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700000008

第8章 忠于工作:高级的职场智慧(3)

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工作联系起来,你就会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感觉到使命感和成就感,从而彻底改变浑浑噩噩的工作态度。

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

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而如果在拟定合同时,你想的是一个几百万的订单;搜集资料、撰写标书时你想到的是招标会上的夺冠,你还会认为自己的工作百无聊赖枯燥无味吗?

责任,一个凝结着厚重的字眼;人生就是一个充满责任的旅程;人,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才能展现人的意义。责任是一种承诺,在它身上承载着一个不渝的使命,只有忠实地履行这个使命,才意味着责任的实现。

在职场中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也许我们对目前的工作已没有了激情,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记住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既然非做不可,与其被别人推着去做,还不如自觉自愿地尽力把它做得最好,努力找到工作的乐趣。思想不同,心态不同,结果就会变得不一样,即观念可以改变命运。

假使你对工作,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假使你对于工作,感觉到厌恶;假使你对于工作,没有热诚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而只觉得为一种苦役,那你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不会有很大作为的。

几年前,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领域中的杰出人士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一个人竟然能够在自己不大理想的领域里,取得那样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靠的还有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艾尔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极具代表性的经历,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她也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能够一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中,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但她学得很认真,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后来成绩突出的她,又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已是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的她,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说不上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艾尔森博士问她:“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苏珊的眼里闪着坚定,“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那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过一天算一天吧,不至于丢掉饭碗就行了!”这种人已经失去了强烈的责任感,承认了自己人生的失败。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当面临挑战和困难时,他会迸发出比以往强大若干倍的能力和勇气,因为他知道,他的懦弱很可能会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他只有勇敢地面对,才有可能真正担当起责任,不让企业遭受损失。

懂得忠诚,才能收获惊喜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忠实于自己的工作,与同事们同舟共济、克服困难,就会获得集体的力量,人生就会变得更有意义,事业就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人生享受。如果缺乏忠诚度,表面看来会给个人带来短期内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员工的个人损失更加严重。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失去忠诚的员工会失去所有人的信任,从而失去工作,严重的会给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蒙上阴影,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发展。

IBM公司的创始人沃森对“忠诚”极为看重,并将“忠诚”与“思考”作为公司永不终止的信条和追求。忠诚铸就信赖,而信赖铸就成功,一旦养成忠诚的习惯,就能主动对老板与企业负责,面对引诱不为所动,对于工作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这样就能让自己的有限资源发挥出创造无限价值的能力,从而争取到成功的砝码。

20世纪80年代初,拥有1.5万多名员工的日本十大纺织公司之一的钟纺纺织公司的董事长伊藤先生,是从小职员被武藤董事长一手提拔起来的。钟纺公司曾经有许多企业,其中有一家分公司曾做得非常不理想,年年亏损。武藤董事长便打算让其停止生产,同时把员工们也一并遣散。得知这个消息,员工们开始无心工作了,连对董事长的态度也变得十分无礼。这时候,只有伊藤一个人始终在沉寂的办公室里日夜不停地工作,整理及处理公司收尾工作,甚至事情比以前做得更有劲头,更负责任。伊藤这种忠诚无私的为人与气节使武藤先生大为感动,不禁对这位年轻人重视起来。

于是,武藤先生请他到钟纺公司当他的秘书,并且对他十分器重。由于他的表现非常突出,三年后就让他当上常务董事。几年后,武藤就将日本有名的这家大公司交给伊藤一个人来管理了。在自传中,年轻有为的伊藤董事长深情地回忆道:“自己服务的公司濒临倒闭之时,就是你留下来发挥潜力的最好机会。如果没有关闭那个亏损单位的机会,也许,我一辈子都是个小职员呢!”

沃森曾对员工说:“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热爱工作,就能提高工作水平,忠诚和努力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事实上,对工作忠诚的人没有苦恼,也不会因困惑而动摇,他坚守着航船,如果船要沉没,他会像一个英雄那样,在乐队的演奏声中,随着桅杆顶上的旗帜一起沉没。”

沃森说得没错,忠诚于工作,我们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工作,只要我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就永远不会缺乏向上的动力,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永远充满明媚的阳光,除此以外,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待生活有强烈的责任感,忠于自己,忠于企业,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思坦因曼思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请他来。他来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写上“这儿的线圈多绕了16圈”几个字。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思坦因曼思的建议,拆开电机,电机正常运转了。

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这位德国技术人员十分欣赏,先给了他一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思坦因曼思加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思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福特先生先是觉得遗憾万分,继而又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进福特公司为荣,而他却为了报恩而舍弃如此好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先生的视野?”

福特先生说:“人品难得,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具备一定的忠诚度。不管从哪个层次来讲,“忠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有人天生有忠诚精神,任何工作一接上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的忠诚精神则需要培养和锻炼。老板会因此对你承担一份义务,会投入精力和资本培训你、重用你、提拔你。这样你也就永远无须担心有一天会失业。所以,忠诚就是一种安全有益的职业生存方式。

保持忠诚,因为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太多。是工作使我们毕业后迈向了另一个起点,是工作给了我们生活上的保障,是工作让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是工作让我们拥有一个平台,在上面尽情展现自我。对于任何一位员工来说,忠诚都是重要的,不能因为一时的私利就放弃这种重要的道德。一个对工作忠诚的员工,才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从而赢得更多的机会。

同类推荐
  • 成功

    成功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库柏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一个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家里取暖,库柏常常拿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去拾煤块。库柏为必须这样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从后街溜出溜进,以免被放学的孩子们看见。
  • 心的力量

    心的力量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充分运用生命,达成梦想的书。让我们在生命中觉醒,正确的选择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从多角度诚实和严谨地探索自己的生命,从而成就美好的人生。本书如一双圣手,助你开启心的力量,你所想要的,丰盛美好的生活,源源不断的财富,甜蜜美好的夫妻关系,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心都可以给你。
  • 一生三好全集

    一生三好全集

    良好的心态、习惯、性格是成功人生的三大法宝。一个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求得发展,与自身的性格、心态和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好心态让你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收录了梦李白、西施咏、秋登万山寄张五、江南逢李龟年、瑶瑟怨、夜上受降城闻笛等精美诗篇,读者阅读这些佳句,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你轻轻松松出口成章,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时下,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天会明天会会会重要”,下联是“这思路那思路路路都好”,横批是“谁来落实”。《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好,不如现在卷起衣袖始做。向着目标,面对伟大的战略,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动起来!
热门推荐
  • 通缉鬼公主

    通缉鬼公主

    凌染自从穿越到这个破地方就没碰着一次顺心的事...让人带着一个未成年跟四大家族斗?请问几位大爷是不是年寿已高患上老年痴呆了。通灵?驭鬼?咋的你们指望给人活活吓死?算了,还是先想想该怎么赚钱养活族人吧,碰瓷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瞧瞧这骑宝马的就是不一样...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撞了人还想赖账?不好意思,周围全是凌染的托。
  • 强者如何才能变得普通

    强者如何才能变得普通

    啊?系统啊,不慌。什么?我怎么这么冷静?因为我就是个凡人啊。
  • 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为系列丛书的第二册,详细介绍了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罪中局 I

    罪中局 I

    项维和张一平曾经救下了女孩小娜,小娜后被张父收养,三人成为好朋友。小娜回国后离奇自杀,张一平怀疑是他杀,于是找到项维一起查明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张一平协助项维还调查了其他几个案件,调查中,渐渐发现小娜竟然没有被害,但情况非常复杂,牵涉到一起国际犯罪团伙,这个犯罪团伙也早已被中国警方暗中盯上,于是项维张一平,联合中国警方一起,进入到这个团伙最深层,甚至追查到唐人街……
  • 玄太太不准跑了

    玄太太不准跑了

    某女瘪嘴的看着眼前帅到爆的男人:“大叔,搭顺风车的我也给你一百块了。现在,咱们俩清了!”某男嘴角抽筋,冷眸慑人。神马?!桃花劫?惹不起我躲得起,某女逃之夭夭。五年后,一模一样的俩恶魔男娃。某男娃纯黑幽眸睥睨冷邃,某男娃幽蓝眸子邪恶轻挑,齐齐道:“该会会爹地了!”某女扯着某男衣角,眼皮直翻嘴角抽搐:“你有两儿子,是我生的。”某男嘴角邪魅笑意:“一个傻瓜,一个笨蛋,天生一对!”
  • 执掌乾坤

    执掌乾坤

    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林楠,还没来得及实现祸害大学校花的美梦,便被一根神秘的金针带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挥手日月沉,剑出天地动;谈笑间,败尽天下高手——执掌乾坤!
  • 乡村灵异档案

    乡村灵异档案

    农村,特别是南方丘陵地区的农村,有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流传,关于灵魂鬼怪,精灵异类,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见到或者听说。婴儿惨死,食脑髓的尖嘴怪猫竟是偷生鬼;无人山谷,月黑风高,白衣女人惊现水塘!家中蛇群,是家神还是鬼怪?精神迷幻,水鬼竟能化身红鱼夺人性命!岩石上的爪印,预警的野狗,护山神犬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乡村灵异档案,带你走进神秘的隐藏世界。
  • 马钱子

    马钱子

    中医世家女穿越转世为药房小小姐,乱世求生,解开深宅秘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充实的惆怅

    充实的惆怅

    本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的文章汇辑,大多是时评性的,写作时期主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涉及的领域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并针对改革开放的变化分析评论各种政治思潮和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时代在政治关注和文化心态方面的特征,而且也体现了作者做学术研究的心得境界。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学术研究所反映或体现出的某种价值取向和人文关切,既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审美感染力,又能够启发读者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