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80900000002

第2章 自序:心之道

这本书在后期修改的时候,刚好是国庆。整个北京城空荡、清凉,我所在的房间,也只能听到敲打键盘的声音。将自己置身于书写中,从早到晚,低头劳作。也许过于专注,偶尔抬头,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长久以来的伏案工作,永远都是一个人,始终都是寂静无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存在,它考验人的耐心,也抵达人的内心。所有写作过程,就像人穿越黑暗的隧道,历经惊喜,也保持觉醒。一天中最为轻松的时刻,是傍晚出门散步,毫无目的地行走,直到天空漆黑、霓虹亮起、花木沉睡,才决定返回。

我喜欢那样的气息,所有的自然万物,都在悄无声息中遵守规律,兀自生长,定力具足。而人也应该如同自然一样,在特定的成长环境中,保持一定的戒律,做到内心的克制与严谨,秉持它该有的秩序,才可以让自身在时光的节奏中,趋向恒定的生长状态。

二〇〇六年的十月,我的人生因为生死离别,陷入绝望与悲痛。这促使我开始写作。之后,从深圳到北京,未曾间断。

时光如酒,往事难如烟。十年倏忽而过。给这本书写自序,是二〇一六年的十月。离一个生命的流逝,刚好十年。

所有经历的喜乐悲苦,融入骨髓,奠定了成长的底色,也了悟了人生无常。让人唏嘘的同时,也给灵魂深处留下了巨大的缺憾。有人曾给我打卦,说你们之间有深厚的缘,只是你们各自都有重要的使命要完成,所以你要接受爱别离之苦。

之后,写作成了支撑我精神成长的重要源泉。它就像茫茫夜色中的灯塔,在黑暗中给我指明前路;也像荒野中那团燃烧的火,给了我无限温暖,让我的心一点点亮堂起来。

内心的周折几经涅槃,人仿佛获得了重生。是心的皈依,唤醒了另外一个自己。

若不曾经历苦痛与无常的洗礼,我可能依旧过着俗世生活,被各种热闹、欲望、虚妄所占据。这样的生活,可能会让我得到很多。但一个人得到的太多,难免会迷失自我,甚至会失去灵魂。

“假如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他的灵魂,这对他有什么益处呢?”在哲学家阿伦·瓦兹看来,人的逻辑、智力和理性都得到了满足,可是心饥饿了,一切将会崩解。他还认为,不对痛苦更敏感,我们就无法感知快乐。

在承担着不幸与深刻痛苦的同时,我也邂逅了幸运和美好。只是自身内在的敏感和纤细,使得我对痛苦一直保持高度的觉察与省醒。

我在历经苦难的早期,不具备智慧,以自闭、不懂得放松的心态去对抗。直到时光悠然,心性被新的人、事、情所冲洗,我才获得了解决它的方法——不排斥,与之同在,通过打坐、走进自然、书写等能够获得内在能量的方式去提升它,最终为心找到安全的出口。

一个内在世界饱满丰盈、力量具足的人,就能做到全身心投入,专注一事,包容诸多情绪,愿意担当,也能接纳所谓好或不好的境遇,最终形成一股气质流,从身体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力量所在。我也将这种力量转化成了内在的信念。转换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但我知道,这是我此生要走的道。

我坦然接受当下自身的缺点和人世无法弥补的缺憾。生命中的一些事情,已无所谓好和坏。所有曾经走过的路,都成了孕育种子的因缘福地,它们在未来能否开花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成为一个心有敬畏、虔诚书写的人。我把一切过往和未来记录给时间,让人、事不断冲刷自己的心灵和双眼,获得踏实与宁静。其间,我始终甘愿将心匍匐在地,内心笃定。

此刻,所有遗逝的悲喜愁苦,都变成了文字,它们与身心一道,历经黑暗,也迎接日光,与等待它的人邂逅。

而所有未曾遗忘过的岁月,变成了眼前滑过的光,成了心底坚贞的信仰。未来,前路依然,唯愿天地日月皆安详,余生静谧,再无悲叹。

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生命在一条又一条被动选择的路上,隐忍而卑微地行走。这样的行走,让我觉察到了灵魂深处的空虚,也看到了那个黑暗的隧道中,一步步走出来的女子,随着年龄、面孔的变化,不断成长,最终明心、见性,也看到当下的自己对待外界、他人及这个世界的态度。

我通过写作这件事,改善了内心的结构,也觉察每一个当下的情感、思想及念头,最终以行动呈现。这本书,就是呈现后的客观表达。我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也真实体悟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可贵。

文本中所呈现的案例,透露出的不安与焦虑、恐慌与迷茫、喜乐与宁静,是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通过承担的事,让心性流露的状态。一个失恋的人,可能因为感情的伤害,变成了怨愤、自怜、缺失信任的人;一个内心没有界限的人,因为情变,成为不甘当下、无法自我改进的人;一个事业跌宕起伏的人,只是因为盲从与膨胀,一度成为心灵落水的人;一个历经生死无常的人,最终靠意念和精神,完成了对心性的疗愈,成了清简的人……所有人性背后激烈挣扎、痛苦不安的状态,都是生活的真实展现。

而最终,它们都需要自身去处理和面对,改善与精进。心想要的答案,时间会给;人想要的结果,需要知行合一才能达成。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以一颗平静之心,尽力只陈述问题,给予是非指导,不做主观评判;我将走过的路、积累出的经验,转化成养分,与众生分享,自己也从中获得成长。

我以自己的方式,对外界、他人,通过文本发出声音,产生对话,构建桥梁,试图让有缘众生在心灵落水后,能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开启自己本来具足的力量,通过事上的磨炼,心上的用功,从而让内心日益淡定从容。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但我知道,我们活在世间,各自的存在,都是为了更加精进、专注,在提升自身能量的范围内努力担当、勇敢面对。最终,完成各自的修行,给心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泰国高僧阿姜查说:“我们普遍认为身体是漂亮、可爱、长寿而强壮的,且永不衰老、生病和死亡。我们受到身体的迷惑,因为忽略真实的皈依处——心。它就在自己的身体里。”在他看来,人总想依赖其他的事物是不可靠的。唯有这颗心安定了,才能真正温柔地与外界、他人相处。

我们的心就像风中的芦苇一样,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生起我执,产生混乱。那一刻,如何调伏自己的心,让其平衡,找到宁静,保持专注,则显得尤为重要。

老挝有一句谚语:“欢乐已逝,暗夜将至。此时饮泣,驻足观望,不久之后,结束旅行,将已太迟。”你我的人生,就如同大梦一场,来去皆快。唯有保持一颗敏感、觉察、自省之心,才可能让我们不虚此生,对得住所有的失去和悲伤,也配得起荣光喜乐。

所以,不如从每一个当下开始,将生活、家庭、关系、事业作为我们修心的道场。通过六根接触外界境遇种种,把觉察己心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不断去平衡执念与欲望,让心逐渐强大与自足。

阿姜查还说过:“训练你的心,直到它非常坚定,并放下所有的经验。”一个人唯有不断通过心的训练,才可能清净心灵,探索到世间真相。人唯有抵达人世的真相后,才能获得心性的平静与喜悦。

外在一切显相,都源自我们的心。只有点燃自己的心灯,才可以让前路充满光明。

生死无常让我获得了心性的训练,也让我在日后的生活中,即便外界动荡,内心始终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去面对、处理一切事情。而且,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最终无论结果好坏,都能甘愿接受。我相信,那就是我的业,也是我要历经的道。

无常让我变得开阔,相信很多东西都是虚幻、短暂、无常的,悲怆也好,喜乐也罢,它们不可能永恒常驻。我的心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变得清静、平和起来。

心的道路从来都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平静、清澈的,只是后来,走入尘世,我们被外界的物欲、诱惑、贪恋、执着所迷惑、牵累,所以才会使工作、生活、家庭出现不安、焦虑、困惑和矛盾。若我们能时常做到“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扎扎实实从心上下功夫,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表象所迷惑,方能获得心的安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性强壮、完善、修行的过程,就是自我疗愈的过程。它能让你真实体悟冷暖自知、温饱自足,不给外界、他人造成伤害、带去麻烦,也能获得明净、光明与安稳。

愿活在世间的你我,能够修好这颗心。相信温柔生起的那一念,也是智慧和力量具足的时刻。这样,或许能让苦痛得以平息,让“无我”得以自由生长。

世间人、事、万物,都会因为外界种种条件相互依存而发生变化,他们由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这本书也不例外,我相信它是一个好的缘起。

我在北京过着相对封闭的写作生活,和外界、他人始终保持疏远的距离。也不想让身边熟知的人知道我在写作,并不是觉得它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见不得人。只是觉得,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应该要耐得住寂寞和黑暗,让一切自然发生,而不是靠各种关系来干扰书写的目的。

珊珊是我在北京熟识的朋友,我知道她是非常优秀的图书编辑,但她应该不知道,我一直在有规律、有节奏地安排自己的写作计划。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几次见面,由于我的寡淡,都耻于说话,也无太多往来,但一直记得彼此。她在二〇一六年九月的一个下午,和我谈关于写书的事。

这个阶段的我已经成为一个相信缘分的随顺之人,心里多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缘起。

之后,我们开始书稿的策划、梳理、打磨,就有了这本书。

这样的机缘,在我的意料之外,但又似乎早已埋下了伏笔。

“写作的最好状态就是这种漫长黑暗中的谦卑和喜悦。珊珊看完了我大部分书稿,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在这里记录下它,是因为它让我确信,缘起的殊胜,让我们之间能在有序、节制、交流中,达成默契;其次,我还确信因缘的不可思议,让有些关系就像撒播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它会自然呈现相应的果实,与彼此的心源相连。

这样的关系让人欣喜,也值得被珍视,它是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孤独后,自然发生的状态与结果。就像一朵花,被风霜洗礼,也被雨水冲刷,最终饱满绽放,与懂得它的人邂逅。

我喜欢所有自然发生、展开后的真实流露,它能渗透到彼此的内心。而这些终归需要因缘汇集、福德具足,才能完成人、事的相遇与交融。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心完全地交付给对方,让文本呈现彼此想要的形态。

从此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的付出,它也凝聚了珊珊的智慧,是低头劳作后得到的真诚、无私的灵感结晶。

“这里下的不是雨……下的是玫瑰满田。淋到你的不是雨,而是祝福。只要你深信天父的话,苦难之雨就会浇灌出芬芳美丽的属灵之花来,你从前那未经风雨、未受考验的生命,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花来。……这些降下的不是痛苦,而是慈爱、怜悯、忍耐和一切圣灵之花、圣灵之果。它们使你的属灵生命更加丰盛,俗世的一切荣华和安逸,都不能使你的心灵深处如此满足。”

同年十月的秋天,我读到《荒漠甘泉》里的这段话,它似乎写的就是我的前生,洗礼过苦难,接纳过祝福。如今,我的生命,终究在穿越黑暗的隧道后,跨过沧海和山谷,几经艰难的迂回、辗转,最后抵达彼岸。心也随着旅程,一步步变得温柔、慈悲。

如今,世俗的物质对我已无太多吸引,人世的喧嚣早已被我隔离,心和文字,也不再随热闹而来,随纷飞议论而去。而这一切坚如磐石般的内在精神成长,就像墙边盛开的花朵,兀自存在,被雨露浇灌,也被风霜吹打,终究获得了生命的饱满和丰盈。

我记录下曾经走过的路,历经的岁月,发生的人、事、情,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将心打开,让其自然流淌。写完之后,大众如何吸收、接纳,则取决于个人经历及觉悟程度。

不管如何,我还是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面镜子,照见你我身上曾经发生的所有美好、缺憾、不安与焦虑,从中获得养分,吸取力量,完成我们活在世间的本分。

感谢这本书的策划人珊珊,祝福她在上海一切顺遂,享得世间福报。

感谢给予过这本书帮助的所有工作人员。

感谢我的读者。

感恩十年知遇的所有人、事、情。

感恩我的孩子。

蒋婵琴

二〇一六年十月

北京

同类推荐
  • 不过低配的人生:你的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不过低配的人生:你的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我们都曾有梦想,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但是,时间长了,有些人就忘记了曾经的万丈豪情,忘记了曾经许下的诺言。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眼前的困难吓得连连后退,有多少人躲在安逸的生活里不愿探头,有多少人藏在时光的角落里窥探他人的成功而悔恨。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在逼仄的格子间里,很多人让迷茫代替了坚定,理想变成了无助,笑容扭成了愁容。叫嚷着命运不公,抱怨、吐槽成了这些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人已经随波逐流,过着低配的人生。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生命就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那些挫折和横逆的折磨对人生不但不是消极的,反而还是一种促进你成长的积极因素。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才能历练出成熟与美丽,抹平岁月给予我们的皱纹,让心灵保持年轻和平静。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眼光和思想的人,都懂得感谢折磨自己的人。以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的生活才能洋溢着更多的欢笑和阳光,世界在我们眼里才会更加美丽动人。《感谢折磨你的人(白金版)》可以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引导,适合广大渴望成功的人士阅读。
  • 工作重在责任心

    工作重在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的栋梁,由有责任心的员工组成的企业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本书从培养个人的责任心出发,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责任心对个人和企业成败的重要影响,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有责任心。本书主要包括:员工的责任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承担责任,放弃借口;强化责任心,创造新业绩;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提升责任心的六大修炼;责任成就事业等。
  • 西窗风雨(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西窗风雨(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舍得,顾名思义,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就必须先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本书全面论述如何学会舍得,舍是放弃失恋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争吵,放弃虚荣,放弃对权力的欲望,放弃对名利的争夺……该放弃的都勇敢而果断地放弃吧!这种放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寻求主动的人生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把那些应该放弃的都放弃时,你会发现自己一身轻松,那种因为放弃而感受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你也会因为放弃而得到更多。
热门推荐
  • 总裁心尖宠:制服鬼马影后

    总裁心尖宠:制服鬼马影后

    不过走个龙套,却没想成了豪门贵妇。结婚时,她说:“一切都是假的,我们只是协议婚姻!”结婚后,她说:“你怎么能不遵守协议?”某高冷总裁将她抵在墙角一本正经的说:“我忍不了。”高冷?协议?都是骗人!霸道总裁宠宠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君独宠:墨家女霸主养成

    帝君独宠:墨家女霸主养成

    墨家小弟子问:女掌门是个怎样的人?师父想了想,回答:用权谋,刃仇人,集结义士,重振师门。一声令下,让从漠北到西原纷争百年的羯、羌、鲜卑、拓跋、象雄、匈奴缔结了休战盟约。小弟子问:女掌门这么厉害,干嘛要归隐山林?师父嘿嘿一笑:想当年,掌门还是个小丫头,天天闯祸惹事,某人跟在屁股后面收拾残局。掌门仍嫌某人爱管闲事,动不动发脾气,某人跟在后面哄。女掌门实在受不了某人纠缠……某小肉团:谁又在说我爹娘坏话!
  • 假如从未遇见光明

    假如从未遇见光明

    17岁时他的出现以为是带来光明的种子,却不曾想那竟是把她拉入无尽黑暗的导火索
  • 芳华春归

    芳华春归

    自打娘胎出生以来,苏襄的半边脸都是紫红色的,俗称鸳鸯脸,美人两个字从不与她沾边,因指婚嫁给了泰荣候世子,可成亲当晚夫君便猝死而亡,她被扣上了克夫的罪名。这一世,她要先找回她的美貌,大仇小仇也要轮番报。
  • 斗罗同人小说之死神斗罗

    斗罗同人小说之死神斗罗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斗罗,第一次写书,诸多不足望请见谅,文为偏黑暗,各位慎入
  • 精灵宝可梦之骚套路大师

    精灵宝可梦之骚套路大师

    骚套路,不单单指毒守替或三钉吼,什么?黑色目光加上灭亡之歌?常见的机智套路也很试用。比如对面是个同步率特性的精灵,你就可以有带有毒疗特性和突袭加剧毒技能的天蝎王来攻击。突发奇想写这本书的,有什么好套路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PS:雨天队或着鬼普队为主要队伍,可能会加入草粉队和天气队或者换血队。)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重生之天命贵妻

    重生之天命贵妻

    眼睁睁失去儿子,沈青曈幡然悔悟,只可惜为时已晚,一切回天无力。一觉醒来,却发现她重新回到了刚刚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沈青曈开始利用她能利用的一切。不经意间的一次救人,让她得到了一种异能,一双能够看透生死的眼睛。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死亡,可以看出那人身上的任何疾病,甚至何年何月会得上哪种病。拥有‘鬼瞳’的沈青曈,这一次,不愿意相信爱情,只想将自己的儿子护在怀中。可是当生下儿子的那一刻,她复仇的火焰,终于开始熊熊燃烧!*片段一*“段景楼,我怀孕了,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沈青曈镇定的看着对面妖孽般的男子,似是不经意的开口。“哦。”轻抿着红酒的男人点头,然后目光放在沈青曈的肚子上,将手中晃动的酒杯放在桌上,突然单膝跪在了沈青曈的面前。“沈青曈!我知道我不是好人,我也知道我哥喜欢你,但是嫁给我好么?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新娘!我段景楼从今以后只对沈青曈一个人好!只爱沈青曈一个人!让沈青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看着跪在地上笑容耀眼的男人,沈青曈笑,却突然笑出了眼泪。*片段二*“听说沈小姐能够看透一个人的生死,不过不知道沈小姐看出自己的生死了没有?”男人高高在上的语气,施舍一般的嘲讽,让沈青曈好笑。“我虽看不透自己的生死,你却只有三天的命了,告诉你主子,他今晚可是有血光之灾!”此时的男子,在沈青曈眼中无所遁形。
  • 归岸——

    归岸——

    什么是真正的守护?什么是真正的陪伴?一份埋藏心底的爱意,如何表达才是正确的选择?在过往的岁月里,很多人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迷茫又愚蠢的低头前行……直到撞了墙,受了伤,遍体鳞伤的回头,透过鲜血淋漓的模糊视线,才发觉自己离归岸原来那么远。或者,那么近。
  • 网凝眉

    网凝眉

    阿难守着电脑,犹如渔人守着江湖,银屏是海,鼠标是网,一网又一网,朝夕无所获,那个叫阿门的人,一天一天却不再来……一个网络迷失、寻找、等待的故事。故事里,我们穿越红尘,经过网络,再回到红尘,我们记住了什么?穿越网络,经过红尘,再回到网络,我们又遗忘了什么?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