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8500000064

第64章 1997年(4)

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使整个三峡库区上游连为一体。三峡重庆库区淹没损失涉及18个区市县,各项主要实物淹没综合指标占全库区的80%以上;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时,动态移民人数将达107万人,占全库区移民总数的85%。从现在起到2010年,重庆主要面临三大战略任务:一是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把重庆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二是探索城市带农村的新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三是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库区经济,保证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直辖给重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行政管理机构的升格,使重庆可以更加自主地调整经济结构、规划发展布局;经济地位的提升,可以得到来自中央和各个方面更多的政策和投资支持;直辖的效应、环境的改善,将吸引外商更多的目光;移民任务的完成,将带给千里库区一个高起点的新经济区;作为"龙尾"与"龙头"上海首尾呼应,一起为舞动腾飞长江经济巨龙发挥更大作用。1997年重庆市宏观经济沿着快速、健康的轨道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格局,基本实现了直辖市"一年起步,五年振兴"的良好开端。1997年重庆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比全国88%的平均速度高出27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发展较为协调,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比上年增长131%;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47%。全市吸引利用外资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6%,创历史最高纪录。外贸出口总值(海关数)达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富民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全年主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23元,比上年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幅达14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人为1643元。

香港回归祖国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5楼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出席了交接仪式。英国方面出席的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40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了仪式。

查尔斯王子代表英方讲话。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将继续拥有其明显的特征,继续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国际伙伴。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月1日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江泽民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人史册。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江泽民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第一个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59名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随后,李鹏总理讲话,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宣布,从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接着,董建华发表讲话,他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的目光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我们深信不疑,一定能够克服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典上发表讲话。他说,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江泽民说,在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在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基本法赋予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回归祖国后,原有的法律绝大多数予以保留,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香港回归祖国后,将继续保持其自由港地位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继续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使这个国际经济大都市始终具有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江泽民说,我在这里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这是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董建华在庆典上发表了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他说,国家已经将高度自治的权力交给了我们,也在全力地支持我们。现在是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更加美好的将来而努力的时候了。董建华讲述了香港同胞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教育问题,以及房屋和老年人福利等民生问题,讲述了香港的未来发展,他说,我们的香港将会是:一个为其祖国和文化根源感到自豪的社会;一个安定、公平、自由、民主、有爱心、方向明确的社会’:一个富足和生活素质优良的社会;一个廉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法治社会;一个中外交流的窗口;一个蜚声国际,举足轻重的金融、贸易、运输、资讯中心;一个国际性的文化、科研和教育中心。

在随后举行的土地基金移交仪式上,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移交了土地基金的有关文件。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和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向香港特区赠送了各具特色的礼品。

月1日下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4000多人出席。

月1日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近代以来,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一起,为抵抗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开发了香港,建设了香港。香港回归祖国,使香港同胞的政治地位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他们爱国爱港的热情空前高涨。可以坚信,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充分运用香港自身的优势,香港这座国际经济大都市一定能够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年6月30日10时10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命令驻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香港防务职责。6月30日21时,由509名官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先头部队分乘39辆军车顺利通过落马洲口岸进入香港。7月1日晨6时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主力部队分别自陆路、空中、海面向香港开进。截至8时38分,各路部队安全顺利地抵达各自营区,担负起香港防务的任务。

回想香港回归历程,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自从香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占后,中国人民及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从不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并为收回香港,雪洗耻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由于国力赢弱,均未实现收回香港的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明确宣布:一我们不"继承"旧中国的外交"遗产"——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要废除卖国条约。为了充分利用香港的经济地位及其对外发展的窗口作用,决定处理香港问题的方针是:"暂不收回,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英明的,它打破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全面封锁。英国成为西方世界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资本主义大国。香港成为内地通往东南亚和西方世界的窗口,成为突破封锁禁运的前沿阵地。

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成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把解决香港问题,实现香港回归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79年3月29日,邓小平会见前来北京访问的港督麦理浩时明确表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我们在解决香港问题时,会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特殊问题来处理,请投资者放心。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拟订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与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邓小平说:中国政府不能不在1997年收回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我们的基本方针就是收回主权并保持繁荣。这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在保持繁荣方面,中国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邓小平表示: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撒切尔夫人访华之后,中英双方随即就香港问题展开第一阶段谈判。1984年4月,英国外相杰弗里·豪访问北京,返港时发表讲话,承认1997年后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和治权。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祖国统一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一国两制"由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从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如何解决香港问题进行了两年、22轮的艰苦谈判。谈判中,英方强调"三个条约有效论",主张到1997年6月底,除作为99年租期的新界地区外,英国对香港岛和南九龙的割占仍然"有效"。对此,中国政府郑重声明,英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3个不平等条约是英国殖民帝国侵华战争的产物,其内容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收回香港是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负有一个主权国家的责任。在中方的强烈反对下,英国又变换方式,提出以"主权换治权",即口头上承认中国的主权,"九七"后仍由英国人管理香港,其实质仍然是否定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对此,中国政府声明绝不收回一个名义上的空洞主权。中英双方几经较量,英国最后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了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批准书,联合声明白即日起生效。全国人大1990年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法律形式,把《中英联合声明》的精神、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落实为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成为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大法。

从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香港进入了12年的过渡期。起初,中英两国有过一段平稳合作。1989年政治风波和苏联解体后,英国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中国也会重蹈苏联东欧的覆辙,于是突然改变了对华、对港政策,在香港问题上采取了与中国不合作的态度。英国单方面停止了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会议,先后抛出了"居英权计划"、"人权法案"和"新机场建议"方案。1992年,彭定康受命为香港第28任港督后,又提出"政改方案"。这些计划和方案都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衔接的原则,也违反了中英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在中国政府的坚决抵制下,英方迫于各方压力,表示恢复谈判。中方从中英合作的大局和两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意和英方进行两国政府代表之间的谈判。1993年4月至11月,中英双方举行了17轮、历时8个月的会谈。但是,英方一再出尔反尔,首先离开谈判桌,置中方早先的声明于不顾,把部分"政改方案"提交立法局通过,从而导致双方谈判破裂。1994年9月及第二年3月和8月,彭定康先后强行进行了区议会、市政局和立法局三级政治架构的选举。于是这一"三违反"的政治产物只能到1997年6月3a日为止,1997年7月1日将重组香港三级政治架构。

同类推荐
  • 开着房车回大唐

    开着房车回大唐

    大唐贞观,天下初定,李世民文治国,武拓疆,威加四海,大唐兵锋所向,万邦臣服。一个叫做李浩的少年横空出世,他贪财、懒惰、玩世不恭,尽毁古人三观。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从毫无根基到权倾朝野,从一个混账无赖到战无不胜的国之柱石,他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一步一步成为传奇,谱写出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而已,在大唐的盛世表象之下,有人暗中蓄谋已久,妄图颠覆大唐,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权利的诱惑和人生的宿敌,李浩总能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抉择,因为他有一颗不朽的唐魂。醉卧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大明王朝1587

    大明王朝1587

    万历十五,海瑞已死,戚继光病退,张居正一党已被悉数逐斥,申时行正任内阁首辅,李成梁在辽东战战兢兢;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上筑起了新城,丰臣秀吉已将要一统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战争一触即发,耶稣会的传教士带来了天主教和西方知识;乾清宫西暖阁,明史研究生朱翊钧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二十四岁的万历皇帝。此书又名《我不是明神宗》、《我穿越成了我的研究对象》、《大明田野调查手册》、《拯救晚明技术实录》
  • 楚史乱国志

    楚史乱国志

    要穿便不穿太平盛世,欲金戈铁马,当属赫赫三国;要做便不做牛鬼蛇神,志英雄丈夫,应为西楚霸王。君不见,两阵前,关公战秦琼,子龙搏高宠,霸王斗群雄!谁可想?帅帐中,文成计文成,鬼谷算太公,管子谋卧龙!何曾念!苍天下,淮阴征人屠,白袍伐武卒,卫公讨武穆!秦皇汉武,逐鹿中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这个疯狂的时代比三国杂,比战国乱,史称乱国时代。这本书,记载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道理神都懂

    道理神都懂

    又是大雪纷飞。这一年是大周历七百八十五年。天缺手提大地之灯,消失在城外的远山处,身后,是长长的一线足印……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个假修仙系统

    我有一个假修仙系统

    一觉醒来,牧白穿越到仙侠世界,并且得到一个修仙系统。然而,这个系统有些奇葩。首先她自称为“让世界变得更有爱的有爱系统”。这是什么鬼?其次,她经常发出系统三连——抹杀解绑另寻宿主。真有这样的系统吗?牧白怀疑,他有一个假修仙系统。
  • 鸱夷子皮传

    鸱夷子皮传

    21世纪的宅男范绍伯,“意外”中回到了2500多年前,变身为“商圣”范蠡。看他如何在那2500年前的春秋乱世中生存;看他是怎样迎娶到中国古代的第一美人西子;又是如何与妻子一生相爱相守、不离不弃、一起建功立业,灭掉吴国,成就越国的盛世;看他如何发家致富,成为春秋首富,却又散尽家财。这里我将为大家呈现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迹。
  • 夫人又掉钱眼里啦

    夫人又掉钱眼里啦

    自从掉进钱眼里,辰舒就在敛财这条康庄大道上渐行渐远,拉都拉不回来的那种。外人表示惊恐,亲戚朋友表示淡定,只有时冠宸表示——真好。因为他穷了一辈子,穷到最后,只剩下钱。本来吧,辰舒在时冠宸身边打工。但不知何时,谣言四起,说她这工打着打着,就把老板打成了老公。对此,她站出来,郑重其事的澄清说:“这不是谣言!注意,这不是谣言。”时冠宸在一旁笑着点头。,,,,,,,,,,,,,,,,,本文主打搞笑风格,女主霸气腹黑爱财人设,三观正直不盲目。
  • 祀骨夜

    祀骨夜

    千年俗尘往事,逝去执念,皆由她来断。凄美凡尘,前世今生孽缘,皆过她之手。骨舍----昼为店,住一婆。暮为阁,住一女。千年如此,看透天下俗事。但当她所念来之时,她又能否渡过。千年孽缘缠绵不息……精致的骨饰等待千年轮回寻有缘人。而汝:逝去执念,你能为此付出下一世的命运吗?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 上门女婿不好惹

    上门女婿不好惹

    入赘十八年,我尝尽苦楚、受尽白眼。但当我沉睡的记忆彻底醒来时,这一切都将发生逆转。有朝一日龙抬头,誓要长江水倒流!
  • 萧红短篇小说选

    萧红短篇小说选

    本书精选了萧红四部小说。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没有一个人有着萧红这样的经历:出身地主阶级,饱读诗书,为了逃婚离开了那个封建家庭,之后却被未婚夫欺骗同居,被抛弃之后开始她颠沛流离的生活……萧红的命运正如她所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正因为她承受着那些屈辱和痛苦,她那如诗歌一般的文字才带有如此强烈的时代穿透力,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层百姓的生活画卷。同时,萧红也是属于荒野的,她的流亡经历使她的小说如散文般天马行空,没有规矩章法,却又流畅自然。这,仿若一种灵魂的本能。
  • 深海之群

    深海之群

    未知生命伴随着冰川消融一同出现,全球成为一片汪洋,人类建立巨大的海上城市延续文明之火蒸汽朋克,异兽进化人类对自然应该心存敬畏
  • 愤怒的子弹

    愤怒的子弹

    《愤怒的子弹》首先是一颗激越、高昂的子弹,它深刻勾勒了特种兵战士们在艰苦中奋斗,执著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铁血军魂,是一部见证我国特种兵成长的军事巨作;《愤怒的子弹》还是一颗威力无比的催泪弹,它把亲情、爱情、兄弟战友情用一种虽略显粗糙,却异常煽情的语言向你一气诉说,令你情不自禁被书中的人物所感染,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
  • 那些等待的心情假装不来

    那些等待的心情假装不来

    本书是最丰富的心灵读本,收录了数十篇最温暖的情感故事。完美的爱情,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每一段看似甜蜜美好的恋情背后,都蕴藏着不可言说的智慧与坚持。精读书中故事,学习爱的表达,用最婉转动听的语言诉说世间至真至美的情感。爱与勇气的故事,篇篇直击心灵,用最具疗伤效果的文字,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爱。教会我们如何去创造奇迹,如何与人和睦地相处,如何掌控心的方向,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也是一本让我们懂得感恩、告别孤独和迷惘的心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