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500000002

第2章 引子

1

川北民居独具特色,一般选择向阳的地方,依地势而建,正房、厢房、吊脚楼,转角、明廊、飞檐,别具一格。

橘园居就是这样一座典型的川北民居。正房三间,两头分别转角带三间厢房,其中一间是吊脚楼,呈凹字形结构,在清水河俗名叫撮箕口。

正堂屋门面全木结构,高门楣,对开双扇门带侧门。四扇大门结构一致,上窗下板。窗由木条镶成,小格花窗,线条分明。其余两间正房门面也用木板装成,留侧门,小格花窗。

厢房三间,一间小堂屋,两间耳房。小堂屋门面也是全木结构,对开双扇门,同样是小格花窗。

吊脚楼上房下圈,明廊空悬。

转角处于正房与厢房之间,从院内看只有一个门洞,房间很大,一般作厨房或堆放材料用,留有后门,便于通向房后的厕所和猪、牛圈道。

房上盖一色的青瓦,青砖座脊,贴白色瓷砖,白色水泥座檐,线条流畅,轮廓分明。飞檐如翼,灵动飘逸。

整座建筑背山而建,朝向东南,光照特别充足,房后是连成一大片的青冈林,五棵树冠如伞的白果树在那片青冈林中显得更加高大挺拔,红叶如火。厢房后面一边是荆竹,一边是慈竹,茂密青郁。门前是一大片橘子林,已是硕果累累。

这就是我干爷爷的家。

2

干爷爷年龄大,辈分高。亲戚都按辈分称呼他,亲戚之外,很多人都直呼他为老太爷,乡里邻居年龄和他相当的则称他老表,稍长的称他表叔,年轻的称他表爷,更小的称他祖祖,或者福祖祖。不管称什么,都含有敬意。尽管大家都知道他姓甚名谁,但在我的记忆中并没有谁直呼过他的名字。我还是在看了他收藏的一张选民证,才知道他的真姓大名叫洪天祥。

干爷爷一直是很欣赏我的。小的时候,他总爱把我的后脑瓜子拍得叭嗒叭嗒地响,夸我脑袋又大又圆,天庭饱满,地角方圆,没了耳朵,就像汤圆。稍大以后,就经常不厌其烦地给我讲他的一些事情。他还不止一次地给念叨,说他这一辈子的经历太过复杂,如果哪一天不在了,儿女就给他立一座无字碑,上面一个字也别写,那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现在想一想,把干爷爷那些事情一件件地串起来,真还不失为一部很精彩的传奇。

干爷爷今年八十九岁。清水河这地方有个习俗,计算男子的年龄一般满了九就算为整十。九是座瞭望塔,也是一处加油站,只要翻过这个坎儿,就是整十。干爷爷足足八十九岁了,就等于九十。他老人家的八十九岁生日,就是为九十岁奠基。

人生九十,距离一百就只有一步之遥了,那境界令多少老年人神往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活够了六十岁,就算活够了一个甲子。一个甲子是一个人一生一世的本钱,这以后的每一天就是所赚得的利润,因此一个甲子以后的每一个生日,都应该庆贺,年龄越大越值得庆贺。干爷爷八十九岁生日无疑就是大寿了,大寿自然应该风风光光地庆贺一番。

十月初八,干爷爷的生日在融融的小阳春春光中来到。

3

红白喜事都要大摆宴席,酬谢宾客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清水河这个偏远的地方,规矩更多。举办酒席的主人家要请客,或者就叫办酒席,俚语称过事。

主人家请吃酒,要一家一户上门去请。较远的,或其它原因没有亲自请到的,也可托人转告。请吃酒一般不明说,要比较隐讳,叫来耍。客人去吃酒,或去赶情,也有说去耍一会儿的。被请的客人有主有次,亲戚是重点,除亲戚外的客人叫别客。别客可以直接上门去请,也可以不去。左邻右舍,乡里乡亲,都属别客之列,只要知道哪家办酒席了,都会主动来的,叫赶情。

干爷爷过生日,他没必要上东家去西家请客,但来客同样少不了,这些人都是自愿来赶情的。

所谓赶情并非有情才赶,只要是乡里乡亲,或者是自己所敬重的人,或者是熟识的人家里办酒席了,只要自己乐意都可以去赶情,即或一点交情都没有,同样可以去赶一回情的。有那么一些耍娃儿,哪里热闹,哪里好耍,他就要去耍一回,送一份礼要不了多少钱,但他可以白吃白喝两三天,还可以看看热闹打打牌,抻抻展展耍几天,何乐而不为呢。

办酒席有起有落,讲究过程。第一天叫歇客,第二天叫正酒,第三天叫谢客。

歇客这天来的都是远点的亲戚和直亲,多数是别客,来客都要好好耍一晚上,可以打牌下棋摆龙门阵,可以搞其它娱乐活动,或什么都别干,干瞪眼儿数檐子,睁眼闭眼打瞌睡也行,叫座夜,目的就是图个人气旺,要让主人家热闹一晚上。主人家请来耍,实际上就是指这一晚上。主人家一般也都很重视安排这一晚上的各种娱乐活动,条件好的还会放通宵电影或录像,或请来流动于乡间的民间唢呐队和锣鼓队助助兴,吹吹打打闹腾一晚上。

正酒最热闹,也很繁忙,仅凭主人家的力量难以应付场面,就请一个人代为安排部署,这个人俗称知客。这天六亲八眷,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八方来客欢聚一堂,十张八张的大桌子摆在院坝里吃流水席,从早吃到晚,吃完走人。当然也有吃了不走的,他们还要继续耍一耍,打打牌,会一会亲朋好友,聚一堆趣味相投的人瞎吹壳子,再吃一顿这才告辞。

谢客这天客人就很少了,除了极少数直亲外,主人家要在这一天请所有帮忙的人吃顿饭,以感谢他们几天来的辛苦。

4

十月的天气,夜长昼短。天刚放亮,就快到八点了。吃酒的人又增加了许多。

呃,各路的亲戚,八方的来宾,听我这边告分明。今日所谓何事,要劳烦诸君。不但要熬更守夜,还备下重重的礼性。今天是洪老太爷的寿诞之期,老寿星要过满九的寿辰。主家备下了薄酒,要招待各位亲戚和来宾。

知客是个干干瘦瘦的老头儿,嗓门儿特大,声音高亢绵长,那干干瘦瘦的身材与响亮的嗓音很不成比例的。面对来客,他站在走廊上,扯着嗓子向众人高声宣告,首先说明了主人家宴请的目的。这叫告席。

知客,虽说在清水河还算不上是一种职业,但它的执业门坎真还不低,至少要嗓子好,声音要洪亮,要吼得出来。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虽然说知客行业上有一些套路,有一定的既定程式,但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要有话可说,要说得出来,这就要靠临场发挥了。既然主人家请他来,把所有宴客的事务都委托给了他,这就要求知客还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调度能力,要把整个宴客活动玩转,以实现主人家的意图。

有劳各位帮忙的,桌子你要摆平,板凳你要挪顺。碗筷你要放整齐,杯盏你要搁平稳。知客指挥着那些帮忙的男男女女各司其职,好一阵忙乎,十张大桌子就把宽敞的院坝挤得满满当当,为吃流水席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就要开席了,还没等知客宣布,呼啦啦一下子,吃酒的人们就围满了十张桌子。

知客见桌子已经坐满,就大声宣布,鸣炮,开席。一万响的火炮响过之后,院坝里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儿。

锣鼓敲起来了,唢呐吹起来了,再加鼎沸的人声,橘园居的气氛显得更加热烈。

锣鼓队穿着淡黄色的衣服,唢呐队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分别占据了左右吊脚楼的走廊。

叮叮咚咚,哩哩啦啦,叽叽喳喳。整个空间好像都被锣鼓声、唢呐声和人们相互之间打招呼说话的声音充满了。

厨房的师傅,你要细心。走菜的小工,你要小心。提壶的,把盏的,你要热心。各位相帮的,大家都要尽心。知客的声音尽管十分响亮,但仍然显得断断续续,听得不甚分明。

不一会儿,桌子上就堆满了盘盘碗碗,各式菜肴热气腾腾。

一言奉告在席前,各位宾客听我言。先说厨师,后说堂倌。张厨师的手艺好,各式的用具带的全,快刀片肉,井水煮饭。葱韭姜蒜样样有,油盐酱醋味道鲜。瘦的爆炒,肥的熬煎。七作八料调出美味百般,又蒸又煮做成九碗十八盘。厨师的手艺说不完,堂倌也是英雄好汉。先出碟子,后出品碗。大吼一声,吓退雄兵百万。一手撑起半边天,端出大大小小的盘盘碗碗。各色的菜肴上齐全,请各位宾客慢慢饮,慢慢餐。

知客夸了厨师,又夸掌盘师傅,目的是要告诉客人,主人为宴请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实际上,围坐在桌子上吃饭的人并没有一个注意知客说了些啥,已经早早地吃开了喝开了。

各位宾客在席前,主家本该前来斟酒劝饭,礼义在先。主家有事繁忙,一时还不方便。我愿为主家代劳,就在这里谢过各位宾客,谢过各门亲戚六眷。壶中无美酒,席上少佳肴,粗饭几碗,淡菜几盘,敬请各位宾客吃好喝好,慢慢饮,慢慢餐。知客仍在扯开嗓子告白吃酒的客人。

前来吃酒的人还在陆陆续续地到来,知客大声招呼着,代表主人家欢迎着客人的到来。新到的客人,请随便散坐。上茶的,装烟的,准备接客啦。

走廊上不一会儿又站满了人。人们相互之间问问好,打着招呼。最有看点的自然是那些年轻人,男的女的聚在一起欣赏着,品评着,调笑着。打闹声,喧嚣声,笑骂声,形形色色,荤荤素素,不绝于耳。

流水席要吃一轮又一轮,预计要吃到傍晚掌灯的时候。第三轮结束,时间就已近中午。

5

各路的亲戚,八方的来宾,现在已近中午时分。下面,就要举行拜寿仪式了。请各位相帮的,动作要麻利点儿,快点把院坝腾空了,清扫了。知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度。

帮忙的一齐动手,有的抬桌子,有的挪板凳,不一会儿就把院坝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洪家的子孙们,都听明白了,请你们马上到院坝里来,马上都到院坝里来集中,拜寿仪式就要开始了。知客发出了针对主人家的第一号令。

不一会儿,院坝里就站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不少的人。

下面,我喊到哪个的名字,就请带着你的家人和子孙站到院坝里指定的位子。这是第二号令。其实,谁该站哪儿,大家都清楚,这样站队,在这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知客清了清嗓子,把手里的一张纸抖了抖,伸直脖子,拖着嗓子,高声发出了第三号令。

大女儿王依秀,请带你的家人子孙站到我的右手边。

二女儿杨斯桃,你们一家人就挨着你大姐一家的左边。

大儿子王立德,二儿子高承业,三女儿高承欢,四女儿洪承乐,三儿子洪承志,幺女儿洪立玉,幺儿子洪立人,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子孙都从右至左站过去。

依次是养子养女唐小红唐小兵唐小清唐小江干儿子张力与董和生你们和家人就挨着幺儿子洪立人一家站好了。

其他晚辈,请依次都站到我的左手边。

在知客的调度下,年纪大的在前,小的在后,院坝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黑压压地站了一大片。年纪大的一脸肃穆,小的还是改不了嘻嘻哈哈的习气。

走廊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都指指点点,品评着,议论着,同时也欣赏着,羡慕着。

有请老太爷老寿星就位。这是知客发出的第五号令。

鼓掌,鸣炮,奏乐。随着知客的呼喊,掌声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交相和鸣,雷动山摇。

一言奉告在席前,各位宾客听我言。君子不吃无名之酒,此酒为何。今日是洪老太爷寿诞之期,苍松翠柏,日月永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春来花开气象新,千年的红花,万年的春。满堂的儿孙来庆寿,寿长彭祖八百春。台上坐的是寿星老,陪伴寿星的是八仙。铁拐李,道法高,汉钟离,把扇摇。何仙姑手执长生草,张果老骑驴献凤毛。吕洞宾配剑乘风到,韩湘子云端吹玉箫。曹国舅奉上吉祥云,蓝采和花篮献蟠桃。年丰岁满多福寿,恰似江河长流水,万里浪滔滔。

知客尽管使出了平生的力气呼喊着,但他费尽心智搜罗来这些好听的词儿,和他绵长高亢的声音还是几乎完全被人们的笑声和喝彩声淹没了。

哟呵,哟呵,哟呵。院子好像就要被胀破。

一位耄耋长者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由两位老太婆陪伴着,从右侧的正房里缓缓地走了出来。

长者就是干爷爷。

两位老太婆我都喊她们干婆婆。右边那位个子高高的,腰不弯,背不驼,看上去精神状态很不错。她垂肩的短发几乎全部被岁月染白,堆满皱纹的脸庞上仍然残留着年轻时的风韵和漂亮,她内着坎肩,外套一件浅绿色的风衣,青色的长裤,脚上是黑色的软胶底皮鞋。

左边的那位要略矮一些,黑红色的皮肤,一道道皱纹十分明显,几乎全白的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大髻,用黑色网罩罩着,发髻上插着两支花式的银簪。她身穿一件水红色的已不常见的满大襟上衣,纽扣都是手工布条做成的,有纽有扣。第一颗扣在颈项正中处,第二颗扣在右肩下方,第三、四、五颗都在右手腋窝以下。她穿着一条黑色长裤,一双同样并不常见的手工绣花鞋。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在这一天,她才会特意穿上那件满大襟上衣和那双绣花鞋。

她们都曾是干爷爷的妻子。

干爷爷尽管已是高龄,但个头依然显得很高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眉毛。浓浓的眉毛如两柄短剑,剑柄在眉心处汇合,形成画师笔下一只正在翱翔的飞鸟。

人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修房理屋创家业,子孙满堂福齐天。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是我们洪老太爷的满九寿辰。他的儿子、女子、孙子、重孙子都回来给他祝寿来了。现在,我宣布拜寿仪式正式开始。知客发出了第六号令。

全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全体都有,听我号令。行大礼,准备。知客发出了第七号令。

一叩首,祝老太爷身体健康。

院坝里的人们齐刷刷地跪地磕头,又齐刷刷地站起身来。年纪小的跟着年纪大的做着相同的动作,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庄重而肃穆,虔诚而景仰。

二叩首,祝老太爷福如东海。

院坝里的人们齐刷刷地跪地磕头,又齐刷刷地站起身来。

三叩首,祝老太爷寿比南山。

人们重复着做完了上面三个动作。干爷爷含着笑,高高兴兴地接受着子孙们的祝福。

噢。场面再次欢腾起来。

礼送老太爷回房休息,继续开席。知客发出了针对主人家的最后一道指令,大声宣布仪式结束,流水席继续进行。

三位老年人在热烈的掌声中,在人们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中,缓缓地向原来的房间走去。

帮忙的人在知客的调度下,很快就将桌子搭好,还没吃饭的人一拥而上,又把十张桌子围得满满当当。

同类推荐
  • 北京爷们儿

    北京爷们儿

    他们历经挫折,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主人公张东一再碰壁,在冒险的生涯中成为商业社会的弄潮儿,最终面临的依然是麻木的社会现实,无可奈何。作品以深厚的生活积累,讲述了民间社会的“英雄”们积压自不同的叛逆过程……生命力最质朴的顽强抗争,在非理性的胡闹中张扬着反文化的精神特质。而大量感性的联想,更使作者的幽默具有顽童般的想象力,匆忙的叙事节奏,则适应了表现这个时代全民性的浮躁,也透露出作者自己的内心焦虑。
  •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邱风已同萧水寒结婚六年了,按照婚前的约定,他们将终生不要孩子,所以两个已婚的单身贵族过得十分潇洒。休假期间,他们满世界去快乐。不过,时间长了,邱风体内的黄体酮开始作怪,女人与生具来的母性开始哭泣。她常常把朋友的孩子“借”回家,把母爱痛快淋漓地倾泻那麽一天,临送走时还恋恋不舍。这时她会哀怨地看看丈夫,她希望丈夫的决定能松动一下。不过丈夫总是毫无觉察(至少从表面上如此),微笑着把孩子送走,关上房门。
  • 小染

    小染

    吕魁:男,1984年出生,山西运城人,现在北京某高校读书。引小染,姓潇,潇小染,小小染。我喜欢叫她小染,我喜欢小染。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一九九九年的夏天,那是我们的夏天。那年我16岁,小染17岁。高一五班我和小染坐了同桌,谁安排的?天知道,我不知道。你好,潇小染。小染笑得很大方。你好,茹枫。我没去接她的笑。几年后的一个晚上,在喧闹的酒吧一打啤酒后望着舞池中疯狂的人们,小染笑得迷离,似乎不经意地用那极细的鞋尖踢了我小腿一脚,很疼。大头,你说我们刚认识的那天我特淑女给你打招呼,你干吗低头不看我啊?小染收回飘在舞池中的目光笑得很轻佻。你不好看。
  • 婚殇

    婚殇

    皮桶使劲眨巴一下眼,抠了抠鼻孔,才再次抠了抠口袋,口袋早已空空如也,零零碎碎的钱都走了,心紧疼,听着赢钱的渐去渐远的笑声,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家赶。家在北岗村的黄尘寺东边,是几间低矮的草房。门还是开着的,那是何四川给留的门。进屋点灯,老婆何四川披头散发坐在床上,样子吓人。皮桶感到更加窝火,手都攥紧了,见她的样子又放下了拳头。心里惦记那些零零碎碎的钱,又紧疼,那是他准备给何四川买件秋衣的钱,零散地、慢慢地都进了别人的口袋。皮桶赌到抠不出一分钱时,下了桌,坚定地“哈脖子”。
  • 乞儿流浪记

    乞儿流浪记

    《乞儿流浪记》讲述一群底层劳动者混乱不堪的氓流生活。小说从一场地震灾难开始,一个长着尾巴的女婴出世,这个长尾巴被命名为鬈毛的女婴,她无疑是苦难生活的全部聚集,她的存在无疑是折射出生活最丑恶的那些面目和本质。来福并不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但他与鬈毛一度相依为命,使髦毛的生活还透示出些许温情。随后是一批鲁蛮险恶质朴粗鄙家伙相继登场:阿旦、赵和尚、王老屁、蔫耗子、黑杠头、国香……这些人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流氓无产者的队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十足的“弱势群体”。作者用语言的华丽外衣去包裹丑陋的身体,把高浓度的文学性品质挤进弱势群体,挤进中国本土原生态的生活,把底层“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描写到极致。
热门推荐
  • 墙外的猫

    墙外的猫

    纪宸:阿辞,你总说我改变了你,可你又何尝不是我的救赎孟非尘:七年的执念,终究让我看懂我们之间隔的山海,阿辞,是不是不管我如何追逐,你都不会回头看我。。。苏辞:如果没有遇见,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伤痛,如果你没有对我伸手,是不是就不会对你痴迷,如果。。。有如果,我宁愿不爱
  • 香樟树下的爱情

    香樟树下的爱情

    90年代初,青春年少的外语系新生陈天笑,偶然认识了中文系的新生徐若兰。两人一起进图书馆、一起看书、讨论文学。不久便产生了感情,堕入了情网。他们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两人从图书馆出来,在一棵香樟树下,没能控制住青春的欲火,偷尝了禁果,恰好被学校巡逻的保卫抓了个现行,被学校立即开除。徐若兰被遣送回老家,两人失去了联系。然而,陈天笑却没有回家,终日飘荡在校园内,苦苦守候在那株香樟树下,租了一间旧房,以昔日恋人徐若兰的名字开了一家“若兰咖啡馆”,期待着某一天她能够出现。20多年过去了,百年校庆期间,陈天笑在香樟树上挂了一块牌子,学生会主席徐香樟十分好奇……
  • 艳杀桃花

    艳杀桃花

    他,英明神武,为人慷慨正直,从不流连花间。他,仅凭一人之力闯入梵花谷,杀魔头、烧魔教。他,年纪轻轻便被拥戴成为武林至尊的盟主。这便是黎鸢的师父——沈印残!
  • 快看那小子要逆袭

    快看那小子要逆袭

    这是一个平凡的穷屌丝逆袭之路,穷是原罪,小子孙莫作为一名资深的咸鱼,作为一个绝世的舔狗,看他如何咸鱼翻身还是咸鱼,舔狗舔到最后是不是一无所有!
  •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女尊国将军王一朝穿越成宛若病西子一般娇弱公主,却把“力拔山河气盖世”的天赋也带来了。可叹她的长兄,当今圣上,却是个爱妹成痴脑补帝……所以画风不对什么的,真不是作者的错,对吧?红楼众人:嘴唇抖索,一脸恍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侯府娇宠

    侯府娇宠

    重生后的秦云舒知道,萧瑾言以后会成为威风八面身份显赫的定北侯。但她不知道,他竟这么快存了娶她的心思,更把这种心思发挥的淋漓尽致……(男女主身心干净,男主忠犬,实力宠妻!!!)
  • 四大名捕会京师4:玉手

    四大名捕会京师4:玉手

    “四大天魔”重出江湖,“武林四大家”首当其冲,阴影笼罩住北城……白衣飘飘,月光溶溶,无情最是多情,一夕长谈,伤痛与脆弱、往事与随想,和盘托出,面对的女人,是否值得冷傲心中暗伏的炽热情愫?最羸弱的身躯,怎样肩负最重的责任?最敏感的心灵,是否承受得住双重屈辱?最冷静的头脑,如何把握每一线微弱的机会?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仙魔录之生死无界

    仙魔录之生死无界

    天道轮回,人道生死!看生死存亡之际,人类修士如何乾坤逆转,立于天道之巅。
  • 重生国民男神夜少宠上天

    重生国民男神夜少宠上天

    她是修真界的天才,因为去喝好友的新婚酒莫名其妙就变成了“他”他因为一次任务就遇见了“他”从此,两个人就斗上了“他”表示“他”累了,谁来把这个大魔头收走!!!他表示他喜欢上了这个“少年”