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0800000003

第3章 身体的哲学

太阳穴

搜索着电视频道,看到了拳击比赛的一幅画面,一个拳击手击中了对方的太阳穴,被击者应声倒地,裁判样子滑稽地读着秒,完了做出一个动作,宣判对方胜利。被击者倒地的瞬间,我惊出一身冷汗,为他的生命担忧。

太阳穴是人体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在中国医学上该穴位为“经外奇穴”之一。《少林拳》记载,太阳穴如被人点中,轻则昏迷、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实,击中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之伟大人所皆知。以太阳命名人体颅骨一处最薄弱的部位,这令我困惑。按照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如苇草,但是人却有思想,这就铸就了人的伟大。思想是产生于大脑的,被颅骨包裹着的。依照常理分析,它从最薄弱的骨板处,即太阳穴的部位喷发出来。如此,这个命名好像有了依据。

十月十一日是世界疼痛日,那天我正好去医院体检,遇到一头痛病人,瘦高,脸色偏白,痛苦面容,唇色干红,一副焦躁的样子。他向医生倾诉:两年前开始出现太阳穴胀痛,严重影响睡眠,近日症状加剧,伴有失眠,不能久视,畏光症状。医生按压他的太阳穴,使用针灸疗法针使太阳穴胀痛立刻消失。医生开了处方,叮嘱他调整心态,少生闷气,少熬夜。

最近了解了一些手语的常识,觉得很有趣。与太阳穴相关的手语姿势含义有:一手食指在太阳穴处点一下,表示意识;一手食指在太阳穴处点两下,表示知道;一手打手指字母“W”的指式,并在太阳穴部转动几下,象征复杂的思考活动;食指点一下太阳穴处,头部微抬,表示领悟;一手食指点一下太阳穴处,同时点一下头,表示哲学。

意识、知道、思考、领悟、哲学,这些词语,竟然都跟太阳穴有关,让我兴奋不已。这些年,我常常出现头痛的症状,而且是在太阳穴处。心里也明白,是思考得太多,特别是研究西方的哲学家常常不得要领的缘故。这时我就闭了眼睛,拼命按压、旋转太阳穴,症状就会减轻。那个时刻,我像一个哑巴做着手语,让哲学渗入身体的纵深处。

疼痛是对生命的救赎。这是我的解释。如果没有疼痛,就不会知道自己身体哪儿出现了问题,从而寻医治疗。而太阳穴的疼痛,是思想的疼痛,通过自我调节可以减轻或者消除。

太阳穴是哲学。这是我内心的风景。我有限的生命时间在弗洛伊德的无时间的无意识中凝固,精神上的钟表逐渐柔软而弯曲。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我的精神构筑。生活着,有时免不了恐惧、烦躁、焦虑,我解除它们的方法是:两个手掌聚拢起,手掌形成一个空洞,然后分开来盖住自己的太阳穴。此刻,我放松了心态,具备了哲学意义上的安全感。

丹田

这是一个模糊的词语,童年时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儿。后来,父亲教我太极拳,这才恍然它处于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模仿着父亲的动作,运气、吸气,感觉到了丹田的存在。

中国的古人造词很有意思。丹、田,两个字的本义与这个词毫无关联。丹的解释有三:红色、中药丸、姓;田是土地,与耕作有关。而这两字组合在一起,完全失去了它们的本义。这在汉字里是罕见的。有时候静下来,正襟危坐着,抚摸着丹田的部位,匀称地出气、吸气,将意念收拢起来,思维随着肌肉和皮肤一起游动,仿佛要冲破身体的束缚,进入极致的禅界。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的句子。此刻,唯有自我的存在,在静止中散发出生命的奇想。

身体里的部位,如果要说玄机的话,丹田为最。它具备着禅语般的空灵。张三丰在《太极拳经》中如此论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也有同样的文字: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为一贯。

复述一段做丹田功的句子:做工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唯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于寂灭。这样的句子看起来很虚,浮躁的人很难进入如此的境界。古希腊哲学家恪守的是“人即灵魂”的“魂论”和“人是理性的动物”,然而在身体哲学家阿奎那看来,人是由被个体化了的灵魂与被个体化了的人的身体构成的。在他看来,人的身体不是由“绝对的骨和肉”组合而成的一般形体,而是由“这根骨头和这块肌肉”组合而成的这个形体。阿奎那的人的个体性思想还有更为深邃的一面,这就是人的身体何以能够成为“这个身体”,人的灵魂何以能够成为“这个灵魂”,从而人何以能够成为“这个人”的问题。他认为,当一心散乱,幻想与杂念纷起,生灭不停时,宜急用斩截法,截断诸心,打杀万缘。正如郁山主所说:“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人的灵魂就在丹田中。这并非阿奎那的句式,但却是他思想的镜子。人的灵魂不在大脑的颅骨里,也不在被胸骨遮护着的心脏处,而在肚脐以下三寸处。在柔软的腹部,隐藏着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这绝对是哲学的意象。

身体也是文化,丹田的玄奥是对这句话恰当的注解。我想起那些古老的哲人。老子言守柔,孔子讲慎独,孟子倡良知,庄子曰旷达,均系静极通神工夫。心至无心神自定,一灵独耀遍乾坤。常见一些大师,静心时怀抱丹田,看似平静,却在内心里涌动着暗流,坚守着信念而非妄想,洞察了淋漓绚烂却令人战栗的生命本质。每一缕细碎的思想的波纹,都折射着大师无比熟悉的生活场景和通往佳境的粼粼光芒。

一部玄幻小说的主人公叫秦幻。他受了伤,通过修炼自己的丹田治好了伤。修炼时,他的丹田构成了太极八卦图中的阴阳鱼,丹田猛然收缩之后,随即向周围膨胀,发出一道白色的光圈向四周传播。当丹田趋于平静时,脑海里便幻化出宇宙中的日月星辰。一个个念想,宛若一个个遥远的星球。

人体中难道真的会呈现如此奇观?这就让我想起气功。抛开伪科学,气功的神奇是客观存在。我在想,气功是否与人体的丹田有关。人体中究竟还有多少未开发的奇特功能,这远远不是哲学的问题了。

丹田并不虚幻,它就在人的体内,解读着哲学的玄妙。

血管

血管是人体的河流。它的发源地是心脏,经过循环,又归于心脏。从这个意义上说,心脏既是发动机,又是吸纳百川的大海。童年时听到一伟人的教导:一个人有动脉、静脉,通过心脏进行血液循环。那时,对这样的句子十分敬畏,现在看来,伟人在做着极其普通的医学讲座。

忽然想起赫拉克利特。他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这句话的意思是: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赫拉克利特的河流观是哲学的命题。而人体内的血液,总是重复着在血管里流淌,一生在一条河流里流淌。如果它跳出了这条河流,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血管是对永恒生命模式的诠释。我的祖父祖母,还有父亲母亲,他们终生相守着一条河流——沣河。早晨,他们走进了沣河,傍晚,他们又走进了沣河。他们甚至不相信,什么地方还有比沣河更宽大的河流。我的父辈们虽然重复着踏进沣河,但是每次的河水都是新的流水。而血管就不同了,它总是重复着相同的血液。但谁又能否认血管的哲学意义呢?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体里的静脉、动脉、毛细血管,它们虽是独立的存在物,但却是互相联系的,永恒地流淌着一个人的血液。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独立客体。

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河流堵塞了,就会泛滥出河床,危及农田、农舍,甚至人的生命。血管也一样,它的堵塞所引发的病症直接引发人的猝死。脑溢血就是一个例证。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讨厌别人问及自己的健康,或者讨论与健康有关的话题。我们可以在大街上,甚至办公室里讨论肩周炎、偏头疼、腰肌劳损、失眠健忘这些病例的症状和医疗保健,但绝不可以讨论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这不仅是因为后者讳莫如深,而且会透露出与生命有关的人体隐私。

血管是脆弱的,脆弱到一不留神就会破裂流血。在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里应外合”攻击下,我们的血管将越来越不堪一击。据统计,在我国,每3名死亡的人中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因此,聚焦血管,清理血管,恢复血管的活力,“共筑长城”,抵御高血压和高血脂对血管的“内忧外患”,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黑格尔把河流喻为精神的喻体。按照这个模式,我把血管誉为生命的载体。蜿蜒曲折的血管是生命的曲折历程,流淌不息的血液延续着生命的存在。如此思考着的时候,是在冬天的寒风里,我行走在沣河的河床里,逆风而上,我感应到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在汩汩作响。我的整个生命仿佛都从狭窄的血管中涌出来,又消融在景物里。出山风,一阵阵掀起呼啸声,树枝、荒草、沙石,还有惊恐的鸟,都在风声中舞蹈,宛若一曲交响乐。呼啸的风,它巨大的力量和不确定性感染着生命,荡进我的血管。

劳伦斯说:“血管所感觉、所相信、所表明的,经常是真实。”是的是的,当血液在人的体内流着,人才会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存在。血液的静止,宣告的是一个生命的逝去。

我感受到了血管的力量以及它所蜿蜒出的生命壮观。

咽喉

一剑封喉。如果不透过纸面,窥视不到它的血腥,我惊异于这个成语的痛快淋漓,闪电般的灿烂。

咽喉要道。这是军事上的概念。在古代,狭窄的“咽喉”曾经布满着警惕的目光,以及刀光剑影下的血腥。并不因为狭窄,它就显示出微不足道。

咽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具有吞咽、呼吸、发声以及对机体的保护、防御功能。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咽喉对人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正因为重要,它也就显得弱不禁风,疾病数目繁多: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咽异感症、呼吸道传染、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扁桃体炎、声带麻痹、咽角化症、咽后脓肿、咽旁脓肿、腺样体肥大、声带麻痹、喉阻塞……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身体是不会病的,病的永远是脑和心,所以,许多病都可以被认为是哲学病。从科学的观点出发,这样的表述并不恰当。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某些疾病与思想有关,譬如神经衰弱、偏头疼、眩晕、失眠、颈椎增生(这大多属于写作者人群)等等。而咽喉病患者注定与思想无关。它属于大众病。即使是哑巴、神经病患者,也会患上咽喉病。

我在当教师时,常有咽部不适的感觉。这是讲课时过度使用声带的结果。这也几乎成为教师的职业病。咽喉病人无须遮掩。和对方讲话时,指着自己的喉部,做出一副痛苦的样子,甚至还有点理直气壮的意味。在看医生的时候,无须陈述什么,只要指向喉部,张开嘴,拉长舌头,医生就知道什么病症了。医生打开小巧玲珑的手电筒,或者借助什么仪器检查病人的咽喉,然后在病历上书写着症状,开出一串药的名字。

诊室充满寂静。患者极力压抑声音的力度,有的仿佛诉说着心语。那个男医生戴着一副刚刚流行的宽边眼镜,让病人尽力把嘴巴张大。过一会儿,他用一片布擦拭着镜片。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轻轻地咳嗽一声。在我看来,他是在向患者证明自己的咽喉是多么的清爽、多么的健康。那个细节,我是永远记住了。

不要抽烟,不要吃辣子,不要喝凉水,不要大声说话,不要着凉感冒……这些是外部因素,不注意就会刺激咽喉,引发咽喉的不适。那个男医生最后对我交代着注意事项。许多年后,我才明白了他是在用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来启示我如何保护咽喉。

咽和喉是有区别的。咽为食管上端,下连胃肠,属消化系统。喉为气管上端,外连于鼻,下通于肺,属呼吸系统。治疗上区别很大。传统中医也有咽属胃,喉属肺的说法。往往有些病人,一来就诊就诉说得了咽喉炎,而且是慢性的,就是治不好。但一经检查,却未见炎性病变。这类患者若问是否咽喉很痛,却又一般都说不明显,只是咽喉部位不适罢了,民间将这类证状称为“梅核气”。

咽喉的通道狭小,但并不影响它作为生命隧道的意义。在致人死亡的案件中,终止这个通道的正常运转使人窒息,无疑是一个最简洁的方式,无须让死者血肉飞溅,无须演绎出暴力的残忍。当然,最理想的时间是在被害人熟睡之后,不用担心被害人的强烈反抗。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贝多芬的原话。关于咽喉这个词语,贝多芬一生只使用了这一次,但却涵盖了他的一生。这是一种哲学般的人生观。在《命运交响曲》等诸多曲调里,我领略到了贝多芬对人生的模拟与演习……他的咽喉蠕动着,不屈地吟唱着生命的颂歌。

一条狭窄的通道,充满秘密和隐私,还有躁动和窒息。这些都属于哲学的意味。

关节

关节,通常的解释是:骨头与骨头之间相连接的地方,可以自由活动,如肩关节、膝关节等。而中医学对它的解释却复杂得多,让身体的一个简单词语复杂化了。

我所关心的,并非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范围这些专业性的问题,而在于它的能屈能伸。屈和伸,这是哲学解释。不懂其中奥秘的人注定要栽跟头。试想,无休止的伸长,那疲惫的不仅是躯体,还有心灵。累了时,屈下身子喘息一阵,以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刚强和柔软,是对立的词语,但却是组成万事万物相统一的因素。岩石间陪衬着流水,你才会拥有至美的感受。

人世间的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变化无常的,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能屈能伸。一个人要想在世上有所作为,“低头”是少不了的,低头是为了把头抬得更高,更有力。暂时的低头并非卑屈,而是为了长久地抬头;一时的退让绝非是丧失原则和自尊,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缩回来的拳头,打起人来才有力。只有采取这种积极而且明智的方法,才能审时度势,通过迂回和缓而达到目的。朱元璋当过和尚,吃过树皮,最后当了皇帝,吃着山珍海味,多少次绝境逢生,奇迹般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句:能屈者能伸。

一个人走向野外,目的是领略身体上关节的风景。伸腰、下蹲、旋转、忽然来一个弓箭步,我听到了关节的吱吱作响,仿佛看到了关节的自由屈伸。有时我会放纵身体做圆周运动,关节便会描绘出一圆锥形的轨迹。

能屈能伸,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传达出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舒展开肢体,松弛了意念,将身体的关节拓展开来,这种舒心舒逸的姿势让关节有了休息的间隙。月光是迷离的,光线是晦涩的,晚风是凄凉的——这是我司空见惯的画面。而在更高处,有嫦娥吴刚桂树、蟾蜍玉兔广寒宫,在这个背景下,关节的记忆像一个飘忽不定的幽灵,它在搜索着主人生命的轨迹。它在旁若无人地思考着:除去思想,主人的一切行踪无不在我的掌控之中。

辞书上把起关键性作用的环节称为关节。我们不能不承认,人体的构造之玄妙为汉语词汇做着恰当的注解。在这里,关节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物,而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你可以意识到,却无法捉住它的影像。

在当代,关节又呈现出极其丑恶的嘴脸。暗中行沟通官员的事,被关节一词冠冕堂皇地掩盖着。这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只是,我们身体里的关节抗议着:何时我们变得丑恶了呢?

皱纹

皱纹是岁月的年轮,是生命的沧桑,是情感的历练。唯有上了岁数的人,才会拥有它。如此说,它是生命的财富。

生命以皱纹的形式延续下来,从而弥足珍贵。这只是我的念想。

小时候喜欢坐在祖母的腿上,端详她的皱纹——那是沉睡在我记忆里的皱纹。祖母对我及其娇惯,任我的双手抚摸着她的皱纹。那时总觉得皱纹极其神圣,充满神秘与厚重。在我看来,祖母脸上的皱纹决断地隔绝了外面的世界。那些一缕一缕的沧桑汇聚成我幼小心灵里圣洁的图画,伴我度过了童年的寂寞。那是一种独特的、直达心灵的,通过近乎依赖的方式而呈现出的唯美感觉。

少年时,心境却又起了变化。每当看到祖母枯瘦的脸上又多了一条皱纹,我的心便灌铅似的沉重。那被岁月雕刻的皱纹成为射穿我心灵的弓,伤口的血汩汩地、绝望地流着。此刻皱纹在我的眼里是恐怖的,苍老的,颓废的。所有贬义词用在它身上,在我看来都不过分。因此我憎恨时间,憎恨皱纹。

时间的流逝,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生命的陨落。一个寂静的清晨,祖母生命的陨落带走了那些曾经美好的、可恶的皱纹。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的额头也呈现出皱纹时,祖母的皱纹却被我永恒地敬仰着。

皱纹是矛盾的,也是哲学的。它被称为时间的刻度时,也就具备了哲学的意韵:成熟、深刻、庄重。三十多年前,罗立中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打动了整个中国。这是一幅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农民头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媒体对于它的关注热情从未消减。有媒体称,《开国大典》、《毛主席去安源》、《父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三件油画作品。面对着遍布“父亲”脸上的皱纹时,我感受到的是油然而生的震撼和黯然伤神,因为它直逼我的心灵深处,令我嗅到了暗淡生活中的哲学气息。许多时候,我面对着《父亲》那幅油画,一次次在心里念诵:哦哦,那些皱纹很沧桑,很深刻,很有哲学意味。

皱纹与哲学毗邻。一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皱纹长在心里才算老》,文章讲述了一个老太太30岁时参加高考,36岁考研究生,43岁报考博士研究生,60岁退休又去学国画,学生说她不服老,她说:“皱纹长在脸上不算老,只有长在心里才算老。”生活中,有人稚气未退却老气横秋,有人年过花甲却青春依旧。这是因为,前者的皱纹长在了心里,而后者的心灵却溢满青春。

阅读身体,可以感应一个系统在暗处操作身体的行为。皱纹是表象,操纵它的是人的经历,人的心灵。阅读皱纹,是解剖人生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式。我观察一个人,除了眼睛这个部位,会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他(她)的皱纹上。我清楚,那是人生的风景线。

我一直扪心自问,那由皱纹连接成的额头,是不是我的祖母,或者是油画里父亲的成长历程?一个乡下的老太婆,或者山沟里窑洞里的老农,身上有没有某些传奇的故事?

同类推荐
  •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记录了一些女子的人生故事。她们平凡如你我,也都曾在生活和自以为的幸福里耽搁。她们也有迷茫、痛苦和绝望,只是生活和情爱的纠葛,将她们淬炼得更加美丽、有底气。当撞见老公出轨,婉没有大吵大闹,也没选择离婚,而是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重新发现内心所向……蓉,在经历了爱情、婚姻之后,终于不再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将自己塞入既定的模式,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个女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源于内心的底气,这股气势能给你太多笃定,远比财富或男人更让你安心。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2014年诗歌选粹

    2014年诗歌选粹

    北岳年选之《2014年诗歌选粹》是继我社连续出版两期年选后第三期年选系列。本书致力于成为一本面向未来的诗歌年选,精选了2014年间优秀现代诗歌,是对该年内现代汉诗创作最高水平的一个小结。以诗歌写作中可持续发展的文学性为着眼点,除了收录已成名诗人极富活力的新作外,本诗选更愿意为在现代诗写作多元化的拓展好创新上孜孜不倦的年轻诗人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力图藉次集体现汉语新诗写作上更具冲击力的新势和更高级的复杂性。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下)(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下)(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下)》: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更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汇集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诗歌佳作400余首,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
热门推荐
  • 改变命运的中二少女

    改变命运的中二少女

    变成一个不一样秦始皇,成为一个成功的灰太狼,成为一个迷倒众生呆头殿下,变成史最美如花………来吧!快穿吧!少女!后面崩了,作者是同一个人,不用怀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际战甲—崛起

    星际战甲—崛起

    几十年后,宇宙爆发了一场几乎毁灭文明的战争,白沫因一次意外事件卷入其中,从一个年轻人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守卫者,重新恢复了宇宙的和平。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给企业注入军魂

    给企业注入军魂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都引入了军队的管理思想,在中国,联想、华为、万科等企业都由复员军人创建。本书就此讲述了如何用军魂塑造企业文化、将治军之道运用于企业管理、培养组织成员军人般的工作作风、如何解决企业面临的执行力等问题。
  • A Woman Run Mad
  • 霸道总裁刁蛮女

    霸道总裁刁蛮女

    爱情如果附加上权力的争夺,会是怎样的凄惨;爱情如果没有真爱的延续,会是怎样的悲哀。
  • 长爪梵志请问经

    长爪梵志请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飞渡红尘劫

    飞渡红尘劫

    冷凝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这样的日子,但毫无疑问的是,她已经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变得淡然不惊了。如今的她,已经不是在抱着为完成任务而任务了,而是真的想要为那些可怜人改变点什么。她想,这或许就是她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