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400000005

第5章

第1篇第1章第2节不宣而战的能源局部战争 (3)

2001年10月7日深夜,美军动用了15架B-1B、B-2和B-52H轰炸机,25架包括F-15、F-16和F-117A在内的战斗机,对阿富汗境内塔利班“基地”组织实施空中打击,21世纪的首场战争——阿富汗战争拉开了序幕。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美国人竟只用了61天的时间和两万多地面部队,就在阿富汗高山峻岭中打赢了这场200年来西方人想打赢而打不赢的战争。

阿富汗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美国为其军事力量长驻中亚而开始的另一场“战争”却远不会结束。

人们不由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阿富汗,还是为本?拉登?

阿富汗本土已经探明的油气资源数量非常有限,石油探明储量只有7300万吨,天然气1400多亿立方米。20世纪70年代,天然气年产量达到3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70%~90%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向苏联供应。苏联1989年撤出阿富汗后,天然气生产基本停止。1997年10月,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和巴基斯坦三方代表签署了建设“中亚石油管道”备忘录,计划兴建年输能力为100万桶的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领土到印度洋的石油输出管道。由于阿富汗国内战乱不断,该管线计划没有什么进展,却为里海及中亚地区的油气外输提出了一条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思路和管线方案。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为里海石油输出线路大伤脑筋。1999年11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推动下,阿塞拜疆、土耳其和格鲁吉亚签订一项协议,要在巴库和土耳其港口杰伊汉之间修一条输油管道,计划2004年建成。美国还计划推动建设一条将土库曼的天然气经里海底部,再经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利用巴库—杰伊汉管道输向土耳其,目的是利用这条管道将中亚石油国家与西方联系在一起,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也可避开伊朗这个所谓“高风险地区”。为此,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英美石油公司不得不放弃准备动工的被认为最经济的经伊朗的管道线路。2001年3月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共建的从里海沿岸田吉兹油田到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的管道宣告修通,震惊和打击了美国。更令美国担心的是,中国于2000年宣布要修建一条从中国西部到东部沿海,全长4000多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计划。这条管道一旦修通,中国不仅会在经济上受益,而且在政治上还会将中亚国家,乃至东北亚油气资源稀缺国家的利益与中国连在一起。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其实,美国一直试图推动一条从中亚经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终进入阿拉伯海的油气管道线路。1997年,在喀布尔,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副总裁马蒂?米勒曾经同塔利班就这条输油管道问题举行过谈判。但是,由于阿富汗内战不止和塔利班的反西方态度,美国一直无法达到目的。美国之所以觊觎中亚油气,主要是基于美国对来自阿拉伯半岛石油供应的担心,即一旦中东局势出现动乱,西方就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出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美国及其盟友不相信伊拉克或者伊朗能够保证石油稳定的供应,也不敢将赌注全部压在沙特等少数亲美的中东国家身上。可见,美国对阿富汗开战与其说是为了本?拉登,不如说是为了在阿富汗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利益。

另外,美国出兵阿富汗还有更深远的政治考虑。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体完成了北约东扩和日美同盟关系的巩固和扩大。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科索沃战争将军事力量插入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巴尔干,同年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后,西方在波罗的海到巴尔干再次拉起一道隔离俄国的新“铁幕”。而在太平洋地区,美国已从日本经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拉起了遏制中国的新链条。美国人还没填补的政治真空地只剩下中亚地区。近年来,美国开始重视印度,其意也在为进入中亚建立跳板。

“9·11”事件后,美国干脆一步到位,将军事力量直接插入阿富汗。如果美国军事行动顺利,并在阿富汗扎下了根,在波罗的海三国及日本与西方盟友关系日深的情况下,美国为首的西方就在西、东、南三个方向堵死了俄罗斯南下的战略通道,并从西东两个方向扼住了中国经济必须依赖的中亚和东亚能源进口源头;在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大国之间插入阻止其可能出现的政治合作的楔子;与沙特阿拉伯半岛的美国军事力量一起,对波斯湾石油输出口形成钳制态势。如此一来,中亚和中东的石油资源就可以在美国的掌控下畅通无阻地流向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连接中亚的油气输送线路将面临贬值压力,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体系也就大体定型。

车臣战争:与油有关

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是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8万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91年9月,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后,他宣布车臣为“主权国家”,建立自己的武装。俄罗斯联邦拒绝承认,并在车臣实行紧急状态。1994年12月,俄罗斯联邦出动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战争,俄军除占领已经成为废墟的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外,并没有消灭杜达耶夫武装。1996年4月,杜达耶夫被炸身亡后,俄联邦政府才以将车臣独立问题搁置5年后解决和俄军限期从车臣全境撤出的较大让步为代价达成停战协议,俄罗斯屈辱地停战撤军并宣布战争失败。

1997年1月,马斯哈多夫当选“总统”,继续坚持闹独立。1999年8月、9月,车臣人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并且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99年普京出任政府总理,他认为“如果不尽快平息车臣叛乱,俄罗斯作为一个目前完整的国家将不再存在”。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1999年10月,俄政府第二次出兵车臣。十多年来,战争造成无数平民死伤,车臣经济陷于崩溃。如今大规模的军事叛乱虽然已经被俄军打败,但车臣叛乱分子化整为零,继续采用游击战术袭击俄军,并不断制造恐怖事件,给俄罗斯政府带来新的困扰。

车臣战争久拖不决不仅给俄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引起尖锐的政坛纷争,而且俄罗斯也不时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责难。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阻止俄罗斯向南方发展,以巩固西方世界在北高加索的地位。美国采用政治、经济高压手段,迫使俄罗斯停止对车臣的军事行动,并要求俄罗斯同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对此,普京曾反唇相讥,为什么美国不邀请阿富汗的塔利班恐怖分子到白宫进行谈判?

那么,俄罗斯政府为什么不放弃车臣?车臣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如此关注?其主要原因也在于车臣与石油关系密切,车臣对于俄罗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首先,车臣地区是俄罗斯最早的石油产区。车臣共和国在地理上位于大高加索的中部,属南欧和西亚分界线上的分水岭,是该地区和大国之间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等各种势力的交汇处。从经济上讲,高加索地区物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能源储藏十分可观。从19世纪末以来,在车臣—印古什先后发现和开发了20多个油田,其中大部分位于车臣境内,因此车臣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基地。二次大战前的1940年,车臣的石油年产量占全苏联的22%,达到了686.5万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老油田下面陆续有新的发现。

1964年车臣—印古什产油706万吨,1970年达到最高峰——年产2030万吨,此后逐渐下降,1976年的产量为800万吨。该地区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炼油基地。1940年以前,车臣—印古什和巴库两地的炼油能力占全苏联的80%还多。格罗兹尼炼油厂的加工能力为1200万吨/年。尤为重要的是,车臣还是俄罗斯通往外高加索的铁路、公路及输油管道必经之地,是通往里海与黑海的要冲,亦是里海地区的石油向外运输的枢纽,素有“连接外高加索的生命线”之称,被莫斯科视为控制高加索地区的要地。巴库油田的石油外运通道必须经过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共和国独立,俄罗斯丧失了对巴库等里海油田的控制,但只要控制了内高加索的车臣共和国,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其中也就包括对里海石油的支配性影响。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里海地区,认为这个地区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参与勘探和开发。雪佛龙公司首先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大油田的开发权。西方指望通过控制里海石油,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石油供应,还可以削弱欧佩克,威慑俄罗斯。但是,大量石油开采出来怎么办?俄罗斯提出的方案,就是从哈萨克斯坦向西,沿里海海岸,到阿斯特拉罕,然后到格罗兹尼,向西到黑海边的新罗西斯克。这是最快捷的出海通道。这条管线已经建成,日输油量为100万桶(年5000万吨)。而西方国家则一直在策划从里海向南,避开俄罗斯的其他路线。车臣及其首府格罗兹尼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俄罗斯绝不会放弃车臣。

马岛之战:油在作祟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76海里(500多公里),距英国本土7000海里(1.29万公里),素有“南大西洋门户”之称。200年前,一位英国海军大臣曾说过:它是英国全部海外领土和港口的钥匙。该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15个岛屿,人口近3000人。马尔维纳斯群岛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扼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航道要冲,是巴拿马运河关闭时两洋相连的咽喉要地;它与南极大陆遥遥相对,是日后开发这片神秘大陆的重要前进基地;它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朗特的航船因受到暴风雨袭击,偏离航道来到该岛,从此大英帝国的版图上,便添上了以当时的海军大臣“福克兰”名字命名的土地。争夺也由此开始,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阿根廷人,纷纷在这片岛屿中竖起自己的旗帜。1770年,英国人被西班牙人的舰队赶走,36年后,英军占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驻马岛的西班牙行政长官闻风丧胆,打点行装溜之大吉。182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同时也宣称继承对马岛的主权。气傲的英国人只是一声冷笑,声明马岛从来就属于英国,并于1832年派兵进驻该岛。1908年英国人再次宣称:包括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在内的整个马岛水域,统统在英国主权范围之内。看着家门口猎猎飘动的米字旗,阿根廷人觉得:他们已在噩梦般的煎熬中度过了150年,难道要收回主权,还要这样无休无止地等待下去吗?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两国的争吵便带进了联合国大厦。联合国大厦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通过决议,要求两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可长期以来,除了争吵还是争吵,马拉松式的会谈开了一轮又一轮,到1982年2月各自撤回谈判代表时,竟然连一个字的协议也未达成。

随着马岛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在它周围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该岛的地位日显重要。据说此地的石油产量可达60亿桶,简直又是一个“科威特”。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日,这笔巨大的财富怎能不让人垂涎欲滴?一位英国议员说:“我们宁可失去5个北爱尔兰,也不愿失去一个福克兰。”面对家门口的财富,阿根廷人的血也开始沸腾了。莱纳尔多?加尔铁里出任总统后,对马岛态度日趋强硬。他上任伊始便振臂高呼:“主权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不久他又宣称:“如有必要,将以武力收回马岛。”

就这样,英阿两国为了争夺马岛,未经正式宣战便于1982年4月2日打响了外交家称为“武装冲突”,军事家称为“马岛战争”的战争,直到6月14日战争结束,历时74天。马岛之战与其说是为了主权,不如说是为了它的战略地位和地下的宝贵资源——石油,是石油加剧了英阿对马岛主权的争夺。这是20世纪第一场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马岛之战最后以英军大获全胜而收兵。

同类推荐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资委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地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的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形成了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重要文献,便于各地人大和相关部门的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合力,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 制度物议

    制度物议

    本书辑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白钢研究员评论古今制度的专题论文。共26篇,分编成4辑。第1辑“抛砖引玉”,略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他问题;第2辑“一得之见”,检选以往行政经验的现代意义;第3辑“他山攻错”,分析批判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及其在制衡与纠错方面的借鉴意义;第4辑“矫世变俗”,分析中国朝向21世纪的变革。
  • 保卫社会(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保卫社会(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倡导“保卫社会”,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为中国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 梦想·机遇·改革

    梦想·机遇·改革

    本书是新华社2012年有关“战略机遇期”和“深化改革”两次调研的成果合集,由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主编。书稿阐述了“中国梦”、中国发展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和光明的前景等内容,导向正确,格调高昂,有较高的出版意义。 本书是新华社2012年有关“战略机遇期”和“深化改革”两次调研的成果合集,由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主编。书稿阐述了“中国梦”、中国发展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和光明的前景等内容,导向正确,格调高昂,有较高的出版意义。
热门推荐
  • 冶城

    冶城

    平平无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头看,他真的还在。
  • 木槿醉

    木槿醉

    木槿花,朝开幕落,颜如舜华。一朝红颜,一碗清酒,为谁而醉。*女子身子一怔,轻缓地弯下腰,面无表情地拾起那一纸休书,从容地走到男子的身侧,抿嘴道,“盟主确定要休了槿夕?”男子冷哼,微眯眸子直视女子,“难不成要我堂堂商盟娶一个残花败柳?”女子讪讪一笑,小手镇定自若地撕开那封休书,轻笑着分析道,“盟主,槿夕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深知上官家与商盟之间的利益,假若今日盟主真要休了槿夕,槿夕没有半句怨言。只是盟主要知道,大哥既然可以明知槿夕这残破之身还把槿夕嫁入商盟,若盟主把这一事儿传了出去,上官家丢的也不过槿夕的这一张脸,可是盟主就不一样了。”……………………“你说得这么言辞恳切不过是不想被休而已。”男子冷眸悠转,一丝复杂转瞬即逝。女子淡淡地弯起嘴角,一抹清风拂过,撩起耳边细碎的青丝,水润的唇瓣轻动,“女儿家怕的不过是寻不到一个好良人,盟主是一个好良人,但不是槿夕的好归属。”“那为何不让本盟主休了你?”男子不解地挺起剑眉。女子霁颜,“若盟主听取槿夕之言,槿夕愿意安安分分地呆在符羲山庄,粗茶淡饭,不会干涉盟主的生活,更不会要求盟主尽丈夫之责。”*片段二“你来这里干什么?”手持长剑的男子冷眸直射着临危不惧地立在殿中央的凤衣女子。女子拉了拉端正地站在身前的小男孩,优雅从容地轻启红唇,发髻上的金步摇铃铛直响,“我要当皇后,我的儿子必须是太子!”“你配吗?”男子居高临下地鄙夷道。“我配不配就要看这破匣子里面的东西足不足以权倾一朝帝皇的地位?”女子身边的丫鬟把那漆黑的小匣子递到众人的跟前,灼烧了几双贪婪的眸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在地面上蠕动的皇袍男子悲愤地指着那淡然不惊的女子,明黄色的衣裳染满艳红的血迹。小男子扯了扯女子的衣角,努嘴,“母后?”女子嫣然一笑,将小男孩推到新皇的身前,掌心上用力推着男孩的肩头,冷凝道,“甄儿,叫父皇,……(文文女主让人又爱又恨,喜欢的架空文的读者就收藏一下吧!)“此文慢热,以后的更新都会在晚上的11点左右”《爱不弃》《王妃何婉约》玄青色锦袍的男子两眉紧紧地拧成一块,不满地死盯着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的女子,冷冷地哼了又哼。女子得意地瞥了他一眼,大快朵颐地吃着满桌子的菜肴,全然不顾男子那张黑漆漆的脸。“王妃,慢着吃,本王似乎没有饿着你吧?”
  • 攻离

    攻离

    攻离,无启族人,每一百二十年可起死回生。上一世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的记忆暂时封存?而这一世她又如何凭借一己之力,解纷繁世事,惩恶扬善,刬恶锄奸?若法治管不了的!那就我来管!……可当欲望、权利、亲情、爱情纠葛在一起,又岂能分清善恶是非?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当尘封的记忆被打开,她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当你企图直视人心之时,也被拉入了无尽深渊。知己所能,知己所不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她的灰姑娘

    她的灰姑娘

    林玖没有想到十七岁那年一时发的善心,让她这辈子被陆子嘉那个神经病纠缠不休。
  • 秦医生好喜欢你

    秦医生好喜欢你

    秦子墨,家室背景令人羡慕,自己是优秀的外科医生;沈言欢就是个普通的小老百姓,家室普通,工作普通,就连长相也普通得让人记不住。书上说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但他们两个的相遇却似命中注定。秦子墨遇见沈言欢时,她正在被分手......
  • 啼血试验

    啼血试验

    靠猎头公司在全球范围遴选一所大学校长,这种事一开始就刺激了媒体的神经。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所大学像南方科技大学这样,在没有开办之时,就高调引发世人关注。“猎头”一词源于英文“Headhunting”,是指专门为需求方搜寻、捕获具有专业技能或高层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这家叫作罗盛的国际人才咨询公司,是美国的猎头公司。他们先是将目标定在200人,又减至100人。再锁定10人。这个时候,水面已经无法平静。然而,对悠然于紫禁城宫墙内的朱清时来说,丝毫没有波动,即便他已成了猎头公司最为看重的人选。
  • 我的时空穿梭仪

    我的时空穿梭仪

    从二战的火线战场到幽禁疯狂的小岛,从炮火翻飞的远征军的战乱世界到平静祥和的主世界。超凡生物的诡异世界,人类和怪物时刻在奏响血的挽歌.......诡异世界的异常还在癫狂作乱,赛博朋克的超级科技垄断下的再次充满死亡阴影,科技与魔法并行的世界的求道者,神级文明和未知宇宙......“奈亚子,为什么你会变这么厉害的事物?”“什么?你说克总要给我发糖?”群:959316534
  • 太行新愚公李保国

    太行新愚公李保国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的追求。2016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李保国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本书是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在采访报道李保国先进事迹的基础上结集成稿的图书。
  •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第一天捡了帅哥,第二天就被骗财骗色,紧接着就是失业被辞退,她乔雪有没有这么倒霉?再次见他,那人竟摇身一变,成了盛远集团名声赫赫的总裁,而她则是刚刚应聘成功的小秘。替他端茶倒水,安排行程,还要兼职人肉抱枕!拜托,他们有没有这么熟?不是说好失忆的嘛!他挑眉,微微一笑:“睡过,自然熟。”
  • 炉石传说异界行

    炉石传说异界行

    杨周带着炉石系统穿越异界奇幻大陆!召唤着各种随从,释放着一个又一个炉石魔法的的他,将怎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