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4100000002

第2章 玄奘(2)

“这样难得的好机会,我当然不能放过!我马上上路!”

“那个高昌人麴洪海正好也要贩货西去,他说可以陪你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县)。

“这真是太好了!”

郝仁说:“凉州是西部边陲(chuí)重镇,现在的凉州都督李大亮可不是一般人物。话又说回来了,当今的皇上精明得不得了,他任命的刺史、都督,哪一个都不简单。他把那些人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每天看着,谁干了什么好事、坏事,就随时记下来。皇上还不时派人下去明察暗访,干得好的就高升,贪污失职的就严惩。这样一来二去,谁敢不尽心尽力?我听说李都督到任不久,正是心气儿高的时候,对进出关塞的商民管得很严。你到了凉州,可别犯在李大亮手里。能不能顺利地溜出玉门关,就看你和佛祖的缘分如何了。”

玄奘深表谢意,说:“无论如何,我一旦踏上西行之路,就决不再向东迈一步!”

公元627年,二十八岁的玄奘混在逃荒的难民中,出了长安城,向西进发了。

千山万水

麴洪海多次往返于高昌与大唐之间,路已经走得很熟了。玄奘跟着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稍作停顿,然后前往兰州。继续西行,前面就是凉州了。麴洪海与凉州都督李大亮有点交情,于是热情地把玄奘引见给这位执法严明的封疆大吏。李大亮也久闻玄奘的大名,一见之下非常客气,盛邀玄奘多停一段时间,设坛讲经,惠我凉州。玄奘谦让再三。正说着话,又有客来访,却也是一位和尚。李大亮笑着招呼说:“慧威法师,我看你还是及早收了你的讲坛吧,免得出丑。长安有高僧到了。”他一指玄奘:“这位就是玄奘法师,佛门千里驹。”

慧威喜出望外,眉开眼笑:“没想到法师不计凉州偏远,亲临传法,这真是一方生灵的造化呀!法师如不嫌弃,就请到小寺暂住。法师若不在凉州讲上一个月的经,我是不放法师走的。”

李大亮也开玩笑地说:“这好办。我这就传令给四城守卫,没有我的手令,谁也不许放走玄奘法师。这下子他溜也溜不掉了。”

玄奘一看盛情难却,只好答应。

告辞出来时,麴洪海说:“法师准备多住一段时间,我的货物却等不及了,只好先走一步了。我已平安把法师送到了凉州,也算不辱使命。希望法师西去天竺时,能取道我高昌国,我王一定会欢喜不尽的。”

慧威吃了一惊:“原来法师是要远赴天竺的,失敬!失敬!”他随即又叹了口气,说:“当年,我也曾在佛祖面前发过愿心,要到天竺瞻仰佛迹。没想到困难重重,一来二去,也就慢慢淡忘了。唉岁月蹉跎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我今生恐怕是无法还这个愿了。法师有此决心和毅力,实在令人佩服。”

玄奘还礼相谢。

他在慧威的寺中设下讲坛,开讲《涅槃经》、《摄大乘论》等。每次讲经,台下都是人山人海。玄奘学识广博,非一般僧人可比。他讲起经文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往往语惊四座。来听讲的除了凉州城内的僧俗以外,还有路过这里的西域商人。他们来了一批,又走一批,无不为玄奘法师的道行惊叹不已。他们继续各自的旅行,也就把玄奘的大名向西越传越广。

玄奘想找一位天竺人进一步学习天竺语,便请麴洪海帮忙。麴洪海临走时,介绍来一位卷曲胡子的天竺商人,说:“他叫乌叶,是别迦湿弥罗国(今克十米尔境内)人。”很快,进出凉州的人都知道了,有个长安来的玄奘和尚要去西天取经。

李大亮都督忽然再次把玄奘请去,这一回却没有那么客气了,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说:“玄奘法师,你没有过所,想从我这里出关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不用再多说什么了。你已经触犯了大唐的国法,按律应当把你立即抓起来,押解回京。不过,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和胆量,舍身求法,不愧是一代高僧。我且饶过你这一次。法师若愿意继续在凉州讲经,就仍然是我李大亮的座上宾;若想回长安,我可以派人一路护送。总之,只要法师不再向西一步,我一定既往不咎既往不咎(jiù):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

玄奘不动声色地合十相谢,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等他走后,李大亮马上吩咐手下人:“盯住这个和尚,他可不是个一般人物,没那么容易就死心的。”

玄奘回到寺中,开始收拾行囊。慧威无声地跟了进来,随手把门关严了,这才问:“法师准备这就动身吗?”

“贫僧在此叨扰已有一月有余,是该告辞的时候了。”

“法师是打算向西还是向东呢?”

玄奘迟疑了一下。慧威紧迫了一句:“出家人可从不打诳(kuánɡ)语。”

玄奘回答:“临动身前,我已在佛前发下过誓愿,宁可死在西行的路上,也决不向东一步。”

慧威说:“李都督既已有令,奘师怎样才能继续西行呢?”

“只好冒险而为了。”

“奘师这一走不要紧,李都督日后知道是我放你西去的,还能轻饶了我吗?”

“法师是李都督的朋友,我不会让法师为难的。傍晚的时候我将出凉州西门,法师可以这样告诉李都督,也可以现在就送我见官。”

慧威笑了笑,说:“那么,请奘师跟我来吧。

玄奘仍然面不改色,放下东西就走。慧威提醒他:“还是拿上行囊吧。”

两个人出了屋,慧威却没有往寺院的大门走,反而向寺后走去。玄奘跟着他七拐八绕,到了一个偏僻的角门旁。远远地看见有两个小和尚等在那里,各自背着包袱。小和尚们见了慧威,一起施礼。慧威指着他们说:“这是我的两个徒弟,慧琳和道整。”又转而对两个人说:“我的话,你们两个都记住了吗?一路上要好好侍奉玄奘师父。千万小心。”

玄奘不解地看了看慧威。慧威说:“恕我年老体衰,不能为奘师亲执鞍镫(dènɡ)了。就让我这两个徒弟护送奘师一程吧。愿法师早到天竺,早得真经!”

玄奘恍然醒悟,不禁眼眶发热:“法师如此助我,不怕李都督日后怪罪吗?”

慧威笑着说:“法师能够远赴天竺,舍身求法,老和尚相比之下已经惭愧不已。这件事最多被李大亮骂一顿,打一顿板子,没什么了不起的。法师还是赶快上路吧。菩萨保佑,一路平安!”

玄奘热泪盈眶。

慧威领着他们出了角门,又说:“从凉州向西,经张掖,便到了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东)。慧琳和道整会引你去见瓜州刺史独孤达。独孤大人是我的老朋友,也是个信佛的。他如果知道了奘师西行取经的宏愿,一定会鼎(dǐnɡ)力相助的。”

玄奘再三拜谢。

三个人乘夜出了凉州。守门的认识慧琳和道整,知道他们是李都督的好友慧威法师的徒弟,也就没有细加盘查。一路上,他们白天休息,夜间赶路,避开一切耳目,终于顺利的到达了瓜州。

离开瓜州之后,玄奘一人一马走进了茫茫沙海。目之所及,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直入天际。四外仿佛是一片死亡的世界。玄奘牵着马的缰绳,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黄沙中。

他循着散落的马粪,发现了一具倒卧在黄沙中的大牲畜的骨架,在太阳下泛着白花花的光。这就是沿路的所谓的标识了吧。他继续往前走,果然又找到了几丛骨架。心中放松了一些。

玄奘感到头上如火灼,嗓子在冒火,脚下像踩在火烙铁上。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驮在马背上的皮囊,喝了两口水,又赶快扎紧。不知道还要走多远才能补充水草,不得不俭省些。

他在风沙中行进了80里,终于望见了一座烽火台。越往前走,那座冷峻的堡垒就越大,轮廓也越来越清晰。烽火台下有大片的清水嫩草,绿得诱人。玄奘唯恐被台上的哨兵发现,便牵着马伏在沙沟里,强忍着酷热和干渴,准备熬到夜间取足水再前进。

傍晚终于来临了,凉风习习,使人骤觉浑身一爽。玄奘振作精神,蹑手蹑脚地向烽火台靠近,生怕发出任何声响。他来到水塘边,放马去畅饮,自己也趴下去喝了个痛快,然后解下皮囊开始盛水。

突然一支飞箭向他射来,几乎射中他的膝盖,吓得他出了一身凉汗。后来,由于得到校尉王祥的同情和支持得以摆脱困境。王祥还为他指出一条捷径:避开第二、三两烽,直走第四烽(马莲井子),还把玄奘介绍给此烽的校尉王伯陇。他来到第四烽之后,又因到烽下取水,被守卒发现,飞箭向他射来,王伯陇知道他就是玄奘,盛情款待了他,并告诉他不要走第五烽(星星峡),应由此出发向西北方向走,约在一百里处,有一个地方名野马泉,此地有水草,玄奘按其所指方向,再次踏上征程。

一路之上风沙迷漫,遮(zhē)天盖日,玄奘在沙漠中跋涉跋涉: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了一百余里,因为迷失了方向,没有找到野马泉。他心急如焚,喉干思饮,偏在此时饮水袋没有拿稳。水全部倾泻在沙漠之上。他视水如命,已经四天五夜滴水舍不得入口,玄奘再也站立不稳,那匹马都已昏卧于沙漠之中,他也昏迷过去。到了第五天的半夜,凉风竟然把他吹醒,昏暗中那匹马也挣扎着站了起来,玄奘按他主观判断的方向,勉强走了十几里,那匹马偏不听指挥,向着另外一条道路奔去,玄奘无可奈何只好随它而去,行不数里,竟然来到了一处青草遍野,甘泉淙淙的地方。玄奘大喜过望,人马俱得复苏,他在此停留了一天。

最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来到伊吾国。说是个国,实际上非常小,城舍简陋,远不如大唐境内繁华。玄奘风尘仆仆地进了城,找到一座伊吾寺,便上前叩门。片刻,出来一个番僧,上下打量打量他,用番语问:“你是哪里的和尚?”玄奘也用番语回答:“我叫玄奘,是从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那番僧很惊奇:“你是大唐来的?你会说番语?”他回头向寺内喊了一声:“你们快来看呀!这里来了一个东土大唐的和尚,要去西天取经,他还会说咱们的话呢!”

话音未落,跑出来一个光着脚板的老和尚,用汉语喊着:“哪位是东土来的和尚?快让我看一看!我有几十年没见到家乡的人了!”

玄奘看他的相貌果然是中原人,急忙迎上去说:“老师父,你也是东土的人?”

老和尚双手抓住玄奘,从头到脚看了个遍,止不住泣不成声:“没想到,没想到,临死之前还能在这里遇到故国的人啊!”

玄奘想起自己九死一生的旅途,也不禁心酸:“我也没想到出了唐境还能听见家乡的话!”

方丈为玄奘安排了净室。玄奘刚刚坐下,那方丈又连跑带颠地回来了,离着老远就喊:“法师请速更衣!伊吾王到了!”

玄奘随方丈赶往前殿。他边走边问:“国王陛(bì)下怎么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方丈笑了笑:“伊吾国地狭人少,无论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国王。国小也有小的好处,是不是?而且,我听说国王还和高昌王打了个赌,谁先接到法师,法师便留在谁的国家里。我王当然不肯落后了。”

伊吾王十分热情,执意让玄奘和自己并肩而坐。两个人还没说上几句话,知客僧匆匆跑进来说:“高昌王的使者到了!”

伊吾王面现得意之色:“他们已经晚了,难道还不知道吗?叫他进来,看他见了孤王还有何话说?”

不一会儿工夫,高昌使者大步走了进来,对伊吾王略施一礼,便径直对玄奘说:“请法师随我去高昌,我王已等候多日了!”

伊吾王不高兴了,沉下脸来说:“我和高昌王有约在先,如今是我先接到法师,法师自然该留在我伊吾。”

玄奘也对高昌使者说:“多蒙高昌王厚爱,但玄奘此行无意去高昌。请使者回去代玄奘多多拜谢高昌王的美意。”

那使者坚持说:“请法师一定要随我回去,不然我的性命就保不住了。不单是我一个人,沿路恭候的那几百人恐怕都要被我王砍头的。所以我是无论如何也要请到法师的。”

玄奘很受震惊,无奈地看了看伊吾王。伊吾王也改口说:“法师还是随他去吧,这高昌王的确是笃信笃信(dǔ):忠实地信仰。佛教的人,一定会善待法师的。法师若不去,只怕我伊吾国也会有刀兵之灾了。”玄奘只好点头说:“既然如此,我去就是了。”

玄奘随着使者日夜兼程地在沙漠中又走了六天,第六天傍晚到达高昌国边境上的白力城。抵达高昌王城时,正是半夜时分。

夜色中,只见一行行排列有序的烛火在一闪一闪地跳动着,原来是国王麴文泰亲自率领大批侍从,秉烛列队,出宫迎接来了。

麴文泰挽住玄奘的手臂,亲热地把他送进早已搭好的舒适华丽的宝帐中。

玄奘把贵宾们送走,倒头便睡。似乎没睡多久,他又被帐外的喧哗声吵醒了,只听见麴文泰的声音在问:“玄奘法师起来了没有?”

麴文泰今天带来了两个须眉皆白的老和尚,称呼他们一个叫彖(tuàn)法师,一个叫统法师。彖法师曾在长安留过学,对所见所闻仍然记忆犹新。统法师已八十多岁了,饱读经书。麴文泰给双方引见过之后,因为另有公事,便告辞了。

统法师说:“我王对法师仰慕已久,欲留法师长住高昌,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玄奘早已猜到他们想说这个,回答说:“多谢高昌王的美意,但玄奘志在西行,怎能中途作罢?恕不能从命了。”

彖法师看了看统法师:“怎么样?我早就料到了,奘师心如铁石,困难吓不倒,富贵也留不住。咱们还是如实回复陛下吧。”

第二天,麴文泰亲自出马来游说了。他万分恳切地说:“我从前跟随父王到过中原,游历了长安和洛阳这东西二京,后来还到过燕(今河北一带)、代、汾、晋(三地均在今山西境内)等地,向许多高僧请教过。在我看来,他们的才学都很平常,没有一个人能让我动心。我一直梦想能得到一位名师。自从听说了师父的大名之后,我喜出望外,日思夜想盼望和师父见面。师父一离凉州,我就派人守在伊吾。得知师父同意来高昌,我曾兴奋得手舞足蹈,夜不能寐(mèi)。听了大师的传教,弟子更是敬重师父,只恨相识太晚,恨不能早一天拜在师父座前。弟子准备终身侍奉师父,与师父共享高昌。请大师不要离开这里了,就留在高昌吧,让高昌的黎民百姓都能得到师父的教化。我满腔赤诚,请师父一定接受,不要再西行了。在高昌不是也一样能弘扬佛法吗?”

玄奘很为麴文泰的诚意感动,但这仍然不能改变他的决心。

麴文泰并不泄气,说:“弟子明天再来看望师父,希望那时师父能改变主意。”

从此以后,麴文泰天天来劝,不厌其烦,始终毕恭毕敬。但玄奘的态度一直不变。

玄奘终于要启程了。麴文泰依依不舍,专门为他剃度剃度: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使成为僧尼。了四个年轻力壮的和尚,陪同他去取经,以供路上差遣(qiǎn)。这四个小和尚都很聪明伶俐,尤其是最年长的那个,最是爱说爱笑,一刻也闲不住,精灵得像只琉璃猴子。玄奘为他取名为悟空。

率队护送玄奘的殿中侍御史欢信,是个非常健谈的人,在马上不住地打听唐朝的风土人情,对玄奘的冒险经历啧啧不已,说:“法师私逃出境,将来回去还是要受罚,不如从天竺学成归来后,就留在我高昌吧。国王陛下已经和法师结拜了兄弟,这高昌也就有法师的一半。留下来做半个国君,不比回去做阶下囚强过百倍吗?”

玄奘说:“天下初定,又有突厥(jué)时常犯境,朝廷对出境官民严加盘查,也是理所当然,一旦安定下来,百废俱兴,诸业繁荣。我想朝廷会放宽限制的。”

欢信说:“放宽限制,那也只能便宜以后的人,法师就不顾自身的安危吗?”

“玄奘之所以冒险西行,是为了勘正讹误,光大中土佛法。如果不回去,此行还有何益?只要佛法得以流传,玄奘死不足惜!”

“唉,法师果然是圣僧啊!难怪国王陛下对法师尊敬有加!”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长安的“酒鬼诗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本书介绍了雷锋的生平,内容包括:平凡却伟大的雷锋、艰难却坚韧的雷锋、雷锋的荆棘路、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离世、雷锋精神永存、体味《雷锋日记》。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名人传记丛书:拜伦

    名人传记丛书:拜伦

    名人传记丛书——拜伦——为自由而战的伟大诗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清穿之木兰

    清穿之木兰

    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嫡女或庶女,再不济也是一个农家女,靠着智慧来发家致富。可怎么到了她木兰的身上,竟就穿成了一个嬷嬷,而且还是一个失忆的嬷嬷。木兰无奈的跟着钮钴禄芯兰一起进了四贝勒府,她本是为了找回记忆,也想找到回家的路。谁知后来竟会慢慢发展成了她和胤禛那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 令人费解的谜团(奇妙的大千世界)

    令人费解的谜团(奇妙的大千世界)

    世界如此广博与深邃,无论今天的科学多么的发达,终会有许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无能为力。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去探究,也隐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费解的谜团》试图从多角度、多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进一步揭开背后层层的面纱。
  • 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好,粽子先生

    你好,粽子先生

    拜佛求签能不能保佑试镜顺利?答案是非但不能还很有可能连小命差点都搭上了。保命要紧,我咬!咬了人就想跑?没门!要么爱上我,要么死!What?你这要求有点特别,既然如此,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接受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人皆知不为人知

    人人皆知不为人知

    你有没有一个反反复复的梦?十七岁的谭与南每天都做梦,每一天的梦都不一样。但是十七岁以后的她有一个梦,总在反复。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谭与南有,她全力的爱过一个人,但最后也只能用“爱过”这个词来形容他。那些青春里遗失的,你找回了吗?
  • 世界扑克牌

    世界扑克牌

    意外得到的一副扑克牌成为了改变世界的起点。且看主角如何玩转扑克牌世界。
  • 这个狗帝一点都不苟

    这个狗帝一点都不苟

    自打出师的第一天起,嬴陛就决定要好好做个人,绝不能活成父母给他取得名字那样。正所谓古语有云:苟得久,活得久,苟到最后应有尽有。要想人前装逼,必定人后苟逼。可惜事与愿违的他活成了:该怂就怂,该刚则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懂得装死,深得作死。智商起伏,状态漂浮。那一天夜里他暗暗发誓。此生我淫某人的人生宣言就是:狗的狗中狗,方为皇中皇。王中王,火腿肠,一节更比六节强,果冻我要喜之郎。此生不做苟中王,来世还成狗中皇!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我是异世界唯一的游戏玩家

    我是异世界唯一的游戏玩家

    一出生就自带游戏人物的面板,原本以为能在原世界当个大佬,结果23岁的时候,大佬还没当成,却来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开始了一场精彩的冒险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