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52000000136

第136章 大势

洛阳城全城缟素,如今却要准备天下最大的喜事,洛阳城各个角落,各种讨论不绝于耳。

魏王李儒的去世,整个天下送行,很多人对于李儒是真的敬重,李儒在难民的心目中地位一直很高,原本孤傲的洛阳城,如果不是李儒,是不会对着这群流民施舍半分温暖的。

世族大家眼中让人憎恶的魏王,人人想杀之后快。但是在平民的心中,他是真的英雄。

这一点周大伟很欣慰,李儒说过,他心系天下,权谋之中分不出对错,功过是非,后人在说。

至于如今缟素换红装,摇晃的红灯笼下,对周大伟的评判则是各有不一。

“这个周丞相不是魏王名义上的先生么,听说魏王生前对周丞相十分敬重,如今这是怎么了,刚过国孝,又是国婚,这周丞相也太不把自己的徒弟放在心上了吧,这婚事这么急,迫不及待的让天下各地前来贺婚,这是在踩着尸骨未寒的徒弟收份子钱啊。”洛阳城的酒馆里,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南男子指指点点,摇头晃脑。

同桌的人也是频频点头,低声猥琐轻笑:“是啊,这周丞相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听说貂蝉本就是舞女出身,伺候过不少男人,最开始是王允、然后是董卓,后来还跟了吕布,那真是见过大场面的女人,自古红颜祸水,咱们的丞相大人面对这种有能耐的女子,竟然还要大婚,也不怕天下人耻笑。”

“哎,我听说这周丞相和貂蝉那是真爱,想当年为红颜,冲冠一怒,把天下第一猛将吕布打的落荒而逃,直接被曹操灭了,咱们这个丞相也是上过战马的。”

“你可拉到吧,这年头给自己写几个故事那还不是容易的很,这就是洗白,给个婊子换上一身衣服,难道身子也能清白了?但是,天下蠢人多,听了就信,咱们这种有见识的人越来越少了……”

杯酒之间,天下要闻,风流八卦,都是谈资。

市井之间,各种传言,在茶余饭后四处流传,整个洛阳城已经接受了即将到来的国婚,虽然他们茶余饭后各有特色,但是在真正的国家机器面前又十分顺从,洛阳城已经开始富庶,其实对于坐在朝堂的周丞相喜欢八卦,但更多的还是顺从。

周大伟的府邸,各处恭贺新婚的帖子堆积如山,大多表示毁安排使臣前来恭贺,甚至荆州刘表和冀州的袁绍的书信也是热情洋溢。

周大伟逐一浏览,发现最热情的两人,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权。

曹操的开头是“老友大伟”、孙权则是通篇师父师娘。

周大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的枭雄,心中别有一番气度,打架归打架,野心归野心,笑脸归笑脸。

有一封书信倒是让周大伟有些好奇,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封外交书信。

周大伟看完书信的内容,陷入沉思,一旁的辛毗轻声问道:“丞相,是南匈奴的国书?”

周大伟点点头:“佐治,你已经看过了,有什么看法?”

辛毗微笑:“这些年来匈奴一直孱弱,而且明面上对大汉臣服,虽然黄金时期有部分兵力入关,但是至少还是本分,如今上国书,基本的诚意还是有的,不过与汉室联姻就是狮子大开口了,如今想要入洛阳庆贺国婚,应该更多的是想要探查洛阳的底细,说不定还有马踏洛阳的想法,我认为,有礼有节,许以重诺,不一定不是一柄利剑,至少目前来看,我们可以用他来制衡袁绍。”

周大伟点头:“佐治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对于匈奴我也是想拉拢他们,不过他们手上有我更看重的东西。”

辛毗哈哈大笑:“骑兵!”

周大伟大笑:“佐治知我,定鼎天下,骑兵是重中之重,我想与他们扩大马市交易,丰富骑兵,成立专门的铁骑军团,马踏南北。”

辛毗点头:“丞相目光长远,辛毗明白,南匈奴之事我会用心办理。”

周大伟点头:“你也让程大头留意一下可以为我所用的匈奴人才,如今匈奴内部涣散,很多有用的人才都可以加以笼络,利用,只要愿意归顺,有能力,我们都可以善待。”

辛评点头微笑:“丞相心怀天下,如今按兵不动,看来是在等待时机。”

周大伟轻叹一口气:“如今洛阳确实越来越好,但是想要一统天下那是看轻了天下的能人,大汉如今豪强林立,不仅仅是汉室衰微,也是这个时代的能人辈出,好在我身边的弟子们也都对我忠诚,这个时代重要的永远只有两点,民心和人才,缺一不可,所以相对于战争,我更偏向于爱惜民力,相较于奢侈的生活,我更喜欢和有才能的人分享,没办法,谁让我一无所长呢。”

辛毗摆手:“丞相自谦了,就这份眼光和心胸,咱们必将一统天下,天下有能之士必将归心,民心所向,不远了。”

周大伟扭头看向一脸真诚的辛毗:“佐治,如今天下,你怎么看?”

辛毗略一犹豫:“袁绍实力最强,但是外宽内忌,有才之人不得用,内部用人唯亲,势力远胜曹操而不能奈何对方分毫,内部三子鼎力,虽然强盛,但是如遇大变,必当兵败如山倒。”

周大伟点头。

辛毗继续说道:“曹操乃是当世枭雄,不可不防,青州之内民众富庶,曹操强于政事,关心兵士,虽然目前实力不济,但是身边人才无数,无论文武,都是当世人才,而且这几年,袁绍手下真正的能人大多投降曹操,这就能看出很大的问题,如今曹操直面袁绍而不退,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贾文和与张将军连下曹军三城,到现在为止竟然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满,反而和丞相兄弟相称,由此可见,此人志不在一城一地,如此隐忍心性,将来与丞相争夺天下的必定有此一人。”

周大伟点头拍案:“有理!”

“至于孙权……”辛毗略有犹豫。

周大伟轻笑:“今天只是私下议论,但说无妨。”

辛毗神色严肃:“如果不是从丞相这里得知先前与孙权之间的缘分和过节,我作为一个外人恐怕真的会认为孙权无论能力还是心性都有明君之象,年纪虽轻,但是整个江东治理的上下一心,铁板一块,而且江东粮草富足,将来也是问鼎天下的有力人选,此人既然有如此的能为,明明内心阴狠,表面上却和风霁月,甚至连我这种能接触到各种密报之人都会对他有误判,此人的表面功夫自然做的很足,而且能力也够,必然不愿放权,有生之年,必定是劲敌,而且与丞相有师徒之谊,哪怕最终动手也是扫清天下群雄之后的对决,想必最终的对决会极其惨烈。”

周大伟眉头一跳,还是点头,辛毗说的很对,很明白。

辛毗观察周大伟的表情之后,松了一口气,随即语气轻松道:“除了这三人,天下已经无人是丞相的对手,马腾韩遂攻不破伟恭的防线,就只能在西凉吃沙子,西凉人又看重利益,时间久了,内部必出嫌隙,益州无心天下,将来大可以以天子的名义招其归顺,至于刘表,整个荆州都是他一个人在强撑,内部各有算盘,离心离德,丞相等不及可以直接攻打,若是有耐心,只要等刘表一死,强兵压境,必然内部一片乱麻,纷纷投诚。”

周大伟再次点头:“佐治,天下大势你看的跟我一样,还有呢?”

辛毗眉头微皱:“还有?丞相是指?”

周大伟眯眼:“刘备,刘玄德。”

辛毗沉默片刻,轻声问道:“丞相所说之人是正在刘表处寄居的刘备?”

周大伟点头。

辛毗挠挠头:“对于此人我倒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此人一直以汉室皇叔自称,却一直谋大而力弱,曾经反叛吕布、曹操、袁绍,心有不臣而力有不逮,所以并未多做分析。”

周大伟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刘备现在看来确实能力一般,但是这种人太能忽悠,是天下最大的变数,还没有飞在天上是因为还没有插上翅膀,相信不久之后荆州如果动乱,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咱们和孙权,而是这个大耳朵。”

顿了顿,周大伟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毕竟在他的背后,有人更想让他搅乱这个时代。”

辛毗有些吃惊,自己和周大伟详聊很多事情的时候周大伟都是轻描淡写,但是对于刘备,从语气深处透露出来的防备与警惕,辛毗真的是第一次见到。

辛毗走后,周大伟轻按书桌,悠悠沉思,真正的天下大乱,势力洗牌的时刻看来是真的要来了,不知道自己的国婚的计划能不能有效,洛阳的安稳发展也要到此为止了吧。

“吃饭啦,周大伟。”吕玲绮在门口探出个脑袋,只是如今的身边少了已经和张辽真守边关的吴明,吴明不在,小丫头现在似乎拘谨了很多,个头长高了不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周大伟有些高兴,孩子是长大了,同时又有些伤感,似乎回了洛阳,自己陪小丫头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周大伟微笑:“好。”

吕玲绮一溜烟跑回去找貂蝉报信,周大伟随后推门,貂蝉笑意盎然,二牛铠甲未褪坐的笔直,草儿忙碌地布置饭桌,吕玲绮蹦蹦跳跳前后帮忙。

二牛起身:“师父。”

周大伟微笑,拍拍二牛的肩膀,又高大壮实了不少。

貂蝉笑道:“快坐下吃饭,吃完了二牛还得接着巡防,这孩子,死心眼,做事规矩,不知道像谁。”

周大伟欣慰点头:“军人,很好的。”

二牛摘下头盔微笑:“如今我负责京城守卫,无论如何不能出一点纰漏,不能丢了师父的脸。”

一旁的草儿轻笑,看着二牛日益棱角分明的脸,满脸骄傲的微笑。

周大伟点头,貂蝉微笑,坐在周大伟身边,给二牛夹了一块肉,给吕玲绮加了一块菜,这才拿起自己的碗,里面周大伟替她加了一口鸡蛋。

貂蝉看着周大伟微笑,周大伟轻笑:“照顾这么一大家子,辛苦了。”

貂蝉微笑:“你都懂,就不苦的。”

一桌饭菜,一家五口,吃的简单,圆圆满满。

同类推荐
  •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本书主要讲述了刘辉山、古远兴十几岁时在家乡江西参加革命,后成为保卫中共中央首长的警卫战士。他们跟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到达延安,护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挺进北京,参与组建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保卫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文革”期间,他们继续警卫受冲击的军委首长,并奉命执行特殊任务。他们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艰苦卓绝历程和人民领袖纵横帷幄的风采。
  •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完整6部曲套装。从三岁到八十二岁,面面俱到,丝丝入扣!唯一一部从武则天三岁写到八十二岁完整一生的长篇传记史诗。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下)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下)

    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历史中固然不乏一些英才明主,但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暴君、昏君,还出现了不少娃娃皇帝、白痴皇帝、荒诞怪癖的皇帝等等。本书为你讲述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
  • 微历史@宋朝人

    微历史@宋朝人

    这是一本开启读史新潮流的书,以“微博体”的方式书写宋朝人宋朝事,透过宋朝历史探究现代生活的源头:商业信贷、商品一条街、博览展销会、夜市、24小时夜店餐饮连锁店、商业广告、职业经纪人……以宋人笔记史料,展现11世纪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探源了古今世俗生活的内在联系,许多发现,令人拍案叫绝。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品尝了成功的滋味,才会想着品尝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但是我们第一次的成功,总是在满足现状的安乐心态中迟迟不肯到来,如此,我们获得成功的期限越拉越长,等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岁,可能依旧一事无成。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动力,一种推助力,这种力量也许让我们很痛苦,不好受,但只要它出现,我们就会努力地奋斗,振臂高飞,从而攀上成功的枝头。
  • 战魔天帝

    战魔天帝

    地点:宇宙。宇,乃空间。即前后左右上下,四面八方。宙,乃时间,即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片强者为尊的宇宙。这里,高手云聚,位面交错。有天界,人界。各界面都有着各自的强者主宰。魔界有万魔之祖……魔祖。还有着天魔,地煞。接下来就是东酒,西色,南财,西淫。中邪五魔。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之极尽便是阴,阴之极尽便是阳。在这里没有什么绝对的事,要的只是自身的力量。只要你有足够的力量便可化阴为阳,逆转乾坤。宇宙中有春夏秋冬,有时间流逝。
  • 红颜非祸水

    红颜非祸水

    五岁,他将她从死人堆里救出,承诺保护她一生。十八岁,他将她逐出师门,却又跟着她跳下悬崖。二十岁,他将剑刺入她的胸膛,然后服下断肠散。二十一岁,他和她被正派围攻,她为他变成魔头。铁链穿透琵琶骨,石牢锁住孱弱身,她被伤到体无完肤。这一次,换他用深情将她追回。
  • 浩然途

    浩然途

    浩然途,这里没有什么爱恨情仇,只有为人为神的执着和祈愿!
  • 异世界攻伐记

    异世界攻伐记

    重归黑暗森林法则!重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奇迹壮观景象。
  • 终极武尊

    终极武尊

    叶小临VS方微,这是他们间的热血传奇!人人都向往那个巅峰,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 含羞

    含羞

    光线昏暗的地下室,楚河遇见苏茉。蹲在地上的小姑娘抬头看他,漆黑长发,白裙子,细致洁净的一张脸,含羞带怯,有点可爱。【注】:1、免费福利文,不V,以我之爱,暖你一冬。2、清冷沉静,网文大神男主VS腼腆乖巧,职业多变女主,暖宠·日常·现实向,年龄差八岁,成长系小甜文。
  • 诚信故事

    诚信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

    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

    季羡林先生一生阅人历事无数,岁月的磨砺馈赠他以无量的智慧财富。本书辑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为人处世的文章,内容涉及孤独、压力、恐惧等主题。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季羡林以其百年人生隽写世事人情,彰显中国士人的气节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