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000000021

第21章 炼狱中的英雄本色(1)

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

——纳尔逊·曼德拉

1.最危险的敌人

苦中寻乐

审判结束后,曼德拉被送回牢房里。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他无法预料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是在囚禁中死亡还是有一天能重获自由?

周围一片寂静,忽然传来了敲门声。曼德拉从栅栏门认出了是奥卡木博中校,一个无法理解曼德拉的“疯狂举动”,甚至认为他有点“缺心眼”的人。

奥卡木博中校用沙哑的声音小声问:“你还醒着吗?”

曼德拉点点头。

奥卡木博用嘲笑的口吻说:“你不是一直都在追求自由吗?现在你运气来了,我带你去一个有自由的地方,那里能看见天空和海洋,并不像现在你每天只能看到无聊的灰墙。”

曼德拉知道,他将会被遣送到一个“自由”的地方,当然,这种自由不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自由。

奥卡木博中校接下来的一句话,印证了曼德拉的猜测:“只要不惹麻烦,你将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曼德拉开始收拾东西,与此同时,牢房中开始喧嚣起来,其他犯人都被命令收拾他们的东西。15分钟之后,他们被人驱赶着,走向比勒陀利亚地方法院的钢铁迷宫,一道道铁门的开门声和关门声不绝于耳。

曼德拉注意了一下,发现同行的一共有7个人,有西苏鲁、姆贝基、姆赫拉巴、雷蒙德、戈万和伊莱亚斯,大家都戴着手铐,他们被押上了警车。

在牢房里,他们都住在独立的单间,见面的机会很少,更不用说聊天了。如今,这个难得的机会,几个人居然顾不上疲惫,坐在满是尘土的车厢地板上唱歌、聊天。

不知道过了多久,车子缓缓停下来,大家以为到达目的地了,先前放松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不错,他们也是人,也有恐惧感,只是,对自由的追求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恐惧。

原来,这只是一次补给。狱警给他们带来了三明治和冷饮,尽管戴着手铐,在中尉范·威克眼中,他们似乎与其他囚犯不同,最起码他们没有伤害过别人,只是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

似乎是对他们的鼓励,范·威克对他们说:“你们这些家伙不会在监狱里住多久。整个世界都是释放你们的声音,太疯狂了。我感觉一两年之后,你们就可以从监狱里出来,将作为国家的英雄归来。群众将欢迎你们,每个人都想做你们的朋友,女士们会希望嫁给你们。嗨,你们这些家伙真行。”

范·威克的话让他们非常高兴。只是,很不幸的是,他的预言过了将近30年才实现。

曼德拉并不想做英雄,他知道,一个正常的国家不需要人造的英雄。

未来可能会成为英雄,但下一站去哪里,他还无法预知。补给之后,他们在警察的押解下悄悄地离开了比勒陀利亚。不到半小时就被带到一块宽广的平地,从周围的设施来看,是一个小型的军用机场,他们很快又被押上了一架达库塔大型军用运输飞机。

在军用运输飞机上,他们冻得瑟瑟发抖,第一次坐飞机的雷蒙德、戈万和伊莱亚斯看起来似乎很紧张。飞机在1.5万英尺的高度突然上升和下降,似乎比被关押在高墙里面的牢房里还要危险得多。

当英雄的代价是很高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英雄。

遣送监狱区

在这种环境中,曼德拉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大约在高空中飞行了一个小时,周围开始出现了黎明的曙光。飞机上有窗户,刚刚能看到外面那柔和灰暗的光线,大家纷纷把脸贴在玻璃上向外看。

通过日出,曼德拉判断出飞机是朝东南方向飞行。其余的人都在看难得一见的风景,而曼德拉则以战略家的角度进行观察,看游击队在哪里能找到隐藏自己的地方。

曼德拉从组建“民族之矛”以来,一直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南非的农村是否适合游击战。最高指挥部的多数成员都坚定认为不适合,而曼德拉却从未放弃过。

当飞机飞过开普地区一个叫默里斯堡的山林的时候,曼德拉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环境完全适合游击战。

他认真地说:“这里是我们可以进行战斗的地方。”

大家十分高兴,都伸长脖子想看个明白。茂密的山林,险峻的地势,完全可以隐藏一支规模庞大的游击队。

几分钟之后,飞机降落在位于罗本岛一端的飞机跑道上。

在曼德拉的记忆中,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发生的事情。那天非常寒冷,呼呼地刮着大风。当曼德拉一行人走出飞机的时候,单薄的囚服根本无法抵御寒冷的冬风,大家冻得瑟瑟发抖。

押解他们的狱警完成了简短的交接仪式,几个人想趁着这个机会,挤到一块取取暖,却被蛮横地拉开。

很快,他们被押送到老监狱区,那是一个孤零零的石头建筑物。这里的狱警非常冷酷,他们命令曼德拉等人脱光衣服站在外面。

这是监狱生活侮辱性的仪式之一,当囚犯从一个监狱调到另一个监狱时,第一件事就是将旧监狱的一切统统扔掉,首先是脱掉旧监狱的囚服换上新监狱的囚服。当他们脱光衣服时,狱警们扔给他们每人一套罗本岛监狱的平纹卡其布囚服。

监狱中的肤色歧视

让曼德拉意外的是,在监狱这种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也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一行人中,伊莱亚斯是唯一的印度人,他领到了一条长裤子,而曼德拉等六人得到的是一条短裤、一件质地很差的紧身上衣和一件帆布夹克。

曼德拉自嘲是监狱中的“常客”,知道监狱中的一切程序。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领到一双用汽车轮胎做的拖鞋。但是,这次,他们每人领到了一双鞋,而伊莱亚斯还额外领到了一双短袜。

曼德拉知道,给他们发短裤子只是让他们挡住生殖器,以提醒他们是人而不是野蛮的动物,不能把生殖器裸露着。那天,曼德拉穿上了那条短裤子,他很气愤,但没有反抗,因为他需要继续活下去。

狱警似乎受过特殊的训练,比如口语方面,能够用一个字表达清楚意思,绝对不会用第二个字。狱警用枪指了指他们要去的地方,用简单的语音发着命令“走”“停”“拐”,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像一台机器一样。

曼德拉在自传中写道:

老监狱区仅仅是我们的临时住所,当局正在为政治犯建一座完全隔离的、结构最安全的新监狱。当时,新监狱正处于收尾阶段。在那里,不允许我们到外面去或与其他囚犯有任何接触。

令曼德拉意外的是,“光临”老监狱的第四天,他们被押上一辆封闭的卡车,送往一个更为封闭和偏远的监狱。

那个新监狱是一座长方形的单层碉堡式建筑,中间有一个院子,大约长100英尺、宽30英尺的水泥地。它的四周三面是牢房,另一面是20英尺高的墙,墙上有狭小的通道。从表面看,这是一套别墅,不会有人将它与监狱联想到一起。很不幸运的是,曼德拉就被囚禁在这里。他嘲笑自己是“最高贵的囚犯”“住着别墅的囚犯”,在这个监狱中,狱警带着德国牧羊犬在通道上巡逻。

监狱中的三排牢房被分别叫作A、B、C区,他们被关押在B区,位于四边形庭院的最东侧。他们每人住一间单独的牢房,长长的走廊两侧都是牢房,只有一侧牢房的窗户面对着院子。总共大约有30间牢房,而住单人牢房的囚犯通常只有24个。每间牢房有一个窗户,大约1英尺见方,用钢筋封着。牢房有两个门:里面是铁门或叫铁栅栏门,外面是厚厚的木门。白天,只有铁栅栏门是锁着的,而夜间外面的木门也要上锁。

艰苦的监狱生活

曼德拉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这和当年的牢狱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这套“别墅”的内部构造远远不像外观看起来那么高贵,墙体非常潮湿。当曼德拉将这个情况反映给监狱长时,他刻薄地告诉曼德拉:“你们不是一直都在追求所谓的自由吗?这说明你们的身体是有吸潮功能的(南非的口语中,自由和吸潮的发音很相似)。”

曼德拉他们几个人,每人有3条毯子,但质量都很差,很薄,也很旧,几乎是透明的。他们睡觉的地方只有一张草席。后来,他们又领到了一个毡垫,曼德拉将毡垫放在剑麻席的上面,以增加一些柔软度。牢房里的条件很艰苦,又阴又冷,毯子和毡垫根本不保暖,为了不至于生病,他只好和衣而睡。

曼德拉被关押在走廊头上的一间牢房内。这间牢房非常小,长度正好是曼德拉的身高。当他躺下的时候,头和脚都能触及墙体。很多时候,他都会不自觉地伸直双脚,用脚和头顶着墙体。这间牢房的宽度大约有6英尺,而墙的厚度却至少有2英尺。

每间牢房的外面都贴着一张白色的小卡片,这张卡片是囚犯们的名片,只有数字没有姓名的名片:号码和进牢房年。曼德拉的卡片上写着“466/1964”,意思是说他是466号囚犯,于1964年来到罗本岛。

当时的曼德拉已经46岁,是一个被终身监禁的政治犯,这个小天地就是他不知还要“生活”多长时间的“家”。曼德拉一直在心中给自己希望,他将监狱时光称为“生活”,不愿意称为“蹲”牢房或者“住”牢房。

2.最荒凉的孤岛

孤独的罗本岛

罗本岛位于南非开普敦省,是南大西洋上的一座小岛,面积大约13平方公里。这个小岛地势平坦,风势很猛。在1960年时,第一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头子里贝克在开普敦建立了殖民地后,无意间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当监狱。这个岛四周是水,孤独地漂浮在海面上,可防止犯人逃跑,风力劲猛,可防止外人靠近。

最关键的是,罗本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冬冷夏热的气候。冬天,寒风呼啸,无遮无掩,气温很低;夏天,阳光直射,温度很高,地面被烤得滚烫,特别适合教训那些“不老实”的犯人。

从1960年以后,罗本岛成为南非当局关押重要政治犯的监狱,前后共关押过3000多名黑人运动领袖。

南非当局规定,罗本岛周围1英里范围之内不允许有船只进入,否则一律严厉惩处。A、B、C三区的监狱有着明显的界限。

A区是恐怖分子集中营,囚禁来自南非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重要战士。这些犯人多为军人,组织或者参加过反抗斗争或游击作战的非洲黑人。

B区是隔离监禁所,看守最严格的监狱。是在距离旧监狱不远的地方,后来建起的特殊监狱,共有88个牢房,它与旧监狱之间有一道6米高的大墙相隔。每个牢房是一个单间,大约7平方英尺,正好能够容纳一个正常身高的人。顶部悬挂着一个照明用的灯泡。曼德拉、西苏鲁等重要政治犯就被关在此。

至于C区,则是总集中营,牢房是由一个很大的厂房分割而成的方块形状的房间,原来房间大概能够容纳25名犯人,后期由于人数增加,一个房间被塞进60人,卫生条件非常差。

在整个监狱,犯人都是席地而睡,他们的“家具”就是两块草垫、3条毯子。

曼德拉在监狱中安置妥当之后,开始从事体力劳动。

在罗本岛上,体力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在采石场将大石块碎成石料,还有一种是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据说,这些海带会经过加工装船运往日本。

采石场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曼德拉这些政治犯每天天刚亮就要爬起来,匆匆吃完早饭,就要排队到采石场,然后狱警解开他们的脚镣。短暂的活动之后,要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

监工一直盯着他们,一旦发现偷懒的,就会大声责骂甚至体罚。这些人一刻不停地挖石、装车,很多人的手和脚都起了泡。尤其是在夏季,烈日炎炎,烤得石灰石很烫,这些人还要在监工的监视下不停地干活。

从早忙到晚,浑身上下都是石灰粉,有时不小心进到眼睛里,会十分痛苦。这种劳动强度大,对人的健康伤害很大。

曼德拉的一天

当曼德拉进入罗本岛的监狱时,他被列为D类犯人,被允许每6个月写一封500字的问候信、允许亲属探监一次,所需要履行的义务是不能与人私下里接触、和探监的亲人只能谈家庭琐事。后来,他被提升为A类犯人,其权利有所增多,每个月允许写3封500字的问候信,也可以接收3封信(前提是经过狱长的检查),每个月允许两个人的两次探监,每次半小时。另外,由于曼德拉是重要的政治犯,A类犯人的一些权利被剥夺。

监狱里的生活是十分乏味且单调的,据曼德拉回忆:

每天早晨天刚放亮,牢头就会一个个叫醒我们。具体的方法是用铁棍使劲砸铁门,发出很刺耳的声音,不管你有多么困,都会立即被惊醒,再无睡意。

接下来,我们通过走廊走到集体的盥洗室,这是洗澡室和厕所。根据规定,我们有半个小时洗漱和上厕所的时间。整个盥洗室里面一共有4个洗漱池,每个长4米左右,能够同时容纳七八个人洗漱。

洗漱之后,是吃早餐的时间。早餐是由狱警们抬着圆桶送到隔离监禁所的门口,然后由狱警们挨个分发,吃早餐的时间有一个小时,然后我们出去干活。

到了后来,由于关押的时间长了,狱警们放松了下来,我们还能够享受到步行前往工作地点的权利,能够一路上看到一些美丽的风景。但开始的时候,我们被看守得非常严,根本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很多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我所劳动的地方周围是什么样的,我们会被装进密不透风的卡车里运送到工作地点。

在整个工作时间,我们不允许休息,要不停地干活,直到吃午饭。和早饭一样,午饭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饭同样是狱警用圆桶送来的,在这里就没有狱警分发了,需要我们自己盛。由于没有桌子,很多时候都是盘腿而坐,在地上吃,餐具是一把勺子和一个铁盘子。

每天下午3点半或4点钟,是我们收工的时间。尽管太阳还没有落山,尽管天还很亮,但我们不能在外面看风景,必须回到牢房。回到牢房的半个小时之内,所有的犯人必须洗完澡,然后吃晚餐并洗涮餐具,在4点半或5点左右的时候又被锁进牢房。这样,狱警们可在5点准时下班,而下一班狱警可准时接班。

从下午5点起,我们需要申请学习,如果没有被批准的话,必须在自己的单间待到8点,然后睡觉。如果被批准学习的话,可以学习到10点,而一些被允许修大学课程的犯人则可待到11点。

就是在这种乏味且无聊的监狱生活中,曼德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始终将自己的责任放在第一位。从熟悉罗本岛监狱的生活起,曼德拉就利用一切机会,积极联络同监狱的犯人,为他们的权利而斗争。

当然,作为政治犯,而且是在狱警的严格管理下,争取权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如此,曼德拉依然毫不畏惧,利用一切机会,争取属于犯人的权利。

最早进行的斗争是为了改善监狱条件和生活待遇,曼德拉联络到所有的犯人,以绝食、罢工、派代表团谈判和向司法部长写信等方式,尽管过程很曲折、困难,但幸运的是,每次都能成功。

同类推荐
  • 胡适自传

    胡适自传

    本书包括胡适所撰《我的信仰》《四十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三文。附录有胡适之父胡传的年谱、日记、传记和年表。《我的信仰》主要自述胡适的出身和早期经历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中有幼年时对宿命论的反叛,少年时阅读进化论著作,留学美国时接受杜威的哲学影响。后形成了他在信仰层面的新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四十自述》则是更为完整详细的前半生的自传。从出生到1932年,四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胡适在分析自身在思想上的发展和转变轨迹脉络上,深入到每一个小事件和具体书籍。这些是光靠外在的史料记载,是无法完成的。对了解胡适的思想观念形成缘由来说,是为准确详尽的手资料。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神灵武装系统

    神灵武装系统

    当病毒降临,大地沦为废墟之时;当秩序崩塌,人性泯灭于黑暗之中;一道紫影,划过时间长流,携带神秘旅客回归零点。且看一位青年如何在混乱与扭曲中,迈出成神之路。权利、美女、力量,皆于掌中。任他千般韧,我自一刀斩之!
  • 限量版蓝色天空

    限量版蓝色天空

    三年,说不长也不短。三年,让一个卑微学渣逆袭成为学霸,这三年,很痛苦也很快乐。
  • 血晶奇缘

    血晶奇缘

    少年家破人亡,悲痛欲绝。以自身七情换绝世造化……从此,少年化身成魔,只为报那血海深仇……
  • 我家王爷王妃是个奇葩

    我家王爷王妃是个奇葩

    21世纪的杀手一朝穿越到古代穿越成尚书千金,爹不疼娘不爱,还要逼着她嫁人,听说要嫁给皇帝最宠爱的皇子,皇子我喜欢,财大气粗,听说皇子是一个残废,残废,我喜欢,可以任我拿捏,一手医术妙手回春,当医好皇子双腿,原本想拉皇子给自己撑腰,可结果没想到皇子竟是个腹黑的,谁拿捏谁还说不定呢!走着瞧…………
  • 五行斋记

    五行斋记

    一个叫克服困难的少年想学他的瞎眼睛太太姥姥当一个享誉几代人的情歌小王子,可他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他拥有这样不切实际的理想,于是,他逃学,迷幻中受土地公公指点跟着一些亡灵上了彩虹桥,去寻找他的先祖。演绎出了许多动人故事
  • 白家小医仙

    白家小医仙

    白初但以及一众主角:我们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反派:我们的目标是!搞事搞事搞事!白初但:行叭,那我只能…炼全大陆最厉害的灵药,养全大陆最厉害的灵兽,交全大陆最厉害的朋友,破全大陆最厉害的纪录!andyou?反派:打扰了,我们只带走这一个!告辞!白初但一秒小可爱化身食人兽“放手,那是我老公:)”我们的女主是小可爱但不菜!男主也贼强!两人互宠,有点慢热(可能不热)涉及系统,整体比较温馨,希望有小可爱喜欢(?Д`)
  • 纳齐斯与戈德蒙(黑塞文集)

    纳齐斯与戈德蒙(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长篇小说《纳齐斯与戈德蒙》是黑塞1930年出版的力作,叙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义与代表情欲感官享乐主义的一对朋友的生活经历。修道院年轻的见习修士纳齐斯才华过人,深得院长丹尼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戈德蒙迷恋世俗生活,他们虽成了朋友,但戈德蒙无视纳齐斯的理性的说教,偷偷去村子里和姑娘幽会,之后又逃出修道院,四处流浪,历经欢愉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可后来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纳齐斯把他从狱中救出,让他专事雕塑艺术。戈德蒙再次外出游行,途中染上重病,纳齐斯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 愿你明媚如骄阳

    愿你明媚如骄阳

    渣男劈腿还倒打一耙?黎千柔帅气说拜拜,摇身一变成为人人艳羡的陆太太。眼看着陆太太跟小鲜肉混得火热,某腹黑不满了。“帮你做了这么多,总该轮到你回报的时候了吧?”小白花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你想做什么?”“你说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天最强修改器

    诸天最强修改器

    “悲剧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给我一个机会,我让世界变得阖家欢乐。”当方毅可以穿越诸天,他决定修改所有悲剧的故事。那么就先从仙剑系列开始吧!
  • 灵域A千年之战

    灵域A千年之战

    意外的来到了这个以灵力为尊的大陆上,性格懦弱的他本不会存活下去,但是……他遇见了那只黑猫……这位猫大爷一直在教他如何活下去,它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少年,想获得力量吗?来跟我来赌一把,赢了,就给你力量,输了……就成为我的粮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