碗碗腔的唱腔分为两种形态:皮腔和碗碗腔,这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

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

碗碗腔演唱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孝义碗碗腔剧本语言通俗生动,剧情简单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碗碗腔表演上主要运用我国戏曲的传统程式,适当吸收皮影戏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结合,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须生、老旦、小丑全用真声;花脸多用喉音和脑后音。演出中并有重唱、齐唱、伴唱等形式。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和“三不齐”(长短句)。通常为上下句结构,也有“单句送”,即七字句上、下句的唱段,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慢声而下。

碗碗腔的传统剧目很多是从梆子戏和木偶戏中引进的,著名的有《逼尘珠》、《九联珠》、《花柳林》、《抱沙亭》等;1950年皮影艺人首次演出了现代剧目《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新时期编演的优秀剧目有《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这些剧目尽管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却都为凝聚民族精神、繁荣民族艺术、活跃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立于1959年的孝义碗碗腔剧团,是山西吕梁唯一的碗碗腔剧种专业表演艺术团体。也是碗碗腔剧种由皮影戏声腔正式向真人表演的实践者和承载者。在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尤以创作演出现代戏见长,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演出了《柳树坪》;七十年代演出了《三上桃峰》、《孝河新曲》;八十和九十年代,以孝义碗碗腔剧团的梅花奖演员张建琴为代表的团队,创作演出的《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风流三部曲”),历经二十多年,至今久演不衰,成为孝义碗碗腔剧团的保留剧目;新世纪以来,该团又创作演出了《酸枣坡》、《仁义巷》、《打老婆》等,其中《酸枣坡》作为主旋律作品,获得了山西省委宣传部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

山西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传统小戏的《打老婆》,取材于皮影同名传统折子戏,曾作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主要剧情为:丈夫狗蛋儿因惧怕人称“母老虎”的妻子虎兰,将借钱给同村寡妇之事谎称为赌博输钱,被妻子虎兰责打,后经述说情由,夫妻重归于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张建琴扮演的虎兰,生动而恰如其氛的表现了女主人公要强、倔强的性格特征,极具生活情趣。

曲沃碗碗腔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是由民间皮影艺术衍变而来的一个戏曲剧种。因其乐器中有小铜碗,配有月琴形成独特音乐风格而得名。

曲沃碗碗腔的音乐和唱腔清新亮丽、委婉缠绵,蕴含着大量黄河流域的民歌风味。在人物举止造形上,碗碗腔又像剪纸艺术一样,浪漫而富有诗意,乖巧间透露美感,夸张中升华生活,这种表现人物的手法,在其它剧种里是很少见的。

碗碗腔原系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据说清朝末年,陕西大荔一带连年荒旱,陕西皮影艺人逃荒至晋南、晋中,搭台卖艺谋生,当地人见而爱之,纷纷效仿,于是得以流传。形成了曲沃碗碗腔。也有老艺人认为曲沃碗碗腔是由陕西经商的商人引入,当地人喜欢并效仿,遂得以流传。

皮影戏初入曲沃时,仅限于在乡村土台、门庭、街口临时搭台演出。因其演出形式活泼,曲调动听,加之班社小,收费少,一些家庭遇到喜庆之事亦可请来小戏班,以示庆贺,所以皮影戏很快风行。

民国初年,曲沃碗碗腔进入兴盛期,出现很多班社,主要有“陈小班”“大富班”“保子班”等,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每年的元宵节和七月古庙会期间,各流派竟相在曲沃县城开台。上演剧目的内容以神话戏和武打戏为主,也有一部分是专供红白喜事和还愿的演出剧目,演出的范围扩大到了解州、绛州等周边地域。

同类推荐
  • 英汉修辞格比较与翻译

    英汉修辞格比较与翻译

    本书主要研究语义、结构和音韵三大类修辞格的翻译及有关问题。首先,通过文献法、对比法等方法,对修辞格本身,以及修辞格翻译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为本研究廓清框架。把修辞格按照语义修辞格、结构修辞格、音韵修辞格进行分类,对选定的“修辞格对”,按照研究动态、词源追踪、结构与分类、译例分析的步骤进行梳理和介绍。研究动态中描绘了该修辞格相关研究的动态图谱,让读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也有利于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拓展;词源追踪能帮助读者从定义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该修辞格的特点;继而从构造和分类上,对该修辞格进行学理上的分析介绍;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修辞格的翻译分析,提出基本翻译策略。总体层层推进,符合学习认知规律。在实例选取中,兼顾英译汉和汉译英;不但选取文学作品的例子,而且也尽量多从非文学性文本中收集,这样比较吻合实际翻译工作中以实用文本为主的情况。最后,对每一节进行提炼性的小结。 本书能为翻译学习者、修辞爱好者等提供较大的帮助,形成对英汉修辞尤其是修辞格的基本认识,培养语言的敏感性和准确度。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先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恒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茫茫昆仑山、巍峨唐古拉、雄奇巴颜喀拉山,苍山雪峰,环绕周边;滔滔通天河、蜿蜒澜沧江,汹涌澎湃,自北南流,哺育大地。境内地域辽阔,草场广袤,山原起伏,地形复杂,江河纵横,资源丰富;雄伟的雪山,美丽的河流,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织成五彩斑斓的自然风光图画;尤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散射出夺目的光彩,是全省最具典型性的地方。纵览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有以下一些最为突出的特色。玉树地区是青海藏传佛教传播最早、保持古风最多、教派最全的地区。
热门推荐
  • 60位世界著名政要生活写真

    60位世界著名政要生活写真

    《60位世界著名政要生活写真》所选的60位世界著名政要,大多为各国的政府首脑,他们虽为国家最显贵的公民,但也是活生生的人。仅了解其从政的一面,并不完全真实。如果说通过“私生活”,可以了解他们的风度、能力与品行的话,那么通过个人生活或许更能了解其精神、情操、风范、爱好、脾气、秉性等,更接近其本人的真实面貌,进而全面把握历史的真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白金珍藏版)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白金珍藏版)

    财富和成功,都源于思考和行动。财富的形成和成功的实现,都始于思想中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望!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勤于思考。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因此,要想改变生活状态,首先要改变想法。本书就是告诉人们如何运用思路来找到财路和如何运用思路来找到出路,从而成就一个成功的人生。点子是创新和发展的灵魂,思路是寻求出路的指针。无论是遭遇逆境还是正处于坦途中,理清头绪都会让人找对继续走下去的路。人们在事业、工作、人际关系、爱情、生活等方面都难免会遭遇种种困境和难题,正确的思路会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想到;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去想。
  • 御览诗

    御览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零女王养成记

    九零女王养成记

    面对家人失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重生的太妹钟离表示,既然没有很多很多的爱,那就赚很多很多的钱,炒股,办企业,当地产商…钟离在九零年混的风生水起……可是某男,你能不能别缠着我?某男:“等你报答我的救命之恩!”钟离:“给你钱,快滚开!”某男:“如你所愿!!”钟离:“混蛋!不是让你滚我怀里来!”"
  • 从奶爸到巨星

    从奶爸到巨星

    【新书《读者对我下手了》已发布,恭迎各位大佬围观】四脚吞金兽,又名“小祖宗”。初始技能一哭二闹三打滚,养大后自动附加说话、打酱油、气人等魂环。需要提前十个月预定,两种型号,系统随机选择。超短待机,耗电惊人,两小时一充。没有图纸,不能退货,售后失联,没有自理能力,性格设定和语音库都需自行安装。少年期支持无线充电,青年期配对需支付大量金币,氪金玩家首选!25岁自动随机觉醒本命隐藏技能,孝感动天或拔氧气管子……游戏一旦开启,终身不得关闭。你准备好了么……?…加群获取隐藏技能:637869319
  • 吕村的疑惑

    吕村的疑惑

    吕村得知父亲噩耗那会儿,学院期末考试刚完,他正想放松一下,母亲宗秀娥打来了电话,她说,他父亲在窑里出了意外,事发时有个肚子痛得很的矿工正蹲在巷道凹处唤“啊唷”,忽听三四丈外传出骇人的惨叫,觉得不可思议就寻声而去,结果脚底踩着了个软乎乎的东西,惊恐得尖叫起来。他的叫声在狭窄幽深的巷道里格外刺耳,惊动了不远处刨煤的矿工,纷纷赶过来,一阵骚动后,就把人抬到运煤的手推铁斗车里,送出硐口来,可人已无法回生了,话到最后宗秀娥劝吕村别过度哀伤想开点,人之生死乃天意也。说实在话,吕村并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只是惊呆了。
  • 我家娘子是个冷美人

    我家娘子是个冷美人

    几个年轻人,几个小故事。
  • 治病小秘方

    治病小秘方

    养肾、补脾、美颜……怎么吃?咳嗽、便秘、失眠……怎么治?《治病小秘方》遵循“撷取精华,重在实效,操作简单”的原则,共收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约200首,以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全书包含“发热”、“咳嗽”、“咯血”、“呕吐”、“呃逆”、“胃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头痛”、“眩晕”等部分,介绍了相应的治病小秘方,熟知这些秘方,可保身体健康。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